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七 第 1a 页 WYG0840-0943c.png

重修宣和博古图卷二十七
弩机镦奁钱砚滴托辕承辕舆辂饰表座刀笔杖
头等总说
汉
弩机(七器/)
书言府弩机(铭二十七字/)
银错弩机一
卷二十七 第 1b 页 WYG0840-0943d.png

银错弩机三
银错弩机四
银错弩机五
银错弩机六
镦(三器/)
金银错镦
鸠杖首镦
卷二十七 第 2a 页 WYG0840-0944a.png

奁(五器/)
凤奁
兽奁
四神奁
蟠虬携奁
连环携奁
钱(九器/)
卷二十七 第 2b 页 WYG0840-0944b.png

厌胜钱二
厌胜钱三
厌胜钱四
厌胜钱五
藕心钱一
藕心钱二
藕心钱三
卷二十七 第 3a 页 WYG0840-0944c.png

砚滴(二器/)
龟蛇砚滴一
龟蛇砚滴二
周
托辕(二器/)
辟邪车辂托辕一
辟邪车辂托辕二
卷二十七 第 3b 页 WYG0840-0944d.png

辂饰虎首承辕
汉舆辂饰
周双螭表座
汉(五器/)
表座
旂铃
刀笔
卷二十七 第 4a 页 WYG0840-0945a.png

蟠螭杖头
唐蹲龙
汉鸠车
六朝鸠车
汉龙提梁
卷二十七 第 5a 页 WYG0840-0945c.png

头等总说
百工之事皆圣人作故凝土铄金载诸传记莫不由夫
智者创巧者述后世因之以为天下用而取法以成焉
不然则兑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藏乎王府时出而陈
之复何意耶夫弩生于弓谓夫出自于越与吴雠敌而
为之则尔然在商书固已有曰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
则释之语足见弩机之设其来久矣今此则有机焉诗
卷二十七 第 5b 页 WYG0840-0945d.png

焉古之贵老为其近于亲也老者其食多噎而鸠为不
噎之鸟则赐之鸠杖今此鸠杖乃其遗制也奁者闺房
脂泽之器自汉盖有之矣钱则或铸厌胜藕心之异砚
滴则或具龟蛇之形各出一时之巧制也且一器而百
工备焉者车为多则托辕承辕与夫致饰之物犹可观
也立表以测影则表之遗座犹足用也旂则有铃在上
刀则与笔相副杖若灵寿而以龙首冠之以至蹲龙充
卷二十七 第 6a 页 WYG0840-0946a.png

务器则精工凡此诸物煎鍊镕范涂金错银雕锼诘曲
若蛟螭虫鱼之纹与夫奇葩异卉云盘而水折者细若
马氂萦如蛛丝极天下之妙而为其观美焉是虽异夫
钟鼎礼乐之器亦或可以取法故宜继其后者也
卷二十七 第 7a 页 WYG0840-0946c.png

卷二十七 第 8a 页 WYG0840-0947a.png

两铭二十七字曰延光三年闰月书言府作按延光三
年盖东汉孝安皇帝即位之十九年也是年岁在甲子
闰在十月不言十月而言闰月举闰则知十月也书言
府者所谓言则左史书之之义天禄石渠之属也盖汉
之武库随府有之如盾省是也又若工若令若丞若史
皆铭之于机则知除戎器戒不虞昔人尤在所慎者是
机之形方且密而纹镂细若丝缕绾结则可赖此以固
卷二十七 第 8b 页 WYG0840-0947b.png

卷二十七 第 9a 页 WYG0840-0947c.png

卷二十七 第 10a 页 WYG0840-0948a.png

卷二十七 第 11a 页 WYG0840-0948c.png

卷二十七 第 12a 页 WYG0840-0949a.png

第二器长四寸八分阔一寸一分重一斤一两无铭
第三器长四寸六分阔一寸一分重一斤一十两无铭
第四器长五寸一分阔一寸二分重一斤七两无铭
第五器长五寸一分阔一寸二分重一斤十有三两无
铭
第六器长五寸七分阔一寸四分重二斤二两无铭
右六器皆饰以银错细纹独后二器复著飞鸟之形如
卷二十七 第 12b 页 WYG0840-0949b.png

以取击搏飞扬之势则弩机之饰此古人岂无意哉至
于机间立度以银约之为分寸正所谓机有度以准望
者也
卷二十七 第 13a 页 WYG0840-0949c.png

卷二十七 第 13b 页 WYG0840-0949d.png

筒起节如竹一端中空可以置干一端为顶作方棱是
必古人用以饰物柄者钿以黄金间以白银花云之状
灿然可爱虽非古亦近世所不能到
卷二十七 第 14a 页 WYG0840-0950a.png

卷二十七 第 14b 页 WYG0840-0950b.png

杖之端独状鸠形蹲伏其上复回其喙以理左翼错以
金银其管□处又饰之以山云鹰隼𢉖兔之状仅若毫
发宛然画笔耳其镦则专以银饰花草虽精巧而韵古
也
卷二十七 第 15a 页 WYG0840-0950c.png

卷二十七 第 15b 页 WYG0840-0950d.png

半无铭其镦平而不锐镦之上通(阙/) 棱又其上授钺
柄处作小窍横簪以固之犹冠之有簪导也按司马法
三代之斧在夏执玄钺在商执白戚在周杖黄钺盖夏
商周所尚之色不同而所以为斧则一也汉之钺镦有
古遗法欤
卷二十七 第 16a 页 WYG0840-0951a.png

卷二十七 第 16b 页 WYG0840-0951b.png

分容九合有半共重一斤十有(阙/)两无铭
卷二十七 第 17a 页 WYG0840-0951c.png

卷二十七 第 17b 页 WYG0840-0951d.png

分容七合共重二斤一两无铭
右按许慎以奁为鉴观古人贮物之器多以奁称不独
为鉴而设昔丁度以奁为香器意其有得于是考其形
方若槛盖如屋栱一饰以凤一饰以兽所饰虽异制度
大槩相若
卷二十七 第 18a 页 WYG0840-0952a.png

卷二十七 第 19a 页 WYG0840-0952c.png

升八合共重六斤九两无铭是器奁也盖起三羊回颈
相向顶间以四神为饰且四神乃在天之象昔人于军
陈已尝取此然奁乃妆鉴之具饰以此者古人制器尚象
至于冕旒服饰未有不取象于天者也此器纯间为方
斜雷纹三足作熊状然熊者男子之祥著为妆鉴之饰
深有旨也
卷二十七 第 20a 页 WYG0840-0953a.png

卷二十七 第 20b 页 WYG0840-0953b.png

升共重二斤无铭奁盖闺房脂泽之具按是器状若截
筒盖顶饰以蟠虬上下纯素三足为熊形而耳作兽状
连环龙首以为提梁取其便于携挈
卷二十七 第 21a 页 WYG0840-0953c.png

卷二十七 第 22a 页 WYG0840-0954a.png

升共重二斤七两无铭是器状如截筒以掩其上提梁
作连环可以舒卷其体则纯素无纹而承以三足盖汉
物之制中深以有纳而连环又便于提携必昔人用以
为从游之具故以携奁名之自中古以降所谓尚象之
器已扫地矣其足以适用周急者或多出于一时私意
耳
卷二十七 第 23a 页 WYG0840-0954c.png

卷二十七 第 24a 页 WYG0840-0955a.png

卷二十七 第 25a 页 WYG0840-0955c.png

卷二十七 第 25b 页 WYG0840-0955d.png

第二钱通长五寸六分阔一寸七分重三两有半无铭
第三钱通长五寸七分阔一寸七分重三两有半无铭
第四钱通长五寸七分阔一寸八分重三两有半无铭
第五钱通长五寸七分阔一寸八分重三两有半无铭
右按封演钱谱汉武造铜锡白金为三品一曰其文龙
二曰其文马三曰其文龟而小椭之谓其圜而长也今
此钱一体之间龙马并著形长而方意有类于此然下
卷二十七 第 26a 页 WYG0840-0956a.png

永安五男钱体势虽圜轮郭皆著要文与此少类然孝
美号之曰厌胜钱则是钱殆亦用之为厌胜者邪且钱
谓之泉布则取其流行无穷之义而此著龙马者盖行
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亦泉布流行之谓欤
卷二十七 第 27a 页 WYG0840-0956c.png

卷二十七 第 28a 页 WYG0840-0957a.png

卷二十七 第 29a 页 WYG0840-0957c.png

第二钱长一寸一分阔七分重一两三钱无铭
第三钱长一寸二分阔七分重一两二钱无铭
第四钱长一寸二分阔三分重二钱有半无铭
右四者大小虽殊皆若破藕状按李孝美钱谱称世有
藕心钱不著出于何时及观其画像与此虽异然其说
以谓上下通缺若藕挺中破状与此乃正相合但未知
其何世物耳
卷二十七 第 30a 页 WYG0840-0958a.png

卷二十七 第 31a 页 WYG0840-0958c.png

合重六两无铭
后一器高一寸四分深一寸一分口径三分容半合重
四两三分无铭
右二器砚席中奇玩也作龟负蛇而有行势背为圜空
可以纳水其一制小兽如指大以立背上皆口衔物若
杯状遇水出则吐杯中制作精妙宛有生意非古人不
能为也按龟蛇北方兽主水用以饰此盖取其类耳
卷二十七 第 32a 页 WYG0840-0959a.png

卷二十七 第 33a 页 WYG0840-0959c.png

后一器高二寸三分通长六寸重一斤无铭
右二器舆辂饰也盖古人舆服未尝无制结旌绥旌有
见于车之别如轾如轩有见于车之容衡则有鸾和则
在轼而舆辂之设取象为备焉是物作辟邪蹲伏之状
复饰以螭虺其圜空可以容横梁盖所谓车之托辕也
卷二十七 第 34a 页 WYG0840-0960a.png

卷二十七 第 34b 页 WYG0840-0960b.png


一两无铭古之车制行一车者有辀驾一辀者有梁服
马则出于梁下而两骖又所以佐服马耳故辀一谓之
承辕为衔梁之具是器作虎首侈口则口衔其梁也然
其上间错金银复饰以鸾鹊回舞之态固知昔人于舆
服每有法度此特一辕之饰耳盖工之所聚于车为多
则求其他可知也
卷二十七 第 35a 页 WYG0840-0960c.png

卷二十七 第 35b 页 WYG0840-0960d.png

辂之制陶唐氏制彤车有虞氏制鸾车夏因鸾车而为
钩车商因钩车而为大辂至周而后五辂备焉唯制度
略存而文采之详皆莫考据也秦汉间舆服号称甚盛
而史亦阙其制唯后汉光武平公孙述始𫉬葆车舆辇
遂因旧制金根车以拟周之玉辂轮皆朱斑重牙贰毂
两辖文虎伏轼龙首衔轭与其弛虎饰皆备见于史是
物弛曲作鹅颈形匾而方下为镦可以植于栏楯上有
卷二十七 第 36a 页 WYG0840-0961a.png

制疑为伏轼所用之物而此得之为不完不能尽䆒其
设施之所惜哉
卷二十七 第 37a 页 WYG0840-0961c.png

卷二十七 第 37b 页 WYG0840-0961d.png

无铭周官置𣙗昼以参诸日中测景𣙗即表也是器形
若大盘上蟠双螭而仰其首于两螭间又出一筒中通
上下是为表座中通所以植𣙗无欹侧以取其端焉
卷二十七 第 38a 页 WYG0840-0962a.png

卷二十七 第 38b 页 WYG0840-0962b.png

分重三斤九两无铭是器表座也作三圜筒相合为一
体措之地则一筒端立可以立表周官所谓𣙗者是其
所以为测日之具也
卷二十七 第 39a 页 WYG0840-0962c.png

卷二十七 第 39b 页 WYG0840-0962d.png

鸾和铃昭其声也盖锡在马额鸾在镳和在衡铃在旂
皆动而有和声今此虽作铃状然未知其所设果如何
今观铃之为饰其数有七而九旂名物其斿数盖亦有
等是以交龙之旂其斿有九鸟隼之旟其斿有七熊虎
之旗其斿有六龟蛇之旐其斿有四然则铃之多寡若
拟旂之斿数当是旟之数耶
卷二十七 第 40a 页 WYG0840-0963a.png

卷二十七 第 40b 页 WYG0840-0963b.png

匕而柄间可以置缨结正携佩之器也盖古者用简牒
则人皆以刀笔自随而削书诗云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盖在三代时固已有削书矣西汉书赞萧何曹参谓皆
起秦刀笔吏则自秦抵汉亦复用之然在秦时蒙恬已
尝造笔而于汉尚言刀笔者疑其时未能全革犹有存
者耳
卷二十七 第 41a 页 WYG0840-0963c.png

卷二十七 第 41b 页 WYG0840-0963d.png

龙蟠屈而下衔其柄蜿蜒若飞动势且以金鋈之非近
世物也昔汉费长房从壶公之游及其归以杖投葛陂
泽中化龙而去则以龙蟠杖头岂其取法耶为汉物固
宜有之且九章之服龙居其最以龙者升降自如不见
制蓄神而变者也于是惟尊者得专有之耳
卷二十七 第 42a 页 WYG0840-0964a.png

卷二十七 第 42b 页 WYG0840-0964b.png

蟠龙杖头略相似但以土花所蚀见其彷佛比之龙而
无角故以螭名之螭于鼎彝间无所不用宜杖头亦或
有之夏官伊祁氏供王之齿杖谓赐老者汉文以优老
臣故赐吴王濞几杖其后灵寿杖亦为大臣孔光之赐
是则蟠螭当锡臣下之物其于龙头杖非一等物也盖
若古之衣服车马制度之等级同焉
卷二十七 第 43a 页 WYG0840-0964c.png

卷二十七 第 43b 页 WYG0840-0964d.png

幄车辂间每有所饰故或作水芝或为斗鸭种种不同
考之亦无意义惟龙之饰则非臣下可得用凡衣服器
用著以龙者皆表其人君所用之物是器作龙状而蹲
之疑宫庙乘舆以为之饰考其器则唐物也
卷二十七 第 44a 页 WYG0840-0965a.png

卷二十七 第 45a 页 WYG0840-0965c.png

二寸二分重一十两无铭
后一器高一寸八分长三寸二分阔一寸二分轮径各
一寸三分重三两无铭
右二器状鸤鸠形置两轮间轮行则鸠从之前一器汉
物也其禽背负一子有钮置之前以贯绳盖絷维之所
也后一器六朝物也其禽前后负二子亦有钮以贯绳
焉尾际又有小轮以助之盖制度略相似但增损不同
卷二十七 第 45b 页 WYG0840-0965d.png

为儿童戏若杜氏幽求子所谓儿年五岁有鸠车之乐
七岁有竹马之欢者是也
卷二十七 第 46a 页 WYG0840-0966a.png

卷二十七 第 46b 页 WYG0840-0966b.png

通作龙形蜿蜒之状角鬣瓜足灿然备足真提梁也盖
鳞虫三百六十龙为之长故舜之时观古人之象而绘
龙于衣周为九章而登龙于山历代尊之以为差等于
是后世人臣服饰皆不得而有之此提梁汉物也而状
以龙形宜非臣下所有者
重修宣和博古图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