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孤竹遗稿 第 x 页
孤竹遗稿
五言绝句
白苧辞
忆在长安日。新裁白纻裙。别来那忍着。歌舞不同君。
三清洞口占
玉洞烟霞暖。金沙日影迟。溪头煮寒酒。童子折松枝。
五言绝句
白苧辞
忆在长安日。新裁白纻裙。别来那忍着。歌舞不同君。
三清洞口占
玉洞烟霞暖。金沙日影迟。溪头煮寒酒。童子折松枝。
孤竹遗稿 第 5H 页

五马西归远。千门北望深。今朝寄君泪。不独别离心。
奉恩寺僧轴
隐隐如闻磬。孤烟生广陵。梅溪月应白。入夜渡江僧。
又
秋风吹古寺。木落啼山雨。空廊寂无僧。石榻香如缕。(落。一作叶。)
乙卯乱后(少时作)
孤竹遗稿 第 5L 页

登南岳(九岁作)
苍翠终南岳。崔嵬宇宙间。登临聊俯瞰。江汉细潺湲。
送别金士晦
征马背春城。河桥日落后。青山不见人。芳草空回首。
广滩。送别李善吉赴京。(名贤培)
酌我一杯酒。送君千里游。离心寄川水。日夜向西流。
高峰山斋
古郡无城郭。山斋有树林。萧条人吏散。隔水捣寒砧。
咏画
窅窅日沈夕。萧萧风起波。遥知泊船处。隔岸有人家。
龙川馆
孤竹遗稿 第 6H 页

次张甫寄季涵韵(张甫姓南。名彦纪。)
檐迥月稍隐。气苏帘未下。愁多常卧迟。寒更承永夜。
楚调
楚国伤谗日。怀沙怨屈原。湘江流不歇。千载寄遗魂。
冬日书怀
杨州冬不寒。腊月见青草。家在洛阳西。未归人欲老。
简交河倅求蟹
昨夜新霜降。平原早蟹肥。溪梁官有禁。下渚得来稀。
古墓
古墓无人祭。牛羊踏成道。年年野火烧。墓上无馀草。(下一句。一本。年年野火生。烧尽墓上草。)
赠天龄上人
孤竹遗稿 第 6L 页

重别慎评事(名彦庆)
惜别不知暮。出门归路迷。都亭一夜宿。风雨又凄凄。
田家
田家无宿粮。日日摘新麦。摘多麦已尽。东邻犹未穫。
白云洞
行寻白云洞。洞虚溪潺潺。白云朝出去。日夕犹未还。
寄安四耐
灵岳还丹处。幽栖第几峰。祗今丛桂路。烟雨秘仙踪。
晚望
泰华对茅茨。三峰住夕晖。秋天独倚杖。白露湿人衣。
题听松堂
孤竹遗稿 第 7H 页

僧轴
风雪石门路。暮归何处僧。遥知隔溪寺。荒蔓出疏灯。
武夷洞
水清日光澈。地幽苔色古。乱峰生夕岚。归去莫回顾。
又
满眼对烟景。良辰空自愁。故园今日意。碧草映春洲。
又
甘雨润初足。园田绿已稠。今朝好天气。杖屦出林丘。
又
落日临清池。披襟照我面。古迹尚依依。古人不可见。
又
孤竹遗稿 第 7L 页

重阳
左手持黄花。右手酌白酒。落帽龙山西。佳辰九月九。
感兴
采药求长生。何如孤竹子。一食西山薇。清风犹不死。
寄僧
秋山人卧病。落叶覆行径。忽忆西庵僧。遥闻日暮磬。(家藏本有之。而考崔白集。则录于白诗中。)
孤竹遗稿
七言绝句
大隐岩
门前车马散如烟。相国繁华未百年。深巷寥寥过寒食。茱萸花发古墙边。
题张东海书
张公遗墨老蛟蟠。彷佛风雷起壁间。直恐六丁来取去。紫皇高挂玉楼看。
简蕊珠倅勿责萼绿华
绿华家本蕊珠城。偷向缑山逐凤笙。半夜玉皇催唤去。紫清宫里讲瑶经。
又
独控青鸾渡海飞。瑞霭香雾碧参差。殷勤说与三清使。莫谴云霄归去迟。
题南尚文壁上
绿树红帘萧史宅。满园清夜动箫声。王孙不分繁华事。闭户看书白发生。
别徐君受(名益)
回看渔户飐青帘。马上微吟酒半酣。无限客魂何处断。夕阳芳草过江南。
武陵溪
数声砧杵白云边。乱石苍苔入洞天。日暮武陵何处是。桃花流水即依然。
又
危石才教一径通。白云千古秘仙踪。桥南桥北无人问。落木寒流万壑同。
别慎评事
黄菊开时俱远行。朔风寒雁倍离情。江湖满地秋云隔。何处相思月正明。
别卢士稚赴湖南幕(名稙)
先人曾镇海南州。二十年前作远游。今日送君还惜别。朔云寒雁助离愁。
送郑绣衣季涵之北关
咸关北上马频颠。雪岭西看海接天。客路重阳又何处。黄花冷落古城边。
奉恩寺僧轴
三月广陵花满山。晴江归路白云间。舟中背指奉恩寺。蜀魄数声僧掩关。
又
不脱袈裟下殿阶。一声秋磬发云崖。游人去后门还掩。寂寂长廊到夕斋。
又
三日江潭滞远舟。二陵风雨独归愁。今来相忆不相见。惆怅微钟下石楼。
孤竹遗稿 第 9H 页

寒鸦古木夕阳间。一径寥寥掩水关。欲向梅花重寄信。轻舟已过广陵山。
题三角山僧行思轴
洛水桥边又见君。怜吾白发在尘氛。三山此去无踪迹。飞锡凌空步步云。
赠宝云上人
征南省里奉晨昏。几度看花到寺门。存没祗今多少意。夕阳僧过灞陵原。
重赠宝云
一别金陵三十年。重逢此地却悽然。白莲社老今谁在。旧日儿童雪满颠。
次(鹅溪)
不见崔仙已七年。相思头鬓各皤然。华笺半湿坡山雨。一首新诗送太颠。
寄玉峰
昨夜山中雨脚催。苍崖飞瀑激成雷。惊吾脉脉相思梦。只到金刚岭上回。
别玉峰
江南远客苦思还。昨夜分明梦旧山。陌上相看歌古调。别离非复少年颜。
东湖杂咏
入夜连樯宿大堤。凌晨摇曳向巴西。水村山店遥相望。烟树依微听午鸡。
又
流澌净尽水溶溶。二月风帆下峡中。欲问舟人南郡事。皆言来自广陵东。
武陵溪
归时落叶满秋山。一路晴川乱石间。城北城南人不见。寒鸦飞尽夕阳残。
性雄轴
黄昏疏磬雨微微。水岸维舟客暂依。惊起沙禽过远浦。几家渔火夜深归。
赠僧性真
弟子南游久未回。岩扉长傍白云开。独敲寒磬夕阳后。空院萧萧秋雨来。
寄性真上座僧
茅庵寄在白云间。丈老西游久未还。黄叶飞时疏雨过。独敲寒磬宿秋山。
赠行思
无住禅师人不识。有时为客醉长安。支颐暂就北窗睡。忽听钟声还旧山。
题 厚陵寺僧轴
山河终使属姬昌。路断西陵草树荒。唯有一僧依古寺。焚香朝暮礼 先王。
赠片云
山下疏篱半掩门。豆花秋雨近黄昏。相逢偶是抱痾夕。悄悄悬灯无一言。
边思
小少离家音信稀。秋来犹着战时衣。城头画角吹霜急。一夜黄榆叶尽飞。
端午帖字(居魁)
别院红榴已吐花。樱桃初赐相公家。愿将万缕祈君寿。一缕应知一岁加。
昭君怨
昨夜单于战白龙。朝来先队已沙中。强携妆镜临前殿。自是愁眉画不工。
挽崔泰安(霁云)
征西幕府旧褊裨。沦落谁怜失路歧。廿载存亡又垂泪。暮云衰草隔天涯。
早行长峡
一路迢迢幽峡里。空桥雪满独行迟。林鸦飞尽曙烟起。隔水人家犹掩扉。
挽成司艺(子济)
浮世悠悠一梦惊。此生无复见先生。右军自是超流俗。只把能书重得名。
送僧归山
暂游京国苦思归。岁暮何山独掩扉。明日春生湖海路。梅花香雨湿征衣。
熙镜上人轴
去岁随师住汉关。梅花落后又西还。祗今消息无因闻。知在天边何处山。
赠别
玉颊双啼出凤城。晓莺千啭为离情。罗衫宝马汀关外。草色迢迢送独行。
又
相看脉脉赠幽兰。此去天涯几日还。莫唱咸关旧时曲。至今云雨暗青山。
有赠
烟雨空濛堤柳垂。行舟欲发故迟迟。莫把离情比江水。流波一去没回期。
柳絮(林石川韵)
才飞南北更东西。竟日飘扬忽堕泥。我亦颠狂真似尔。之秦之楚又之齐。
洛河(二绝)
欲渡交河半上潮。西陵日落路迢迢。谁知此夜孤舟客。一忆长安鬓便彫。
又
津亭守吏拜行舟。三月瞿塘下急流。不是平生旧相识。人间离别揔堪愁。
箕城。闻白评事别曲。
锦绣烟花依旧色。绫罗芳草至今春。仙郎去后无消息。一曲关西泪满巾。
义州山城。赠韩使君准。
山城小径百花间。别院春晴燕入栏。 圣代即今边警息。古书千卷闭门看。
过杨照庙有感
日暮云中火照山。单于已近鹿头关。将军独领千人去。夜渡芦河战未还。
旅夕
旅馆寥寥独掩门。玉河人绝又黄昏。梅花落尽不归去。故国春风空断魂。
天坛(二首)
午夜天坛扫白云。焚香遥礼玉宸君。月中拜影无人见。琪树千重锁殿门。
又
三清露气湿珠宫。凤管徘徊月在空。苑路祗今香辇绝。碧桃红杏自春风。
分水岭
分水岭头人正愁。西流几日合东流。此间剩洒相思泪。付与潺湲向故丘。
孤竹城
白草黄沙万馀里。由来此地断人肠。卢龙塞上逢新岁。孤竹城头望故乡。
发蓟城
烟树依微出蓟门。渔阳桥畔更销魂。故园东望三千里。杳杳还期难定言。
还到蓟城
风雪萧萧独入关。逢春又过蓟州山。即今边塞暖犹少。到得归家花已残。
送黄司成(允吉)赴京
雪里辽河逢立春。渔阳西去少行人。天涯不敢计归日。过尽莺花犹滞秦。
连山道中
离愁浩荡出天西。塞草连云落日低。乡国渐遥人语异。不知何处问途迷。
孤竹遗稿 第 12L 页

水岸悠悠杨柳多。小舡遥唱采莲歌。红衣落尽秋风起。日暮芳洲生白波。
附(霁峰)
桃花晴浪席边多。摇荡兰舟送棹歌。醉倚红妆应不忘。小风轻飏幕生波。
又(万竹)
南湖士女采莲多。晓日靓妆相应歌。不到盈裳不回楫。有时遥渚阻风波。
又(荪谷)
莲叶参差莲子多。莲花相间女郎歌。来时约伴横塘口。辛苦移舟逆上波。
练光亭。示而顺立之。
澄江如练浸红亭。烟树依微极望平。待得夜深歌舞散。月明吹笛倚孤城。
别金点马重叔(名应南)
君政东归我向西。雪深官渡夕阳低。离歌欲断不成曲。帐外萧萧征马嘶。
别友人
相逢此地本非期。恐到明朝是别时。无限夕阳芳草路。客愁何处马迟迟。
旅思
青枫烟露晓江秋。塞雁来时客倚楼。家在朗州书信断。千山归路梦中愁。
边思
骍弓白羽黑貂裘。走马西登雪岭头。前军深入不逢虏。沙碛茫茫落日愁。
坡林君园赠笛妓
神仙缥缈阆风岑。宴罢瑶池白日沉。千树碧桃花似雪。凤箫声断䌽云深。
寄郑员外季涵
南宫按曲春昼永。花枝入栏柳拂筵。遥望红云随妓阵。翠楼深处住神仙。
南川待月
待月东城常志处。别来其奈异山川。农夫向夕登高望。报道今年胜去年。
宫怨
樱桃花落玉阶空。泪湿罗巾衬线红。愁倚绣床无戏伴。唤回鹦鹉出金笼。
闺思
帘幕深沉隐晓光。五更残梦到辽阳。孤莺却唤清愁去。轻雾霏霏湿海棠。
孤竹遗稿 第 13L 页

愁抱琵琶归路迷。罗衣湿尽万行啼。秋风又送南飞雁。借问何时复向西。
又
露湿秋荷孤梦迷。禁城钟尽曙乌啼。相思一夜鬓如雪。紫塞迢迢云海西。
无题
君居京邑妾杨州。日日思君上翠楼。芳草渐多杨柳老。夕阳空见水西流。
映月楼
璧月娟娟照翠楼。桂香凝露曙河流。无端梦雨归何处。惆怅仙郎不复游。
孤竹遗稿 第 14H 页

仙桂花阴满玉楼。水晶帘冷露华流。银桥一断无消息。只是当年梦里游。
又
日日春风吹绮楼。楼前杨柳晓莺流。如今又是经过处。独坐旗亭恋旧游。
又
玉槛秋来露气清。水晶帘冷桂花明。鸾骖不至银桥断。惆怅仙郎白发生。
谢云长送酒。适出晚归。来使空返。
归时山外日初斜。虚道柴门使者过。珍重一壶风雪里。为分春色与寒家。
德津堂
寺下沉沉江水流。荒祠烟雨古今秋。居僧笑指驿南路。人去人来长不休。
咸兴题咏
咸兴自古大都会。日出喧喧车马尘。城外桥头杨柳树。往来多是别离人。
孤竹遗稿 第 14L 页

无端一涕自沾巾。天下人为地下尘。为问桥头杨柳树。见如崔子几多人。
镜城题咏。送李善吉还朝。
铁关更远二千里。白草黄沙迷绝域。书记从征几日归。年年空送还乡客。
游三角山
多病年来肺不苏。今朝聊试陟崎岖。山僧晓饭供新菜。绝胜东湖鲙腹腴。
赠性真上人
去岁维舟萧寺雨。折花临水送行人。山僧不管伤离别。闭户无心又一春。
题宝云轴
乞米时时到汉关。广陵秋雨旅衣单。中宵频作故乡梦。水阔天长行路难。
自奉恩归舟
归人临发折梅花。步出沙头日又斜。水转山移舟去远。满江离思起风波。
旅馆秋思
秋来苦忆汉阳城。坐羡南飞一雁轻。逢着乡僧半日话。塞天凉雨未归情。
寄杨州成使君(义国)
官桥雪霁晓寒多。小吏门前候早衙。莫怪使君常晏出。醉开东阁赏梅花。
江楼
广陵城边多酒楼。红帘绿幕映江流。月明歌舞此中宿。雨散云飞空昔游。
渔阳
关山迢遆过渔阳。衰草茫茫古战场。燕国衣冠尽成土。荒台无处吊昭王。
迎敕日
敕书来日幸长杨。紫陌千官从汉皇。火照通衢知辇过。重城晓色更苍苍。
题寺壁(二首)
昨日游人今又来。空庵香火半成灰。无端夜雪埋幽径。僧在他山宿未回。
孤竹遗稿 第 15L 页

今日僧归月正满。空庵伴宿白云空。秋风捲地无行迹。一径寒山落叶中。
次益之赠弹琴女韵
碧落迢迢鸾路长。天风吹送桂花香。玉箫归去瑶坛上。罗袜寒深一寸霜。
原韵
一曲瑶琴秋恨长。夜深烧尽水沉香。多情更有西楼月。步下金阶满地霜。
次玉峰寄李伯生韵
龙池杨柳雨连朝。一片晴云渡御桥。惆怅一年芳草色。江南无限碧迢迢。
原韵(玉峰)
仙郎初下午门朝。花映重城柳拂桥。把酒忽惊寒食过。楚乡归思政迢迢。
僧轴
绝顶藤萝是道场。白云秋磬满天凉。山风日日桂花落。归去明朝休上章。
僧轴
门掩香台一磬残。月明僧语上方间。今宵不寐独惆怅。忆昨少年游此山。
出塞
少年身比李轻车。远赴沙场万里馀。由来征战死无地。说与家人莫寄书。
自水钟归舟赠僧
离僧江口独登舟。三月烟花满广洲。今夜别怀君不见。洛城风雨闭门愁。
偶吟(此下三首。家藏本无之。而得于崔白集中。)
东峰云雾掩朝晖。深树栖禽晚不飞。古屋苔生门独闭。满庭清露湿蔷薇。
寒食客中
烟雨萧萧独掩门。洛城寒食客销魂。东风无限江南思。几树梅花映晚村。
忆故山梅花
春风万里到罗浮。憔悴人今汉水头。蓟北烟尘无驿使。相思魂断夕阳楼。
扶馀怀古
笙歌散尽水空流。何处当年结绮楼。唯有皋兰古寺在。归僧独上夕阳舟。
孤竹遗稿
五言律诗
挽玉峰
笔得钟王妙。诗羞魏晋卑。家贫事游宦。身老忆妻儿。旅榇南归日。戎旌北去时。人间便永诀。泉下是交期。
孤竹遗稿 第 16L 页

远客惊寒食。归期后落花。白云随望在。芳草出关多。病负江头别。看如梦里何。明朝春亦去。相伴过天涯。
代人挽 仁圣王后
化极周邦葛。冤深楚岸篁。忧疑独处难。消雪幸逢昌。凤寝多年疾。霞车一夜忙。新陵连旧隧。长得奉君王。
挽白四宰(仁杰)
举世悠悠里。先生独抱真。山河正寂寞。忠直日
孤竹遗稿 第 17H 页

挽崔兵使夫人
宝髻加恩日。中闺寝疾时。残香委锦席。侍女易罗衣。鹦鹉传遗语。芙蓉恋旧枝。将军梦虚幌。一夜鬓如丝。(髻。疑作诰。)
因李益之北归。寄朴观察(民献。)
锁钥惟公可。连膺北镇雄。甘棠新乐府。细柳旧春风。绝域咨询远。三军节制通。从来仗威惠。须此保民穷。
又
贼骑窥秦障。妖星照汉宫。朝廷方旰食。老子复临戎。住銊天山北。连营瀚海东。安边赖儒术。卫霍莫誇雄。
又
一路经灾疫。萧条似乱离。犹闻增塞戍。复此值民饥。事与平时别。忧添旧鬓垂。飘飘汉使节。来往不知疲。
孤竹遗稿 第 17L 页

草草河边酒。悠悠别后期。聊因北归客。始寄去年诗。塞外早霜落。关中芳草衰。相思月频满。秋雁到来迟。
临津
挥手谢亲爱。走马赴幽燕。十月雪微下。长河冰欲坚。云端隐凤阙。匣里吼龙泉。丈夫须努力。不为儿女怜。
闾阳驿
马上时将换。西归道路赊。人烟隔河少。风雪近关多。故国书难达。他乡鬓易华。天涯意寥落。独立数栖鸦。
马上口占
前骑已墟外。后旌犹峡中。萧萧人向北。杳杳水流东。古驿经宵雪。荒村尽日风。此身蒙主泽。随处免途穷。
七家岭立春
旅食逢春菜。羁愁且物华。经年犹在路。几日定
孤竹遗稿 第 18H 页

三河途中
塞上春犹冷。风沙日日飞。雁过华表少。人向蓟门稀。一水掩孤店。千峰沉夕晖。故关芳草绿。惆怅未言归。
哀杨揔兵
烽火通南极。烟尘在北垣。秦兵傍塞觇。虏骑隔河屯。未斩单于首。徒悲上将魂。至今思勇决。成败不须论。
通州馆。望朝阳门。
圣祖龙兴地。重关壮帝居。山河燕代古。人物冀州馀。蔼蔼祥烟合。晖晖化日舒。都门望渐近。犹似见乡闾。
朝天宫
碧宇标真界。玄坛降太清。鸾栖珠圃树。霞绕紫微城。宝箓三元秘。神丹九转成。芝车人不见。空外有箫声。
重阳后有感
佳节易徂换。少年能几何。黄花看又歇。白发镊还多。穷巷谁相问。柴门日自斜。痴儿渐学语。聊此慰蹉跎。
题圆明轴
京国旅衣薄。风尘相识稀。愁寻翠微径。独望白云归。汉北千山暮。江南一叶飞。遥知石林寺。岁晚掩重扉。
孤竹遗稿 第 18L 页

屡游京洛里。渐觉古人稀。古寺月还满。夜舡僧暂依。西陵寒叶下。东路白云飞。归去莫回首。千峰独掩扉。
留别高霁峰而顺
逆旅相逢地。关河日又曛。归程接汉塞。客梦在辽云。别后千山隔。天秋一雁闻。西风独凭槛。明月倍思君。
御题捣纨
谁家捣纨杵。一下一伤情。满地秋风起。孤城片
孤竹遗稿 第 19H 页

送赵云江伯玉之任槐山
直道难容世。微官且为贫。全家向山郡。孤棹别江春。阶下烧丹灶。窗间柱笏人。王乔有凫舄。早晚谒麒麟。
金城板上韵
残角出古县。长河急暝流。惊心楚乡梦。回首仲宣楼。塞雨难逢霁。羁愁更值秋。佳人杳千里。即此阻同游。
追次(荷谷)
行人万里去。驻马饮寒流。芳草遍官道。晚烟生驿楼。旅怀浑似梦。春事半如秋。回望秦云外。那堪恋旧游。
送李善吉还朝(时李以镜判为掌令)
门吏传呼急。中宵有旨来。绣衣辞玉帐。骢马向霜台。雕鹗乘霄汉。狐狸伏草莱。莫教青海上。书札隔年回。
秋官契轴
列宿天文应。官曹大理评。自能清狱讼。不是学刑名。高选英僚得。追欢白发生。那堪有聚散。对酒复含情。
齐陵典祀
候晓陪严祀。园陵霁雪明。山祗屏虎豹。炉气杂芬馨。至顺承玄德。无彊配令名。荷裳虚宝座。环佩想馀声。
孤竹遗稿 第 19L 页

厌住南街近。移居北洞深。宜城赐第宅。公主旧园林。苔色侵书帙。松阴覆枕衾。绝无车马迹。时有故人寻。
送人赴京
童稚情亲旧。中间面目疏。那堪万里别。未得隔年书。寒日临关渡。轻尘逐传车。蝶城家好在。且莫念何如。
废寺
有佛绝香火。无僧自暮朝。古寮垂破祴。枯井弃
孤竹遗稿 第 20H 页

奉先寺僧轴
灵图光五叶。鼎水已乘龙。白日仙仪秘。青山影殿空。御香邻佛火。幽隧彻洪钟。只在诸天外。霓旌杳未从。
奉恩寺僧轴
此路寻花伴。披蓑似去年。逢僧问山寺。立马唤津船。远树春城背。平芜暮雨连。犹愁后台磬。隐隐隔微烟。
奉呈使相。又写一通。分示会稳两府伯。
圣主亲推毂。将军服始除。平时号令肃。经岁宴游疏。雪岭无烽火。榆关绝羽书。汉家深锁钥。谁道北门虚。
又
屡得元戎顾。多惭礼数除。参卿奈谋拙。▣▣叹才疏。官妓能胡舞。番兵解阵书。幕中无一事。歌鼓沸晴虚。
孤竹遗稿 第 20L 页

玉帐前宵雪。朝来不扫除。边风捲地吼。塞日漏云疏。白马新都护。青袍旧掌书。▣▣被恩遇。报答敢云虚。
赠会山府伯
罢官仍滞塞。有 旨改新除。公辅方须用。忠良岂见疏。边机独赐对。万里几封书。自笑招群议。才名早是虚。
留别会稳两府伯。到礼山寄呈。
幕中为客久。关外隔年回。鞍马通宵立。州城先漏开。匆匆未成别。杳杳忆传杯。纵有到家乐。留君愁独来。
受由上京
幕下无多事。乡园许暂归。指麾劳远出。饮饯惜馀晖。临别重携手。怀恩欲湿衣。微诚期少报。不敢卧柴扉。
武夷洞(少时作)
独立平台晚。村醅入面迟。榛丛惜幽草。石濑俯
孤竹遗稿 第 21H 页

将赴钟山。赠郑坡州(昆寿。)
公议难容恶。明君谬许才。含恩辞凤阙。飞旆向龙堆。不用邀歌妓。无心把酒杯。孤臣一釰在。未死报涓埃。
谢友人送米
童年长纨绮。晚节值艰难。守拙乖生理。移居近市阛。得钱还宿债。乞米始朝餐。亲友时来问。途穷愧抗颜。
孤竹遗稿
七言律诗
次寄玉峰
霜雁迟归鲤又潜。美人憔悴卧江南。薰炉往日连床梦。灯火何时听雨谈。紫燕东风思锦幕。白鸥秋水杳苍蒹。岐峰梓木今成拱。人事萧条政不堪。
双溪僧轴。次圃隐韵。
题诗远寄石桥僧。一渡南溪病未能。宝刹不随
孤竹遗稿 第 21L 页

附(思庵)
轮奂重新卧野僧。二仙文藻继谁能。山中芳草青春暮。尘里羁愁白发增。茶鼎竹林谈久绝。石床花雨梦犹澄。岐峰东畔烟霞路。惆怅浮生几个登。
发京城。宿高峰馆。次壁上韵。
一骑今朝发上都。西归风雨满前途。天涯糊口身将老。客里逢秋肺不苏。万里功名违壮志。十年铅椠愧真儒。寂寥空馆无人问。愁对青灯永夜孤。
釰水驿。次华使韵。
关外秋风送客轺。行行渐与洛城遥。愁连驿枕经宵雨。水上龙津几尺桥。乡梦岂知归路险。倦游颇觉壮心销。那堪亲友音书绝。北阙青云满旧朝。
同汝守君受。拟次苏彦谦林畔馆韵。
独立愁看塞雁飞。青山无数带斜晖。令年春到岭南早。故国书来关右稀。芳草雨昏寒食路。落花人断草堂扉。天涯时序催双鬓。身逐王程几日归。
孤竹遗稿 第 22H 页

孤城去马饮寒流。异国光阴倦旅游。榆塞新春无过雁。蓟门斜日独登楼。一年已办在离别。万里如今犹滞留。寂寞天涯回望处。青山不尽越乡愁。
又
迟迟西出故疆时。回望千山怅有违。驿吏驱车迎倦客。关童聚土污征衣。汉塞黄云连绝漠。秦京绿树远依微。百年辛苦半行路。家在日东何日归。(迎倦客。一本。倦迎客。)
送李益之往长沙
去岁春风住武灵。今年春至又南征。年年为客他乡远。岁岁看花白发生。秣马倦寻荒店路。逢
孤竹遗稿 第 22L 页

送闵恕初赴湖南幕(名忠元)
郎官藉藉有诗声。幕客少年人更惊。杨柳暖风吟水驿。杏花微雨住山城。青春易向愁中尽。白发多从别后生。 圣主如今重才士。鸾书早晚召承明。
寄人
已觉浮生更杳杳。欲将贫病度年年。巴江向峡啼猿路。釰阁连云落照边。春色伴人还易老。离愁如醉自成眠。裁书远寄衡阳雁。借问何时北到燕。
送郑绣衣季涵之北关
郎官承命向边州。星骑骎骎不少留。二十年前为客处。三千里外送君游。蝉声政乱川原暮。雨色遥连草树秋。关塞极天那可望。只应明月共离愁。
赠安四耐
孤竹遗稿 第 23H 页

次高山邮馆韵
辞家万里从戎鞍。蜀道闻歌意自酸。锦字楼中书未寄。黄榆塞上地偏寒。非关岁月增离抱。自是风霜损旅颜。惆怅乡园隔函谷。不知何处望长安。
次许河阳(震)草堂韵
未卜东园一草庵。几年游宦在天南。士师遭黜道犹直。陶令还家贫亦甘。户外青山帘捲早。篱前白雪径开三。虽居市郭常清静。心似冰壶霁月涵。
端午帖字
开着千门辇路通。日华初射海涛红。露收蓂叶薰风转。烟起螭头紫气笼。昼漏稀闻宣政外。早衙才散建阳东。君王不进菖蒲酒。时序如今属
孤竹遗稿 第 23L 页

早朝
漏下重城曙色遥。君王将御紫宸朝。衣冠尽向蓬莱苑。驰道斜连太液桥。仗下祥云随转盖。日边佳气绕吹箫。迁乔自幸联鹓鹭。穆穆明庭睹舜尧。
又
西台月晓漏声遥。左掖门前候早朝。瑞霭尚含青琐柳。仙旗已绕绛河桥。天香缥缈开龙阙。辇路徘徊引凤箫。再拜赐沾光禄酒。微臣窃效祝文尧。
留别田察访(见龙)
关亭寥落少人烟。古木寒流晚景前。立马愁看青塞路。褰帷徙倚白云天。乡园久别无来信。逆旅相逢有此筵。欲去踟蹰不能发。非君同病更谁怜。
代权相(辙。)次华使汉江楼韵。
岁暮严程未暇游。天涯回日一登楼。银峰隔水
孤竹遗稿 第 24H 页

次双溪诗轴
新兴洞里忆曾游。屈指如今二十秋。幽兴每随青鹤去。远心空与白云留。馀生欲老双溪寺。暇日长登八咏楼。惆怅至今归未得。世间人事自悠悠。
吉州楼题
早秋榆叶下寒城。紫塞新霜旅雁惊。千里乡关空有梦。十年书釰竟何成。胡笳未断已垂泪。碛月欲生还倚楹。无限西风仲宣恨。天涯又送故人行。
又
将军楼阁丽层城。谈笑能令虏胆惊。莲府星郎诗独步。愁州都护序先成。半空秋色褰珠箔。百尺池光泻翠楹。制胜不离樽俎外。何劳十万事横行。
快哉亭。次退斋韵。
东南山豁大河来。一片城临古塞开。白雪远迷箕子国。红云半绕楚王台。金钗影里华灯乱。玉笛声中画角催。明日别愁还万里。阳关三叠尽馀杯。
孤竹遗稿 第 24L 页

石房遥闭翠微颠。无事风尘别隔年。海鹤巢空松树老。晴云径湿薜萝缘。丹砂旧灶灰应冷。玉泂新秋月正娟。便欲从公解簪绂。长寻仙侣学灵篇。
原韵(思庵)
恒沙踏遍既华颠。芳草归心度几年。上国停杯聊别侣。南乡飞锡又随缘。桃花洞里人谁在。桂树山中月自娟。古院烧香清磬夜。相思幸寄白云篇。
奉别白评事赴关西
二月关西壮士行。东风釰戟六军迎。香炉峰插千重掩。鸭绿江流一带清。长笛晓吹华阁迥。红
孤竹遗稿 第 25H 页

次义顺馆韵
绝塞孤城客暂依。倦游迢遆岁华微。隔河残角吹将曙。满碛寒云冻不飞。断梦几回迷北阙。羁心无限向西晖。明朝又出阳关路。万里逢春犹未归。
赠别李益之
客路悠悠日向西。杨花飞尽子规啼。村桥有市行沽酒。野水无人自满畦。旅店月明愁梦断。山城叶暗独归迷。天涯此别堪头白。惆怅王孙草又萋。
次景濂堂韵(景濂堂。是金沟客馆。)
南池北池荷花深。荷心有苦似人心。荷花未落秋风起。雨露几何霜霰侵。相思不见令人老。镜中华发已萧森。不如临池摘荷叶。裁作美人身上襟。
孤竹遗稿
三五七言
次杨蓬莱韵
久别离。惊时节。愁人坐遥夜。碧海生明月。欲寄春风杨柳枝。秋来摇落不堪折。
原韵
首阳山。孤竹节。绿叶三冬雪。青天一片月。西方美人归去来。山亦摧兮竹可折。
孤竹遗稿
五言古诗
孤竹遗稿 第 25L 页

时事方扰扰。夙驾还旧栖。旧栖岂不怀。惆怅念分携。行登白沙岭。回望国门西。城堞绕逶迤。井屋互高低。广地荫榆柳。华馆萦云霓。教场平且直。森旷无与齐。苍松夹两崖。碧草连脩堤。喧然人士集。驰马风尘迷。即此诚可赏。伫立独悲悽。下坂倏已阻。倦策渡前溪。
大慈川上
午及高阳口。秣马大慈川。川水自东注。湾回小山前。侧峭岩石古。屈曲抱重渊。倒影杂枫栝。其下可方舡。神物蟠深黑。弱鳞游清涟。临岸藉晴
孤竹遗稿 第 26H 页

到庐
贫居西岗远。依依树林翳。独经溪谷涩。途潦方屡揭。行行近墟里。仆夫候田际。下马憩茅檐。心闲遗尘世。青松列旧壑。黄花满后砌。对此令人悦。足以慰荒岁。
拾栗
首夏入京城。仲秋归茅屋。园栗摘已尽。叶里栖残壳。晨起绕篱行。披草有时得。取适岂在多。聊与儿辈乐。
汝顺兄弟观刈禾。乘月携酒见访。
九月霜风寒。田亩事收穫。丁壮尽在野。老弱独看屋。负禾各自归。日入务还息。亲戚相与会。话言无杂客。兹岁虽未登。亦足具饘粥。来者且勿忧。浊醪欢此夕。夜深方云罢。人散场月白。
晨霜
空旷变夕气。萧摵振凉飙。晨霜覆林屋。秋阳照
孤竹遗稿 第 26L 页

野望
林皋时一望。落日满秋田。人人刈禾还。家家起夕烟。鸟雀始倦飞。牛羊寻旧阡。徘徊得自怡。聊用离世缘。
雨雹
九月十七夜。云黑风颇奔。电光室中明。怒雷裂厚坤。飞雨杂鸣雹。崩腾洒林园。是时尚未穫。禾谷遍郊原。摆落半泥土。残实复几存。粤自数岁来。天气失寒温。疠疫人丁死。毒祸及牛豚。萧条如经乱。山谷多空村。老弱服耒耟。辛苦良难言。才喜春苗盛。夏潦又浑浑。凉吹乾枝叶。螟食尽节根。岂知凋悴馀。迄此灾逾繁。何以供赋税。敢望具饔餐。四邻绝晨烟。但闻哭声喧。
次陶穫稻韵。广其意。
孤竹遗稿 第 27H 页

霜多草木尽落。有新绿萋萋若春。
抄秋清霜繁。杂卉俱已零。园圃索然空。了无一物荣。时见茅檐下。柔荑蔼复生。本非岁寒姿。何能独青青。占地蒙阳景。托根依户庭。却同芳春节。孰知造化情。嫩色虽可爱。盛衰奈失经。不如锄之去。种彼松柏贞。
感遇(十首。)寄郑季涵。
盈盈谷中兰。郁郁山上松。贞脆固有异。馨香乃相同。感兹鶗鴂鸣。霜露悴孤丛。芳意竟萧索。零落随蒿蓬。岁暮独如何。虬枝多北风。
又
北风何惨烈。吹折松与柏。溟海亦震荡。鱼龙失
孤竹遗稿 第 27L 页

又
西山何所有。深谷多芳薇。采采者谁子。叔齐与伯夷。食粟良可耻。采薇非为饥。姬氏除暴乱。八百会不期。天下皆称圣。斯人独是非。高节凛千祀。纲常以扶持。
又
淳风去已远。世道日幽昧。征伐降殷周。祥麟竟遇害。凤凰化鸡鹜。兰蕙为萧艾。遂令孔孟徒。失意屡颠沛。时运既如此。生民将何赖。
又
人心如云雨。翻覆在须臾。素丝染黑色。安能复其初。哑哑群飞鸟。集我田中庐。雌雄竟莫辨。泣涕空欷歔。
又
疾风凋劲草。洪波折砥柱。劲草岂无节。砥柱岂不固。政为风波荡。终然变其素。古来功名士。多
孤竹遗稿 第 28H 页

又
孤竹无枝叶。寄生海上山。年年霜雪埋。崖倾根未安。岂是材可用。所贵能傲寒。凤鸟日已远。旧实日已残。仙人从空下。见之为悲叹。斲作绿玉杖。携去朝云关。云关万里阻。恐此中路还。
又
槐树何阡郁。幢幢临官路。长河注其侧。水啮根渐露。惜无为培植。岁久且颠仆。本不生高岗。终危知谁故。
又
王乔呼我游。期我于昆墟。朝登玄圃峰。遥望紫云车。紫云何容与。玉箫正微茫。径度凌天河。翻飞向扶桑。扶桑几千里。风波阻且长。我欲舍此去。深恐负所期。君情定何许。我心终不移。
又
莫涉银汉水。莫登青云途。无波能覆舟。平地亦摧车。曾参终杀人。薏苡为明珠。只知谗者巧。孰
孤竹遗稿 第 28L 页

养虎词
山翁得乳虎。养之置中园。驯扰日已长。狎近如家豚。妻言虎性恶。翁怒爱愈敦。毕竟噬翁死。宁复顾前恩。人皆笑翁愚。我独为翁冤。
山中
山中风气寒。霜霰日已积。靡靡晷景促。才早已成夕。林空无留景。暝后有归翼。寂寞谁相顾。忧来不能释。
古意(二首)
辚辚双车轮。一日千万转。同心不同车。别离时屡变。车轮尚有迹。相思人不见。
又
谁家红粉女。顾影矜颜色。盈盈隔花语。札札临窗织。但愿罗衣多。终年不忧食。
昨日入城。路中有感。奉寄三乐求和。
昔欲携我友。寄向上元间。一为名所误。渐乖云
孤竹遗稿 第 29H 页

夜坐怀季鹰。书示三乐求和。
寒月照前楹。霜飙振夕林。独坐向青天。何为忧思深。故人游湖西。经时断玉音。伊昔欢会地。于今商与参。欲往川谷阻。道路邈难寻。不辞别离苦。但惜流光侵。流光安能攀。各自保贞心。
送僧游枫岳
淹疾滞旷职。弃郡非尚逸。单车返洛社。闭门人事绝。寂寞城市间。似与世尘别。岂复眷兹居。缅怀山水窟。闻登毗卢顶。碧海瞰日出。丹壑拾瑶草。青箱开秘诀。可以疗我饥。可学飞升术。寄语东归客。斯游行当决。
弃郡还洛。寓城西作。(丁丑秋。自灵光解归。)
尸邑愧俸钱。解印归故里。故里不可归。今年疠疫炽。东家十人卧。九人同日死。死者弃不收。存者皆移徙。僮仆自春夏。呻吟尚未起。萧条门径荒。谁复候我至。驻马街路侧。徘徊靡所止。却寻
孤竹遗稿 第 29L 页

孤竹遗稿 第 30H 页

孤竹遗稿
七言古诗
翻方曲
折杨柳寄与千里人。为我试向庭前种。须知一夜新生叶。憔悴愁眉是妾身。
锦貂裘歌。赠郑书状。(以周)
我家旧有锦貂裘。香毛柔腻墨色深。前年被向燕京道。万里朔气连穷阴。雪里驱马渡辽河。边风萧萧日西沉。肌肤重暖如阳春。远行不愁苦寒侵。归来解置箧笥中。以此爱之轻千金。今日慇勤持赠君。别离始见平生心。
铜雀妓词
铜雀台西日欲暮。东风寂寞怨落花。花飞一片向何处。遥向五陵年少家。五陵年少尚书子。银鞍白马出北门。大醉闲吟踏芳草。归来不觉已黄昏。黄昏到家吐锦茵。举头不见花在前。云窗
孤竹遗稿 第 30L 页

李少妇词
相公之孙铁城李。养得幽闺天质美。幽闺不出十七年。一朝嫁与梁氏子。梁氏之子凤鸾雏。珊瑚玉树交枝株。池上鸳鸯本作双。园中蛱蝶何曾孤。梁家严君仕远方。千里将行拜高堂。出门恩爱从此辞。山川阻绝道路长。不是征戍向边州。不是歌舞宿娼楼。心知此去唯为亲。好着斑衣膝下游。儿女私情不忍别。别来几时肠断绝。秋梧叶落黄菊香。忽惊今朝是九日。佳辰依旧人不在。满园茱萸谁共采。独上高楼望北天。天涯极目空云海。不向傍人道心事。回身暗里潜下泪。牛羊归尽山日夕。门外终无北来使。此身愿得归泉土。死后那知别离苦。一声长吁掩玉
孤竹遗稿 第 31H 页

老病有孤舟(科作)
岁晚拾遗客洞庭。悠悠身世如轻鸥。巴巫浪高蛟龙怒。一身万里悲孤舟。羸形独夜带霜寒。峡猿啼断枫林幽。汀芦瑟瑟秋风满。月明寂寂空江流。故交新贵一字无。弟妹飘零何处求。干戈满地关塞远。欲往从之路阻脩。天涯衰疾涕空挥。短褐况耐风霜稠。飘然一叶定何泊。谩载平生千斛愁。未试商家济川楫。空惭鲁圣乘桴浮。萧萧孤影万顷波。伫立苍茫怀故丘。还丹未成日月奔。漂泊残生空白头。功名已向镜中晚。致君一念馀伊周。穷愁揔为灵脩故。回头叫向苍梧秋。朝廷不记此老病。谁知满腹廊庙忧。羁孤长是抱幽忱。此生永负沧洲游。明宵系缆又何处。沧波无限愁悠悠。题诗愧杀矶上翁。百年无
孤竹遗稿 第 31L 页

孤竹遗稿
附录
订玉峰,孤竹集合刊不可说(简易)
盖有恒言曰。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亦既或与之同平生。目击而心挹焉矣。可相欺耶。吾彰卿。信南国之美。炯然孤照者也。然壹事夫诗。而韵格逼唐之外。恬澹酝藉。复如其人。可爱也。要其雅情。不复有所晞慕事业。使其久于世。吟作秋虫到白头。非固自取之耶。若吾嘉运之材隽风流。则可谓少却盛之白玉堂者也。其或放迹在外。犹得高牙大纛之下。轻裘缓带。从容横槊赋诗。逞气像也。若夫诗则得之天机也多。往往警绝流丽。迭见其长。初不祈得名作诗人耳。而高苔轩。倡为二君稿可合以刊行之议。何其少之也。苔轩在时辈中。其可谓殆百官仓廪具焉者也。然以韩子所称礼而不馀一言。约而不失一辞者率之。则不啻未至矣。何得主盟而儗人以伦乎。余诚未允斯论也。两家子弟不甚
孤竹遗稿 第 32H 页

呈 诏使朱杏村小帖(五峰)
崔庆昌。黄海道海州人。字嘉运。孤竹。其号也。才高气豪。风采动人。少与白光勋。游青莲李后白之门。中戊辰科。官至钟城府使。白光勋。全罗道长兴人。字彰卿。玉峰。其号也。笔法钟王。清苦不第。其亡也。友人李好闵以文哭之曰。郊寒未尉。岛穷非僧。乃实迹也。(杏村求见海东名家。及得两稿。击节曰。当归梓江南。以誇贵邦文物之盛云。)
祭崔钟城文[云谷]
礼云。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嘉运之逝。已逾年矣。嘉运之葬。又逾年矣。而使我泪涟涟而不止。声呜呜而不禁者。岂吾向友之情。有加于古人哉。是乃嘉运之为人。使友逾久而难忘也。吾思古人。代各出才。如唐诗晋书之类。慕其才而思其人。恨其不同时。而散在于历历千万载之异代也。嘉运之生。与我同时也。同国也。同都
孤竹遗稿 第 32L 页

孤竹遗稿 第 33H 页

玉峰全稿序略[象村]
我东以诗闻者。其家非一。而惟崔,白二子。以正音鸣。异时诸学士大夫。苟用文章自命者。则必显重而称说之。而虽以钦之面墙。犹得习诵其遗韵。昔人有云。宁玉而瑕。无石而璠。如其玉也。瑕亦可也。玉而无瑕。其不为世之瑰宝也乎。有志于诗。而欲得其门者。于斯焉徵则几矣。崔,白方驾主盟。而白诗独先传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