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1a 页 WYG0793-002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仪象考成卷首上
御制玑衡抚辰仪说卷上
  仪制
  制法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2a 页 WYG0793-0024a.png
御制玑衡抚辰仪说卷上之一
 仪制
  全仪
  子午圈
  天常赤道
  赤极经圈
  游旋赤道
  四游圈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2b 页 WYG0793-0024b.png
  指时度表
  借弧指时度表
  指纬度表
  立表
  平行立表
  平行借弧表
  绾经度表
  绾时度表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3a 页 WYG0793-0024c.png
  平行线测经度表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4a 页 WYG0793-0025a.png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4b 页 WYG0793-0025b.png
  虞书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孔颖达疏曰玑
  衡者王者正天文之器汉世以来谓之浑天仪者
  是也马融云浑天仪可旋转故曰玑衡其横箫所
  以视星宿也蔡邕云衡长八尺孔径一寸下端望
  之以视星辰盖悬玑以象天而衡望之转玑窥衡
  以知星宿是其说也上天之体不可得知测天之
  事见于经者惟此璿玑玉衡一事而已杨子法言
  云或问浑天曰落下闳营之鲜于妄人度之耿中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5a 页 WYG0793-0025c.png
  丞象之几乎几乎莫之能违也闳与妄人武帝时
  人宣帝时司农中丞耿寿昌始铸铜为之象史官
  施用焉江南宋元嘉年太史丞钱乐(陈氏师凯曰/钱乐本名乐)
  (之孔疏/脱之字)铸铜作浑天仪传于齐梁周平江陵迁于
  长安尚书蔡注曰宋钱乐铸铜作浑天仪衡长八
  尺孔径一寸玑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强转而望
  之以知日月星辰之所在即璿玑玉衡之遗法也
  历代以来其法渐密本朝因之为仪三重其在外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5b 页 WYG0793-0025d.png
  者曰六合仪平置黑单环上刻十二辰八干四隅
  在地之位以准地面而定四方侧立黑双环背刻
  去极度数以中分天脊直跨地平使其半入地下
  而结于其子午以为天经斜倚赤单环背刻赤道
  度数以平分天腹横绕天经亦使半出地上半入
  地下而结于其卯酉以为天纬三环表里相结不
  动其天经之环则南北二极皆为圆轴虚中而内
  向以挈三辰四游之环以其上下四方于是可考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6a 页 WYG0793-0026a.png
  故曰六合次其内曰三辰仪侧立黑双环亦刻去
  极度数外贯天经之轴内挈黄赤二道其赤道则
  为赤单环外依天纬亦刻宿度而结于黑双环之
  卯酉其黄道则为黄单环亦刻宿度而又斜倚于
  赤道之腹以交结于卯酉而半入其内以为春分
  后之日轨半出其外以为秋分后之日轨又为白
  单环以承其交使不倾垫以其日月星辰于是可
  考故曰三辰其最在内者曰四游仪亦为黑双环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6b 页 WYG0793-0026b.png
  如三辰仪之制以贯天经之轴其环之内则两面
  当中各施直距外指两轴而当其要中之内面又
  为小窾以受玉衡要中之小轴使衡既得随环东
  西运转又可随处南北低昂以待占候者之仰窥
  焉以其东西南北无不周遍故曰四游此其法之
  大略也今考前史汉初落下闳造浑天仪本无黄
  道或云贾逵所加或云李淳风所加或云一行所
  加而宋钱乐之浑仪之制虽有黄道并无黄道经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7a 页 WYG0793-0026c.png
   圈其四游圈亦不贯于黄极则亦未尽黄道之用
   元郭守敬作简仪乃分浑仪而变其制别设立运
   圈以测地平经纬度而不设黄道圈盖黄道与黄
   极经圈成经纬设黄道又设经圈则圈多而不便
   于测候故不用黄道而专用赤道圈明正统三年
   铸铜浑仪简仪于北京即宋元遗法也我
  朝康熙八年
圣祖仁皇帝命监臣南怀仁新制六仪赤道黄道分为二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7b 页 WYG0793-0026d.png
   器皆不用地平圈而地平象限天体诸仪则地平
   之经纬与黄赤之错综皆已毕具康熙五十二年
   又
命监臣纪利安制地平经纬仪合地平象限二仪而为一
   其用尤便制作之妙于斯极矣我
 皇上敬
天法
祖齐政勤民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8a 页 WYG0793-0027a.png
亲莅灵台遍观仪象以浑天制最近古而时度信宜从
  今观其会通斯成钜典于是用今之数目合古之
  型模
御制玑衡抚辰仪用裨测候诚唐虞之遗意昭代之新
  规也仪制三重其在外者即古之六合仪而不用
  地平圈其正立双环为子午圈两面皆刻周天三
  百六十度自南北极起初度至中要九十度是为
  天经斜倚单环为天常赤道圈两面皆刻周日十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8b 页 WYG0793-0027b.png
  二时以子正午正当子午双环中空之半而结于
  其中要是为天纬其南北二极皆设圆轴轴本实
  于子午双环中空之间而轴内向以贯内二重之
  环其下承以云座仰面正中开双槽以受双环东
  面正中开云窝以受垂球下面置十字架施螺旋
  以取平架之东西两端各植龙柱龙口衔珠开孔
  以承天常赤道卯酉之两轴依观象台测定南北
  正线将座架安定则平面之四方正又依京师北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9a 页 WYG0793-0027c.png
  极出地三十九度五十五分自北极而上五十度
  五分即上应天顶自南极而下五十度五分即下
  对地心而应天顶之冲于天顶施小钉悬垂线而
  垂适当地心又适切于双环之面不即不离则上
  下正立面之四方亦正而地平已在其中故不用
  地平圈也次其内即古之三辰仪而不用黄道圈
  其贯于二极之双环为赤极经圈两极各设轴孔
  以受天经之轴两面皆刻周天三百六十度结于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9b 页 WYG0793-0027d.png
  赤极经圈之中要与天常赤道平运者为游旋赤
  道圈两面皆刻周天三百六十度与天之赤道旋
  转相应自经圈之南极作两象限弧以承之使不
  倾垫测得三辰之赤道经纬度则黄道经纬可推
  且黄道与赤道之相距古远今近纵或日久有差
  而仪器无庸改制故不用黄道圈也其在内者即
  古之四游仪贯于二极之双环为四游圈两面皆
  刻三百六十度定于游圈之两极者为直距绾于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10a 页 WYG0793-0028a.png
  直距之中心者为窥衡游圈中要设直表以指经
  度及时窥衡右旁设直表以指纬度此古今所同
  无容置议者也是故体制仿乎浑天之旧而时度
  尤为整齐运量同于赤道新仪而重环更能合应
  至于借表窥测则上下左右无不宜焉夫羲和遗
  制不可考已汉世以来或作而不传或传而不久
  盖制器尚象若斯之难也而稽古宜今至我
 朝乃臻尽善易系传云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10b 页 WYG0793-0028b.png
  利莫大乎圣人讵不信乎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11a 页 WYG0793-0028c.png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11b 页 WYG0793-0028d.png
子午圈所以正南北也天之南北定于两极必先测定
南北正线而后安置子午圈则子午圈即为南北之正
线南北正而后日轨之高下时刻之早晚中星之偏度
可得而稽也其制双环外径六尺三寸内径五尺六寸
六分环面阔三寸二分厚九分中空一寸双环之间四
隅各施铜枕合而固之其中空之半为子午正线两面
各画三百六十度每度六十分自南北极起初度至中
要九十度古曰天经环西法旧曰纬圈盖织丝以直者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12a 页 WYG0793-0029a.png
为经横者为纬古以其圈直立故曰经西法以其为横
线所界之度故曰纬今按圈直而度横则其圈宜曰经
圈而其度乃为纬度周礼贾公彦疏所谓南北之道谓
之经元儒陈氏师凯所谓自北数向南去如机上数纬
丝是也自两极起初度者北极出地南极入地其度数
皆自两极起算也中要九十度者赤道为带天之纮距
两极各一象限也南北极各设钢轴轴本扁方长三寸
阔二寸二分厚一寸实于只环之间以钢螺旋结之轴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12b 页 WYG0793-0029b.png
长六寸径八分正当双环中空之半内向以贯三辰四
游之环所以象天枢也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13a 页 WYG0793-0029c.png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13b 页 WYG0793-0029d.png
天常赤道所以正时刻也天左旋一日一周南北极持
其两端而赤道为其横带以其常定不动故曰天常日
循黄道右旋而其随天西转则系赤道之度日行临于
赤道之某位即为某时故时刻由赤道而正也其制单
环外径六尺一寸二分内径五尺六寸四分环面阔二
寸四分厚一寸四分平分其厚为赤道之中线两面各
画周日十二时每时初正各四刻每刻十五分每一时
当天之三十度每四刻当天之十五度每一分当天之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14a 页 WYG0793-0030a.png
十五分以其子正午正线当子午双环中空之半而结
于其中要使其赤道中线适当子午圈之九十度两圈
相结成十字直角古曰天纬环西法旧曰赤道经圈盖
古以其圈横运故曰纬西法以其为直线所界之度故
曰经今按圈横而度直则其圈宜曰纬圈而其度乃为
经度周礼贾公彦疏所谓东西之道谓之纬陈氏师凯
所谓自东数向西去如机上数经丝是也上面午正时
刻线结于子午圈之正北卯正居西酉正居东谓日影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14b 页 WYG0793-0030b.png
对照之时下面则子正居北午正居南卯正居东酉正
居西为日行所临之正位也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15a 页 WYG0793-0030c.png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15b 页 WYG0793-0030d.png
赤极经圈所以带赤道也亦曰过极圈制如子午双环
在内而差小外径五尺五寸六分内径五尺一寸二分
环面阔二寸二分厚八分中空一寸二分两面皆画三
百六十度每度六十分一面自两极起初度至赤道九
十度以应天经一面自赤道起初度至两极九十度以
应赤纬南北极各设轴孔用扁方铜长三寸阔与环面
等厚与双环中空等中心开圆孔以受天经之轴其孔
径适容轴径使旋转不致动摇孔之两面各施钢片厚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16a 页 WYG0793-0031a.png
四分使孔径不致磨损两轴孔之中径适当双环中空
之半与两极径线参直以钢螺旋结之环外南北极之
两端各施扁圆钢子厚五分与内外两双环之分缝等
贯于天经之轴使赤极经圈之中要九十度线适与子
午圈之九十度相准则内外两圈上下四方俱合为一
线而纵横经纬自宜悉协矣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17a 页 WYG0793-0031c.png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17b 页 WYG0793-0031d.png
游旋赤道所以象天之运行而纪其赤道经度也制如
天常赤道在内而差小外径五尺五寸六分内径五尺
一寸二分环面阔二寸二分厚一寸二分平分其厚为
赤道之中线两面各画周天三百六十度上面分为十
二宫每宫三十度每度六十分下面自丑宫起初度右
旋三百六十度以其丑宫未宫初度之线当赤经双环
中空之半而结于其中要使其赤道中线适当经圈之
九十度两圈相结成十字直角与天之赤道旋转相应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18a 页 WYG0793-0032a.png
又于经圈南极之两旁设象限弧承于游旋赤道辰宫
戌宫之下以螺旋结之使不倾垫有天常赤道之不动
者以定时又有游旋赤道之常动者以纪度则赤道之
逐宫逐度皆能周行于十二时而三辰之所躔与两曜
之相距皆可得而稽矣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19a 页 WYG0793-0032c.png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19b 页 WYG0793-0032d.png
四游圈所以测三辰之赤道经纬度也制如赤经双环
在内而差小外径五尺内径四尺六寸八分环面阔一
寸六分厚七分中空一寸四分盖三重双环之外面皆
相平而内重则渐薄中空则渐大取其轻重适宜亦便
于设窥衡也两面各画三百六十度一面自北极起初
度至南极一百八十度为去极度一面自赤道起初度
至两极各九十度为距纬度南北极各设轴孔以受夭
经之轴与过极圈同环外南北极之两端各施扁圆钢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20a 页 WYG0793-0033a.png
子厚六分与赤经四游两环之分缝等贯于天经之轴
其下半周之中要安直表以指经度及时刻两面对南
北极各安直距如圆之通径阔一寸六分厚七分中空
一寸四分直距之二面对环之两极作直径线对环之
九十度作横径线十字相交中心开圆孔施螺旋小钢
轴而圆其末以绾窥衡窥衡长四尺七寸二分方一寸
二分中空一寸上下两端施方铜盖厚五分内三分方
一寸入于管中外二分方一寸二分齐于管面中心开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20b 页 WYG0793-0033b.png
圆孔上端孔心留十字线以便测视管之四面亦各取
中线上面安立表下端右面安指纬度表左右两面之
中心各开圆孔使直距中要小轴之末入其中以绾之
则窥衡乃能南北低昂而随双环东西运转焉窥衡连
盖长四尺七寸六分比四游环内径长八分两端各施
钢箍厚一分中要孔外施钢眼钱亦厚一分使其左右
适切于中空之内面上下两端入于双环内径各四分
则上下低昂自无偏侧而所测经纬度必皆密合矣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21a 页 WYG0793-0033c.png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21b 页 WYG0793-0033d.png
指时度表通长七寸三分本长一寸六分形如方筒入
于四游双环中空之间阔一寸四分与四游环之中空
等平分其阔即当窥衡之中线筒中施左右螺旋以充
塞于中空之内使表不动移横带长三寸二分阔五分
两端各钩回二分扣于环面之外表长五寸二分阔一
寸其指时度之边线对方筒之正中亦即窥衡之正中
下端二寸四分厚三分切于游旋赤道之面以指度分
上端二寸八分厚二分切于天常赤道之面以指时刻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22a 页 WYG0793-0034a.png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23a 页 WYG0793-0034c.png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23b 页 WYG0793-0034d.png
借弧指时度表其本方筒及横带长阔并与前指时度
表同横带之下自左向右立安弧背一道长九寸三分
阔一寸二分厚一分六釐弧背之末平安指时度表除
弧背之厚长五寸二分阔一寸计自表本方筒之中线
至指时度表之内边长六寸七分当游旋赤道之十五
度当天常赤道之一小时测量时指时度表或为子午
圈所碍则用此表视其所指之时度加四刻即为所测
之时减十五度即为所测之度盖借弧指时度表在窥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24a 页 WYG0793-0035a.png
衡之右所指虽视乎借表而所测则定于窥衡天常之
时刻左旋故加三辰之度分右旋故减则用借弧指时
度表察之与用指时度表等也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25a 页 WYG0793-0035c.png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25b 页 WYG0793-0035d.png
指纬度表其形两曲安于窥衡下端之右面底长三寸
阔九分平分其阔为中线对衡面中线以螺旋结之曲
横七分与四游环之厚等又曲长一寸七分切于四游
环之外面从中线减阔之半所以指纬度也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26a 页 WYG0793-0036a.png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26b 页 WYG0793-0036b.png
立表二座形直底平表高底长各三寸二分阔九分厚
一分平分其阔为中线表直立于底长之半与底面成
直角距底面一寸一表向上开长方孔长一寸中留直
线又上五分开圆孔径四分中留十字线安于窥衡之
上端一表依前度下开直缝上开小圆孔安于窥衡之
下端各对衡面中线以螺旋结之测量时窥衡或为赤
道及铜枕所碍则用此表盖两表之孔心中线距衡面
皆相等又与衡面之中线参直则用立表测之与用窥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27a 页 WYG0793-0036c.png
衡等也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28a 页 WYG0793-0037a.png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28b 页 WYG0793-0037b.png
平行立表二座形曲底平底盘长四寸阔一寸二分厚
一分中空长三寸二分阔九分与立表底盘之长阔等
表曲如勾股股直如立表高三寸二分阔九分勾横连
于股末长五寸阔九分横植于底盘之末底盘中空冒
于立表底盘之外以掐表固之测量时窥衡立表或为
子午圈及龙柱所碍则用此表盖平行立表曲如勾股
而与立表平行则用平行立表测之与用立表等亦与
用窥衡等也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29a 页 WYG0793-0037c.png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29b 页 WYG0793-0037d.png
平行借弧表制如平行立表而倒正异盖四游窥衡东
西为子午圈及龙柱所碍南北为赤道及铜枕所碍则
用平行立表犹是窥衡所能及而管孔被遮故其表平
行正立即可见若近北极之星则东西既碍于子午圈
南北又碍于极轴窥衡不能及自上测之不能及北极
之南六度馀自下测之不能及北极之北六度馀故借
十度作平行借弧表一表上植一表下垂则窥衡未及
北极十度而窥孔之视线已与北极参直其法以半径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30a 页 WYG0793-0038a.png
一千万为一率十度之正切线一百七十六万三千二
百七十为二率表之横勾距窥衡中心二尺三寸三分
为三率求得四率四寸一分零八毫为表高之中数(自/窥)
(衡中线至直/距中线之数)上端之表立植于衡面则中数即表高(中/数)
(减衡方之半六分加表端距窥孔中心/六分为表端至表本之高仍与中数等)下端之表自衡
面下垂则于中数加衡方之半六分表端距窥孔中心
六分又加平行横勾之阔九分得六寸二分零八毫为
表之高距表端下六分开圆孔又下五分开长方孔皆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30b 页 WYG0793-0038b.png
与立表制同凡测近北极之星测得距赤道北若干加
十度即得星距赤道北之纬度若测赤道南之星亦可
用此表但测得距赤道南若干减十度即得星距赤道
南之纬度也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31a 页 WYG0793-0038c.png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31b 页 WYG0793-0038d.png
绾经度表通长四寸阔一寸四分平分其阔即当窥衡
之中线其本方筒长一寸六分高一寸八分入于四游
双环之间以左右螺旋固之其末上下二面以夹游旋
赤道上面阔七分减本之半与窥衡中线参直下面以
螺旋固之所以绾定游旋赤道之经度于四游圈也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32a 页 WYG0793-0039a.png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32b 页 WYG0793-0039b.png
绾时度表内外二截内截上下内三面绾于游旋赤道
之内规上面之末承于外截之下开二方孔以受外截
之方足下面以螺旋固之外截上下外三面绾于天常
赤道之外规上面之末覆于内截之上安二方足入于
内截之方孔下面以螺旋固之凡以太阳时刻及经度
测月星则内外截俱绾定别测月星若以经度求时刻
则止绾定内截外截随之运转视其所当刻分即得时
刻若以时刻求经度则止绾定外截任游旋赤道之运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33a 页 WYG0793-0039c.png
转视其所当度分即得经度也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34a 页 WYG0793-0040a.png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35a 页 WYG0793-0040c.png
平行线测经度表以赤经之平行线与直距之平行线
相参直(赤经之平行线在圆周直距之平行线在/圆心其平行线之间俱对南北极之中径)而测
距星之经度也其制于直距南北极之两端各安铜板
如工字形正方二寸八分与直距二面之分等(直距二/面各厚)
(七分中空一寸四/分共二寸八分)两要各缺一长方长一寸六分阔七
分与直距一面之分等(直距二面每面阔/一寸六分厚七分)扣于直距中
空之间中心开圆孔贯于天经之轴四隅距中心一寸
九分(铜板方二寸八分对角斜线三寸九分八釐四隅/距中心各一寸九分九釐今取一寸九分馀九釐)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35b 页 WYG0793-0040d.png
各安立柱圆顶开孔以穿直线与直距中径平行下安
小环以为结赤经平行线之用又按距星宫度于游旋
赤道安赤经平行线表其制上画半圆内容半方自对
角斜线起初度至横径为四十五度其中直径与指度
表之边线参直半圆中心安二游表各长二寸距中心
一寸九分边留小脐中开小圆孔与直距四隅立柱之
距中心等以线穿之上端系于北极铜板对角之两环
下端贯于南极铜板对角之两环各以垂球坠之乃视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36a 页 WYG0793-0041a.png
 四游圈之所测与此平行线之所测相距若干度即将
 游表对半圆度数安定下面以螺旋中径以压表固之
 此二线必与赤经中径平行而与直距中径之二平行
 线广狭相等从左线视之与所测参直从右线视之亦
 与所测参直则此二线即为距星经度之准线以此线
 对定距星将游旋赤道随之运转又以四游圈及窥管
 测日月及星即得其经纬度也盖以一星作距测日月
 及星必用两测旧制黄道赤道二仪南北极之通径皆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36b 页 WYG0793-0041b.png
 系圆轴故测候用通光耳实其正中与轴径等两边各
 开直缝从左缝对轴左边见光从右缝对轴右边见光
 亦犹用平行线之意也今不用圆轴而用直距两测相
 距有远近则直距对角有斜横斜则二线平距之分狭
横则二线平距之分广(直钜铜板方分也其对角斜分/也二线平距则横分也对角斜)
(则平距为斜之方故狭对角/横则平距为方之斜故广)其限自正斜起初度至四
 十五度而横四十五度以后复由横而斜至九十度与
初度同(九十度以后复由斜而横至一百三十五度与/四十五度同一百三十五度以后复由横而斜)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37a 页 WYG0793-0041c.png
(至一百八十度与初/度同盈半周天而止)如四游环与平行线表同度是为
初度是时直距对角正斜而其二线平距之分为斜之
方此二线平距之最狭者也过此而四游环距平行线
表渐远则直距对角渐横而二线平距渐广至四游环
距平行线表四十五度则直距对角正横而其二线平
距之分为方之斜此二线平距之最广者也过此则直
距对角又渐斜而二线平距又渐狭至九十度正斜而
最狭故又与初度同也今欲使赤经平行线与直距平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37b 页 WYG0793-0041d.png
行线广狭相等必以直距对角斜横之度合于赤道之
半圆游表二线距圆心各一寸九分通共三寸八分即
直距铜板对角之斜分也半圆自内方之对角斜线起
初度即直距对角之初度为正斜也半圆至横径为四
十五度即直距对角之四十五度为正横也设以二游
表通为一直表则与直距对角之斜横俨为一体但游
表在赤道若通为一直表则其线为赤道所碍而广狭
不灵且通为一表此端在横径内彼端必在横径外凡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38a 页 WYG0793-0042a.png
斜线与十字线过心相交其彼端距横径外之度与此
端距横径内之度必相等而距中径之阔亦相等故以
直表彼端当横径外之度另用一游表于横径内按度
安之其距中径之阔必相等而与直距二平行线广狭
亦相等则用平行线表亦犹用通光耳之意也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39a 页 WYG0793-0042c.png
御制玑衡抚辰仪说卷上之二
 制法
  铜质宜精
  型制宜工
  旋磨宜平
  取心宜中
  轻重宜审
  界度宜均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39b 页 WYG0793-0042d.png
  两径合度
  合结均齐
  三重同心
  安置方正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40a 页 WYG0793-0043a.png
  铜质宜精
凡铸黄铜器具应用红铜六成倭铅四成镕鍊精到然
后铸之辽历象志云古之鍊铜黑黄白青之气尽然后
用之故可施于久远唐一行铸浑天仪时称精妙理固
然也
  型制宜工
凡铸仪器以土为型必先治地极平外规较定制微大
内规较定制微小其外环面如轮次内如辐次内如毂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40b 页 WYG0793-0043b.png
中留环心务极圆平合度则所铸之体自亦圆平而旋
磨亦易为力矣
  旋磨宜平
凡制仪器必用旋磨圆环中心当治方孔以受轴轴圆
而方其端施于环心之方孔使环之上下前后左右不
得动摇则旋之自圆且平矣
  取心宜中
凡制圆器必取中心心中则界正未旋之前环心尚在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41a 页 WYG0793-0043c.png
圆规方孔皆自环心取中逮旋之既成则无中心矣而
画仪器之圆线则必先取中心为准须以直木为环径
其两端即如环之内规切𦂳安定约其中心嵌定铁板
任于环之内规取三处作点用三点求圆心法(法见数/理精蕴)
求得圆心即于铁板作记次以钢制规径一规尖二规
尖之本开方孔贯于规径之两端一尖安于圆心一尖
按环面内外规之度各用螺旋固之于环之内外规旋
转比试处处皆当规面则圆心中矣次依环之内外规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41b 页 WYG0793-0043d.png
取外界圆线半径之度安定规尖画外界圆线为度之
外界即以此半径度将外界圆线分为六觚每觚六十
(半径与六十/度之通弦等)又取内界圆线半径之度安定规尖画
内界圆线为度之内界自外界每觚六十度之点平分
之得三十度各对中心作直线抵内界其过心对角之
线即圆之通径而平分环面为两半周则圆界正矣次
将直线轻微引出外界至外规用极方正矩度准于侧
面单环则自侧面即准于彼面双环则自此环之侧面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42a 页 WYG0793-0044a.png
准于彼环之侧面复自彼环之侧面准于彼环之彼面
轻微画线作记乃用前直木环径切𦂳安定以纵横二
线对于所准之通径果于中心相交则所准确合否则
又用前法取心务令得中单环即可如前画彼面之圆
线及十二度线双环则俟审定轻重合钉枕铜再行比
试确准然后可画彼面也
  轻重宜审
凡环之两半周轻重适均则平置无偏侧之失运转无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42b 页 WYG0793-0044b.png
游移之弊审量之法用圆直铁铤径八分(与轴/径等)长逾环
径平分中线卧置之使不动移而以环面之通径线加
于其上易置试之两半周无有低昂则轻重适均否则
非其线有微差即其体质不等细察磨治务得其轻重
之适均则天常赤道之子正午正游旋赤道之丑宫未
宫三双环之南北极皆以此通径为准乃将双环已画
十二度线之一面置于下以通径准线四象分中安设
铜枕以双环彼面之通径准线合于上钉而固之复用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43a 页 WYG0793-0044c.png
前法比试确准取定中心然后画内外界圆线及十二
度线则两面之圆心圆界允协矣
  界度宜均
环心既中环界既正则界度可得而均矣顾诸环皆取
度分惟天常赤道取时刻然时刻亦与度分相准故取
度分者将每觚六十度平分之得三十度又三分之各
为十度自外界抵内界各画直线而于内界之外画圆
线一层是为十度界次将每十度又十分之各为一度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43b 页 WYG0793-0044d.png
自外界抵十度界各画直线而于十度界之外外界之
内各画圆线一层是为度界次于内度界之外外度界
之内各画圆线一层为十分界将每度六分之各为十
分画直线于其界内次于内外两十分界之间画圆线
九道界为十层自每十分之初至每十分之末各作对
角斜线则每一圆线与斜线之交即逐度之一分也取
时刻者每三十度为一时平分之得十五度为一小时
每一小时分为四刻自外界抵内界各画直线而于内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44a 页 WYG0793-0045a.png
界之外画圆线一层是为时刻界次将每刻十五分三
分之各为五分自外界抵时刻界各画直线而于时刻
界之外外界之内各画圆线一层是为五分界次于内
五分界之外外五分界之内又各画圆线一层为一分
界而将每五分又各五分之各为一分画直线与其界
内次于内外两一分界之间画圆线十一道界为十二
层自每一分之初至每一分之末作对角斜线则每一
圆线与斜线之交即逐分之五秒也(每分为六十秒十/二分之故为五秒)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44b 页 WYG0793-0045b.png
  两径合度
界度既均仪体正矣而其用尤在于轴稍滞则运转不
灵稍滑则游移不定是必轴身与轴孔两径相同密相
合切而后无滞滑之失其法以极精钢制成轴本轴身
近本径八分近末微细以铜制为轴孔(轴本轴孔皆扁/方体详前仪制)
(本/篇)上下孔面各嵌钢片厚五分开成圆孔较轴身微小
乃以油濡轴身转而入之钢屑如泥随转而出轴外孔
内更不容间则以轴身治轴孔即以轴孔治轴身故两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45a 页 WYG0793-0045c.png
径密相合切而自无滞滑之弊也
  合结均齐
经纬各环制造既已如式而合结尤宜均齐其法先将
子午圈之轴本过极圈四游圈之轴孔三扁方治令方
正十字分中(凡圈皆正立轴本轴孔入于双环之间轴/本扁方先将东西二面及南北两端各对)
(轴径取中线次将上面作十字线轴孔扁方先将上下/二面各对轴孔作十字线次将东西二面南北两端取)
(中/线)自中线各取双环中空之半为其扁方之厚(子午圈/中空一)
(寸过极圈中空一寸二分/四游圈中空一寸四分)入于双环中空之间(扁方微/厚则不)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45b 页 WYG0793-0045d.png
(动/)次于轴本轴孔之中心结通径线(上下二轴各安铜/管其端之中心开)
(小圆孔以线结之上下二孔各安/铜片其中心开小圆孔以线结之)双环之中空二极之
两面各结十字线(双环中空上下对扁方十字直线中/间对铜枕厚分之半以线围而结之)
(二极上下对扁方十字横线内/面对极中径以线围而结之)三线相参(通径直线一/十字围线二)
(纵横/皆三)倘一线有毫釐之差则非中心有偏即十字线不
正中心有偏者治扁方十字不正者治直线务令三线
相合始为得中即于上下二扁方及四铜枕刻线作记
以为合结之用乃将轴本轴孔之扁方二极双环之两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46a 页 WYG0793-0046a.png
面皆自中线取分各作四孔以铜螺旋结之(径三分试定/易钢螺旋径)
(四/分)次将过极圈与游旋赤道合结为三辰仪于过极双环
之南北两半周去极九十度中线之上下各取六分与九
十度作平行线自内规面向外各取一寸一分与南北极
作平行线依线裁成缺口以受赤道之内入又于游旋赤
道之南北两半周丑宫未宫之东或西取一寸四分与冬
夏至作平行线(作线于东则半弧背自西裁作线/于西则半弧背自东裁法理皆同)自外规
面向内各取一寸一分与辰宫戌宫作平行线依线裁去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46b 页 WYG0793-0046b.png
半弧背(凡裁弧皆梢留有馀/比试合切使令方正)以足过极圈之内容则游旋
赤道适容入于过极双环之内而丑宫未宫线适当双环
中空之间(游旋赤道外径五尺五寸六分南北各裁一寸一分/馀五尺三寸四分过极圈内径五尺一寸二分)
(南北各开一寸一分亦得五尺三寸四分九十度中线之/上下各去六分共去一寸二分与游旋赤道之厚等丑宫)
(未宫之东或西去一寸四分为双环厚分之半故游旋赤/道适容入于过极双环之内而丑宫未宫线正当双环中)
(空之/间)乃依裁去弧背之度除双环分位另制弧背铜补全
游旋赤道(以铜钉/固之)并补画度分仍将补铜拆去合结两
环使丑宫未宫正与所记中线相对又依前法于轴孔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47a 页 WYG0793-0046c.png
结通径线又自双环上下扁方直线过丑宫未宫自扁
方横线过辰宫戌宫结十字线三线相参合为一线复
用半径之斜度作尺制斜尖二管贯于尺之两端斜度
之一尖直指于南北极之外界一尖直指于辰宫戌宫
之外界以螺旋固之转相比试四象限皆相符合乃将
补铜钉而固之又以游旋赤道结于过极圈之两要恐
东西两半周日久倾垫故制二象限弧以承其下其方
一寸其弧即用过极圈一象限弧之度一端减双环厚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47b 页 WYG0793-0046d.png
分之半一寸四分抵于过极圈南极之外面一端减赤
道厚分之半六分承于游旋赤道辰宫戌宫之下面外
加二足各长一寸二分与环面之阔等以螺旋结之复
以前尺斜度之两象限仍相符合(南极有二弧不可量/故惟量北极两象限)
(此两象限合则彼/两象限亦必合矣)则游旋赤道与过极圈相交成直角
均齐方正而无有偏侧矣次于三辰仪之外将子午圈
与天常赤道合结为六合仪其子午双环之南北两半
周去极九十度中线之上下裁成缺口天常赤道之南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48a 页 WYG0793-0047a.png
北两半周裁去半弧背并另制弧背铜补画时刻皆与
三辰仪同(子午圈内规面裁去一寸二分九十度上下/各裁七分乃能容天常赤道数虽小异而其)
(理其法/则同也)乃立置天常赤道圈(中线左右以木承之/使其下可结十字线)以裁
去半弧背之半周仰于上纳入三辰仪(天常赤道顺列/之十二时与游)
(旋赤道之十二宫同在一/面乃向北极之上面也)将子午圈合结于其外以木
橙承其四隅使二环之面相平二极之线参直周围之
分缝皆相等天常游旋二赤道下半周之分缝以木片
实之使周围亦相等乃将轴本入于子午圈南北极中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48b 页 WYG0793-0047b.png
空之间贯于过极圈南北极之轴孔使扁方之四孔与
环面之四孔相合以铜螺旋结之依前法于轴端结通
径线子午卯酉各结十字线三线相参合为一线又用
斜尺絜度四象限皆相符合乃将补铜钉而固之则子
午圈与天常赤道相交成直角均齐方正无有偏侧又
卯正酉正有二小轴承于龙柱之珠孔自不虞倾垫矣
至于四游圈与窥衡合结为四游仪其法较易已详仪
制并见后篇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49a 页 WYG0793-0047c.png
  三重同心
前篇分言合结之法先正其枢心次正其经纬宜其无
不正矣然三重合为一仪必三重同心施之测量乃得
允协且以一重而言三线相参视之犹远二线相切即
有一线之差再以二重合之尤易参错则先合定外二
重比较确准而后加入内一重其中正较为易得也盖
子午圈过极圈贯于一轴则子午圈之轴本即天常赤
道之中心过极圈之轴孔即游旋赤道之中心如两心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49b 页 WYG0793-0047d.png
皆得其中则两心合而为一游旋赤道之宫度线必与
天常赤道之时刻线相合如一心有偏则两心岐而为
二而宫度线与时刻线不合矣然有偏东西与偏南北
之殊又有轴本偏与轴孔偏之异偏东西者轴本轴孔
厚分之中线不正当中空之半或偏东或偏西故丑宫
未宫线亦偏子正午正之或东或西也偏南北者轴本
轴孔扁方之中线不正当环面之径或偏北或偏南故
辰宫戌宫线亦偏卯正酉正之或北或南也治之之法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50a 页 WYG0793-0048a.png
先正东西立置子午圈按方位安定北极在上南极在
下午正在北子正在南卯正在西酉正在东(假如先是/立置天常)
(赤道圈西面午正在北子正在南卯正在下酉正在上/则子午圈西首为北极东首为南极乃以毡铺地将天)
(常赤道圈向南推转至子午圈在下即将子午圈东首/转北西首转南向北推转使北极在上则按位安定矣)
设以丑宫对于午正而未宫即对于子正转以未宫对
于午正而丑宫亦对于子正则东西正一有不对则东
西偏比试两次而轴本轴孔之偏正乃得而见焉凡两
试俱偏东俱偏西而偏分相等者为轴孔正轴本偏(轴/孔)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50b 页 WYG0793-0048b.png
(正则丑宫未宫线正当轴孔中心轴本偏东则挈之而/东轴本偏西则挈之而西故所偏同向而偏分相等也)
东为轴本偏东西为轴本偏西其偏为偏分之一半(所/谓)
(偏分者乃丑宫对午正未宫偏子正东西斜线之偏轴/本轴孔所偏者乃丑宫未宫与子正午正平行线之偏)
(如丑宫对于午正未宫偏子正东二分若以丑宫未宫/线与子正午正线平行则丑宫偏午正东一分未宫亦)
(偏子正东一分故其/偏为偏分之一半)其度之一分为尺之八毫(凡偏分/皆以游)
(旋赤道之度分而言游旋赤道外径五尺五寸六分周/一丈七尺四寸六分七釐有奇以周天三百六十度每)
(度六十分除之得每分/为八毫零八忽有奇)偏东二分者为轴本偏东一分
应向西移一分将上下轴本二扁方之东西记定(凡记/方向)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51a 页 WYG0793-0048c.png
(只记一/字可定)西面去八毫东面加八毫(以薄铜/叶钉之)则轴本正而
不偏矣偏西者准此(凡治轴本轴孔应移八毫者上下/各移八毫合之用线比较如上正)
(下偏则上之扁方不动下之扁方移一釐六毫如上亦/微偏则上移四毫下移一釐二毫或上移六毫下移一)
(釐总使上下共移一釐六毫而其十字中心正/移八毫上偏下正及偏南偏北者皆仿此治之)凡两试
一偏东一偏西而偏分相等者为轴本正轴孔偏(轴本/正则)
(子正午正线正当轴本中心设轴孔偏于戌宫之一面/丑宫在北戌宫在西是轴孔偏于丑宫未宫线之西挈)
(之于轴本则丑宫未宫线必偏于子正午正线之东转/而丑宫在南戌宫在东是轴孔偏于丑宫未宫线之东)
(挈之于轴本则丑宫未宫线必偏于子正午/正线之西故所偏异向而偏分亦相等也)东为轴孔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51b 页 WYG0793-0048d.png
偏西西为轴孔偏东其偏亦为偏分之一半偏东二分
者为轴孔偏西一分应向东移一分将上下轴孔二扁
方及环面之东西记定(子午圈有定向故不须记/过极圈有转易故并记之)东面
去八毫西面加八毫则轴孔正而不偏矣偏西者准此
凡两试俱偏东俱偏西而偏分不等者为轴本偏轴孔
亦偏偏东分多为轴孔偏西偏西分多为轴孔偏东(轴/本)
(偏东而轴孔又偏西挈之于轴本则丑宫未宫线必益/在子正午正线之东故偏东分多也轴本偏西而轴孔)
(又偏东挈之于轴本则丑宫未宫线必/益在子平午正线之西故偏西分多也)其轴孔之偏为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52a 页 WYG0793-0049a.png
偏多一半之半偏东多二分者为轴孔偏西半分偏西
多二分者为轴孔偏东半分先治轴孔则偏分等(平行/线之)
(偏既为偏分之一半而轴本轴孔在偏多之偏又为平/行线所偏之一半故为一半之半如丑宫对于午正未)
(宫偏子正东二分未宫对于午正丑宫偏子正东四分/是未宫在北偏东多二分若以丑宫未宫线与子正午)
(正线平行丑宫偏午正东一分则未宫亦偏子正东一/分未宫偏午正东二分则丑宫亦偏子正东二分是未)
(宫在北偏东仅多一分均分其半将轴孔向东移半分/则未宫在北丑宫未宫线偏子正午正东一分半丑宫)
(在北未宫在南丑宫未宫线亦偏子正午正东一分半/试以丑宫对于午正则未宫偏子正东三分转以未宫)
(对于午正丑宫亦偏子/正东三分其偏分等)东为轴本偏东西为轴本偏西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52b 页 WYG0793-0049b.png
其偏为偏分之一半再治轴本则不偏矣凡两试一偏
东一偏西而偏分不等者为轴孔偏轴本亦偏偏东分
多为轴本偏东偏西分多为轴本偏西其轴本之偏亦
为偏多一半之半偏东多二分者为轴本偏东半分偏
西多二分者为轴本偏西半分先治轴本则偏分等(如/丑)
(宫对于午正未宫偏子正东二分未宫对于午正丑宫/偏子正西四分是未宫在北偏西多二分若以丑宫未)
(宫线与子正午正线平行丑宫偏午正东一分则未宫/亦偏子正东一分未宫偏午正西二分则丑宫亦偏子)
(正西二分是未宫在北偏西仅多一分均分其半将轴/本向东移半分则未宫在北丑宫未宫线偏子正午正)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53a 页 WYG0793-0049c.png
(西一分半丑宫在北未宫在南丑宫未宫线偏子正午/正东亦一分半试以丑宫对于午正则未宫偏子正东)
(三分转以未宫对于午正则丑/宫偏子正西三分其偏分等)东为轴孔偏西西为轴
孔偏东其偏为偏分之一半再治轴孔则不偏矣凡两
试一正一偏者为轴本与轴孔之偏分相等一正一偏
东者为轴本偏东轴孔偏西一正一偏西者为轴本偏
西轴孔偏东其偏各为偏分一半之半(轴本偏东则子/正午正线在轴)
(本之西若轴孔亦偏东其偏分等则丑宫未宫线必与/子正午正线相合及其转而之西则轴孔为偏西而丑)
(宫未宫线在轴孔之东挈之于轴本盖在子正午正线/之东其偏必倍故半之为相等之偏又半之为平行线)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53b 页 WYG0793-0049d.png
(之偏轴本偏/西者准此)先治轴孔则变为俱偏东俱偏西其偏分
等再治轴本则不偏矣若先治轴本则变为一偏东一
偏西其偏分亦等再治轴孔则亦不偏矣以上凡治轴
本轴孔之偏东偏西先并环面之东西记定平置子午
圈用木橙承稳解螺旋下之磨治合度复结螺旋立置
比试皆合则东西正其南北亦正者则辰宫戌宫与卯
正酉正合为一线其南北不正者辰宫戌宫线亦必与
卯正酉正线平行乃察其南北依前法以丑宫对于午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54a 页 WYG0793-0050a.png
正未宫对于子正察辰宫戌宫线偏卯正酉正南北几
分转以未宫对于午正丑宫对于子正察辰宫戌宫线
偏卯正酉正南北几分如此比试两次则轴本轴孔之
偏南偏北亦可得而见焉凡两试俱偏南俱偏北而偏
分相等者为轴本正轴孔偏南为轴本偏南北为轴夲
偏北(皆与前法同理但/易东西为南北耳)偏南一分者为轴本偏南一分
(辰宫戌宫线既与卯正酉正线/平行故其偏分即为轴本之偏)应向北移一分将上下
轴本二扁方之南北记定环面四小孔向北开八毫轴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54b 页 WYG0793-0050b.png
夲扁方四小孔向南开八毫治令圆正易螺旋结之(环/面)
(四小孔向北开八毫轴夲固可向北移矣然孔不圆正/故将轴夲扁方四小孔向南开八毫治令圆正其径较)
(大故易微大之铜螺旋结之至/比试确准乃易用钢螺旋也)则轴夲正而不偏矣偏
北者准此凡两试一偏南一偏北而偏分相等者为轴
本正轴孔偏偏南一分者为轴孔偏北一分应向南移
一分将上下轴孔二扁方及环面之南北记定环面四
小孔向南开八毫轴孔扁方四小孔向北开八毫治令
圆正易螺旋结之则轴孔正而不偏矣偏北者准此凡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55a 页 WYG0793-0050c.png
两试俱偏南俱偏北而偏分不等者为轴本偏轴孔亦
偏偏南分多为轴孔偏北偏北分多为轴孔偏南其轴
孔之偏为偏多之一半偏南多二分者为轴孔偏北一
分偏北多二分者为轴孔偏南一分先治轴孔则偏分
(辰宫戌宫线既与卯正酉正线平行则轴本轴孔在/偏多之偏止为平行线所偏之一半如丑宫对于午)
(正辰宫戌宫线偏卯正酉正南二分转以未宫对于午/正辰宫戌宫线偏卯正酉正南四分未宫在北偏南多)
(二分是轴孔偏于未宫一分将轴孔向丑宫移一分则/丑宫在北辰宫戌宫线偏卯正酉正南三分未宫在北)
(辰宫戌宫线偏卯正酉/正南亦三分其偏分等)南为轴本偏南北为轴本偏北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55b 页 WYG0793-0050d.png
其偏即偏分再治轴本则不偏矣凡两试一偏南一偏
北而偏分不等者为轴孔偏轴本亦偏偏南分多为轴
本偏南偏北分多为轴本偏北其轴本之偏亦为偏多
之一半偏南多二分者为轴本偏南一分偏北多二分
者为轴本偏北一分先治轴本则偏分等南为轴孔偏
北北为轴孔偏南其偏即偏分再治轴孔则不偏矣凡
两试一正一偏者为轴本与轴孔之偏分相等一正一
偏南者为轴本偏南轴孔偏北一正一偏北者为轴本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56a 页 WYG0793-0051a.png
偏北轴孔偏南其偏各为偏分之一半先治轴孔则变
为俱偏北俱偏南其偏分等再治轴本则不偏矣若先
治轴本则变为一偏北一偏南其偏分亦等再治轴孔
则亦不偏矣以上凡治轴本轴孔之偏北偏南若与偏
东偏西一同比试然后解螺旋下之按分磨治未尝不
可但所偏之向或有互异易致混淆且未正东西必以
丑宫未宫线与子正午正线平行方可察其偏南北而
察平行线之偏两端察视较偏子正一端之察视为难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56b 页 WYG0793-0051b.png
故以先正东西而后正南北之为便也六合三辰二重
东西南北既正乃平置子午圈解螺旋下之加入四游
仪贯于轴本结螺旋立置如前比试则止有轴孔之偏
而无轴本之偏以四游圈南北极之中线与轴本参直
则轴孔之南北正线偏南将轴孔向南移线偏北将轴
孔向北移以窥衡之中线与丑宫未宫子正午正线展
转相对则轴孔之东西正线偏东将轴孔窥衡向东移
线偏西将轴孔窥衡向西移(窥管中线原应与轴孔参/直但毫釐之差甚为难辨)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57a 页 WYG0793-0051c.png
(且窥衡之在直距亦应东西适中如窥衡既已适中则/移轴孔如有微偏则移窥衡窥衡东西二面各有眼钱)
(如移向东则将东面眼钱易薄西面眼钱易厚如移向/西则西面易薄东面易厚总期窥衡中线与子正午正)
(丑宫未宫/线相合)如此则三重合为一心东西南北皆合为一
线用以测量而经纬乃无不协也
  安置方正
前言制造之法亦略备矣然安置不正则亦不可用其
法先于台面仪基之正中取南北真线(南北真线随地/不同京师偏指)
(南针西二/度三十分)南北中三处各作垂线与之参直依此仪基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57b 页 WYG0793-0051d.png
作南北线又作十字东西线将仪座纵横对准安定自
三垂线视之与座面中线参直用三角中垂线表(木板/为之)
(制如并矩底长六尺中长三尺两弦各长四尺二寸四/分平分底线为底之中自底线之两端取弦分相交于)
(上尖为角之中自角中至底中作/垂线为中垂线中垂线直则底平)仰置座面以取平中
心安云座两端安龙柱悬垂线以取直座面有两槽以
受子午双环柱端龙口衔珠半珠开孔以受天常赤道
两傍之小轴自珠孔中心至座面槽底与子午双环半
径等两珠孔相距与天常赤道全径等用三角中垂线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58a 页 WYG0793-0052a.png
表覆于珠孔(表底两端留小圆轴扣/于珠孔自底中挂垂线)表之垂线适当于
云座面之正中则云座正而珠孔平两珠孔之距仪心
各为天常赤道全径之一半自三垂线视之与两槽中
线参直则云座与龙柱皆正矣乃悬全仪安置其上以
北极上五十度五分为天顶南极下五十度五分为天
顶之冲于子午圈之东面作上下直线对于云座南北
正中之线口(云座东面南北正中有线/口其下有云窝以受垂球)自天顶施小钉
挂垂线适合上下直线而垂球入于云窝又适切环面
钦定仪象考成 卷首上 第 58b 页 WYG0793-0052b.png
不即不离自三垂线视之适当子午双环中空之半则
南北东西皆正候日月星至子午线用窥衡察视经纬
悉协夫然后上下四方均齐方正惟用所适无不宜矣
 
 
 
 
钦定仪象考成卷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