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不与取学处第二¶ 第 918a 页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
卷第三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 不与取学处第二
尔时薄伽梵在王舍城迦兰铎迦池竹园
中,广说法要,乃至世尊未为诸声闻尼制诸
学处,有但尼迦苾刍尼犯盗与但尼迦苾刍
不与取学处第二¶ 第 918b 页 T23-0918.png

木牛粪之类不与而取。时诸俗旅婆罗门等,
共讥嫌言:「此秃沙门尼,知是他物不与而取
自充己用,与俗何异?谁能辍己持食施此秃
尼?」尼闻以事白诸苾刍,苾刍白佛。世尊以此
因缘集诸尼众,见有利益知而故问诸苾刍
尼曰:「汝等实尔知是他物不与而取?」白言:「是
实。」佛即诃责:「此非沙门尼、非释迦女所应为
事。我为十利制其学处,广说乃至我今为
诸声闻苾刍尼于毗奈耶制其学处,应如是
说:
「若复苾刍尼,若在聚落、若空闲处,他不与物
以盗心取。如是盗时,若王、若大臣,若捉、若杀、
若缚驱摈、若呵责言:『咄!女子,汝是贼!痴、无所
知,作如是盗。』如是盗者,此苾刍尼亦得波罗
市迦不应共住。」
若复苾刍尼者,释义如上。
若聚落者,谓墙栅
内。
空闲处,谓墙栅外。
他者,谓女、男、黄门半择
迦。
不与取者,谓无人授与。
物谓金等。
以盗心
取者,谓他不与物,贼心而取。
如是盗时者,若
五磨洒,或过五磨洒。
若王,谓刹帝利、若婆罗
门、若薜舍、若戌达罗,受刹帝利灌顶位者皆
名为王。若有女人受灌顶位亦名为王。
若大
臣者,谓王辅相,为王筹议政事以自存活。
捉
者,谓执将来。
杀者,谓断其命。
缚者有三种
缚:谓铁、木、绳。
驱摈者,谓逐令出国。
作如是诃
责:「咄!女子,汝是贼!汝痴无所知。」者,是轻毁言。
若此者,指行盗人。
苾刍尼,谓得苾刍尼性。
云何苾刍尼性?谓受近圆,广说如上。
波罗市
不与取学处第二¶ 第 918c 页 T23-0918.png

乐。若人犯此罪时,亦才犯已,即非沙门女、非
释迦女,失苾刍尼性、乖涅槃性,堕落崩倒被
他所胜不可救济,如截多罗树头不能郁茂
增长广大。名波罗市迦。
不应共住者,此人不
得与馀苾刍尼而作共住。若褒洒陀、若随意
事、单白、白二、白四羯磨、若十二种人羯磨,并
不应差。由此故名不应共住。
此中犯相其事
云何?
总摄颂曰:
「 自取于地上、
或在空中堕、
毡乘及营田、
输税并无足、
旃荼罗世罗、
总收于十事。」
内摄颂曰:
「 自取不与取、
盗心他掌物、
及作他物想,
有三五不同。
复有四四殊、
并二五差别,
斯皆据重物,
随处事应知。」
有三种相,若苾刍尼于他重物不与而取,得
波罗市迦。云何为三?谓自取、或看取、或遣使
取。云何自取?谓自盗取、或自引取举离本处。
云何看取?谓自看盗取、或自看引取举离本
处。云何遣使取?谓自遣使取、或遣使引取
举离本处。若苾刍尼以此三缘,于他重物不
与而取,得波罗市迦。
复有三缘,苾刍尼于他重物不与而取,得波
罗市迦。云何为三?谓他不与、体是重物、举离
本处。云何不与取?曾无男、女、黄门授与其物,
是谓不与取。云何体是重物?若满五磨洒、若
不与取学处第二¶ 第 919a 页 T23-0919.png

苾刍尼以此三缘,于他重物不与而取,得波
罗市迦。
复有三缘,苾刍尼于他重物不与而取,得波
罗市迦。云何为三?谓起盗心、兴方便、离本
处。云何起盗心?谓有贼心欲盗他物。云何兴
方便?若手若足而兴进趣。离处等如前应知。
复有三缘,苾刍尼于他重物不与而取,得波
罗市迦。云何为三?谓他所掌物、体是重物、离
本处。云何他所掌物?谓是重物若女、男、黄门
摄为己有,是名他所掌物。重物、离处,如前应
知。
复有三缘,苾刍尼于他重物不与而取,得波
罗市迦。云何为三?他掌物想、体是重物、离本
处。云何他掌物想?若苾刍尼作如是念:「此物
是他女男等所掌。」作他物想。馀如上说。
复有四缘,苾刍尼于他重物不与而取,得波
罗市迦。云何为四?谓他所掌物、作他物想、
是重物、离本处。不与而取得波罗市迦。
复有四缘,苾刍尼于他重物不与而取,得波
罗市迦。云何为四?谓有盗心、起方便、是重
物、离本处,馀如上说。
复有四缘,苾刍尼于他重物不与而取,得波
罗市迦。云何为四?是他所护、作属己想、是重
物、举离处。何谓他所护?如人有重物安在器
中,若自守护、或令四兵而共防护。云何属己
想?人有重物置箱器等,作属己想:「此是我物。」
馀如上说。
复有四缘,苾刍尼于他重物不与而取,得波
不与取学处第二¶ 第 919b 页 T23-0919.png

己想、重物、离处。何谓有守护无属己想?如有
盗贼破诸城邑逃窜林野,时守路人夺得彼
物聚在一处而守护之,不执属己。何谓无守
护有属己想?如有重物安箱器等,无人马等
兵而为守护,有属己想。不与而取,重物、离处,
得罪同前。
复有五缘,苾刍尼于他重物不与而取,得波
罗市迦。云何为五?非己物想、非亲友想、非暂
用想、取时不语、他有盗心,得波罗市迦。
复有五缘,苾刍尼无犯。云何为五?作己有想、
亲友想、暂用想、取时语他、无盗心者无犯。
摄颂曰:
「 若在于地上、
或时在器中、
或复在场篅、
田处诸根药。」
若苾刍尼,知他重物安在地上,所谓颈珠、臂
钏、真珠、璎珞、诸庄严具,苾刍尼盗心起方便,
从床座整衣而去,乃至未触著来,得恶作罪;
若触未移处,得窣吐罗底也;若举离处,是谓
为盗。随时准价,若满五磨洒,得波罗市迦;
不满五磨洒,得窣吐罗底也。若其地平一段
细滑,是谓一处。若地皮起、或复破裂、或为
大缝、或时书字种种彩画,是谓异处。若槃
器等一段细滑,是谓一处。若有破,乃至彩
画,是谓异处。
若人重物安在场中,所谓颈珠
乃至璎珞,苾刍尼盗心起方便,乃至未触著
来得恶作罪;若触未移处,得窣吐罗底也;若
举离处,是谓为盗。随时准价,若满五者,得波
罗市迦;若不满者,得窣吐罗底也。若场上谷
不与取学处第二¶ 第 919c 页 T23-0919.png

下不平作种种色,是谓异处。
若他重物安篅
窖中,谓诸宝物璎珞之具。若苾刍尼起盗心
兴方便,乃至未触著来,得恶作罪;若触未移
处,得窣吐罗底也;若举离处、满五,得根本罪;
若不满者,得窣吐罗底也。若人重物安在篅窖
内、若篅窖中谷麦等,与口平满总为一色,是
谓一处。若谷麦等不与口齐,高下不平作种
种色,或复有木及席荐等为障隔者,是谓异
处。
若人田有诸根药,谓香附子、黄姜、白姜,
及诸根药乌头等类,苾刍尼兴方便起盗心,
乃至未触已来,得恶作罪;若触未移处,得窣
吐罗底也;若离本处、满五,得本罪;不满,得窣
吐罗底也。
摄颂曰:
「 屋等处有三、
鸟物复三种、
禁咒取伏藏,
此有三不同。」
若是人物杂色之衣安在屋上,若苾刍尼起盗
心兴方便,安梯蹬以物钩斸而升其上,乃
至未触已来,得恶作罪;若触著衣而未离处,
得窣吐罗底也;若举离处,是名为盗。应准其
价,得罪同前。若浣衣人屋上晒衣,被风吹去
堕在苾刍尼经行之处、或落门傍,若苾刍尼
起盗心兴方便,乃至未触已来,得恶作罪;若
触著时,得窣吐罗底也;若举离处,得罪同前。
若人重物安在楼上,谓诸宝物璎珞之具,若
苾刍尼起盗心兴方便,安梯蹬以物钩斸而
升其上,乃至未触已来,得恶作罪;若触未离
本处,得窣吐罗底也;若举离处,得罪同前。
若
不与取学处第二¶ 第 920a 页 T23-0920.png

以上妙物而严饰之,所谓诸宝璎珞之具及
杂缯䌽。时有飞鸟谓珠是肉,衔取而去,若苾
刍尼起盗心兴方便而捉彼鸟,乃至未触璎
珞已来,得恶作罪;若触、未离本处、作鸟物想,
得恶作罪;若举离处,是名为盗。应准其价,若
满五者,得窣吐罗底也;若不满者,得恶作罪。
若苾刍尼作如是念:「此是人物,宁容禽鸟得
有璎珞?」若虽触著、未举离处,得窣吐罗底也;
举离处时若满五者,得根本罪;若不满者,得
窣吐罗底也。
若人以诸宝物及璎珞具,置箱器中安在屋
上。时有飞鸟持物将去,若苾刍尼起盗心兴
方便而捉彼鸟,乃至未触璎珞已来,得恶作
罪;若触彼物、未离本处、作鸟物想,得恶作罪;
若举离处,是名为盗。应准其价,若满五者窣
吐罗底也;若不满者,得恶作罪。若苾刍尼作
如是念:「此是人物,宁容禽鸟得有璎珞?」虽触
著物、未举离处,得窣吐罗底也;举离处时若
满五者,得根本罪;若不满者,得窣吐罗底也。
若人舍中或在池内为戏乐故养畜诸鸟,谓
鹦鹉、舍利鸟、俱抧罗鸟、命命鸟等,便以种种
诸璎珞具而庄饰之。苾刍尼见已,起盗心兴
方便遂捉彼鸟,乃至未触庄严具来,得恶作
罪;若触彼物时未离本处、作鸟物想,亦得恶
作罪;若举离处,是名为盗。应准其价,若满五
者,得窣吐罗底也;若不满者,得恶作罪。若于
此物作人物想非鸟物想,虽触著、未离本处,
得窣吐罗底也;若举离处、满五者,得根本罪;
不与取学处第二¶ 第 920b 页 T23-0920.png

若有苾刍尼于二伏藏:一
是有主、一是无主。苾刍尼意欲取彼有主伏
藏,从床而起整带衣服作曼荼罗,于彼四方
钉朅地罗木,以五色线而围系之,于火炉内
然诸杂木,口诵禁咒作如是言:「有主伏藏来,
无主伏藏勿来。」若于彼时有主伏藏随言来
者,乃至未见已来,得窣吐罗底也;若眼见时
是名为盗。应准其价,若满五者,得根本罪;若
不满者,得粗罪。若作是言:「无主伏藏应来,有
主伏藏勿来。」若于彼时无主伏藏随言来者,
乃至未见已来,得恶作罪;若眼见时,是名为
盗。应准其价,若满五者,得窣吐罗底也;若
不满者,得恶作罪。若于有主、无主伏藏,各于
异时别别作法而盗取者,随事重轻如上得
罪。
摄颂曰:
「 若物在氎席、
或于石板等、
华果奇妙树,
随处事应知。」
若人重物安在氎席及地敷上,所谓诸宝及
璎珞具。若苾刍尼起盗心兴方便,乃至未触
已来,得恶作罪;若触彼物、未离本处,得窣吐
罗底也;若举离处,是名为盗。随时准价,得罪
同前。若彼草敷同一色者,是名一处。若种种
色别异不同,是名异处。
若人重物安在石上,
乃至不满,得窣吐罗底也。若石细滑总为一
段者,是名一处。若剥裂缝开,或时书字,或种
种彩画,是谓异处。石上既尔,乃至板木、墙壁、
荐席盖、覆衣、幞衣、匮衣、笐象牙、杙床座处、若
四足经架、若门阃安物之时,事并同前。
若
不与取学处第二¶ 第 920c 页 T23-0920.png

花树等,价满不满得罪同前。
摄颂曰:
「 若物在鞍鞯、
及象马车舆、
肥瘦与随处、
偷船事差别。」
如人重物置在鞍处,所谓诸宝众璎珞具。苾
刍尼起盗心兴方便,乃至未升未触已来,得
恶作罪;若触著物、未移本处,得窣吐罗底也;
若移处时价若满五,得罪同前。若于鞍上以
一色物而盖覆者,是谓一处。若杂色物而盖
覆者,是谓别处。
若人重物安在象上,所谓
诸宝众璎珞具。若苾刍尼起盗心兴方便,乃
至未升未触已来,得恶作罪;若触著物、未移
处,得窣吐罗底也;若移处时价若满五,得罪
同前。若其此象皮肉血脉皆充满者,是谓一
处。若其身羸瘦,若牙耳鼻及腹肋脊腰据
一一处,是谓别处。移离处时,皆得本罪;若不
移处,得窣吐罗底也。若于象上庄饰幰帐,于
此帐上安诸宝物众璎珞具。若苾刍尼起盗心
兴方便,乃至未升未触已来,得恶作罪;若触
著物、未离处,得窣吐罗底也;若移处、价若满
五,得罪同前。若此帐上以一色物而盖覆者,
是谓一处。若异色物盖,是谓别处。如象既尔,
马车、步车、牛车,乃至诸舆亦并同前。
若苾刍
尼见船以缆系在于橛,有心盗去,摇动之时
得恶作罪;若解随流,乃至眼见已来,得窣吐
罗底也;至不见处,价若满五,得根本罪;若不
满者,得窣吐罗底也。若逆水而上,准与河阔
分齐相似者,得根本罪;未及其处,窣吐罗底
不与取学处第二¶ 第 921a 页 T23-0921.png

若牵船上岸盗而去者,亦准眼见分齐。若沈
在泥中后时将去,泥掩之时此即成盗,得罪
同前。若苾刍尼于盗物时,或藏泥中,若烧若
穿若破,作如是念:「勿令此物属汝属我。」者,得
窣吐罗底也。
摄颂曰:
「 营田有三种、
船有三种殊、
鹅雁及池花、
猎鱼并盗水、
弟子教贼处,
三种事不同。」
若人秋时营作田业,所谓稻蔗蓝田。苾刍尼
见自田中恐水乏少,遂于共有渠内塞他水
口、决己田畦,作如是念:「令我田好,彼勿成熟。」
若自成他损,准价满五,得根本罪;不满者,得
窣吐罗底也。若见水多,于共渠内泄他水口、
塞己田畦,作如是念:「令我田好,勿彼成熟。」
若自成他损,若满五者,得根本罪;若不满者,
得窣吐罗底也。
物有四种不同:一、体重价重,二、体轻价重,三、
体重价轻,四、体轻价轻。云何体重价重?谓末
尼、真珠、吠琉璃、珂贝、壁玉、珊瑚、金银、马瑙、车𤦲、
真珠、右旋是。云何体轻价重?谓缯䌽及丝郁、
金香苏、泣迷罗是。云何体重价轻?谓铁、锡是。
云何体轻价轻?谓毛麻、木绵、劫贝、絮是。若以
上诸物置三种船中:谓瓮船、木船、皮船。若以
体重价重、体轻价轻随置一船,若船破时物主
告曰:「水上浮者任取,若沈没者属我。」若苾刍
尼起盗心兴方便入水沈没,乃至未触物来,
得恶作罪;若触著者,得窣吐罗底也。若举离
不与取学处第二¶ 第 921b 页 T23-0921.png

底也。若沈泥中复拟取者,准前得罪。若作非
自他心,沈之于泥,不使其物属彼属我者,准
前得罪。以下诸戒准此应知。若以体轻价重、
体重价轻物随置一船,若船破时物主告曰:
「水内沈者任取,水上浮者属我。」若苾刍尼起
盗心兴方便浮水而取,乃至未触物来,得恶
作罪;若触著者,得窣吐罗底也。若举离处,应
准其价,得罪同前。若沈泥中复拟取者,准前得
罪。
若人于家中或泉池所,为戏玩故安置种
种杂类诸鸟、鹅雁鸳鸯等,以众璎珞而庄饰
之。苾刍尼起盗心兴方便,入水中捉彼诸鸟,
乃至未触璎珞以来,得恶作罪;若触著时作
如是念:「我取鸟物。」亦恶作罪;若离本处,应准
其价,若满五者,得窣吐罗底也;若不满者,得
恶作罪。若作是念:「我取人物,宁容禽鸟得有
璎珞?」若触物时,窣吐罗底也;若离本处,应准
其价,满五得根本,不满得窣吐罗底也。
若
于池中有水生花,所谓青莲花、嗢钵罗花、白
莲花、拘牟头、分陀利迦、香花、时花,众人所爱。
苾刍尼起盗心兴方便,入池盗花,乃至未触
以来,得恶作罪;若触其花采折持去结以为
束,乃至未离处来,得窣吐罗底也;若举离处,
同前得罪。
于池四边种陆生花树,所谓阿地
木多迦花、占博迦花、波吒罗花、婆利师迦花、
摩利迦花。如是等种种花树,苾刍尼起方便
兴盗心,欲盗彼花,乃至未触已来,得恶作罪;
若升树采折其花置衣裾内,乃至未离处及离
处来,准前得罪。
若有猎师及彼徒党,于林野
不与取学处第二¶ 第 921c 页 T23-0921.png

业。苾刍尼盗心取猎具,准价得罪。若起悲心
毁其猎具,作如是念:「勿由此故害多生命,复
令猎徒获无量罪者。」得恶作罪。以下诸戒同
此应知。苾刍尼盗心见在弶鹿,而解放者,价
若满五得根本罪;若不满者,得窣吐罗底也。
若捕鱼人及彼徒党,于河陂处截其要口,安
置梁筌杀诸鱼类。苾刍尼盗心取彼筌时,同
前得罪;若作悲心,同前得罪;若于筌中盗彼
鱼者,应准其价,同前得罪。
若多商旅持众货
物过彼险途,其水难得,以众器具持水而行,
若瓮、若瓨、若瓶、若皮囊,然于人畜水有分齐。
苾刍尼起盗心兴方便,若取人水分,未触及
触准前得罪;若傍生分,满五得窣吐罗底也,
不满得恶作罪。
如赡部洲人共结商旅持众货
物升舶,入海欲求珍宝,为无水故以种种器
藏贮其水,所谓瓮、瓨、瓶、囊,然其水分,人与傍
生请受有别。苾刍尼起盗心兴方便,盗人分
时准前得罪;取傍生分亦准前得罪。
时有弟
子与其二师随路行去,师有衣物持付弟子。
于时弟子有盗心故徐行不进,乃至眼见处
来,得窣吐罗底也;至不见处,若满五者得根
本罪,若不满者得窣吐罗底也。若弟子弃师
在前急去,齐眼见不见处来准前得罪。若弟
子有盗心欲取师衣,从房中趣阁上、若从阁
上往房中、或从上阁下至门檐阶下、或于寺
三层棚上向下而出,斯等乃至眼见不见处
来,同前得罪。
若有苾刍尼在阿兰若处住,有
破村贼到苾刍尼所,作如是问:「圣者!颇知某
不与取学处第二¶ 第 922a 页 T23-0922.png

「彼家多女人少男子?无恶犬、无多丛棘?易入、
易出?于我无害取得物不?若得称意,我当与
圣者共分其物。」若彼苾刍尼答言:「仁者!我知
某甲舍,多女人少男子、无恶狗丛棘、易入易
出,于汝无伤能得其物。」苾刍尼作是教已,贼
还与物,乃至未取分已来,得窣吐罗底也;若
取贼分,得罪轻重同前。若其苾刍尼共彼盗
贼作是语已,于贼去后遂生追悔,就彼贼处
作如是语:「仁等知不?我意造次,不审思量便
作是语,如愚小痴昧不善其事妄为詶对,然
彼家内少女人多男子,多恶狗丛棘,难入难
出,不令汝等无伤取物。」随彼贼徒去与不去,
苾刍尼得窣吐罗底也。若此苾刍尼见其贼
党欲劫村邑,往到彼家作如是语:「仁等警觉
好自谨慎,今夜必有盗贼来入,勿令财物皆
被贼将,或容身命亦遭伤杀。」随彼盗贼来与
不来,苾刍尼亦得窣吐罗底也。
若苾刍尼如
前所作偷盗方便,有三种事。何谓为三?谓田
事、宅事、店事。田事有二种取:一、言讼取,二、围
绕取。何谓言讼取?若苾刍尼为共俗人争地
诣断官所,若苾刍尼不如、俗人胜者,得窣吐
罗底也。若苾刍尼得胜,乃至俗人心未息来,
苾刍尼得窣吐罗底也。若彼俗人心息者,应
准其价同前得罪。是谓言讼取。何谓围绕取?
若苾刍尼于他田处,若以树枝、若以席障、若
作堑坑、若以墙壁围绕,乃至围未合来,得窣
吐罗底也;若其围合,得罪同前。是围绕盗田
事既尔,宅事、店事如上应知。
不与取学处第二¶ 第 922b 页 T23-0922.png

摄颂曰:
「 无足及二足、
四足并多足,
若盗如是类,
轻重准应知。」
言无足者,谓蛇、蛭、鳝,此之三种是弄蛇人、王
家医人及山野人之所贮畜。弄蛇人者,谓取
其蛇弄以活命。王家医人者,谓诸医人以蛭
疗病而为活命。何谓山野人?如山中人取无
足虫与药,令吐瓦中熟爆以供饮酒。若苾刍
尼盗此等虫时,应准其价,满五得根本罪,不
满得方便罪。
言二足者,谓人及鸟。若盗人时有三方便:期
处、定时、现相。云何期处?报彼人云:「汝若见我
在某园中、或众人集处、或在天祠,当尔见时
知事成就。」是谓期处。云何定时?「汝若晨朝、或
午时、或晡时,遥见我者,知事成就。」是谓定时。
云何现相?「汝若见我新剃须发、著赤色衣、
持钵执锡、盛满苏油沙糖石蜜,见此相时知
事成就。」是谓现相。如是盗时,应准其价得罪
同前。若盗鸟时有二方便:谓从地擎举、若空
中堕落。云何擎举?鸟在地上擎举偷去,满不
满如上说。云何空中堕?如捕鸟人火燎原泽
为欲取鸟,被火逼时堕在苾刍尼经行之处、
或门屋前,若苾刍尼盗心取时,满不满如上
说。
云何四足?谓象马、驼驴、牛羊、獐鹿、猪兔等,
若欲盗时有二方便,谓从群处、或于系处。苾
刍尼于象群中盗象去时,齐眼见处来,得窣
吐罗底也;至不见处,得根本罪。云何系处?若
象系柱、若树、若墙栅内,苾刍尼解放,得罪如
上。盗象既尔,自馀马等,苾刍尼盗时,如前应
不与取学处第二¶ 第 922c 页 T23-0922.png

云何多足?所谓蛴螬、蝗蛾、诸蜂蚁蝎等。此
中所须者,谓于三处:谓断事官、守城者、海商
客。何谓断事官?谓断事人畜养多足,谓蜂蝎
等贮在瓮内,见被罚人不臣伏时,令以手足
内彼瓮中,彼蜇痛时疾臣其事,或多出钱
物。何谓守城者?谓掌城者,于坏瓮内多贮诸
蜂,若怨敌来与之共战,若不退者,即于城
头放其蜂瓮,贼被蜂蜇四散逃走。何谓海商
客?谓人入海为求珍货,坏瓦器中多养诸蜂
以防急难。贼来共战,若胜者善,若不如者便
持蜂瓮遥掷贼船,不能复战四散而去。
缘处同前,时有阿罗汉苾刍尼名曰世罗,断
诸烦恼。时有卖香童子,见世罗尼深生敬重,
往就其所慇勤致礼,白言:「圣者!若有所须之
物,于我家中皆随意取,所有言教我皆顶受。」
时苾刍尼告曰:「贤首善哉!愿汝无病。」后于异
时,世罗苾刍尼身婴重病不能乞食,有馀苾
刍尼巡行乞食。时卖香童子见而致礼,问言:
「圣者!世罗苾刍尼何因不见?」报言:「贤首!彼身
染患。」童子告曰:「圣者!我先白言:『若有所须随
意取用。』曾不见来从我求觅。彼有所须,愿尊
为取。」彼便报曰:「如是贤首,愿汝无病。」即便舍
去,如是乃至三返慇勤请与。时少年苾刍尼
便生是念:「我屡闻此童子所言,我宜试之,为
虚?为实?」便持小钵授与童子,告言:「贤首!圣者
世罗今须少油。」时彼童子有新压油,盛满小
钵授与彼尼,告言:「圣者!若更所须,随意来取。」
时苾刍尼受已而去,即以此油涂世罗身,遍
及手足油并罄尽。
世罗病愈便行乞食,时彼
不与取学处第二¶ 第 923a 页 T23-0923.png

曰:「我比婴患。」白言:「圣者!先已言请:『若有所须,
于我家中皆随意取。』曾不遣信从我求觅。唯
见一尼,云:『圣者患。』从我取油。我以新油盛满
小钵持付彼尼。」世罗报曰:「善哉童子!愿汝无
病。」言毕而去,次第乞已还本住处,告诸少尼
曰:「是谁就彼卖香童子持油钵来?」有尼报言:
「圣者!我行乞食,见彼童子再三告我:『圣者世
罗我已言请:「若有所须皆随意取。」曾不见来
从我求索。若彼世罗有所须者愿为持去。』我
便生念:『应可试之验其虚实。』即持小钵授与
童子,告曰:『圣者世罗,今患须油。』时彼童子盛
满新油而授与我,我得油已将至房中,便为
圣者涂身手足,寻皆用尽。」时世罗尼告少尼
曰:「我曾令汝就彼童子取觅油不?」少尼答曰:
「不曾使我。」时有馀苾刍尼,与此少尼先有嫌
隙,闻此语已告世罗曰:「圣者!今此少尼缘仁
疾苦,岂但一处擅取于油,室罗伐城遍皆求
乞,他胜之罪其数难知。」得少尼闻此语已生
追悔心:「岂我实犯他胜罪耶?」以缘白诸苾刍
尼,乃至白佛。佛问彼少尼曰:「汝以何心从彼
乞油?」白佛言:「我于童子而起试心。」佛告苾
刍:「若作试心,此苾刍尼无犯。然诸苾刍尼不
问病者不应为乞。若乞取时问病者曰:『为向
众僧养病堂处而求药耶?为诣信心及亲族
处?若亲族多者于谁处求?』随所指示应为求
觅。若不问病人而为乞求者,得越法罪。」
摄颂曰:
「 税物持寄他,
持他物前去,
不与取学处第二¶ 第 923b 页 T23-0923.png

为父母持行。
又为三宝故,
与直后均分,
衣主为持将,
令他染不染。
将税入小门,
总夺商人物,
此颂摄缘起,
如苾刍律明。」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