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x 页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教谕
教谕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83H 页

王若曰。不世之才。有不世之遇。注意方隆。非常之报。待非常之功。懋赏何爱。玆举褒嘉之典。式酬超异之劳。顾予寡昧之资。叨守艰大之业。廿五载宵衣旰食。计虽存于苞桑。二百年文恬武嬉。民不习于战斗。何意岛夷之匪茹。遽乘疆埸之不虞。弯射日之弧。谓修 天朝旧怨。鼓吠尧之吻。先撤我国边封。呼吸而破三都。蹂躏而倾八路。失城郭山溪之固。何有于金汤。委兵革米粟之多。反资于寇盗。念今乾净之片地。只馀湖海之一方。然官师土崩而屡奔。而义旅响应而难振。六万骑溃于畿甸。痛李洸轻敌而败师。二千兵陷于锦山。哀敬命临危而授命。失我固守。助彼长驱。张风帆于海洋。乍出乍没。簇霜锋于岛屿。或散或屯。倘非贾勇先登。孰能敌王所忾。淮西士卒。得裴度为之长城。江左生灵。微管仲。几乎左衽。惟卿。业传圯下。才出山西。藏甲兵于心胸。以身为胆。填忠义于骨髓。忧国如家。方守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83L 页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84H 页

遣宣传官劳军 教书
王若曰。予以不辟。遘玆弘乱。如彼涉川。罔有攸济。懔惕寅畏。惟不克再绍基命是惧。幸赖我 皇上圣德神威。靡远不届。亦惟我爪牙之士。殚乃股肱心膂。用能捍御于艰。迄使旧业。庶跻重恢之域。而近日以来。丑毒滋稔。巢窟犹牢。缓颊狡谎。难一二计。连兵抢掠。逾七八城。月捷未奏。羽报相续。予心之痛。曷维其已。仍念卿等。受命分阃。竭智效力。爰自变起。终始戎行。荐报大伐。予是用嘉。留屯戍役。星岁已易。海徼遐远。边关夐邈。艰辛疾苦。盖已极矣。孰呻不问。孰冤不察。凡尔将士。父不宁子。夫不保妇。荷戈长征。肝脑涂地。困顿踣毙。万目睽睽者。皆予之咎。每一念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84L 页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85H 页

授三道统制使 教书
王若曰。司命三军。史称推毂之重。所贵要领。易著舆尸之凶。理有必然。事非常例。惟卿一生苦节。万里长城。纠合残兵。在全罗,庆尚之要害。邀击强寇。奏闲山,唐项之奇功。勤劳表著于诸营。褒秩屡焕于三捷。顾兵家所深恶。曰统御之无人。各占形便。岂云如臂之使指。不相管摄。未免后至而先逃。适际苍黄。未有处置。矧今贼势之未艾。其奈诈谎之益深。敛锋铓于釜山。阳示捲回之意。运粮饷于沧海。阴有再举之谋。策应之难。有甚畴曩。玆用卿以本职。仍兼全罗,忠清,庆尚三道水军统制使。呜呼。威克爱允济。功惟志可崇。阃帅以下不用命者。卿可以军法施行。行伍之中。有顽钝者。卿可以忠孝策砺。海外有截。四方以无侮。惟卿之能。榻侧容鼾。三边未息肩。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85L 页

遣兵曹佐郎劳军犒馈 教书
王若曰。值国家未堪多难。方急外御之谟。念王师不遑启居。用慰远征之苦。肆播一语。诞告三军。顾惟闲山之要冲。实是岭海之交会。控制三面。壮虎豹在山之威。限隔重溟。截鲸鲵跨海之路。泛千樯之舸舰。守备是完。拥一岛之貔貅。军声远振。固我边圉。奠玆中邦。念此贼共戴一天。悯予身可容无地。惟尔奋大义。曾奏月捷之肤功。用汝作长城。足凭岭表之声势。痛枭恶罔悛于五载。而虺毒尚肆于一方。国为丘墟。惨祸无有甚于此者。兵乃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寔由晋室之未宁。以致齐戍之益苦。介胄生虮虱。那堪枕戈之劳。餐宿犯风霜。未见及瓜而代。孤悬浮寄。有羁旅艰苦之怀。瘴雾蛮烟。多疾疫死亡之患。汝虽曰与子偕作。予实悯惟尔独贤。有母尸饔。应洒望云之泪。将父来谂。几多陟岵之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86H 页

起复授三道统制使 教书
王若曰。呜呼。国家之所倚以为保障者。惟在于舟师。而天未悔祸。凶锋再炽。遂使三道大军。尽于一战之下。此后近海城邑。谁复屏蔽。而闲山已失。贼何所惮。烧眉之急。迫于朝夕。目下之策。惟当召聚散亡。收合船舰。急据要害去处。俨然作一大营。则流逋之众。知有所归。方张之贼。亦庶几乎式遏。而膺是责者。非有威惠智干素见服于内外。则曷能胜斯任哉。惟卿声名早著于超授阃寄之日。功业再振于壬辰大捷之后。边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86L 页

策宣武元勋 教书
王若曰。荩臣之乂国家。惟灭敌可以报主。圣王之奖劳伐。惟昭德可以酬勋。于以备极哀荣。于以崇励义烈。追举茂典。式褒元功。予循览古初。灼观往牒。将有板荡之大乱。致烝黎之虔刘。必生魁杰之异人。俾康济乎屯否。使其才全文武。识洞几权。智足以挟万人之能。勇足以夺三军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87H 页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87L 页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88H 页

命从水路邀袭贼船 谕书
从水路。邀袭贼船。使贼有顾后之虑。此甚良策。故庆尚道巡边使李镒下去时。已为言送矣。但兵家进退之际。必因机会。可无误事。惟当先察贼船多寡。所经岛屿间无伏兵与否。然后可以为之。然此甚善策。若事势可行而不行。则甚失事机。朝廷不可遥制。在道内主将号令而已。本道既已通议云。与庆尚道传通相议。相机制置。
命与元均合势攻贼 谕书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88L 页

升资宪大夫 谕书
军兴以来。诸将一向败退。今此唐项浦之战。始为大捷。特升卿资宪。终始勉励。及观卿状启。欲以各牧场马驱出驯养。以为陆战之用。卿其量数驱捉。分给将士。待其成功。仍为永给。
命率舟师截贼归路 谕书
天朝大将李提督。率数十万精锐。方图荡平。箕城海西京城。将次第收复。大兵进剿。馀贼遁还。则不可不截杀于归路。卿其领率舟师。临机把扼。协力剿杀。
命率舟师截贼归路 谕书[二]
天将提督府提督李如松。领五十将官。数十万精锐。直捣箕城。今月初八日。荡覆巢穴。擒斩倭将。雷厉风飞。势若破竹。将次次进讨。期使只轮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89H 页

命率舟师截贼归路 谕书[三]
天兵既克平壤。乘胜长驱。假息凶贼。逃遁相继。京城之贼。亦必遁归。卿其尽率舟师。合势剿灭。期使片帆不返。
命率舟师截贼归路 谕书[四]
今观接伴使李德馨等状启。庆尚左监司韩孝纯。报称釜山,东莱之间。倭船多数到泊。现有添兵之势。极为可虑。卿其整齐舟师。撞破来船。使不得恣意下陆。
命听候经略 谕书
接伴使尹根寿书状据。战船水军。尽数调聚。整齐于釜山海口。勿使轻动。听候经略分付。协力灭贼。以雪国耻。
命整船剿贼 谕书
今见宋经略移咨。倭贼虽举众出城。王子陪臣。尚未见还。违我号令。已令提督李如松,张世爵。率大兵前进。又速发号令。庆尚,全罗等道。整顿水陆军兵各船。绕出釜山,东莱各镇。各次停泊。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89L 页

命依经略言先焚釜山 谕书
宋经略分付据。两南水军战船。一时齐会。先焚釜山等处留泊贼船。且所领水军战船战具几许与否。先报于 天将。使贼片帆不返。万一因形势不便。不得焚灭。则亦不得瞒报。
命授副揔节制 谕书
今闻宋经略分付。催督刘副揔綎。使之率精锐。急剿倭贼。卿其整槊兵船。一听副揔节制。急急剿灭。毋或迟违。
命迭休水兵 谕书
卿为统制之任。将三道将官水兵。分为两运。使之归家迭休。兼备衣粮。
命进鸟铳 谕书
京中遗在倭铳筒。非但数少。唐将亦求之。卿所得鸟铳。择其精好上送。
命进鸟铳 谕书[二]
闻朴晋之言。庆尚之人。虽得鸟铳。放炮则未知其法云。在京时方教训。卿其鸟铳上送。
命进鸟铳 谕书[三]
鸟铳在军器寺及都监者。合二百六十馀柄。修葺破坏。次次分给训鍊之军。而军士应募者逐日增加。势难遍给。大抵器械不足。则虽欲训鍊。必不能如意。闻本道前年舟师之战。夺取贼铳。其数极多。往往龙头木架坏破之故。虚弃不收云。极为可惜。卿其收拾上送。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90H 页

闻卿尚不从权。私情虽切。国事方殷。古人曰。战阵无勇。非孝也。战阵之勇。非行素气力困惫者之所能为。礼有经权。未可固守常制。其遵予意。速为从权。并以权物赍遗之。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赐祭文
英庙御制 赐祭文
呜呼惟卿。予尝钦服。粤在壬辰。乃树大节。新制龟船。尚留今日。巍然坐船。想像呜咽。万古树风。百代其卓。重回此年。予怀何抑。相臣提奏。礼官致酌。遥瞻公祠。卿孙甄录。呜呼戊申。卿忠庶续。不昧者存。感予歆格。
英庙御制 赐祭文[二]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90L 页

当宁御制古今岛遗祠 赐祭文
大乱之肇。人为时出。晟奠唐社。葛复汉室。后千百载。合为一人。以靖岛氛。时在壬辰。名闻 天朝。帝曰嘉乃。玉节金章。壁垒增彩。下拜受命。鲸海千叠。舟创龟转。炮吼虎裂。碧波,闲山。一瞥则踼。都督有书。我觇乾象。视彼河魁。应在统制。北有大斗。盍禳而祭。卿且拚命。旌旆入云。火起中流。及邓将军。并橹而驰。有去无归。海国鱼龙。尚詟馀威。眷言遗祠。在水一方。讴吟下招。有此巫阳。酒渑肴陵。悉醉悉饱。大江扬灵。涤彼蛮䝤。
当宁御制赠领议政后 赐祭文
请量南溟。 帝恩盈盈。纤尘不动。战舰自横。孰仗 天威。永奠东土。膺期而出。曰有忠武。昔者豕突。列郡解瓦。洒涕击楫。卿时士雅。一鼓歼酋。贺酒将酾。单车来代。卿时望诸。拾烬裹创。再按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91H 页

卒逝后 赐祭文(宣庙朝)
粤自壬辰。岛夷猖獗。列郡瓦解。凶锋孰遏。卿于是时。首提海师。一举殪将。大张我威。雄据闲山。贼莫敢窥。蔽遮江淮。惟卿是倚。上年之败。言之痛矣。使卿而在。岂至于此。易置失宜。是予之罪。将伯求助。何补输载。卿再受任。承此溃裂。收拾板荡。招募散卒。以寡敌众。克摧海贼。中兴功业。此其第一。造舰营粮。用智如神。曾未周岁。旧绩重新。协力 天兵。进攻贼垒。蒙冲一鼓。士忘其死。 天将兴叹。虏魄自褫。哀辞乞退。即夷常态。纵贼生还。尚可为耶。谋之不臧。卿独奈何。伏甲邀击。亦一奇计。灭此朝食。此志愈厉。半夜潜师。冒死直前。唾手鸣镝。贾勇身先。将军令严。士气自倍。烟消赤壁。氛豁青海。兵兴七载。未有此捷。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91L 页

录勋后 赐祭文(宣庙朝)
灭贼匡国。功莫如卿。捐躯报主。忠莫如卿。纪功行赏。孰与卿争。擢置元勋。未足褒旌。今当会盟。激予衷情。嗟彼诸臣。咸造在庭。誓指山河。共保恩荣。独此毅魂。抱冤泉壤。盘血谁歃。富贵谁享。啜泣靡及。倍深恻怆。遣官奠菲。聊寓予悲。存亡一理。其庶知之。
忠悯祠 赐祭文(宣庙朝)
桓桓将军。智勇超群。提师海上。再扫妖氛。大勋才成。将星遽陨。言念忠槩。为之涕零。爰创祠宇。妥安英灵。灵兮有知。享此惟馨。
露梁忠烈祠 赐额祭文(显庙朝)
粤在万历。岛夷肆虐。谓天可射。嫁祸属国。蹂躏八路。宗社旒缀。孰壮其猷。手挽中否。惟灵挺出。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92H 页

温泉 行幸时 赐墓祭文(显庙朝)
山河钟秀。宇宙垂名。堂堂忠义。展也干城。昔遏南寇。克壮海防。累奏肤功。我武维扬。整顿戎机。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92L 页

显忠祠 赐额祭文(肃庙朝)
天之降难。必生英特。扶亡济危。全付丕责。若汉之亮。身任兴复。暨唐有晟。生为社稷。烈烈惟卿。其殆庶几。大节精忠。伟略沈机。岛夷启衅。其端甚微。众所晏晏。卿独深忧。属制湖阃。未雨绸缪。兽心果逞。豕突谁遏。躏釜刳莱。列郡气夺。卿惟屹若。有截海防。铁锁横港。龟舰驾洋。刮骨援枹。洒泣誓众。焚艘殪酋。涅齿震悚。月捷交驰。 天书屡奖。三路水军。俾卿兼掌。闲山移镇。控扼咽喉。军声大振。海氛将收。云谁媒糵。以劫代毅。迨其败衄。复畀重寄。单骑勇赴。收拾馀烬。柁橹干盾。乃葺乃缮。旌旗变色。士气日奋。指挥如神。部伍整肃。露梁大膊。躬冒矢石。逋寇屏息。京观可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93H 页

温泉 行幸时 赐墓祭文(肃庙朝)
粤在龙蛇。卉服猖獗。列城瓦解。凶锋豕突。 宗社之危。懔乎一发。卿时奋忠。桓桓杖钺。跨海统师。长城其屹。一鼓歼将。贼乃气夺。虎韬神运。龟船箭疾。扼险闲山。蓄锐伺发。肤功方奏。簧血巧捏。将代骑劫。兵败赵括。卿乃再起。收募散卒。旌旗变色。师不失律。赤壁焰炽。青海氛豁。身犯矢石。勇侔刮骨。将星俄晦。海波长咽。捐躯报主。于今国活。 圣祖用懋。赠以崇秩。遗勋铁券。大书珉碣。名垂宇宙。义揭星日。适予温沐。湖外驻跸。祈连象冢。缅想壮烈。拊髀兴思。云旗髣髴。昔我先王。辇过荐苾。爰遵旧章。牲酌孔洁。伻官致酹。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93L 页

忠悯祠 赐祭文(英庙朝)
昔在中叶。未扰蛮奴。蹈躏岭湖。遂刳三都。凶锋所薄。将蹶师碎。孰龈其猖。以张我气。天之生卿。实拟中兴。跨海誓众。月星晦冥。遏玆三险。烧贼千艘。馀寇死咋。望麾遁走。暂从吏议。复起云中。皇师陆剿。卿扼海冲。用蹙再猘。终集厥绩。 宗社不陨。果谁之力。战鼓方酣。办命旗下。气壮山河。义炳夷夏。虎符綟绶。 天子所褒。诸葛美谥。圣祖饷劳。暨予登阼。忠节是奖。中朝永叹。感念畴曩。顾今时世。屡经尘劫。下泉之思。无地可泄。亟命祀官。咸秩悯典。沁汉两祠。以及华院。贞臣义士。遍加酹享。若卿壮烈。尤岂可忘。露梁殷殷。维水渊沦。遗祠在南。风烈如存。况彼睢阳。有配雷南。玆命并侑。尚来同钦。
温泉 行幸时 赐墓祭文(英庙朝)
天生忠武。为我 社稷。衋哉龙蛇。匪卿曷国。追念当日。凛然心寒。憯彼岛丑。水陆并前。边尘告警。 乘舆已巡。海防若坏。邦国其颠。卿独屹然。作一长城。蔽遮江淮。荡扫鲵鲸。控于 行朝。命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94H 页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图说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95H 页

삽화 새창열기
都督印。铜铸。高六分。长五寸。广二寸六分。钮高二寸三分。广二寸二分。厚五分。 皇明水军都督陈璘。具奏公战功于 显皇帝。帝嘉之。赐公以都督印及令牌,鬼刀,斩刀,督战旗,红小令旗,蓝小令旗,曲喇叭,至今在统制营。号八赐物。统制使升帐。亲裨二人。羽笠红帖里。肩荷令牌。营校四人。肩荷鬼刀,斩刀。并与督战旗,红蓝小令旗。分立于前。按都督印。 明史舆服志。文武大臣领敕而权重者。给以九叠篆铜关防。是也。
[令牌]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95L 页

令牌二。用木为之。长一尺五分。广一尺。作八棱。一面黑漆。刻令字填红。一面涂粉。书大将二字。鹿皮匣画豹。又用鹿皮为双绶。
[鬼刀,斩刀]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96H 页

鬼刀二刃。长二尺七寸五分。广二寸三分。脊厚三分。柄用檀木。刻龙首。呀口含鬼母。鬼母颔下。有鬼子。足踏龙齿。手执鬼母之耳环。鬼身龙首。并朱漆。龙首。用杂彩绘龙鳞。通长四尺四寸五分。刀环。鋈铁桐叶㨾。鞘用桐木。裹纸朱漆。杂彩绘龙鳞。饰以鋈铁。龙颐贯黄铜环。注朱丝绶。
斩刀二刃。长五尺九寸五分。广二寸。脊厚三分。柄长二尺二寸五分。裹鲛皮朱漆。牛皮条缠。刀环。铜镂玲珑菊花㨾。鞘用木。裹牛皮朱漆。饰以鋈铁。柄贯朱丝绶。
[督战旗]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96L 页

督战旗一。用蓝缎制。方三尺四寸。红缎补书督战二字。正中。又书凡军临敌不用命者处斩十字。杆长十尺。朱漆。端插枪刃。长一尺五寸。广一寸五分。铁鐏长八寸五分。杆注红毦。又垂朱丝缨三条。
[红小令旗,蓝小令旗]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97H 页

红小令旗二。用红缎制。方二尺八寸。蓝缎补书令字。杆长十尺。朱漆。端插枪刃。长八寸。广一寸三分。铁鐏长六寸。杆注红毦。
蓝小令旗二。用蓝缎制。红缎补书令字。制并同红小令旗。
[曲喇叭]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97L 页

曲喇叭。铜铸。丰口曲项。凡有四节。长七尺五分。口经八寸五分。项围六寸。自项至吹哨。渐煞而细。系朱丝绶。曲其项者。阁于船舷。仰其口而吹之。可免蘸水。统制营喇叭。率效其制。声特激壮。
[龟船]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98H 页

龟船之制。底版(俗名本版)联十。长六十四尺八寸。头广十二尺。腰广十四尺五寸。尾广十尺六寸。左右舷版(俗名杉版)各联七。高七尺五寸。最下第一版。长六十八尺。以次加长。至最上第七版。长一百十三尺。并厚四寸。舻版(俗名荷版)联四。高四尺。第二版左右。穿玄字炮穴各一。舳版(俗亦名荷版)联七。高七尺五寸。上广十四尺五寸。下广十尺六寸。第六版正中。穿穴经一尺二寸。插舵。(俗名鸱)左右舷设栏。(俗名信防)栏头架横梁(俗名驾龙)正当舻前。若驾牛马之臆。沿栏铺版。周遭植牌。牌上又设栏。(俗名偃防)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98L 页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99H 页

[全罗左水营龟船]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99L 页

全罗左水营龟船。尺度长广。与统制营龟船略同。而但龟头下。又刻鬼头。覆板上。画龟纹。左右各有二门。龟头下炮穴二。舷板左右。炮穴各一。舷栏左右。炮穴各十。覆板左右。炮穴各六。左右橹各八。
[长柄镰,四爪钩]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100H 页

长柄镰。刃长一尺六寸。广三寸。柄用哥舒木为之。长十四尺二寸。横贯二钉以固镡。用此斜刮船底。御泅贼。
四爪钩。铁铸。一本四爪。爪各长九寸。柄长一尺五寸。围五寸。柄端贯铁连环索。长二十八尺。用此掷拿贼船。相去较远。则续以麻索。与长柄镰。皆忠武旧制。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世谱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101H 页

삽화 새창열기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101L 页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102H 页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102L 页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世谱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103H 页

삽화 새창열기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103L 页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104H 页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104L 页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105H 页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105L 页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106H 页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106L 页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107H 页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107L 页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108H 页

李忠武公全书卷首 第 108L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