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复斋先生集下 第 x 页
复斋先生集下
序
序
复斋先生集下 第 483H 页

六典之作尚矣。若稽周礼。一曰治典。以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万民。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五日刑典。以诘邦国。以刑百官。以纠万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治则吏也。教则户也。政则兵也。事则工也。自古以来。天下国家之治乱兴亡。昭然可考。其所以治且兴者。以明夫六典也。其所以乱且亡者。以昧于六典也。高丽之季。政教陵夷。纪纲颓败。所谓六典者。名存实亡。有志之士。扼腕叹息者久矣。乱极复治。理之必然。惟我 殿下应天顺人。除残去暴。乃革旧弊。一新教化。以时考绩。黜陟幽明而治典明矣。轻徭薄赋。休养生民而教典明矣。车服有章。上下有别。则礼典可谓明矣。克诘戎兵。折冲御侮。则政典可谓明矣。议刑得情。民无冤抑。刑典不可谓不明也。元釐百工。以熙庶绩。事典不可谓不明也。于是。判三司事奉化伯臣郑道传作为一书。名之曰经国典。以献 殿下。宸心是悦。付诸有司。藏之金樻。爰命臣总序其编端。臣总窃伏惟念。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制作。苟非明良相得。有同鱼水。则何以臻此焉。今我 殿下
复斋先生集下 第 483L 页

高丽国史序
古者。列国各有史官。掌记时事昭示美恶。以为后世之劝戒。若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是也已。高丽氏自始祖以来。历代皆有实录。然其书出于兵火之馀。多所遗失。至恭悯王朝。侍中致仕李齐贤撰史略。止于肃王。兴安君李仁复韩山君李穑撰金镜录。止于靖王。而皆失于疏略。其他则未有成书也。惟我 国王殿下 即位之初。命判三司事臣郑道传及臣总等撰高丽国史。臣等承命祗惧。私窃以为质本庸陋。才乏三长。而书又不全。虽欲讲明而折衷之。乌可易哉。然此理之在人。心无古今之异。苟因其幸存而未尽亡者。揆诸义理。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则其是非得失。槩可见矣。是以。不量菲薄。辄效编摩。谨按。自元王以上。事多僭拟。今以其称宗者书王。称节日者书生日。诏则书教。朕则书予。所以正名也。朝会祭祀。常事也。而有故则书。亲祭则书。所以谨礼也。书宰相除
复斋先生集下 第 484H 页

经济文鉴序
经济文鉴。判三司事奉化伯郑公之所著也。公自幼好学穷经。怀才抱道。慨然有经济之志。及我 殿下受命作兴。公决疑定策。蔚为元勋。以文武之略。兼将相之任。凡于国家之政。动引古法。参酌时宜。利兴害除。民蒙其泽。其经济也大矣。尚论古之人。博采历代以来职任得失。人物贤否。笔之于书。其引用先儒之说。间有附以已见者。不复识别。简而不略。详而不烦。可法可戒。将俾世之居官者皆知其任之不易。而莫不勉勉循循思所以称其职。其有补于世也亦大矣。予观是书。其首之以相业者。宰相之任。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关系至重。非他官比也。古之能称其职者。几
复斋先生集下 第 484L 页

送行人雒公使还序
复斋先生集下 第 485H 页

复斋先生集下
记
信城乡校记
恭惟我 主上殿下应天顺人。肇开邦国。践祚之始。颁布教条。兴学校居其一焉。于时信州之守通德郎宋君居中新作卿校。遣人俾予为记。予惟学校。不可
复斋先生集下 第 485L 页

江华立宝记
江华为邑最古。介在海中。去京城仅六十里。实为藩屏要冲之地。前朝高王时。避狄人之乱。迁都于此。凡四十年。狄不敢入。民赖以生。又自至正庚寅以来。倭寇肆虐。滨海郡县。靡不骚然。将及京城。乃于玆邑。置防御所。谨烽燧严机械。故京城无倭寇之患。藩屏捍蔽之力。不其多乎。洪武二十二年之己巳冬十有一月。府使京畿左右道水军都节制使知招讨营田事朴公子安上任之后。视人物之彫残。官舍之颓圮。慨然三叹。誓欲兴复。遂白于朝。蠲免盐户贡役。民以安业。乃遣军船。入岛伐木。且使民及官奴燔盐贸谷。以
复斋先生集下 第 486H 页

复斋先生集下
教书
教全罗道都观察三司右使金(士安)书
王若曰。予以否德。获承丕绪。托臣民之上。夙夜靡宁。励精图治。然境地之广。生民之众。所有利病。讵能周知。故即祚以来。特遣大臣。分行诸道。广咨博访。兴除利害。庶格和平而弊有所未去。泽有所未洽。岂军民之官未能称职。而奉使之臣未明黜陟欤。全罗一道。为国南藩。地滨大海。控引诸岛。鱼盐钱谷之所产。卉服商船之所聚。其壤沃其民厚。古称乐土。自伪辛▣
复斋先生集下 第 486L 页

教前门下评理李元纮书。
储副所以端国本。婚姻所以正人伦。斯为风化之源。亦系宗祊之重。观古今理乱之道。在配匹贤否之殊。其重若玆。厥选宜谨。粤有世子年既踰于加冠。思得贤妃。仪用讲于纳采。载稽龟筴。兼访臣僚。惟卿以礼义之家。生窈窕之女。既凝资其偃月。宜作俪于少阳。玆涓吉辰。定厥祥而作合。尚服休命。率以礼而来嫔。
立储教书
立配所以正名。建储所以端本。此古今之达礼。而国家之恒规。予以庸资。缵承丕绪。仰稽旧制。俯采佥言。命卢氏以正位居中。立子奭而承祧主鬯。近有臣僚之请。宜举册命之仪。乃于洪武廿四年入月初九日。
复斋先生集下 第 487H 页

教卒门下侍中贞烈公庆复兴书
彰善瘅恶。所以励将来。崇德报功。所以臻至冶。具官某以功臣之裔。戚里之亲。秉心贞纯。操履廉洁。事我先祖。历仕中外。夷险一节。于辛丑播迁之际。癸卯危急之间。奋不顾身。树立功绩。国人所共知。及逆旽用事。举国趋附。惟恐不及。卿独抗节。乃为所构。殆死南荒者数年。旽既伏诛。物论归卿。乃复入相。迨我 先祖奄弃之初。 父王嗣位。年方幼冲。国步多艰。卿为冢宰弼亮弘多。而卿之正直。为奸臣所忌。又被窜逐。竟不得返。呜呼惜哉。有卿去后群佞恣意。瘠公肥私。生民涂炭。不可胜言。天道好还。迩来贪顽之徒。伏辜殆尽。而卿之名节。益以著明。书之直清。易之贞固。惟卿有焉。苟不褒异。何以励后。肆以卿之二子升为宰辅。仍遣某官。往祭于墓。英灵如在。谅予至怀。故玆教示。想宜知悉。
追封王顺妃三代教书
显亲之典。实通乎古今。疏封之荣。何间于存没。粤惟卢氏。代为元臣。由种德于家门。乃流庆于后裔。是生淑质。为我好逑。诞育国储。修明内理。既正中宫之位。
复斋先生集下 第 487L 页

亲幸告庙。教功曹书。
王若曰。龚惟我 太祖创业垂统。列圣相承。持盈守成。惟尔群功克正。左右厥辟。功在社稷。配食庙庭。乃者天不祐我国家。恭悯王绝嗣而薨。贼臣辛旽之子祦及其孙昌。冒姓王氏。僭窃位号。俾我祖宗之灵。不享我祀者十有六年。赖天悔祸。圣训丁宁。岁己巳十有一月越十有五日己卯。宗室耆老大小臣僚。罔不会议。以予于神王。为七代孙。请命 王大妃。推戴为主。顾惟凉德。膺此骏命。不克负荷是惧。让之再三。然而祖宗之祀不可绝。国人之心不可违。乃即王位。越二十日甲申。谨斋沐行告庙礼。于戏。王氏之祀。断而复续。式至今日者。惟我 先王暨尔先正阴相之力也。可不感哉。惟尔先正。歆我菲祀。益阴骘我国家无斁。
教门下赞成事郑梦周书
王若曰。拨乱反正。诚社稷之忠臣。崇德报功。实国家之令典。卿天人之学。王佐之才。射策而联捷魁科。庐墓而克伸孝志。惟根本培植于内者。确乎不拔。故英华发越于外者。焕乎有文。 先王任用而俾掌丝纶。
复斋先生集下 第 488H 页

复斋先生集下 第 488L 页

恭让王三年辛未四月求言教
弭灾之道。莫如修德。为政之要。惟在求言。昔宋景一言之善。致荧惑三舍之退。天人之际。感应斯速。予以眇躬。荷祖宗之灵。托臣民之上。忧勤夙夜。期底丰平。而智能不逮。学问不明。其于政教。动昧施为。若涉大川。罔知攸济。今者日官上言。乾文示儆。客星孛于紫微。火曜入于舆鬼。变异甚钜。兢惕益深。将凉德未修而不孚于帝心欤。政令有阙而不协于舆望欤。刑赏之道有乖于正欤。任用之人或拘于私欤。下情未达而冤抑未伸欤。民弊未除而财用妄费欤。茂异之才未举者谁欤。谗佞之徒未斥者谁欤。如斯之弊。岂予一人所能偏察。肆开傥直之路。以消壅蔽之风。刍荛之言。亦有可采。矧卿大夫百执事之臣。共天位食天
复斋先生集下 第 489H 页

复斋先生集下 第 489L 页

侍中李某辞职不允批答
大臣一身。关国家之兴衰。系生民之休戚。职任如此其重。去就未可以轻。是以。召公有告归之心。周公谕笃棐之义。卿山川间气。社稷元臣。循公忘私。忠诚贯日。仗信安义。功业柱天。爰自玄陵之时。以至寡人之日。勉出乃力。辑宁我邦。遏戊辰猾夏之师。定己巳拨乱之策。国祚以之而复续。民生由是而再苏。且练养其戎兵。以捍御于王室。事皆合于天理。心何恤乎人言。居宠若骛。卿之自处则善。协谋兵政。予所望者为谁。于戏。子陵之高。光武不任以事。留侯之去。汉室已致其安。以古视今。势殊事异。宜安厥位。以副予心。
侍中李某辞职不允批答
教曰。拨乱反正。悉为命世之才。论道经邦。必待代天之相。故其身之去就。系于国之安危。惟卿志励风霜。气钟光岳。惟自昔而功在王室。式至今而德被生民。逐纳氏于朔垂。歼海寇于四境。由恭悯薨逝以后。有辛祦假窃其间。荒于游畋。沈于酒色。恣行杀戮。大肆顽凶。至兴师旅。将犯华夏而卿明知顺逆。倡义回军。谋及宗亲与诸臣庶。遂乃废黜伪姓。推戴寡躬。而使邦基几危而复安。宗祀既绝而复续。校功度德。耀古光今。当永保于我家。传荣享于后嗣。何期群小僭肆
复斋先生集下 第 490H 页

复斋先生集下
册文
太祖室加上尊谥册文
先祖配天。命用申于保佑。后孙嗣服。礼当谨于加崇。恭惟 太祖神圣大王德备圣神。资兼勇智。顺彼长道。除邪虐而吊民。贻厥孙谋。增式廓而开国。无竞惟烈。不显其光。 王后皇甫氏著行柔嘉。宅心渊懿。躬俭节用。允叶葛覃之风。求贤审官。实有卷耳之美。伏念赖威灵之▦▦。致奸伪之刬除。爰卜刚辰。载扬景铄。谨加上(云云。)伏望降监有赫。锡羡无疆。
惠宗室加上尊谥册文
赖祖宗启迪之灵。丕承骏命。遵国家加崇之典。用献鸿名。恭惟 惠宗义恭大王温恭之性自天。勇智之资不世。每从 圣考。赞襄创业之谋。不信谗人。克笃因心之友。百战之功大矣。万世之祀宜哉。 王后林氏行冠壸仪。道合坤载。宣周南之风教。丕叙彝伦。奉清庙之蒸尝。聿多内助。今当拔乱之后。益深归美之诚。爰卜吉辰。恭陈显册。谨加上(云云。)冀垂睿鉴。优锡纯禧。
忠惠王禧妃竹册文
复斋先生集下 第 490L 页

复斋先生集下
碑铭
有明朝解国 桓王定陵碑铭
上即位之二年春正月辛未。命臣总若曰。予以否德。荷天休命。肇造邦家。惟 祖宗积德是赖。谨已追谥四代皆上王爵。汝其铭我 先烈。考定陵碑。昭示永世。臣总承命祗慄。不敢以鄙拙辞。尝观孟氏之言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前朝自始祖王氏以来。垂五百年。运祚既衰。恭悯绝嗣。妖僧辛旽子祦冒姓窃位。荒淫戾虐。岁戊辰。与其相崔莹谋兴师妄动。将犯天子之境。生民之祸。靡所纪极。维时我 主上殿下为右军都统使。仗义还师。祦乃知罪。逊位子昌。越明年。天子责以异姓为王氏后。 殿下以侍中任国政。与诸将相议立王氏之裔瑶为君。初自祦时。政在权臣。鬻卖官狱。浊乱朝廷。攘夺土田。笼络山野。纪纲大坏。毒痡日甚。民胥怨咨。日夕思治。及 殿下作相。革除旧弊。更新治道。罢私田以正经界。汰冗官以重名器。登崇俊良。放窜顽凶。奋武威以却边寇。施仁政以厚民
复斋先生集下 第 491H 页

复斋先生集下 第 491L 页

复斋先生集下 第 492H 页

于皇仙李。本固根深。粤自司空。世茂德音。长发其祥。至于 桓王。诞我 明主。奄有东方。历数有归。不试戎衣。与民更始。昭布德辉。 王曰不谷。获膺天禄。寔繇 祖宗。毓庆之力。乃稽旧章。追谥以王。潜德斯著。不显其光。振振公姓。即笃其庆。维木维支。万世有永。瞻彼归州。有峙其丘。王气郁葱。无疆惟休。臣拜稽首。我铭不谀。刻此贞珉。以示后▣。
复斋先生集下
表笺
贺圣节表
复斋先生集下 第 492L 页

方物
五云阊阖。爰辟朝仪。四海梯航。式输邦赋。右赳物等。名般甚鲜。制造非精。敢思累于上方。维冀昭其中信。
贺圣节表
迹滞鳀岑。未参称庆。心悬象阙。惟切祝釐。黄华纪序。有开震夙之祥。丹扆居尊。光启升平之运。照临所暨。抃蹈悉均。恭惟 皇帝陛下齐圣广渊。刚健中正。武功耆定。社稷宗庙之乂安。文德诞敷。华夏蛮貊之率俾。令辰方届于弥月。申命茂膺于自天。伏念臣权守敝封。欣逢盛旦。汉庭百辟。虽阻班联。嵩岳三呼。益勤颂祷。
方物
九重端拱。式昭德音。万国会同。毕献方物。右赳物等。品般不腆。制造亦疏。敢充享上之仪。庶察由中之信。
东宫节日笺
复斋先生集下 第 493H 页

贺正旦表
权守箕封。班阻陪于蓂陛。仰瞻汉殿。颂愿献于椒觞。玉律回春。三阳肇开于泰象。丹墀辑瑞。万国咸仰于乾龙。声教所加。幅员胥悦。恭惟 皇帝陛下功参化育。道合䌤纶。敬授人时。釐百工而熙庶绩。建用皇极。敛五福以锡厥民。玆当献岁之辰。茂介履端之庆。伏念臣邈居荒裔。颙想缛仪。近天子之光。虽违咫尺。祝圣人之寿。倍切寻常。
方物
德施普率。共惟帝臣。礼谨会同。敢执壤典。右赳物等。产从僻地。制非良工。小助旅庭之仪。庶供祈天之命。
贺正表
邈居青社。欣遇王春。颙想丹墀。益祈圣寿。钦天在衡。诞颁凤历。礼仁正位。式衍鸿图。凡在盖容。孰非闿怿。钦惟聪明时乂。刚健日新。底绥四方。丕闱雍熙之治。发育万物。旁施宽大之恩。玆当泰亨之辰。茂拥鼎新之芷。伏念迹縻外服。心注中宸。云集蓬莱。莫与称觞
复斋先生集下 第 493L 页

方物
一人垂衣。俨临海宇。万方执贽。咸造帝庭。右赳物等。产自敝邦。制匪良匠。敢充任土之贡。聊表献芹之忱。
贺正表
僻守海隅。恒被东惭之化。遥瞻辰所。益驰拱北之诚。玑衡纪序。转一气之洪钧。黼扆临朝。膺万年之宝历。乾坤交泰。日月贞明。钦惟神武成功。至文备德。对时育物。飞潜动植之咸宁。修己安人。华夏蛮夷之率俾。履端伊始。长发其祥。伏念臣权守敝封。欣逢谷旦。身虽在外。阻参玉笋之班。信则由中。愿献椒花之颂。
方物
一人有庆。敬授人时。四方攸同。毕献方物。右赳物等。产从僻地。成自拙工。敢修执壤之仪。小肋充庭之实。
贺平定胡人获宝玺表
天戈攸指。圣谋如神。宝玉是俘。胡种自屈。欢均万姓。功冠百王。恭惟性禀聪明。资兼勇智。声教暨朔南之被。车书臻混一之期。蕞尔虏酋。阻于荒裔。方闻师旅之出讨。已见部落之来投。景命惟新。贞符益永。使念生逢熙运。权守敝封。告厥成功。莫诣骏奔之列。矢其文德。聊申虎拜之词。
谢药材表
复斋先生集下 第 494H 页

进高丽国史笺
殿下命判三司事郑道传及臣总等撰高丽国史。既成。都承旨臣韩尚敬为臣等具启奉教投进者。 圣人造邦。肇启千龄之运。微臣载笔。追修四系之书。今既编摩。幸纡鉴照。惟高丽粤㑑始祖。遂有东方。子孙之相传。将五百岁。君臣之行事。非一二条。美恶昭然。劝戒备矣。恭惟 殿下资专神武。性禀聪明。尊所闻行所知。丕式古训。道以德齐以礼。永绥烝民。乃命臣等之微。俾居史氏之任。虽无学识。敢不对扬。微显阐幽。愧未当于褒贬。属辞比事。庶有便于览观。臣等所撰高丽国史。谨缮写随笺以献。臣等无任悚惧屏营之至。
复斋先生集下
祭文
北斗醮祭文
若国安危。虽自时君之制理。惟天仁爱。实祐下民而降祥。顾以幼年。叨承丕绪。未堪多难。方水流而不盈。汔可小康。望天休之滋至。然人谋之莫及。舍阴骘而
复斋先生集下 第 494L 页

本命星醮祭文
(初献)日周六甲。启元元本本之辰。时罄一心。修苾苾芬芬之祀。庶乎降监。于以卑忱。
(二献)昊天曰旦。潜施亭毒之机。明信可羞。洞酌潢污之水。冀歆卑恳。优锡繁禧。
(三献)宝命有贻。以自求而致福。至诚无体。随所感而应诚。苟罄丹悰。可资玄援。恐德不类。莅事惟烦。于出入起居之间。无遑曰乐。庶斋戒沐浴以事。永保于休。矧属元辰。盍张清醮。倘玆泠然之驭。居歆酌彼之仪。俾寿而臧。 天休之川至。其宁惟永。启王业于竹苞。
祭尹判三司事虎文
呜呼惟公。性资勤俭。操履方直。早年筮仕。备历华要。出镇南纪。歼获岛夷。奉使中朝。显扬国美。出将入相。二十馀年。公之勋业。其在前朝。固已多矣。前朝之季。纪纲紊乱。天用剿绝其命。惟我 主上赫然龙飞。公亦灼知天命之去就。人心之向背。协谋推戴。肇造邦家。夙夜惟寅。服勤王室。将俾斯民。永享承平之乐也。呜呼皇天。胡不憖遗。公昨入觐。舆疾登途。吾侪之望。冀公平复。利用宾王。曾不数日。讣音是闻。何期西门
复斋先生集下 第 495H 页

北斗星醮礼文
无臭无声。迥出名言之域。作威作福。潜施造化之权。顾以冲质。膺玆景命。昊天罔极。承王母鞠育之恩。眉寿为期。祷上帝畀矜之惠。冀枉泠然之驭。歆玆酌彼之仪。致令 太后殿下受福无疆。享年有永。四方于乐。咸跻富寿之基。二气恒和。庶无愆伏之变。
复斋先生集下
乐章
王大妃封崇丰安乐章
思齐大妃。伣天之妺。君子好逑。令闻不已。以勖寡人。以定王国。寿考且宁。绥以多福。
国大妃封崇丰安乐章
母氏圣善。惟德之行。则笃其庆。遹观厥成。畜我长我。邦国是有。福履绥之。以介眉寿。
复斋先生集下
歌谣
乙亥年 亲行大庙。还驾时教坊歌谣。(并序)
妾等伏睹 主上殿下定都之明年秋。寝庙告成。乃以冬十月乙未。亲修蒸祭。妾等不胜庆抃。谨成七言四韵诗一首并短引。拜献驾前。伏惟赐览。无任惶悚之至。
圣君建创业之宏规。无竞惟烈。贱妾逢稀代之令典。不显其光。恭惟盛德在躬。深仁被世。奠厥新邑。永贻燕翼之谋。作于閟宫。聿衍鸿图之庆。是用孝享。绥我思诚。既笾豆之静嘉。而镛鼓之有斁。躬执圭币而小
复斋先生集下 第 495L 页

复斋先生集下
佛道疏
天变地怪消灾道场疏
惟昊天谴告之心。盖欲知过而必改。伟金轮吉祥之祝。即能消患于未然。盍切举扬。以资饶润。猥将眇质。叨袭丕图。素无学问之功。动生悔吝。矧值兵荒之际。实昧施为。近者彗星见于东方。大阴掩于轸宿。嘒彼荧惑。入于太阳之门。犯于大微。或侵上将之次。时当仲冬兮震电晔晔。节属小雪兮风雨萧萧。山禽飞止于市衢。必有以也。野豕来奔于宫巷。夫岂徒哉。深深战兢之怀。伻举禬禳之典。众心精进。圣智感通。(云云。)日月星辰不差。鸟兽鱼鳖咸若。予一人有秩斯祐。俾寿而康。彼万姓无疆惟休。终和且乐。
乙亥年王和寺行水陆斋疏
赴感随缘。善逝之慈大矣。拔苦与乐。平等之会至哉。苟罄丹悰。必周玄援。以寡人之否德。代王氏而有邦。势所难容。恭让未久于人世。情实不忍。荐道敢稽于冥途。既泥金而写真 。 又设坛而修胜釆。梵音雷吼。法供星罗。非徒利及于幽明。抑亦泽均于水陆。伏愿
复斋先生集下 第 496H 页

见岩寺行水陆斋
了诸缘如梦幻。实惟妙法之宗。为苦类济沈沦。莫若无遮之会。举扬苟切。饶益奚稽。伏念某当高丽之既终。致恭让之不道。因臣民之效力。有邦国以为君。王氏云亡。虽天命之已去。我心则恤。欲冥禧之是资。爰命工而泥金。既为书其贝牒。伻趋清净之宝刹。特设平等之熏筵。盛馔云蒸。感通悉均于凡圣。圆音海布。蒙。益咸及于幽明。伏愿前朝王氏等。承诸佛之加持。赖多天之摄护。三途火宅。永离▣陋之形。九品莲台。皆获超升之路。
土星入轩辕中消灾道场疏
天示咎徵。莫见乎七政失次。佛说秘典。无过于一心真如。宜切弘扬。用祷压胜。眇眇予末小子。叨处崇高。兢兢如临深渊。敢忘戒慎。矧有日官之奏。嘒彼镇宿之行。乃言乾象之乖。入于轩辕之舍谨稽秘箓。谓象属于后妃。深切忧心。须禬禳以佛法。俾洒清于莲宇。仍招集其霞衣。礼瞻调御之晬容。演畅贝多之真谛。伏愿慈闱受无疆之福。俾躬处休寡。人亨有永之年。与民偕乐。
杨广道镇江瀑布寺太一祈禳法华法席疏
复斋先生集下 第 496L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