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自动笺注)
玄品録卷之三當三
    句曲外史吴郡海昌張天雨
   道品
葛洪稚川丹陽句容少好學家貧躬自
伐薪以貨紙墨夜輒寫書習誦遂以儒學
名性寡欲無所愛玩不知棋局幾道樗蒲
爲人木訥不好榮利閉門却掃未嘗交遊
時或尋書問義不遠數千里崎嶇冒涉期於
必得尤好神仙導養法從祖玄吴時學道
得仙號曰葛仙公以其鍊丹祕術弟子
隱洪就隱學悉得其法焉咸和初司徒王導
召補州主簿後選爲散騎常侍大著作
固辭不就晚欲鍊丹交趾丹砂求爲勾
漏令帝以洪資高不許洪曰非以爲榮以有
丹耳帝從之行至廣州刺史鄧岳不聽
乃止羅浮山鍊丹山積優遊閒養著述
不輟自序曰洪體之進趍之才偶好無爲
之業假令舊翅則能凌厲霄玄騁足則能追
躡景猶欲戢勁翮尺鷃之群藏逸迹
跛驢之伍豈况大塊禀我以尋常之短羽造
化假我以至駑之蹇足自卜者審不能者上
豈敢蒼蠅而慕冲天之舉策跛鱉追飛
兔之軌哉是以望絶榮華之塗而志安
窮圮之域藜藿有八珍之蓬蓽藻棁
樂也世儒徒知服膺周孔莫信神仙之書不
大笑之又將毁謗眞正故予所著抱朴子
内外凡一百一十六篇不足藏之名山
且欲緘之金匱以示識者蓋以自號名其書
云洪博問學江左絶倫著述篇章富於班
馬又精辯玄賾析理入微一日坐至日中
然若睡而卒年八十一視其顔色如生體亦
柔軟舉入棺甚輕如空衣蓋尸解仙去
   道權
王義之字逸少司徒導之從子也善隸書
古今之冠論者謂其筆以爲飄若遊雲
驚龍自稱我書比鍾繇抗衡張芝
草猶當鴈行也深爲從伯敦導所器重起家
祕書郞後爲右軍將軍會稽内史羲之推好
服食養性不樂在京師初渡浙江便有終焉
之志會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謝安未仕
時亦居焉嘗與同宴集山陰蘭亭羲之
自爲序或以潘岳金谷詩序方之王羲之
石崇聞而甚喜性愛山陰道士養好
羲之往觀焉意甚悦因求市之道士云能
爲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
籠鵝而歸其任率如此稱病去郡於父母
墓前爲文自誓不復出仕去官東上
士盡山水遊之又與許先生邁共修服食採
卒年五十九
   道品
許邁叔玄一名丹陽句容總角好道
潜致幽契曾從郭璞筮卦大壯大有
六爻發謂曰君元吉天宜輕舉道初
鮑靚受中部法及三皇内文一旦辭家
餘杭懸霤山近延陵茅山洞庭西門
五嶽陳安世茅季偉所嘗遊處於是立精
舍於懸霤而往茅嶺洞室朔望時節
定省父母既終乃遣婦孫氏還家散髮
去累改名玄字遠遊右軍父子旋子
猷乃修在三之敬嘗遺羲之書云山陰
至臨安多金堂玉室仙人芝草元放
公元139年
漢末諸得道者皆在焉永和四年秋絶跡
臨安西山又入在臨海赤山良友王世
龍趙道玄太初遂師龍授解束之道
修反行之法服玉液腦精二三年中面
華還顔反少極爲成道於是茅司命勑定
君舉之使奏聞上宫移名東方署爲地仙
三官都禁左郞遣典柄侯周魴主非使者
嚴白虎來於赤山中即欲執之以去且詰其
罪狀丹簡罪簿各執一通而問映云夫欲
學道慕生上隸眞人玄心栖邈恭誠高靈者
當得世功相及禍惡不遘陰德流根仁心
乃可步眞索仙度名洞府云何父手殺
謝弓且亂逆三光又許朝斬李玘之頭以代
蔡扶之級又走斬射潘綦等攴解鈴下曹表
水沉湯雲之尸火燒徐昂之骸絞殺桓整
刳割振噲酷害虐暴刑濫四十有三張
寃事在天帝禍戾山積善功無一又本屬
事帛家之道血食生民逋愆宿責在三
而越幸網脱奉隸眞氣父子一家各事師主
同生乖戾不共祭酒罪咎大陰考方加有
如此積罪亦無仙者當可得欺太上之曹使
得名刊不死之紫籙耶汝其無對有司
必執也映自强長嘯振褐撫髮爾乃整氣扉
叱咤而答曰大道無親惟善是與天地無
心隨德乃矜是以泉流無違龍髯之舉
三苗丹野涿鹿絳草豈妨大聖靈化高通
達耶吾七世父許子阿者積仁著德陰加鳥
獸遇凶荒之年人民飢饉加之疫癘百遺一
口阿乃施散家財拯其衆庶營方勤勞
外舍臨人之喪如失其親救人之患如己之
疾已死之命懸子阿手垂窮之身撫之如
度脱凶年賴阿而全者四百八人仁德不墜
後當鍾我等是以功書上帝德刊靈閣使我
祖根宗澤光後緒故使垂條結華生而
好仙應得度世五人登升三人録名太
上策青宫豈是爾輩所可豫乎言畢魴等
豁然而笑時司命君即遣中候李遵火鈴
而來呵攝之於是魴及白虎乃走去耳李遵
未來之時映懼怖失膽亦喪氣矣亦賴其師
世龍助映爲答到亦幾至敗也於是即得
公元913年
度名東宫當爲仙之中者云梁乾化三年
月封歸一眞君司命大茅君也
   道權
謝安安石陳郡陽夏人世儒學少有
寓居會稽出則漁弋山水入則言咏屬文
無處世意坐石室臨濬谷悠然嘆曰此亦伯
夷何遠安善莊老一日與攴許共集王濛
家安顧謂諸人今日可謂會時不可
此集固亦難常當共言咏以寫其懷許便問
主人莊子否正得漁父一篇謝看題便各
四坐通攴道林先通作七百許語叙致精
才藻奇拔衆咸稱善於是各言懷畢安問
曰卿等盡不皆曰今日之言少不自竭安後
粗難因自叙其意作萬餘言才峰秀逸既自
難千加意擬託蕭然自得四坐莫不厭心
攴謂曰君一往奔詣故復自佳耳簡文帝時
爲相曰安石與人同樂不得不與人同憂
召之必至時弟萬總藩任之重安雖處衡門
其名猶出萬之右自然公輔之望年四十
餘始有仕進征西大將軍請爲司馬將發
新亭朝士咸送高崧戲之曰卿屢違朝㫖
東山諸人相與安石不肯出將如蒼
生何蒼生今亦將如卿何安後爲相值晋室
多故而能以雅量鎭物從容談笑桓温
軌之氣舉用群才破符堅百萬之師其功烈
不在王導温嶠下安受朝東山之志
始末不渝出鎭新城盡室泛海之裝欲
經略粗定江道還東雅志未就而薨詔
太傅文靖西山眞德秀安石秉政
公元916年
六年始則遏强臣篡竊之謀終則挫强敵
并吞之鋭其功偉矣然安石初心未嘗爲功
名計也其高雅度庶幾乎孔明子房之風
   道品
公元330年
楊羲義和吴郡徙家句容晋咸和五年
庚寅歲九月生幼而通靈美姿善言笑工
書畫右軍並名海内許先生長史
年並懸殊而早結神明之交簡文帝瑯瑘
王進位承相用長史薦爲公府舍人及帝即
位乃不求遷叙高蹈遺榮精思致感永和五
年受中黄子制虎豹法六年魏夫人長子
公元365年
劉璞靈寳五符時年二十一興寧三年
月感紫虚元君紫微夫人九華安妃降于家
或降長史山廨廨在山所傳經轉使
示許君父子至是遂爲長史傳經之師九華
安妃應運爲儷嘗吿之曰明君夷質虛閒祕
玉朗高流清響宫所謂能珍寳藏
幽眞内焕標拂靈篇乗數順生素德神園
丹金玉清興煙拔景冥鼓遐聲也必三事
侍宸帝躬高佐四輔承制聖君理生斷死
賞罰鬼神攝命千靈封山召雲主察陰陽
和氣而加爲吴越鬼神之君也三官中常
諺謡云楊安大君眞命神正我等之謂耳
君將乗龍駕雲白日昇天若其不耐風火
煙欲抱眞形於幽林且可尋劍解之道作
吿終之術乎自盡出默之會隱顯之臨時
分處有任於明君西城眞王君又教服
日月之華法簡文帝從而師之以太元十一
公元386年
丙戌歲解駕年五十七宋宣和勑書曰朕
存嬰霄府盼景龍臺瞻秀之神鄉九華
妙誨欽厥列仙之躅昭茲闡化之功東華
司命眞人積學洞微研心合漠得中黄
隱訣南眞祕傳董司吴越之疆關總
神靈之要方詡揚至道宜褒極於隆名
冲鑒之臨永侈蕃祺之錫可特封洞靈
眞人之號
   道品
許穆思玄一名汝南平輿六世沮光
公元305年
徙居丹陽永興二年乙丑歲起家太學
博士出於餘姚徵爲尚書郞遷郡中正
軍長史給事中散騎常侍外混世業修眞
學嘗慕兄遠遊高軌值簡文晏駕專靜
廬與楊君深結神明之契興寧中衆眞降楊
公元313年
傳經太元元年解化七十二子姪禮
窆虚柩於郭西大墓眞誥云君挺命所基縁
業已乆乃周武王宫上相長里薛公之弟
兼許肇遺功復應垂祉後胤乗運託生
成道玉劄所授爲上清眞人爵登侯伯
編卿司理撫治佐聖牧民宣和勑書
朕降總眞之玉境陟耀景之龍臺爰授曆於
无扃以濟生於下土凡著功於道品進位
仙宗上清眞人許長史清素外融神明
靈音斐暢密參群聖之遊欻駕超遥高佐
上清之理方流羅於大梵宜崇配於德名庶
丕佑之臨益廣无爲之化可特封太元
眞人
   道品
許翽字道翔小字玉斧長史第三子也清穎
公元341年
瑩潔特絶世倫生咸康七年辛丑歲正月
上計掾主簿司徒府辟掾並不赴立宅
公元365年
句曲之雷平山前密修上道興寧三年七月
紫微夫人降教自是與衆眞酬接書疏備修
迴无飛步二景儀璘之法嘗願早遊洞室
公元370年
乆停人世太和五年庚午歲北洞
終(北洞良常洞也)時年三十耆舊相傳云掾在北洞
石壇燒香禮拜因伏而不起明旦視形如
小君㖟言許子乃能委形冥化從張鎭
南之夜解鎭南天師第三代系師魯也自
此居方隅洞館常來四平方臺眞誥云後十
公元371年
六年當度東華上清仙公隱居稱爲玄中
眞師者也宣和封混化元一眞誥詞曰紫
極涵元雖鴻濛一氣丹臺列籍實綜第於
萬眞凡褒位於仙宗蓋恢功於道甫東華
上清仙公眞人三神以觀妙凝九緯
挺生北洞吿終自適幽人之介東華躡景
獨超上相之遊雖高謝世名其敢志於仁
蔭尚期冲佑益闡元綱
   道隱
劉驎之子驥一字遺民南陽人少尚質
虚退寡欲不修儀操人莫之知好遊山澤
遯逸採藥衡山深入忘返見一磵水
水南二大閉一開水深廣不得
過或說囷中皆仙方靈藥雜物驎之欲更
尋索終不復知處也凡人致贈一無所受去
驎之家百餘里有一孤姥病將死嘆息謂人
誰當埋我惟有劉長史何由令知驎之
先聞其有患故往候之值其命終乃身爲營
棺殯送之其仁愛惻隱如此一日武陵
漁人得入忻然欲往未果尋而卒陶
徵士記中稱爲高尚士固可想其人矣
   道術
索襲敦煌人也虚靖好學不應州郡之命舉
孝廉賢良方正皆以疾辭遊思陰陽之術
天文地理十餘篇多所啓發張茂時與敦
太守陰澹奇而造焉經日忘返會病卒年
七十九素服會葬贈錢二萬世人
所有餘者富貴也目之所好五色也耳之
所玩者五音也而先生衆人之所收收衆
人之所棄味無味恍惚之際兼重玄於衆
妙之内宅不彌畝而志忽九州形居塵俗
栖心天外黔婁高遠莊生之不願蔑以
過也乃謚玄居先生
   眞隱
張忠字臣和中山人永嘉之亂隱於泰山
恬靜寡欲清虛服氣餌术導引之法
不修經典勸教但以至道虛无爲宗其居依
重巖深谷鑿地爲穴室弟子亦以穴居去忠
六十餘步五日一朝其教以形不以弟子
受業觀形而退立道壇于穴上每旦朝拜
食用瓦器鑿石爲釜左右居人饋之衣食
無所好事者頗或問水火之祥忠曰天
不言而四時行萬物生焉陰陽之事非窮
山野所知其遣諸外物類如此在期頤
視聽無爽符堅遣使召之賜以衣冠辭曰年
髮落不堪衣冠請以野服入見堅謂之曰
先生考槃山林研精道素獨善之美有餘
濟之功未也故遠屈先生將任齊尚父忠曰
昔因喪亂避地泰山鳥獸爲侣以全朝夕
之命屬堯舜世年衰志謝不堪展效尚父
之况非敢竊擬山栖性情巖竇乞還
歸死岱宗堅以安車送之行達華山嘆曰
我東嶽道士殁於西嶽命也奈何行五十里
及關而卒使者馳馹白之堅遣黃門郞韋華
持節策吊賜命謚曰安道先生
   道儒
宋纖令文敦煌穀人少有遠操沉靖
不與世交隱居酒泉南山明究經緯弟子
三千餘人酒泉太守馬岌高尚士也具威
鳴鐃鼓造焉纖重樓深閣距而不見
先生名可聞而身不可見德可仰而形不
可睹吾而今而後先生人中龍也銘詩於
石壁丹崖百丈青壁萬尋奇木蓊鬱蔚若
鄧林人如玉惟國之琛室邇人遠實勞我
卒時年八十三謚曰玄虚先生
   道默
陶淡處靜太尉侃之孫也幼孤好導養之
術謂仙道期年十五六便服絶穀不昏
家累千金僮客百數終日端拱曾不
問頗好讀易善卜筮長沙臨湘山結廬
居之養一白鹿以自偶親故有候之者輒移
磵水莫得近之州舉秀才淡遂轉逃羅縣
山中終身不返莫知所矣
   道隱
陶潜淵明曾孫也少懷高尚博學善屬
文穎不羇任眞自得嘗著先生傳以
自况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姓字
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爲號焉閒靖少言不慕
榮利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忻然
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其如此或
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其在必醉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
簞瓢屢空晏如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
忘懷得失以此自終贊曰黔婁有言不戚
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極其言兹若人
儔乎酣暢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
天氏之民歟其自序如此時人以爲實録
曾祖晋氏宰輔恥復屈身後代宋高祖
王業漸隆不復肯仕所著文章皆題其年月
義熙以前明書晋氏年號永初以來唯云
甲子而已嘗言五六月北窗下卧遇凉風
公元427年
至自謂是羲皇上人元嘉四年卒年六十三
顔延年誄之謚曰靖節徵士
   道品
陸脩靜字元寂吴興東遷人父琳九徵不起
高道處士先生蹠有重輪足有雙踝掌有
大字背有斗文篤好文籍旁究象緯及長好
方外遊南詣衡湘九嶷南眞遺跡西至
峨眉西城清虚高躅宋元嘉末市藥京
公元467年
文帝召不往因還廬山明帝泰始三年
江州刺史王景宗禮來朝住後堂又勅
會于華林園之延賢館王公畢集先生鹿巾
謁帝而升帝肅然加敬遂以殳季眞取到楊
眞人上清經法勅付先生總括三洞爲世
宗師仍勅北郊天印山崇虛館爲傳經
公元468年
明年帝疾即其館修金籙齋一夕黄氣
寳蓋狀彌覆壇宇復感異夢疾良愈
公元469年
五年正月忽若趨裝將還舊山弟子皆訝
之乃三月二日儵然解化勅送冠履簡寂
觀謚曰簡寂先生宣和丹元眞人
   道言
董京威輦不知何郡人初與隴西計吏俱
洛陽被髮而行逍遥吟詠常宿白社中孫
時爲著作數就社中與語後數年遁去莫
所之於其寢處唯有一石竹子及詩二篇
一曰乾道剛簡坤體敦密芒芒太素是則
是述末世流奔以文代質悠悠世事孰知
逝將去此至虛我自然之室又曰孔子
不遇時感麟麟乎麟胡不遁世以存眞
   道化
單道開敦煌人常衣麤褐或贈以繒服皆不
不畏寒暑晝夜不卧恒服細石子一吞
枚日一服或多或少好山居而山林神見
異形之無懼色石季龍時從西平一日
百里秦州表送到鄴季龍佛圖澄
不能屈也澄曰此道士觀國興衰若去者
當有大亂季龍道開南渡許昌鄴中
公元359年
昇平三年京師後至南海羅浮山
茅茨蕭然物外年百餘歲卒于山舍勅弟
子以居置石穴中弟子乃移入石室陳郡
宏爲南海太守羅浮石室口見道開形骸
如生香火瓦器猶存嘆曰法師行業殊群
當如蟬蜕耳乃爲之贊云
南史
    道隠
宗炳少文南陽宋武帝既誅劉毅領荆
州問諮議參軍申永曰今日何施而可
永曰除其宿釁倍其惠澤貫叙門次顯擢
而已武帝納之乃辟炳爲主簿不起問其
故答曰栖丘飲谷三十餘年豈能折腰爲趨
走吏耶帝善其對而止炳妙善琴書圖畫
於言理每遊山水往忘歸臧爲南平
守逼與俱還乃於江陵三湖立宅閒居無事
召爲太尉行參軍驃騎道憐命爲記室並不
衡陽王義季荆州親至其室與之歡宴
命爲諮議參軍終不起好山水愛遠遊西陟
荆巫南登衡嶽因疾還江陵歎曰老疾俱至
名山恐難徧睹澄懷觀道卧以遊之凡所
遊履皆圖之於壁謂人曰鼓琴動操令衆
山皆響古有金石弄爲諸桓所重桓氏亡其
聲遂絶唯炳傳焉文帝樂師楊歡就受之
   道儒
沈道虔吴興武康人少仁愛老易居縣北
石山下精廬諸孤兄子共釜庾之資困不
改節受琴於戴達王敬弘深敬之州凡十二
命皆不就有竊其園菜外還見之仍自逃
隱待竊去乃出又有拔其屋後大筍令人
之曰惜此欲得成林更有佳者相與乃遣
大筍送與之盜者慚不取道虔使置其門
而還鄉里少年相率受業道虔常無食以
立學武康孔忻之厚相資受業者咸
有成文帝聞之遣使存問道虔年老蔬食
無經日之資而琴書爲樂孜孜不倦卒子
慧鋒修其業不就州辟
   道隱
劉凝之字隱安南郡枝江人也慕老萊嚴子
爲人拒其家財弟及子立於野
非其力不食州里重其德行辟召不就
王義衡陽王義季遣使存問凝之
頓首稱僕不修百姓禮人或譏焉凝之
老萊向楚王稱僕嚴陵抗禮光武未聞
巢許稱臣堯舜荆州年飢義季凝之
斃餉錢十萬凝之大喜將錢至市門觀有飢
色者悉分與俄頃盡性好山一旦
妻子江湖隱居衡山之陽登高嶺絶人跡
爲小屋居採藥服食以終其身
  道隠
褚伯玉元璩吴郡錢唐少有隱操寡嗜
欲年十八父母婚娶婦入前門伯玉從後
門出遂往剡中瀑布山耐寒暑時人比
之王仲都在三十餘年隔絶人物王僧虔
吴郡苦禮致之伯玉不得已停郡信宿纔交
公元479年
數言而退高帝即位手詔吴會二郡禮迎
遣又辭疾上不欲重違其志勑於剡縣白石
山立太平館居之卒年八十六伯玉常居
樓上仍葬樓所孔珪從其受道法爲於館側
立碑
   道儒
顧歡景怡一字玄年吴郡鹽官人年六七
歲知推六甲家貧父使田中驅雀作黄雀
而歸雀食過半父怒將撻之見賦乃止鄉
中有學舍歡貧無受業於舍壁後倚無遺
忘者夕則然松節讀書然糠自照及長篤
不倦吴興東遷玄之能傳五經文句
爲書師從之受業年二十餘更從豫章
次宗諮玄儒諸義母水漿不入口六七日
廬于墓次遂隱居不仕於剡中天台山開館
聚徒受業常近百人性好黄老修服不與
人通每旦出户山禽集其掌取食兼解陰陽
書爲術數效驗山陰白石村往往邪病
吿訴求哀於歡歡乃往村中爲講老子
者皆愈又有病邪者問歡歡曰家有何書答
曰唯有孝經歡曰可取仲尼居置病人枕邊
恭敬之自瘥也病者果愈人問其故答曰善
禳惡正勝邪所以孔珪嘗登嶺尋歡
四本歡曰夫中理唯一豈容有二四本無
失中故也於是三名論以正之歡口不
長於著論又註王弼二繫學者傳之齊
高帝輔政後爲揚州主簿踐祚乃至稱山
谷臣進政綱一卷優詔稱美東歸麈尾
琴知將終賦詩言志五塗無恒三清
恒舍精氣因天行遊隨物鵾鵬大海
蜩鳩桑柘達生去留善死日夜委命
安所乗何方不可翹心前覺融然從此
謝自剋死日自擇時卒於剡山時年六十
身體香軟尸解仙化還葬舊墓木連
理生於墓側縣令江山圖表
   道儒
杜京産景齊吴郡錢唐人也少恬靜閉意
榮宦博涉文義專修黄老與同顧歡同契
始寧東山開舍授學建武初徵爲員外
侍郞之職京産莊生持釣豈爲白屋
回竟辭疾不就
   道質
宗測敬微宋徵士炳之孫也靜退
樂人間常嘆曰家貧親老不擇官而仕先哲
以爲美談余竊有惑誠不能潜感地金冥致
江鯉但當用天之道分地之利孰能食人
憂人重事驃騎豫章王嶷辟爲參軍
府召云何爲謬傷海鳥横斤山木王復
遣書請之測答曰性同鱗羽愛止山壑眷戀
松雲迷人縱宕巖流有若狂者忽不知
老至而今鬢髮已白豈容課虚責有魚鳥
慕哉欲遊名山乃寫祖炳所作尚子平圖於
壁上長子賔官在京師知父此㫖便求禄
還爲南郡測遂付以家事刺史安陸王
長史劉寅以下贈送之測無所受唯齎
老莊二書自隨子孫拜辭悲泣長嘯不視
遂往廬山祖炳舊宅魚復侯子響爲江州
厚遣贈遺測曰少有狂疾尋山採藥遠來至
量腹而進松术度形而衣薛蘿淡然已足
豈容當此横施子響命駕造之測避不見
與同庾易劉虬宗人尚之往來講說
公元480年
二年徵爲司徒主簿不就卒測善晝自圖
阮籍孫登行鄣坐卧對之兼好音律善
易老續皇甫謐高士三卷又嘗著衡山
山志
    道儒
沈麟士雲禎吴興武康人幼而俊敏年七
歲聽叔父言玄散言無所遺失岳撫其
曰若斯文不絶其在爾乎及長博通經史
有高尚之心晦于邑之餘不溪家貧以織簾
爲業誦書不息鄉人號爲織簾先生精於
禮傳嘗自話訓鄉曲或勸之仕答曰魚縣獸
天下一契聖人玄感所以每履吉先吾誠
未能景行坐忘何爲不希企曰損乃作玄散
賦以絶之講經教授學士數十百人各營
屋宇居止其側時人爲之語曰吴羌山中
賢士開門教授城市宗人吏部郞中淵中
書郞約等並表薦麟士義行徵爲著作郞
就乃與約等書曰名者實之賔本所不庶中
無心空勤南北爲惠反兇將在於斯年過
八十猶手鈔燈下細書復成二三千卷時人
以爲養身靜默所致製黑□賦以寄意註周
兩繫莊子内篇老子要略與他經數十卷
卒于家年八十五臨終遺教皇甫玄晏
中貯孝經一卷穿壙二尺置棺不設几位四
時他席玄酒而奠子彝奉而行之吴郡陸惠
張融皆爲之誄唐刺史顔眞卿撰沈氏述
祖德表慶樹于祖碑以旌其美焉墓在金
鵝山
   道質
庾易幼簡新野人也志性恬靜不交外物
臨川王映臨州表薦百斛使人
樵採麋鹿之伍終身毛褐馳騁日月之車
保自耕之禄於大王之恩亦已深矣固辭
受以文義自樂安西長史袁彖欽其風贈以
鹿角書格蚌盤白象牙筆並贈詩白日
清明青天寥亮昔聞巢許今睹臺尚易以連
公元496年
理几竹翹書格報之建武三年詔徵司空
主簿不就
   道儒
庾承先子通潁川陵人沉靜有志
非不涉於言喜愠不形於色人莫能窺也玄
祕典不該九流七略咸所精練乃與
道士王僧鎭同遊衡嶽鄱陽忠烈王欽其風
味要與遊處令講老子遠近名士來赴
論難鋒起承先相酬答皆得所未聞中大
三年盧山劉慧斐荆州承先與之有舊
往從之荆峽學徒因請講老子湘東王命駕
臨聽還山王親祖道並贈篇什
   道品
陶弘景通明秣陵人也十歲葛洪神仙
傳讀之謂人曰仰青雲白日不覺爲遠矣
神儀明秀朗目疏眉細形長額聳耳右膝
數十黑子七星讀書萬餘卷一事不知
深耻善琴棋工草隸弱冠齊高帝作相
引爲侍讀奉朝請先生故事多所取焉家
公元492年
貧求宰縣不遂永明十年朝服神武門
上表辭禄詔許之賜以東帛勅所在月給
五斤白蜜二升以供服餌及發公卿祖之
征虜亭咸云宋齊以來未有斯事於是止於
句容句曲山山中立館自號華陽隱居
人間書劄即以隱居代名始從東陽孫遊嶽
受符圖經徧歷江左名山訪求楊許諸
眞跡嘗謂門人曰吾見朱門廣厦雖識其華
樂而無欲往之心望高巖瞰大澤知此難立
正自恒欲就之且永明中求禄得輒差舛
不爾安得爲今日之事先生爲人圓通謙謹
出處冥會心如明鏡遇物便了無煩舛有
亦隨覺永元初更築三層弟子賔客居其
下與物遂絶特松風欣然聞其響有時
遊泉領望見以爲仙人性好著述奇異
尤明陰陽五行風角星算山川地理方圓
醫術本草帝代歷年嘗造渾天象高三尺
許地居中天轉而地不動以機動悉與
天會修道所須也深慕張良爲人古賢
無比齊末爲讖曰水刃木爲梁及梁武兵至
薪城遣弟子戴猛之假道奉表及聞議禪代
先生授引圖讖數家皆成梁字令弟子進
帝既早與之遊即位恩禮逾篤先生已得神
祕訣神丹屢成而輟帝每給藥物又服所
飛丹有驗敬重得所上書燒香虔受
公元549年
帝使造年曆己巳歲而加朱點太清
年也帝手勅招之錫以鹿皮巾唯畫兩牛
一牛散放水草一牛著金籠頭有人
繩以杖驅之帝笑曰此人無所不作欲斅曳
尾之龜豈有可致之理國大事無不前以
諮詢月中有數時人謂爲山中宰相
監四年移居積金東磵修上自隱處四
十許年年逾八十而有壯容仙書云眼方者
千歲先生末年一眼有時而方既妙解
逆知梁祚將覆預製詩云夷甫任散誕平
坐論空豈應昭陽殿化作單于宫祕詩在
化去後門人方稍出之太同末士人競談
玄理習武事比侯景篡果在昭陽殿逆期
公元948年
先知去日爲告逝篇大同二年卒年八十一
中散大夫貞白先生所著山世書數
弟子受法三千餘人從子栩撰華陽
陶先生本起録吴興謝瀹撰陶先生小傳
李渤撰梁茅山貞白先生賈嵩蓬萊
水監陶眞内傳宣和宗元翊教眞人
誥詞曰朕膺琅霄之景命龍漢寳符
敷暢靈音恢崇道化微言至教薦休
命於列眞蓬萊都水監陶隱居振跡榮羅
精華神交無累跡雖相於山中誠感夙通
賦已仙於海上顧德名之莫擬豈妙蔭之敢
忘尚都顯號之榮永介涵生之祉
玄品録卷之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