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第二节 接待设施 第 x 页
第二节 接待设施
东大门
位于蛇山中麓、武昌路与武珞路相交的东北角,包括一座验票门楼、1200平方米的游客中心和票务中心。新东门的建成,实现了游客服务中心、票务中心、商务中心、导览中心、安全管理监控中心的有机整合,公园综合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
游客服务中心
毗邻公园东门停车场。建成于2011年,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是集售票、咨询、投诉、讲解、导览于一体的综合性游客服务设施。中心建设布局严格按照VI手册和功能性要求,设有售票大厅、咨询前台、寄存室、多媒体导览厅等专用区域。为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在中心为游客提供订票(火车、飞机)、订车(出租车)、短程一日游等多项旅游服务项目。
东门停车场
为智能化、生态化停车场。2009年9月18日开工建设,2010年12月8日开始正式投入使用,2018年对停车场智慧停车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总建筑面积为16300平方米,共有停车位487个,其中地面设旅游大巴停车位36个。实行智能化停车、全自动化管理,在出入口设有微机控制的出卡机和读卡机,采用高速摄像监控。进出口车道道宽8米,在应急与车流高峰时,可以双向打开道闸,车辆双进双出,及时疏散车流。负一层、二层还各设置2个残疾人车位和特种应急车位。地面铺有自流环氧地坪,覆盖1.5米厚种植土,种植有桂花、樟树等乔木及地被植物。
西爽停车场
位于公园南区跨鹤亭旁,占地面积1012平方米,被称为景区“第一形象区域”,设计时充分考虑用于执行重大外事接待任务和举办各种服务活动时停靠车辆。经过绿化升级后,原本孤立的一块高约4米的灵璧石,在花卉、灌木的掩映下,成为一道景观。
紫竹苑餐厅
位于黄鹤楼东南176米,东毗邻诗碑廊,建于1988年,占地 1410 平方米。江南庭院式风格,竹林环绕,曲径通幽,清新雅致,别具一格。餐厅内经营湖北特色经典菜,游客享受美食之余,还有古筝雅韵相伴。
黄鹤楼咖啡馆
位于公园南门左侧紫竹苑内,由中式仿古建筑改造而成,店内设有文创区,展示着四大名楼模型、黄鹤楼系列丛书和童书绘本,木色的桌椅装潢、水泥色的装饰点缀与疏落清爽的绿植搭配在一起,让咖啡馆有了与黄鹤楼“般配”的古朴气质。咖啡馆共推出了39款饮品和甜品,最受欢迎的是黄鹤拿铁,打开杯盖,奶泡上会浮现一座黄鹤楼。咖啡馆内还设有朗读亭,游客可在此朗诵诗词或体验配音的乐趣。
黄鹤古肆
呈东西向,位于公园南大门东侧,是明清式仿古建筑群。街区两旁旗幌林立,再现旧时市场的景象。黄鹤古肆年接待游客量达百万以上,古肆街上分布大小二十余间商铺,经营范围涉及餐饮、工艺品、湖北特产等;其中有“四季美汤包”这样的中华老字号。商品突出黄鹤楼文化和楚地风情,展现当地非遗文化。
落梅轩演出厅
落梅轩之名,源于唐代大诗人李白著名诗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位于黄鹤楼东南300米,白云阁以南97米处,西与公园南区接壤,毗邻鹅碑亭,占地538平方米,建筑和装饰风格与黄鹤楼艺术团演出的《楚风鹤韵》风格相融合。演出厅位于一楼,每场演出可容纳150人,年游客接待量约30万人次。成立于1993年的黄鹤楼艺术团(黄鹤楼艺术演出公司),是经国家批准的专业文化演出团体。该艺术团引入编钟文化,对楚地古老的文化现象进行独特诠释及艺术演绎,打造出一场具有黄鹤楼品格印记的大型编钟歌舞秀《楚风鹤韵》。经过近30年的发展,演出团队不断壮大,承接公园对外宣传演出任务及园林系统内的各类演出活动,影响深远。
黄鹤楼美术馆
位于白云阁一楼的环形大厅,面积360平方米,2009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后每年在此举办书画展览、笔会,为职工和游客开展书画培训与学术讲座,并以黄鹤楼文化为主题开展系列书画创作。
黄鹤书社
位于黄鹤楼中轴南侧的南轩“凝翠”,面积60 平方米,集中展示和销售以黄鹤楼为主题的书籍。2017年下半年开始筹备,2018年2月16日正式开业。
黄鹤楼婚纱摄影基地
位于紫薇苑。紫薇花的花朵颜色多样,为圆锥花序,六片花瓣,非常美艳娇贵。它花期较长,从6月份一直持续到9月份,最久能达139天,所以也有“百日红”的美称,又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赞语。婚纱摄影基地落户于此,就是为了让这些美丽的紫薇花,见证新人们的爱情,也有美好的婚姻天长地久的寓意。2015年9月12日,婚纱摄影基地落成后首次对外开放,并举办“缘聚黄鹤楼情定紫薇苑”活动。
黄鹤楼邮亭
位于黄鹤楼东广场长廊,2012年开设,是在邮政总局备案、具有黄鹤楼邮戳的主题景区邮亭。出售黄鹤楼主题特色明信片、信封、邮资及各类邮政商品,并为游客提供加盖景区纪念邮戳的服务。
黄鹤楼诗词朗读亭
位于公园西区广场,2018年年底基本落成并开始试用。这是国内名楼景区第一座诗词朗读亭。朗读亭重约一吨,六角形,两米余高,与央视“朗读亭”类似。游客在此既可以诵读黄鹤楼题材的古诗词,又可以通过微信抒发游览感受以及自己的心声和对他人的祝福。
爱心电话
公园在三个验票窗口推出爱心电话服务。游客可通过拨打爱心电话联系走失的家人朋友,顺利团聚;独自旅行的游客若遇突发情况,也可使用爱心电话联系家人以解决问题。从2015年爱心电话推出以来,共拨打电话5000余次。
爱心母婴室
位于公园游客服务中心,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方便为孩子喂奶、换尿布。
爱心助残车
公园到南门和西门的残障人士可从西爽亭进入园内,但到东门的残障人士进园有些不便,公园特在东门停车场增设爱心助残车,免费将残障人士接送入园,直接送往黄鹤楼主楼。
公共厕所
园内共有公共卫生间(免费)9座。其中,固定式(以建筑物的方式建设)旅游厕所7座,合理分布于公园各处,并根据旅游厕所质量标准持续改造更新。移动式(临时)厕所2座,分别设置于公园东大门、主楼北面园路旁,用于满足不断增长的入厕需求。公园将男女厕位比例调整为7 13,加上母婴室的厕位,女性厕位是男性厕位的2倍多。
手语服务点
位于公园东门、南门、西门验票服务点。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公园开设多项技能培训,其中包括聘请专业手语教师进行手语培训、上网寻找视频教程等方式,使得接待人员在工作中能使用简单的手语,与听力障碍游客交流。
线上售票
2018年11月,公园安装上线新的票务系统。升级后的系统新增二维码识别与身份证识别两大功能,网上购买电子票的游客无需排队兑票,可直接通过验票闸机扫描二维码或身份证入园。
黄鹤楼APP
手机下载安装黄鹤楼APP后,不仅可以手机购票、享受网上购票优惠,还可借助卫星定位系统,自动提醒游客收听所到景点的电子导览讲解。APP还推出了远程停车功能。
毛笔互动水写台
为增加游客对传统诗词文化的兴趣,激发游客的参与热情和对黄鹤楼文化的认同感,2016年5月,公园在主楼四楼接待厅和白云阁一楼大厅设置毛笔水写台,开展“毛笔书法水写台”活动,免费提供水写布及毛笔供游客即兴挥毫。同时,在黄鹤楼微信公众号推出“请赐墨宝”线上书法作品评选活动,吸引更多公众参与。“四季大碗茶”亭
2014年起,公园在东门和西门的两个便民岗亭,免费为游客提供“四季大碗茶”,并按春夏秋冬四季调制不同配方。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点
公园与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等高校学生社团,建立了节假日期间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合作模式。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在主楼、票务中心、白云阁、文化演艺中心以及保卫、营销、经营等部门,从事秩序维护、咨询引导等工作。
“诗词讲解志愿者”服务点
在公园岳飞景区、南区毛泽东词亭及李白搁笔亭均有“诗词讲解志愿者”服务点。2017年,黄鹤楼诗词讲解志愿者团队开始组建,初期共有40位志愿者加入,现已续签协议志愿者和新进志愿者在册人数共计76人。自2017年4月11日首次讲解以来,团队累计讲解服务10523小时,接受诗词讲解服务游客40万人次,得到游客双评议五星点赞600余次。
“市民园长”室
位于公园蛇山东区办公区。公园每年面向社会公开选聘1~2名“市民园长”和2~4名“特邀管理员”作为核心骨干,由他们自主招募志愿者,组建团队,常年开展文明旅游、文明养犬、爱绿护绿等志愿服务活动。市民园长团队主要以广大游客和市民为服务对象,针对公园管理的难点问题,尝试让爱好公益活动、爱逛公园、有爱心、有耐心的市民担任“园长”,推动公园管理从行政行为变成市民行动。自2014年成立以来,公园市民园长团队人数由最初的4人发展至80余人,缓解了公园管理方的压力,也促进了公园管理水平的提档升级。
黄鹤楼公园游客量统计表(1985—2019)
(含免票游客)
黄鹤楼公园门票价格调整一览表
东大门
位于蛇山中麓、武昌路与武珞路相交的东北角,包括一座验票门楼、1200平方米的游客中心和票务中心。新东门的建成,实现了游客服务中心、票务中心、商务中心、导览中心、安全管理监控中心的有机整合,公园综合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
游客服务中心
毗邻公园东门停车场。建成于2011年,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是集售票、咨询、投诉、讲解、导览于一体的综合性游客服务设施。中心建设布局严格按照VI手册和功能性要求,设有售票大厅、咨询前台、寄存室、多媒体导览厅等专用区域。为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在中心为游客提供订票(火车、飞机)、订车(出租车)、短程一日游等多项旅游服务项目。
东门停车场
为智能化、生态化停车场。2009年9月18日开工建设,2010年12月8日开始正式投入使用,2018年对停车场智慧停车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总建筑面积为16300平方米,共有停车位487个,其中地面设旅游大巴停车位36个。实行智能化停车、全自动化管理,在出入口设有微机控制的出卡机和读卡机,采用高速摄像监控。进出口车道道宽8米,在应急与车流高峰时,可以双向打开道闸,车辆双进双出,及时疏散车流。负一层、二层还各设置2个残疾人车位和特种应急车位。地面铺有自流环氧地坪,覆盖1.5米厚种植土,种植有桂花、樟树等乔木及地被植物。
西爽停车场
位于公园南区跨鹤亭旁,占地面积1012平方米,被称为景区“第一形象区域”,设计时充分考虑用于执行重大外事接待任务和举办各种服务活动时停靠车辆。经过绿化升级后,原本孤立的一块高约4米的灵璧石,在花卉、灌木的掩映下,成为一道景观。
紫竹苑餐厅
位于黄鹤楼东南176米,东毗邻诗碑廊,建于1988年,占地 1410 平方米。江南庭院式风格,竹林环绕,曲径通幽,清新雅致,别具一格。餐厅内经营湖北特色经典菜,游客享受美食之余,还有古筝雅韵相伴。
黄鹤楼咖啡馆
位于公园南门左侧紫竹苑内,由中式仿古建筑改造而成,店内设有文创区,展示着四大名楼模型、黄鹤楼系列丛书和童书绘本,木色的桌椅装潢、水泥色的装饰点缀与疏落清爽的绿植搭配在一起,让咖啡馆有了与黄鹤楼“般配”的古朴气质。咖啡馆共推出了39款饮品和甜品,最受欢迎的是黄鹤拿铁,打开杯盖,奶泡上会浮现一座黄鹤楼。咖啡馆内还设有朗读亭,游客可在此朗诵诗词或体验配音的乐趣。
黄鹤古肆
呈东西向,位于公园南大门东侧,是明清式仿古建筑群。街区两旁旗幌林立,再现旧时市场的景象。黄鹤古肆年接待游客量达百万以上,古肆街上分布大小二十余间商铺,经营范围涉及餐饮、工艺品、湖北特产等;其中有“四季美汤包”这样的中华老字号。商品突出黄鹤楼文化和楚地风情,展现当地非遗文化。
落梅轩演出厅
落梅轩之名,源于唐代大诗人李白著名诗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位于黄鹤楼东南300米,白云阁以南97米处,西与公园南区接壤,毗邻鹅碑亭,占地538平方米,建筑和装饰风格与黄鹤楼艺术团演出的《楚风鹤韵》风格相融合。演出厅位于一楼,每场演出可容纳150人,年游客接待量约30万人次。成立于1993年的黄鹤楼艺术团(黄鹤楼艺术演出公司),是经国家批准的专业文化演出团体。该艺术团引入编钟文化,对楚地古老的文化现象进行独特诠释及艺术演绎,打造出一场具有黄鹤楼品格印记的大型编钟歌舞秀《楚风鹤韵》。经过近30年的发展,演出团队不断壮大,承接公园对外宣传演出任务及园林系统内的各类演出活动,影响深远。
黄鹤楼美术馆
位于白云阁一楼的环形大厅,面积360平方米,2009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后每年在此举办书画展览、笔会,为职工和游客开展书画培训与学术讲座,并以黄鹤楼文化为主题开展系列书画创作。
黄鹤书社
位于黄鹤楼中轴南侧的南轩“凝翠”,面积60 平方米,集中展示和销售以黄鹤楼为主题的书籍。2017年下半年开始筹备,2018年2月16日正式开业。
黄鹤楼婚纱摄影基地
位于紫薇苑。紫薇花的花朵颜色多样,为圆锥花序,六片花瓣,非常美艳娇贵。它花期较长,从6月份一直持续到9月份,最久能达139天,所以也有“百日红”的美称,又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赞语。婚纱摄影基地落户于此,就是为了让这些美丽的紫薇花,见证新人们的爱情,也有美好的婚姻天长地久的寓意。2015年9月12日,婚纱摄影基地落成后首次对外开放,并举办“缘聚黄鹤楼情定紫薇苑”活动。
黄鹤楼邮亭
位于黄鹤楼东广场长廊,2012年开设,是在邮政总局备案、具有黄鹤楼邮戳的主题景区邮亭。出售黄鹤楼主题特色明信片、信封、邮资及各类邮政商品,并为游客提供加盖景区纪念邮戳的服务。
黄鹤楼诗词朗读亭
位于公园西区广场,2018年年底基本落成并开始试用。这是国内名楼景区第一座诗词朗读亭。朗读亭重约一吨,六角形,两米余高,与央视“朗读亭”类似。游客在此既可以诵读黄鹤楼题材的古诗词,又可以通过微信抒发游览感受以及自己的心声和对他人的祝福。
爱心电话
公园在三个验票窗口推出爱心电话服务。游客可通过拨打爱心电话联系走失的家人朋友,顺利团聚;独自旅行的游客若遇突发情况,也可使用爱心电话联系家人以解决问题。从2015年爱心电话推出以来,共拨打电话5000余次。
爱心母婴室
位于公园游客服务中心,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方便为孩子喂奶、换尿布。
爱心助残车
公园到南门和西门的残障人士可从西爽亭进入园内,但到东门的残障人士进园有些不便,公园特在东门停车场增设爱心助残车,免费将残障人士接送入园,直接送往黄鹤楼主楼。
公共厕所
园内共有公共卫生间(免费)9座。其中,固定式(以建筑物的方式建设)旅游厕所7座,合理分布于公园各处,并根据旅游厕所质量标准持续改造更新。移动式(临时)厕所2座,分别设置于公园东大门、主楼北面园路旁,用于满足不断增长的入厕需求。公园将男女厕位比例调整为7 13,加上母婴室的厕位,女性厕位是男性厕位的2倍多。
手语服务点
位于公园东门、南门、西门验票服务点。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公园开设多项技能培训,其中包括聘请专业手语教师进行手语培训、上网寻找视频教程等方式,使得接待人员在工作中能使用简单的手语,与听力障碍游客交流。
线上售票
2018年11月,公园安装上线新的票务系统。升级后的系统新增二维码识别与身份证识别两大功能,网上购买电子票的游客无需排队兑票,可直接通过验票闸机扫描二维码或身份证入园。
黄鹤楼APP
手机下载安装黄鹤楼APP后,不仅可以手机购票、享受网上购票优惠,还可借助卫星定位系统,自动提醒游客收听所到景点的电子导览讲解。APP还推出了远程停车功能。
毛笔互动水写台
为增加游客对传统诗词文化的兴趣,激发游客的参与热情和对黄鹤楼文化的认同感,2016年5月,公园在主楼四楼接待厅和白云阁一楼大厅设置毛笔水写台,开展“毛笔书法水写台”活动,免费提供水写布及毛笔供游客即兴挥毫。同时,在黄鹤楼微信公众号推出“请赐墨宝”线上书法作品评选活动,吸引更多公众参与。“四季大碗茶”亭
2014年起,公园在东门和西门的两个便民岗亭,免费为游客提供“四季大碗茶”,并按春夏秋冬四季调制不同配方。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点
公园与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等高校学生社团,建立了节假日期间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合作模式。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在主楼、票务中心、白云阁、文化演艺中心以及保卫、营销、经营等部门,从事秩序维护、咨询引导等工作。
“诗词讲解志愿者”服务点
在公园岳飞景区、南区毛泽东词亭及李白搁笔亭均有“诗词讲解志愿者”服务点。2017年,黄鹤楼诗词讲解志愿者团队开始组建,初期共有40位志愿者加入,现已续签协议志愿者和新进志愿者在册人数共计76人。自2017年4月11日首次讲解以来,团队累计讲解服务10523小时,接受诗词讲解服务游客40万人次,得到游客双评议五星点赞600余次。
“市民园长”室
位于公园蛇山东区办公区。公园每年面向社会公开选聘1~2名“市民园长”和2~4名“特邀管理员”作为核心骨干,由他们自主招募志愿者,组建团队,常年开展文明旅游、文明养犬、爱绿护绿等志愿服务活动。市民园长团队主要以广大游客和市民为服务对象,针对公园管理的难点问题,尝试让爱好公益活动、爱逛公园、有爱心、有耐心的市民担任“园长”,推动公园管理从行政行为变成市民行动。自2014年成立以来,公园市民园长团队人数由最初的4人发展至80余人,缓解了公园管理方的压力,也促进了公园管理水平的提档升级。
黄鹤楼公园游客量统计表(1985—2019)
(含免票游客)
黄鹤楼公园门票价格调整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