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第 77c 页
《十诵律》卷第十一(第二诵之五)
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
九十波逸提法之三
佛在舍卫国。尔时有二客比丘向暮来,次
第得一房共住,一人得床、一人得草敷。二人
夜宿已,不举便去。时草敷中生虫,啖是草、啖
床脚、床梐、床档、床绳、啖被褥枕,啖已入壁
中住。尔时有一居士,请佛及僧明日食,佛
默然受。居士知佛默然受已,即从座起头
面礼足右绕而去,还到自舍。是夜办种种多
美饮食,早起敷坐处已遣使白佛:「食具已办,
唯圣知时。」诸比丘往居士舍,佛自住房迎食
分。诸佛常法,诸比丘往居士舍,尔时佛自
持户钩,从一房至一房看诸房舍。佛即持户
钩从一房至一房,开一房户,见是草敷虫生
啖草、啖床脚、床梐、床档、床绳被褥枕。佛见已
入是舍内,徐徐举被褥枕、安徐举床,渐渐举
敷草却虫已,扫洒泥涂竟。抖擞被褥枕,打
床却虫还著本处。敷卧具已闭户下扂,还
在房舍,独坐床上结加趺坐。是时居士见僧
坐已,自手行水,自与多美饮食自恣饱满。尔
时居士知僧饱满已摄钵竟,自手与水,取小
床坐众僧前欲听说法。上座说法已,从座起
去,诸比丘随次第出,还诣佛所。诸佛常法,
诸比丘食后还时,以如是语劳问诸比丘:「饮
食多美,僧饱满不?」佛即问诸比丘:「饮食多
美,僧饱满不?」诸比丘言:「饮食多美,众僧饱
卷十一 第 78a 页 T23-0078.png

游行诸房,开一房户,见草敷中生虫,虫啖
是草、啖床脚、床梐、床档、床绳、啖被褥枕,
啖已入壁中住欲齧人是=是人【宫】人,是人,是事不是、非法、不
应尔。云何僧卧具,取用践蹋不知护惜?诸
居士血肉乾竭,为福德故,布施供养,汝等应
少用,守护者善。」佛语诸比丘:「谁是中宿?」诸比
丘言:「世尊!有二客比丘来,次第是中共住,
一人得床、一人得草敷,夜宿已地了便去。」佛
种种因缘诃责:「云何名比丘,用僧卧具,无所
付嘱便去?」种种因缘诃已,语诸比丘:「以十利
故与诸比丘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
丘,比丘房中敷僧卧具,若自敷、若使人敷,
是中坐卧,去时不举、不教举者,波逸提。」
比丘
房者,或属众僧、或属一人,极小乃至容四
威仪行立坐卧。
自敷者,自手敷。
使敷者,教他
敷。
坐者,坐上。
卧者,身卧上。
不举者,不自手举。
不教举者,不教他举。
波逸提者,煮烧覆障,若
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客比丘,比
丘房中敷僧卧具,出界去,波逸提。
若旧比丘,
比丘房中敷僧卧具,出界去,作是念:「即日当
还。」有急因缘不得即还,出界至地了时,突吉
罗。
佛言:「从今日听付嘱僧卧具已便行。」嘱
者,有三种言:「此是户钥、此是房舍、此是卧
具。」若说:「此是户钥、此是房舍、此是卧具,应付
嘱谁耶?」应付嘱敷卧具者。若无敷卧具者,应
付嘱典房者。若无典房者,应嘱修治房舍人。
若无是人,应付嘱是中旧比丘、善好有功德
持戒者。若无是人,是僧坊中,若有善好贤者、
卷十一 第 78b 页 T23-0078.png

戒比丘,亦不应嘱小沙弥。若不能得好人,若
有衣架、象牙我,应持被褥枕著上便去。若无
衣架、象牙我,是中有两床者,持被褥枕著一
床上,以一床覆上,去壁四寸便去。
不犯者,是
房中留物去,乃至留盛富罗囊。(十五事竟)
佛在舍卫国。尔时长老耶舍,与五百眷属俱,
来向舍卫国欲安居。时诸比丘皆作安居先
事,谓塞壁孔罅、塞土堕孔、罅补缺坏、解治
绳床、抖擞被枕。尔时六群比丘懈惰不作,
遥见他作便生是念:「我等上座,须彼作竟受
卧具已,当于后入随上座驱起。」作是念已,诸
比丘作竟受卧具已,六群比丘便随后入。诸
比丘问六群比丘:「汝共我等来作先事不?」答
言:「不作。」诸比丘言:「汝等共我等来不作先
事,我等作先事竟,我不起。」六群比丘言:「如佛
所说:『随上座次第受房。』不说不作先事者不
与。我是上座,云何不起?」六群比丘大力剿
健,不大谨慎,即强牵出。是比丘柔软乐人,
头手伤坏钵破衣裂。是中有比丘少欲知足
行头陀,闻是事已心不喜,种种因缘诃责:
「云何名比丘,比丘房中瞋恨不憙,便强牵出?」
种种因缘诃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比丘
僧,知而故问六群比丘:「汝等实作是事不?」答
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诃责:「云何名
比丘,比丘房中瞋恨不憙,便强牵出?」种种因
缘诃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诸比丘结戒。
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比丘房中瞋恨
不憙,便自牵出、若使人牵出,痴人远去,不应
卷十一 第 78c 页 T23-0078.png

比丘房者,或属僧、或
属一人,极小乃至容四威仪行立坐卧。
瞋恨
者,不随意故。
不憙者,瞋不憙见故。
自牵者,自
手牵出。使牵者,教他牵。若从床上至地、从房
内至户、从户至行来处、从高上至下处、从土
埵上至地,波逸提。
波逸提者,煮烧覆障,若不
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瞋恨不憙
牵捉比丘,能牵者,波逸提;不能牵,突吉罗。若
使他牵,能者波逸提,不能者突吉罗。若从坐
床上,能牵者,波逸提;不能者,突吉罗。若从卧
床上、房内、户外行处、高上、土埵上,若能牵者,
波逸提;不能者,突吉罗。
随自牵、随教牵,皆
波逸提、突吉罗。
若房舍欲破故牵出,不犯。
(十六竟)
佛在舍卫国。尔时长老迦留陀夷,恶眠不一
心眠,鼾眠齘齿寱语频申,拍手动足作大
音声。诸比丘闻是声,不得眠故食不消,食不消故身体患痒,恼闷吐逆不乐。诸比丘各
各共相近敷卧具,作是念:「莫令迦留陀夷入
中卧。」时迦留陀夷,强来入中敷卧具。诸比丘
言:「迦留陀夷,汝莫强入中卧。何以故?汝恶
眠不一心眠,鼾眠齘齿寱语频申,拍手动足
作大音声。诸比丘闻是声,不得眠故食不消,
食不消故身体患痒,恼闷吐逆不乐。」迦留
陀夷言:「我自安乐,汝不乐者便自出去。」作是
语已强敷卧具。是中有比丘少欲知足行头
陀,闻是事心不喜,种种因缘诃责:「云何名
比丘,知比丘房中先敷卧具,后来强敷?」种
种因缘诃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比丘
卷十一 第 79a 页 T23-0079.png

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诃责迦留陀夷:
「云何名比丘,知比丘房中先敷卧具,后来强
敷?」种种因缘诃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
诸比丘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知
比丘房中先敷卧具,后来强敷、若使人敷,不
乐者自当出去,除彼因缘,波逸提。」
知者,若
自知、若从他闻、若彼人语。
强敷者,不随他
意,自强敷故。使敷者,教人敷。若敷坐床前、若
敷卧床前、若敷房内、若户外行处、若高处、若
土埵前敷者,波逸提。
波逸提者,煮烧覆障,若
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知比
丘在比丘房中先敷卧具竟,后来于坐床前
强敷卧具,若能敷者,波逸提;不能敷者,突吉
罗。若卧床前、若房内、户外行处、高处、土埵前,
若自敷、若使人敷,能敷者,波逸提;不能者,
突吉罗。如是处随自敷、教敷,一一波逸提、突
吉罗。
若比丘为恼他故,闭户开户、闭向开向;
然火灭火、然灯灭灯;若呗、咒愿、读经、说法、问
难,随他所不憙乐事作,一一波逸提。(十七竟)
佛在舍卫国。尔时有二客比丘向暮来,是二
客比丘次得一房,一人得阁上、一人得阁下。
得阁下者是坐禅人,寂静早入房中,敷床褥
结加趺坐,乐默然故。在阁上者多憙调戏,经
呗、咒愿、问难、大声戏笑,作种种无益语言,然
后入房,用力坐尖脚床上。以苇栈故,床脚及
支陷下,伤比丘头垂死。是比丘从房出,语诸
比丘:「汝看是比丘,不一心坐卧故,床脚陷下
伤我头垂死。」是中有比丘少欲知足行头陀,
卷十一 第 79b 页 T23-0079.png

不一心坐卧,用力坐故,令床脚陷下,伤比丘
头垂死?」种种因缘诃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
集比丘僧,知而故问是比丘:「汝实作是事不?」
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诃责:「云何名
比丘,不一心坐卧,令床脚陷下,伤比丘头垂
死?」种种因缘诃责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
与诸比丘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
比丘房阁中,尖脚床用力坐卧,波逸提。」
比
丘房者,或属僧、或属一人、极小乃至容四威
仪行立坐卧。
阁者,一重已上皆名为阁。
床者,
卧床。卧床者,五种:阿珊蹄脚、波郎劬脚、羝
羊角脚、尖脚、曲脚。坐禅床亦有五种:阿珊
蹄脚、波郎劬脚、羝羊角脚、尖脚、曲脚。
坐者,
身坐上。
卧者,身卧上。
波逸提者,煮烧覆障,
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卧床,
一脚尖、三脚阿珊蹄,若二脚尖、二脚阿珊蹄,
若三脚尖、一脚阿珊蹄,若四脚尖,是中随用
力坐卧,一一波逸提。
若卧床,一脚尖、三脚波
郎劬,若二脚尖、二脚波郎劬,若三脚尖、一脚
波郎劬,若四脚尖,是中随用力坐卧,一一波
逸提。
若是卧床,一脚尖、三脚羝羊角,若二脚
尖、二脚羝羊角,若三脚尖、一脚羝羊角,若四
脚尖,是中随用力坐卧,一一波逸提。
若是卧
床,一脚尖、三脚曲,若二脚尖、二脚曲,若三脚
尖、一脚曲,若四脚尖,是中随用力坐卧,一
一波逸提。坐禅床亦如是。
若以石支尖脚床,
波逸提。若以砖支、若以木支、若以白镴支、若
铅锡支,一一波逸提。
若以材栈、板栈、棹子栈、
卷十一 第 79c 页 T23-0079.png

团支、若纳团支,不犯(木支=技【三】【宫】支=技【宋】【元】【明】【宫】支朽则软,不能伤人,故言不犯支朽则软,不能伤人,故言不犯)。(十八竟)
佛在俱舍弥国。尔时长老阐那,用有虫水
浇草和泥。诸比丘语阐那言:「汝莫用有虫水
浇草、和泥,杀诸小虫。」阐那答言:「我用水和泥,
不用虫。」诸比丘言:「汝知是水有虫,云何用和
泥?汝于畜生中无怜悯心。」是中有比丘少欲
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种种因缘诃
责:「云何名比丘,知水有虫用浇草和泥?」种
种因缘诃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比丘僧,
知而故问阐那:「汝实作是事不?」答言:「实作。世
尊!」佛以种种因缘诃责:「云何名比丘,知水有
虫用浇草和泥?」种种因缘诃已,语诸比丘:「以
十利故与诸比丘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
若比丘知水有虫,自用浇草和泥、若使人用,
波逸提。」
知者,若自知、若从他闻。
虫者,若眼
所见、若漉水囊所漉。
浇草者,自手浇。使浇者,
教他浇。
和泥者,自手和。使和者,教他和。
波
逸提者,煮烧覆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
犯者,若比丘知水有虫用浇草,随虫死,一一
波逸提。若使他浇草,随虫死,一一波逸提。
若
比丘知水有虫用和泥,随虫死,一一波逸
提。若使他和泥,随虫死,一一波逸提。
牛屎、乾土乃至以竹芦叶著有虫水中,随虫死,一
一波逸提。
若比丘,有虫水中有虫想用者,波
逸提。有虫水中无虫想用,波逸提。有虫水疑
用,波逸提。无虫水中有虫想用,突吉罗。无
虫水生疑用,突吉罗。无虫水中无虫想用,不
犯。(十九竟)
卷十一 第 80a 页 T23-0080.png

佛在俱舍弥国。尔时长老阐那,欲起大房
阁,是人性懈堕,作是念:「谁能日日看视?」即
一日掘地筑基累壁竟,安户向成第二重。安施户向泥壁涂治架椽覆讫,即日作竟即日
崩倒。是中有比丘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种种因缘诃责:「云何名比丘,起
大房阁大用草木泥土,即日作成即日崩倒?」
种种因缘诃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比丘
僧,知而故问阐那:「汝实作是事不?」答言:「实
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诃责阐那:「云何名比
丘,起大房阁大用草木泥土,即日作成即
日崩倒?」种种因缘诃已,语诸比丘:「以十利
故与诸比丘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
丘欲起大房,当垒壁安梁户向治地,应再三
覆。过是覆者,波逸提。」
大房者,温室、讲堂、合
霤堂、高楼、重阁、狭长屋。
壁者,四壁若木、
若土。
梁者,栋所依处。
户者,安扇处。
向者,
窗向通明处。
治地者,泥地、粗泥、糠泥。用赤
白黑垩洒,涂治、彩画、黑画、青画、白画、赤画。
再三覆者,应若二若三覆。
波逸提者,煮烧覆
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
自知覆者,应自覆一分竟,第二分应发头,第
三分应约敕言:「当如是覆。」约敕已便去。是
比丘若在中,即竟第三覆者,是舍若用草覆,
随所用草,一一波逸提。若用木箦覆,随用木
箦,一一箦波逸提。若以瓦覆,随所用瓦,一
一波逸提。
不犯者,若用板覆,若用鸟翅覆,
若用优尸罗草根覆,不犯。(二十事竟)
佛在舍卫国。尔时佛告诸比丘:「我教化四众
卷十一 第 80b 页 T23-0080.png

受佛教已,次第教诫比丘尼。上座比丘次第
教诫竟,次至长老般特。时阿难往语般特言:
「汝知不?汝明日次应教诫比丘尼。」般特语阿
难言:「我钝根、不多闻,未有所知。我夏四月
乃能诵得一拘摩罗偈:『智者身口意,不作一
切恶,常系念现前,舍离于诸欲,亦不受世间,
无益之苦行。』阿难!得过是次者善。」阿难再三
语般特言:「诸上座已教诫竟,今次到汝。」般特
比丘亦再三报阿难言:「我钝根、不多闻,未有
所知。夏四月乃能诵得拘摩罗一偈,得过次
者善。」阿难复言:「汝明日次教诫比丘尼。」即受
阿难语。夜过已,中前著衣持钵,入舍卫城
次第乞食。食后还自房舍,空地敷坐床已入
室坐禅。尔时诸比丘尼闻今日般特比丘次
教诫比丘尼,皆生轻心:「是不多闻、诵读经
少。夏四月过诵得一拘摩罗偈:『智者身口意,
不作一切恶,常系念现前,舍离于诸欲,亦不
受世间,无益之苦行。』我等所未闻法云何得
闻?我等所未知法云何得知?所诵拘摩罗
偈,我等先已诵。」诸有比丘尼,先不入祇陀林听法者,时皆共来。有五百比丘尼,出王
园比丘尼精舍,往祇桓听法。诣长老般特
房前立,謦欬作声扣户言:「大德般特出来!」长
老般特即从禅起出房,至独坐床上端身
大坐。诸比丘尼头面礼竟,皆在前坐。时长老
般特以柔软语言:「诸姊妹!当知我钝根、少
所读诵,夏四月过诵得一偈:『智者身口意,
不作一切恶,常系念现前,舍离于诸欲,亦不
卷十一 第 80c 页 T23-0080.png

等当一心行不放逸法。何以故?乃至诸佛,皆
从一心不放逸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有助道善法,皆以不放逸为本。」作是语已,
用神通力于座上没,在于东方虚空之中,现
四威仪行立坐卧,入火光三昧身出光焰,青
黄赤白种种色光,身下出火身上出水,身下
出水身上出火,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
是,种种现神力已还坐本处。诸比丘尼见长
老般特如是神力已,轻心灭尽,生信敬心故
尊重净心折伏憍慢。即随比丘尼所憙乐法、
所应解法而为演说。众中有得须陀洹果、斯
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有种声闻道因
缘、有种辟支佛道因缘、有发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因者。尔时众中,得如是种种大利
益,是戒初因缘。
佛在王舍城。尔时六群比丘次教诫比丘尼,
时置教诫事、置教诲事、置说法语,作二种恶
说粗恶说。尔时有下座年少比丘尼不深乐
持戒,共六群比丘调戏轻语大笑,更相字名
种种不清净事。是中有上座长老比丘尼,深
乐持戒在馀处经行,或立住待欲闻说法。又
一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大比丘尼众
五百人俱,出王园精舍往诣佛所,头面礼足
在一面立。五百比丘尼亦头面礼佛足在一
面立,瞿昙弥比丘尼一面立已,白佛言:「世尊!
佛为利益故,听教诫比丘尼,我等不得是利。」
佛问瞿昙弥:「云何我为利益故,听教诫比丘
尼,不得是利?」瞿昙弥比丘尼,向佛广说是
卷十一 第 81a 页 T23-0081.png

汝等实不得是利。」时佛为瞿昙弥及五百比
丘尼,说种种法示教利喜已默然。时瞿昙弥
五百比丘尼,知佛示教利喜已,头面礼佛足
右绕而去。时瞿昙弥五百比丘尼去不久,佛
以是事集比丘僧,知而故问六群比丘:「汝实
作是事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
诃责六群比丘:「云何名比丘,僧不差便教诫
比丘尼?」佛种种因缘诃已,语诸比丘:「以十利
故与诸比丘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
丘,僧不差教诫比丘尼,教诫比丘尼者,波逸
提。」
僧不差者,僧未一心和合差令教诫。
波逸
提者,煮烧覆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
犯者,若一比丘,僧未差教诫一比丘尼者,一
波逸提。若一比丘,教诫二、三、四比丘尼者,四
波逸提。若二比丘,教诫二比丘尼者,二波逸
提。若教诫三、四、一比丘尼者,一波逸提。若三
比丘,教诫三比丘尼者,三波逸提。若教诫四、
一、二比丘尼者,二波逸提。若四比丘,教诫四
比丘尼者,四波逸提。若教诫一、二、三比丘尼
者,三波逸提。
佛在王舍城。尔时六群比丘,知僧不差教诫
比丘尼,便出界外自相差次教诫比丘尼,然
后入界。诸比丘尼来时,便语诸比丘尼言:「僧
差我教诫比丘尼,汝来我当说教法。」以是因
缘集比丘尼众已,置教诫事、置教诲事、置说
法语,作二种恶。是中有年少比丘尼不深乐
持戒,共六群比丘调戏,轻语大笑更相字名
种种不清净事。是中有上座长老比丘尼,深
卷十一 第 81b 页 T23-0081.png

僧共和合相近。佛遥见比丘尼僧共和合相
近,佛知故问阿难:「何以故?比丘尼僧共和
合相近。」阿难答言:「世尊!是六群比丘,知僧
不羯磨令教诫比丘尼,便出界外自相羯磨
教诫比丘尼,然后入界,见诸比丘尼来,便作
是言:『僧一心羯磨我教诫比丘尼,汝等来,
我当说教法。』以是因缘故集比丘尼,置教诫
事、置教诲事、置说法语,作二种恶。是中有年
少下座比丘尼不深乐持戒,共六群比丘调
戏轻语更相字名。是中有上座长老比丘
尼,深乐持戒在馀处经行立待。世尊!以是因
缘故,比丘尼僧共和合相近。」佛以是因缘
集比丘僧,语诸比丘:「从今日比丘有五法,
不应差令教诫比丘尼。何等五?一者未满二
十岁、未过二十岁;二者不能持戒;三者不能
多闻;四者不能正语说法;五者犯十三事处处污三众。未满二十岁者,从受具戒来未满
二十岁。不能持戒者,破佛所结戒、不随具
戒中教、不知威仪、不知应行处不应行处,乃
至破小戒无怖畏心,不能次第学持戒。不多
闻者,二部具戒不合义读诵。不能正语说法
者,不能善知世间正语上好言辞。犯十三事
者,若十三事中,处处污式叉摩尼、沙弥、沙弥
尼,是三众边犯罪,虽悔过亦不得教诫比丘尼。若比丘有是五法者,不得差教诫比丘尼。
若比丘成就五法,应差教诫比丘尼。何等五?
满二十岁、若过二十岁;能持戒;能多闻;能
正语说法;不犯十三事不污三众。满二十岁
卷十一 第 81c 页 T23-0081.png

犯佛所结戒,随大戒教,知威仪、知应行处、
不应行处,乃至破小戒生大怖畏,知次第学、
持戒。多闻者,二部大戒合义诵读。能正语说
法者,善知世间正语上好言辞。不犯十三事
者,十三事中不处处污。三众者,式叉摩尼、沙
弥、沙弥尼。若比丘成就此五法者,僧应差教
诫比丘尼。若比丘不满二十岁、不能持戒、不
能多闻、不能正语说法、犯十三事处处污三
众。若僧差是人教诫比丘尼者不成差,若是
人教诫比丘尼者,波逸提。若满二十岁若过、
不能持戒、不能多闻、不能正语说法、犯十三
事污三众,若僧差是人者不成差,若差是人
教诫比丘尼者,波逸提。若满二十岁若过、能
持戒、不能多闻、不能正语说法、犯十三事
污三众,若僧差是人者不成差,是人教诫比
丘尼者,波逸提。若满二十岁若过、能持戒、
能多闻、不能正语说法、犯十三事污三众,若
僧差是人者不成差,是人教诫比丘尼者,波
逸提。若满二十岁若过、能持戒、能多闻、能
正语说法、犯十三事污三众,若僧差是人者
不成差,是人教诫比丘尼者,波逸提。若满
二十岁若过、能持戒、能多闻、能正语说法、不
犯十三事不污三众,若僧未差便教诫比丘
尼者,波逸提。成就五法已差,未僧中差便
教诫者,波逸提。成就五法已差、已僧中差,未
语便教诫者,突吉罗。成就五法已差、已僧中
差,已语、未僧中语,便教诫者,突吉罗。成
就五法已差、已僧中差,已语、已僧中语,不
卷十一 第 82a 页 T23-0082.png

吉罗。成就五法已差,已僧中差,已语、已僧
中语,已问:『诸妹一切皆来集不?』未说八敬法,
便语后比丘者,突吉罗。成就五法已差、已僧
中差,已语、已僧中语,已问:『诸妹一切皆来
集不?』已说八敬法,次语后比丘者,不犯。」(二十一竟)
佛在舍卫国。尔时佛告难陀言:「汝当教诫
比丘尼,当教诲比丘尼,当为比丘尼说法。
何以故?若汝教诫比丘尼,与我无异。」即时长
老难陀默然受教。佛即时告诸比丘:「汝等差
难陀教诫比丘尼。若更有如是比丘,亦当差
令教诫比丘尼。应如是作,一心和合僧,一
比丘唱言:『大德僧听!是难陀比丘,僧差令
教诫比丘尼。若僧时到僧忍听,僧差难陀教
诫比丘尼。白如是。』作白二羯磨。『僧差难陀比
丘教诫比丘尼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是夜过已,难陀比丘中前著衣持钵入城乞
食,食后还房,空地敷独坐床,入室坐禅。时
诸比丘尼闻难陀教诫比丘尼,先未来听法
者皆来集听。五百比丘尼俱出王园精舍,入
祇陀林诣难陀房前,立謦欬作声扣户言:「大
德难陀!为我等说法教诫来。」时难陀从禅起
开户出,至独坐床上端身大坐。时诸比丘尼
头面礼难陀足,皆在前坐。难陀即时说种种
法示教利喜,示教利喜已默然。时诸比丘尼
得善法味,深爱乐故不欲起去。难陀作是念:
「是诸比丘尼得法味故,犹欲闻法。」即更为说
种种法示教利喜,乃至日没。语诸比丘尼言:
「日没可去。」诸比丘尼即起,头面礼足右绕而
卷十一 第 82b 页 T23-0082.png

堑边宿者、或在树下、或在井边、或在屏处障
处宿。晨朝开门,诸比丘尼即便先入。时守门
人问诸比丘尼:「诸善女!今从何来?」答言:「我
从祇陀林听法,日没来还城门已闭,不及
得入。」问曰:「何处宿?」各随宿处答。有城下宿
者答言:「城下。」树下宿者答言:「树下。」井边宿
者答言:「井边。」屏障处宿者答言:「屏障处。」守
门人言:「何有此法?诸沙门释子破梵行,至
夜共作恶,早起放来。如贼得淫女共宿,早起
放来门下,诸释子比丘亦如是,暮共宿已早
起放来。」如是一人语二人,二人语三人,如是
展转恶名流布满舍卫城。是中有比丘少欲
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向佛广说。佛以
是事集比丘僧,知而故问难陀:「汝实作是事
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诃责难
陀:「汝不知时不知量,乐说法乃至日没。」语诸
比丘:「以十利故与诸比丘结戒。从今是戒应
如是说:若比丘,僧差教诫比丘尼,至日没
者,波逸提。」
波逸提者,煮烧覆障,若不悔过,
能障碍道。
是中犯者,若比丘地了时教诫比
丘尼,乃至日没竟时,波逸提。若比丘,地了竟
时、中前时、日中时、晡时、下晡时、日没时教
诫比丘尼,至日没竟时,波逸提。若日没竟
时,生日没竟想教诫,波逸提。若日没竟时,
生不没竟想教诫,波逸提。若日没竟时,生疑
教诫,波逸提。若日未没,生没竟想教诫,突
吉罗。若日未没,生疑教诫,突吉罗。若日未
没,生未没想教诫,不犯。(二十二竟)
卷十一 第 82c 页 T23-0082.png

佛在王舍城。尔时六群比丘,自知不复得教
诫比丘尼,妒瞋作是言:「诸比丘为利养故教
诫比丘尼,谓衣钵、户钩、时药、夜分药、七日药、
终身药。以是利故,诸比丘教诫比丘尼,不为
善好法。」是中有比丘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种种因缘诃责:「云何名比丘,
作是言:『诸比丘为财利故教诫比丘尼。』」种种
因缘诃已,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比丘僧,知
而故问六群比丘:「汝实作是事不?」答言:「实作。
世尊!」佛以种种因缘诃责:「云何名比丘,作
是言:『诸比丘为财利故,教诫比丘尼。』」种种因
缘诃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诸比丘结
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作是言:『诸比
丘为财利故,教诫比丘尼。』波逸提。」
波逸提
者,煮烧覆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犯
者,若比丘言:「诸比丘为钵故教诫比丘尼。」
者,波逸提。若为衣、户钩、时药、夜分药、七日
药、终身药故,教诫比丘尼,皆波逸提。随所说,
随得尔所波逸提。(二十三竟)
佛在王舍城。尔时六群比丘,与助提婆达多
比丘尼,共期同道行,调戏大笑、作粗恶语、种
种不净业。是中有居士逆道来者,有随后
来者,见已共相谓言:「汝等看是,为是妇耶?
为是私通?必共作淫欲事。」是中有比丘少欲
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不喜,向佛广说。佛以
是事集比丘僧,知而故问六群比丘:「汝实作
是事不?」答言:「实作。世尊!」佛以种种因缘诃
责:「云何名比丘,与比丘尼共期同道行,从一
聚落至一聚落?」佛种种因缘诃已,语诸比
卷十一 第 83a 页 T23-0083.png

是说:若比丘与比丘尼共期同道行,从一聚
落至一聚落,波逸提。」
期者,若比丘作期、若
比丘尼作期。
道者,有二种:陆道、水道。
波逸
提者,煮烧覆障,若不悔过,能障碍道。
是中
犯者,若比丘与比丘尼,共期陆道行,从一
聚落至一聚落,波逸提。若中道还,突吉罗。
若向空地、无聚落处,乃至一拘卢舍(五百弓量),波
逸提。若中道还,突吉罗。水道亦如是。
佛在
舍卫国。尔时诸比丘尼,从憍萨罗国游行
向舍卫国,到险道中待多伴。时有诸比丘,亦
从憍萨罗游行向舍卫国。诸比丘尼遥见诸
比丘,作是念:「我等共诸比丘去者,安隐得
过。」诸比丘来渐近,比丘尼问言:「诸大德!欲
何所去?」诸比丘答言:「向舍卫国。」比丘尼言:
「我等当共诸大德去。」诸比丘答言:「佛结戒,
诸比丘不得与比丘尼共期同道行。云何共
去?」诸比丘尼言:「若然者大德前去。」时诸比丘
众多,安隐得过险道,贼不敢发。诸比丘尼随
后缓来,贼见女人众少,寻出夺衣,悉皆裸形
放去。诸比丘游行,渐到舍卫国诣佛所,头
面礼足一面坐。诸佛常法,有客比丘来,以如
是语劳问言诸比丘:「忍不?足不?安乐住不?
乞食易不?道路不极耶?」诸比丘答言:「世尊!
忍足、安乐住、乞食易得、道路不极。」即以是事
向佛广说。佛以是事集比丘僧,种种因缘赞
戒、赞持戒,赞戒、赞持戒已,语诸比丘:「从今是
戒应如是说:若比丘与比丘尼共期同道行,
从一聚落至一聚落,除因缘,波逸提。因缘
卷十一 第 83b 页 T23-0083.png

是名因缘。」
疑者有二种:一疑失衣钵,二疑失
粮食。若疑失粮食者,比丘尼饮食,比丘应取
持去。若疑失衣钵者,比丘尼衣钵,比丘应
取持去。若至安隐丰乐处,尔时应还比丘尼
衣食,应语言:「姊妹!汝等随意,不得共行。」若
尔时即共同道行,至一聚落,波逸提。若中
道还,突吉罗。若从聚落向空地,乃至一拘卢
舍,波逸提。中道还,突吉罗。水道亦如是。
不犯
者,不期去、若有王夫人共行,不犯。(二十四竟)
《十诵律》卷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