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第 1a 页 WYG1096-0512a.png

都官集卷十 宋 陈舜俞 撰
书
上时相书
具官某谨斋沐裁书东望载拜授之门人有闻于集贤
相公阁下某尝学古今窃惑治乱之迹是何致治之难
而乱之多耶桀纣之乱非尧舜之道亡亡尧舜之道者
非尧舜之人也然天之生材无穷天不以皋夔元凯私
卷十 第 1b 页 WYG1096-0512b.png

皇皇以不得尧舜为已忧故文命敷于四海勋华塞乎
天地呜呼生民不见太平之治久矣士之生也罔其相
与日见也伪其先王之道未尝人人传传而出于乡人
者其君未尝忧不得而臣之臣而入于利禄者未尝行
其道而用其言是非皋夔元凯独不见于后世后世长
养之进取之之术异也然则士之出于世而求为无愧
于进之道者奈何君不以失士为忧则不进忧而求之
卷十 第 2a 页 WYG1096-0512c.png

则不进用其言不以不终其道为忧则不进人皆有欲
进之心而进为甚难故常有愿治之望而不易得乌有
仁人在上使人人自足其本心相与日见于治士之怀
是道而逢是时畴欲与鸟兽草木为群而能忘贫贱之
忧乎某不肖潜心读书耻文章之陈迹高古人之忠义
亦有日矣前此者言必逊进必缩固未尝便便汲汲之
若是噫不以自进之难而盛时之不可再耶至于鉴前
卷十 第 2b 页 WYG1096-0512d.png

危虽智小而谋大责近而忧远今或以其书为可采用
举科目又念古者相君皆开閤以养天下之士收群策
以釐万务阁下好贤取士出乎古人而某旧得从事宾
客曳裾阁下之门虽阁下盛德大业无待于人然狂夫
之言圣人择焉今某之进求所以自足乎望则钧播之
赐未可知也苟就其书如蒙一言之采有补于今则某
之心固巳为得矣谨以所进治说五十篇十卷缮写尘
卷十 第 3a 页 WYG1096-0513a.png

上时相书
某居东海之滨一日获邸吏之报伏审执事进位元辅
其比肩并命者又皆为天下所望之人某方食匕落不
知起舞于坐吁嗟圣天子求治如此之至登用贤辅如
此之当盖自汉唐以来命相之盛未见今日比也某且
思天下搢绅先生岩穴逸处洗耳更化拭目以观太平
又岂一二其人而已哉惟是区区孤生念昔旅食京师
卷十 第 3b 页 WYG1096-0513b.png

能厌足人望者尝不识忌讳誊写众说置之主谒伏蒙
执事远取圣人吐握之义不间狂夫侧陋之言接以上
客之礼赐之更仆之论开陈虚怀亲指时事则某知执
事育德待时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自有先后与夫
进锐退速轻为去就者不同日而语矣从是以还引领
一方日待德教之下则有若裁任子之令革贡举之法
烨然亦足以动天下之望矣而某又窃忧者治世不易
卷十 第 4a 页 WYG1096-0513c.png

切磨之术而功不就万一及此当世之人犹或不见执
事有为之迹谁复能信执事愿治之心哉不谓执事知
天降大任之心将至期其道有时而果一效于今日
矣然某闻秦人苦冘豫之疾者凡二十年瞽医庸术日
踵其门不惟无愈而又害之者多矣乡邻之人有过而
告者曰是必用卢医扁鹊而后愈也然而秦人未尝信
日瘠月痼而无所愈卒命夫二人者乡邻皆喜而秦人
卷十 第 4b 页 WYG1096-0513d.png

今日之事无异于是天下之病岂独冘豫而巳耶其与
执事比肩并用之人则若医之有卢扁也天下之贤固
不过执事二人者是以天下虽喜识者以为忧何则夫
疗久疾之人不能为勿药之喜必有针砭之神攻灼之
毒瞑眩之苦然后固一元之气瀹五脏之烦生六府之
和强筋力而礼肤革尔今有百年之敝岂能为循迹之
治必有非常之事业不次之进退大有为之更张然后
卷十 第 5a 页 WYG1096-0514a.png

庶尔今执事出素蕴见鸿业取百年之敝图一世之救
则朝廷跻三代之康强生民享二帝之寿考在此举也
使执事复为循迹之治袭蹈前人之为不过维持而居
保完以退天下之望过执事而无所属天子之信后今
日而不可再然则视四海之疮溃成一世之膏肓亦此
举也某又视汉唐以来当天下之忧责者未有若执事
之重也古人不以位为乐而以位为忧不谓是乎某所
卷十 第 5b 页 WYG1096-0514b.png

天下之责不可逃待天下之任必将至夫岂止怀庸庸
之谋持断断之技而已乎是必有经济之雅施之小大
而有宜谋猷之深取之左右而不竭伏惟执事断之以
必行发之以至神此所谓非常之事业犹秦医之有针
砭也某所谓攻灼之毒者何也窃以方今综覈之理废
贤不肖混淆大官大职涉级而至未尝待勋劳徒食虚
廪纷然无所为求而使之又患材不足此天下之至敝
卷十 第 6a 页 WYG1096-0514c.png

之不善虽黻冕朱紫必废于冗散然则士多向善官有
称职此所谓不次之进退犹秦医之有攻灼也某所谓
瞑眩之苦何也窃以众人难与谋始易与乐成郑子产
古之贤大夫也为政一年舆人欲杀之三年而民咏歌
之夫君子之幸小人之辜善人之利不善人之害此谤
之所由起也况今与上金石时则机会伏惟执事奋不
顾之节无可夺之义苟利于国不知为身未信于人先
卷十 第 6b 页 WYG1096-0514d.png

之更张犹秦医之有瞑眩也某所谓固一元之气何也
窃以人非元气不生国无本不固昔贾谊可谓知国体
者其言曰太子者天下之本本正则天下正故古者天
子国君即位政教未脩礼乐未讲君臣相与为建立之
议尝如此之早也至于教习其善犹恐不豫乌有垂策
一世而不之及大臣畏避而无所陈为国远虑凛然寒
心也且天下者太祖太宗之天下相与揖逊而得也伏
卷十 第 7a 页 WYG1096-0515a.png

裕于万世此所谓立天下之本犹秦医之为疾必固一
元之气也某所谓瀹五脏之烦何也窃以方今蚍蜉之
卒无虑百万众其仰食于县官岁率五千万犬马之臣
无虑三万人其受禄于县官岁率亦百五十万天下之
财取之毛发而积之丘山岁之入未能过亿也而官兵
之冗食其大半其馀郊宫之奉岁币之奉尚未足以支
也古者三年耕必馀一年之蓄国无三年之蓄曰不足
卷十 第 7b 页 WYG1096-0515b.png

之钱未闻亿数不幸重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为国计
者甚可惧也伏惟执事严教习以汰无用之兵釐仕进
以澄不职之吏使通收三岁之冗食而馀一年之经费
行之九年国家其庶乎有备矣此所谓销当世之冗犹
秦医之为疾必瀹五脏之烦也某所谓生六腑之和何
也窃以方今土田之赋关市山海之利取于民悉矣朝
廷进剥刻之吏以羡馀为有功郡县校征科之劳以残
卷十 第 8a 页 WYG1096-0515c.png

有赋外之赋生民饥寒不能仅免吁可谓穷矣伏惟执事
名田以宽大半之赋节用以通天下之禁藉使未及绝
禁外之私条使其手足有所措断赋外之窃敛遗之衣
食之毫毛此所谓下生民之休犹秦医之为疾必生六
腑之和也某所谓强筋力而丰肤革何也窃以朝廷以
兵强战胜为筋力以家给人足为肤革方今敌国外侮
取厌于贿可谓强乎生民盗穷流转而死可谓丰乎伏
卷十 第 8b 页 WYG1096-0515d.png

国日强敌国畏我如天地生民日阜礼乐备而廉逊兴
此所谓畅威灵而跻富庶也犹秦医之为疾强筋力而
丰肤革也此数者盖天地之大务兴复之急先执事得
君得时得共政举而施之如饥之命饷渴之索饮犹恐
为晚也若夫补完万事之缺更易一世之故至纤至悉
岂可胜纪伏惟执事开閤以待天下之士下朝不宴博
收群策夜思日行太平之功乃可致也呜呼古者治世
卷十 第 9a 页 WYG1096-0516a.png

有其材无其时仲尼是也有其时无其材房杜是也天
生执事以辅吾宋天启吾君以贤执事得圣人不得之
时至房杜不至之学可谓盛矣执事勿谓天未厌乱天
之与此时足以信矣勿谓上未腹心上之付是任可谓
坚矣今执事极所以为之则不违天竭所以报之则不
负吾君执事忘其身则身安不顾其家则家荣时乎时
乎不再来惟执事图之某愚贱无所能天下之事以尝
卷十 第 9b 页 WYG1096-0516b.png

进瞽说于前而不得默已于后敢尽布之惟执事择焉
使言而无补尚知其心之拳拳万一有所得执事不以
人废之乃所幸不为狂言诚无望于自利也干冒台重
鈇锧之戮亦惟哀矜不宣某载拜
上昭文相公书
具官某谨拂蓍揆日斋虑裁书顿首再拜惶恐有闻于
昭文相公阁下某尝伏谓君子之蹈道行乎天下甚哉
卷十 第 10a 页 WYG1096-0516c.png

孰不美膏粱而厌藜藿孰不悦文绣而禠蓝缕孰不快
使令便嬖而悯劳苦其肤体孰不乐志泽日加于天下
而嗟穷拂其所为孰不好声名白于日月而耻湮没无
闻又顾天下非无有馀之势而不足称已之养伸巳之
愿然而君子之蹈道行乎天下者遇不遇得不得人人
未尝齐也是何也或曰时也君子不谓时也且周公相
天下朝诸侯如运之掌为得时乎则生周公之时者伯
卷十 第 10b 页 WYG1096-0516d.png

不得时乎则生孔子之时者管夷吾晏平仲尝以其君
霸是以君子不谓时也或曰命也语曰不知命无以为
君子也周公固达矣远则四国流言近则成王不知周
公愓然惧不获光明文武之道而大坠辅佐之业乃作
诗以遗王名之曰鸱鸮仲尼固穷矣失鲁司寇将之荆
既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其适诸侯也未尝不皇皇
然使周公谓命也则不闻流言而惧孔子谓命也则不
卷十 第 11a 页 WYG1096-0517a.png

亦可谓难矣周公管夷吾晏平仲得其所就就之不为
謟孔子伯夷叔齐得其所去去之不为固后之就者不
有周公管夷吾晏平仲之道而仕者皆苟仕也后之去
者不有孔子伯夷叔齐之义而隐者皆妄隐也故曰富
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
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之于人也审
已之所以去就求不失其正为不难处人之所以用舍
卷十 第 11b 页 WYG1096-0517b.png

人之将舍已者就于人不以将用已者去于人就其所
舍虽得之君子曰曾不若黔敖之饿夫也去其所用虽
得之君子曰是视天下而路也古之人其难于用舍去
就之分常如此今之人奚独不然非慕富贵美膏粱悦
文绣快使令便嬖乐志泽加于天下好声名白于日月
之甚也非恶贫贱厌藜藿褫蓝缕悯劳苦嗟穷拂耻湮
没之愈也非周公孔子管晏夷齐之道亡也是何也时
卷十 第 12a 页 WYG1096-0517c.png

先生礼而宾之矣辨说合于卿大夫则公执礼而见之
矣志策闻于国则国君束帛而求之矣非若今以言语
之度量揭于有司群群而来合则得之不合则弃之如
此之薄也古之所去于世者去于鲁则之卫去于卫则
之齐之晋之宋之秦或之于四夷非若今不合于有司
则为匹夫矣或穷且死而已矣不合于朝廷则为黜臣
或锢且卒而已矣是以今之君子常不及古人有磊落
卷十 第 12b 页 WYG1096-0517d.png

古之所以用舍人之道未能遽复之可也谓古之所以
用舍之道不足复不可也谓今之所以去就人之道虽
失士而不可出于中国可也谓今之所以去就人之道
无失士在中国不可也苟有人焉好古之道持古之所
以用舍去就之义而不出乎天下其将以古之道与古
所以用舍去就之义望于吾君吾相而已乎将不以古
之道与古之所以用舍去就之义望于吾君吾相而已
卷十 第 13a 页 WYG1096-0518a.png

义之道哉其心曰是恶足与言仁义也故齐人无如我
敬王也今其来也如不以古之道与古之用舍去就之
义望吾相不恭莫大焉古者旌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
虞人野之鄙人也不得其招则不往况国士耶今之天
子以招天下之士者有若六博之道耳或偶以胜或
奇以不胜不胜者不得怨胜者曰幸不幸偶然也所谓
六科以策天下之士者则又甚矣乃若射寠数之术也
卷十 第 13b 页 WYG1096-0518b.png

以求为难知之势幸则知之为中选不幸则不知不知
为不中选然而天下之士负经世王佐之略如汉之董
仲舒有直言敢谏之心如唐之刘蕡袖然出于是科者
不可谓得其招而来也谓今之天下应选之士虽有古
人之道而无古人之节故不得其招而往亦不可也盖
以朝廷承平熙洽巷歌里诵文章声明际天接地敛材
日繁得士亦众臣工如棫朴之富岩谷无考槃之乐士
卷十 第 14a 页 WYG1096-0518c.png

禄食则卒困于畎亩求而不得者有之未有不求而自
得之故皇皇汲汲而来也古之任士也任其所长不任
其所短是以材有馀治道日不足今之于士也求其所
不知而问之知就其所不能而责之能虽得之盖亦不
赡矣故比岁诏举所得不过一人甚者天下无一足以
充其选非士亡也任其所短而不任其所长而然也以
若所举为吾君吾相者不可为之动心而已乎古之于
卷十 第 14b 页 WYG1096-0518d.png

周公焉为文王之子为武王之弟为成王之叔父其于
天下不贱矣然而布衣之士所执贽而师见者十人还
贽而见十二人穷巷白屋所见者四十九人进善者百
人教者千人朝者万人是古人之于士者亦多术也或
爵之或禄之或尊之长之或教养之非若今挟甚重之资
持不可合之势与者穷日力大荣之否则悻悻而拒之
訑訑如也近世之名制举者亦可考矣有若唐武德之
卷十 第 15a 页 WYG1096-0519a.png

次不过得一出身耳岂若今揭殊中之选名非常之举
得之则不旋踵取富贵否则弃而去之碌碌如也某尝
远观周公相成王之世及唐武德之时礼脩乐备刑清
讼简家富人足颂声休烈焕乎甚盛毕召虞虢众圣相
与辅佐其次房杜魏李众贤相与谋理然且进善之意
如此之勤取人之法如此之当以彼较今不为无事是
宜吾君吾相方孳孳于天下之士大约古之制少釐今
卷十 第 15b 页 WYG1096-0519b.png

人于数百年中特一人耳岂止能致吾君武德之君而
已自比于周公不为过也某不肖无古今术学徒慕古
人之莭义窃幸阁下讲道致治之期留神收士之日不
自虞度起于海滨求致身于阁下爵禄长养之中前此
者故持所撰治说五十篇委置门下如蒙阁下察其言
信其所存其为永合于世之道粗曰不苟矣然而复陈
区区如是者今蒙朝廷收采俾从事于有司有司必将
卷十 第 16a 页 WYG1096-0519c.png

幸记诵之不及科指之不明遂为碌碌者俛首而去则
终年不能望阁下之门墙而无路尽其愚忠矣故尽布
之永无愧于古人
上吕参政书
某惶恐顿首再拜有闻于参政阁下某伏以二帝三王
之君臣其去世已远非有流风遗泽可至于今然而人
莫不以为圣且贤盖有仁义礼乐赏罚号令之迹方策
卷十 第 16b 页 WYG1096-0519d.png

民而君长之高谈而死然而后世之人怀其风烈犹曰
二帝三王之君臣不若也是虽无仁义礼乐赏罚号令
之迹而有治世康天下之心为后世所信故也盖道在
于迹虽并天地而高厚有所极其藏于心渊渊浩浩而
莫知其疆此所以后世论仲尼贤于尧舜远矣伏惟阁
下学孔子颜回子思孟轲之道而履二帝三王臣佐之
贵声名事业为四海望可谓盛矣至于仁义礼乐赏罚
卷十 第 17a 页 WYG1096-0520a.png

大夫相与言曰夫子所以治世康天下之心固未之见
也指前日之迹且善则曰可以知夫子之心以是叹天
下之士所望而待者岂浅也哉某弃而穷且久矣然徘
徊徬徨爱其馀生犹庶乎见阁下尽心迹之化与昆虫
草木沐浴之惟公察焉不宣某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