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七
卷十七 第 677c 页


《四分律》卷第十七(初分之十七)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
共竺佛念等译
九十单提法之七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十
七群比丘往语六群比丘:「长老!云何入初禅、
第二、第三、第四禅。云何入空、无相、无愿?云何
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耶?」时六群比丘报言:「如汝等所说者,则已
犯波罗夷法,非比丘。」时十七群比丘,便往
卷十七 第 678a 页 T22-0678.png
上座比丘所问言:「若有诸比丘作如是问:
『云何入初禅、二禅乃至四禅、空、无相愿、须陀
洹乃至阿罗汉果?』为犯何罪?」上座比丘报
言:「无所犯。」十七群比丘言:「我等向者诣六
群比丘所问言:『云何入初禅乃至四禅、空、无
相愿,云何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彼
即报言:『汝等自称得上人法,犯波罗夷,非
比丘。』」彼比丘即察知,此六群比丘与十七群
比丘作疑恼。尔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
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
比丘:「云何汝等与十七群比丘作疑恼?」尔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
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汝所为非,非威
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
为。云何汝等与十七群比丘作疑恼?」尔时
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已,告诸
比丘:「此六群比丘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
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
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与
他作疑恼,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丘结戒。

尔时众多比丘集在一处共论法律,有一
比丘退去。退去者心疑,作是言:「彼诸比丘与
我作疑。」诸比丘白佛,佛言:「不故作者无
犯。自今已去当如是结戒:若比丘故疑恼
他比丘,令须臾间不乐者,波逸提。」

比丘义
如上。

疑恼者,若为生时、若为年岁、若受
戒、若为羯磨、若为犯、若为法也。为生时疑
者,即问言:「汝生来几时耶?」报言:「我生来尔所
卷十七 第 678b 页 T22-0678.png
时。」语言:「汝不尔所时生,汝如馀人生,非
尔所时生。」是谓问生时疑。云何问年岁时
生疑?问言:「汝几岁?」报言:「我尔所岁。」语言:「汝
非尔所岁,如馀人受戒者,汝未尔所岁。」是
谓问年岁时生疑。云何问受戒生疑?问言:「汝
受戒既年不满二十,又界内别众。」是谓问
受戒时生疑。云何问羯磨生疑?问言:「汝受戒
时白不成、羯磨不成,非法别众。」是谓问羯
磨生疑。云何于犯生疑,语言:「汝犯波罗夷、
僧伽婆尸沙、波逸提、波罗提提舍尼、偷兰遮、突
吉罗、恶说。」是谓于犯生疑。云何于法生疑?
「汝等所问法者,则犯波罗夷,非比丘。」是谓
于法生疑。

若比丘,故为比丘作疑,若以
生时、若岁时,乃至法时疑,说而了了者,波逸
提;说而不了了者,突吉罗。

比丘尼,波逸提;式
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
者,其事实尔不故作;彼非尔许时生,恐后有疑悔,无故受他利养、受大比丘礼敬,便
语言:「汝非如许时生,如馀人生,知汝非
如许时生,其事实尔。」彼无尔许岁,恐后有
疑悔,无故受他利养、受大比丘礼敬,便语
言:「汝无尔许岁,如馀比丘岁,汝未如许
岁。其事实尔。」若年不满二十,界内别众,恐
后有疑悔,无故受他利养、受大比丘礼敬,
语令彼知,还本处更受戒,故便语言:「汝
年不满二十界内别众,其事实尔。」白不成、
羯磨不成非法别众,恐后有疑悔,无故受
他利养、受大比丘礼敬,语彼令知,还本处
更受戒,故便语言:「汝白不成、羯磨不成就
卷十七 第 678c 页 T22-0678.png
非法别众,其事实尔。」犯波罗夷、僧伽婆尸沙、
波逸提、波罗提提舍尼、偷兰遮、突吉罗、恶说,
恐后疑悔,无故受人利养、受持戒比丘礼
敬,欲令彼知如法忏悔故便语言:「汝犯
波罗夷乃至恶说有。」复若彼为性粗疏不
知言语,便言:「如汝所说自称上人法,犯
波罗夷,非比丘行。」或戏笑语、或疾疾语、或独
语、或梦中语、或欲说此错说彼,无犯。

无犯
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六十三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跋难陀
释子与一比丘亲厚,然跋难陀释子数数犯
罪,向彼比丘说:「长老!我实犯如是如是
罪,汝勿语人。」彼比丘报言:「可尔。」复于馀时
跋难陀释子,与彼比丘共斗。时彼比丘向
馀比丘说:「跋难陀释子犯如是如是罪。」诸
比丘问彼比丘言:「汝云何知耶?」比丘报言:
「跋难陀释子向我说。」诸比丘问言:「汝何不
向馀比丘说耶?」彼比丘报言:「我先忍便不
说,今不忍故说。」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
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呵责彼
比丘言:「云何汝等覆藏跋难陀释子罪?」尔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
集比丘僧,呵责彼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
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
为。云何比丘覆跋难陀释子罪耶?」尔时世
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彼比丘已,告诸比丘:
「此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
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
卷十七 第 679a 页 T22-0679.png
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覆藏馀比丘粗罪,
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丘结戒。

彼比丘不
知犯粗罪不犯粗罪后,乃知粗罪,或
有作波逸提忏者、有疑者,佛言:「不知,无
犯。自今已去应如是结戒:若比丘知他比
丘犯粗罪,覆藏者,波逸提。」

比丘义如上。


罪者,四波罗夷、僧伽婆尸沙。

彼比丘知他比
丘犯粗罪,小食知食后说者,突吉罗。食后知
至初夜说,突吉罗。初夜知至中夜说,突吉
罗。中夜知至后夜,欲说而未说,明相出波
逸提。除粗罪,覆馀罪者,突吉罗。自覆藏粗
罪,突吉罗。除比丘、比丘尼,覆馀人粗罪,突
吉罗。粗罪粗罪想,波逸提。粗罪疑,突吉罗。非
粗罪粗罪想,突吉罗。非粗罪疑,突吉罗。

比丘
尼,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
谓为犯。

不犯者,先不知粗罪不粗罪想若
向人说;或无人可向说;发心言我当说;未
说之间明相已出;若说或有命难、梵行难,不
说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
恼所缠。(六十四竟)

尔时世尊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尔时罗阅
城中有十七群童子,先为亲厚,最大者年
十七,最小者年十二,最富者八十百千,最贫
者八十千。中有一童子名优波离,父母唯
有此一子,爱念未曾离目前。父母念言:「我
等教此儿当学何技术,我等死后令快
得生活无所乏短?」即自念:「当教先学书,
我等死后快得生活,无所乏短不令身力
疲苦。」复作是念:「教儿书亦有身力疲苦耳。
卷十七 第 679b 页 T22-0679.png
更当学何技术,我等死后令儿快得生
活,无所乏短身力不疲苦?」念言:「今当教
儿学算数技术,我等死后快得生活,无所
乏短身不疲苦。」父母念言:「今教儿学算数,
亦有身力疲苦耳。今当更教此儿学何技
术,我等死后令快得生活,无所乏短身力
不疲苦?今当教此儿学画像技术,我等
死后令快得生活无所乏短。」复念:「今教学
画,恐令儿眼力疲劳。当教此儿更学何技
术,我等死后令快得生活无所乏短,眼不
疲苦。」即自念言:「沙门释子!善自养身安乐无
众苦恼,若当教此儿于沙门释子法中出
家为道,我等死后令快得生活,无所乏短
身不疲苦。」后于异时,十七群童子语优波离
童子言:「汝可随我等出家为道。」答言:「我何
用出家为?汝自出家。」十七群童子第二、第三
语优波离言:「可共出家为道来。何以故?如
我等今共相娱乐,于彼亦当如是共相娱乐
嬉戏。」时优波离童子语诸童子言:「汝等小
待!须我往白父母。」优波离童子即往父母
所白言:「我今欲出家为道,愿父母见听。」父
母报言:「我等唯有汝一子,心甚爱念,乃至
不欲令死别,而况当生别。」优波离童子如
是再三白父母言:「唯愿听我出家。」父母亦
如是报言:「我等唯有汝一子,心甚爱念,
不欲令死别,况当生别。」尔时父母得优
波离童子再三慇勤,便作是念:「我等先已有
此意:『当教此儿学何技术,我等死后令儿
快得生活,无所乏短,令身力不疲苦耳?』
卷十七 第 679c 页 T22-0679.png
即作是念:『若教学书乃至画像,我等死后
快得生活无所乏短,令身力不疲苦,而
恐劳儿身力眼力以致疲苦。』念言:『唯有沙
门释子!善自养身无众苦恼。若令此儿在
中出家者,快得生活无有众苦。』」时父母即
报儿言:「今正是时,听汝出家。」时优波离童
子还至十七群童子所语言:「我父母已听我
出家,汝等欲去者今正是时。」时诸童子
即往僧伽蓝中,白诸比丘言:「大德!我等欲
出家学道,愿诸尊见度为道。」尔时诸比丘即
度令出家受大戒。

时诸童子小来习乐不
堪一食,至于夜半患饥,高声大唤啼哭言:
「与我食来,与我食来。」诸比丘语言:「小儿
待须天明,若众僧有食当共食,若无食者
当共乞食。何以故?此间先都无作食处。」尔
时世尊夜时在静处思惟,闻小儿啼声,知
而故问阿难:「何等小儿夜半啼声?」尔时阿难
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告阿难:「不应
授年未满二十者大戒。何以故?若年未
满二十者,不堪忍寒热、饥渴、暴风、蚊虻、毒
虫,及不忍恶言。若身有种种苦痛不能堪
忍,又复不堪持戒、不堪一食。阿难当知,
年满二十者,堪忍如上众事。」尔时世尊夜
过已集比丘僧,以此因缘告诸比丘:「自今
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
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年满二十
当受大戒,若年未满二十受大戒,此人不
得戒,彼比丘可呵责痴故,波逸提。」如是
世尊与比丘结戒。

彼比丘不知年满二十
卷十七 第 680a 页 T22-0680.png
不满二十,后乃知不满二十,或作波逸提忏者、或有疑者,佛言:「不知者无犯。自今
已去当如是结戒:年满二十应受大戒,
若比丘知年不满二十与受大戒,此人不
得戒,彼比丘可呵痴故,波逸提。」

比丘义如
上。

其受戒人年不满二十,和上知年不
满二十,众僧及受戒人亦知不满二十,于
众中问:「汝年满二十?」未受戒人报言或满
二十、或不满二十、或疑、或不知年数、或默
然,或众僧不问,和上波逸提,众僧突吉罗。
其受戒人年未满二十,和上知年未满二
十,众僧及受戒人谓年满二十,众僧问:「汝
年满二十?」未受戒人报言或满二十、或不
满、或疑、或不知、或默然,僧或不问,和上波
逸提,众僧无犯。其受戒人年未满二十,和
上知年未满二十,众僧及受戒人疑,众中
问言:「汝年满二十?」未受戒人报言或满二
十、或不满二十、或疑、或不知、或默然,僧或
不问,和上波逸提,众僧突吉罗。其受戒人
年未满二十,和上亦知年未满二十,众僧
及受戒人不知,众中问言:「汝年满二十?」未
受戒人报言或满二十、或不满二十、或疑、
或不知、或默然,僧或不问,和上波逸提,众
僧无犯。其受戒人年未满二十,和上谓年
满二十,众僧及受戒人知年未满二十,众
中问言:「汝年满二十?」未受戒人报言或满
二十、或不满二十、或疑、或不知、或默然,僧
或不问,和上无犯,众僧突吉罗。其受戒人
年未满二十,和上谓年满二十,众僧及受
卷十七 第 680b 页 T22-0680.png
戒人谓年满二十,众中问言:「汝年满二十?」
未受戒人报言或满二十、或未满二十、或
疑、或不知、或默然,僧或不问,和上无犯,众
僧亦无犯。其受戒人年未满二十,和上谓
年满二十,众僧及受戒人疑,众中问言:「汝年
满二十?」未受戒人报言或满二十、或不满
二十、或疑、或不知、或默然,众或不问,和
上无犯,众僧突吉罗。其受戒人年未满二
十,和上谓年满二十,众僧及受戒人不知,
众中问言:「汝年满二十?」未受戒人报言或满
二十、或不满二十、或疑、或不知、或默然,众
僧或不问,和上及众僧无犯。其受戒人
年未满二十,和上疑,众僧及受戒人知不
满二十,众中问言:「汝年满二十?」未受戒人
报言或满二十、或不满、或疑、或不知、或默
然,众或不问,和上波逸提,众僧突吉罗。其
受戒人年未满二十,和上疑,众僧及受戒
人谓年满二十,众中问言:「汝年满二十?」未
受戒人报言或满、或未满、或疑、或不知、或默
然,众或不问,和上波逸提,众僧无犯。其受
戒人年未满二十,和上疑,众僧及受戒人
亦疑,众中问言:「汝年满二十?」未受戒人报言
或满二十、或未满、或疑、或不知、或默然,众
或不问,和上波逸提,众僧突吉罗。其受戒
人年未满二十,和上疑,众僧及受戒人不
知,众中问言:「汝年满二十?」未受戒人报言
或满二十、或未满、或疑、或不知、或默然,众
或不问,和上波逸提,众僧无犯。其受戒
人年未满二十,和上不知,众僧及受戒人
卷十七 第 680c 页 T22-0680.png
知年未满二十,众中问言:「汝年满二十?」未
受戒人报言或满二十、或未满二十、或疑、
或不知、或默然,众或不问,和上无犯,众僧
突吉罗。其受戒人年未满二十,和上不知,
众僧及受戒人谓年满二十,众中问言:「汝年
满二十?」未受戒人报言或满二十、或未
满、或疑、或不知、或默然,众或不问,和上及
众僧无犯。其受戒人年未满二十,和上不
知,众僧及受戒人疑,众中问言:「汝年满二
十?」未受戒人报言或满二十、或未满、或疑、
或不知、或默然,众或不问,和上无犯,众僧
突吉罗。其受戒人年不满二十,和上不知,
众僧及受戒人亦不知,众中问言:「汝年满二
十?」未受戒人报言或满二十、或未满、或疑、
或不知、或默然,众或不问,和上、众僧无犯。

彼比丘知年未满二十,授大戒三羯磨竟,
和上波逸提。白已二羯磨竟,和上三突吉
罗。白已一羯磨竟,和上二突吉罗。白竟,和
上一突吉罗。白未竟,和上突吉罗。若未白
为作方便剃发,若欲集众和上,一切突
吉罗。若众僧集,和尚突吉罗。

比丘尼,波逸
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
犯。

不犯者,先不知,信受戒人语;若傍人證、
若信父母、若受戒已疑,佛言:「当听数胎中
年月数闰月。」若数一切十四日说戒以为
年数者,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
乱、痛恼所缠。(六十五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
丘,斗诤如法灭已,后更发起作是言:「汝不善
卷十七 第 681a 页 T22-0681.png
观不成观,不善解不成解,不善灭不成灭,令
僧未有诤事而有诤事起,已有诤事而不
除灭。」时诸比丘作如是念言:「何故众僧未有
诤事而有诤事起,已有诤事而不除灭?」时
诸比丘即观察,知六群比丘诤事如法灭已
后更发起,作如是言:「汝不善观不成观,不
善解不成解,不善灭不成灭。」令僧未有诤事
而有诤事起,已有诤事而不除灭。诸比丘
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
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汝等云何斗诤事
如法灭已,后更发起言:『汝不善观不成观乃
至不成灭。』令僧未有诤事而有诤事,已
有诤事而不除灭。」时诸比丘往至世尊所,
头面礼足已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
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
六群比丘:「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
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斗诤事如
法灭已,后更发起言:『汝等不善观不成观,乃
至不成灭。』令僧未有诤事而有诤事,已
有诤事而不除灭。」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
六群比丘已,告诸比丘:「此痴人!多种有漏处,
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
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
比丘斗诤如法灭已,后更发起者,波逸提。」如
是世尊与比丘结戒。

尔时诸比丘,不知诤
事如法灭、不如法灭,后乃知如法灭,或有
作波逸提忏者、或有疑。佛言:「不知者无犯。
自今已去当如是结戒:若比丘知诤事如
法忏悔已,后更发起者,波逸提。」

比丘义如上。
卷十七 第 681b 页 T22-0681.png

如法者,如法、如毗尼、如佛所教。

诤者,有四
种:言诤、觅诤、犯诤、事诤。

彼比丘知诤事如法
灭已,后更发起作如是言:「不善观不成观,
不善解不成解,不善灭不成灭。」说而了了者,
波逸提;不了了者,突吉罗。除此诤已,若作
馀斗诤骂詈者,后更发起,一切突吉罗。若自
发起已斗诤事者,突吉罗。除比丘、比丘尼,
已共馀人斗诤骂詈后更发起者,突吉罗。观
作观想者,波逸提。观疑者,突吉罗。不成观
有观想,突吉罗。不成观疑,突吉罗。

比丘尼,波
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
犯。

不犯者,若先不知;若观作不观想;若事
实尔;不善观不成观,不善解不成解,不善灭
不成灭,便作是言:「不善观乃至不善(成)+成【圣】成成灭。」
若戏笑语、若疾疾语、若梦中语、欲说此错说
彼,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
恼所缠。(六十六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有众多比
丘从舍卫国欲至毗舍离,时有贾客伴,
欲私度关不输王税,时贾客问诸比丘言:
「大德!欲何所至?」比丘报言:「欲至毗舍离。」
贾〔客〕-【宋】【元】【宫】客客人言:「我等可得与诸尊共伴不?」
诸比丘报言:「可尔。」尔时诸比丘与此贼贾
客共伴行私度关。时守关人捉得已,即将
至波斯匿王所,白王言:「此人等,私度关而
不输税。」王即问言:「此贾客私度关不输税,
此沙门复有何事?」守关人报言:「与此人为
伴。」王复问诸比丘言:「大德!实与此贾客为
伴耶?」报言:「实尔。」复问言:「诸尊!知此人不
卷十七 第 681c 页 T22-0681.png
输王税不?」报言:「知。」王言:「若实知者法应死。」
时王自念言:「我今作水浇顶王种,岂当杀
沙门释子耶?」时王无数方便呵责诸比丘
已,于众人前即敕傍人,放比丘令去。受
教即放。时王众中皆大声称言:「沙门释子犯
王重法,罪应入死,然王直小小呵责而放。」
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
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汝等云何
与贼贾客共伴行?」尔时诸比丘往至世尊
所,头面礼足已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
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
诸比丘言:「汝等云何与贼贾客共伴行耶?」
以无数方便呵责诸比丘已,告诸比丘:「此
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
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
者当如是说:若比丘共贼伴同道行,乃至一
村间者,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丘结戒。


比丘不知是贼,以非贼共伴行,后乃知
是贼伴,或有作波逸提忏者、或有疑者。
佛言:「不知者不犯。自今已去当如是说
戒:若比丘知是贼伴,共同道行,乃至一村间,
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丘结戒。

彼比丘不
结要,疑。佛言:「不结要,不犯。自今已去应如
是结戒:若比丘知贼伴,结要共同道行,乃
至一村间,波逸提。」

比丘义如上。

贼伴者,若
作贼还,若方欲去。

结要者,共要至城、若至
村。

道者,村间处处道。

若比丘,知是贼伴,共
要同道行,至村间向处处道行,至一一
道,波逸提。无村空旷无界处,共行至十里
卷十七 第 682a 页 T22-0682.png
者,波逸提。若共行村间半道,突吉罗。减十里,
突吉罗。村间一道行者,突吉罗。方便欲去
而不去,共要去而不去,一切突吉罗。

比丘
尼,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
谓为犯。

不犯者,若先不知、不共结伴;若
逐行安隐有所至;若为力势所持;若被系
缚将去;若命难、梵行难,无犯。

无犯者,最初
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六十七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比
丘字阿梨吒,有如是恶见生:「我知世尊说
法,其有犯淫欲,非障道法。」时诸比丘闻阿
梨吒比丘有如是恶见生:「我知世尊说法,
犯淫欲非障道法。」时诸比丘闻,欲除去阿
梨吒比丘恶见,即往阿梨吒所,恭敬问讯已
在一面坐,诸比丘语阿梨吒比丘言:「汝实
知世尊说法,犯淫欲非障道法耶?」阿梨吒
报言:「我实知世尊说法,犯淫欲非障道法。」
时诸比丘,欲除阿梨吒恶见,即慇勤问之:
「阿梨吒!莫作如是语,莫谤世尊,谤世尊
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阿梨吒!世尊无数
方便说法教断欲爱,知欲想,教除爱欲、
断爱欲想,除爱欲所烧、度于爱结。世尊无
数方便说,欲如大火坑,欲如炬火,亦如果
熟,欲如假借,欲如枯骨,欲如段肉,如梦所
见,欲如利刀,欲如新瓦器盛水置日中,欲
如毒蛇头,欲如捉利剑,欲如利戟。世尊
作如是说欲,阿梨吒!世尊如是善说法,断
欲无欲、去垢无垢,调伏渴爱、灭除巢窟,
出离一切诸结缚,爱尽涅槃。佛如是说法,
卷十七 第 682b 页 T22-0682.png
汝云何言:『犯淫欲非障道法。』」时诸比丘慇勤
问阿梨吒如是说时,阿梨吒比丘坚持恶
见,实定而言:「此是真实,馀皆虚妄。」尔时诸
比丘不能除阿梨吒比丘恶见,便往世
尊所,头面礼足已在一面坐,以此因缘
具白世尊。世尊尔时告一比丘:「汝持我言
往速唤阿梨吒比丘来。」彼比丘受教,即往
阿梨吒比丘所语言:「世尊有教唤汝。」时阿
梨吒比丘闻世尊唤,即往世尊所头面礼
足在一面坐,佛问阿梨吒比丘言:「汝实有
是语:『我知佛所说法,行淫欲非障道法。』耶?」
阿梨吒答言:「大德!实有如是言。」佛告阿梨
吒:「汝云何知我所说如是?我无数方便说
断欲爱法,如上所说。」尔时世尊以无数方
便呵责阿梨吒比丘已,告诸比丘:「听众僧
为阿梨吒比丘作呵谏,舍此事故,白四
羯磨呵谏。应如是谏,众中应差堪能羯磨
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听!此阿梨吒比
丘作如是语:「我知佛所说法,行淫欲非障道法。」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与阿梨吒比
丘作呵谏,舍此事故。「阿梨吒!汝莫作是
语,莫谤世尊,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
作是语,世尊无数方便说淫欲是障道法。
若犯淫欲即是障道法。」白如是。』『大德僧听!
此阿梨吒比丘作如是语:「我知佛所说法,
犯淫欲非障道法。」僧今与作呵谏,舍此
事故。「阿梨吒!莫作是语,莫谤世尊,谤
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世尊无数方
便说淫欲是障道法,若犯淫欲即是障道
卷十七 第 682c 页 T22-0682.png
法。」谁诸长老忍僧为阿梨吒比丘作呵
谏舍此事者默然,谁不忍者说。是初羯
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僧已为阿梨吒比丘作呵谏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应
作如是呵责阿梨吒比丘,舍此事故白四
羯磨。」诸比丘白佛,佛言:「若有馀比丘作是
言:『我知佛所说,行淫欲非障道法。』众
僧亦应呵谏白四羯磨。自今已去与比丘结
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
如是说:若比丘作如是语:『我知佛所说,
法行淫欲非障道法。』彼比丘谏此比丘言:
『大德!莫作是语,莫谤世尊,谤世尊者不
善。世尊不作是语,世尊无数方便说行淫
欲是障道法。』彼比丘谏此比丘时,坚持不
舍,彼比丘乃至三谏,舍此事故。若三谏舍
者善,不舍者波逸提。」

比丘义如上。

彼比丘
作如是言:「我知佛所说法,行淫欲非障
道法。」彼比丘谏此比丘言:「汝莫作是语,莫
谤世尊,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世
尊无数方便说:『行淫欲是障道法。』汝今可
舍此事,莫为僧所呵,更犯重罪。」若受
语者善,不随语者应白。白已当语言:「我
已白竟,馀有羯磨在。汝可舍此事,莫为众
僧所呵责,更犯重罪。」若随语者善,不随
语者当作初羯磨。初羯磨已,当语言:「我
已白初羯磨竟,馀有二羯磨在。汝当舍是
事,莫为僧所呵责,更犯重罪。」若随语者
善,不随语者当作第二羯磨。作第二羯
磨已,当语言:「已作白二羯磨竟,馀有一羯
卷十七 第 683a 页 T22-0683.png
磨在。汝可舍是事,莫为众僧所呵责,更重犯罪。」若随语者善,不随语者唱三羯磨
竟,波逸提。作白已二羯磨竟舍者,三突吉罗。
作白已一羯磨竟舍者,二突吉罗。白已舍者,
一突吉罗。若白未竟舍者,突吉罗。若未作白
作是语:「我知佛所说,行淫欲者非障道法。」
一切突吉罗。彼比丘谏此比丘时,馀比丘
遮、若比丘尼遮者、若有馀人遮:「汝莫舍此
事。」众僧谏已不谏,遮者,一切突吉罗。

比丘尼,
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
为犯。

不犯者,初语时舍;若非法别众谏、若
非法和合谏、法别众、法相似别众、法相似和
合;非法非毗尼非佛所教;若无谏者,无
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
缠。(六十八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阿梨吒
比丘恶见,众僧呵谏而故不舍。时诸比丘闻,
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
者,嫌责阿梨吒比丘言:「云何汝恶见,众僧
呵谏而故不舍?」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
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
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阿梨吒比丘
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
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阿梨吒比丘
恶见,众僧呵谏而故不舍耶?」世尊以无数
方便呵责阿梨吒比丘已,告诸比丘:「自今
已去,众僧与阿梨吒比丘,作恶见不舍举白
四羯磨。应如是作,为阿梨吒比丘作举,
作举已作忆念,作忆念已与罪。众中应
卷十七 第 683b 页 T22-0683.png
差堪能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听!
此阿梨吒恶见,众僧呵谏而故不舍。若僧时
到僧忍听,僧今与阿梨吒比丘作恶见不舍
举羯磨。白如是。』『大德僧听!此阿梨吒比丘恶
见,众僧呵谏而故不舍。僧今为阿梨吒比丘
作恶见不舍举羯磨。谁诸长老忍僧今为
阿梨吒比丘作恶见不舍举羯磨者默然,谁
不忍者说。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僧已忍与阿梨吒比丘作恶见不舍举羯
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时阿梨吒
比丘,僧作恶见不舍举羯磨。六群比丘供
给所须、共同羯磨止宿言语。时诸比丘闻,其
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
呵责六群比丘:「阿梨吒比丘!僧与作恶见不
舍举羯磨。云何供给所须、共止宿言语?」尔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
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
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
应为。云何六群比丘!阿梨吒比丘,僧为作
恶见不舍举羯磨,而供给所须、止宿言语?」世
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已,告诸比
丘:「此六群比丘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
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
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与
如是语人未作法,有是恶见不舍,供
给所须、共同羯磨止宿言语,波逸提。」如是世
尊与比丘结戒。

时诸比丘,不知有如是
语、不如是语,后乃知有如是语,或有作
卷十七 第 683c 页 T22-0683.png
波逸提忏、或有疑者。佛言:「不知者无犯。自
今已去当如是说戒:若比丘知如是语人,未
作法如,是邪见而不舍,供给所须、共同羯
磨止宿言语者,波逸提。」

比丘义如上。

如是语
者,作如是语:「我闻世尊说法,行淫欲者非
障道法。」

未作法者,若被举、未为解。

如是见
者,作如是见,知世尊所说法非障道法。


舍恶见者,众僧呵谏而不舍恶见。

供给所
须者,有二种:若法、若财。法者,教修习增上
戒、增上意、增上智、学问诵经。财者,供给衣服、
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

同羯磨者,同说戒。


宿者,屋有四壁一切覆一切障,或一切覆
不一切障,或一切障不一切覆,或不尽覆
不尽障。若比丘先入屋,后有如是语人来;
若如是语人先入,比丘后来;若二人俱入宿,
随胁著地,一切波逸提。

比丘尼,波逸提;式叉
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
比丘不知便入宿;若比丘先在屋,如是语
人后来入屋,比丘不知;若屋一切覆无四
壁、或一切覆而半障、或一切覆少障、或一
切障而无覆、或一切障而半覆、或一切障
少覆、或半覆半障、或少覆少障、或不覆不
障、或露地,如是一切不知无犯。若病倒
地;若病转侧;若为力势所持;或被系闭、或
命难、梵行难,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痴
狂、心乱、痛恼所缠。(六十九竟)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跋难陀
释子有二沙弥:一名羯那,二名摩睺迦,不
知惭愧共行不净。尔时羯那、摩睺伽自相
卷十七 第 684a 页 T22-0684.png
谓言:「我等从佛闻法,其有行淫欲非障道
法。」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
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二沙弥言:「云何汝
等自相谓言:『我从佛闻法,行淫欲非障道
法。』」尔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
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
因缘集比丘僧,呵责此二沙弥言:「汝所为
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
所不应为。云何汝等自相谓言:『我从佛闻
法,其行淫欲者非障道法。』」尔时世尊以无
数方便呵责此二沙弥已,告诸比丘:「自今
已去与此二沙弥作呵谏,舍此事故,白四
羯磨。应如是作呵谏。立此二沙弥于众僧
前眼见耳不闻处,众中当差堪能羯磨者
如上,作如是白:『大德僧听!彼二沙弥自相
谓言:「我从世尊闻法,行淫欲者非障道
法。」若僧时到僧忍听,呵责彼二沙弥舍此
事故。「沙弥!莫作是语,莫诽谤世尊,诽谤
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沙弥!世尊无
数方便说,行淫欲是障道法。」白如是。』『大德
僧听!彼二沙弥自相谓言:「我从世尊闻法,
行淫欲者非障道法。」僧今与彼二沙弥作
呵谏,令舍此事故。「汝沙弥!莫诽谤世尊,
诽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世尊无
数方便说,淫欲是障道法。」谁诸长老忍僧今
呵责二沙弥令舍此事者默然,谁不忍者
说。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众僧已
呵责二沙弥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
持。』」

彼二沙弥,众僧呵责而故不舍此事。时诸
卷十七 第 684b 页 T22-0684.png
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
知惭愧者,嫌责二沙弥:「云何汝等,僧呵责
而故不舍恶见耶?」尔时诸比丘往世尊所,
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
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二沙
弥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
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汝等二沙弥,
众僧呵责而故不舍恶见?」世尊以无数方
便呵责二沙弥已,告诸比丘:「众僧应与此
二沙弥,作恶见不舍灭摈白四羯磨。应如是
作,将二沙弥至众僧前,立著见处不闻
处。众中当差堪能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
『大德僧听!此二沙弥,众僧呵责故不舍恶
见。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为二沙弥作恶
见不舍灭摈。自今已去此二沙弥,不应言:
「佛是我世尊。」不得随逐馀比丘,如诸沙弥,
得与比丘二宿、三宿。汝等不得。汝出去!灭
去!不应住此。白如是。』『大德僧听!此二沙弥,
众僧呵责故不舍恶见。众僧今与二沙弥
作恶见不舍灭摈羯磨。自今已去此二沙弥,
不得言:「佛是我世尊。」不应随逐馀比丘,
如诸沙弥得与比丘二宿、三宿。汝今不得,
汝出去!灭去!不应住此。谁诸长老忍僧为
二沙弥作恶见不舍灭摈者默然,谁不忍
者说。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僧已
忍与二沙弥作恶见不舍灭摈竟,僧忍,默
然故,是事如是持。』」

时六群比丘,知僧为此
二沙弥作恶见不舍灭摈羯磨,而便诱将畜
养共止宿。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
卷十七 第 684c 页 T22-0684.png
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六群比丘言:
「云何汝等知僧为此二沙弥作恶见不舍灭
摈羯磨,而诱将畜养共止宿耶?」尔时诸比丘
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
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
僧,呵责六群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
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
何汝等,知僧为此二沙弥作恶见不舍灭摈
羯磨,而诱将畜养共止宿耶?」世尊以无数
方便呵责六群比丘已,告诸比丘:「此六群比丘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
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
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沙弥作是言:『我知世
尊所说法,行淫欲非障道法。』彼比丘谏此
沙弥如是言:『汝莫作是语,莫诽谤世尊,
诽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世尊无
数方便说,行淫欲是障道法。』彼比丘作
如是谏时,此沙弥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乃
至再三呵谏,令舍此事故。若乃至三谏而
舍者善,不舍者彼比丘当语彼沙弥言:『汝
自今已去,不得言佛是我世尊,不得随
逐馀比丘,如诸沙弥得与比丘二、三宿。汝
今无是事,汝出去!灭去!不应住此。』若比丘
知如是众中被摈沙弥,而诱将畜养共止宿
者,波逸提。」如是世尊与比丘结戒。

彼二沙弥
城中摈出便往外村,城外摈出还入城中。尔
时诸比丘,亦不知是灭摈不灭摈,后乃方
知是灭摈,或作波逸提忏者、或有疑者。佛
言:「不知者无犯。自今已去应如是说戒:若
卷十七 第 685a 页 T22-0685.png
比丘,知沙弥作如是言:『我从佛闻法,若行
淫欲非障道法。』彼比丘谏此沙弥如是言:
『汝莫诽谤世尊,诽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
作是语,沙弥!世尊无数方便说,淫欲是障
道法。』彼比丘谏此沙弥时,坚持不舍。彼比
丘应乃至再三呵谏,令舍此事故。乃至三
谏而舍者善;不舍者,彼比丘应语彼沙弥
言:『汝自今已去,不得言佛是我世尊,不得
随逐馀比丘,如诸沙弥得与比丘二、三
宿。汝今无是事,汝出去!灭去!不应住此。』若
比丘知如是众中被摈沙弥,而诱将畜养共
止宿者,波逸提。」

比丘义如上。

灭摈者,僧与
作灭摈白四羯磨。

畜养者,若自畜、若与人
畜。

诱者,若自诱、若教人诱。

共宿者,如上
说。

若比丘先入宿,灭摈者后至;若灭摈者
先至,比丘后至;或二人俱至,随胁著地转
侧,波逸提。

比丘尼,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弥、沙
弥尼,突吉罗。是谓为犯。

不犯者,先不知;若
比丘先至,灭摈者后至,比丘不知;若房四方
无障上有覆,广说如上,露地无犯。若癫
发倒地;若病动转;或为力势所持;被系
闭;命难、梵行难,无犯。

无犯者,最初未制戒,
痴狂、心乱、痛恼所缠。(七十竟)
《四分律》卷第十七
卷十七 第 685b 页 T22-068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