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时庵集卷之七 第 x 页
时庵集卷之七
时庵集卷之七 第 565H 页

公姓赵氏。讳相禹。字夏卿。其先杨州人也。始祖讳岑。高丽判院事。其后有文刚公末生。以性理之学。兼有文章之才。擅名当时。是生瑾。观察使。观察生正言仲辉。是公五代祖也。高祖光裕。从仕郎。曾祖季神。司直。祖讷。副司正。考之柔。副司果。皆以勤学好善。为远迩所敬。妣平山韩氏。佥枢积之女。公以 万历壬午十月八日。生于温阳之北梅谷。是日其考有异梦。自幼时气度不俗。诚孝出人。大为父母所爱。年过十岁。犹未就学。一日。往其姻家。有洪正字信民。文士也。见而异之。问曰。汝学书乎。对曰。未也。何以不学。曰。未得其师也。洪曰。汝诚有意。明日可就我。翌日。公鸡鸣而起。往诣其门。洪犹未起。闻其至。出而引接。如尊客然。洪有受学者。三四辈。使与公同业。则皆不肯。洪曰。此儿虽初学。数月之后。则汝辈不敢望矣。公初受孟子书。日夜孜孜。虽食时。亦不掩卷。每日未明。先至业所。洪每叹其笃志。自是日开月益。才讫七篇。文理大通。能作诗文。其同辈
时庵集卷之七 第 565L 页

时庵集卷之七 第 566H 页

时庵集卷之七 第 566L 页

时庵集卷之七 第 567H 页

时庵集卷之七 第 567L 页

墓碑阴记[姜柏年]
公讳相禹。字夏卿。号时庵。赵为杨州显姓。高丽判院事讳岑。为鼻祖。我 朝领中枢兼兵曹判书大提学文刚公讳末生。为七代祖。观察使讳瑾。正言讳仲辉。相继而显。高祖讳光裕从仕郎。曾祖讳季神。祖讳讷副司正。宜达而窒。考讳之柔副司果。有隐德。妣平山韩氏。佥中枢积之女。判书哲冲之后。公生于 万历壬午十月。孝友出天。文艺拔萃。济之以学问。处事益高明刚果。蚤魁发解。名声藉甚。时值昏朝。便废科。读易涵泳义理。于礼学尤精。 仁祖朝。有追崇之举。抗章不报。逮 孝庙。荐拜斋郎。不就。素履深贞。丁内外艰。辄庐墓。执丧尽古礼。前后方丧。亦疏食过卒哭。其至行。类如是。 崇祯后丁酉二月易箦。寿七十六。葬温泉南负丁之原。距温郡五里而近。乙巳。 显庙幸温泉郡。多士疏陈公行迹。方伯亦状闻。特 命旌闾。配恭人晋州姜氏。考讳籀。早扬华贯。 赠左议政。妣赠贞敬夫人安东金氏。恭人生于 万历辛卯正月。柔嘉淑哲。率循鞶诫。孝尊章。睦宗族。言若行。皆有仪法。卒于 崇祯后丁巳五月。寿八十七。祔公墓。生六
时庵集卷之七 第 568H 页

乐道安贫。庸玉汝于成。五符两豸。猗后嗣之荣。刻玆贞珉。永有耀于幽明。姻弟崇政大夫。判中枢府事。兼知春秋馆事。艺文馆提学姜柏年。撰。
旌门碑[姜柏年]
岁乙巳。 显宗大王幸温泉也。郡多士疏陈公行迹。方伯亦启闻。特 命旌闾。盛典也。公诚孝出天。志养备至。及丁内外艰。辄庐墓。日衰绖苫块。足不庭者。凡六载。如窆前歠粥。祥前不食菜果。而一遵朱文公家礼。至于前后方丧。茹菜过卒哭。其至性纯行。有如此者。噫。公夙有文章才。而当昏朝。废科守静。沉潜于性
时庵集卷之七 第 568L 页

静退书院追享祭文[观澜斋高 晦撰]
猗欤先生。天姿拔华。学有渊源。情穷义理。韬光养精。讲礼玩易。道贯天人。德隆家国。名世文章。发挥经传。孝友天至。乡里从善。废科言志。抗疏论礼。 显庙临温。 命旌(缺)义。朝野钦叹。士林矜式。眷玆儒宫。函丈攸设。爰举盛礼。于以合享。景慕流芳。千古山仰。
(附)春秋享祝文(遂庵权尚夏撰)
道学纯笃。士林尊师。
祭文[门人李益芳]
呜呼。人之所大欲者。其不在于富贵显荣乎。所大恶者。亦不在于贫贱困苦乎。其有恶富贵而不处。乐贫贱而自安。则自非天资洒落。无一毫人欲之累者。不可能也。历数古今。其有几人。惟我先生。皭然不滓。弱冠之岁。已有遗世之志。考槃空谷。敝屣青紫。亭亭乎物表。皎皎乎霞外。冰壶秋月。莹然无累。不易乎世。不
时庵集卷之七 第 569H 页

挽词[宋浚吉]
少日师门谊分深。慕公文德重儒林。心肝不被山河隔。魂梦长随洛杜寻。直道(尝疏论追崇。)未为当世用。高名应起后人钦。三千三百从谁讲。独立苍茫泪满襟。
同春堂宋浚吉
挽词[南龙翼]
早服儒门礼。长为草泽潜。八龙双独少。七帙六仍添。莫道穷通异。元难寿福兼。永违床下拜。临挽涕先沾。
时庵集卷之七 第 569L 页

挽词[李憬]
处士生南国。渊源溯大贤。明时奏典礼。白首升林泉。隐德宜昌嗣。颐神是得年。全归公岂憾。吾党痛徒缠。
察访李 憬
挽词[柳忠杰]
昔同景驿榻。几属光山杯。有是吾师表。无非尔琢锤。穷经闻道妙。执礼号时魁。学圣游洙泗。事亲景老莱。狂澜横巨柱。烈议作寒灰。深切抚孤义。悲怀不可裁。
锦沙柳忠杰
挽词[尹璹]
道学遵前哲。功名付俗徒。商霖虽未作。汉鼎亦能扶。诗礼多庭训。风声立懦夫。岩扉今寂寞。追想独长吁。
生员尹 璹
挽词[赵启远]
冲襟古貌自清疏。隐德潜光七帙馀。世外青山流水屋。床头黄卷圣人书。暮年薄宦宁吾浼。文采佳儿洽众誉。一卧翛然乘化尽。谩教宗党泪沾裾。
药泉赵启远
挽词[郑斗卿]
皇天降割我斯文。不幸先生而有疾。山岳崩颓将安放。儒风冥漠竟何述。孔周道绪自今坠。濂洛真源由此绝。小子号天深痛哀。愚蒙心惑复无质。
东溟郑斗卿
挽词[李文荣]
山河淑气钟先生。濂洛馀波仕再清。参考圣经开蕴
时庵集卷之七 第 570H 页

生员李文荣
挽词[尹元举]
当年遇遁不焚章。仍卧田园与世忘。夏子尚书传入室。春风溯水咏归堂。怀瞻广德亦多岁。邂逅金陵今几霜。函丈未承先写挽。江云落日涕滂滂。
龙西尹元举
挽词[赵鸣汉]
昔在 万历壬午岁。皇天降出吾先生。先生生应获獜梦。姿质端俨迈群英。孟氏书中得其道。人欲已祛天理明。颜巷原门素性安。濂溪洛水馀波清。愚氓妄称处士号。识者咸戴贤儒名。周家未获渭北吕。宋世虚老河南程。南州远游数月间。德仪何知间九京。写此哀词恨未穷。只教流涕沾布缨。
从孙进士鸣汉
[制祭文,挽词诸人姓名]
盖祭文与挽词。不但此也。而如申濯,池汝尚,尹伣,权諰,尹宣举,金益廉,李成晚,林溜,韩楯,赵益谅,郭希泰,郭之钦,尹鏶,赵胤锡,郑良弼,李袤,尹彬,辛启荣,姜雪峰,蔡忠,元吕尔载,姜镐,俞榰,李之皓,宣若奉,金元厚,黄鹄立,金应泽,全璞,李荇,安漌,李文翼,李阜,赵克善及门人郑泰升,安应
时庵集卷之七 第 570L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