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朴澹翁集追附 第 x 页
朴澹翁集追附
朴澹翁集追附 第 555H 页

朴澹翁集序[六一翁]
昔余读易于神穴之僧舍。乃得六一之象。若与先天之数有径庭者然。余不知其此为何易也。问诸澹翁。翁订以参同之说曰。此伯阳之所已言者也。非伯阳之言。即伏羲氏之原卦也。为余解说离日坎戊之说。时翁春秋不及耳顺者二。于后九年。余因山风之筮。始知其入用之数。盖一六为天地之体。五十为天地之用。一六者震巽也。五十者离坎也。一为日于震甲。配于离己。穹然在上者是己。六为西于巽庚。穷于坎癸。隤然处下者是也。戊之属坎。癸与之合故也。甲己同体故震自居震。戊癸异用故艮来代坎。此先后天之说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后天之艮巽也。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先天之巽艮也。巽艮之六七交而以行造化之权。此则据原卦而言也。三易既具。六一乃立。而图书有用。礼乐无缺。微矣哉。我闻于澹翁如是。天生澹翁。岂偶然也哉。古有望气者。启古冢得一颗宝珠。有美人倚阁玩山水。盖此女平生山水心。凝结成此珠也。翁尝言此曰凡物之盈两间者。皆天地之心所凝结者。而人心至灵。生形发神。神妙不测。则心结为珠。理或有然。余谓其然者。翁之心。将化为一个八
朴澹翁集追附 第 555L 页

朴澹翁集追附 第 556H 页

삽화 새창열기
原卦方位图
삽화 새창열기
朴澹翁集追附 第 556L 页

右原卦二图。其一卦之序次。其二卦之方位。澹翁所谓原卦是也。因以原卦名焉。其始配列干支。戊于酉己于卯。以见卯酉为日月往来之门。而此则先天离东坎西之象。后又戊于子己于午。以见子午为水火升降之地。而此则后天离南坤北之象。最后成此图。戊己于寅申。则伯阳所云寅申阴阳。祖出入复终始者。于是乎得其门。而坎离之配戊己为用。参同三易。沕然相契矣。人心之思。卦之戊己也。不龟手之药。特用之有大小焉耳。朱子参同注曰坎纳戊离纳己。无定位。六卦之阴阳。即坎离中爻之周流升降也。又曰自坤而息。历震兑而极于乾。自乾而消。历巽艮而极于坤。盖消息者。离坎之为无为有者也。读此可以会无极太极之说。而理气不悬空矣。寒泉中夜不寐。而眷眷焉订正者为何事。岂真遗世之意哉。此与编礼为先生末年事。则为此二图者。盖将以成朱子遗志而为之发端也。后之君子庶其有取焉。序文中说有不尽。故玆又及焉。翁有字书要语。未及成书。文多遗脱。窃取其意。删繁补阙。略见于下云尔。序成之翌日丁酉。又书。
朴澹翁集追附 第 557H 页

一二。震之一阳为一。兑之二阳为二。在算数亦然。
三四。乾三阳为三。离三画为四。四之八。即离之阴。
五六。离为五巽为六。五之十。即阴之交也。五为数之中。故王与玉。皆因五文。五又为互。
七八。艮为七。篆七。乙画引而下。见其为二阴。坤三偶为八。直象离之中爻。见坤土成于离火。
九十皆坎数也。九者坤八之交。见阴极于坤而变也。十见震一之数。穷于九而复归于一。故一而又一。对五为二五之数。十从月为有。
甲乙。甲一日也。篆从丁。丁离日也。乙一而二之象。
丙丁。丙取离象。离为乾之用。乾者离之体也。故丙属乾焉。丁离之中爻也。丙为无。(无与世从午。火为无通。)
戊己。戊即五之转注。戊土成于离火而形坎数之十。己象一之数极于离五。故己为既之意。
庚辛。庚六从甲。见西之对甲东。篆庚引八画作草书甲字形。今从丑辛从十。见后天之艮退于东北。
壬癸。壬成于五。属坤土而十画长。得坎数多也。五为互。天地交互在于五。故壬为交互之义。水在地上。交互相比。凡字从壬者。率有交互之意。癸天行也。
朴澹翁集追附 第 557L 页

子午。离火为父。午是父之变文。子又父之转注。午属乾子属坤。定南北之位。子因方位之名。以见昭穆之序有然。而父子一体也。午为爻为攴。(攴与文通。字古从坤。)
丑未。丑属坎。坎为母而丑为女。子丑为乾坤之子女。未当木气之末。故末转为未。
寅申。申为阳气泄而阴生之会。甲之为申。其象如此。寅取离之丁。申入坎穴。丁申离神而申为由。见物由而生也。
卯酉。篆卯为二日之象。自寅而言也。数始于木。故自寅至未为六日。而丁当未地为六算。自甲至庚为七日。而酉属庚。酉之丌为七算也。酉又为加一于西。以见对震一也。
辰戌。戊得震一之数为戌。坎土受克于震木。兆后天之艮也。辰从己。乙之转注也。厂是兑。二之变从七。见对戌人之唇。其天之辰乎。篆从止意通。
巳亥。巳是辰己之转注。己成于震一。巳因兑二之数。在口为咽喉也。亥属艮。与兑泽通。高山绝顶。必有水。亥所名言也。亥从六七为文。六七交而山退于巽。故曰巽辛。辛本艮地也。
朴澹翁集追附 第 558H 页

山泽。泽取四土羊皆离文。火克乾金。为兑泽之意。山是止之转注。止横丁倒。丁见艮山。成于四火。
日月。震一生三。三为日。兑二乘四。四为月。离己坎戊。以日月之运行而言。
雷风。兑二为雨。甲一上升。雷乃发声。酉丌空穴。离己化虫。知风之自。
水木。坎为水。水数十。得坤八为木。池面苔生。见其为木之始。以土气远。故未成木也。
火金。离为火。坎离之为水火。横见知。然坎为今。今从离为金见水。以火成金。
土。五在离为土。又坎震以十一为土。又壬转注为土。又金文从土。见水火木金皆得土而成。
春。日在三八也。三八木数。即洛书震一坎九之乘。与日在木为东意参。
夏。丁四行也。丁离之方。四为离数。火行于南也。行以天行而言。乾三之变。而傍于须发形影。因三音者。乾金流液。为泽之象也。转为征役徂从之傍。为尺音者小步也。延建回等引音者长行也。在夏音随
朴澹翁集追附 第 558L 页

秋。火在禾也。未变而禾。禾属巽如己。而弓属于西。西又六之转注。篆西从弓。
冬。从冰傍。见冬夜迟行也。冬方曰北。艮七分背。见北之虚也。故二十八宿。虚属于北。
寒暑冬从六井井宿属坎宫室之文。六之转注也。又寒从非八。八坤数。非反日义亦通。暑日在午之上下也。孝老等从者者皆仿此。
昼夜。坎日在震为昼。聿从丑十为文。夜六文从夕添一画。篆从犬。以见日仄于艮。戌与㞱欲夜意参。犬盖戌之省。如狱哭器之从犬。皆艮象。凡从夕之字。夙日未明也。梦心不明也。四离数。穸从穴。与四夕之在梦意参。如外字非从夕。乾丙艮亥省画为内外。火内而水外也。
人民。离之五数。当天地之中。而离之中爻为人。故曰人得天地之中。离卦变为仁。故曰仁者人也。民则己从艮七。食土之意。
事物。事转注午丑二文。水火交济。为天地之事也。倒
朴澹翁集追附 第 559H 页

父子。乾午为父。坤子为子。子承午为孝。所以圣人之孝极于事天。六经之教。只为明孝道。故教从孝文。
君臣。尹从口为君。兑泽注坎之象。见众之所归为君。丑转而尹因。为表正之意。臣象山夷而为地。隤然谦顺。臣道然也。
夫妇。夫取于人之通天之意。故为男子之美称。妇女归之称。帚横山倒山。谦顺极至。与臣道同。
兄弟。兄从兑文。省其上。弟因兑文。口为己。引己为弓。弓巽象。见弟道在巽也。弟转注为夷。省从女为姊。
朋友。朋从两月。见其明之资。友从两又。见其执之固。又手也。五伦之叙。必资于朋友。如戊己之土。为用于天地。如言朋党。则朋为善类。党为尚黑之谓。
身心。身者人之月。心者身之火。而倒火为文。亦见心属坎。故坎言心亨。
性情。生在心曰性。生震象人性之善。即木之生物之理也。故曰天地之大德曰生。此见天地之性也。情者性从肉。性从形气上。见是为情。仁义为性。喜怒为情。月肉丹舟皆坎文。以丹生舟运为说皆通。
思。从田心。从脾土而运用为思。盖只曰心则其体火。
朴澹翁集追附 第 559L 页

仁义。仁从二人为文。二人在天为元。在人为仁。皆出离象。义者羊在我。离未为羊。羊在手为美。在言为善。羊在我。故曰义。近于私。
礼智。礼从丰豆者。象离之器。曲出坎。丑为豆。盛物之意。仪礼言礼及荐馔。礼以衣服言。盖以衣服饮食。品节于人是为礼。智从知日。知日者明于是非之谓。日正为是。反日为非。知日则知是而去非矣。
信诚。信者言语之发。必依于人伦。责善辅仁。所以为人言。诚者言之成也。言顾行行顾言是也。其曰成言乎艮。以艮为真实之地也。
喜怒。喜从豆。豆天火之象。从十为坎数。水在天上为需象。饮食同乐之意。故从口为喜。彭为盛多之意。盖出于此。怒女又坎象。心从血气而出者。奴婢卑贱而奴心为怒。怒于人心之用为贱也。
哀乐。哀从衣。衣巽艮之象。艮亥为死。哭死而哀。是其义。口在衣中。亦有人反袂泣之象。乐木从白丝。以八音中属丝者而言。闻乐而乐之之意。
衣冠。衣艮七从巽六。衣之在人身。如草木之在山也。冠象一在头。从寸盖冠本以寸为制也。殷冠曰冔。
朴澹翁集追附 第 560H 页

弓矢。半竹在手为矢。个本以矢而名言也。矢从口为知。孩儿啼笑。矢口而发。已是为知。爱敬之谓良知。是为智之始也。弓者己转而属巽。故巽文从弓或从己。身从弓为躬。
俎豆。俎从且。且从月。月肉通。爻是午。午属乾。肉载俎。象月之在天故房。心属乾。午而俎曰大房。心舌午割。见天道交互始于午。故仪礼设俎象天圆。俎设菹东。菹因俎而名。豆虚其要。取离火之象。为礼器。
祖祢。祖且也。且者月在一也。日在一为昼。而又月于一。是为且之义。故祢庙而又庙谓之祖。祖本祖庙之称。祢庙迩庙也。迩从尔。曰尔者亲之近之意。故虞祔祝曰适尔皇祖某甫。
祔。付从人寸。人有法度得依付。人寸出离坎象。五行克处合。如甲己合是也。故祖抱孙孙祔祖。神人之道有依付。礼祔用刚日。妾无妾祖姑则贵者祔。
禘祫。合兑泽合。坎水之象。兑为口。八一坎数也。又人从一口为合之意。邦礼岁合四庙主。祭于太庙曰
朴澹翁集追附 第 560L 页

蓍龟。龟虫之得离火之气而属艮者也。蓍草之得离火之气而属艮者。凡物属艮者耐水。龟水物而蓍亦生于水者也。今称龙鞭草海中之物。太阴凝精琅玕之类。是其为蓍。蓍者从七火生土之意。与龟文包离而负艮山一般。艮篆四从七。盖离火为艮。艮辛为帝。帝以离成。离之未申为神。所以蓍龟之为物通神明。
尔者。离阳极而阴交济于坎。象雨之垂。所以丙丁日多雨。垂从壬。见雨注为地上之水也。草从垂为华。与水土交而生木之意参。草木之生华垂垂。如天之雨雪故尔。尔言于华假借也。雪曰六花以此也。花从化。化者午之转注。一阳之气到午而变化。花与华意通。篆倒垂为庚。垂从金为锤。尔从禾为称。称与秤通。平尔之省也。离以震一而平五。归于一五行一太极。是为平之意。故洪范言五皇极。平省为中意归一。
朴澹翁集追附 第 561H 页

巴者点于己。绝识之也。手执曰把。竹围曰笆。色为正颜意。卮为戒酒器。邑为民口所止。辰从己。亦从工。工巴之变文。辰对艮戌。故西蜀曰巴蜀。山泽通气。通工易事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