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九 第 1a 页 WYG0969-0531a.png

图书编卷二十九
明 章潢 撰
地道总叙
羲皇俯察地理孔圣下袭水土学羲孔之学而于地
道弗之庸心焉可乎哉舆地广矣山川之脉络未易
以周知矣而其大势则自阴阳开辟天若有意以界
内外而限南北者在分野则然是故自三危积石负
卷二十九 第 1b 页 WYG0969-0531b.png

之右循塞垣至于濊貊朝鲜是谓北纪三边也自岷
山番冢负地络之阳并商山抵上洛而南逾江汉至
于荆衡循岭徼至于百粤是谓南纪越门也其间包
有冀兖青徐荆梁豫扬雍畿服画九州江河分为两
界其大干入中国者为南北中三支虽土宇版章在
德不在险也然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
公设险以守其国所以公刘相邠太王迁岐武王宅
卷二十九 第 2a 页 WYG0969-0531c.png

处也历观古今舆图孰有如我明大一统之盛两都
并据南北雄图而省府州县翕然其环拱哉然广谷
大川异制民生其间异俗刚柔迟速异齐所以周礼
体国经野辨方正位度地居民则壤成赋各随地势
以为之区画至如今之边防海防河运海运尤经世
者所宜究心余尝愧不获环孔辙蹑禹迹以尽其俯
察下袭之宜幸图籍具存亦可以不出户庭而周知
卷二十九 第 2b 页 WYG0969-0531d.png

分野总叙
分野之说盖以星之在天者而分在地之土也观周
礼大司徒言土宜辨十二土未言所辨何土保章氏
言星土辨九州未言所辨何星尝以天象二十二州
之名考之或者春秋战国时因星土之义而详其说
乎但以列国参差不齐之地而配乎在天一定之星
诸家辨其非诚有然者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虽
卷二十九 第 3a 页 WYG0969-0532a.png

也谓其无所关焉可乎惟唐僧一行则以天下山川
之象存乎两界而分野一以山川为界不主封国郡
邑之名庶乎近之今载二十八宿分应各省地理图
并存古九州分星图合而观之无泥乎一定之说则
分星分土亦可以得其槩也已
卷二十九 第 4a 页 WYG0969-0532c.png

卷二十九 第 4b 页 WYG0969-0532d.png

十二次班固取三统历配十二分野其言最详又有
费直说周易蔡邕月令章句颇有先后魏太史令陈卓
更言郡国所入宿度今附而次之
自轸十二度为寿星于辰在辰郑之分野属兖州(费/直)
(起轸七度蔡/邕起轸六度)
自氐五度至尾九度为大火于辰在卯宋之分野属
豫州(费直起氐十一度/蔡邕起氐九度)
卷二十九 第 5a 页 WYG0969-0533a.png

属幽州(费直起尾九度/蔡邕起尾四度)
自斗十一度至女七度为星纪于辰在丑吴越之分
野属扬州(费直起斗十度/蔡邕起斗六度)
自女八度至危十五度为玄枵于辰在子齐之分野
属青州(费直起女六度/蔡邕起女二度)
自危十六度至奎四度为娵訾于辰在亥卫之分野
属并州(费直起危十四度/蔡邕起危十度)
卷二十九 第 5b 页 WYG0969-0533b.png

徐州(费直起奎六度/蔡邕起奎八度)
自胃七度至毕十一度为大梁于辰在酉赵之分野
属冀州(费直起胃十度/蔡邕起胃一度)
自毕十二度至东井十五度为实沈于辰在申魏之
分野属益州(费直起毕九度/蔡邕起毕六度)
自井十六度至柳八度为鹑首于辰在未秦之分野
属雍州(费直起井十二度/蔡邕起井十度)
卷二十九 第 6a 页 WYG0969-0533c.png

属三河(费直起柳五度/蔡邕起柳三度)
自张十七度至轸十一度为鹑尾于辰在巳楚之分
野属荆州(费直起张十三度/蔡邕起张十二度)
又改陈卓范蠡鬼谷先生张良诸葛亮谯周京房张
衡所著州郡躔次井方
角亢氐郑兖州(东郡入角一度入东平任城山阴入/角六度 泰山 角十二度 济北)
(陈留入亢五度入济阴入/氐一度 东平 氐七度)
卷二十九 第 6b 页 WYG0969-0533d.png

(淮南入心一度/楚国入房四度) (鲁国入心三度/)
箕尾燕幽州(凉州入箕十度/渔阳入尾三度) (上谷入尾一度度/右北平入尾七)
(河西上郡北地辽东西入尾十度/勃海入箕一度 乐浪入箕三度) (涿郡入尾十六度/玄菟入箕六度)
(广阳入/箕九度)
斗牛女吴越扬(九江入斗一度/豫章入斗十度) (庐江入斗六度度/丹阳入斗十六)
(会稽入牛一度/泗水入女一度) (临淮入牛四度/六安入牛六度) (广陵入牛八度/)
虚危齐青州(齐国入虚六度/济南入危一度) (北海入虚九度/乐安入危四度)
卷二十九 第 7a 页 WYG0969-0534a.png

室壁卫并州(安定入室一度/陇西入室四度) (天水入室八度度/酒泉入室十一)
(张掖入室十四度/武城入壁六度) (武都入壁一度/燉煌入壁八度) (金城入壁四度/)
奎娄胃鲁徐州(东海入奎一度/高密入娄一度) (琅琊入奎六度/阳城入娄九度)
(胶东入/胃一度)
昴毕赵冀州(魏郡入昴一度/常山入昴五度) (钜鹿入昴三度/广平入昴七度)
(中山入昴十度/赵郡入毕八度) (清河入昴九度/安平入毕四度) (信都入毕三度/河间入毕十度)
(真定入毕/十三度)
卷二十九 第 7b 页 WYG0969-0534b.png

(牂牁入参五度/汉中入参九度) (巴郡入参八度/益州入参七度)
井鬼秦雍州(汉中入井一度度定襄入井八度十八度/雁门入井十六 代郡入井二)
(太原入井二十九度/上党入鬼二度)
柳星张周三河(弘农入柳一度/河东入张一度) (河南入星三度/河内入张九度)
翼轸楚荆州(南阳入翼六度度南郡入翼十度度/江夏入翼十二 江陵入轸一)
(桂阳入轸六度度武陵入轸十度/长沙入轸十六)
国朝列郡分野
卷二十九 第 8a 页 WYG0969-0534c.png

山 保定府古幽州尾箕分野汉为涿郡 河间府
古幽州尾箕分野秦为钜鹿上谷 真定府古冀州
昴毕分野秦为钜鹿常山 顺德府古冀州昴分野
广平府古冀州昴分野秦为邯郸 大名府古冀兖
二州室壁分野商旧都春秋为晋地唐为魏郡周为
天雄军
南直𨽻应天府古扬州斗分野汉为丹阳郡吴为建
卷二十九 第 8b 页 WYG0969-0534d.png

时属楚秦属九江郡汉为淮南唐为濠州 苏州府
古扬州斗分野秦置会稽郡改江都 松江府古扬
州斗分野晋时属徐州郡名云间 常州府古扬州
斗分野秦为会稽郡唐为常州 镇江府古扬州斗
分野秦属会稽郡晋属毗陵唐为丹阳郡 扬州府
古扬州斗牛分野秦为九江汉为广陵 淮安府古
扬州斗牛分野秦为九江汉属临淮 庐州府古扬
卷二十九 第 9a 页 WYG0969-0535a.png

府古扬州斗分野战国属楚秦属九江汉属庐陵
太平府古扬州斗分野战国属楚秦属鄣郡汉为丹
阳郡 宁国府古扬州斗分野战国属越后属楚秦
为鄣郡汉置丹阳郡晋名宣城 池州府古扬州斗
分野先越后楚汉为丹阳 徽州府古扬州斗分野
先越后楚秦为鄣郡汉为丹阳 广德州古扬州斗
分野战国属楚汉为丹阳 和州古扬州斗分野战
卷二十九 第 9b 页 WYG0969-0535b.png

野战国属楚秦为九江汉为淮南 徐州古徐州房
心分野春秋为宋地秦置彭城县项羽都此
山西太原府古冀州参井分野汉置并州唐为河东
道 平阳府古冀州觜参分野尧都于此战国属韩
后属赵秦汉皆为河东郡 大同府古冀州昴毕分
野战国属赵秦为云中雁门代郡 汾州古冀州参
分野春秋属晋战国属赵秦汉皆为太原 辽州古
卷二十九 第 10a 页 WYG0969-0535c.png

沁州古冀州春秋属晋秦汉皆为上党 潞州古冀
州参井分野西伯戡黎即此秦置上党郡唐为潞
州 泽州古冀州觜参分野春秋属晋战国属韩后
属赵秦汉为上党
山东济南府古青州危分野春秋战国并为齐汉为
济南郡 兖州府古徐兖二州奎娄分野春秋为鲁
国战国属楚 东昌府古兖州危室分野春秋为
卷二十九 第 10b 页 WYG0969-0535d.png

州府古青州虚危分野太公封于此汉分置北海郡
登州府古青州危分野唐虞时为嵎夷秦为齐郡汉
属东郡魏析东莱郡 莱州府古青州危分野古莱
夷地秦属齐郡汉析置东莱郡辽东冀青二州舜分
冀东为北幽州即今广宁以西之地青东北为营州
即今广宁以东之地箕尾分野战国属燕
河南开封府古兖豫二州角亢分野春秋郑卫陈三
卷二十九 第 11a 页 WYG0969-0536a.png

彰德府古冀州室壁分野商河亶甲居相即此春秋
为晋之东阳地战国为魏之邺地秦为上党邯郸二
郡 卫辉府古冀州室壁分野殷纣所都朝歌之地
秦属河东郡汉属河内郡 怀庆府古冀州覃怀之
地室壁分野商为畿内战国为魏卫郑三国 河南
府古豫州柳分野成王营洛在此东都于此 南阳
府古豫州张分野本夏禹之国春秋并于楚战国属
卷二十九 第 11b 页 WYG0969-0536b.png

古豫州角亢氐分野秦置颍川郡汉置汝南郡东魏
改蔡州
陜西西安府古雍州井鬼分野周为王畿汉为三辅
后改京兆秦汉西晋魏后周隋唐并都于此 凤翔
府古雍州井鬼分野周为岐周春秋战国为秦武帝
更名右扶风 汉中府古梁雍二州井鬼翼轸分野
春秋战国时属秦与楚汉高祖初为汉王都南郑即
卷二十九 第 12a 页 WYG0969-0536c.png

北地郡汉析安定郡 巩昌府古雍州井鬼分野春
秋为戎羌秦属陇西郡东汉分立南安郡 临洮府
古雍州井鬼分野春秋战国时为羌所居秦汉为陇
西郡隋改金城庆阳府古雍州井鬼分野春秋时为
义渠戎国秦属北地郡 延安府古雍州井鬼分野
秦属上郡汉初属翟国 宁夏古雍州井鬼分野春
秋羌戎所居秦为上郡汉置朔方郡赫连夏氏都于
卷二十九 第 12b 页 WYG0969-0536d.png

谷浑所据隋置临洮郡 岷州古雍州井鬼分野古
西羌地秦为临洮县属陇西郡汉时晋因之 河州
古雍州西羌地秦属陇西郡汉属金城陇西二郡
靖虏古雍州西羌地秦属陇西郡汉属金城文县古
梁州井鬼分野春秋战国时为氐羌地 甘肃古雍
州井鬼分野汉以前为月支国汉武置酒泉武威张
掖等郡
卷二十九 第 13a 页 WYG0969-0537a.png

秦为会稽郡东汉属吴郡隋置杭州改馀杭郡唐复
为杭州 绍兴府古扬州井女分野禹会诸侯于此
春秋战国时为越国秦置会稽郡隋改越州唐改会
稽郡 严州府古扬州牛女分野春秋属吴越战国
属楚秦为会稽鄣二郡汉属会稽丹阳二郡唐为睦
州 金华府古扬州牛女分野春秋为越国秦属会
稽郡汉为乌伤仍属会稽唐为婺州改东阳郡 衢
卷二十九 第 13b 页 WYG0969-0537b.png

郡 处州府古扬州斗分野春秋战国属越秦为会
稽郡汉为东瓯 台州府古扬州牛女分野春秋战
国时为越地秦属闽中郡汉属东瓯国 温州府古
扬州斗牛女分野春秋战国并属越秦属闽中郡汉
初为东瓯国 宁波府古扬州牛女分野夏商周皆
为越地 湖州府古扬州斗牛分野古为防风氏之
国春秋属吴越战国属楚汉属江都改会稽丹阳二
卷二十九 第 14a 页 WYG0969-0537c.png

秋属吴越分境秦为会稽郡汉属吴
江西南昌府古扬州斗分野春秋战国时为吴越之
交秦属九江郡汉置豫章郡 饶州府古扬州斗分
野春秋楚东境后属吴战国复属楚秦属九江郡汉
属豫章郡 广信府古扬州斗分野春秋战国迭为
吴楚之地秦属九江会稽二郡汉属豫章郡及会稽
郡 南康府古扬州斗分野春秋为吴楚之地战国
卷二十九 第 14b 页 WYG0969-0537d.png

牛分野春秋为吴越地楚秦为九江郡汉分属豫章
郡 建昌府古扬州斗分野春秋吴南境战国属楚
秦属九江郡汉属豫章郡 抚州府古扬州斗分野
春秋为吴境后属越战国属楚秦属九江汉为豫章
郡吴名临川 临江府古扬州斗分野春秋属吴后
属越战国属楚秦为九江汉属淮南后属豫章 吉
安府古荆扬二州之域斗分野春秋属吴战国属楚
卷二十九 第 15a 页 WYG0969-0538a.png

陵郡 瑞州府古扬州斗分野春秋属吴战国属楚
秦属九江汉属豫章唐置靖州 袁州府古扬州斗
分野春秋属吴战国属楚秦属九江汉为豫章隋名
宜春 赣州府古扬州斗分野春秋属吴越战国属
楚秦属九江汉属豫章因二水名章贡 南安府古
扬州斗分野春秋属越战国属楚秦属九江郡汉为
豫章郡隋属虔州
卷二十九 第 15b 页 WYG0969-0538b.png

汉置江夏郡 汉阳府古荆州翼轸分野战国属楚
秦属南郡汉为江夏郡安陆县三国属魏后属吴
襄阳府古荆豫二州翼轸分野春秋属楚秦为南郡
南阳郡 德安府古荆州翼轸分野云梦即此地秦
属南郡汉属江夏郡刘宋置安陆郡 黄州府古荆
州翼轸分野秦属南郡汉属江夏郡 荆州府古荆
州翼轸分野春秋为楚鄙都秦置南郡汉改为临江
卷二十九 第 16a 页 WYG0969-0538c.png

国属楚秦为长沙郡刘宋复分巴陵等县 长沙府
古荆州翼轸分野商为荆楚地周始名长沙 宝庆
府古荆州翼轸分野春秋战国时属楚秦属长沙郡
东汉属零陵郡 衡州府古荆州翼轸分野春秋楚
地秦属长沙汉初属桂阳郡吴分为湘东衡阳二郡
常德府 辰州府古荆州翼轸分野本蛮夷之地春
秋属楚秦属黔中郡汉为长沙武陵二郡三国为武
卷二十九 第 16b 页 WYG0969-0538d.png

境秦为长沙郡 沔阳州古荆州翼轸分野春秋战
国时属楚秦属南郡汉为江夏郡 承天府古荆州
翼轸分野春秋战国时属楚秦属南郡汉为江夏郡
宋齐并为竟陵郡 靖州古荆州轸分野秦为黔中
郡汉属武陵郡武帝时属牂牁郡唐为溪洞 郴州
古荆州翼轸分野春秋战国属楚秦属长沙项羽徙
义帝于此汉置桂阳郡属荆州 施州古荆梁二州
卷二十九 第 17a 页 WYG0969-0539a.png

汉属南郡 永顺古荆州翼轸分野蛮夷之地春秋
楚国之境秦属黔中郡汉为武陵郡 保靖古荆
州翼轸分野隋为辰州地唐为汉州地宋置任靖州
四川成都府古梁州井鬼分野入参一度古为蜀国
秦置蜀郡汉武置益州蜀郡𨽻焉蜀汉都此 保宁
州古梁州井鬼分野春秋为巴国秦置巴郡汉末改
为巴西郡 顺庆府古梁州参井分野春秋战国时
卷二十九 第 17b 页 WYG0969-0539b.png

古梁州井鬼分野古为僰国汉为犍为郡 重庆府
古梁州井鬼分野周时巴子国秦置巴郡蜀王建孟
知祥继有其地 夔州府古荆梁二州地翼轸分野
秦属巴郡东汉分置永宁郡改巴东郡 马湖府古
荆州井鬼分野古僰侯国之地夷獠所居汉武为犍
为牂牁二郡 潼川州古梁州井鬼分野春秋战国
为蜀地秦为蜀郡汉置广汉郡属汉分置梓潼郡隋
卷二十九 第 18a 页 WYG0969-0539c.png

犍为郡 泸州古梁州井鬼分野春秋战国为巴国
秦属巴郡汉为犍为郡 雅州古梁州井鬼分野秦
为严道属蜀郡东川属南诏乌蒙古梁州井鬼分野
古为窦地甸汉为牂牁郡 乌撒古梁州井鬼分野
芒部古梁州井鬼分野古为屈流大雄甸 播州古
梁州井鬼分野秦为夜郎 兰江县汉属牂牁郡
永宁梁州之南境井鬼分野秦为蜀郡汉为益州
卷二十九 第 18b 页 WYG0969-0539d.png

益州 天全六番梁州之南境井鬼分野古西南夷
平荼洞古荆豫二州轸分野战国为黔中地秦属黔
中郡汉属武陵郡 松潘古梁州觜参分野古氐羌
地汉属蜀郡 四川行都司指挥使司古梁州井鬼
分野本西南夷汉武置越巂郡
福建福州府古扬州牛女分野周为八闽秦置闽中
郡汉属会稽郡唐为泉州改长乐郡 邵武府古扬
卷二十九 第 19a 页 WYG0969-0540a.png

改属建州 建宁府古扬州牛女分野周为八闽秦
属闽中郡汉属会稽郡唐置建州改建安郡 延平
府古扬州牛女分野周为闽越秦属闽中郡汉属会
稽郡唐为建福汀三州 兴化府古扬州牛女分野
周为八闽秦属闽中郡汉属会稽郡唐置𨽻丰州后
𨽻泉州 泉州府古扬州牛女分野周为八闽秦属
闽中郡汉属会稽郡唐置武荣州改清源郡 漳州
卷二十九 第 19b 页 WYG0969-0540b.png

稽郡唐置漳州改漳浦郡 汀州府古扬州牛女分
野周为八闽秦属闽中郡汉属会稽郡唐置汀州改
临汀郡
广东广州府扬州之南境牛女分野春秋为南越地
秦置南海郡后赵佗据其地汉武为南海郡 韶州
府古扬州牛女分野春秋为百粤地战国属楚秦为
南海郡汉初属南越汉武属桂阳郡 南雄府古雄
卷二十九 第 20a 页 WYG0969-0540c.png

惠州府古扬州牛女分野秦为南海郡汉初属南越
国 潮州府古扬州牛女分野古为闽越地秦属南
海郡汉初属南越 肇庆府扬州之南境牛女分野
春秋为百粤地秦为南海郡汉为苍梧合浦二郡
高州府古越地牛女分野秦为南海郡汉为合浦郡
三国吴置高凉郡 廉州府古南越地翼轸分野秦
为象郡三国吴改珠崖郡 雷州府古百粤地牛女
卷二十九 第 20b 页 WYG0969-0540d.png

武置珠崖儋耳二郡
广西桂林府古荆州翼轸分野古粤地战国为楚秦
为桂林郡汉属苍梧郁林二郡 柳州府古百粤地
翼轸分野秦为桂林郡汉属桂林郁林郡 庆远府
古百粤地翼轸分野秦属象郡汉为交趾日南二郡
平乐府古荆州翼轸分野古为百越地秦属桂林郡
汉属苍梧郡吴置珠官郡 梧州府古荆州牛女分
卷二十九 第 21a 页 WYG0969-0541a.png

浔州府古百越地翼轸分野秦为桂林郡汉属郁林
苍梧二郡 南宁府古扬州西南境翼轸分野周为
百粤地秦为桂林郡汉为郁林郡 太平府古南粤
地汉属交趾郡晋以来夷獠居之唐为羁縻州 田
州府古百粤地汉属交趾郡唐𨽻邕州 思明府古
百粤地汉属交趾郡唐置思明州𨽻邕州 思恩古
百粤地汉属交趾郡古百粤地唐𨽻邕州 镇安府
卷二十九 第 21b 页 WYG0969-0541b.png

邕州 利州古百粤地汉属交趾郡宋建利州 泰
议州古百粤地属交趾 向武州古百粤地汉属交
趾 都康州古百粤地属交趾郡 龙州古百粤汉
属交趾 江州古百粤地汉属交趾 上林古百粤
地汉属交趾 安隆古百粤地汉属交趾
云南云南府古梁州界井鬼分野 大理府古梁州界
井鬼分野汉为益州郡 临安府古梁州井鬼分野汉
卷二十九 第 22a 页 WYG0969-0541c.png

郡 澄江府古梁州界井鬼分野古西南夷 蒙化
府 景东府古柘南也 广南府宋名特磨道侬智
高之裔君之 广西府古梁州界古镇国东南境汉
为益州牂牁郡 镇元府古西南极边地唐时南诏
蒙氏为生银府 永宁府昔名楼头赕地接吐蕃
顺宁府东蒲蛮之地 曲靖古梁州界井鬼分野汉
为益州郡 姚安宋镇国地汉属益州郡 鹤庆东
卷二十九 第 22b 页 WYG0969-0541d.png

鬼分野古滇国汉属益州郡 寻甸古滇国地昔僰
刺蛮居此 丽江古梁州界井鬼分野汉为越巂益
州二郡 元吉古西南夷极边之地忙胜州南诏异
牟寻好开其地 马龙他郎甸阿

之 澜沧元为州胜州地 金齿古梁州西南徼外
之地古哀牢国 胜冲汉为永昌郡西境 车里蛮
名车里倭泥貉

卷二十九 第 23a 页 WYG0969-0542a.png

八百大甸 老挝佫呼挝自古不通中国 孟定府
旧名景麻 孟艮府 南甸旧名南宋 干崖 龙
川旧为麓州地以白夷所居 威逮州 湾甸州
蛮名细赕元属镇康路 芒布其地旧曰怒谋
贵州贵州宣慰使司荆梁二州之南境参井分野东
西南夷 思州府楚为黔中地汉属郁林 镇远府
荆州南境旧为竖耶大田溪洞 石阡府荆南裔
卷二十九 第 23b 页 WYG0969-0542b.png

州荒裔翼轸之馀夜郎之地 晋安州古梁州界井
鬼分野古夜郎地秦为黔中汉𨽻牂牁郡 永宁州
古为荒服地 镇宁州古为荒服地 安顺州古为
荒服地
分野分配总说
钦天监十二分野分配州郡与唐天文志稍异贞观
中淳风撰法象志因汉书十二次度数始以唐之州
卷二十九 第 24a 页 WYG0969-0542c.png

三危积石负终南北络之阴东及太华逾河并雷首
底柱王屋太行北抵常山之右乃东循塞垣至秽貊
朝鲜是谓北纪以限匈奴南戒自岷山嶓冢负地络
之阳东及太华连商山熊耳外方桐柏自上络南逾
江汉抵武当荆山至于衡阳乃东循岭徼达东瓯闽
中是谓南纪以限蛮夷故星傅谓北戒为三边南戒
为越门河源自北纪之首循雍州北徼达华阴而与
卷二十九 第 24b 页 WYG0969-0542d.png

济渎相表里谓之北河江源自南纪之首循梁州南
徼华阳而亦与地络相会并行而东及荆山之衡阳
分而东流汉水淮渎相为表里谓之南河故于天象
则弘农分陜为两河之会五服诸侯在焉自陜而西
为秦凉北纪山河之曲为晋代南纪山河之曲为巴
蜀皆负险用武之国也自陜而东三川中岳为成周
西距外方大伾北至于济南至于淮东达钜野为宋
卷二十九 第 25a 页 WYG0969-0543a.png

为申随皆四战用文之国也北纪之东至北河之北
为邢赵南纪之东至南河之南为荆楚自北河下流
南距岱山为三齐夹右碣石为北燕自南河下流北
距岱山为邹鲁南涉江淮为吴越皆负海之国货殖
之所阜也自河源循塞垣北东及海为边侥自江源
循岭徼南东及海为蛮越观两河象与云汉之所始
终而分野可知矣于易五月一阴生而云汉潜萌于
卷二十九 第 25b 页 WYG0969-0543b.png

而云汉上升始交于列宿七纬之气通矣东井据百
川上流故鹑首为秦蜀墟得两戒山河之首云汉达
坤维右而渐升而始居列宿上觜觿参伐皆与天关
表而在河阴故实沈下流得大梁距河稍远涉阴亦
深故其分野自漳滨却负恒山居北纪众山之东南
外接髦头地皆河外阴国也十月阴气进踰乾维始
上达于天云汉至营室东壁间升气悉究与内规相
卷二十九 第 26a 页 WYG0969-0543c.png

北正达于东正得云汉降气为山河下流陬訾在云
汉升降中居水行正位故其分野当中州河济间且
王良阁道由紫垣绝汉抵营室上帝离宫也内接成
周皆豕韦分十一月一阳生而云汉渐降退及艮维
始下接于地至斗建间始复与列舍气通于易天地
始交泰象也踰析木津阴气并降进及大辰升阳之
气究而云汉沈潜于东正之中故易雷出地曰豫龙
卷二十九 第 26b 页 WYG0969-0543d.png

析木为云汉末派山河极焉故其分野自河南下流
穷南纪之曲东北负海为析木负海者以其云汉之
阴也唯陬訾内接紫宫在正畿居河济间降娄玄枵
与山河首尾相远邻颛顼之墟故为中州负海之国
也其地当南河之北北河之南界以岱宗至于东海
自鹑首踰河而东曰鹑火得重离正位轩辕之祗在
焉其分野自河会之交东接祝圣之墟北负河南及
卷二十九 第 27a 页 WYG0969-0544a.png

明堂升气天市之都在焉其分野自钜野岱宗西至
东流北负河济南及淮皆和气之所布也阳气自明
堂渐升远于龙角曰寿星龙角谓之天关于易气以
阳决阴夬象也升阳进踰天关得纯乾之位故鹑尾
直建巳之月内列太微为天庭其分野自南河以负
海亦纯阳地也寿星在天关内故其分野在商亳西
南淮水之阴北连太室之东自阳盛之际亦巽维地
卷二十九 第 27b 页 WYG0969-0544b.png

其分野与帝车相直皆五帝墟也究咸池之政而在
乾维内者降娄也故为少昊之墟叶北官之政而在
乾维外者陬訾也故为颛顼之墟成摄提之政而在
巽维内者寿星也故为太昊之墟布太微之政而在
巽维外者鹑尾也故为烈山氏之墟得四海中承太
阶之政轩辕也故为有熊氏之墟木金得天地之微
气其神治于季月水火得天地之章气其神治于孟
卷二十九 第 28a 页 WYG0969-0544c.png

若微者沈潜而不及章者高明而过亢皆非上帝之
居也斗杓谓之外庭阳精之所布也斗魁谓之会府
阳精之所复也杓以治外故鹑尾为南方负海之国
魁以治内故陬訾为中州四战之国其馀列舍在云
汉之阴者八为负海之国在云汉之阳者四为四战
之国降娄玄枵以负东海其神主于岱宗岁星位焉
星纪鹑尾以负南海其神主于衡山荧惑位焉鹑首
卷二十九 第 28b 页 WYG0969-0544d.png

以负北海其神主于恒山辰星位焉鹑火大火寿星
豕韦为中州其神主于嵩岳镇星位焉近代诸儒言
星土者或以州或以国虞夏秦汉郡国废置不同周
之兴也王畿千里及其衰也仅得河之七县今天下
一统而直以鹑火为周分则疆场舛矣七国之初天
下地形雌韩而雄魏魏地西距高陵尽河东河内北
固漳邺东分梁宋至于汝南韩魏据全郑之地南尽
卷二十九 第 29a 页 WYG0969-0545a.png

亘数州相错如绣考云汉山河之象多者或至十馀
宿其后魏徙大梁则西河合于东井秦拔宜阳而上
党入于鬼方战国未灭时星家之言屡有明效今则
同在畿甸之中矣而或者犹据汉书地理志推之是
守甘石遗术而不知变通之数也又古之辰次与节
气相系各据当时历数与岁差迁徙不同今更以七
宿之中分四象中位自上元之首以度数纪之而著
卷二十九 第 29b 页 WYG0969-0545b.png

文志十二次分野始角亢者以东方苍龙为首也唐
十二次始女虚危者以十二支子为首也以其斗牛
为星分之首者日月星起于斗宿古之言天者由斗
牛以纪星故曰星纪则星纪为十二次之首而斗牛
又二十八舍之首也本朝应运肇基而南京应天府
是星纪斗牛之分且与天地人三统之正相协自周
以来千年间帝王之运适符于今岂偶然哉
卷二十九 第 30a 页 WYG0969-0545c.png

(北/斗)一主秦 二主楚 三主梁 四主吴五主赵
六主燕 七主齐
(南/斗)一主吴 二主会稽 三主丹阳 四主豫章
五主庐江 六主九江
(三/台)上台上星主兖豫下星主荆扬 中台上星主梁
雍下星主冀州 下台上星主青州下星主徐州
(五/车)一主秦 二主燕赵 三主鲁卫 四主楚 五
卷二十九 第 30b 页 WYG0969-0545d.png

(五星/所主)岁星主齐鲁东吴青徐扬兖之地 荧惑主荆
楚川南荆州衡阳之地 镇星主中州三河梁豫之
地 太白主西维秦晋巴蜀梁雍之地 辰星主燕
赵代幽燕之地
(天市/垣墙)下元一宫名天市两扇垣墙二十二东边宋与
南海关燕东徐越齐中山九河赵魏次其间西边韩
楚梁巴蜀周与郑晋并河间河中直在头上安
卷二十九 第 31a 页 WYG0969-0546a.png

次第分六丞最后成八数西边少尉起等初辅卫亦
分上少无上丞最后对上少七星点点不搠望
(十二/诸侯)十二诸侯次第陈先从越国向东论东西两周
次二陈秦雍周南双雁门代国向西一缙绅韩魏各
一皆北轮楚之一国魏西屯楚城南畔赵燕毕燕西
北郡是齐邻
星细区分
卷二十九 第 31b 页 WYG0969-0546b.png

河济 庚辛华山以西 壬癸常山以北 甲齐乙
东夷 丙楚丁南夷 戊魏己韩 庚秦辛西夷
壬燕赵癸北夷
(十二支/分野)子周 丑翟 寅赵 卯郑 辰邯郸 巳卫
午秦 未中山 申齐 酉鲁 戌吴越 亥燕代
总论分野
分野视分星古不谓地也地有彼此之不齐而分野
卷二十九 第 32a 页 WYG0969-0546c.png

在天十二次整然之分野其说之难通也固宜盖天
有三垣紫微太微天市是也紫微太微皆将相辅佐
之位而天市下垣则列国星宿之所在其星东南二
十二宋南海燕东海徐吴越齐中山九河赵越韩楚
巴蜀秦周郑晋河间河中曰分野者指列宿所属之
分而言也郑氏所谓星土星所主土是也其国在此
而星则在彼彼此若不相配而其为象未尝不相属
卷二十九 第 32b 页 WYG0969-0546d.png

野在天亦居南也列国之在天下彼此纵横之不齐
犹犬牙然而欲以其地之不齐者求合乎在天分野
之整然彼此之不相配无足怪者甚者至于天之北
极为天之首其体反背故有吴北鲁东之差其惑甚
矣易不云乎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水火金木土其形
在地者也而天有其星焉所谓象也岂惟五星哉凡
物莫不皆然矣故夫齐吴燕宋韩楚周秦魏赵诸国
卷二十九 第 33a 页 WYG0969-0547a.png

天有是星有是星则有是名曰齐吴燕宋韩楚周秦
魏赵列国者非后世有是名而举以为分野之名也
何以知其然也徵诸东海南海九河河间河中巴蜀
中山有以知之也东海南海九河河间河中非国中
山巴蜀非若诸国之显也故曰地有是形则天有是
星而分野者指列星所属之分而言也或曰若然则
十二次之说将无所徵曰十二次所以验天运之度
卷二十九 第 33b 页 WYG0969-0547b.png

其度数次舍之所在而妖祥见焉则其所属之地从
亦可徵矣抑分野之岂专系于是哉又按宋叶时礼
经会元其辨尤详兹不能具矣
分野辨
容斋洪氏随笔曰十二国分野上属二十八宿其为义
多不然前辈固有论之者矣其甚不可晓者莫如晋天
文志谓自危至奎为娵訾于辰在亥卫之分野也属并
卷二十九 第 34a 页 WYG0969-0547c.png

部汉属司𨽻其他邑皆其东郡属兖州于并州了不相
干而并州之下所列郡名乃安定天水陇西酒泉张掖
诸郡自系凉州耳又谓自毕至东井为实沈于辰在申
魏之分野也属益州且魏分晋地得河内河东数十县
于益州亦不相干而雍州为秦其下乃列云中定襄雁
门代太原上党诸郡盖又自属并州耳谬乱如此而出
于李淳风之手岂非蔽于天而不知地乎
卷二十九 第 34b 页 WYG0969-0547d.png

鲁东而降娄西周中土而柳星南秦西北而井鬼西
南觜参西而魏东北角亢东而郑荥阳昴毕西而赵
河朔又曰牛女北而谓之扬州虚危北而谓之青州
昴毕西而谓之冀州奎娄西而谓之徐州魏冀州之
国而属于益鲁兖州之国而属于徐然则分野之说
若有可疑者但傅讹已久历代因之而唐一行以山
河为限而不主于州国之说后人竟未之讲也
卷二十九 第 35a 页 WYG0969-0548a.png

卷二十九 第 35b 页 WYG0969-0548b.png

言星土辨九州不言所辨何星又言所封之域皆有
分星不言其何分也康成以春秋时十二国分配十
二次恐未必然今此图不指定九州分配某星只按
职方氏所言九州东西南北自有定界观九州地界
之所抵则星之所辨亦略可观矣
卷二十九 第 36a 页 WYG0969-0548c.png

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康成以为十二土分
野十二邦系十二次各有所宜保章氏曰以星土辨
九州之地所封封域各有分星司农引春秋傅曰参
为晋星商主大火国语曰岁之所在则我有周之分
野是也康成则曰今其存可言者十二次之分也此
分野之辨所以纷纷而不一欤自时厥后或以十二
州配之或以列郡配之或以山河两界配之或以七
卷二十九 第 36b 页 WYG0969-0548d.png

八宿或系之五星纷纷异论是以学者多疑焉主分
野之是者则曰自柳九度至张十六度为鹑火之次
当周之分武王克商岁在鹑火伶州鸠曰岁之所在
则我有周之分野则周属鹑火可知自毕十二度至
东井十五度为实沈之次当晋之分晋文即位岁在
实沈董固曰实沈之次晋人是居则晋属实沈可知
自张十七度至轸十七度为鹑尾之次当楚之分鲁
卷二十九 第 37a 页 WYG0969-0549a.png

且曰岁弃其次而旅于明年之次以害鸟帑周楚恶
之说者谓帑鸟尾也则楚属鹑尾可知自氐五度至
尾九度为大火之次当宋之分昭公十七年星见大
辰而梓慎知宋之将火且曰宋大辰之墟郑祝融之
墟也皆火房也说者谓辰大火也则宋属大火可知
此则分野之说为不疑矣辨分野之非者则曰吴越
南而星纪北齐东而玄枵北卫东而娵訾北鲁东而
卷二十九 第 37b 页 WYG0969-0549b.png

乎秦在西北而井鬼乃在乎西南以井鬼为秦可乎
觜参在西魏在东北以觜参为魏可乎角亢东宿郑
在荥阳而属于角亢可乎昴毕西宿赵居河朔而属
于昴毕可乎又曰牛女北也史记谓之扬州虚危北
也史记谓之青州昴毕西也史记谓之冀州奎娄西
也史记谓之徐州魏冀州之国也晋则不属于冀而
属于益鲁兖州之国也鲁则不属于兖而属于徐此
卷二十九 第 38a 页 WYG0969-0549c.png

礼不应有星土之辨拘分野之说以为验则左氏未
免有傅会之诬更以左氏考之无水之灾何关于玄
枵星纪而梓慎以为宋郑之灾(襄二十/八年)日食之变何
与于豕韦降娄而士元伯以为鲁卫之恶(昭七/年)星纪
果同为吴分则吴亦得岁士墨何以谓之越得岁而
吴伐之必受其凶(昭二十/二年)参虚果为晋分则实沈为
星子产何以谓之高辛之子而能为晋侯之祟(昭元/年)
卷二十九 第 38b 页 WYG0969-0549d.png

牛女而晋元王吴四星聚觜参而齐祖王魏彗星扫
东井而苻坚亡秦景星见箕尾而慕容德复燕此又
分野之验而未可以尽略之也盖星土分星本不可
以州国拘也且以职方氏言地理必指其东西南北
之所在山镇川泽之所分民畜谷利之所有独于天
文之纪如司徒只言十有二土未尝斥言其所应者
何次保章氏言星土辨九州之地不明言其所辨者
卷二十九 第 39a 页 WYG0969-0550a.png

章观之随其土之所属应其星之所临故谓之星土
辨九州之地非如郑氏言十二邦系十二次也随其
国之所封属其星之所在故谓之所封封域皆有分
星亦非如贾氏言受封之日岁星所在国属焉夫九
州上应星土则三百馀度皆有其验岂特十二次而
已乎封域皆有分星则千八百国皆有所属岂特十
二国而已乎九州之土皆配星九州之国皆有分故
卷二十九 第 39b 页 WYG0969-0550b.png

祥保章氏之说如是而已说者何必牵合傅会而定
指后世郡国之名以求配之也昔孔子作春秋日食
陨星之变无所不记岂必皆周鲁之分而后言之乎
五星聚东井汉入秦之应也崔浩尝言其不在十月
司马公作通鉴乃弃之而不取欧阳志唐天文日食
星孛之变一一纪之而独不言其事应亦岂拘拘于
分野之说哉大抵周官所辨者欲以观妖祥尔天子
卷二十九 第 40a 页 WYG0969-0550c.png

国分星而验一国天子以九州星土而辨九州诸侯
观一国之妖祥而为一国之备可也天子可以诿之
一国分星之所属而不为之救政序事乎知乎此则
可以言星土分星之说矣
诸家分星辨
按分野之说自周礼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
封之域各有分星故后世若范蠡王鬼谷张留侯诸
卷二十九 第 40b 页 WYG0969-0550d.png

次而已汉书始分十二次度数魏太史令陈卓始立
郡国所入宿度唐天文志又以山河两戒分南北分
野之说诸家不同大抵十二次者星之土九州者地
之土所封之域之星乃岁星之分也岁主农祥后稷
凭焉故周人常阅其禨祥以观善败其始王也岁次
于鹑火以达天鼋及其衰也淫于玄枵以害鸟帑所
观者在岁之次舍不在其度数之缕析盖以天体赤
卷二十九 第 41a 页 WYG0969-0551a.png

天下之九州磬折牙制势既不同而随时削益统复
不一又可以一度二度限之乎盖尝稽之晋文即位
岁在实沈故董固曰始受实沈之星实沈之次晋人
是居吴伐越岁在星纪故士墨曰越得岁吴伐必受
其凶五星聚东井而汉高帝秦聚牛女而晋元主吴
聚觜参而齐祖主魏要皆以十二次系十二国占十
二岁星也汉魏分度之说与后世日者之术无异先
卷二十九 第 41b 页 WYG0969-0551b.png

中知静江府蔡氏勘者亦尝辨其荆扬之异乃若分
度之非则未之及自今言之苍梧以上为楚下为扬
越境土相接若此其密而星纪去鹑尾百四十馀度
如以今桂林楚野入轸十一则已涉寿星为郑地盖
度者天之经体两极相悬所以纪辰曜于一日之差
而非所以语九州郡邑之素定也况自度法既立而
后世之言占者未闻一应则亦奚以度为哉他如春
卷二十九 第 42a 页 WYG0969-0551c.png

十二国魏西一星则属楚宋天文志天市垣二十二
星其西垣第二星居韩梁之间曰亦楚星则一次舍
之间即有诸国之通系长沙附轸东瓯附翼南蛮之
星观于轸辖又岂非类见独发而不必以度占者乎
夫分土之体亦犹人身苟有痌瘝则四肢百体莫不
震动故患之所及虽邻国不免于灾况其本乎区区
以丝分缕析之数求三才之吻合某虽愚未之信矣
卷二十九 第 42b 页 WYG0969-0551d.png

尝闻陆象山先生悟学有云原来只是个无穷今即
舆地一端言之自中国以达四海固见地之无穷尽
矣然自中国及小西洋道途二万馀里使地止于兹
谓之有穷尽可也若由小西洋以达大西洋尚隔四
万里馀矧自大西洋以达极西不知可以里计者又
当何如谓之无穷尽也非欤此图亦自大西洋以至
广东其海上程途可以里计者如此故并后小西洋
卷二十九 第 43a 页 WYG0969-0552a.png

卷二十九 第 44a 页 WYG0969-0552c.png

卷二十九 第 44b 页 WYG0969-0552d.png

地与海本圆形而仝为一球居天球之中诚如鸡子黄
在青内有谓地为方者乃语其定而不移之性非语其
形体也天既包地则彼此相应故天有南北二极地亦
有之天分三百六十度地亦同之天中有直道自直道
而南九十度为南道九十度为北道日行直道则昼夜
平行南道则昼短行北道则昼长故天球有直道圈列
于中南北二圈列于南北以为日路之界地球之南北
卷二十九 第 45a 页 WYG0969-0553a.png

此其差异者耳地每度广二百里南至北东至西各七
万二千里是南北与东西数相等而异南北于东西者
无据也夫地厚二万二千九百零八里上下四旁皆生
齿所居是浑沦一球原无上下总六合内凡足所伫即
为下凡首所向即上矣此无疑之论其专以身之所居
分上下未然也且予自大西浮海入中国转南过大浪
山已见南极高三十六度则大浪山与中国岂不相为
卷二十九 第 45b 页 WYG0969-0553b.png

天下舆地分五州曰上下亚墨利加曰墨瓦蜡泥加曰
亚细亚者利未亚曰泥逻河其各州之国繁颗难悉大
约皆百以上此图本宜作圆球以其入册籍不得不析
圆为平其经纬线画每十度为一方以分置各国于其
所东西线数自中国起南北线数自福岛起也
此图即太西所画彼谓皆其所亲历者且谓地象圆
球是或一道也
卷二十九 第 46a 页 WYG0969-0553c.png

此二图即前图也前图因赤道其直如绳故总为一
图而五方止列其槩此图圆形以南北二极分之为
二故各国可因地以考其详盖天圆地亦圆与旧所
记载相反且非足迹所及若未可确信然以理揆之
却不相背驰况本天之圆以定日月星宿之行度固
时令不爽兹据此图圆象准地面各方相距近远以
定日晷亦节令时刻不差则其度数皆可槩见参之
卷二十九 第 46b 页 WYG0969-0553d.png

之亦可以广见闻之一端矧戴天履地敢不究心乎
哉
卷二十九 第 47a 页 WYG0969-0554a.png

卷二十九 第 48a 页 WYG0969-0554c.png

卷二十九 第 49a 页 WYG0969-0555a.png

卷二十九 第 49b 页 WYG0969-0555b.png

彼地势平面山崇水低人止见其层积平陂之稍殊
耳兹以吾江右一方水势观之自大庾岭至江州相
去几二千里设地平如砥则水即四泛不下流矣每
岁春夏间淫雨连日夕洚水㳽漫怀山襄陵不旬日
悉流出湖口凡四时顺流亦莫不然以其自高趋下
之易易也若一丈止高一二寸则自此处达江口可以
丈尺计之乎大江发源岷山以抵东海其高下可以
卷二十九 第 50a 页 WYG0969-0555c.png

则即东海类观四海卑高悬绝皆可因水以知地也
况昊天三百馀度为地一周知地球每度计二百五
十里北极出地三十六度南极入地三十六度由广
东以达京师每相距数百里即差一度即此以定日
晷皆不爽时刻则据天圆不可以證地之圆乎故曰
吾惟信乎理而已
卷二十九 第 51a 页 WYG0969-0556a.png

卷二十九 第 51b 页 WYG0969-0556b.png

高山出水三百三十六万里入水亦然日月腰中旋
照四洲此洲在须弥之南其地形三角南狭北广人
面肖之周二十八万里大小江河二千五百大国十
六中国五百小国十万诸国中中印土为最大实当
洲之正中我震旦九州介洲之东北特中国数耳印
土乃天笠之正名北背雪山三垂大海地形南狭如
月上弦州平地广周九万里大小七千馀城古有转
卷二十九 第 52a 页 WYG0969-0556c.png

里自古三皇开辟未闻分野至帝喾始划九州夏分万
国商曰三千周曰千八百国历皇王周孔所化声名文
物独盛焉北印土之北其地尚广东西俱海南北可二
万里皆顽山碛石物杂居乃上古帝王所羁縻而不臣
者如猃狁羌戎匈奴突厥等号族种不一亦有君长统
之而犷悍难驯故直以边野目之中印土至东海边四
万五千里南西地彷佛此南洲之大较也洲中有大池
卷二十九 第 52b 页 WYG0969-0556d.png

四河流入大海池东曰恒河绕地流入东南曰信度河
流入西南海西曰縳刍河流入西北海北曰徙多河东
流注东北至乌煞国海盐泽入地潜流抵积石山复涌
出为黄河之源今傅星宿海是也又于岷山涌出为川
江之源今长江一带是也天下泉流绵绵不绝者悉源
于池之一派潜通耳世傅水皆东流不知印土以西水
皆西流也且儒书所称四海而论王教所及惟曰东渐
卷二十九 第 53a 页 WYG0969-0557a.png

有南西北海哉意者秦火之后坟典丘索俱烬不获见
图经之全耳究竟地形非佛经不足以覈其致矣某禅
暇检阅三藏至统纪中有震旦图汉西域诸国图盘师
西土五印图三图参合道里略备但形势失次览者茫
然于是再探诸经图洲潭之形势及考诸师西域等傅
列众国名又采摭洪范等书参侔海中诸国以妥方向
然图所列者亦百分之一耳要之一世界中山之大者
卷二十九 第 53b 页 WYG0969-0557b.png

或千里万里如星罗棋布为人仙神鬼龙兽异类所
居不可胜记其南洲大略如此按此图与说出于释
氏虽不可尽信然览此亦可以知地势之无穷尽云
又四大洲名
南阎浮提洲(纵广七/千由旬) 东拂于逮洲(纵广九/千由旬)
西瞿耶尼洲(纵广八/千由旬) 北郁单越洲(纵广十/千由旬)
图书编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