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德峰先生文集序
德峰先生文集序 第 x 页
德峰先生文集序
  
德峰先生文集序 第 617H 页
德峰先生文集序[李晚焘]
昔益斋李先生当丽忠惠王之囚元。𥚁将不测。先生愤不顾身曰。吾知吾君之子而已。与李文烈公。奋笔力争。事乃得辨。功在一等。先生以经学文章。股肱王室。礼功盛业。史不胜书。而惟此一事。尤为后世人臣之所当法也。今观德峰
德峰先生文集序 第 617L 页
先生李公遗集。其为我 先世子而所以建明义理。扶竖伦纲。洽洽是益斋家法也。于乎。某年之事。尚忍言哉。以 元陵至慈之心。方怀望思之台。一日招诸生立馆下。悽然良久。 下教曰。尔曹居明伦堂。能知明伦之义乎。公时以寄斋生。恭承恻怛之 教。素
德峰先生文集序 第 618H 页
积之忠愤。益觉沸郁。恒思图报而无其阶也。及当 正庙壬子。一边之凶言又出。岭有万人之疏。公以台臣。继发弹章。俄又以别启。申救重臣同义理之人。 上以质实许之。乙卯冒禁抗章。敢言不敢言之事。甘伏禁推之典。自此世人目公为义理之党。
德峰先生文集序 第 618L 页
捃摭之极。至有壬戌北塞之行。身固险杌而归报 元陵。庶有其辞矣。何幸天运循环。无往不复。 放勋之遗志。重华之克追。 閟宫典礼。乃行于百数十年之后。统纪于是始正。伦纲于是始明。实 国家亿万年无彊之福也。斯礼也又达乎大夫士。而凡系
德峰先生文集序 第 619H 页
某年义理之臣。咸加褒赠。公与权平庵,李溪村诸公。首膺 宠典。貤以三品之爵。此岂偶然而已哉。盖尝论之。同一伦天也。益斋得位而奋忠于履霜之初。故事乃即辨而功乃即酬。公位卑而愿忠于坚冰之后。故锻鍊之蓄积之久而后。必待辨之自上而功乃下酬
德峰先生文集序 第 619L 页
也。其所处及时势久速有不同。而为宗祊断断诚心。鸡林千载。有是祖而有是孙也。由玆以往。凡昔之青蒲白简。掩翳尘蠹。严畏而不敢发者。始乃稍稍间出于鼓舞春风之中。而后生学子遂得开口讲讨之不已而钦诵之。钦诵之不已而往往有怆咽泣下者。惟是公
德峰先生文集序 第 620H 页
之遗文。中经郁攸。所收无多。字或讹谬。有不可以句者。然当日启目及疏章。幸得保存。凛如斧钺。灿若星斗。以此付之剞劂。传之来世。复何疑焉。晚焘素昧文字。公之玄孙圭一甫。以九耋严亲之命。来请弁文。虽知不敢当。窃惟我族父新野公。与公同其秉执。
德峰先生文集序 第 620L 页
偕作赫赫之行。道义与磨。名行与励。新野之稿。今已公传。则未始不以公书之晚出为恨也。是以乃敢就本书而略正误字。因书此以为序。僭率甚矣。然抑又有感慨者。惟我 正庙之时。文运大昌。俊乂登崇。朝无幸位。官惟其人。公崛起于王城千里之外。乃当清
德峰先生文集序 第 621H 页
朝耳目之任。身非不显也。名非不扬也。如以际遇言之。 仙寝之修改。三政之补弊。寺奴之革罢。滥杀赃污之秖法。 穆穆四聪听之如流。其后讣使之行。据礼停乐。而 上亟称之曰。贤哉贤哉。以若际遇。宜得平步清要。而区区台官。岂足以称其服乎。向使鼎湖之龙飞小
德峰先生文集序 第 621L 页
迟。江东之秋风不早。则虽是义理到骨。涪州之风帆。已自无虑矣。今日银台华秩。又安知不为当日行履之职。而其措诸事业者。岂不尤有可观乎。是则可恨也。
上之三十九年壬寅正月下浣。真城李晚焘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