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平等品第三¶
平等品第三¶ 第 254a 页


《大乘宝云经》卷第三

梁扶南三藏曼陀罗仙共僧伽婆罗等译

* 平等品第三

佛告降伏一切障碍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
菩萨具有十法,与地平等。何等为十?一者、广
大无量,二者、养育众生,三者、有恩、无恩无有
异想,四者、能受大法云雨,五者、一切众生所
依止处,六者、种善根处,七者、为珍宝器,八者、
为妙药器,九者、不可倾动,十者、无所怖畏。

「善
男子!云何菩萨广大无量?犹若大地,遍于十
方,广大无量;菩萨亦尔,遍一切处,广大无量,
福德、智慧具双行故,是名菩萨广大无量。

「云
何菩萨养育一切众生?善男子!譬如大地,一
切众生因之存立,种种资生随意得用;菩萨
亦尔,长养众生,种于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慧
等一切菩萨清净行法,及馀无量资生什物
皆悉利益,是名菩萨养育一切众生。

「云何菩
萨有恩、无恩无有异想?善男子!譬如大地,若
平等品第三¶ 第 254b 页 T16-0254.png
被损辱亦不生瞋、若有供养亦不生喜,是中
不作二想;菩萨亦尔,损恼不瞋、利益不喜,
于彼众生不生憎爱、不望反报,是名菩萨有
恩无恩皆悉平等。

「云何菩萨能受一切大法
云雨?善男子!譬如大地,受诸洪雨及馀一切
诸大水聚,悉堪容受;菩萨亦尔,如来所雨大
法云雨悉皆容受,是名菩萨能受大法云雨。

「云何菩萨一切众生所依止处?善男子!譬如
大地,一切众生——若出、若入——依于大地;菩萨亦
尔,一切众生行于六趣及涅槃道而为依止。
如是,菩萨一切众生所依止处。

「云何菩萨种
善根处?善男子!譬如大地,一切种子因之生
长;菩萨亦尔,一切众生诸善种子,依因菩萨
而得增长,是名菩萨种诸善法种子之处。

「云
何菩萨为珍宝器?善男子!譬如大地为珍宝
器,依因于地,无量珍宝皆悉出现;菩萨亦尔,
种种功德、光明珍玩,依因菩萨而得出现,是
名菩萨为珍宝器。

「云何菩萨为妙药器?善男
子!譬如大地出诸妙药,能治一切众生病苦;
菩萨亦尔,一切法药因之出现,能灭一切世
间种种烦恼重病,是名菩萨能为药器。

「云何
菩萨不可倾动?善男子!譬如大地,一切苦具
不能侵扰,时节寒暑、蚊、蚁、毒虫触之不动;菩
萨亦尔,不可扰恼,众生所起一切内外种种
苦具悉不能扰,是名菩萨不可倾动。

「云何
菩萨无有怖畏?善男子!譬如大地,一切龙王
及诸象王、师子王等所出音声,闻不怖畏;菩
萨亦尔,闻诸魔声及外道声,不恐、不怖、不怯、
不畏,是名菩萨无有怖畏。

「善男子!菩萨摩诃
平等品第三¶ 第 254c 页 T16-0254.png
萨具是十法,与地平等。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
具足十法,与水平等。何者为十?一者、福德渐
深,二者、生白净法,三者、欢喜咨嗟润泽,四者、
渍烂一切烦恼根栽,五者、清净无浊,六者、灭
烦恼热,七者、除诸渴爱,八者、甚深难冒,九者、
能漂好丑,十者、净烦恼尘。

「善男子!云何菩萨
摩诃萨福德渐深?善男子!譬如诸水,次第流
注,渐入深处;菩萨亦尔,流注善法,渐渐向深,
是名菩萨福德渐深。

「云何菩萨生白净法?善
男子!譬如水聚能生一切草木、丛林、种种妙
药;菩萨亦尔,以三昧故,生长一切助菩提法,
已生长者重复增广,乃至成于一切种智树
木丛林,于佛刹土令生法果活立众生,是名
菩萨生长善法。

「云何菩萨欢喜咨嗟润泽?善
男子!譬如清水,自性润泽,复润馀物;菩萨亦
尔,自性欢喜、咨嗟、润泽,复润于他。言欢喜者,
是出世法;言咨嗟者,依佛、法、僧;言润泽者,是
心清净。是名菩萨欢喜咨嗟润泽。

「云何菩萨
渍烂烦恼根栽?善男子!譬如清水,若草、若木、
若根、若叶皆能渍烂;菩萨亦尔,因修三昧,一
切烦恼根栽相续而渍烂之,乃至名相亦皆
灭尽、不知所在,烦恼、臭秽习气亦尽,是名菩
萨渍烂一切烦恼根栽。

「云何菩萨清净无浊?
善男子!譬如净水,体性清净,无有垢秽;菩萨
亦尔,自性清净,无垢、无秽。言清净者,一切随
眠烦恼、结使、贪、瞋、痴等皆消灭故。诸根无染、
无垢、无秽,是名菩萨清净无浊。

「云何菩萨灭
烦恼热?善男子!譬如水性,夏月蒸热,一切地
土并诸地上一切众生为作清凉;菩萨亦尔,
平等品第三¶ 第 255a 页 T16-0255.png
诸众生界烦恼蒸热,以法净水悉令清凉、灭
其炽热,是名菩萨灭烦恼热。

「云何菩萨除诸
渴爱?善男子!譬如冷水于渴乏者转其渴乏;
菩萨亦尔,一切众生渴爱六尘,难忽、难耐,于
是众生为降法雨,以法雨故令诸众生回六
尘渴,是名菩萨除诸渴爱。

「云何菩萨甚深难
冒?善男子!譬如水聚甚深难冒;菩萨亦尔,修
诸智慧甚深难冒——所谓一切天、魔、外道不可
轻冒——是名菩萨甚深难冒。

「云何菩萨能漂好
丑?善男子!譬如水流一切地境——若好、若丑——悉
皆能漂;菩萨亦尔,以法流水若好、若丑诸众
生界,一切能漂。虽如是漂,不恼众生,水流亦
尔。如是,菩萨以大慈悲润泽众生,降大法雨
无所损恼,是名菩萨能漂好丑。

「云何菩萨净
烦恼尘?善男子!譬如水大,一切地上不净尘
埃、粗涩垢秽悉令润泽,净无有馀;菩萨亦
尔,有诸众生心性粗犷、烦恼客尘,依因定慧
净尽无馀,是名菩萨净烦恼尘。

「善男子!具
是十法,一切菩萨与水平等。

「善男子!菩萨摩
诃萨具足十法,与火平等。何者为十?一者、能
烧烦恼粪秽,二者、成熟一切佛法,三者、乾燥
烦恼淤泥,四者、譬如火聚,五者、能作光明,六
者、能令恐怖,七者、善能安慰,八者、于诸众生
平等,九者、世所供养,十者、不可轻蔑。

「善男子!
云何菩萨能烧烦恼粪秽?善男子!譬如火性
能烧一切粪扫秽恶、草木、丛林、诸药树等;菩
萨亦尔,以智慧火能烧一切随眠烦恼、一切
结使、贪、瞋、痴等烦恼粪扫、及对治道、钻火之
具皆悉烧尽,是名菩萨能烧一切烦恼粪秽。
平等品第三¶ 第 255b 页 T16-0255.png

「云何菩萨成熟一切佛法?善男子!譬如火性
成熟一切苗稼、药草;菩萨亦尔,以智慧火成
熟一切内诸佛法,如是成熟永无有失,是名
菩萨成熟一切佛法。

「云何菩萨乾燥烦恼淤
泥?善男子!譬如火性炙燥一切诸地淤泥;菩
萨亦尔,以智慧火炙燥一切有流之法,是名
菩萨乾燥烦恼淤泥。

「云何菩萨喻如火聚?善
男子!如诸火聚于寒冰者却其寒冻;菩萨亦
尔,一切众生烦恼寒疟,以智慧火而为却之,
是名菩萨喻如火聚。

「云何菩萨能作光明?善
男子!如大火聚绝炎炽盛,若雪山上、频耶山
顶,若一由旬、若二由旬、三、四由旬,而作光明;
菩萨亦尔,以智光明能远照了,若千由旬、若
万由旬、乃至无量阿僧祇界,为诸众生作大
光明,照了明彻,以智光明悉能却除一切无
智盲暗之法,是名菩萨能作光明。

「云何菩萨
能作怖畏?善男子!譬如禽兽、若师子王,见大
火聚而生怖畏——所谓畏损我身——远避是处。如
是,恶魔及诸魔众,若见菩萨而生怖畏,无威
德故即便远避,乃至不能得闻菩萨名号,何
况视之?是名菩萨能作怖畏。

「云何菩萨善能
安慰?善男子!譬如一人迷于稠林旷野,失其
道路,忽然得见一大火聚而往就之,能于是
中得见聚落、若见群牛,得见是已便生安慰,
离诸恐怖。如是,一切无量众生遭于生死稠
林旷野,若见菩萨则得安慰、离诸怖惧,是名
菩萨善能安慰。

「云何菩萨一切众生平等?善
男子!譬如火性于诸众生悉皆平等,如于国
王及旃陀罗平等无二;菩萨亦尔,于诸众生
平等品第三¶ 第 255c 页 T16-0255.png
悉皆平等,如于国王悉作利益、于屠杀者亦
作利益,是名菩萨于诸众生皆悉平等。

「云何
菩萨世所供养?善男子!譬如火性为诸刹利、
婆罗门等之所供养;菩萨亦尔,为诸天、人、阿
修罗、乾闼婆一切世间之所供养,作师范想,
是名菩萨世所供养。

「云何菩萨不可轻蔑?善
男子!如火虽小,不可轻触,无憍慢故;菩萨亦
尔,住于信行,从初发心未得势力于大乘法
不可轻蔑。若天、若人、一切世间天、龙、夜叉、乾
闼婆等所知所悉,作如是言:『今此菩萨不久
当坐菩提道场,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名菩萨不可轻蔑。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
足十法,与火平等。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
足十法,与虚空平等。何者为十?一者、广大,二
者、无碍,三者、寂静,四者、无边慧,五者、无边智,
六者、随顺法界,七者、信一切法同虚空性,八
者、无处所,九者、过想境界,十者、超越思量。善
男子!菩萨摩诃萨具是十法,得与虚空平等。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复有十法,与虚空
平等。何等为十?一者、于色好、丑,不贪、不瞋;二
者、于声好、丑,不爱、不憎;三者、于香好、丑,不欲、
不恚;四者、于味好、丑,不耽、不弃;五者、于触好、
丑,不淫、不怒;六者、于法好、丑,不执、不责;七者、
于得、不得,不喜、不恨;八者、于苦不戚、于乐不
欣;九者、于好、恶名,不慕、不却;十者、称叹、毁谤,
不亲、不疏。如是十法与虚空平等。

「善男子!菩
萨摩诃萨具足十法,引喻于月。何等为十?一
者、清凉众生,二者、见之欢喜,三者、增长白法,
四者、除灭黑法,五者、世所称叹,六者、形貌清
平等品第三¶ 第 256a 页 T16-0256.png
净,七者、乘最胜乘,八者、常为庄严,九者、游戏
正法,十者、有大神通,威德巍巍。

「云何菩萨清
凉众生乃至有大神通威德?

「善男子!譬如月
出一切众生悉得凉冷,以可爱故;菩萨亦尔,
能除众生烦恼蒸热令得欢喜,怡悦踊跃而
作清凉。

「善男子!如月出时,见之欢喜,以清凉
故欣悦其心;菩萨亦尔,灭烦恼热,诸根清净,
威仪、动止、功德具足。

「善男子!如上旬月从其
初生渐渐增长,至十五日具足圆满;菩萨亦
尔,从初发心至坐道场,日夜白法增长、圆满,
种种具足。

「善男子!如下旬月,色相、光明、可爱
之貌渐渐损减,乃至月尽不复现相;菩萨亦
尔,得出世智,一切妄相皆悉损减,坐道场时
毕竟不现。

「善男子!如月出时,一切世间大小、
道俗、臣民、男女悉称叹之;菩萨亦尔,一切世
间人、天、修罗皆悉光扬。

「善男子!如月天子身
心清净、光明照耀,业报所生;菩萨亦尔,身心
清净、光明遍照,法性所出自然化生,非因父
母、迦罗罗等五时不净之所污染。

「善男子!如
月天子乘清净乘而照四方;菩萨亦尔,乘最
胜乘遍照无量无边世界。

「善男子!如月天子
常为庄严,无时有翳;菩萨亦尔,常为功德所
庄严故。

「善男子!如月天子恒有自然欢喜快
乐;菩萨亦尔,恒住法乐、不住欲乐。

「善男子!如
月天子有大神通、有大威德;菩萨亦尔,具诸
功德、自在、智慧、神通变化,随意无碍。

「善男子!
菩萨摩诃萨具是十法,故喻于月。

「善男子!菩
萨摩诃萨具足十法,譬喻如日。

「何等为十?一
者、灭无明暗,二者、能令开悟,三者、能照十方,
平等品第三¶ 第 256b 页 T16-0256.png
四者、善法因起,五者、能灭诸流,六者、能作光
明,七者、能翳外道邪见,八者、显现好丑,九者、
造作善法诸业,十者、善人恭敬。

「善男子!云何
菩萨摩诃萨灭无明暗乃至云何善人恭敬?

「善男子!如日出时灭一切暗;菩萨日出灭无
明暗亦复如是。

「善男子!如日出时莲华开敷;
菩萨日出开悟众生诸受化者亦复如是。

「善
男子!如日出时照了十方;菩萨日出,智慧光
明遍照十方而不损恼一切众生。

「善男子!如
日出时放千光明照阎浮提,世人方知是日
出已;菩萨日出,智光明照,尔时方知有诸善
法。

「善男子!于阎浮提,日光灭时即知日没;菩
萨日出于诸众生作智光明,能灭众生一切
痴暗、重昏盲冥,痴暗灭故,名为漏尽菩萨不
现。

「善男子!如日出时,诸馀光明翳不能照,日
于尔时不作是念:『我令是等诸馀光明翳不
令照。』以法尔故,自然不现。菩萨日出,一切外
道、邪见、盲暗自然退灭,是时菩萨亦不作念:
『我令是等退灭不现。』

「善男子!如日出时,于阎
浮提一切众生为现好、丑,高、下,邪、正;菩萨日
出亦复如是,为诸众生显了好、丑,高、下,邪、正。
所言好者,则是圣道;所言丑者,一切邪道。

「善
男子!如日出时,种植等业因之得成;菩萨日
出,善法方生。

「善男子!如日出时,善人欢喜、供
养、称叹,而诸不良、愁毒不乐;菩萨日出,有智
之人、聪哲利根欢喜、称叹,行邪道者、婴儿、凡
夫、钝根不良、无智慧眼、愿乐生死、背涅槃道
而不恭敬。

「是名菩萨灭无明暗乃至善人恭
敬。

「如是,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十法,譬喻
平等品第三¶ 第 256c 页 T16-0256.png
如日。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十法,喻师子
王。何等为十?一者、不怖,二者、无有怯弱,三者、
不回转顾,四者、能师子吼,五者、不惊,六者、行
于山林,七者、居住山窟,八者、无所储畜,九者、
独步无侣,十者、住阿兰若。

「善男子!云何菩萨
不怖乃至住阿兰若?

「善男子!如师子王遍行
诸处,不怖、不惊,恒见自身独步无敌;菩萨亦
尔,诸处来往不怖不惊,恒见自身无对敌故。

「善男子!如师子王无怯弱想;菩萨亦尔,与诸
外道设捔力时,论议斗诤无怯弱想,不勇、不
劣。

「善男子!如师子王脱被辱时亦不回顾;菩
萨亦尔,若为外道之所损辱,亦不可转、亦不
默然。

「善男子!如师子王作师子吼,一切禽兽
及诸豺狼远走退散;菩萨亦尔,说法无我作
师子吼,执著我见外道豺狼退散,灭尽于十
方界,而是菩萨不为恼彼以无我法作师子
吼,但为回转所化众生故。

「善男子!如师子王
无所怖畏遍观十方;菩萨亦尔,性乐寂静,行
于山林。

「善男子!如师子王住于山窟;菩萨亦
尔,安住智慧寂静山窟。

「善男子!如师子王无
所储畜;菩萨亦尔,却除一切烦恼重担,无所
储畜。

「善男子!如师子王独步无侣降禽兽群;
菩萨亦尔,坐于道场,独自无侣而破魔军。

「善
男子!如师子王所住之处,一切禽兽不得侵
损一切苗稼;菩萨亦尔,国土聚落居住之处,
外道禽兽不能损侵善法苗稼。

「如是,菩萨不
怖不畏乃至能护众生善根。

「如是,善男子!菩
萨摩诃萨具是十法,喻师子王。

「善男子!菩萨
摩诃萨具足十法善能调伏。何者为十?一者、
平等品第三¶ 第 257a 页 T16-0257.png
菩提心坚固,二者、领理菩提心,三者、守护
六情,四者、修行圣道,五者、荷负重担,六者、利
益众生,心不疲倦,七者、正命,八者、实无贡高,
九者、无谄曲欺诳,十者、质直。善男子!菩萨摩
诃萨具是十法,善能调伏。

「善男子!菩萨摩诃
萨具足十法,世所知识。何等为十?一者、坐禅
摄心;二者、多修空行;三者、学法不息;四者、不
缘境界,离烦恼使,奉行如来一切经教,一向
不犯,随顺一切法宗平等,通法界宗故;五者、
行于世间如旃陀罗卑下之子,以下卑心远
离自高、傲慢、狂醉故;六者、恒乞食活,次第平
等故;七者、心无疑惑住于世间,于佛法中如
实知见故;八者、心无犹豫,内證法故;九者、不
复他信、不可诱引,自见道理故;十者、世间福
田善修行故。如是,菩萨摩诃萨具是十法,世
所知识。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十法,譬如
莲华。何等为十?一者、身无染污,二者、微细之
恶不与共住,三者、戒香芬馥,四者、受生洁净,
五者、姿颜和悦,六者、柔软微妙,七者、睹见吉
祥,八者、心意开悟,九者、心意成熟,十者、善能
摄受。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身无染污乃
至善能摄受?

「善男子!譬如莲华从水出时自
无染污,如是无染以法性尔;如是,菩萨从生
死水出而无染。何以故?得方便智慧故,一切
菩萨善解方便行在生死,生死过患不能染
污,菩萨方便智慧所持。

「善男子!如莲华中一
滴之水不能得住;如是,菩萨微细罪过悉不
中住。

「善男子!如诸地界生莲华处,香气芬馥
熏是方所;如是,菩萨是处乡村、国邑、聚落,所
平等品第三¶ 第 257b 页 T16-0257.png
居之处以戒香气无处不遍。

「善男子!如地界
处有生莲华净洁可爱,国王、王民、一切百姓
悉往就之;菩萨亦尔,诸处受生自性净洁,戒
德、威仪无不具足,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
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之所恭敬、爱重礼
拜,诸佛、菩萨称叹光扬。

「善男子!犹如莲华开
敷之时见则欢喜,色貌可爱能悦众情;菩萨
亦尔,密笑之时无有颦蹙,诸根清净。

「善男子!
犹如莲华柔软,无有粗涩;菩萨亦尔,自然柔
软,本无粗犷。

「善男子!如见莲华于梦想时则
为吉祥,而加称叹而利益故;见于菩萨利益
亦尔,一切住处甚为吉祥,为得一切智故。

「善
男子!犹如莲华渐渐开敷;菩萨亦尔,智慧觉
分莲华开敷,是时说名为佛觉悟。

「善男子!如
莲华敷,见时悦于眼根、嗅时悦于鼻根、触时
悦于身根、心欢喜时悦于意根;菩萨亦尔,成
熟智慧光时,见时眼根清净、闻时耳根清净、
已有戒功德香而悦鼻根、触时供养恭敬而
悦身根、若能思惟叹功德时意根清净。

「善男
子!如莲华生,人天摄受;菩萨亦尔,出于世间,
诸佛、菩萨,乃至诸天、帝释、梵天、护世之所崇
仰。

「是名菩萨自无染污乃至摄受。

「善男子!如
是,菩萨具是十法,喻如莲华。

「善男子!菩萨摩
诃萨具足十法,心意广大。何者为十?一者、我
当修行一切诸波罗蜜故发增广心;二者、我
当成熟一切佛法故发增广心;三者、我当教
化一切众生故发增广心;四者、我当坐于道
场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等觉已当
转法轮,若梵、若天、一切世间所不能转故发
平等品第三¶ 第 257c 页 T16-0257.png
增广心;五者、我当利益一切众生,于无
量无边世界发增广心;六者、我当造作智慧
舟航,度诸众生于生死海发增广心;七者、一
切众生无救、无护、无归依处、无有亲识能度
脱者,我当为其作亲属故发增广心;八者、我
当显现诸佛威神、作师子吼、游戏诸佛神通
道力,亦当视顾摩诃那伽发增广心;九者、我
当不共一切世间——若天、若人——无比无等故发
增广心;十者、以佛正法,我当教化一切众生,
非陋行故、非苦行故、非下劣行故,发增广
心。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是十法,发增广心。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十法,心得清净。何
等为十?一者、心多信乐,心内不动,心住坚固,
心无虚假,远离一切不善思惟,所谓不发心
求声闻道、求辟支佛道。

「以少欲知足故,远离
一切垢秽不净:离身贡高,所谓不作虚假威
仪;离口贡高,所谓不说非实语言;离心贡
高,无谄曲故、身不混杂故、口少欲故、心无贪
求故。

「知恩报恩,微细恩义尚不忘失,何况多
者?

「言语谛实,于所作事不毁谤他、无利不说、
唯叹有德、利喜劝叹,是中唯见功德,如说而
行。

「菩萨不得以口慰喻而心含怨;菩萨以口
劝叹,心不令诤;口说爱语,心无忿恨。

「菩萨不
以身现善而心行恶、菩萨不以身恭敬而心
轻慢。

「菩萨无贡高、不懈怠,不吝惜、不嫉妒,菩
萨既无贡高,亦不懈怠,不悭、不嫉,亦不幻惑
亦无谄曲。

「菩萨不斗两边互相破散。何以故?
菩萨以身恭敬,口说谛实,三业相应。

「不谤如
来清净正法,菩萨不敢谤法。云何不谤诸佛
平等品第三¶ 第 258a 页 T16-0258.png
正法?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剃除
须发,著坏色衣,于佛正法而得出家。如是出
家,非畏国王故、不畏劫贼所破坏故、不负债
故、不怖畏故、不为生活故而作沙门,以信乐
故出家学道、唯求法故亲近善友、深心承事、
就善知识、深心听法。如法修行,心无憍慢,虽
无憍慢而颠倒取,若无颠倒则能通达于佛
正道,以通达故则得正法,以得法故决定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学者不谤如来正
教正法。

「善男子!如是,菩萨具足十法,心得清
净。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十法,无有疑惑。
何等为十?信于如来身有秘密、信于如来口
有秘密、信于如来心有秘密、信菩萨行、信具
神通、信满本愿、信一乘道、信种种说、信佛音
声妙响甚深、信化众生随其根性。

「善男子!云
何菩萨信于如来有身秘密乃至信于教化
众生?

「善男子!菩萨作如是念:『所闻如来有是
法身:寂静身、无等身、无等等身、无量身、不
共身、金刚身,皆是真实,不虚不诳。』菩萨是处
不生疑惑,无有二心。如是,信于如来身有秘
密。

「复作是念:『絓是所闻如来有口秘密,如来
自口授记、相貌授记,若不了义所说经教,悉
皆信之。如来无有蹉跌、非无义说,以是因缘,
悉非妄语。诸佛如来灭一切恶,清净无垢,无
复烦恼、结使燋热,自在具足,无所希望、无浊、
无秽。若言如来有失、如来无义语者,无有是
处,至真至实,无有欺诳。』是处不疑不惑,如是,
信于佛口秘密。

「复作是念:『絓是如来心中秘
密,在心内怀,依止于心,一切声闻、缘觉所不
平等品第三¶ 第 258b 页 T16-0258.png
能知,及诸菩萨一切众生,唯除如来神通力
耳。何以故?如来甚深,难冒难量,境界广大,无
边无量,同于虚空不可思议,唯真唯实,无有
虚诳。』是处不疑,如是,信心秘密。

「复作是念:『絓
是所闻一切菩萨勤利众生、成就一切众生,
于是事业都无疲倦、亦不怖畏。荷负大担,力
势坚固,修行十度一切佛法,有无碍智、无边
智、无等智、不共智。勇猛坚固、庄严坚固、誓愿
坚固,为菩提故次第满足,唯真唯实,非是欺
诳。』是处不疑,如是,菩萨信于修行。

「复作是念:
『菩萨坐于道场,所得无滞无障无碍清净眼
通,乃至耳通、他心智通、宿命通、如意神通、漏
尽通,无著无滞无障无碍。』于三世中得一刹
那相应智,视众生界如实见之,是等众生具
足行身恶业、具足行口恶业、具足行意恶业、
诽谤贤圣、邪见颠倒、行于邪法,业因缘故,舍
身死后生诸恶道、受地狱苦;有诸众生以身
善业、以口、意业善、正见具足故,不谤贤圣、行
于正见,以正见故三业清净,以是因缘舍身
死后生于善道,天上受乐。如是真实观众生
界,即见众生善、不善业。

「复作是念:『我昔作菩
萨时行菩提道,作是誓愿:「自成正觉方令觉
他。」是我前愿,今已果满得如所愿,皆是真实、
无有虚诳。』是处不疑亦不生惑,故说菩萨名
为等觉,已自觉悟名三佛陀。

「善男子!如是,菩
萨信于菩提、信佛出世。复作是念:『所闻一乘——
唯一佛乘——皆是真实,非是欺诳,不虚不谬。所
以者何?诸乘皆从大乘中出。譬如阎浮提洲,
乃有诸洲而相围绕,各各名字皆悉属于阎浮
平等品第三¶ 第 258c 页 T16-0258.png
提洲,总说其名入阎浮提;一切诸乘亦复如
是,依大乘出,无二、无三。』是处不疑,如是,信于
一佛乘道。

「复作是念:『闻诸如来种种说法,于
诸经中悉是真实。所以者何?为化众生故,而
诸如来随机说法。』是处不疑、亦不生惑、不作
二心,如是,信于三乘有异。

「复作是念:『闻诸如
来响音甚深,微妙梵音悉皆真实。所以者何?
诸梵天子少分善根,尚有音声微妙响彻、柔
软了亮、雅美可爱,何况如来于无量劫修行
成就百福庄严、万德具足?』是处不疑不惑,如
是,信于如来甚深响音。

「复作是念:『闻佛如来
了别机性、诸根利钝,所化众生闻以一音说
法,随类各各得解,断其疑心,善根成熟者而
前化之。一一众生作如是解:「如来今者为我
一人说如是法。」而诸如来无是分别亦无思
惟,是等悉皆真实,非谬非诳。』是处不疑不惑,
生如是信:随机缘故教化众生。

「善男子!如是,
十法具足,菩萨摩诃萨无疑惑心。

「善男子!菩
萨摩诃萨具足十法,喻如大海。

「何等为十?一
切珍宝之所归聚、难冒、广大、渐渐转深、不宿
死尸、等为一味、复能容受一切川流、不过齐
限、诸大众生之所依止、无有边际。

「善男子!云
何菩萨众宝归聚乃至云何无有边际?

「善男
子!譬如大海,一切珍宝是中聚集,无量无边,
一切众生往彼采宝;菩萨亦尔,一切功德珍
宝聚集,无量无边,一切众生求福德者而往
诣之。

「善男子!如海难冒;菩萨亦尔,甚深难
冒。

「善男子!如海广大;菩萨亦尔,慈悲、智慧甚
广大故。

「善男子!譬如大海渐渐转深;菩萨亦
平等品第三¶ 第 259a 页 T16-0259.png
尔,修道、种智渐渐转深。

「善男子!如彼大海不
与一切死尸共宿。所以者何?大海法尔。如是,
菩萨不与一切烦恼及恶知识而共止宿。何
以故?菩萨法尔故。

「善男子!如此大海,一切众
流悉往入之,至成一味,所谓咸味;菩萨亦尔,
絓是所修一切白法悉成一味,所谓一切智
味。

「善男子!如海容受无量众流,不增、不减;菩
萨亦尔,受无量法无有增减。

「善男子!如彼大
海不过齐限;菩萨亦尔,教化众生不过齐限。

「善男子!如大海水,大身众生在中居住;菩萨
亦尔,一切众生有白净法,于菩萨身依止而
住。

「善男子!如大海水无有边际,一切众生不
能知其水之多少;菩萨亦尔,为诸众生而说
法要,无边无穷,无能测量。

「如是,菩萨大海福
德珍宝聚集之处乃至无边。

「善男子!如是,菩
萨具足十法,喻如大海。」
《大乘宝云经》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