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颰陀以化城请佛及见佛欲灭化不能一 第 227b 页
经律异相卷第四十四(男庶人部上)
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 颰陀以化城请佛及见佛欲灭化不能一
* 阿难邠坻井出珍宝二
* 贤直窃珠不款获赐三
* 慈罗放鳖后遇大水还济其命四
* 千那佣画得金设会为妇所讼五
* 神识还摩娑故身之骨六
* 木巧师与画师相诳七
* 医治王病差获报殊常八
* 破斋犹
颰陀以化城请佛及见佛欲灭化不能一 第 227c 页 T53-0227.png

* 供养沙门心有善恶获报不同十一
* 舅甥共盗甥黠慧后得王女为妻十二
* 罗阅国男子与耆阇崛国女人宿世有缘十三
* 夫妇约不先语见偷取物夫能不言十四
* 妇人鼻丑夫割他好者以易之十五
* 赁人善解鸟语十六
* 溺人凭凤获全附鸬𪇔殒命十七
* 有人买智慧得免大罪十八
* 有人张鬼免害十九
* 有人为两妇所恶以至于死二十
* 有人远求仙水主人恶心使登树得仙二十一
* 有人使鬼得富后害其儿二十二
* 有人富王责条疏已用物王乃觉悟二十三
* 有人为罪王令割肉五斤二十四
* 有二人共誓以胎中儿共为婚姻二十五
* 大姓二儿大子失财被念小子得财获罪二十六
* 三人共施僧一钱后身获自然之金二十七
* 贫人供僧僧报致富二十八
* 贫人得伏藏为王所治二十九
* 贫人买斧不识是宝三十
* 贫老夫妻三时懈怠三十一
* 穷人违树神誓还为树枝所杀三十二
* 人遇象逐堕深谷际天降甘露遂得升天三十三
* 五百幼童聚沙兴塔命终生天三十四
* 童子施佛豆生天后作转轮王三十五
* 牧牛小儿取花上佛牛触而死即生天上三十六
* 小儿先身以三钱施今解鸟语遂得为王三十七
* 诸劫分物不识好者三十八
*** 颰陀以化城请佛及见佛欲灭化不能一
颰陀以化城请佛及见佛欲灭化不能一 第 228a 页 T53-0228.png

王舍城中。有一幻士。名曰颰陀(梁言仁贤)。明解经
典晓了伎术所作巧黠多能喜悦名闻高
远。摩竭人民皆所不及。国内大小从其受学。
颰陀遇睹世尊身色严妙。念欲相试。便示请
佛。设知我意当不受请。若不知者必受无疑。
佛知其意意欲度之。默然而受。颰陀谓。佛
无通慧不见我意。入王舍城。于净处化作讲
堂。悬缯华盖。一一树下。为诸比丘铺师子座。
于讲堂中。特为如来设师子座。高四丈九尺。
作百味之馔。时四天王及天帝释。与三万二
千天人谓仁贤曰。真得善利。乃请如来讲堂
供养。吾助给所乏。即化作馆殿如忉利宫。佛
与菩萨及诸比丘往其讲堂。见佛坐已所造
之座。帝释亦见如来坐其所造庄严之座。仁
贤听佛所说。蠲除自大投首佛足。白佛言。唯
愿如来原我罪过。欲没其所化。佛令不
变。复为说一切诸法皆如幻化(出幻士仁贤经)。
*** 阿难邠坻井出珍宝二
阿难邠坻。在儿连山下居。大富珍宝。四远贾
客举贷。乞丐者往无不得。时有五百贾客。行
海船坏珍宝皆没。死者不少或依板得活。咸
诣阿难邠坻。主人设食。主人汲井得宝箧簏。
各有题疏其姓字。贾客食讫皆悲。主人问故。
答言。我等伴侣五百人。共行海中船舶翻没。
死者不少。挟持小板劣得生活。亡失珍宝悲
念伴侣耳。属睹井中所得宝箧。皆是我许不
知那尔。主人言。卿曹行治生贾贩。若至心者
不失也。但不至心故失耳。我从无数劫以来。
颰陀以化城请佛及见佛欲灭化不能一 第 228b 页 T53-0228.png

卿曹各自案姓字取去(出譬喻经)。
*** 贤直窃珠不款获赐三
昔人名贤直。曾三预八关闻读经言。天眼
不瞬诵念不忘。然此贤直。善偷他物眼前不
觉。国王失珠。召臣量议。臣答王言。闻有贤
直极能作偷。王敕录来考问望得其言不偷。
王既有道何由抂人。又召诸臣共议。有臣言
曰。当作方便令其首伏。当重枷锁载市唱令
杀之。与酒令醉然后脱锁举置堂上妓女
作乐。王敕伎女。贤直醉问。汝可答言。此是
天堂我是天女。应为侍侧。君前身时偷国王
珠故得生此。王便依之。贤直闻已默念而去。
我闻经言。天眼不瞬此女悉瞬。且我偷珠应
入地狱。将非国王张我令首。即便发言。我得
生天由不偷珠。妓女报王。道贤直言。王便大
笑。小子定不偷我珠也。即放令去。重赐金宝。
此实偷珠。诵念一偈免罪得赐(出杂譬喻经也)。
*** 慈罗放鳖后遇大水还济其命四
昔有一人名慈罗。见人卖鳖心中怜之。向鳖
啼泣。卖鳖者言。汝何故向鳖啼乎。慈罗答
言。我不忍见之。穷卖鳖者大笑。汝痴狂耳。答
言。我念此鳖从君请买。主言。鳖直百万。慈罗
便将之归家。倾举子息得八十万。慈罗言。我
钱尽此假求无处。卖鳖者言。汝钱既尽可为
作田以毕钱直。慈罗言诺。以车载鳖投著
池中。鳖便能言语。方有大水君当上树相
呼。后日洪水大起人民死尽。慈罗上树呼鳖。
鳖便来至。慈罗坐鳖背上。前去数里。见一女
颰陀以化城请佛及见佛欲灭化不能一 第 228c 页 T53-0228.png

慈罗启鳖。此人可怜乞得载之。鳖言。往便
复载之。前行十里。见卖鳖子流被槎上。从
慈罗欲求载之。鳖言我已重。恐必疲极不能
自度。慎勿载之。慈罗言。可哀今是非当载
之。慈罗复载之。前行数十里。见数升蛾流
被槎上。慈罗复报鳖载之。前至那竭国。女
子便以金谢慈罗。卖鳖人言。此鳖本是我卖
之。汝今得金当持还我。慈罗不与。卖鳖子便
到那竭国王所云。慈罗偷人妇将之贩。今持
金银来在此国中。那竭国王即召慈罗使吏
斩之。吏上言其事欲下笔书。蛾辄缘笔不成
字。王闻之便问慈罗。汝有何功德乎。慈罗具
答。王诛卖鳖者(出阿难现变经)。
*** 千那佣画得金设会为妇所讼五
大月氏弗迦罗城。有一画师。名曰千那。往来
东方多刹施罗国。客画经十二年。得三十两
金持还本国。遇见众僧信心清净。即问维那。
此众几物得作一日食。答曰。可用三十两金。
画师并付维那。乞营一食。我明日当来。空手
归家。妇问。十二年作得何等物。答曰。得三十
两金。已种福田。付僧设会。妇缚夫以送付官。
具陈上事。官问。不给妇儿而以乞他。画师答
曰。我先世无福贫穷常辛苦。遭遇众僧是良
福田。若复不种善后世复贫。贫苦相续无得
脱时。是故并施众僧。其断事人是优婆塞。即
脱璎珞及所乘马并聚落以施画师。谓之曰。
汝施众僧。众僧未食。是为谷子未种而牙已
生。而大果在后(出大智论第十一卷)。
颰陀以化城请佛及见佛欲灭化不能一 第 229a 页 T53-0229.png

*** 神识还摩娑故身之骨六
昔有人。死后魂神还摩娑其故骨边。人问
之。汝已死。何故为复用摩娑枯骨为。神言。
此是我故身。不杀生不盗窃不他淫不两舌
恶骂妄言绮语不嫉妒不瞋恚不痴。死后得
生天上。所愿自然快乐无极。是故爱重之也
(出旧杂譬喻经下卷)。
*** 木巧师与画师相诳七
昔北天竺。有一巧师。作一木女。端正无双衣
带严饰世女无异。亦来亦去能行酒看客。唯
不能语耳。时南天竺有一画师。亦善能画。巧
师闻之。作好饮食即请画师。便使木女行酒
擎食。从旦至夜。画师不知谓是真女。欲心极
盛念之不忘。时日已暮。木师入宿。留画师
住。以此木女立侍其侧。便语客言。故留此
女可共宿也。主人已入。木女立在灯边。客即
呼之。而女不来。客便前牵之。乃知是木。便自
惭愧。主人诳我。我当报之。于是画师复作方
便。即于壁上画作己像。所著被服与身不异。
以绳系颈状似绞死画作绳像著其口喙。作
已闭户自入床下。天明主人出见户未开。即
向中观。唯见壁上绞死客像。主人大怖便谓
实死。即破户入以刀断绳。于是画师从床下
出。木师大羞。画师即言。汝能诳我。我能诳
汝。客主情毕不相负也。二人信知狂惑。各
舍亲爱出家修道(出杂譬喻经第四卷)。
*** 医治王病差获王报殊常八
有一国王。身得重病。十二年不差。一切大
医无能治者。时边方小国摄属大王。有一医
颰陀以化城请佛及见佛欲灭化不能一 第 229b 页 T53-0229.png

即蒙除降。王便念欲报此师恩。属遣使者宣
令彼国。此师见差宜应偿赉。象马车乘牛羊
田宅青衣直人严饰之具皆给与之。彼小国
王奉宣上命。师在王边无有语者。师便思惟。
我治王病大有功夫。未知王当报我与不。复
经数日王转平复。其师请辞欲还本国。王便
听之。给一羸马乘具亦弊。师大笑恨我治王
病。大有功夫。而王不识恩分。不相料理。令我
空去。随道愁叹以为永恨。适至本国见有群
象。问象子曰。此谁家象。象子答曰。此是某
甲师象。复问象子曰。某甲师何从得此象子。
答曰。某甲师治大王病差。功报所得也。小复
前行。见有群马牛羊。问曰。此谁家物。羊子答
曰。某甲师许。小复前行。见其本舍高堂重阁
殊异本宅。问门人曰。此是谁舍。门人答曰。此
是某甲师舍。便入其閤内。见其妇形色丰悦
身服宝衣。怪而问曰。此谁夫人。直人答言。此
是某甲师夫人。从见象马。及入舍内。皆知是
治王病功报所得。便自追恨本。治王病功夫
少(出杂譬喻经第四卷)。
*** 破斋犹得生天九
昔有迦罗越。兴设大坛请佛及僧。时有一
人卖酪。主人留食。劝令持斋听经。至暝乃
归。妇语之言。我朝来不食相待至今。败坏夫
斋。半斋之福犹生天上七世。生人间常得自
然。一日持斋六十万岁自然之粮。又有五福。
一者少病。二者身意安隐。三者少淫。四者少
睡卧。五者命终之后神得生天常识宿命(出诸经中
颰陀以化城请佛及见佛欲灭化不能一 第 229c 页 T53-0229.png

*** 耕夫施僧一诃梨勒果后生为两国太子十
昔有一人在田耕莳。日已垂中。家饷未至。
道人失路至其田所。从乞中食。耕人曰诺。
小愿须留。家饷迟晚。道人曰。食既不至仍
欲漱口。耕人解其衣带一诃梨勒果以与。道
人即受而食。又有一钱以嚫道人。道人曰。
若心可感无以相报。欲授五戒。君能受不。
答曰。弟子在俗五戒难全。但受不杀。耕人命
尽生国王家。皇后导从到流水边。歌舞作乐
抱儿临水。失手堕水鱼即吞之。在腹七日不
饥不渴。随流下逝遂千馀里。入下国界人捕
得鱼于市货易。时下国主遣人市鱼。将还
城内用刀治鱼。儿在腹中唱曰。徐徐勿伤我
也。即破鱼肠见一小儿。端正无双举国欢
喜。上国主闻之曰。此必我儿。遣信索之。下
国主答。鱼腹中得天所赐。我不肯与之。二国
共诤遂彻大国。大王判云。若上国不生此儿
堕水下国何由而得。若下国不得此儿。上国
何处求觅。此两有缘。汝二国。中间可作宫
殿共安此儿。号曰两国太子。即从此旨在于
其中。依太子仪法。佛语弟子。昔日耕人。一果
一钱布施道人。便得两国太子(出杂譬喻经)。
*** 供养沙门心有善恶获报不同十一
昔有跛脚道人。持戒乞食遇至一家。信大法
久见其患脚。心悲悯一年供养。道人辞去。
主人言曰。愿数垂顾。分离之际客主悲泪。道
人去后。主人发床唯见金宝。因此至富。邻
颰陀以化城请佛及见佛欲灭化不能一 第 230a 页 T53-0230.png

恶念希觅珍宝。便觅一跛人欲供养之。遍求
无有。会一道人身体完具。缚还折脚供养少
时。强驱令去。去后发床。恶心所感。毒蛇蜂
蝎来螫合家。现世恶报后入地狱。得珍宝者
其心贞吉。被螫毒者其心不仁(出杂譬喻经也)。
*** 舅甥共盗甥黠慧后得王女为妻十二
过去时姊弟二人。姊有一子。与舅俱给官府。
织金缕锦及绫罗縠珍妙异衣藏中绮宝。即
共议言。吾织作勤苦不懈。知诸藏物好丑多
少。宁可共取用解贫乏乎。夜凿地为孔穿盗
取物。明监藏者觉物减少。以事启王。王诏勿
广宣之。令盗者谓王多事不能觉察。至于后
日必复重来。且严警守得者收捉无令放逸。
藏监受语。即加守备。其人久久果重来盗。外
甥教舅。年尊体羸力少。若为守者所得不能
自脱。更从地穴却行而入。如令见得。我力强
盛当济免舅。舅这入穴为守者所执。执者
唤呼。甥畏人识。截取舅头而去。晨晓藏监
具以启闻。王又诏曰。舆出其尸置四交
露。其有对哭取死尸者则知是贼。如是积日。
有远方贾客来。人马塞路奔突猥逼。其人载
两车薪置其尸上。具以启王。王诏。若有烧者
收缚送来。外甥将教童竖执炬舞戏。人众总
集以火投薪。炽然而盛。守者不觉。具以启
王。王又诏曰。更增守者。严伺其骨。甥又酿
纯酒。特令浓厚。诣守备。者微而沽之。守者
连昔饥渴。见酒共饮。饮酒过多皆共醉寐。因
以酒瓶受骨。而去。守者不觉。明复启王。王
颰陀以化城请佛及见佛欲灭化不能一 第 230b 页 T53-0230.png

设谋。王即出女庄严璎珞珠玑宝饰。安立房
室于大水傍。众人侍卫伺察非妄。必有利色
来趣女者。素教诫女得抱捉唤人收执。他日
异夜甥寻窃来。因水放株令从流下。唱叫奔
隐。守者惊趣谓有异人。但见株机。如是连昔
数数不变。守者睡眠。甥即乘株到女室。女则
执衣。甥告女曰。可捉我臂。甥预持死人臂以
授与。女便放衣捉臂大叫。守者觉甥得脱走。
明具启王。王又诏曰。此人方便独百无双。
久捕不得。当奈之何。女即怀妊。十月生男。大
端正。使乳母抱行周遍国中。有人呜噈者便
缚送来。抱儿终日。甥为饼师住饼炉下。小
儿饥啼。乳母抱儿趣饼炉下。市饼哺儿。甥见
呜儿。即以还白王曰。儿行终日无来近者。饥
过饼炉。卖饼者授饼乃呜。王又诏曰。何不缚
之。乳母答曰。小儿饥啼饼师授饼而呜之不
应是贼。王使乳母更抱儿出及诸伺候。见近
儿者便缚将来。甥沽美酒。呼请乳母及伺者
就于酒家劝酒。大醉眠卧便盗儿去。醒悟失
儿。具以启王。王又诏曰。卿等顽騃贪嗜狂水
既不得贼复亡失儿。甥时得儿抱至他国。前
见国王。占谢答对引经说义。王大欢喜。辄
赐禄位以为大臣。而谓之曰。吾之一国智慧
方便无逮卿者。欲以臣女若吾女当以相配
自恣所欲。对曰不敢。若王见哀欲索某国王
女。王曰善哉。从所志愿。王以之为子。遣使者
往求彼王女。王即可之。王续念言。或是盗
魅前后狡猾。即遣使者。欲迎吾女。遣其太
颰陀以化城请佛及见佛欲灭化不能一 第 230c 页 T53-0230.png

王必执之。便启其王。若王见遣。当令人马
五百骑具衣服鞍勒一无差异。乃可迎妇。王
然言。即往迎妇。王令女饮食待客。二百五十
骑在前。二百五十骑在后。甥在其中跨马不
下。女父自出入骑中。执甥曰。尔为是非前后
方便捕不可得。为是尔非。稽首答曰。是也。王
曰。卿之聪哲天下无双。随卿所愿以女配之
得为夫妇。外甥吾是。女父王者舍利弗是。舅
者调达是。国王父输头檀是。母摩耶是。妇拘
夷是。子罗云是(出生经第一卷)。
*** 罗阅国男子与耆阇崛国女人宿世有缘十三
昔有耆阇崛国。有一少女。姿形美妙才智绝
伦。性情宽和初不瞋怒。家门九族及诸疏近
莫不爱敬。诸国冰索有百千人。竟未成嫁。时
罗阅国一少男。天姿英秀心意高迈。国中百
姓莫不畏敬。虽有妓妾夫人初不幸近。每
念。耆阇崛国有女。本是我对。未及至耳。即
日。满堂皆是势利所得非我偶也。一时遣逐
肃然都尽。乃乘白象从仆二人往造彼国。经
山涉草行千万里。五年方至。女处深宫无故
心动。因出逍遥。试窥外閤。忽见此男。且悲且
喜不可抑忍。此是吾夫。前后见求非我宿匹。
便自亲著夫情依依。女之父母忧恼无计云。
养女长大不悟如此。急加防录不得通问。女
子懊恼不知何计。男子悲惶同怀愁惘。于是
女子精苦斋戒昼夜行道。弃散资财施佛及
僧。心劳形枯经涉五载。音问不达彼此怀情。
颰陀以化城请佛及见佛欲灭化不能一 第 231a 页 T53-0231.png

塔。烧香礼拜发此志愿。割刻肌肉供养世尊。
不敢自惜。唯愿此志一得申果。佛令比丘尼
为其作缘。便得和偶。佛告阿难。所以者何。皆
从阿僧祇劫已来。久结愿约故得尔耳(出情离有罪经)。
*** 夫妇约不先语见偷取物夫能不言十四
昔有夫妇。共食三饼。人各一枚。馀一欲破
分。妇言。莫分。与君共赌。各自不语。先语者
失。后语者得。于是闭口至于中夜。窦土偷
入。见其二人坐而不语。谓是大怖不敢作声。
收敛其物担将出户。妇大唤曰。汝是丈夫
那置物去。夫言。我胜我胜。今得大饼。众人
责笑谓大颠痴(出百句譬喻经第二卷)。
*** 妇人鼻丑夫割他好者以易之十五
昔有一人。见他妇鼻端正。心自念言。我妇面
貌第一。唯恨鼻丑。今取此鼻代我妇鼻。即引
女屏处。割鼻将还。又割其妇鼻安此女鼻。彼
此失鼻两不相著。众人怪骂真大痴狂(出百句譬喻经
第一卷)。
*** 赁人善解鸟语十六
昔有一极贫人。善晓鸟语。为贾客赁担。过
水边饮。乌鸣。贾客怖。作人反笑。到家问言。
我在彼饮。时闻乌鸣。我大怖而君反笑何
耶。答曰。乌向语我。贾人身上有好白珠。汝可
杀之取珠。我欲食其肉。是故我笑耳。曰汝何
不杀也。答曰。我坐前世贪人财物故贫为赁
担。若复杀人取物后世受苦。何时当已。我今
至死不为此事(出譬喻经)。
颰陀以化城请佛及见佛欲灭化不能一 第 231b 页 T53-0231.png

*** 溺人凭凤获全附鸬𪇔殒命十七
大水卒淹。有命之类依丘避之。复垂欲没。忽
有凤凰。到智者所依附其翅。遂上高原免水
厄。馀未去者。忽见鸬𪇔便托其羽。而此鸬𪇔
遂入深水。一时溺丧(出杂譬喻经)。
*** 有人买智慧得免大罪十八
昔有一人。贫穷无用。治生入海采宝还国。遇
善知识言。我素贫穷今得此物。足以自谐。若
母不可。我意当舍母居去。若妇不可。我意我
当更索。知识答曰。近此间大智慧人满城
中。可往就买智慧。不过千两金。自当语卿智
慧之法。其人如其言。入事佛聚落。具以问人。
答曰。夫所疑事。前行七步却行七步。如是至
三智慧自生。其人夜归家。见母伴妇眠。谓是
他男。拔刀欲杀。意中不掩。然大灯火遥照
思惟。朝买智慧。如是前却三反。母便觉悟。
此人叹言。真为智慧。何但堪千两金。即复与
三千两金(出十卷譬喻经第四卷)。
*** 有人张鬼免害十九
昔有一人行于山中。逢一啖人鬼。撮欲食
之。其人求哀。假令须臾请问一事。却乃见
啖为不恨也。鬼信其人谓是诚事。听其所欲。
即问鬼言。何故面白脚膝腹白。其馀处尽
黑。鬼即答言。我之为物性恶日精。背日得行
不得向日。以是故尔。其人向日而走。鬼但空
恨不能得也(出十卷譬喻经第四卷)。
*** 有人为两妇所恶以至于死二十
昔有一人于两业。有二妇适诣小妇。小妇语
言。我年少。婿年老。我不乐住。可往大妇处
颰陀以化城请佛及见佛欲灭化不能一 第 231c 页 T53-0231.png

我年老头已白。婿头黑宜去。于是拔黑作白。
如是不止。头遂秃尽。二妇恶之。便各舍去。坐
愁致死。过去世时作寺中狗。水东一寺水
西一寺。闻揵搥鸣狗便往得食。后日二寺同
时鸣磬。狗浮水欲渡。适欲至西复恐东寺食
好。向东复恐西寺食好。如是犹豫溺死水中
(出十卷譬喻经)。
*** 有人远求仙水主人恶心使登树得仙二十一
昔有一人。闻外国有仙水入中得仙。便向外
国寄他宿止。主人问客。君欲何去。答曰学仙。
主人怀恶。语客言曰。我有仙树。君能与我一
年苦作。便与君仙何烦远去。客言甚善。一年
苦作恒无愠色。一年既满。其主人公本心相
欺。既无仙树。将至山中指临岩树云是仙
树。君上其头。我唤若飞应声飞掷。客人心
至。即于此树飞腾虚空。遂得仙道。主人公见
我令其死。何悟得仙。深重此树情言是圣。复
经少时。父子相与共到树下。让父先上。儿便
唤言阿耶可飞。父即欲飞。堕岩石上。身体
粉碎(出杂譬喻经)。
*** 有人使鬼得富后害其儿二十二
昔有一人。于市卖毗耶鬼。欲买鬼者问索几
许。鬼主言。二百两金。曰。此鬼有何奇异。乃
索尔所金耶。曰。此鬼其功无物不为。计一
日作当百人。唯有一病。宜先防护之。问为何
等病。曰。此鬼欲使作时。昼夜使之。莫令停
息。若无作者便还害主。主人顾金将归。令作
颰陀以化城请佛及见佛欲灭化不能一 第 232a 页 T53-0232.png

作屋舂磨炊爨初不宁息。数年之中乃致大
富。主人有事当行作客。忘不处分而鬼复欲
作无有次第。取主人儿内釜中然火煮之。比
主人还子已烂熟。伤切懊恼知复何言(出譬喻经)。
*** 有人富王责条疏已用物王乃觉悟二十三
昔有富人。王令条物。其即疏。某年用若干千
万造佛。用若干作斋会经书。又以若干供恤
贫老。今现有八十九千万。以疏呈王。王大瞋
怒问。汝现物忽条已用。富人答曰。已用者
最为宝藏。资人神明是以奉呈。未用之财五
家共有。非独臣许。是敢条疏。王便觉悟。功德
可恃(出譬喻经)。
*** 有人为罪王令割肉五斤二十四
昔有一人犯罪于王。王大瞋忿。使人割其背
膂五斤肉。置之下屋。此人痛苦叫唤彻王。王
问何意不分。答曰。实非我罪。王思愧之。敕以
一百斤肉乞。其犹故呻唤。王曰。顿补百斤云
何大唤。诸臣答言。不见此法。与千斤何益其
痛。若人一儿已死。他人以百与之。此人能
不念其儿不(出百句譬喻经第三卷)。
*** 有二人共誓以胎中儿共为婚姻二十五
有二人共为知识。妇各怀妊。便相誓约。若
生有男女共为婚姻。别后一家生男一家生
女。男父早死长大未娶。行卖杂物偶至女
家。女家公问子从何来。居止所在父母姓
字。男具以答。公闻大惊。乃语男曰。卿父在
颰陀以化城请佛及见佛欲灭化不能一 第 232b 页 T53-0232.png

男言。我都不知女。公曰。卿问亲近。男还问乳
母信然。男到女家。道见沟水流。入一髑髅中
无有满时。儿恐前行复见树果熟。欲取啖之。
果便言。取我取我。儿大怖懅疾走躄地。前
到女家。狗逆长跪咶其两足。狗腹中子哮呼
来前。欲伤啮之。便复顿地久乃苏息。女公来
出儿具陈说。公甚怪之入语其女。女答公曰
道见沟水流入髑髅无有满时者。后世当有
敛取天下财物珍宝。供给一人无有满足。见
树果熟欲取啖之。而果言取我取我者。后世
之人自求大女。而小女言。何不索我何不索
我。狗逆长跪咶其两足。狗腹中子哮呼来前
欲啮之者。后世之人相与言语。口如脂膏心
如锥刀。口相饱满内相谋图。皆为后世不为
今也。即嫁女与男。遂其本志(出十卷譬喻经第八卷)。
*** 大姓二儿大子失财被念小子得财获罪二十六
昔大姓有两儿。各以二百万与行贾。大子尽
用樗蒲。衣被败坏还以启父。父言。得汝而已。
用财何为。为作衣被饮食。善安慰之。小子
来归启父。得二百万利。父曰。取疏来。与共校
计不合数千。便缚捶之。如是三行。收利六百
万。还辄得捶。大子三行失六百万。止他国
不归。与无赖人相随。语彼人言。我父有金
银白珠各一笥。在大床头。汝归白父道。我不
愚失财物。未敢还。汝得便杀我父取物将
来。可得共用。此人至其家与父相见。述其儿
言。父闻啼泣曰。用物财为。我子何不来。食
颰陀以化城请佛及见佛欲灭化不能一 第 232c 页 T53-0232.png

令我来杀君取君金银。我见君念子待遇我
厚。令我心感。父言。小子尚痴便使迎之。谓
子。汝去钱早归。何因作痴语。更作衣被与之。
师曰。小子偿债。大子索债(出十卷譬喻经第六卷)。
*** 三人共施僧一钱后身获自然之金二十七
昔有三人共贾行。各分得五百万馀。有一钱
欲与一人。则为不平。欲破分之。事为不然。时
沙门分卫。三人共言布施沙门各言大佳。手
共持与。沙门咒愿。令汝今世后世并得其福。
共生罗阅国中各得豪富。一人主山中采金。
一人主耕田取金。一人主水中汲取金。为受
前世布施之福。国王闻之。念我国人物皆
我许。便将人兵诣山采之。金化作石。复至
一家地。耕取金。金化为土。复至一家井中汲
取金。金化作瓦。都不能得。王问佛言。此三人
金计为我许。往取皆化不得是金。此人前世
有何功德今致此福。佛具言之。非是王物。王
不应取(出杂譬喻经第三卷)。
*** 贫人供僧报致富二十八
昔有贫家供养道人。一年便去。用一铜瓶乞
主人言。此瓶是神打。此瓶口所索皆得。莫
请国王。别后打瓶。家遂巨富。忘道人嘱。遂
请国王。王问富因。实而答王。王即夺瓶。家
转穷弊。方忆道人四出觅见。依实白言。道
人曰。故须此瓶。乞君一塸盛以林石。赍诣
王门求索瓶也。直到王门高声索瓶。王闻大
怒。遣数十人欲来捉之。开出林石风吹横空。
颰陀以化城请佛及见佛欲灭化不能一 第 233a 页 T53-0233.png

势所破死尸塞门。王大怖悸。求还其瓶。其人
得瓶。家复大富。广作功德。死得生天(出杂譬喻经)。
*** 贫人得伏藏为王所治二十九
佛与阿难入王舍城。时天大雨。水沃伏藏出
诸宝物。佛言毒蛇。阿难云恶毒蛇。山下有刈
麦人闻之念言。我未曾见沙门毒蛇。即往见
物。以车与衣囊取著家内。现富贵相新作大
舍。有嫉妒人白王。先有贫穷贱人卒见富相。
是人必当得大宝藏。王即唤问。答言不得。即
敕考治。是人忆佛与阿难名之为恶毒蛇也。
谁得宝藏不语。一心念佛。王者作如是言。佛
言毒蛇。阿难言恶毒蛇。王即唤问。是人答言。
大王。若施无畏者我当说实。王许。其具陈上
事。今于我身能作何等。必啖我命。王赏金钱
五百。能于急中说于佛语及阿难语(出十诵律三诵第三卷)。
*** 贫人买斧不识是宝三十
昔有贫寒孤独老公。家无自业。遇市一斧。是
众宝之英。而不识之。持斫株卖之以供微
命。用斧欲尽。会见外国治生大贾客。名曰萨
薄。见斧识之。便问老公。卖此斧不。老公言。
我仰此斧活不卖。萨薄复言。与公绢百匹何
以不卖。公不应和。萨薄复言。与公二百匹。
公便怅然不乐。萨薄复言。嫌少当益。公何以
不乐。与五百匹。公便大哭。萨薄复云。绢
少当益。何以啼哭。公言。我不恨绢少恨我愚
痴。此斧本长尺半。破地以尽馀有五寸。犹
得五百匹绢。以为恨耳。萨薄复言。勿有遗
恨。今与公千匹绢。即便破劵持去。薪火烧之
颰陀以化城请佛及见佛欲灭化不能一 第 233b 页 T53-0233.png

*** 贫老夫妻三时懈怠三十一
世尊晨朝入舍卫城。尊者阿难从。有二老夫
妇。年耆根熟偻背如钩。诣里巷头烧粪扫处。
俱蹲向火犹如老鹄。欲心相视。佛告阿难。
见彼夫妇不。阿难曰。如是。佛曰。此二老夫
妇。若于年少盛壮之时。勤求财物者得为舍
卫城中第一富者。若出家学道精勤修习者
得阿罗汉。于第二分盛壮之时。若勤求财物
得为舍卫城中第二富者。若出家学道者得
阿那含果。中年之时若勤求财物。得为舍卫
城中第三富者。若出家学道得斯陀含果。乃
于今日年耆根熟。无有钱财无有方便。不复
堪能。苦觅钱财。亦不能得胜过人法。复为说
偈言。
「 不修梵行故
不得年少财
思惟古昔事
眠地如曲弓
不修于梵行
不得年少财
犹如老鹄鸟
守死于空池」
(出杂阿含第五卷第四十二卷又出三时过经)。
*** 穷人违树神誓还为树枝所杀三十二
维耶梨国有迦罗越。奉佛供养咒愿毕。请闻
法义。佛笑口光绕身三匝还从顶入。阿难问
故。佛言。彼国有五百人。入海采宝置船步还。
经历深山日暮止宿。预严早发。四百九十九
人皆去。一人卧熟。失辈。仍遇天雨雪。失去
径路。穷厄山中啼哭呼天。有旃檀树神。谓穷
人言。可止留此。自相给衣食。到春可去。穷
人便留至于三月。启树神言。受恩得全身命。
颰陀以化城请佛及见佛欲灭化不能一 第 233c 页 T53-0233.png

垂发遣。树神言善。以金饼施之。去此不远。当
得国邑。可得迁还至汝乡里。穷人临去问树
神言。此树香洁世所希有。今当委远愿知其
名。神言。不须问也。穷人复言。依荫此树积历
三月。今当远离情怀恨恨。若到本国当宣扬
树恩。神便言。树名栴檀。根茎枝叶治人百
病。其香远闻人所贪求不须道也。穷人至国。
中外亲戚喜相庆慰。后国王病头痛。祷祀天
地山水诸神不能消差。名医省视唯得栴檀
香病可得愈。王即募求民间无有。便宣令国
中。得旃檀香者。拜封为侯妻以小女。时穷
人闻偿禄重。便言。我知栴檀香处。王便令
近臣将穷人而往伐取。径到树所。使者见树
洪直。枝条茂盛华果煌煌。人所希见心不忍
伐。不伐者则违王命。病不消愈。伐之者中心
隐隐。踟蹰徘徊不知云何。树神于空中言。便
伐之。但置其根耳。伐竟以人血涂之。肝肠覆
其上。树自当生。还复如故。使者闻神言如此。
便令人伐之。穷人住在树边。树弹地枝𢶏杀
之。使者共议。屠割穷人取其肝血。如神所敕
树即更生。车载所伐树以还国中。医即进药。
王病得愈。举国欢喜。王命国中人民。其有病
者皆诣宫门。王出香药给之。病皆得愈。王身
康豫黎民无病。举国欣庆遂致太平(出栴檀树经也)。
*** 人遇象逐堕深谷际天降甘露遂得升天三十三
昔有人行空泽中。见一黑象。人念。此象必来
害我。我当杀之。象亦念言。人必杀我。我当厄
颰陀以化城请佛及见佛欲灭化不能一 第 234a 页 T53-0234.png

谷。谷绝无底。即于岸边捉持树根。其形如
指。寻根而下。悬在岸边。象于谷上以鼻捞之。
欲及不及。下向见底但是𨥨[金*戟]复有两鼠共
啮树根。又三黑蛇出头欲齧。复有蚊虻来螫
其眼。其人念曰。今日死矣。仰天求救。声哀
情至。天降甘露渧其口。始得一渧二鼠去。
得二渧毒蛇舍之。得三渧黑象自还。得四渧
蚊虻除。得五渧深谷自平出在平地。天为
化导将还天上(出譬喻经第七卷)。
*** 五百幼童聚沙兴塔命终生天三十四
五百幼童相结为伴。日日游戏俱至江水。聚
沙兴塔各言塔好。虽有善心宿命福薄。时天
卒雨江水暴涨漂流溺死。佛告众人。五百童
子生兜术天。皆同发心为菩萨行。佛放光明
令其父母见子所在。佛遥呼五百幼子来。寻
时皆至住于虚空中。散华于佛下稽首礼言。
蒙世尊恩。虽身丧亡得见弥勒。佛言善哉。
卿等决计知道至真兴立塔寺。因是生天见
于弥勒咨受法诲。佛为说经咸然欢喜立不
退转。各白父母勿复愁苦。努力精进以法自
修。父母皆发道意。稽首足下绕佛三匝。忽然
不现还兜术天(出生经第四卷)。
*** 童子施佛豆生天后作转轮王三十五
昔有童子数人。共戏道中遇佛。一人作礼。手
中有五粒豆上佛。四粒入钵一粒堕地。佛言。
令汝世世得福。童子命终即生天上。后八十
世为转轮王(出十卷譬喻经第一卷)。
*** 牧牛小儿取华上佛牛触而死即生天三十六
颰陀以化城请佛及见佛欲灭化不能一 第 234b 页 T53-0234.png

佛泥洹后百年。山中田泽草木茂盛。山外不
远有居人村牛马入池。生五色莲华。牧牛小
儿入池采取。满器莲华持出山际欲以上佛。
未至于寺。道逢群牛触杀小儿。其神即生忉
利天上。自然宫殿五色莲华。始生天中而自
念言。吾宫独有异色莲华。但诸天法。先观宿
命因缘后乃食福。即见前天。相谓此天新来
共相娱乐云何惶怖不安。便往问之。答
曰。吾本是牧牛小儿。采莲华欲散佛塔。中
道无常。缘是之福来生此耳。是以今擿华复
欲诣先塔散佛礼拜卒我本愿。时五百天人
执持莲华。相随散佛塔。缘是之福弥勒下时
当共得道(出譬喻经第五卷)。
*** 小儿先身以三钱施今解鸟语遂得为王三十七
昔有一人。用三钱布施。乞求三愿。一者将来
得作国王。二者解众生语。三者多诸智慧。
其人命终生庶人家。形色端正。王募为左右。
此儿投募得侍王侧。见燕在巢。仰首看而
笑。王问何笑。答曰。燕言。我得龙女发长十丈
唤伴看之。王曰。审尔者好。无此者杀。遣看即
得。王欲取女为妇。语小儿言。汝解鸟语必应
多策。给汝食粮。觅此女人。得者重报。若不得
杀汝及家口。小儿冒死向东海边。见二人共
诤隐形帽履水靴杀活杖。小儿曰。何须云
云。我放一箭君二人逐。先前得者与三种物。
答曰善。引弓放箭。二人争走。小儿取帽著靴
捉杖。直入海中至龙所。脱隐形帽令龙女见。
颰陀以化城请佛及见佛欲灭化不能一 第 234c 页 T53-0234.png

王遣迎。敕女独入。女便前进。小儿戴隐形
帽随女而入。女见王丑。以金掷王额破命
终。小儿脱帽。共女上殿。高声唱言。我应为王
女为皇后。霸王天下(出杂譬喻经)。
*** 诸劫分物不识好者三十八
昔者众商人。经由崄道值劫。大失衣物。中
有一衣。是鹿胎毛细软滑泽织持作衣。其价
百倍。而色紫黑不悦人眼。劫不赏别用持作
帕。以盛粗衣他处共分。各取杂物谓是奇好。
馀此一帕未展分张。劫群中有困弱人。独不
与分。苦论共以帕乞。即自卖之。时大贵人知
是好物。依限雇直。比于馀劫所得等分。诸
劫闻之大生耻恼(出百句譬喻经第一卷)。
经律异相卷第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