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晚翁集卷四 第 x 页
晚翁集卷四
附录
附录
晚翁集卷四 第 582H 页

壬申冬。 英宗大王有非常之 教。仍幸私邸。举朝焦遑。屡日庭请。未蒙 赐接。 鹤驾冒雪露次。亦未蒙 俞。公时以北部奉事。夜半劝起坊民。齐疏号吁。至有他日尧龄倦勤之时。敢不将顺等语。自上特 赐嘉尚。仍赐坊民馈粥。仍令坊民扫雪于 鹤驾所住之庭。旋又特许回 銮。
己卯闰六月二十五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左谕善徐志修,左翊善尹坊,右从史徐命瑞。)
二十八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左赞善郑光汉,右从史徐命瑞。)
七月初一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左翊善尹坊,右从史徐命瑞。)
初八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右赞读郑晚淳,右从史徐命瑞。)
十四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右谕善金阳泽,左翊善任㻐,右从史徐命瑞。)
十七日。
晚翁集卷四 第 582L 页

二十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左谕善徐志修,左赞读李普温,右从史徐命瑞。)
二十三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左谕善徐志修,左赞读李普温,右从史徐命瑞。)
二十六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右翊善李福源,右从史徐命瑞。)
八月初九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左翊善朴圣源,右从史徐命瑞。)
十二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左谕善徐志修,左赞读李普温,右从史徐命瑞。)
二十四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左谕善徐志修,左翊善朴圣源,右从史徐命瑞。)
三十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左谕善徐志修,左翊善朴圣源,右从史徐命瑞。)
九月二日。
王世孙阁下别召见于谨独閤。(左翊善朴圣源,右从史徐命瑞。)
初三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左翊善朴圣源,右从史徐命瑞。)
初五日。
晚翁集卷四 第 583H 页

初六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左赞读李普温,右从史徐命瑞。)
初八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左赞善郑光汉,右从史徐命瑞。)
初九日。
王世孙阁下别召见于谨独閤。(右谕善金阳泽,右从史徐命瑞。)
二十一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左翊善朴圣源,右从史徐命瑞。)
二十三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右翊善李福源,右从史徐命瑞。)
二十四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左翊善朴圣源,右从史徐命瑞。)
二十六日。
王世孙阁下别召见于谨独閤。(左翊善朴圣源,右从史徐命瑞。)
十月初一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左赞读李普温,右从史徐命瑞。)
初二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右翊善李福源,右从史徐命瑞。)
初四日。
晚翁集卷四 第 583L 页

初五日。
王世孙阁下别召见于谨独閤。(左赞读李普温,右从史徐命瑞。)
初六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右谕善金阳泽,左赞读李普温,右从史徐命瑞。)
初七日。
王世孙阁下别召见于谨独閤。(左翊善朴圣源,右从史徐命瑞。)
十一月初一日。
王世孙阁下别召见于谨独閤。(左翊善朴圣源,右从史徐命瑞。)
初二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右谕善金阳泽,左翊善朴圣源,右从史徐命瑞。)
初三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左翊善朴圣源,右从史徐命瑞。)
十四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左翊善朴圣源,右从史徐命瑞。)
十五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左翊善朴圣源,右从史徐命瑞。)
十六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左翊善朴圣源,右从史徐命瑞。)
十八日。
晚翁集卷四 第 584H 页

十九日。
王世孙阁下别召见于谨独閤。(左翊善朴圣源,右从史徐命瑞。)
二十二日。
王世孙阁下别召见于谨独閤。(右谕善金阳泽,右从史徐命瑞。)
二十三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左翊善朴圣源,右从史徐命瑞。)
二十九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左翊善朴圣源,右从史徐命瑞。)
十二月二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左翊善朴圣源,右从史徐命瑞。)
初四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左翊善朴圣源,右从史徐命瑞。)
二十八日。
王世孙阁下别召见于谨独閤。(右谕善金阳泽,左翊善朴圣源,右从史徐命瑞。)
庚辰正月十一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赞读李徽中,长史徐命瑞。)
十二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赞读李徽中,长史徐命瑞。)
十三日。
晚翁集卷四 第 584L 页

十四日。
王世孙阁下召见讲官于谨独閤。(赞读李徽中,长史徐命瑞。)
十五日。
王世孙阁下讲小学于谨独閤。(赞读李徽中。长史徐命瑞。)
命瑞进伏白于 阁下曰。自前夏出入讲学。今犹未尽小学篇。中间停讲日多之故也。小人当移外司。若闻三月内讫讲。则下怀欣悦。无间于 禁直之时矣。王世孙嘉纳焉。
庚辰正月。 上命王世孙侍讲于崇文堂。公以卫从司右从史。侍 王世孙入侍。 上命 世孙讲小学书题及题辞。讲官陈文义讫。 上又命公亦进文义。公进伏曰。讲官已详陈。别无更陈。而第伏念小学一部之旨。莫先于爱亲二字。故书题,题辞。亦皆以此为首。若于此服膺而不忘。则自此以下如明伦敬身之道。孰非流出于爱亲之心也。身者亲之枝也。敬其身。是爱其亲之义也。且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况今 王世孙侍大小朝。尤当笃行而服膺者也。 上以公语约而辞简。旨要而义明。大加称赏曰。小学之书。实难易知。若欲详细烦说。则冲幼之年。何以领略乎。如尔所陈。可以易晓矣。仍 顾王
晚翁集卷四 第 585H 页

庚辰七月二十七日。温 幸时。公以地部郎。为修理及粮饷。驰诣温阳。自果川已皆指挥修理。而自 上教以行宫正殿则是列 朝所御之所。凡所仪节异等。依旧封锁。而 正殿外有别堂。是予潜邸时随 驾。以内院提举。入处所御之所也。其涂褙铺陈。予于庚午温幸时见之。则尚今不渝。仍 令以前排修理为 教。故公一遵 上教。及时修理。复出祇迎于境上。 睿驾入行宫后 下令于公曰。 正殿奉审后依前封锁。而来此别堂则铺陈凡节。是 大朝潜邸时所御也。尚今不渝而所重在焉。彼掖隶辈无难践履。心甚未安。若得白席以覆其上则似好。何以则可得乎。公对以有所待令。请令匠手见样饰缘以入矣。 令曰何用饰为。立立铺之为可。 令曰。户曹郎官自当善事。堂上则不必留此。使之
晚翁集卷四 第 585L 页

晚翁集卷四 第 586H 页

庚辰十二月。 上以 太庙万年之基。永宁殿继建之址东边。无立室之地。令户礼判奉审基址。以为变通之地。再次周审。终未得变通之方。自 上深以为虑。以为国祚将期绵远。宁有是理。户判请与本曹郎官。更往奉审。公诣 太庙。相与奉审。而又不得变通之方。诸人先退欲归奏。而无辞为闷。盖 永宁殿先建中一室。其后左右翼室。次次继建。即今左翼室所建之地。已迫于青龙砂角下。若欲复建则将拓毁青龙砂角。故以是为拘。更无他道。公独自更审。左右较挈。绳尺度量。始得继建之方。请诸人与之商论而图形。入对详陈。自 上大加称赏。至谓之此真可为别例房之材也。自此 国祚可期无疆。今去 世孙孙行之代。始可继建。而左右继建则将为几百年乎。仍 教以汝尚未决科。甚可惜。今则仕宦之际。老儒必难讲工。如春塘台即日唱榜之科。须
晚翁集卷四 第 586L 页

辛巳正月。以末拟 除宜宁县监。以爱民轩揭号东轩。缙绅知旧以诗荣之。
壬午三月。公在宜宁时。兼管晋符。赈政方张。而饥口多漏。民情煎嗷。公一边查抄。一边亲阅。一日内加付二千馀口。监司黄仁俭题其状曰。二千口一日加付。何其力量之大也云云。赈谷不足。还户之民。又加请加分。情实遑急。庭诉填门。夜以继日。公又请于绣衣金钟正。以为往复营门。为先便宜从事。然后可救此急。庶免沟壑。绣衣亦目见其急。心固然之。而犹难犯禁。欲于复命后仰请。公曰若迟待复命。则民已填壑矣。得之何益。为绣衣行便宜。而罚不过罢职。数日后以侍从望为艰请叙则
晚翁集卷四 第 587H 页

壬午三月十三日。圆点儒生殿讲时。进士徐命圭进讲禹贡。诵至数三州。 上击节玩听。大加褒赏曰。神通神通矣。仍 俯询此谁也。参考官郑光忠对曰。此是故南原府使宗镇之侄。今宜宁县监命瑞之弟也。 上曰。然乎然乎。贵哉贵哉。汝兄为从史时。以爱亲二字讲勉 世孙。予以守令爱民之意勉之矣。必不忘也。对曰臣兄安敢忘 圣教乎。果以爱民为治。故殿最以初政爱民书之矣。 上曰然乎。善书殿最矣。
癸巳。公为司御。每登书筵。论辩讲义。必移晷而罢。脱直则必 下令于讲官。问徐司御何当入直。予与安鼎福语则习于经传。与(忘未记)语则熟于史记。而与徐司御言经史。俱娴甚好矣。从近入直似好矣。
乙未十二月。以旌善郡守辞 朝时。 英宗大王于静
晚翁集卷四 第 587L 页

丁酉。公以旌善郡守。因公上来。见苧閤(命善)。则苧閤曰前后三次从容 筵接之时。自 上每谓旌善为卿再从乎。闻其为治诚至善云。可感矣为 教。实于弟大荣光也。 圣明之烛。岂不盛乎云云。
甲辰。公以 文孝世子桂坊。入侍于 明政殿时。 上引见。谓诸臣曰。是予最初卫从司从史。而又为 世子初设桂坊。甚稀异事也。素文章之士也。其自任以文章耶。仍 教公曰。崇文堂侍讲文义。详载于弘文馆志。其闻之乎。公以未及闻知为对。 上曰。已使采录。须求见也。公对以谨当求见矣。
甲辰七月。自 上特命两铨。以公为翊卫。册礼罢后。 上曰。是予册封时从史。而三十三年后。今为 世子册封时翊卫。此四百年所无之事。宜施所无之赏典。 特除佥知中枢府事。使之帐前谢恩。
以 彦阳公配位竹山安氏四祖。广考未得。阙而不载。后十年甲辰。九代孙命瑞得李三滩承召文集而阅之。见其所制淮阳府使安公墓碣。载女婿彦阳公
晚翁集卷四 第 588H 页

庚戌正月。以年至升嘉善。六月因 邦庆。 特升嘉义。传曰。老职之逐日开政差出。虽出于尊年之义。公器亦不可不念。亚堂佐贰。虽不强令人人皆为。而至于阴嘉善徐命瑞。即予卫从司旧僚。又以桂坊行公。亦异于他家人。既经同知。亦足为履历。即令今日政。总管拟入。其后谓大臣曰。此予册封时从史。入仕 先朝。多有效劳于 显隆园。又为 文孝世子桂坊。实三朝旧臣。而且文章士也。所以不可忘也。其后五拜总管。而皆以低拟及前望。又以宗宰及宝剑守宫望筒入。则辄皆蒙 点。甲寅。又因 邦庆加资知中枢都总管。一日内。并蒙 恩点。
赐祭文(乙卯致祭)[知制教李庚运制进]
高年散班。昔日从史。崇文讲义。昭载馆志。度支为郎。随事通明。献图 庙址。奉 跸秃城。南麾东绂。嘉乃懋绩。复入 雷肆。益资淹博。特 命绯玉。旧僚之故。耆德超秩。枢堂总府。宗宰宝剑。庸示眷遇。玆举礼典。伻官以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