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东圃集卷之七 第 x 页
东圃集卷之七
书牍
书牍
东圃集卷之七 第 453H 页

再拜言。时敏昨过禫事。免丧不死。顽兀自为平人。岁色又苍然而暮。感痛哀廓。情事益罔极。伏闻杖屦移入春峡。雪冱比酷。伏不识此时道体若何。间者一二承诲。固亦幸矣。而犹以未得稳陪为恨尔。文字夙夜祈望。蒙此惠副。先墓得有表志。先迹赖以少彰。悲喜感激。不知所达。字数未满四百。大体简略。而事实殆尽。提插句语。自相映发。熟复三四。仰认其为留神之笔。尤感至意。第篇末提及遗稿。断以工鍊二字而止。无或太简乎。然窃意文字。既与序跋有异。评语多少。当留属前头序文。而此故略之耶。仍告序文之承诺。亦已久矣。伏想山里静处。无向来应接之烦。此时政好入思。不以此时则更待何时耶。毋以长弟副请为靳难。从速属笔。以卒仁惠。不胜至愿。春行久侍函席于寂寞之滨。及告别。渠之怀思可想。而先生应亦一怅然也。馀谨不备。伏冀为道加爱。
问目
既无改题主之节。则吉祭不可以时祭例行之。而祝
东圃集卷之七 第 453L 页

答祝辞。丧制有期。追远无及。今以吉辰。式遵典礼。似当止于此。
备要吉祭有受胙。如时祭之文。而此似为累代奉祀者言。如侄者只奉祢位。而三年甫尽。方行吉祭。受胙一款。参以人情似太遽。然是亦哀既未泯。乐从何生之意也。如何。受胙如不可已。则胙祝曰考命工祝耶。
答所论太过。受胙行为是。祝曰。考命宜矣。
吉祭前一日。朝焚香。祝告以孝子将以某日行吉祭。如备要卜日告祠堂之礼。为宜否。
答前一日祝告。似当如此。
侄有亡室神主。在家内别舍。当于吉祭前一日。改题而祔食。而侄意则既非曾前已祔之主。今于祢位吉祭。不必出主祔食。且吉祭翌日初七日。即亡室忌日。初六日午。出主正寝行茶礼而改题。翌晓过其忌祀
东圃集卷之七 第 454H 页

答行茶礼改题主一节。如是行之似可。祝辞若无援式。惟在述者之能。与道以商量可也。
上三渊(丙申)
暮春伏枕时。有人来言。三渊翁匹马为北塞之游。闻此不觉耸然起坐曰。先生老年豪快。有如是矣。遂吟二律。欲讨便寄呈而未果。于后消息漠然。区区一念。不能不远悬于阴晴跋涉之间矣。端阳扫墓之路。历拜企华堂。得闻马蹄穷六镇而归。体气少无欠损。其耸更加一层。而喜又不可状。亟欲一鞭驰往。拜瞻颜范。仍烂读诗文。陪数日乃退。而顾莫有办此可恨。蒸湿此酷。伏问即辰。道体若何。侄去月。惨见侄子四岁儿夭。兄弟二人。惟此一子而遽失之。奉老之下。种种情境不忍言。避僦洞中闾舍。霾暑斗屋湫隘之苦。实一日难堪也。申正甫奄作古人。何等恸惜。向者对侄为诵叔主老牛难动病翁留之句。相与企伫北还之早晚。今杖屦新还。而渠已就木。叔主亦岂不失声酸鼻耶。二律甚无可观。而不敢隐之。玆录上。或赐俯和则幸甚。
上梦窝(壬寅)
东圃集卷之七 第 454L 页

奉寄茅洲兄(癸丑)
泰哥夭讣。掐掌酸鼻。尚忍何言。念渠童丱时。丁未夏
东圃集卷之七 第 455H 页

奉寄陶山李相公(戊午)
东圃集卷之七 第 455L 页

与鱼舜瑞(丁酉)
固知兄入城无常。而五马之临陋已无望。此病伏者觅骑远寻。亦不容易。一别居然岁穷。秪此向想一念。视前益耿耿耳。此际一缄手牍。不啻百朋。况审严冱。
东圃集卷之七 第 456H 页

与鱼舜瑞(己亥)
伏惟清和。兄履冲胜。水石净界。旬月静处。一遭搆辞职疏外。无非对卷玩绎时也。窈然想之。其味可掬。顷者从兄之往。无骑与共。至今为恨。日前历过轩屏。纳谒大庭。退与志远语半饷。何语不及兄也。仍白字说之留债。已数载矣。向间簿书倥偬。固可为解。今山房寂寥。相与亲近。唯书卷笔砚而已。掩书凭枕之时。一费思索。则援笔自可成篇。是有何难哉。无意副索则已。如不欲孤此勤托。则不以此时入思。而更待何时耶。甲戌冬石室命字之后。每欲请说而未得间。遂至今日矣。向来不向能文如正甫辈而求说。求诸吾老兄甚苦。此意亦可想也。年迫四十。疾病颓惰。古人老大悲伤之语。时或五六诵不知止。如得吾人一篇警
东圃集卷之七 第 456L 页

与鱼舜瑞(乙卯)
公务之暇。虽病时。能读农岩集。其深处。固不敢窥。而亦不无警惕而开发者。昔与伯温有言。吾辈晚年。但当读先生遗集。恨今气衰力短。未能真切体验而有实得也。伯温已千古矣。如吾兄益论。又无由得闻。甚可叹耳。
与李熙卿
与台兄未相际奉。今几谷燧。世故之嬗变。人事之推荡。兄则野扃山广。一味优閒。顾此白首残年。碌碌吏役。尽是黄鹄之于壤虫也。向间因家儿。有时得承台信。此来漠焉无闻。甚可怅然。此时凝冱。不审兄道味閒趣更何似。瞻翘亡已。弟虽曰峡邑闲僻。秋后种种应接。决非病人所可当。妻儿口腹之累。自悼且愧。疏于事务。多乖世俗。台所知也。加之以衰病惛瞀。旧所闻见。壹皆茫昧。凡有云为。每患龃龉。职以素无所存故尔。窃欲闻多少益论于高明。救得此颓废。幸吾兄试为我留意焉。临使副急。势难长语。吃紧数字。亦足为观省得力之要诀。如何如何。不宣。
与李一源(戊戌)
梁鸿德耀再生。相对昼永。帘阁瑟琴。重雍床前。璋玉亦皆无恙。僖僖然乐意满室。善家福禄有如是矣。平生故人。可胜其喜且贺哉。日昨拜大庭。从容忧患。僦寓气力。常得康健。区区欣贺。又不可言。渐热不审调摄。益有胜否。何时得合席。泻此积郁。有诗录去。虽无可观。情则有之。意到次韵。想亦不难矣。
东圃集卷之七 第 457H 页

三陟不是万里。经年未获一字。意谓竹西楼上。忘此病拙久矣。忽地书至。惊喜如得世外消息。始知使君不全忘我也。书虽非手墨。辞语如面谈。已多慰豁。如今年险运。能一味平安。喜又不可量。弟夏初。重苦天行轮疾。数旬始起。衰癃气力。存者几希。厨司非剧职。亦难束带驱策。经词讼望县邑。自是别人事。来教云云。可谓题外语也。吟咏遣怀。亦废却已数月。霖雨破檐下块卧。无一分悰况。向来朋友驰逐。文酒团圆。思之若前生事矣。老妇奇疾。九朔沉笃。今在危域。药物贫未能如意。此又愁恼度日。来书室忧束手云者。政是我言。然姊氏病患。向虑其弥留。近闻轻减。束手之言。毋或过耶。柏堂丧耦。完福乃缺。每见辄有悲语。老
东圃集卷之七 第 457L 页

与申正甫(戊子)
昨承辱复。多有不平底意。愧悚无已。三十咏之前后逋债。匪直浅笔有难领写汗漫。其江山形胜。亭榭妆点。未尝一经眼目。今藉令有言。都失真境。则甚觉无味。早晚从其主人游。穷搜极探。使此胸中。有所自得。然后方可有一言。此时虽无主人之求。痒者必搔。岂复仍默默也。
与申正甫
昨昏适陪家大人往邻舍。夜深乃还。几上有一华牍。烂然照眼。烛前披读。果是翰苑来。诗与札。一日三度狎至。此已足耸人。况五纸琼篇。翩翩落地。铿然有金石声。雪屋襟怀。百分增清。夜坐遂不能寐矣。深宵发书。惊我山扉。虽云身在绊絷。其所为则脱然方外人风致事。可喜可喜。高什后来者三律。亦甚佳好。檐响归风触。意语俱警。楼近残星夜映杯。情致隐约。官閒酒或长时醉。境静诗多用意裁。宛转有味。曙色先从门钥起。幽眇可喜。此外亦皆是心所服者。而卤莽之
东圃集卷之七 第 458H 页

答赵济博(壬午)
华誉饫闻之馀。山寺晷刻语。全未纾腔里所蕴。归来至今。耿耿有馀思也。早奉手牍展去。恍重对芝宇。更承道况益冲胜。荷慰没量。南枝之许借。可感兄善绍也。校西水石间一会。候日晴暖。如约为佳。
答赵济博
雪后明窗。想看字味无限。面接既罕。音闻亦阙。向𨓏时。但一诵梅月之句而已。梅兄消息。近复如何。嘉平渐迩。令人思伤一倍。客里若得此悦亲。兄之赐不少矣。望更留意。
与李元卿(戊戌)
顷闻左右公然渐羸。羸则病生。区区者窃深奉虑。大抵摄生莫如养心。心未克养而秪委药物。欲责其效。是不知本者。彼昌阳,茯苓。谓之对證致效则可。焉能使人不生病。如心养之有功也耶。望留意焉。
与族弟鸣仲(戊申)
东圃集卷之七 第 458L 页

东圃集卷之七
杂著
赠夏行负笈行序
马之𨂜齧者。必善走。人亦然矣。堂侄夏行。自孩提多气。殆若不自胜。逢人辄戏侮之。人皆目之以狂童。亦略不羞惮焉。及冠以后。少加收束。而犹不失旧态。是则马之𨂜齧也。然夏行有天才。其八九岁所咏句。往往有灵通出人意者。其学书一字无未晓处。然后方读之。且吾迩来微察之。则其为人也甚直。见人有非义。愤形于色。作事又能谨密。近颇觉读书之味。闭户孳孳焉。呜呼。夏行其将善走也。谓家内胶扰未静。负笈随其外兄之湖中全义县。计将过冬乃还。古人云
东圃集卷之七 第 459H 页

一代六法序
余于画。不甚有癖。而遇画辄留眼观玩。融然神会。亦不可谓无癖也。病间无事。聚画寓怀。所聚者。惟取于今而不取古。客有怪而问者曰。蓄画而不古。何也。余笑而答曰。余之不古而今。盖有意也。亦有味也。子欲闻乎。世之以癖画名者。率多舍今而趋古。贵远而贱近。甚至败绡坏纸。焦采蠹墨。千金远买于万里他国。锦绣妆䌙。为帖为簇。向人誇示曰。此唐画也。此宋画也。松雪也。玄宰也。郭河阳也。吴道子也。不知其愈古愈远而愈失其真也。多见其惑也。今余之画。上不过先辈长者。中则辈行。下则后生或贱人。俱不出吾之一代。而画之名家也。非从其家而得之。即请其人而写之。其复有真赝相混之虑乎。又复有沽觅异方之
东圃集卷之七 第 459L 页

清潭记
近都固多佳水石。而其最佳者清潭也。余昔年闻其
东圃集卷之七 第 460H 页

东圃集卷之七 第 460L 页

东圃集卷之七 第 461H 页

春游归来亭记
出国门而西三十里。有亭翼然临江。是我曾王考竹所先生所筑。而名曰归来亭者也。亭以归来名。何也。村之名栗里。而先生之晚年出处。与陶靖节相符故尔。盖亭之胜。背环林麓。面对江山。占地平稳。眼界宽阔。五柳三径。翳然其幽。岁月浸久。妆点殆尽。梅鹤之堂。观澜之亭。随地形而在。各擅其奇。四时朝暮。风景无穷。世之江亭以形胜名者。比诸吾亭。皆当在下风焉。岁丁亥春。我伯父自忠原投绂。一棹顺流。归卧是亭。仲父自峡邑来京。适在是时。仲父与我家大人。约日出湖亭。吾群从兄弟。暨堂侄辈。将齐陪此行。大人姊兄洪庆山叔及其两胤。亦约同往。三月初九日昧
东圃集卷之七 第 461L 页

东圃集卷之七 第 462H 页

东圃集卷之七 第 462L 页

题鱼李往复书后
性。即理也。理即寓于阴阳五行之气者也。天地人与万物。只是五行而已。理之赋人与物者唤做性。性是仁义礼智信。即水火木金土之理也。人与物。元初所禀之理。未尝有异。所异者。人全而物偏也。人全故其性之所发。能恻隐羞恶辞逊是非。又能为孝为忠为悌为敬。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物偏故。如蜂蚁之君臣。只是他义上有一点子明。虎狼之父子。只是他仁上有一点子明。其他更推不去。盖其所以偏者气也。气之明暗清浊。理亦偏全通塞。是以朱夫子答门人之问曰。物亦具五行。只是得五行之偏者耳。又曰。仁义礼智四者。虽寻常昆虫之类皆有之。只偏而不全。浊气间隔。又曰。人之仁义礼智之粹然者。物则无也。观乎此言。其不能粹然之仁义礼智。物固有也。然则人与物所禀之理。无一毫差殊。人亦物也。物亦人
东圃集卷之七 第 463H 页

东圃集卷之七 第 463L 页

题王文成集后
王文成皇明伟人也。一心奉国。八方应敌。精忠大业。卓越千古。文章特其馀事末艺。固不足光其人。而然文亦间气所发。读其文。其人斯在。光之也岂曰少哉。浑灏平畅。则易流支诞。而辞理灿烂。不厌其多。清逸豪敏。则或欠工致。而骈俪捭阖。不巧而妙。上而告君劄疏。指陈利害。纵横模画。经纶好而文亦好。下而谕民牌目。露暴衷赤。屈伸恩威。感化神而文亦神。若其谏迎佛一疏。意婉而正。辞𢢽而越。善悟人主心。吾谓
东圃集卷之七 第 464H 页

题钱牧斋集后
钱牧斋明季文章一大家也。其文自谓根乎经。而余不知其经也。盖子,史是其祖宗也。取法不一。规模不严。其序记可观者绝少。虽或有之。荡词冶情。如时花美女。使人可悦而不可敬。独墓表,志铭,叙事,议论。淋漓综错。究极人情。描写景色。有时俯仰感慨。风神气调。恰似乎欧公。弇州,太函辈安敢窥其藩篱哉。世谓有学集胜初学集。而余则谓不必然也。大抵文章。气为之主。气馁则非文章也。初学集。气自好。笔势遒迈。藻彩随生。千载之下。可像想其人。虽以墓志言之。王季木宋比玉两表。是有学集中所无者。有学集流离困顿。其气欲索然矣。精芒销落。色泽憔悴。惟其意趣
东圃集卷之七 第 464L 页

题槎川赵沧江三绝帖后
山月虚明。荷花送香。此华阳翁题品沧老语也。书画夫岂足以论人。而今见此老三绝。其意致韵格。疏散澹荡。烱炯楮墨间。亦可以得其人髣髴也。公即丙子后高士。华阳之褒。盖亦有意。噫。今之世。其可复得哉。北报一来。都下鼎沸。适到槎川李兄座。相与语及时事。俯仰忧叹。主人出示此帖。余重为之慨然与感。而书于帖尾。
题牛铸砚滴
器兮对砚。形必象物。或蟾或狮。厥模匪一。我有金铸。角者其牛。背童横篴。堂生野幽。
题剪板
裁虽赖工。直其本性。规物必端。见仄是病。我宜汝则。自正人正。
谨题 御画帖子后
此细画五幅。即我今 上殿下曩在潜邸。提举厨院时所作也。尝有一胥隶。告往燔造所。 上辄取座间
东圃集卷之七 第 465H 页

家弟四世墨迹帖跋
吾弟是帖。其感余多矣。昔余髫时。侍先君子侧。先君子出箧中先代遗墨。糊褙作帖。目之曰三世墨迹。翻阅周复。诏谕童騃。至王考手笔。辄欷涕焉。此事历历如昨日。而数其年则倏已三十谷燧。孤露馀生。颠发
东圃集卷之七 第 465L 页

农岩先生笔画跋
先生何尝从事于此。天才甚高。其发于墨妙者。自尔如此。平旷之中。精深缜密。法度从容。铺舒宛转。有非俗工所可及。其襟怀气像。于此可以彷佛其一二。虽百世之下。使人观此。尚足以摩挲起敬。油然有思见其人之心。矧在及门而亲炙之者乎。尝闻退溪工于画而传于世。规模格调。未知两先生果何如也。而想亦楮墨间。必有可以彷象者矣。噫。先生此扇。不知何年所写。何人所得。而今沧桑事变之后。落于吾手。帖而藏之。事非偶然也已。
朱子笔迹跋
李学士稚和。以朱夫子手笔十六字。作为一帖子。视余曰。顷年吾得之燕市而来。子不可以不跋矣。余不觉耸然而作。盥手敬玩不已。噫。今去朱夫子已过六百年。灿然心画。恍如亲炙焉。西山之藏。了翁之识。出处来历。真的无疑。是岂不为百代后学之至宝也哉。字体笔法之元气浑厚。造化神妙。已有遂庵,丈岩诸
东圃集卷之七 第 466H 页

先集小跋
先君子自少从事于诗。所著述多至累千首。末年使柳下洪世泰抄之为四编册子。弃背后不肖孤等。以其所钞者。奉质于三渊公。请复抄删而勘定。仍请序跋。公即肯焉。抄选之约至存半。务从精粹。跋语之少无扬美。或近针砭。是盖平日权度之在心。评骘于合席。而欲以是传后而徵信者。即公之意也。然则不肖孤等。虽嫌其太简。病其太执。而亦安敢废弃之哉。呜呼。锓梓一事。寤寐二纪。晚忝末县。竭力拮据。乃以芸馆活字。印得若干本。藏于家焉。 崇祯甲申后九十三年季秋。不肖时敏泣血谨书。
离合体。姓贯名字。韵用二十八宿。
室麾客至。便一处女。出而束带。惟一乃心。捍卫人王。股肱羽翼。长侍日旁。无人闯虚。思每赞襄。右文治张。最憎孔壬。必剪头角。无嗣邓攸。三省曾参。
又述家儿勉行字敬夫
头上有冠。貌类妇女。收束之方。主一其心。人称冠玉。双拱如翼。见危思免。致力补虚。崎或彳亍。坦须铺张。戒在苟且。文忌圭角。学欲贯天。大人事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