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末田地龙兴猛风不动衣角变火山为天花¶ 第 82a 页
经律异相卷第十六(声闻无学第四僧部第五)
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 末田地龙兴猛风不动衣角变火山为天花一
* 舍那婆私变雷电器仗为优钵罗花二
末田地龙兴猛风不动衣角变火山为天花¶ 第 82b 页 T53-0082.png

* 优波笈多不化犯重人令眷属灭憍慢四
* 优波笈多付嘱法藏入于涅槃五
* 优波笈多化诸虎子舍身得度六
* 罗旬踰乞食不得思惟结解食土入泥洹七
* 罗旬踰乞食不得佛许开律以为五部八
* 童子迦叶从尼所产八岁成道九
* 末阐提降伏恶龙十
* 摩哂陀化天爱帝须王十一
* 分那先为下贱善知方宜遇佛得道十二
* 摩诃迦天时热现凉风细雨十三
* 愿足罗汉化一饿鬼说其往昔恶口十四
* 沙曷降恶龙十五
*** 末田地龙兴猛风不动衣角变火山为天花
一
末田地罗汉。受阿难付嘱法藏。令往罽宾国。
先伏彼龙。即入三昧。令其国土六种震动。龙
不自安。至末田地所。末田地入慈三昧。龙
王兴风吹之。袈裟角不动。复起雷电器仗。并
捧火山欲相覆压。即以神力变成天花。便闻
空中偈言。
「 雪山见厉日
镕销无有馀
如入慈三昧
峰火成天花(出阿育王经第七卷)」
*** 舍那婆私变雷电器仗为优钵罗花二
舍那婆私受阿难付嘱已。往摩偷罗国。于其
中路有寺。名贫陀婆那(翻丛林)。
舍那婆私住寺一宿。寺有二老比丘。论议说
末田地龙兴猛风不动衣角变火山为天花¶ 第 82c 页 T53-0082.png

「 无犯第一戒
择法第一闻」
是比丘谓是舍那婆私言。舍那婆私语言。汝
所说义非我所说。长老。过去世波罗奈有一
商主。与五百估客欲入大海。见一辟支佛病。
商主亲自医疗。病稍得差。商主取舍那衣浣
治令软施辟支佛。辟支受衣作十八变即入
涅槃。时商主者我身是也。是故我今值最胜
师。令我得道。舍那婆私渐行至摩偷罗国
优流漫陀山。有二龙王兄弟与五百小龙。舍
那婆私思惟。我不伏之不得教化。即以神力
动山。二龙王瞋。起疾风雨。及以出火。舍那
婆私入慈三昧。风雨及火不能近身。悉变为
花。所谓优钵罗花等。悉皆堕地。复起雷电
及诸器仗。亦以神力变为天花。即时空中而
说偈曰。
「 暴风疾雨
不能为害
雷电器仗
变为天花
譬如雪山
日光所照
悉皆镕销
无有遗馀
入慈三昧
火不能烧
器仗毒害
不近其身」
于是二龙王。往舍那婆私处白言。圣人欲何
所作。答言。我欲于此起寺。汝当听我。龙答
言。不可得也。长老言。世尊已说。我涅槃后于
百年中。于大醍醐山最胜处当起寺。名那
哆婆哆。龙王复言。世尊已说耶。长老答言。
如是。龙王言。若世尊说者我当随意(出育王经第七卷)。
*** 优波笈多出家降魔三
舍那婆私。于大醍醐山起寺。卖香商主。名
末田地龙兴猛风不动衣角变火山为天花¶ 第 83a 页 T53-0083.png

主。令其精进。时舍那婆私独入其家。笈多
问言。圣人何故独无弟子。我乐在家受五欲
乐。不能出家。若我生儿当随长老。乃至笈
多生儿。名阿波笈多(梁言不正护。)至其长大。舍那
婆私往至笈多所。语言。汝先有愿。若我生
儿当与长老。今已生儿汝当听其随我出家。
笈多言。我今唯有一儿。若第二儿生。当与长
老。乃至第二生。名陀那笈多(翻宝护)复从其求
如是不与。第三优波笈多亦从其求。答言。我
当作誓令优波笈多治生。若长若退不得出
家。不长不退乃听出家。是时魔王。令摩偷
罗国一切人众。悉买其物令其得利。时优波
笈多正自卖香。时舍那婆私长老语言。汝
心心法。云何为善云何为恶。答言不知。长
老又言。若心心法。与贪瞋痴相应。是名为
恶。与不贪不瞋不痴相应。是名为善。是时长
老以黑土白土各各为丸。而语之言。若汝黑
心起取黑丸。若白心起取白丸。时优波笈多。
即依其言。心不生善。乃至此只得一枚白
丸。如是渐进。取二分黑丸一分白丸。复
更思惟。半黑丸半白丸。次第念善遂不起恶
取白丸。时摩偷罗国。有淫女婆娑达(梁言天主与)
其有一婢。往优波笈多处买香多得。其主问
言。汝于何处得此多香。将不偷耶。婢言。有
估客名优波笈多。形色具足言语微妙。以
法卖物。其主闻已起淫欲心。复令其婢至优
波笈多处。汝当语彼云。我欲与汝共相娱乐。
优波笈多答言。相见未是。其时如是不已。
末田地龙兴猛风不动衣角变火山为天花¶ 第 83b 页 T53-0083.png

北天竺来。将五百匹马及种种物。至摩偷
罗国。至已问摩偷罗国人。此国何处有第一
端正女人。国人答言。有一女人。第一端正。
名婆娑婆达多。商主言。我今欲以五百银
钱及种种物行至其处。是时淫女。贪其物
故杀长者子。取其身骸置不净处。与子共
相娱乐。是长者子亲善知识。于不净处觅得
身骸。往白国王。国王语言。汝可取彼婆娑
婆达多。截其手脚及以耳鼻散置野外。即
如王教。是时优波笈多即便思惟。我于本时
不乐见之共受五欲。今者欲见观其手脚及
以耳鼻。便往观之。为说偈颂。婆娑婆达多。
既闻其言深畏生死。闻佛功德乃变其意乐
于涅槃。即便说偈答优波笈多。优波笈为说
四谛。更观其身得厌欲界。得阿那含果。婆
娑婆达多得须陀洹果。优波笈多去已未久。
婆娑婆达多即便命终生于天上。时长老舍
那婆私。往笈多所语言。汝当听优波笈多
随我出家。笈多答言。我先有誓令其治生。不
利不钝乃听出家。舍那婆私乃以神力。令
其治生不利不钝。是时优波笈多即自思惟。
称量算计不利不钝。舍那婆私。更至笈多所。
而语之言。今汝此儿是佛所记。我入涅槃
百年后当作佛事。汝当听其随我出家。笈
多即听。舍那婆私将优波笈多往那及寺与
其出家。受具足戒至第四羯磨。除一切结
得阿罗汉果。是时舍那婆私语优波笈多言。
善男子。如佛所记。我入涅槃百年后。有比
末田地龙兴猛风不动衣角变火山为天花¶ 第 83c 页 T53-0083.png

无相。如是说法。是时魔王。于大众中雨于
真珠。以乱人心。众人乱故无有一人能见谛
者。即自思念知是魔王。至第二日倍多人来。
魔王雨金又乱众心。第三日中倍多人来。魔
雨珠金及作天乐。是时众人未得离欲。见
色闻声其心变动不复听法。是时魔王。即以
华鬘系优波笈多顶。及至优波笈多思惟。
谁作此事。即知是魔。优波笈多即生此意。世
尊何故不教化之。即自思惟是我应化。佛
记于我。为无相佛。教化人民。令优波笈多取
三死尸。一者死蛇。二者死狗。三者死人。以
神通力变三死尸。以作华鬘。往魔王处而系
其颈。尔时魔王往摩醯首罗。及帝释等三十
三天四天王。为脱死尸。而不得脱。复往大
梵天处。大梵语言。善男子。十力弟子神力
所作。无能脱之。如大海圻水不能破。魔王
语言。云何教我。我于今者。当归依谁。大梵
说言。汝今速往归依优波笈多。如人于此
地堕。即于是起。是时魔王方知佛子神力为
大。即便说偈赞佛自责。欲界魔王即舍慢心。
自说往罪(出阿育王经第八卷)。
*** 优波笈多不化犯重人令眷属灭憍慢四
南天竺国有一人。淫他妇恒往他家。其母不
听。即害其母。往至他国不能办五欲。深生
忧恼。即于佛法出家。通达三藏成就多闻。
与诸弟子围绕共至摩偷罗国那哆婆哆寺优
波笈多所。优波笈多见其害母。不得道果不
相慰问。时彼比丘心怀羞愧。更复远去。笈
末田地龙兴猛风不动衣角变火山为天花¶ 第 84a 页 T53-0084.png

老比丘其心闇钝而为说法。今此比丘聪明
智慧。善通三藏眷属随从。不为说法。时优波
笈多见弟子意于其起瞋。又见其机应。为我
和上舍那婆私教化降伏。时舍那婆私住
罽宾国。复观优波笈多作何佛事。其弟子心
生瞋怪。又观此等应受我化。即以神力来入
是寺。须发皆长衣又粗弊。五百弟子咸作是
言。无知老人从何所来。于优波笈多眠处而
坐。弟子手曳出之。而不能动犹如须弥。即
欲骂之而声不出。乃至白优波笈多言。答
曰。除我和上无有能坐我床者也。优波笈多
还寺。以最胜恭敬供养和上。自取小床于师
边坐。弟子思惟。若此比丘。是和上师者。然
其智慧犹不及我和上。时舍那婆私见其意。
举右臂手出牛乳。告优波笈多云。此三昧云
何。答曰未识。愿闻其名。和上曰。名龙频呻
三昧。次第复入种种三昧。笈多皆云。不识。
又言。我涅槃时此三昧法一切皆失。优波笈
多诸弟子闻此言。即便思惟。此比丘智慧胜
我和上。即灭憍慢。舍那婆私教化说法。彼
诸弟子悉得阿罗汉果(出阿育王经第九卷)。
*** 优波笈多付嘱法藏入于涅槃五
优波笈多临入涅槃。以法藏付嘱最后所度
弟子郗微柯。说言。善男子。世尊法藏付摩
诃迦叶。迦叶付阿难。阿难付末田地。末田
地付和上舍那婆私。舍那婆私付我。我今
涅槃付汝。遍告阎浮提。十万罗汉一时聚
集。凡夫比丘无数。即现神通备十八变。事
末田地龙兴猛风不动衣角变火山为天花¶ 第 84b 页 T53-0084.png

筹置石室中。即以筹阇维其身。乃至起塔。
时复有一千罗汉。同入涅槃。郗微柯守护
法藏。从优波笈备得四果者二十八人(出阿育王
经第十卷)。
*** 优波笈多化诸虎子舍身得道六
时有罗汉。名优波笈多。住摩偷罗国大醍醐
山那哆婆哆寺。去寺不远。有一虎生子。未能
觅食饥饿命终。优波笈多。以慈悲力与虎子
食。有五百弟子。并未得道曰。何故乃与难众
生食。答曰。为解脱因故。时诸虎子寿命短促。
将欲近死。笈多语虎子言。一切行无常。一切
法无我。涅槃寂静。汝于我所当生信心。于畜
生道应生厌离。时诸虎子于笈多所。心生信
敬。即便命终。生于摩偷罗国人中。及至七岁。
笈多教化令其出家。于七年中得罗汉果。以
神通力采种种华。供养笈多围绕其侧。诸未
得道五百弟子白言。此诸同学年并尚少。云
何已得神通功德。笈多答曰。皆是先虎子。笈
多说法。五百弟子深生惭愧。断除烦恼得阿
罗汉果(出阿育王经第九卷)。
*** 罗旬踰乞食不得思惟结解食土入泥洹七
佛在鸡足山。时有婆罗门生子。令相师视
之。师言。是子无相当名阿保。其父母闻之。
无相虽长养之初不怜矜。到年十二足自生
活。父母遂逐令去勿复来还。子不敢留遂
行乞食。乃到祇洹。佛以大慈念其勤苦。即
使阿难呼问之。能出家不。儿即欢喜愿为沙
门。佛即以手而摩其头。头发即堕袈裟著
末田地龙兴猛风不动衣角变火山为天花¶ 第 84c 页 T53-0084.png

卫。而罗旬踰所在之部以空钵还。佛敕比丘
分以施之。如是非一。目连念言。是比丘僧
自不得食。馀人何故悉复空还。我若共行
犹有所得。佛知其意便与舍利佛俱。使目
连与罗旬踰俱。各分为一部。佛告目连。我所
在处汝不得往。目连即与罗旬踰俱行。适欲
所至即便见佛。及与舍利弗而在其门。如是
经历过百亿国。遂不得食。目连念言。我于
今日定不得食。罗旬踰。时甚大饥极止恒水
边。目揵连。即还到于佛所。佛时钵中尚有
馀食。即与目连。念言。我今饥甚。欲吞须弥
尚谓不饱。但此少饭何足可食。佛告目连。且
食此饭勿忧不足。目连即饭。饭既已饱钵中
不空。唯舍利弗即念。罗旬踰。今未得食。当
大饥苦。便白佛言。愿乞馀饭与罗旬踰。佛
即告言。我不惜饭。但罗旬踰宿行果报不应
得之。若谓不然。汝便可与。舍利弗便以饭
与之。罗旬踰得即欲受饭。钵便下入地百丈。
舍利弗以道力。手寻钵即得以还罗旬踰。适
欲食之。便误覆钵倒去。饭食皆散水中。罗
旬踰还坐定意。自思念言。我每与诸比丘俱
行。辄无所得空钵而还。舍利弗今以佛馀饭
与我。辄复覆去。皆我罪报应当所受。便自
思惟。结解垢除得罗汉道。即便食土而般泥
洹。欲知罗旬踰者。惟卫佛时。身为凡人。常
怀悭贪不肯布施。时当欲饭脱衣布地恐饭
粒落。有沙门过从其分卫。罗旬踰见谓之言。
当何以相与。便以手捧土与沙门。沙门即咒
末田地龙兴猛风不动衣角变火山为天花¶ 第 85a 页 T53-0085.png

来久远展转生死。乃至于今所在之处辄不
得食。于今得道食土泥洹。时罗旬踰与土沙
门舍利弗是。罪福报应今虽得道故受宿殃。
世人愚痴。谓行恶无罪。罗旬踰是其證也
(出罗旬踰经)。
*** 罗旬踰为乞食难得佛为分律以为五部
八
佛在时众僧被服。唯著纯真死人杂衣弊帛。
自后起比丘罗旬踰。每行分卫辄饥空还。佛
知其宿行。使众僧分律为五部。服色亦五种。
令其日随一部中行。遂制仪则。各举所长名
其服色。萨和多部。博通敏达导以法化。应
著皂袈裟。迦叶维部。精勤勇快摄护众生。应
著木兰袈裟。弥沙塞部。禅思入微究畅玄幽。应著青袈裟。摩诃僧耆部。勤学众经敷
说义理。应著黄袈裟。自尔已后便大得食。何
以故。是罗旬踰。前世无德之所致也。阿难问
佛言。罗旬踰前世无德。云何得作沙门。佛言。
此罗旬踰宿世为贤者子。作人嫉妒。见沙门
来分卫。辄逆闭门户言。大人不在。沙门复
至馀家。复牵馀家门户闭之。亦言。大人不在。
故今分卫不能得。适见他人布施饮食欢喜
行会。便复念言我亦欲作沙门。故今穷困如
是(出遗教三昧经下卷)。
*** 童子迦叶从尼所产八岁成道九
佛住舍卫城。时此城中有二姊妹。妊身未产
出家为道。诸比丘尼见其腹相。即便驱出。以
是因缘。往白世尊。世尊报言。在家妊身可得
末田地龙兴猛风不动衣角变火山为天花¶ 第 85b 页 T53-0085.png

八岁。出家为道成阿罗汉。共十六群比丘。各
持澡罐到阿耆罗河边。澡洗入水仰覆浮戏。
度河拍水沐浴。尔时波斯匿王。在重楼上
四望观看。王未信佛法。见是事已倍生不信。
即语末利夫人言汝家所事福田大士。深信
无疑何不顾看。即答王言。或是年少出家。始
受具足未知戒律。或世尊未制此戒是故尔
耳。童子迦叶。以其天耳闻王语声。即语诸伴。
王倍不信末利夫人心生不悦。今当令彼发
欢喜心。皆言善哉。各捉澡罐盛中水以著
于前。结加趺坐次第行列。凌虚而游于王
殿上空中而过。末利夫人在露处坐。见坐
影已即便仰观。见次第行列结加趺坐前有
澡罐乘虚而去似如雁王。见是事已心大欢
喜。即白王言。看我家福田神德如是。王见是
已心大欢喜。作如是言。善哉善哉。我得善利。
愿佛世尊及比丘僧。尽寿在国为良福田。佛
闻是事。即便制戒令不复尔(出僧祇律第十九卷十诵亦同)。
*** 末阐提降伏恶龙十
罽宾国稻始结秀。龙王阿罗婆楼。注大洪雨
禾稻没死。时大德末阐提比丘等五人。从波
咤利弗国。飞腾虚空至雪山边。阿罗婆楼池
中。即于水上行住坐卧。龙王眷属入白龙王。
龙王嗔忿作诸神力。暴风疾雨雷电霹雳。山
岩崩倒树木摧折。身出烟火雨大砾石。欲令
大德末阐提怖。复唤兵众犹不能伏。末阐提
言。汝令诸天一切世人悉来怖我一毛不动。
汝若取须弥及诸小山。踯置我上我亦不动。
末田地龙兴猛风不动衣角变火山为天花¶ 第 85c 页 T53-0085.png

闻法即受归戒。与其眷属俱为弟子。雪山鬼
夜叉犍挞婆鸠槃茶鬼闻皆信伏亦为弟
子。咸见道迹。末阐提语诸龙鬼。从今以后莫
生嗔恚残害人民损败禾稻。当生慈心令得
安乐。即皆稽首禀受教戒。以宝床与末阐提
坐。龙王立侍以扇扇之。罽宾揵陀勒叉国
民。见是事已大生恭敬。悉来听法多得道
果(出善见律毗婆沙第二卷)。
*** 摩哂陀化天爱帝须王十一
阿育王时。佛已泥洹。二百馀年。时摩哂陀比
丘。到师子洲中。时王欲行猎。有一树神。欲令
王得见摩哂陀。树神化作一鹿。去王不远示
现啖草而便徐行。王见化鹿即张弓摄箭引
弓欲射。王复念言。我当谛射此鹿。鹿仍回向
阇婆陀罗路而走。王即逐后。到阇婆陀罗。
去摩哂陀不远而灭。时摩哂陀见王已近。而
作是念。今以神力令王正见我一人不见馀
人。大德摩哂陀即唤王名。帝须汝来。王闻唤
已。而便念言。今此国中谁敢唤我名者。此
何等人。著赤衣服割截而成。唤我名字。生
狐疑心。此是何等。为是人乎。为是鬼神耶。摩
哂陀答言。沙门释种法子。为哀悯王。从阎浮
利地。故来到此耳。尔时天爱帝须王。与阿育
王以有书信。遥作知识贡致珍宝。更相报答。
法师乃曰。我有三宝以献于王。非彼天爱世
间匹也。即为王说三归依法。王受三归为
优婆塞。复以释法报。示天爱帝须王。于猎
场中。即复思忆。阿育王书有释种子。即投
末田地龙兴猛风不动衣角变火山为天花¶ 第 86a 页 T53-0086.png

遣摩哂陀。唤沙弥修摩那。今应说法。汝可唱
转法轮。修摩那言。我今当唱令声何至。答
言。使声满师子国。时修摩那即入第四禅。
从禅定起唱转法轮。师子国民俱闻之。虚空
诸神天悉会。三唱已竟。摩哂陀便为说法。
天人无数皆得道迹(出善见律毗婆沙第二卷)。
*** 分那先为下贱善知方宜遇佛得道十二
有那利国近南海边。其中人民采真珠栴檀。
以为常业。国有一家兄弟二人。父母终亡欲
求分异。家有一奴名分那。年少聪了善能贾
贩。入海治生无事不知。居家财物分为一
分。以奴分那持作一分。兄弟掷筹弟得分
那。将妻子空手出舍。时世饥俭虽得分那
恐不相活以为愁忧。奴分那白大家言。愿莫
愁忧分那作计。月日之中当令胜大家。郎
言。若审能尔放汝为良人。大家夫人有私珠
物。与分那作本。时海潮来。城内人民至水边
取薪。分那持珠物至城外。见一乞儿负薪。薪
中有牛头栴檀香。可治重病。一两直千两金。
时世有一不可常得。分那识之。以金钱二枚
买得持归。破作数十段。时有长者得重病。
当得此牛头栴檀二两合药。求不能得。分那
持往即得二千两金。如是卖尽所得不赀富
兄十倍大家感念。分那不违言誓。放为良人
随意所乐。分那辞行学道。到舍卫国为佛作
礼。长跪白佛。所出微贱心乐道德。唯愿世
尊垂慈济度。佛言善来。分那头发即堕法衣
著身。即成沙门。佛为说法寻得罗汉道。坐自
末田地龙兴猛风不动衣角变火山为天花¶ 第 86b 页 T53-0086.png

往度并化国人。于时尊者分那往到本国至
主人家。主人欢喜请坐设食。食讫澡手。飞升
虚空。分身散体。体出水火。光明洞照从上来
下。告主人曰。此之神德皆是主人放舍之福。
往到佛所所学如此。主人答言。神化微妙。愿
见世尊受其教训。分那答言。但当至心供设
馔具。佛三达智必自来矣。即便设供宿昔已
办。向舍卫国稽首长跪烧香请佛。唯愿屈
尊广度一切。佛知其意。即与五百罗汉。各以
神足往到其舍。国王人民莫不惊肃。来至佛
所五体投地。却坐王位。食毕澡讫。佛为主人
及王官属。广陈明法。皆受五戒为佛弟子。起
住佛前。叹分那曰。在家精勤出家得道。神德
高远家国蒙度。我当云何以报其恩。于是世
尊叹分那。而说偈言。
「 心已休息
言行亦止
从止解脱
寂然归灭
弃欲无著
缺三界障
望意已绝
是谓上人
在[泳-永+聚]若野
平地高岸
应真所过
莫不蒙祐
彼乐空闲
众人不能
快哉无淫
无所欲求」
主人及王益加欢喜。供养七日。得须陀洹道
(出法句经第一卷)。
*** 摩诃迦天时热现凉风细雨十三
佛住庵罗聚落庵罗林中。与众比丘俱。时有
质多罗长者。白上座言。唯愿诸尊。于此林
中受我请食。时诸上座默然。诸上座著衣持
钵。至长者舍就座而坐。长者自手供养种种
末田地龙兴猛风不动衣角变火山为天花¶ 第 86c 页 T53-0086.png

教利喜。诸上座食苏酪蜜饱。于春后日时
热行极。有一下座。名摩诃迦。白诸上座。今
日大热我欲起云雨扇微风。上座答言。能尔
者佳。时摩诃迦即入三昧。如其正受。应时
云起细雨微下。凉风亹亹从四方来至精舍
门。即止神通还于自房。时长者作是念。最下
座比丘而能有此大神通力。况复中上。礼诸
比丘。随摩诃迦至此住房。礼足白言。尊者
我欲得见神足现化。摩诃迦言。长者勿用
见是。三请不许。长者犹复重请。摩诃迦语
长者言。汝且出外聚集乾草。以氎覆上。长者
如教聚薪成积。来白尊者。摩诃迦即入火
光三昧。于户钩孔中出火炎。光烧其积薪
都尽。唯白氎不然。语长者言。汝今见不。答
言。已见。实为奇特。摩诃迦语长者言。当知
此者皆以不放逸为本。不放逸故得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及馀道品法。长者白。尊者。摩
诃迦。愿常住此林中。我当尽寿四事供养。
摩诃迦有行因缘不受其请。长者闻说法已
作礼而去(出质多罗长者比丘经)。
*** 愿足化一饿鬼说其往昔恶口十四
愿足阿罗汉。恒训化饿鬼。见一饿鬼形状丑
陋。见者毛竖莫不畏惧。身出炽炎如大火聚。
口出蛆虫脓血流溢。臭气远彻不可亲近。或
口吐炎火长数十丈。或耳鼻眼身体支节。放
诸火炎长数十丈。唇口垂倒像如野猪。身体
纵广一由旬。手自抓掴举声㘁哭驰走东
西。是时愿足问饿鬼曰。汝宿何罪今受此
末田地龙兴猛风不动衣角变火山为天花¶ 第 87a 页 T53-0087.png

舍悭贪不舍。身持威仪出言臭恶。若见持戒
精进比丘。辄复骂辱偏眼恶视。自赖豪族
谓为不死。造诸无量不善之本。宁以利刀自
截其舌。如是从劫离劫甘心受苦。不以一
日之中诽谤精进比丘。若还阎浮利地者。以
我形状可戒敕诸比丘。善护口过勿妄出言。
设见梵行持戒比丘者。念宣其德。自受饿鬼
形已来。经数千百万岁。受此苦恼。我后命
终当入地狱。是时饿鬼说此语已。举声㘁哭
自投于地。如泰山崩天翻地覆。斯由口过故
使然矣。能守护口过者受福无穷。又迦叶如
来出现于世。敷说法教教化已周。于无馀
泥洹界而般泥洹。泥洹后时有三藏比丘。名
曰黄颜。众僧告敕。一切杂使不令卿涉。但与
诸后学者说诸妙法。时三藏比丘内心轻蔑
不免僧命。便与后学敷显经义。唤受义曰。速
前象头。次唤第二者。复曰马头。复次骆驼头。
次驴头。复次猪头。次唤羊头。羯羝头。次唤
师子头。次唤虎头。次唤禽头。次唤罴头。如
是唤众兽众兽之类。不可称数。三藏黄颜。
口出如此无量恶言。虽授经义不免其罪。身
坏命终入地狱中。经历数千万劫受苦无量。
馀罪未毕从地狱出。生大海中受水性形。一
身百头形体极大。异类见之皆悉驰走(出护口经)。
*** 沙曷降恶龙十五
佛在舍卫国。时须耶国有一贫人。赁剃儿头
须至麦熟辄顾一斛。道逢故人欲共饮酒。还
求麦直遍求不得。便起毒意。愿我寿终作大
末田地龙兴猛风不动衣角变火山为天花¶ 第 87b 页 T53-0087.png

年风雨不时。佛念饥馑遣沙曷比丘往化彼
龙。龙见比丘即兴恶意。欲杀国人及沙曷身。
沙曷化钵覆盖一国。龙便降雨谓国已没。比
丘以佛威神令龙见民安隐如故。龙复兴恚。
更下大雪。比丘钵受以手扫之著于一处。乃
入龙室。龙即便出。比丘复出。龙入比丘复入。
如是不已龙极乃止。长跪问言。卿何等神。恼
我如此。比丘言。吾是佛弟子。龙言。我欲自
归。便随之去。沙曷比丘。便内此龙著于笥中。
人乃见比丘取龙如是皆大欢喜。问言。道人
是何等神降伏国患。告言。吾是佛弟子。人民
问言。佛可见不。答言可见。须吾还时日向中。
道过分卫。人或有与饭或与酒者。比丘受
之树下。醉卧。龙钵袈裟各在一处。佛时微笑
五色光出。阿难请问。佛以来答。复说四事。
一者阿罗汉不入三昧不得知。二者不得便
见神足。三者强劝人分卫。四者身中尚有
虫。阿罗汉以是四事不及佛。时有一菩萨欲
向声闻。见此事已心即坚固。佛遣目揵连
往沙曷比丘所。敕摄龙来。为说宿命。龙心
即解。便受五戒。奉行十善。得须陀洹。阿难
问佛此事因缘。佛告阿难。阿罗汉者不复饥
渴。因三事故见醉卧耳。一者佛欲开化菩萨
意。二者不欲违布施家意。三者恐诸弟子
未得道者饮酒多失。故现此事捡戒之耳。沙
曷比丘虽复饮酒。不以为醉(出沙曷比丘功德经)。
经律异相卷第十六
末田地龙兴猛风不动衣角变火山为天花¶ 第 87c 页 T53-0087.png

阿罗汉行至摩偷罗国往优娄曼陀山。
坐于绳床。有兄弟二龙王。随从五百眷
属。舍那婆私思惟。欲降伏之。即以神力。
震动山谷。二龙王瞋。往婆私处起疾风
雨雷电器仗猛火等。时婆私入慈三昧。能
令风雨火等不近其身。变戒优钵罗拘牟
头分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