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自动笺注)
廿水仙源録卷之四息四
    夷門天樂道人道謙
   眞常子李眞人碑銘
    (朝請大夫翰林修撰同知制誥賜紫金魚袋張邦直撰)
學道之難大要有三一曰悟理二曰弘教三
付畀得人能備是者其眞常眞人眞人
之所學即世所謂全眞也是道之傳古
未有倡始重陽王君門弟子得其傳者
馬丹陽玄寳其室清淨不二譚長眞
劉長生通妙丘長春通密王玉陽體玄
廣寧大通七人而已厥後學者天下無慮
數千萬人而習他教者爲衰嗚呼盛哉眞人
之時馬已謝世而丘劉王郝尚無恙眞人
四君見者皆以爲可教乃抽關啓不少
靳固眞人會集微妙淵停海涵無一不具
是心益明了而其道坐進矣性好山乘興
即往然未嘗留滯一處始在燕薊間尋之登
之萊之嵩之河秦既而大梁丹陽觀居
所至徒衆奔走往來受教門下者無
虚日眞人一皆接納飲食教誨略無倦容
人人咸自以爲有得依歸之誠益堅眞人
一日遣人詣郿之五姓寧海于公伯祥
太乙宫且曰于吾友也風神灑落識度
衣褐懷玉而不願人知蓋吾先師長春子
所密授者他日興吾教者其斯人歟及癸已
之春大朝遣使眞人受命治裝有日
忽顧謂其衆曰天將興治古之道而吾不及
見吾向所以邀于者正謂今日也遂以後
付于而問曰日景午未侍者曰午矣乃枕肱
而逝享年八十有三眞德興人諱志源
其氏眞常蓋丘師所賜號其他神異之事
當世名公鉅人載之詳矣故不復具系之以
銘曰維昔重陽倡此全眞孰承孰傳作者
迨及眞人會同諸師微顯闡幽于南之陲
聲聞天大朝來受命既還忽焉登眞
人嘗云寧海之于他日興教在斯人歟出言
必酬如響應所以前知得於至誠維生
聞維後有傳槩之古人不幾乎全夷山之陽
汴水之湄刻我銘詩以求厥垂
   離峰子于公墓
    遺山元好問
有爲全眞言者衛致夷狀其師離峰之行
請予爲墓道之碑曰始吾離峰子事長生
君年未二十便能以苦自力丐食齊魯間雖
腐敗委棄蠅蚋之餘不少不置廬舍爲定
居計城市道途昏暮即止風雨寒暑不䘏
全眞家禁睡眠謂之鍊陰魔向上諸人
脇不沾席數十年者吾離峰子行丐許昌
嶽祠通夕疾走環城數周日以爲常其堅
類如此嘗立城門之側有大車載藁秸
過藁觸其鼻忽若有所省懽喜踴躍不能
禁爲一老鎖閉空室三日乃止初不知
自是日誦百言有示老莊者隨讀隨講
迎刃而解不數年徧内外學作爲歌詩
紙引筆初若不經意皆切于事而合于理學
至今傳之爲人儀觀器量寬博世俗
不以關諸心獨於周急繼困恒若不及也
南渡後道價重一時京師貴遊聞師名奔走
承事請爲門弟子不勝正大中被㫖
亳州太清宫賜號紫虚大師離峰子之生
如此門人輩將以葬師洛陽長生觀吾子
嘗許以銘幸卒成之予在三鄉時蓋嘗見離
峰子於衆人之中及官東南離峰子樂與吾
屬遊思欲扣其所知而未果也且衛求予文
有年矣今復自聊城走數百里於濟上待
之者又數月病予懶於筆墨若謂有疑於師
者然予於離峰子何疑哉予聞之今之人全
眞道有取於老佛家之間故其寒餓憔悴
黔劓枯寂頭陀然及有得樹林水鳥
竹木瓦石之所感觸則能穎脱縛律自解
曄然普照六合亦與頭陀道者無異
嘗論之夫事與理偕有是理則是事然亦
有無是理而有是事者予撰夷堅續志有平
未嘗點畫一旦偈頌肆口文深
理窟三數人黥卒販夫且然念念在道
者乎張内翰敏之離峰子之舊叙其歌詩
師自以其言爲道棄物所以傳者欲知
老林下百眡塵中幾蛻耳又曰悠然而風
鳴汎然而谷應區區者或以律度求我是
亦按天籟宫商渾沌之尠丹青也吾友
孫伯英河洛名士太學時出高獻臣之門
雷希顔辛敬之劉景玄天下之選而伯
英與之遊頭角嶄然不甘其後一見師即
北面事之竟爲黄冠以殁張予所敬而孫所
愛也二君且然於離峰子何疑哉乃爲
銘離峰子諱道顯出文登于氏初隱觀津
几之桃花平過洛陽得其師劉君舊隱
公元549年
居之是爲長生觀太清三年壬辰之兵
於盧氏漆水迎置鄧下俄以疾終春秋
十有五離峰子其自號云銘曰
分食雞豚託處蛇視寇讎自干罝羅
有加耶年可退耶所持者狹而所獲奢耶豈
考槃在澗之阿木茹草衣召來天和急而
張之弦絶奈何學道之難成使人咨嗟曰婦
姑勃蹊交喪則多千日之功或棄於毫末
差彼避險而就夷背實而趨華拱璧以先
不免盜夸若人者不潰於流不磷於磨
始於同氣關弓終以大方爲家顧雖蜕骨
此安知其不冠青雲而佩飛霞也耶
   弘玄眞人公道行碑
   翰林待制知制誥修國史李謙
公元1280年
弘玄眞人仙蛻之七十年至元庚辰春嗣法
孫刑默庵道安終南重陽萬壽宫宗主
眞人道謙狀其行實弟子京師
道行碑爲請推本源委乃叙而銘之按眞人
諱悟玄字子深趙氏臨潼之零口民家
公元1149年
在孕十有二月生於金天德元年驚姜之夕
室有光燁然父母異之早孤事母魏以孝
性冲屏棄外慕既冠讀書大義時全
眞教始興眞人聞而嚮焉會第一代重陽公
謝世丹陽馬公扶護西道出零口眞人
館於家禮備至丹陽觀其有受道之器與
之語遂相契翌日丹陽行丐長安市眞人
出貨泉百緡饋之歸謂母曰人生幾何汨没
一世徒勞人耳不若遠俗棲心玄門
可以悟理可以明性可以達道母曰果若有
吾與偕往乃舉家入道丹陽終南
劉蔣師事親炙日乆丹陽教以息心養性
之術浸有所得安人趙恩虚第宅以請乃
築爲環堵師弟子入居其中蓬萊是也
宴坐數歲心境澄徹至理貫融得丹陽之學
爲多其後丹陽東遊稷山段明源者復究
玄㫖丹陽喜曰關西已有趙悟玄河東又得
段明源吾教得所傳矣是後關中之人攀挹
道譽以不得參接爲恨邠州淳化李氏築爲
精舍眞人以居因剪四枝手植於庭
口占數語以道其樹善本之義遂生迄今
茂盛泰和中樊川六郞者事眞人執禮
甚其弟某家城中屢於茶肆見一道者
座傍暇日謁其兄來樊川眞人爲兄所禮
敬也同往拜之閲其貌則茶肆常見者因以
語兄知眞人未嘗出大加敬信遂割别墅
陽村坡爲眞人築庵之地庵成命曰全
道又謂弟子然逸期京兆延祥觀道祖
示跡之地曩者丹陽師已築堂其側他日
必爲崇福道場可居眞人時亦往來
公元1212年
中歲增月葺今爲名觀大安壬申春眞人
先塋諸弟子皆從中路聞虚空有聲如樂
合奏從者皆聞之眞人作歌詞以志其
異僅成半篇命弟子魯現琦識之時弟子
道寳洛西還道中忽與眞人遇且曰汝當
速行吾其逝也言終不見至陜復遇眞人
向嘗作歌詞未終篇今足成之汝其無忘道
寳至淳化眞人返眞道寳諸弟子言
所見舉其詞合現琦所識遂成全篇衆皆駭
眞人閲世六十有三年自號了眞子明年
坡之全道庵同知平凉府楊公庭秀
實誌其墓國朝掌教宗師清和尹公祠下
嘆其崖巓峻狹不足以容廣厦命其徒芟夷
坡之下而改作焉額曰翠微宫尊之也眞常
公奉朝命追贈今號曰弘玄眞人眞人
玄學所謂修丹養性黄庭内外景之説得
之於心宣之於口皆成詠歌有曰九九詩
生吟具載仙梯集傳於道流山東郡目
人曰小丹陽眞人居灃西嘗晨起呼衆曰
三十年後玄教大興有宗闡化門人
天下汝等其勉之長春眞人太祖
武皇帝之召竟如其期咸以爲至誠前知
而能應云門弟子甚衆其尤賢而有道者
貧子王德遇洗燈子然逸期微子王志
清嗣清貧者曰吕眞嗣洗燈子者曰張道
性明微子李志乆方主翠微宫事銘曰
道家者流太虚室靜爲門靈襟
受塵翳昏擴然洞見天地根厥初濫觴發眞
季世遂有支流禬禳科禁紛紛玄元
至教湮淪全眞之興百餘年弱而能强謙
而尊無爲而爲妙用不言而言眞理存重
而下散仙贊其道能弘宣就中丹陽
得眞筌誰能繼之曰弘玄妙齡不著愛欲
逃人逕入終南山環堵宴坐百慮天光
照如澄淵關中道譽芬捐貲割土爭招
延築庵要結香火縁嗣法有人今再傳淳化
高叅天翠微之矗雲御風乘氣返
自然惟餘勝跡樊川
   終南山碧虚眞人楊先生墓銘
    (翰林修撰嘉議大夫同知制誥上輕車都尉彭城)
    (郡開國伯食邑七百户賜紫金魚袋劉祖謙撰)
明昌初時年十四五就學長安得道
羊皮先生羽化府署宣詔廳復有紙
先生居焉數數見之方稚蒙未能知其異
泰和之末得官有扈或言楊碧虚者傳王
祖師之道名振關中乃向所謂紙襖先生
先生明眞其號碧虚子耀州三原趙曲里
人家世爲農兄弟四人入道先生其伯也
仲曰守珪餘俱早世先生始從馬丹陽學復
山東見丘王諸師由宣詔往來南山
泰和間徒衆頗多之適右二統帥
皇族相繼師禮焉運使嘉議高公忽病心痛
治莫能效先生布氣按摩立愈有詩十絶
謝先生不識書口賡酬略不停思高
異之嘗云先生獨傳祖師心要紙襖草履
土木形骸或歌或舞或類狂癡曾以養生
心術相授其爲宦貴士尊禮如此道俗
仰隨問隨答頃刻詩頌積疊人人滿意正大
公元1191年
二年清明日門人李志常即祖墳預建壽
塔果以十年六月無疾而逝享年八十集所
歌詩三百篇目曰長安先是其仲守
珪受印可於先生遂鳳翔一日求木于前
知府术虎公既瞑目門人斂焉郡人驚異
萬計二道人因忿爭於前久之不解忽聞
木聲舉蓋再起曰若輩將賣我作利賂
耶速蓋棺將無人矣葬後不數日北奄至
城扉果闔於是人始悟事見定海節度使
盧通議墓碑云嘻一門而二達者異哉志常
以師之擴獨未有見請宜銘
世人憧憧名利場體便綺紈膏粱氣不内
充性則戕一眞忽焉微茫反以紙襖爲猖
狂誰知懷玉煌煌倒持陰陽長不亡飛上
神京玉皇守爐鍊丹竊嘗其徒今有
志常
   終南山全陽眞人周尊師道行
    筠溪天樂道人道謙
公元1274年
至元甲戌歳秋九月壬午終南山重陽成道
宫提點吴志恒來劉蔣祖庭筠溪再拜
首曰我先師陽周君道高德福大縁深
願得子之文刻石以傳來世余以不敏辭而
弗許也謹按藏室所收金蓮記及崆峒李公
君瑞作師墓銘向者洞眞眞人于君常談
師之言行編次之師姓周氏全道世爲
幽之巨室亂後譜牒遺墜故世莫得
公元1145年
詳生於皇統乙丑十二月二十二日自幼語
進止成人狀邈奇古神情雅澹夙喪其
生理蕭索竭力以事母母忽感奇疾百療
不愈師割股與藥同進厥疾乃瘳鄉黨以孝
年及里人有以子妻之者師婉其辭而
却之及母氏終天哀毁過禮幾於滅性
嘆曰吾嘗聞道有言一子進道九祖登仙
公元1173年
欲服罔極之恩無踰於此大定癸巳歲
丹陽宗師環居終南祖庵弘演教師徑詣
席下求受道要丹陽納之俾與弟子列自薪
水舂爨皆使親歷師恭服勤勞數年匪懈
陽察其有受道之志一旦召入環室付之眞
訣及賜以全陽子號師既得法克己心行
其所如是又數載合堂雲衆莫不服其踐
履之無幾何丹陽謂曰邠近邊教化
通汝當往居以弘吾道師承命而行卜庵玉
峰山頤神養浩積德累功與人言教
與人言告之順貪者誨以廉懦者諭以
立各因其根性淺深皆蒙啓發至於疲廕殘
惸獨鰥寡無告收養於庵中由是
公元1274年
里士日益敬仰人爲遷善壬寅丹陽
鶴馭東歸師每至清明必躬詣終南祖庭
祭歳以爲貞祐間羌人陷邠師亦在虜中
被俘縶其精進道業略不少渝羌識其爲
異人遂釋之厥後四方詣門請益受教
奚止滿户外之屨弟子千人俱令各立
方所誘掖後進元光末尚書左丞張公信
出鎮邠郡素忌師名一日詣庵叩其所修師
告以道德性命之理公喜其誠出而語人曰
周全陽有道者翌日設齋仍贈以袍履時
人候起居師亦嘗往來寓居長安縣
公元1228年
漢高祖廟統軍完顔公待以師禮正大戊子
公元1274年
復還邠以十月十有七日衆作齋召嗣法
門人明子李志源洎諸上足囑之曰終南
南時村活死人祖師開化鍊眞之地吾欲
增葺以彰仙跡世態如此不可强爲也他
昇平之後汝輩各當勉力以成吾志言
侍者焚香令衆清靜經師危坐澄聽甫
三過枕左肱而逝春秋八十有四葬於玉
庵側士人才卿者與師爲莫逆友時仕
慶陽方天圍城甚急夢師布衣藜杖
門而至曰吾今特來公相軒冕儻寄不
堪久戀此一失得實珍重而去未幾
圍解王乃訪人始知師入夢告别之日乃返
眞之辰也遽解印綬妻子樂道以終其身
公元1198年
承安戊午歲東魯鄆城縣洞虚子張志
者嘗兩夢神人白刃叱之曰爾年將盡胡
爲不叅師學道以脱速死耶既覺心神恍惚
因詣郭西郊行以暢其情適見一道者麻衣
草履軀幹魁偉飄然西來就而言曰汝有宿
縁故相接即於道傍樹陰教以烹鉛鍊汞
密語及解以麻絛贈之且曰敬之哉無忘吾
訓三十年後當有吾門弟來此與汝相會
時汝得與師眞共結大縁張問姓名
曰吾關中周全陽也俄失所在張乃警悟
易衣入道後於濟州白雲觀門弟數百
公元1274年
人悉立庵觀於齊魯之間壬辰六軍河南
圓明挈衆北渡於東河縣棲眞觀居之
張聞往見告向日遇師之故圓明出師
像示之張焚香致拜曰此正吾曩者所遇師
也即遞相印可圓明爲道兄焉乙未關中
甫定圓明追念師之遺命率法屬門衆百餘
西歸於南時創重陽成道張洞虚屢輦金
以資其用不十載雄構壯締庨豁可觀
清和眞人會葬祖師畢命門人捧師仙
柩葬於劉蔣之仙蛻壬子常教眞常李君
朝命追贈全陽廣德弘化眞人號師仁慈
憫物惠愛困窮處已儉薄而厚於施設每以
謙冲自守不恃其成而居物先其嗇氣頤神
之妙乃平日素習須臾不少替迨乎應縁
扶教則任物之自然門徒輻集權貴欽崇
非以計謀而致其事仙宫道觀所在有成
兀坐終日望之儼然而不見惰容及其即
熙然陽和生物使人虚往而實歸老氏
三寳南華眞人行師兼而有之可謂
門之達者歟系之以銘曰
嗟若全陽玄門之綱天姿英偉上性昭彰
節操鐵石肝腸塵縁求道要適玄化
之浸昌三髻宗師授以靈章心淵而明氣大
而剛神宇泰定發乎天光匕載而心符聖教
九年妙契眞常承命行演道故邠人
先饋奚啻五漿神變而警張入夢魂而别
王駕一氣鴻濛八表翱翔紫府
華堂朝上帝元皇太虚以莫測齊浩劫
無疆門徒道友思之不忘構祠而設像暮
燈而朝香紀遺烈而刻貞珉將爲萬世而傳
其芳也
   普照眞人玄通子范公墓誌銘
    上黨宋子貞撰
公諱圓曦姓范氏號玄通子寧海人性有夙
慧能記始生時少長見屠豕遂不茹葷居
母喪露處墓側父喪具凶服一往大風
不避業儒涉獵書傳務通大義而已
年十九從郝太古學爲全眞太古深器之潜
祕訣且屬以觀事常住羡餘幾十萬緡
聽其出入不問太古順世衆利其財謀
欲害公公聞而笑曰吾爲衆守耳何至如是
即并管鑰以付拂袖膠西屏絶世慮自閉
室中其所精氣神之學繼徙密州
人大敬信貞祐初紅寇起東海富人多以
財寳寓公城破寇入公度不可保乃盡出所
有以渠帥老幼獲免者甚衆寇退遺民
爲主復爲城守先是有詔能完復一州
縣者名就拜其州縣長官已而下公力辭
之曰道人得此安用改賜普照大師州道
正受山東益亂由東平覃懷登太行下
遼山以達邢臺邢臺歸命屬國朝尋
趙州環堵不出居一歳丘長春奉詔
南下詣謁燕山大蒙印可俾充河間眞定
路道門提點武仙之變挈徒走泰山丙戌
東平大行臺嚴公修上萬壽道教
提點時遣人候起居或就諮訪禮意勤縟
莫與爲比公亦論列利害不屈左右行臺
公元1275年
政多所裨益十有二年宫事就緒乃東
海上太古祠及一覲先壠徑詣眞定
古觀又修趙州天寧觀時時往來其
公元1274年
戊申朝命加賜玄通廣濟普照眞人牢讓
受是歲遊關中重陽祖師終南秦隴
太傅濮國公蹇傲未嘗下士見公不覺
屈三返致疏請提點重陽萬壽宫公辭以年
不任應接帥檄關吏不令出公不得已
住持半載假以行縁諸方復還眞定
幾會葬源明眞李志源於有莘歸次大名
一日起盥潄畢忽謂衆曰吾今日以往
不度人日始中奄然長逝平昔嘗語人曰從
上諸師多淹疾累乆不得速去甚不快人意
或曰師能之乎公曰令汝看至是果然歲在
公元1249年
己酉十月二十五日享年七十二門人
公元1250年
中等輦其柩歸東平卜以明年二月二十
公元1249年
五日葬于萬壽翛然堂以子貞
辱知於公懇求銘公爲人開朗尚義汲汲
濟物疾惡之心太重若將有志於世者
間暇談笑亹亹可愛一有不合面折力爭
毫髮不貸要之胸中無滯礙故言雖切直
不以爲訐與人交必盡誠振乏急難輕財
糞土樂從士大夫汴梁下衣北渡
者多往依焉尤邃於玄學神怪幻惑術略
掛口嘗受戒籙稱爲門弟子者不可勝
四方請益士多乞爲歌詩及其手字
布紙落筆動數百幅不致思而文彩可觀
片言隻字藏之十襲以爲寳所至之
地則候騎絡繹幢蓋塞路馬首不得前自郡
縣令而下莫不奔走致敬北面師事其爲
時所重如此銘曰
三山無跡海昏海上渺渺仙源篤生
人弘妙門太古嫡嗣重陽清談揮塵玉屑
戲墨落紙銀濤窮殫聖奥角與根餘子
不得窺其藩姝姝暖暖蓬艾竊取温飽
穴垣鵬化寧知北海麾斥八極孤騫退
身閑居道愈尊所在請益蜂屯百歲猒代
朝元羽輪飈車閬復崑昭昭中有不亡存
惠子已矣誰與論爲公作詩銘九原亦以發
予之狂言
   棲雲眞人王尊師道行
    (翰林學士承㫖資善大夫知制誥修國史王鶚撰)
今上皇帝即位二年稽古建官百度具舉
嚴省外列監司慶賞酬勳庸錫嘉
名以尊有德八月之望中書丞相全眞
宗師棲雲操行純正海内欽崇降璽
書以彰寵數制可特賜號惠慈利至德
人命下之日四方萬里聞之莫不感悅知其
錫予允當師眞得人也師法諱志謹占籍
明之温里家世業農富而好禮師生體異夙
有道縁甫冠將娶不告而出徑趨山東路聞
太古廣寧眞人演教寧海弟子乆之
漸次親灸口傳心受凡得一語銘諸肺腑
自是日益修進大蒙印可廣寧仙蜕隻影
西來壞衲破瓢首蓬面垢行不知所之止不
所爲人役之笑而往人辱之拜而受韜光
晦跡未有識其爲道者尋值兵饑盜賊蜂起
民皆潜匿遭執縛將殺而烹之神色不變
言辭慷慨略無懼容群盜知其異人而釋之
亂甫定從長春眞人北遊燕薊徜徉盤山
西澗石龕草衣木食若將終身諸方
日來質疑由是道價愈增令聞遐播然猶
執謙樂居人後長春仙去方出經行不喜
鉢囊拄杖盛暑不笠不扇嚴冬不裘不帽沿
身之外無長物有以財物獻者雖勉受之
過目不問後遊諸方到即縁契興建琳宇
處有所至泰然不以舊新介意住雖久去
不回顧慙憩朝夕亦猶乆寓安車轍所經
願爲門弟子者動以千數達官著姓白叟
童山緇素之流閨闈總之莫不羅拜
于前其爲世景仰如此丫童拜師即答
或問之則曰凡隸玄門太上之徒吾之
昆季天下之患莫大傲慢輕易道性
具足奚分長幼乎聞者嘆服平居澹泊
華飾祭饗高眞色色莊嚴未嘗以爲
金冠玉鶴氅鳳履服之不辭設醮
際屢致休禎或鸞鶴翔空或風雨應期隱而
公元1288年
不言不可殫紀歳戊子鎮市曹德禄邀
師作黄籙大齋遠近會者不下數千其井僅
二三十人德禄憂之請于師師命具茶果
祭井上以淨席覆之歷一晝而後啓其
汹湧用之不竭醮已復初四方傳誦師不
以爲異或詢其故師曰無他以誠告我
誠應誠意交孚天地可通況其餘乎聞者愈
服其感應不可備録重陽眞人西歸契丹
陽輩四子傳道于汴之逆旅主人王氏不禮
公元1249年
謗毁重陽曰吾居之地他日當令子孫
卜築於此主人以爲未幾重陽登仙後六
十有四年汴降師挈其徒跡其地不十數
殿宇壯麗氣壓諸方識者重陽之言始驗
師亦不以爲功曰諸人之力也凡所興工
自願不强不責故人樂爲之用中
公元1323年
癸亥夏六月己酉朔晏坐方壺不語不食
弟子怪問其故但閉目凝神虚空而已
沐浴安寢靜聽不聞呻吟之聲熟視不睹屈
伸之跡門衆環侍不敢少離叱之曰汝等各
自己正事去越十有七日乙丑盤桓枕肱
晏然而逝春秋八十有六傾城號泣三日
訃聞皆爲位以哭事之如生其至誠感人
如此師雖不看書所行皆合理事所言唯
眞實語動與二篇四輔相契一毫利人利
物即自爲之向在特室環堵中如對千百人
做作縱恣褻慢日日如是歲歲如是
所謂獨立而不改周行不殆惟師有焉師
慈以利物儉以律身謙以自牧老氏三寳
師能保之所以格天心下人望嶷然
一代宗師學者瞠乎其後而有不可及焉歳
公元1324年
閼逢困敦正月朏師之門人志元志言
持師行狀提點張志李志居書不遠數
千里乞銘於予予於師鄉里同宗也昔予
待罪翰林稔師之名限以南北未之獲見北
渡後始識于燕予不知宗屬近遠年長
紀拜之師亦答拜比年數數會晤時辱見臨
情話終日乘間問之曰師年八十宜深居
簡出坐以傳教使問道之人香火不亦
乎顧區區普受人請車無停轍人無寧跡毋
乃涉於輕易耶師應之曰渠書生也凡在交
際宜有分别我全眞者流不敢前輩遺躅
富貴者召之亦往貧賤者召之亦往一日
請亦往千里來請亦往急於利人所以不敢
少安自便耳又問師所至日書法名不知
其數不詢其人不考其素其中豈無惡少
無乃爲累乎師曰全眞化導正在此耳使
朝爲盜跖暮爲伯夷則又何求雖千百一人
化導之力也予聞之喜甚知師之心天地
之心父母之心也後之學者欲吾師之眞師
全一語録求之有餘師予衰朽之人忝
居翰職應制之外不宜爲人作文字帷師以
同里同宗之分而掌教誠明眞人爲言
義不容辭爲書其大槩拜手稽首爲之
銘銘曰
公元1451年
玄元至德澹乎無爲支分派别横流四馳
全眞障而東之作者人爲百世師
廣寧號稱鐵面棲雲入侍乆經鍛鍊隻影西
歸一健羡白刃交前神色不變北遊燕薊
養浩盤山學者方來日叩玄關爾言雖答予
自閑長春仙寂遊戲人間睠惟汴梁重陽
蜕息大建朝元翬飛雉冀不自爲功歸之衆
名飛九重爾書褒德八十有六聊以應縁
密承道廕在處百千一聞訃音泣涕漣漣
如常得所傳惟師之行光道紀惟師
名達萬里堂堂一碑未盡其美我銘以
無愧焉耳
   應縁扶教崇道張尊師道行
    (承事郎常博士應奉翰林文字孟祺撰)
廣哉道之爲用巨無不包細無不入後玄元
之跡千八百年黄其冠鶴其氅以五千言
宗者不可勝紀全眞之教獨能大振玄風
會衆流而爲一夷考其行豈無所本而然哉
乾坤板蕩之際長春老仙徵自海濱首以
好生惡殺爲請一言之功既足以九重
四海侍從之士十有八人英偉宏達
道行純備心膂之或羽冀之欲玄風之不
衆流不一不可得矣故應縁扶教崇道
大宗師十八人之一也宗師姓張氏諱志素
谷神子睢陽震肅之際母夢衣冠丈人
見授明日誕師及長風秀整異人
飲之以酒襟靈頓悟瀟灑出塵之想遂拉
同志長春眞人東萊長春嚼齒大罵漫
不加二三子大懼皆逡巡遁去師留請益
長春噱然笑曰孺子可教遂以備庖爨
列始於侍海嶠之遊赴龍庭之召迄於環西
域之轍税燕城之駕艱關萬里首尾四十
周旋供養未嘗長春㫖意暫違几杖
有如一手之喻長春羽化清和眞常二眞
人嗣教師一居提點之位一録中都路道教
衆務鱗集他人若不措手師處之常有
餘裕既而應北諸侯之聘演教白霫門徒
燦然一方觀時譙郡玄元祖庭久廢
於兵僉以興復爲難誠明眞人念獨師可辦
尺書加幣改白霫之轅而南之居十餘年殿
廊廡合百餘楹彩碧一新郡上其事有詔
公元1268年
特加擁衛仍錫今宗師之號至元五年十二
月屢有光自頂出氤氲徹於空際一日語其
徒曰長春閬風之召遂沐浴衣冠而逝
壽八十有一嗚呼異哉師有才略幹局遇事
成文技術靡不兼善故訃傳之日咸有
道林憔悴之嘆雖然此奚足以知師蓋大方
之家以心爲死灰以形爲槁木聰明去健
至於嗒焉隱几不知有己而後已師至人
豈獨異夫是哉但眞光内映心與天遊
交於前一與之淵默一與波流發於外者
不得不賢智事業輿人蚩蚩語其渺冥
惚之妙不可得而致詰特以士苴見稱耳觀
谷神子者能以此言求之庶乎其不繆矣一
住持太清宫提點李志祕狀師生用道
提點劉公之命以紀述爲請義不可讓遂
公元1272年
其所說而書之至元九年春謹記
甘水仙源録卷之四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