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十六
卷九十六 第 1a 页 WYG0971-08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图书编卷九十六
             明 章潢 撰
卷九十六 第 2a 页 WYG0971-0801c.png

卷九十六 第 3a 页 WYG0971-0802a.png
 
 
 
 
 
 
 
 
卷九十六 第 3b 页 WYG0971-0802b.png
  朝日坛
 嘉靖九年罢从祀建坛朝阳门外二里许为制一成
 坛面红磂东西南北阶九级俱白石内棂星门四
 面门外为燎炉瘗池西南为具服殿东北为神库神
 厨宰牲亭灯库钟楼北为遣官房外建天门二北天
 门外西北为礼神街坊西天门外迤南北官斋宿房
 护坛地一百亩
 岁春分祭大明之神于朝日坛西向甲丙戊庚壬年
卷九十六 第 4a 页 WYG0971-0802c.png
 上祭服亲祀馀年遣文大臣摄之先十五日委恊律
 郎率乐舞生演礼乐先十日题请上行礼先三日奏
 致斋进铜人斋牌示长安门是日诣太和殿观礼乐
 牺牲所看牲先二日同光禄寺奏省牲次日具本复
 命博士捧祝版候填御名捧安于香帛亭厨役舁至
 神库奉安乐舞生烧香陈设乐器铺排洗祭器夜半
 奉安神牌陈设笾豆祭品大明赤璋一礼神帛一(红/色)
 玉爵三磁酒盏三十骍犊一羊一豕一豋一铏一簠
卷九十六 第 4b 页 WYG0971-0802d.png
 簋各二笾豆各十(嘉靖九年钦依赤玉无切物可改/而就礼礼不可改而就物日以赤)
 (玉月以白玉此不易之理见无赤/玉合暂以次玉玛瑙之类代之)明旦上以出祭朝
 日告内殿卿诣皇极门候请圣驾上由东长安门出
 至坛北门入至具服殿具祭服出导引官导由左门
 入典仪唱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内赞奏就
 位(位设于/上成)典仪唱迎神奏乐乐止奏四拜(传赞百/官同)
 仪唱奠玉帛奏乐内赞奏升坛导上至香案前奏跪
 奏搢圭奏上香奏献玉帛奏出圭奏复位乐止典仪
卷九十六 第 5a 页 WYG0971-0803a.png
 唱行初献礼奏乐内赞奏升坛导上至神位前奏搢
 圭奏献爵奏出圭奏复位乐暂止奏跪(传赞百/官同)赞读
 祝讫乐复作奏俯伏兴平身(传赞/同)乐止典仪唱行亚
 献礼奏乐(仪同初献/惟不读祝)乐止典仪唱行终献礼奏乐(仪/同)
 (亚/献)乐止卿立于坛之左唱赐福胙光禄卿捧福酒胙
 跪进于右内赞奏跪奏搢圭奏饮酒奏受胙奏出圭
 俯伏兴平身奏再拜(传赞百/官同)典仪唱彻馔奏乐乐止
 典仪唱送神奏乐奏四拜(传赞百/官同)典仪唱读祝官捧
卷九十六 第 5b 页 WYG0971-0803b.png
 祝进帛官捧帛掌祭官捧祭馔各诣燎位奏乐上退
 拜位南立捧祝帛馔官下升奏礼毕内赞导上出左
 门导引官导至具服殿上回参内殿
 遣官之年先期题钦定大臣一员摄祭(位于/坛下)由北级
 升降不饮福受胙馀仪同祝文(红版/朱书)嗣天子御名谨
 昭告于大明之神惟神阳精之宗列神之首神光下
 照四极无遗功垂今昔率土仰赖兹当仲春式遵古
 典以玉帛牲醴之仪恭祀于神伏惟鉴歆锡福黎庶
卷九十六 第 6a 页 WYG0971-0803c.png
 尚飨
  乐章(乐七奏乐生七十二人舞八佾/文生六十四人武生六十四人)
 迎神(熙/和) 仰瞻兮大明位尊兮王宫时当仲春兮气
 融爰遵祀礼兮报功微诚兮祈神昭鉴愿来享兮迓
 神聪
 奠玉帛(凝/和) 神灵坛兮肃其恭有帛在篚兮赤琮奉
 神兮祈享以纳予躬奠兮忻以颙
 初献(寿/和) 玉帛方献兮神歆酒行初献兮舞呈齐芳
卷九十六 第 6b 页 WYG0971-0803d.png
 馨兮牺色骍神容悦兮鉴予情
 亚献(时/和) 二齐升兮气芬芳神颜怡和兮喜将予令
 乐舞兮具张愿垂普照兮民康
 终献(保/和) 慇勤三献兮告成群职在列兮周盈神锡
 休兮福民生万世永赖兮神功明
 彻馔(安/和) 一诚尽兮予心怿五福降兮民获禧仰九
 光兮诚已伸终三献兮彻敢迟
 送神(昭/和) 祀礼既周兮乐舞扬神享以纳兮还青乡
卷九十六 第 7a 页 WYG0971-0804a.png
 予当拜首兮奉送愿恩光兮普万方永耀熹明兮攸
 赖蒸民咸仰兮恩光睹六龙兮御驾神变化兮凤翥
 鸾翔束帛肴馐兮诣燎方佑我皇明兮基绪隆长
卷九十六 第 8a 页 WYG0971-0804c.png

卷九十六 第 9a 页 WYG0971-0805a.png
 
 
 
 
 
 
 
 
卷九十六 第 9b 页 WYG0971-0805b.png
  夕月坛
 嘉靖九年罢从祀建坛阜城门外之南二里许为制
 一成坛面白磂东西南北阶六级俱白石内棂星
 门四东门外为瘗池东北为具服殿南门外为神库
 西南为宰牲亭神厨祭器库北门外为钟楼遣官房
 外天门二东门外北为礼神街坊护坛地三十六亩
 七分(十年钦依夕月坛以铁炉置于坎上焚/燎不必造燎坛以称祭月于坎之义)岁秋分
 祭夜明之神于夕月坛东向从祀木火土金水星二
卷九十六 第 10a 页 WYG0971-0805c.png
 十八宿周天星辰南向丑辰未戌年上皮弁服亲祀
 馀年遣武大臣摄之先十五日委恊律郎率乐舞生
 演礼乐先十日题请上行礼并题钦遣大臣分献先
 二日奏致斋进铜人斋牌示长安门诣太和殿观礼
 乐牺牲所看牲先一日光禄寺奏省牲次早具本复
 命上以出祭夜明告内殿傅士捧祝版候填御名捧
 安于香帛亭厨役舁至神库奉安乐舞生烧香陈设
 乐器铺排洗器是日午后本寺官奉安神座神牌陈
卷九十六 第 10b 页 WYG0971-0805d.png
 设笾豆祭器夜明白琥一礼神帛一(白/色)金爵三磁酒
 盏三十骍犊羊豕各一豋一铏二簠簋各二笾豆各
 十星辰配位礼神帛十(青红玄黄/各一白六)磁爵三馀同申刻
 上由西长安门出至坛北门入至具服殿具皮弁服
 出导引官导上由中门入(仪同朝日惟行再拜礼/改赐福胙为答福胙)
 献官于唱初献读祝时听赞朝上跪至俯伏兴平身
 赞引由北级上至神位前赞搢笏上香献帛献爵讫
 其亚终献俱候上复位然后行礼遣官年先期题钦
卷九十六 第 11a 页 WYG0971-0806a.png
 遣大臣一员摄祭一员分献摄官(位于/坛下)由南级升降
 不答福胙馀仪同祝文(白版/黑书)嗣天子御名敢昭告于
 夜明之神惟神钟阴之精配阳之德继明于夕有生
 共赖暨惟五星列宿咸司下土各有攸分𦕈予之资
 仰承帝命君此生民兹者时惟秋分爰遵典礼以玉
 帛牲醴之仪用修常祭于神惟神歆鉴福我邦民尚
 享
  乐章(乐六奏乐生七十二人舞八佾/文生六十四人武生六十四人)
卷九十六 第 11b 页 WYG0971-0806b.png
 迎神(凝/和) 阴曰配合兮承阳宗式循古典兮斋以恭睹
 太阴来格兮星辰罗从予拜首兮迓神容
 初献(寿/和) 神其来止有严其诚玉帛在篚清酤方盈
 奉而奠之愿鉴微情夫祀兮云何祈佑兮群民
 亚献(豫/和) 二觞载斟乐舞雍雍神歆且乐百职惟供
 愿顺轨兮五行祈民福兮神必从
 终献(康/和) 一诚以申三举金觥钟鼓鍧鍧环佩琤琤
 鉴予之情愿永保我民生
卷九十六 第 12a 页 WYG0971-0806c.png
 彻馔(安/和) 礼乐肃具精意用申位坎居歆纳兹藻蘋
 彻之弗迟仪典肃陈神其鉴之佑我生民
 送神(保/和) 礼备告终兮神喜旋穹碧澄辉兮素华鲜星
 辰从兮返神乡露气清兮霓裳蹁跹肴馐兮束帛荐
 之于瘗兮罔敢愆予拜首兮奉送愿永贶兮民乐丰
 年
 按日月于祀天时已从祀矣而又建坛东西各专祭
 之者何哉盖日月为天之用照临四方固其所司也
卷九十六 第 12b 页 WYG0971-0806d.png
 是以在礼王宫祭日夜明祭月又曰春朝朝日秋莫
 夕月所以明有敬也
  历代朝日夕月
 周制以柴祀日月星辰日坛曰王宫月坛曰夜明牲
 币俱赤乐与祭五帝同礼神之玉以圭璧王搢大圭
 缫藉五采五就以朝日王服玄冕所以尚质自朝至
 暮行祭之礼先以牲币于柴上而燔之升烟于天以
 同五帝之义凡祭日月岁有四焉迎气之时祭日于
卷九十六 第 13a 页 WYG0971-0807a.png
 东郊祭月于西郊一也二分祭日月二也祭义云郊
 之祭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三也月令十月祭天宗
 合祭日月四也觐礼礼日于南门之外礼月于北门
 之外汉武帝立二十八年始郊太一朝日夕月改周
 法不俟二分于东西常以郊泰畤质明出行竹宫东
 向揖日其夕西向揖月魏文帝以其烦亵似家人之礼
 乃以黄初二年正月乙亥朝日于东门之外前史又
 以正月非二分之义秘书监薛靖论云按周礼朝夕
卷九十六 第 13b 页 WYG0971-0807b.png
 无常日郑玄云用二分秋分之时月多东升西向拜
 之背实远矣朝日宜用仲春之朔夕月宜用仲秋之
 朔淳于睿驳之引礼记云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端
 其位周礼秋分夕月并行于上代西向拜月虽如背
 实亦犹月在天而祭之于坎不复言背也犹如天子
 东西游幸拜宫犹北向朝拜宁得以背实为疑明帝
 太和元年二月丁亥朔朝日于东郊八月乙丑夕月
 于西郊始得为礼晋因之武帝太康二年有司春分
卷九十六 第 14a 页 WYG0971-0807c.png
 朝日寒温未适不可亲出诏曰顷方难未平故每从
 所奏今戎事已息此礼为大遂亲朝曰后周以春分
 朝日于东门外为坛如其郊用特牲青币青圭有邸
 皇帝乘青辂及祀官俱青冕执事者青弁司徒亚献
 宗伯终献燔燎如圜丘秋分夕月于国西门外为坛
 于坎中方四丈深四尺燔燎如朝日隋因之开皇中
 于国东春明门为坛如其郊每以春分朝日又以国
 西开远门外为坎深三尺广四丈为坛于坎中高一
卷九十六 第 14b 页 WYG0971-0807d.png
 尺广四尺每以秋分夕月牲币与周同唐二分朝日
 夕月于国城东西各用方色犊
 宋制春分朝日秋分夕月为大祀用羊豕各二笾豆
 十二簠簋俎二高宗绍兴三年司封员外郎郑士彦
 言春分朝日秋分夕月祀典未举望诏礼官讲求从
 之后于城外惠照院望祭位版日书曰大明月书曰
 夜明玉用圭璧大明币用赤夜明币用白礼如祀感
 生帝
卷九十六 第 15a 页 WYG0971-0808a.png
  朝日夕月总论
 按古礼祭日月杜氏通典云岁有四陈氏礼书云岁
 有六今以杨氏复之说为准大略以为典瑞朝日注
 云天子当春分朝日秋分夕月玉藻朝日于东门之
 外马融郑康成皆同此说贾谊亦曰三代之礼春朝
 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敬也盖冬至祭天夏至祭
 地此祭天地之正礼也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此祭日
 月之正礼也陈氏云天地至尊故用其始而祭以二
卷九十六 第 15b 页 WYG0971-0808b.png
 至日月次天地故祭以二分此言是也所谓兆日于
 东郊兆月于西郊祭日于坛祭月于坎祭日于东祭
 月于西王宫祭日夜明祭月(祭日之坛曰王宫王有/日之象宫其居也故以)
 (名坛祭月之/坎曰夜明)即春分朝日秋分夕月之事也此外则
 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此因郊而祭者也礼日于南
 门外礼月于北门外此因觐而行者也祈来年于天
 宗(天宗者日月/星辰之类)此因蜡而祈者也雪霜风雨之不时
 于是乎禜之此因禜而举者也我朝初有朝日夕月
卷九十六 第 16a 页 WYG0971-0808c.png
 之祭洪武罢嘉靖九年复朝日坛在东郊西向春分
 祭大明之神夕月坛在西郊东向秋分祭夜明之神
  历代风师雨师及众星祀礼 祀仪详后
 周制大宗伯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
 中司命风师雨师月今立春后丑日祭风师于
 国城东北立夏后申日祀雨师于国城西南秋
 分日享寿星于南郊立冬后亥日祠司中司命
 司民司禄于国城西北后汉于丙戌日祀风师
卷九十六 第 16b 页 WYG0971-0808d.png
 于戌地以己丑日祀雨师于丑地牲用羊豕又于国
 都南郊立老人星庙常以仲秋祀之立心星于城南
 常以季秋祀之晋以仲春月祀于国都远郊老人星
 庙季秋祀心星于南郊坛心星庙东晋以来配享南
 郊不复特立隋令太史局常以二月八日于署庭中
 以太牢祀老人星兼祀天皇大帝天一太一日月五
 星勾陈北极北斗三台二十八宿丈人星孙星都四
 十六座凡应合祀享官示大医给除秽气散药先斋
卷九十六 第 17a 页 WYG0971-0809a.png
 一日服之以自洁唐开元二十四年七月敕所司特
 置寿星坛常以千秋节日修其祀典又敕寿星坛宜
 祭老人星及角亢七宿著之常式其仪具开元礼天
 宝四载敕风伯雨师并宜升入中祠仍令诸郡各宜
 置一坛因春秋祭社之日同申享祀至九月敕诸郡
 风伯坛置在坛之东雨师坛之西各稍北三数十步
 其制卑小于社坛其祭官准祭社例取太守下充之
 宋制二仲祀九宫贵神为大祀立春后丑日祀风师
卷九十六 第 17b 页 WYG0971-0809b.png
 立夏后申日祭雨师为中祀立秋后辰日祀灵星秋
 分享寿星立冬后亥日祀司中司命司人司禄为小
 祀都城坛壝之制风师在城之西雨师在城之北雷
 师从雨师之位为二坛同壝州县风师在社坛之东
 雨师在雷师之西非所谓各依其方类求神者请仿
 都城方位之制仍以雷师从雨师之位为二坛同壝
  历代祭星辰风师雨师总论
 按周礼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
卷九十六 第 18a 页 WYG0971-0809c.png
 师雨师小司寇孟冬祀司民司禄而献民数榖数周
 制仲秋祭灵星于国之东南月令立春后丑日祭风
 师于国城东北立夏后申日祀雨师于国城西南秋
 分日享寿星于南郊立冬后亥日祀司中司命司民
 司禄于国城西北又祭法曰幽宗祭星也此皆见于
 经传者如此然史迁盖难乎其言之也若经传所言
 风师雨师司中司命司民司禄彼固谓各有神主之
 而祭焉已非夏商以前简略忠质之事矣而彼世注
卷九十六 第 18b 页 WYG0971-0809d.png
 家顾各以星当之何耶盖星宿之名多出于纬书而
 先后郑之说又自相牴牾固未可据以为信也此杨
 氏所以一归于天与气数谓四司之神如司春司夏
 之类不无见矣彼信缪忌之奏而祠泰一以画灵旗
 (汉武/帝)信嘉庆之言而置九坛以祭贵神(唐玄/宗)至有请
 随贵神飞棋之方以定祭位者吾不知何说也虽然
 为民请福无文咸秩宁有过立非执一隅推数于回
 复候神于恍惚因方弭沴随气考祥则亦国家所不
卷九十六 第 19a 页 WYG0971-0810a.png
 废也由斯以言则非以民故而以徼福若所谓天子
 心独喜其事秘者诚矫诬也哉
  本朝祀星辰风师雨师总论
 按本朝郊祀既设星辰二坛于上又有风云雷雨之
 坛则亦不以风雨为星也周礼有风师雨师汉以丙
 戌日祀风师于戍地以己丑日祀雨师于丑地宋人
 兆风师于西郊祠以立春后丑日兆雨师于北郊祠
 以立夏后申日兆司中司命司禄于南郊祠以立秋
卷九十六 第 19b 页 WYG0971-0810b.png
 后亥日以雷师从雨师之位以司民从司中司命司
 禄之位皆各坛为祭未尝合而为一本朝于风雨雷
 之外又加以云合为一坛以从献于郊祀又为坛于
 郊坛之西每岁仲秋天子又躬祀焉其与并祀者太
 岁及五岳五积四海四渎之神而以京畿山川四季
 月将京都城隍从享所谓太岁城隍月将与云皆前
 代所未祀也夫云兴而雨霈既祀夫雨而独遗云可
 乎峙形于两间者皆已享祀而流行于四时以司民
卷九十六 第 20a 页 WYG0971-0810c.png
 耕作兴作之候者而无其祭祀可乎名山大川辽绝
 于千万里之外者既皆入于望祀而宸居所涖六宫
 百司三军百姓之所居止者反遗之可乎此皆我圣
 祖之独断神见其视前代所祠九宫贵神之属盖有
 间矣
  祭寒暑
 祭法相近于坎坛祭寒暑也周礼籥章中春昼击土
 鼓吹邠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其礼逆暑以
卷九十六 第 20b 页 WYG0971-0810d.png
 昼求诸阳也迎寒以夜求诸阴也此何以祭疏谓寒
 暑大甚祭以禳之寒暑顿以祈之理或然也然则兹
 祭也亦王者辅相调燮之一事欤
  祭六宗四方
 舜典类于上帝之下继以禋于六宗曲礼言天子祭
 天地之下继以祭四方则古帝王祭六宗四方之礼
 亚于天非小祀也但经传不明言其神名目而先儒
 训释互有异同欧阳大小夏侯说尚书言六者在天
卷九十六 第 21a 页 WYG0971-0811a.png
 地四方之间助阴阳变化实一而名六宗也孔光刘
 歆以为乾坤六子水火雷风山泽也贾逵以为天宗
 三日月星也地宗三河海岱也马融以为天地四时
 也郑玄以为皆天之神祗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
 也张髦以为祖考所尊者六三昭三穆是也司马彪
 历难诸家自言已意则又杂合天地四方所宗诸神
 言之恐当从孔安国取祭法四时寒暑日月星水旱
 为准况朱子书说非苟从也(祭法有四方一/祭此尚可疑)杨氏有
卷九十六 第 21b 页 WYG0971-0811b.png
 言舜典禋六宗在上帝之后山川之前其礼亦甚重
 因诸家之说不同而遂废惜哉
 四方之祭注疏曲礼一条谓五官之神祭法一条谓
 山林川泽丘陵之神舞师一条谓四望之神大宗伯
 一条谓蜡祭四方百物之神月令一条谓四方五行
 之神诸说惟舞师帅而舞四方之祭祀谓四望也其
 说为近然又自有不同盖四望者郊祀之后合四方
 名山大川之神而望祭之如左氏曰望郊之属是也
卷九十六 第 22a 页 WYG0971-0811c.png
 四方者四时各望祭于其方如天子祭四方岁遍诸
 侯方祀岁遍是也通而言之则皆可以为望故曰其
 说为近又有谓昊天上帝合春夏秋冬为五天帝并
 地示为六宗者并存之以备考
  国朝郊祀总论
 盖传称帝王之事莫大乎承天之序承天之序莫重
 于郊祀而孝经云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
 斯二体者所以接天人之奥极仁孝之情非圣神莫
卷九十六 第 22b 页 WYG0971-0811d.png
 能与也故曰毋轻议而况昭代之制裁成于太祖绍
 遵于列圣而饬新于世宗尤未易措论其间者也往
 者皇上御极肇举郊禋维时辅臣考据彝章列为图
 说以献旷然欲复合祀并配之旧折衷至当莫之能
 易矣而犹欲博研经义参酌古今以佐大议之末斯
 岂管窥所能及哉请先述郊丘分合所繇而后论配
 享之同异焉盖虞书言类上帝禋六宗望遍山川群
 神而独不及地祗类者萃合之名也祀上帝则地祗
卷九十六 第 23a 页 WYG0971-0812a.png
 必在焉不称地祗者所以尊上帝也此后言合祀者
 所繇昉与周礼大司乐冬日至地上圜丘之制曰礼
 天神夏日至泽中方丘之制曰礼地祗此言分祀者
 所繇昉与夫周颂昊天有成命小序以为郊祀天地
 周礼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而不及地祗则周
 家固亦合祀矣若乃苍璧黄琮四圭两圭之类特其
 礼神之器数施于天地者不同而未可据为分祀之
 證也后世所称引者仅大司乐数语而胡宏吴澄已
卷九十六 第 23b 页 WYG0971-0812b.png
 谓其刺谬非知礼之言矣又可深泥之哉汉氏而降
 大都主合祀者什六七而主分祀者什二三汉高增
 秦畤为五祀五帝自武帝以来并郊见泰畤于甘泉
 武帝又因幸汾阴立后土祠脽上然甘泉脽并在远
 非都邑之郊也祀泰畤以正月后土以三月非二至
 之期也成帝建始中罢甘泉汾阴定南北郊于长安
 刘向深以为不可至光武竟采元始故事合祀天地
 于南郊汉志称为圆坛八陛中又为重坛天地位其
卷九十六 第 24a 页 WYG0971-0812c.png
 上皆南乡西上是也唐开元礼皇地祗于南郊合祭
 宋自建隆以来皆合祭元丰一议元祐再议绍圣三
 议讫主于合盖分而不合者惟魏太和周建德隋开
 皇唐先天宋元丰六年凡五见耳愚尝究览礼家聚
 讼之谈主合祀者曰天包乎地地不可与天抗也曰
 天地如父母同牢而食不可以异位也主分祀者曰
 顺阴阳辨时位各依象类以求之其指各有攸当愚
 以为礼非从天降非从地出由人心生者也易不云
卷九十六 第 24b 页 WYG0971-0812d.png
 乎乾称乎父坤称乎母王者君天下而为之子崇母
 以抗父而判列为二非人道之经也使父母隔室而
 处邈焉南北非人情之顺也揆之礼义合祀其正矣
 乌可局守类求之说猥云黩乱庞杂非事天地明察
 之道而訾之哉洪惟我太祖高皇帝诞膺宝命为神
 灵主有天下之初即建圜丘于钟山之阳方丘于钟
 山之阴每岁分祀天地行之数年雨旸未若洪应愆
 休乃断自宸衷定为合祀之制以十二年肇行于大
卷九十六 第 25a 页 WYG0971-0813a.png
 祀殿其夕天宇澄霁星纬昭焕祥飙庆云光彩烨煌
 若有蚃答于是亲制乐歌以著明贶焉夫天地并祀
 有合食之亲无分抗之迹得其顺矣首春上辛先庶
 事而举又三阳之月地天交泰得其时矣六宗山川
 群神各为坛以从祀合乎有虞肆类之典矣立兆国
 阳为屋而祭于卓哉精当明备丕天之大律也列圣
 祗循行之百六十馀年上帝鉴歆万灵嘉飨休徵具
 敛祉福丛臻有由然哉迨我世宗肃皇帝中兴建极
卷九十六 第 25b 页 WYG0971-0813b.png
 擅百王礼乐之宗于时诸臣争言新易制度以顺上
 指遂改建南北郊分祀天地圜丘方丘之制扫地露
 拜之仪冬夏二至之期一遵周礼典章文物灿然改
 观焉然周家以建子月为岁首祀天至午月乃祀地
 尚云适先后之宜我朝用夏正自夏徂冬则地先天
 祭越次而食矣且郊者祀天之名地不得而干也故
 兆于南郊礼文载之北郊之名乃匡衡辈缘饰纬书
 以对南郊非周礼所有也岂得尽为符合也哉盖建
卷九十六 第 26a 页 WYG0971-0813c.png
 议之臣泥司乐之只辞而不察虞周之备典信建始
 之曲学而不考历代之通行知圣祖初制当遵而不
 知分而复合是神谟渊识所裁为定礼而不可改也
 知存心录备载仪章为可据而不知大祀文之训明
 白严正不可忽也盖世宗虽建立二郊而中世以后
 第行祈榖大飨于内殿圜方之祭竟不亲举岂非圣
 心亦有所未安俟后圣之更定者耶至于尊祖配天
 之礼古有以始祖配者周之后稷是也有以受命之
卷九十六 第 26b 页 WYG0971-0813d.png
 君配者汉之高祖是也夫配天以功德而功德孰大
 于开创者则周之祀稷固明德光灵之远也而汉之
 祀高祖非以崛起在位为帝者首乎有天帝各配者
 周以稷配郊又以文王配明堂汉以高祖配郊又以
 光武配明堂是也有祖宗并配者唐垂拱开元以高
 祖太宗配昊天宋至道以太祖太宗配圜丘是也夫
 庙压于祖昭穆对向非嫌也郊压于天祖宗序列非
 嫌也然则天帝各配者固章别之道也而祖宗并配
卷九十六 第 27a 页 WYG0971-0814a.png
 亦何可以连衽接席议其非礼乎我太祖之始建郊
 仁祖配是周祀后稷溯本探源意也而成祖以太祖
 配则如汉奉高祖崇功德之特起矣仁宗以二祖配
 是唐宋所已行称情而合礼者也世宗乃独奉太祖
 配南北郊其祈榖之祭以成祖同配寻亦不行盖始
 犹稍采郊祀宗祀之遗而终竟以父子相并为嫌矣
 夫成祖再造区夏奠鼎燕京骏德丰功实同肇创而
 推举未至非褒前烈之礼也配享百馀年一朝而罢
卷九十六 第 27b 页 WYG0971-0814b.png
 之非孔安是若之义也且今祈榖之祭釐正已久而
 郊丘配位未复真甚阙典哉善乎辅臣之献议曰岁
 一举合祀奉二祖以并配遵太祖更定之制率列圣
 世守之规体世宗未安之情恊时宜顺人心合礼典
 应经义上固已虚怀嘉纳久矣惟沛然下明诏谕中
 外博参之舆论而昭告之灵祗不过一润色恢定间
 而可以迓眷顾之休隆继述之绩阐帝王之绪垂宇
 宙之模甚大美也何疑而不为乎
卷九十六 第 28a 页 WYG0971-0814c.png
 
 
 
 
 
 
 
 
卷九十六 第 28b 页 WYG0971-0814d.png
 
 
 
 
 
 
 
 图书编卷九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