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六十 第 x 页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六十
墓碣铭
墓碣铭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六十 第 297H 页

故泰川郡守朴君相哲字处安。以胜国侍中密城君彦孚为鼻祖。我 朝有忠毅公天卿。勋迹甚茂。又有礼曹参判知足堂先生明榑。其十一世大父也。曾祖润相。祖以硕未达。考致箕监役 赠参判。妣庆州士人李奇民女。 哲庙壬子。君降之年也。性柔善。与物无忤。事亲承顺。周旋必谨。竭力致甘腝。养之以志。亲有疾。行不正履。夜不假寐。汤必先尝。一饭再饭。惟亲之视。如是者积五晦朔不惰。卒以得苏。人莫不服其诚孝。年既艾而若婴儿然。惟悦亲是务。友爱同气。饥饱与一。睦于宗族。赒其窘若不及。推之邻里朋友。咸尽其仁。必以亲命将之而不自居焉。有以行 闻者。 授金吾郎。外除西郡而不久试焉。丙午丁参判公忧。哀毁甚。翌年丁未竟不胜丧。识者咸咨嗟焉。葬于云峰县东书堂洞庚向之原。有三男曰东汉。同福人吴应相外孙。曰东恂,东宇。咸阳人朴应哲之女之出也。东汉甫请余以铭君之墓者。铭曰。
笃于家。本之立矣。得于国而不克大展。未可谓无所业也。顺德之推。将何往而不融洽也。
闵孝子,文烈妇墓碣铭。(癸丑)
孝子闵公。烈妇文氏之家也。烈妇文氏。孝子闵公之室也。孝子以十七岁而夭。烈妇十九而从而殉。合堋于绫州治南龙头里之艮原。顷年有虫蚀山树殆尽。独龙头之原。苍然不彫。行过者指点而咨嗟之。为之歌曰凤之翩翩。必俪于凰也。白璧之贞。必合㲄而成章也。恻恻忱血之发于深爱。鄠人之刲何伤也。仰所天而矢不独存。泪竹之斑。岂傍人之所得防也。湘山赭而龙原翠。暴嬴之君。不如圣世之虫蝗兮。呜乎是可以铭于是阡。以肃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六十 第 297L 页

郭应瑞墓碣铭(并序○癸丑)
郭生致洙以其本生先大人东坞君之行来曰知先人莫长者若。幸无靳一言于阡途。呜乎。余知东坞矣。朋筵壶觞。海山筇屐。怡然以相欢。依依若昨日。今忽使余题其墓耶。君讳曦默字应瑞。清州氏也。新罗侍中祥为其上祖。逮丽朝益显而光。至玄陵末。有文良公枢。秉节自靖于杜门洞。其孙直长永南徙于嘉树。曾祖曰镇远。祖曰必济。考曰林东。并有行望。隐不仕。外祖军威人方启宅。判书有灵之后。君以 宪庙己亥生。幼颖悟。通史子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六十 第 298H 页

貌若㾛而其峙如植。辞若讷而其辨如析。温而能克。贞而不激。忽翱翔而何适兮。今焉不可得以复觌也。
梧斋赵公墓碣铭(并序○癸丑)
自 明社之南踰梧州也。凡为鸭域臣庶。莫不长号曲踊。若丧厥考。虽以草莱韦褐之微。而在星移世迁之后。犹或杜门自废。悲愤感慨。写柴桑之露史。碎钓台之如意者不绝也。是岂亶为 皇泽之有大造于我哉。职由我人士性成髓浃于春秋之大义。而谓天下不可以无大君。华夏不容以夷之也。往时晋阳有处士赵公。其讳曰光世。字曰元明。其生在 永历后三年耳。而稍长有知。便深痛乎 皇统之坠。绝意荣利。隐居自修。晚而筑室于梧山。扁曰梧斋。以寓梧州之思。其诗曰回顾中原悲壮士。晚来东国愧吾生。衣冠古里犹成化。日月梧山即大明。呜乎其可以廉百世之顽也。公没而葬于梧里浦之丁冈。其亦异哉。盖公咸安氏之世也。当丽季有工曹典书悦。守义不屈于 圣朝。有贞节公渔溪先生旅。葆节于 庄陵之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六十 第 298L 页

万事咸根于性理。百行不踰于诚敬。既立乎其大者。夫何往而不正。匪风发兮匪车偈兮。顾瞻周道。中心怛兮。是可以铭梧山处士之碣兮。
从仕郎永怀园参奉李允伯墓碣铭(并序○癸丑)
友人李寝郎允伯之没。忽已五寒暑矣。惟余不死。腼然在今世。寝郎之子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六十 第 299H 页

赣惟无骄。惠堪敦薄。有恻其腔。宜泄之博。蓄而不施。民之瘼矣。既反于真。冲而廓矣。
处士郑公墓碣铭(并序○癸丑)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六十 第 299L 页

吾无不可对人言者。涑水子其诚也。有而若无。实而若虚。窃从事于陋巷之愚而未能也。是为己者。何事于名也。世漫漫而滋伪。慨九原之不可兴也。
集贤殿学士归隐吴公墓碣铭(并序○癸丑)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六十 第 300H 页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六十 第 300L 页

学足以明道开来。文足以赞化光时。奈之何天有不相。竟湮没于深云叠嶂之间。而人不得以窥其微也。其始则秋江观澜之迹。其终则梅竹白玉之诚。若其泯然无称于史志。而不列于配食者。则尤可以见永矢不告之贞也。海阔山高。夜月长明。呜噫哉。归隐先生。
卢舜午墓碣铭(并序○癸丑)
有奇士于咸阳之渭皋者曰卢君舜午。君幼颖秀。长而豪爽不局。有有为志。通百家语。种绩甚富。而不见售于有司。游当世道德之门。若许文宪传,柳溪堂畴睦。而熏炙之早。有见于治心修己之术。亦不屑屑为擎跽之拘。微奥之搜。惟白直平夷。由性而行。居家事亲以诚。未尝有子弟过。丧而哀毁尽礼。追远而诚益虔。睦于宗党。轻财喜施。嫁娶其不能嫁娶者。葬其不能葬者。处乡和而不群。泛爱而不自失。对后辈诱掖奖成。必先质行而后文识。游京师遍交名公卿。亦不肯为俯仰唯阿以求倖合。及见世机日降而亲且老矣。则遂谢绝场屋。惟养志述事是力。晚而筑七里亭于幽阻。莳花聚石。疏泉理园。茶铛酒榼。笔床经架。井井有秩。而身处其中。洒然若超尘壒而翔清虚。遇韵俦至。辄披怀倾倒。长哦大噱。牢笼万状。而气极语壮。容与而不倦。诗藻清绝。绝去荤腻。骎骎有晚唐响。为文纵横百变。不由轨涂而峭健跌宕。若将成一家。凡诸营生礼约。外至得丧。漠然不介于胸次。有以君才行闻于 朝。授枢院衔。然亦常调也。非君之乐也。已而宇宙陆沉而人纪几乎熄矣。益慨然有自靖之志。而君遽从古人者乘化于莽渺之域矣。余与君少而一再欢。已信其为磊落宏达之高人。老而书翰相续。神输志注。方托以岁寒之盟。嗟乎君之不肯久于斯世也。其孤乞余以铭其阡者。余其可辞耶。可不辞耶。君讳近寿。其生以我 景陵乙巳。而其寿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六十 第 301H 页

求君于疏属谈读之庐而可得。求君于会稽风流之禊而可得。八叉之筠而下第之蕡。琴啸之诘而醉眠之潜。上下求之而无不可得也。奈何乎云游于昊。草翳于阡。我欲求其癯然而秀。薰然而和者而不可得也。
饱德庵李公墓碣铭(并序○癸丑)
故处士安陵李公之藏。苞山人郭鋾为之铭曰。
孝以世述。德由躬饱。茅斋昼静。我洒我扫。惟敬惟知。惟行是力。丹衷有植。诚动于色。素后乃绘。幽光在箧。胡神之贪。丁焰以摄。尚有存者。其言蔼如。宜永于古。用贻厥谟。呜呼。既铭矣。叙可略也。公讳润德。字嗣淳。居巴陵之饱德山下。仍号曰饱德庵。没而葬于是山之艮原。其世则载宁君禹偁之后。丽季有茅隐先生午。遁而自靖。其孙仲贤显于我 康靖王时。官副提学。累世而有 赠左尹仁基。同中枢倚望。是为曾若祖于公。同枢之子驲徵。娶全义人李汇宗女生公。寔 元陵戊午也。享年六十九。公有三配。仁同张氏趾康女。咸安赵氏凤九女并无子。晋阳河氏圣锡女。举一男有容。四女适李益禄,朴世鹤,许鬻,赵得浩。有容之嗣子曰寿邦。寿邦三男。允钦再铉,圣钦。今来丐铭者允钦之男庆浩也。始同枢公痛父祖祸于不命。终身不与世。绝迹山中。专以训子孙为业。公生有天姿嶷然。有成人仪。甫上学。能策励不懈。审问而实践之。日用孝弟。若性然者。治功令有声。亲没弃不事曰先子以至痛废举。不肖其敢图自荣耶。其居前后丧。口不勺饮。累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六十 第 301L 页

缮工监假监役朴公墓碣铭(并序○癸丑)
士有怀材藏器。没岁而不见用于世。其于士也何慊。以之而天下之物。有不底于绩者。天下之事。有败缺而不理者矣。此仁人之所嗟叹于无穷者也。余少也及见乡党长老评当世人品。未尝不曰朴而述经纶才也。斯人而得于世。国其庶乎。公卒坎壈以逝。而天下今陆沉矣。寤寐兴叹。思欲起九原而从也。公之孙在舜。以公之迹乞余以铭公之阡者。呜乎。余其可辞耶。公讳荣缵。而述字也。其先新罗之璿胄也。至丽氏时。有仆射元义。以功食采于泰安。遂别为族。丽季有监务斐。忤贼旽远流。我 朝受命。自靖不屈。其子奉礼尚德。赘居于晋。累传至进士敏。师事郑文穆先生。是号凌虚。赠左承旨。生庆光参奉 赠参判。嗣昌润武水使。生泰茂生员 赠司仆正。号曰西溪。游葛庵李先生门。生挺新进士。亦以学行称。 赠左承旨。生孟稷 赠参判。生旨凤县监寿同枢。生亨淳以孝 旌其闾。 赠左掌礼。娶晋阳郑桂女。以 仁陵己卯生公。幼而俊爽。恢然有长者仪。器局疏通。能虑事而办。上学力于解义。不斤斤为章句业。年十九丁先公忧。未一月同枢公又捐馆。治丧以礼。哀而有节。事偏母婴儿戏以悦其心。既当室。生事旁落。课农桑以济用。不苛而裕。不切切而事咸治。慨然有经济志。搜究古今治法。 国朝典故。与夫握奇合变之术。星纬方域医筮之方。罔不致心运智。执其大要。 太上丙寅游京师。有以国士荐者。除缮工郎。盖清望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六十 第 302H 页

呜呼。遗珠于泽。絷骥于枥。古今之所同惜也。又从而挤摈之谗诼之而不少恤者。其眼之眯耶。其性之螫耶。此天下之至于今日而极也。使九原而可作者。伟谟沉略。其必有以伸平生之忠赤矣。呜乎其竟不可觌也耶。
通善郎司宪府持平 赠奉列大夫汉城府少尹郑公墓碣铭(并序○癸丑)
公讳其字子居。始祖智伯虎。佐命新罗。受姓为郑。其后有角干年封始林君。景烈公玄成封鸡林君。仍以庆州为贯。奕世大显于丽氏之世。郎将元佐。版图判书乙麟。典客令琎。公之曾及祖祢也。妣河氏晋山君允源之女。洪武庚申。公生于晋之玉峰母家。性于孝。自幼事亲无违志。长而尽力于志体之养。其居丧哀毁三年。而致谨于节文。时丧纪隳坏。而公能自尽。君子多之。当革命新造之际。无意进就。闭门读圣贤书。潜究涵养。从事于诚正修齐之实。 恭定王四年荐遗逸不起。再聘为 宗庙署主簿。公幡然曰时可以仕矣。转礼储仓丞。出守果川县。县大治。入簿缮工监。旋补义城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六十 第 302L 页

政之本立于孝。道之用原于学。处而畎乐之嚣嚣。出而廷谟之谔谔。奈何乎神之不劳于岂弟。俾赤子而哀荐冥途之福也。万祀之芳。有铭于穸。我题其显。诏之瞻式。
澹窝李公墓碣铭(并序○癸丑)
星州之李。以文学世。若澹窝翁其一也。盖公雅性冲澹。不以进取得失为虑。屡以艺捷于乡。每不售于省闱。绝不萌苟得意。任真推分。乐寒素若性焉。仲父定宪公嘉之。手书澹窝字与之曰是汝长处。勿易也。公始受学于伯兄寒州先生。若滞钝然。稍长攻苦忘寝食。思致通豁。发之于辞沛如也。定宪公考其文。每曰是儿有读书力也。孝于事亲。周旋惟谨。无忤于志。当亲癠剧。拔刀欲自血其指以灌。伯先生泣而止之。居丧孺子啼。三年如一日。平生不以产业经心。家屡空而不戚于色。日侍伯先生。讲质经史。老而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六十 第 303H 页

寒溪澹澹。硕人之居。我瓢我水。我床我书。我孝我悌。是曰为政。泊然以化。谁之与竞。
高丽庆州府尹求友亭金公墓碣铭(并序○癸丑)
粤丽氏之革正也。忠臣义士之沦荒而自靖者。其表表可数。如冶隐之于金乌。耘谷之于雉岳。固已日星于宇宙矣。其或遐蹈邃隐而并其迹而泯焉。则稗官国史犹不得以称其至德。若世所传杜门之七十二人者。并与其姓名而不详焉。尚论者不能不重为之叹息也。山阴县北三十里。有求友亭金公栖遁之区曰琴川。盖公之心。即冶耘之心。而琴川则其杜门也。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六十 第 303L 页

彼邃者林。有葵之赤。其忱断断。惟日之式。天监厥衷。何与人识。天彝罔坠。公与无极。
通政大夫敦宁府都正丁公墓碣铭(并序○癸丑)
公讳义辙字𤃡老姓丁。其系出湖南之罗州。高丽检校将军允宗为始显之祖。入 本朝有署令子伋,大司宪寿冈,左赞成恭安公玉亨,左赞成忠靖公应斗,大司宪胤福,司成好宽,观察使彦璜。七世连擢黄甲。为国望族。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六十 第 304H 页

古之人从困穷忧难中锻鍊得过。其性弥坚。其德弥熟。公于是盖有笃信不疑。而孳孳乎其养之以福也。世之陨穫以摧其性。宴安以败其德者。观于公而独不厚忸。阨而不挫。庄而日彊。君子之刚。孺慕以终身。小学于暮齿。君子之履。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六十 第 304L 页

为人臣而当危难之秋。虽以乘一障管一旗之微。能不移信地一步。奋徒手扑狞锋而不慑。卒之捐躯以殉其职者。若无与于胜败存亡之形焉。而其实则其精忠毅烈。有足以壮国威而摧敌气。毕竟为扫清区宇之前茅。而捍卫宗社之干橹者无疑也。盖继焉而收克复之功者。率用是道。而能忘身而急国。宁进而仆。毋退而溃故也。我 恭宪王乙卯。岛夷冠掠南沿。列镇被窜。独达梁权管曹公誓部伍以无敢离次。登埤射贼。中必叠双。贼畏不敢近。谓之霹雳矢。已而悉众而至。围城三匝。势如骤潮。公力战竟日。杀伤过当。及矢尽弓折。飞身上楼。卷瓦掷击。当者无不粉碎。城既陷。犹巷战徒搏。杀数十人。贼刃四集。创于背达于肠肝。公犹骂不绝口而死。时年仅二十一。贼义之。具棺敛瘗而去。全州府尹李公润庆闻变而赴之。人皆危之。而能奋然而前。激励义勇。卒办摧廓之功。盖亦公之死有以倡之也。公讳显字希庆。尝自号曰月轩。昌宁氏也。丽朝礼部尚书庄襄公讳著为中祖。祖世昌判决事。考亿年参奉。妣某氏某贯人某官某女。 中庙乙未公生于绫州之大谷里。天姿英伟。勇略绝人。早就傅不屑章句业。暇习武事。长于射艺。年十八登武科。岁甲寅。以宣传官有达梁之除。盖虞南寇之出没也。明年而公竟殉于职。越三年丁巳。 赠兵曹参议。 昭敬王戊寅。伻侑于家庙。略曰贼艘云集。兵靡孑遗。惜无一人。捐躯死绥。尔独于时。效死无他。念此狃安。恬嬉成习。将多懈惰。人怀偷薄。玆举异典。期至耸动。于乎未几而有龙蛇之难。忠臣义士之争殉于国。而致中兴之烈者。亦不可不谓由此而启之也。公之功于是乎为大矣。 孝庙乙未。 命享于褒忠祠。 肃庙癸未 旌其闾。公娶宝城吴氏某女。有二男敏修参奉,季修佐郎。二女适任千英,沈继。参奉男孝南早卒。佐郎二男后彬主簿,友彬参奉。以后可徵于谱也。公之墓在绫州郡政丞洞坐壬原。远孙秉益介其族人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六十 第 305H 页

有潮如马。祝融之畿。喷薄腾蹙。慑于东维。匪水能尔。壮士之威。壮士洸洸。腔血千斛。其沸如雷。其涌如岳。盍城万里。推以阃毂。薄言试之。达梁之澨。卒不盈哨。垒仅方罫。惟职是力。何小何大。有犷匪茹。谓可拉朽。猿臂临埤。百发碎柳。彼狠而集。祲晕弥厚。我矢既竭。我拳犹圆。飞瓦雹陨。为炮为鋋。从之徒搏。腥髑无全。列戌奔溃。蚍蜉援绝。孤墉竟摧。凶刃丛剟。披肝暴日。丹忠烈烈。常山骂臊。睢阳化厉。扬灵鼓勇。来者有继。旌麾指风。如尘斯彗。王嘉乃忠。载锡之绅。载酬之斝。以劝为臣。东韩百世。惟尔之勋。层溟不竭。壮气不死。批蛟喝鲸。南纪有恃。我铭斯石。问天曰唯。
成均馆典籍台窝河公墓碣铭(并序○癸丑)
公讳必清字千期。因所居之九台里而号曰台窝。河姓而晋阳氏。高丽节臣侍郎拱辰之后也。 本朝有判尹游。七世而有吏郎受一号松亭。士林俎豆于大觉院。吏郎之子瓒。瓒之子自灏。自灏之子楙。并以文学世其家。楙之子成均生员世应号知命堂。能文章有志节。卒坎壈以没世。是凡三娶。曰海州郑梓女曰晋山姜泰齐女曰广州李曼徵女。是为考妣于公。而公郑氏举也。生以 肃庙辛巳。卒于 英祖戊寅。葬于水谷里三壮洞壬丙之原。公才资超迈。甫学语。辄解文字。周旋庭侧。擩染诗礼之训。行谊醇洁。志气不群。年十七八。攻贾董业。侪流咸推先。兼治明经。三十八岁登文科。由成均馆典籍迁主簿正字直长。恬约自守。名刺未尝通于当路。以是枳于进涂。久之外出为参礼丞。黾勉为禄仕计。而洗手为治。属驿颂其廉惠。未几弃归。竹扉茅屋。萧然野人之趣。冬不毡夏不絺。蔬粝不继朝晡。而公处之泰然。神色敷腴。横经谭义。诲后生不倦。筑精庐于落水泉石之胜。邀宾友觞咏为乐。绝口不道时事。与金霁山圣铎及其子九思堂乐行。道义相诩。祸难颠沛。问遗不绝。恩信不少衰。时当路遣宰臣之有风力权术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六十 第 305L 页

脂韦而钟鸣鼎食。曷若松柏而挺然于岁寒之壑也。士惟不要有富贵相。方可观其所守之正所立之卓。盖自外者轻如一芥。而在我者重于泰岳也。于乎虾蟆之陵。可以仰可以想可以式。
通政大夫金公墓碣铭(并序○甲寅)
瑞兴金公讳浩龟字圣老。号曰碧桂翁。以 光武甲辰仲冬之十一日。正终于昌山之桂洞寝舍。明年春。诸孤奉葬于美谷先茔下负丑之原。又将伐石以饰其阡。请余以列其生平之槩者。余自胜冠。辱公知异于人。久而不余厌也。洎老白首而逃难于济昌之寓也。又与之迭往还。输写幽悃。悲伤世变。辄累日不能相离。今公浩然仙游而返其真矣。余顽不死。尚可以悼公之逝耶。公仪貌端洁。禀性慈和。与人言喣喣若不能温其肌髓者。而见有过失。亦微问徐叩。若讲质者。终喻之于道而已。闻人有善。喜形于色。人有急若恫于躬。多方发虑以济之。事有当为。便勇行之曰既知为义。何用犹豫。少时治时文。欲以荣亲。屡不省于有司。而略无几微怨。晚而乐与从当世名硕游。订难资益。如恐不及。常曰世风不古。才有文学名者。群笑而憎嫉之。诚可戚也。人须从文学人游。虽使不得令名。庶不陷于大恶。呜呼余之所知公之心者如此。知此心则亦可以知公之行矣。公早事亲。竭力与诚。志体兼养。常侍疾剧。斫指灌血得苏。居丧未尝入中门。值忌月不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六十 第 306H 页

惟孝政于家。小学先生之肖也。其腔之恻。其辅之仁。蔼蔼乎其溢于貌也。嗟今世之不可处兮。藏白玉于深深之玄窍。
吴圣教墓碣铭(并序○癸丑)
吴生翰秀。湖西庄士也。以其先大人忍斋君之行。来请铭于其墓。余不文。不足以不朽人辞之。而请益勤。其敢终已。敬按状。君讳渊英字圣教。其先显于丽代。有讳贤弼。食采于宝城。世以为贯。入 本朝有判书讳渐。至进义副尉叔仝。始居于文义县。有讳裕立号月松亭。隐居高行。曾祖宗慎祖亨晚考文钦。并有潜懿。妣延安人田在春,顺川人朴▣▣,结城人张达相之女。君张出也。其生以 宪庙戊申。天姿颖悟。才上学能明辨强记。年十七以家贫亲老为忧。兼治耕稼。不惮胼胝。卒以成家。致甘旨无阙。既冠丁外艰。治丧克如礼。事偏闱志体备养。侍疾八载。抑搔扶持。动不离侧。或背负之。周旋庭除。以悦其心。蚤夜不懈。终始如一日。母竟以天年终。君哀毁甚。踰月而不胜丧。乃往年癸卯十月也。始葬于居近。以地不利。迁窆于怀仁县西五峰山下枕艮之原。配玄风郭氏。士人凤圭女。事姑以孝闻。亦君之有以刑于家者也。有四男女。翰秀,翼秀男也。金鹤九,李元永女婿也。孙男五。熙龙,熙凤,熙龟翰秀子。熙夏,熙商翼秀子。君居家恩而有节。睦于门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六十 第 306L 页

出耕且归读。董生之为善养亲也。万籯不如一经。韦氏之宜有贤子孙也。行周于家而名晦于丘园。荒原片石。庶几观感于来人欤。
通政大夫金公墓碣铭(并序○甲寅)
文胜而忠质之丧也久矣。圣人大林放之问。而以俭戚为礼之本。其欲救末俗而反之古者。可谓切矣。近时韶州有隐士金公。自幼天姿合于道。作止有度。群而不嬉。八岁授童蒙习。十岁入小学书。诵习通贯。乐之如得饱。一言一行。未尝违于其节。年十二三。外内艰。哀毁孺慕。感动邻里。零丁孤苦。无以为生。自是不能专力问学。往依亲属于湖中。犹日诵宿读。至鸡初鸣。适父母之所。未尝不呜咽流涕。往来省茔。拜跪悲号。彷徨不能去。既壮而后返故居。娶妇为家。勤俭以治。致朝晡之给。见人孤独。恻然若在己。有缌兄弟二袒亲一外孙一妻侄一。人之早孤者。皆收育昏娶。以成其家。人有假贷。不责其必偿。平生不言人长短。不伐己之劳。遇贵人不苟趋合。贫贱者敬礼之不懈。常诫子以读古人之书。识古人之心。体古人之言行。追古人而偕造于道。是吾至愿。贪利忘仁。若辈岂为是也。年八十。有优老典授通政阶。越五年而卒。葬于勿浪洞子午之原。公之世驾洛之裔。节孝公克一之后也。曾祖凤至,祖琏,考斗明。妣达城人徐源文女。公讳德麟字文瑞。生以 纯庙乙酉。配海州崔氏亨柱女。有四男女。男益骏,益泰。女归申万基,权炳豹。孙男七曰琪永次房出。其馀尚未成。益骏君赍公之状。踔八舍踰伽山之险。求余以铭于墓者。其貌之戚而其辞之恳而恻。孝子之子也。余不容以病昏辞。敬为之铭曰。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六十 第 307H 页

逸野裴公墓碣铭(并序○甲寅)
有逸士于野城之五逸里曰逸野裴公。讳润圣字曰硕鲁。以其与五逸而为一。故人又称之曰六逸翁。公自幼喜读书。有读行必顾其所读。八岁授孝经。自是不嬉戏曰恐伤肤体也。动止若成人。家庭器重之。年十五邑侯讲诸生。公以庸学应讲。叩义即对。剖析精畅。及夕拈韵以试。辄应曰百里弦歌风动地。五更鼓角月明天。老宿咸惊叹。二十而就甥馆。铺房衣具甚侈。公让而不近曰俭者士之德也。侈而败德。何名为士。亲老而贫。亡以为养。公乃躬稼渔以供给。旨滫未尝缺。怡颜顺志。不以劳苦色。人有助以薪米者。谢不受曰子当竭力为职。岂容无故而藉仰于人哉。夜则爇松明对卷。读之达曙。以亲命治功令业。三屈于有司。而后禀请废举。专用力于穷理居敬之实。手钞朱子全书。动息出入必以随。诵习玩究。体会而力行之。其居忧也哀毁若不胜。庐墓啜粥以终制。当祭而齐肃蠲洁。如见所祭。祭需必躬备。不令子侄替办。晨必拜庙。非甚病未尝废。盖其平生一言一行。莫不将之以实心。培之以实学。皆可以为人士之模范。于乎韪矣。公之世丽朝盆城君讳元龙之后也。至 本朝有讳湛登文科。出宰于野城。仍家焉。野之有裴氏始此。六传而至 赠院正希龄。公之曾王父也。王父廷岳赠参议。考曰震昌号松皋。有至行。以寿典授通政阶。是娶月城士人崔益大女。 肃宗元年乙卯生公。 元陵丙寅公没。而葬于所居后岭枕戌之原。其配月城李氏启功郎信再女。祔葬于同原。有二男。长尚𥙇无嗣。次尚祉参奉。二女适黄龙采,尹汉弼。参奉一男东益。二女之婿南坛郑厚天。后不可殚述。公之来孙相学氏。以公善状。走其子璇灿于四百里之遥。求余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六十 第 307L 页

爱敬之无方于养。其居之仁也。廉让之不苟于得。其由之义也。劬学以滋其源。践行之日有裕也。甘遁而寻其乐。在外者之不足以相累也。于乎玆其所谓士之尚志者欤。
处士林公墓碣铭(并序○甲寅)
林之恩津氏。世以内行醇洁传其家。盖自葛川瞻慕二先生之笃于孝友。而立为学之本。以启其渊流。而承其后者。有所循蹈而无忝也。其为仲于二先生曰处士讳英。亦有至行。不幸早岁。其子承庆能继述之。有承考之誉。以寿秩嘉善。是娶密阳人习读孙翕之女。以 万历壬午生公。公讳真惠字义甫。甫受学。便知为己之实。日用作止。不踰规绳。向里自克。而无慕于外。年十六。陪诸父兄避难于湖西之内浦。虽苍黄流离。而愉婉怡敬。不失常度。及还旧居。与伯公竭力为养。采拾渔钓。以供甘旨。斑斓戏娱。以悦心志。亲以康豫。不自知其为大耋也。逮夫丁忧。号擗几不胜。既葬而日哭于墓。不以寒暑而辍。年踰始衰。而犹疏粝以终制。非甚病。缞绖未尝去身。乡邻感叹。邑大夫举其行于 朝。今于县志可考也。平居谦冲退让。不先于人。而遇义勇往。人莫之夺。不喜著述。而惟以理胜为辞。淡而有味。蔼然有德之言也。所与追随而交勉者。桐溪郑先生及听松慎公也。呜呼。此可以观公之始终。而无忝为二先生之家风也。配密阳朴氏。直长鼎亨女。贞而有仪。克媲君子。公之卒。未详在何年。其藏则帽岩下中冈向酉之阡也。朴孺人祔焉。有男三女一。汝梅,汝相,汝桓及曹益晖之妇也。而汝桓出后。孙男东实,东干汝梅出。东显,东泰,东发,东振汝相出。东实二男世养,世宝。东干三男世集,世航,世复。东显三男世夏,世维,世纪。东泰二男世济,世仪出为东振子。东发一男世明。以后诜诜。殆不可数。玆来索余铭者。八世孙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六十 第 308H 页

大冶有型。凡器之为方为圆。莫不由是而有一定之形也。行不离于常经。德不疚于幽贞。呜呼君子之遁而亨也。
副护军嘉善大夫金公墓碣铭(并序○甲寅)
生而有懿行者。没而得显铭宜也。以天则报。以世则劝。即于其人也。何多焉。近世大良之北。有金公讳斗天字维汉。生长穷阎。非有诗礼之习师友之导。而其性得而诚行者。克尽乎人伦之迩。而亦能推而施人。人服其惠。积于躬。福其后人。尤其异哉。公驾洛之裔也。节孝公克一其远祖也。祖命佑寿嘉善。考性淑娶星山吕善谈女。以 正庙丙午生公。自幼至爱于亲。服劳承志不惰。居父丧哀毁谨礼。三年若一日。奉偏母色养竭力。事伯兄如事父。命之析箸则不肯曰兄弟一体也。可分异乎。强而后乃可。朝糠暮藿。勤俭以自济。不以一毫恼兄。兄性疏不理生事。公周旋调适。起居饮食。一如养亲。耕樵愈力。朝晡渐裕。踰十年田有连亩。钱有朽襁。凡有买益。必计直取仂藏于兄橐。恣其所用。兄没而治丧送葬。极备情文。咸由己办。割田数顷资兄子。俾奉先祀。邻里之贫不得婚姻葬祭者。皆为之赈贷而营理之。与负挑贸易。未尝争利以剋减。有遗物于道者。谨收而滋殖之。历探其人而还之。有戚不御酒肉。虽邻孩殇折。闻之必却味。延师教子孙。购书册若不及。诸孙赴举。自以家势寒微。冀有振显。夜必㪺井水祈天。至于试期。孙曾之中乡解者十馀。占庠籍者二。人以为公之诚感。有以致之也。晚而大耋 授龙骧卫副护军。进阶从二品。以八十八岁之癸酉终。葬于劝彬里莲池背巽之原。其配仁同人张汉元之女。合堋焉。一男泰声。孙男四奎镛缮工监假监役,奎琏,奎良,奎元。缮监二男在镇进士,启镇。奎琏三男熙镇,南镇,宇镇。奎良三男洪镇进士,大镇,秀镇。奎元一男炳镇。缮监君谓公之行。宜书之石。丐其铭于不佞。铭曰。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六十 第 308L 页

孝子 赠童蒙教官朝奉大夫姜公墓碣铭(并序○甲寅)
呜呼。此孝子姜公万岁之宅也。 圣朝有旌貤之褒矣。阡可以无显铭乎。公讳圣遇字亨甫。其先晋阳人也。其徙居于宝城之曲川才数世。丽朝监察御史师瞻之后。 本朝都巡问使淮伯, 赠议政友德,执义 赠判书叔卿,监役义范,县监潭,习读寿海。其世世也。习读四世而曰律生。公之曾祖也。祖渭彬以寿授嘉善阶。考处奉。外祖全州人李在春。公之生以 元陵辛未。自孩提有至性。能谨定省之节。及受孝经小学。以为不如此。非人子。柔声怡色。左右服勤。夏扇枕冬温被。得一果不自口。必怀以献。邻里咸敬服。呼之曰孝童不以名。既冠而行益笃。凡为亲地者。罔不竭其诚力。尝侍疾。衣不解带。夜不就睡。时当大冬。亲思生鱼。公叩冰号泣。获以供之。又虔祷于松广山。得灵蔘以进。竟致良已。人莫不叹其孝感。其遭前后丧。哀擗屡绝。水浆不入口。以礼治终。极其情文。仍庐于墓。制既阕。犹日一展省。呼号若袒括。不以风雨废。迨年老或语及亲。辄涕泣涟洏不能禁。 仁陵甲申寿七十四而终。葬于曲川后冈负离之原。公少业公车。亲没不复事。筑书室于溪上。种梅于园。自号曰梅坞。斥庄购书。教子弟及村秀。诱之以孝悌之方。乡省人士诵慕之不歇。遂以公之行闻于 朝。赠童蒙教官。仍命旌其闾。公初配密阳朴氏。士人乃秀女。有二男得焕,弼焕。二女适李廷弼,白基福。再聘金海士人金衡默女。有三男敬焕,吕焕,利焕。以下内外甚蕃。不可悉也。此来徵铭者。玄孙永源来孙泰秀也。噫今三纲颓矣。人之不极矣。九原可作也。将以公而式于世也。既不可得则铭以章之。树风声于百代者。庸可已乎。铭曰。
获亲心斯得天心。获天心斯得物之心。水不闭其旨鲜。山不啬其英琛。是皆一心之通贯。无间于远迩昭潜。嗟今之人兮。胡不观于曲川之浔。我其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六十 第 309H 页

励节校尉 赠通训大夫通礼院左通礼朴公墓碣铭(并序○甲寅)
公讳承淑字继明。姓朴。其先新罗之裔。而胙于密阳。高丽左仆射彦孚其中祖也。名卿硕谥。谱不绝录。至 本朝有忠毅公讳天卿。以勋封密城。于公为四世。其子文贞公敷亦袭封。子左赞成允利。子左参赞机。两世俱以逸行显。参赞娶商山人府使金庆孙女。生公于晋州之梧竹洞。寔 弘治庚申十月也。既冠因妇家移卜于安阴之高庄山下。为有山水之胜也。 恭僖王时举贤良。授励节校尉。寻静庵赵先生被北门之祸。公与一时诸贤并坐钩党。谪湖南之顺天。 荣靖王乙巳始宥归。自是杜门屏迹。绝意进取。筑玩稼亭。栖息其中。寓畎亩嚣嚣之意。屡 徵竟不起。潜心性理。体认而笃行之。引诱后生。讲明为己之实。乐而不倦以卒岁。 万历己卯三月二十九日其忌辰也。葬于高庄山向乙之原。配草溪郑氏。蠖溪翁玉坚女。合祔焉。后以曾孙贵 赠公左通礼。郑氏为淑人。有四男德昭,德薰并无嗣。德馨训导 赠左承旨,德聪将仕郎。孙男六。潆奉事 赠参判,潡,濂无嗣承旨出。沆,瀣参奉,湜将仕郎出。参判二男明榑文科参判 赠吏曹判书,明桂参奉。沆一男光远。瀣二男聪远,明榆。湜二男明远,明迪。馀不可数。公以藐弱之年。已为大贤所赏拔。其行谊之修器识之达。当有表表可称者。而世代寝邈。声猷不传。今只据其六世孙思敏氏之所识。而可徵其大略矣。胄孙膺焕请因其迹而铭之于石。铭曰。
泰茹之汇。何其英也。履幽之吉。何其清也。不我者不可以苟行也。在我者惟我之所成也。翳然高庄之茔。若庶几夫可仪而可刑也。
安致旭墓碣铭(并序○甲寅)
达而施。政成而民化。处而学。行修而家肥。士之常也。吾于卿士大夫。其接不数数也。亦略有闻也。端居而饬躬。读书而谭理者。日与周旋。不十百止
俛宇先生文集卷之百六十 第 309L 页

彼轩而驷。有不能泽一物。彼经而史。有不能执洒扫之节。矧乎庭有崇囷而庑有菜色。譬气痿之不贯。夫奚有而奚益。猗哉若人之幽贞。惟是真心之恻恻。自迩推远。痒痾之切。在家雍雍。在乡洽洽。以玆而往。曷之不达。乃局以地。不溥而窄。嗟此世之吒罗。奈九京之难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