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五 第 1a 页 WYG1122-0369a.png

乐静集卷二十五
宋 李昭玘 撰
用相
有用天下之道者乃可以知相有兼天下之才者乃可
以为相今之相古人公是也三公之职上论天道下经
人事非涖官行法者也故有其人则置无其人则阙有
其人则非六卿所为也王以宾师礼之无其人则六卿
卷二十五 第 1b 页 WYG1122-0369b.png

则处三公之职而兼六卿之事者也故不可一日无其
人此固知之者非难而为之者实难也天下安危之势
生民休戚之命始于纤微而成于不可御藏于优游无
事而发于不测此制之者君也而相实维之一时之因
革百世之利害谋夫争于庭而不一庶人议于道而未
谕此决之者君也而相实持之百官之贤否庶事之脩
缉衡是非于名实信赏罚于功罪此覆之者君也而相
卷二十五 第 2a 页 WYG1122-0369c.png

此御之者君也而相实器之故智不足以用天下之变
则屈于所不知勇不足以任天下之重则困于所不举
昔人有言曰宰相自有体而不亲小事若此者小材之
所效也宰相不可以亲为至于小事败弛以乱成法则
亦未得为无责矣钱榖固非宰相之所治盗贼固非宰
相之所问也各有司存至于国计之不知奸猾之不息
此有司不治也则责将谁尸故天下之守在天子天子
卷二十五 第 2b 页 WYG1122-0369d.png

人非灼见其臣不敢举国而与谋非深知其君不敢委
身而就责考其文迹之甚明而精意之可见者莫详于
书夫高宗举傅说于版筑之间一旦加之公卿大夫之
上疑若甚昜者然而至诚相感之际丁宁告戒固非中
才庸主之所能为也说之告王曰后克圣臣不命其承
则望其君者隆王之命说曰罔俾阿衡专美有商则望
其臣者备知之非难要其上以力行也克迈乃训示其
卷二十五 第 3a 页 WYG1122-0370a.png

弗能改既告之以典学矣而曰旁招俊乂故能言者无
所容此傅说所以得行其志而高宗所以能享中兴之
功者也以豪杰非常之士得聪明有为之君故相与以
造事兴业创法定规出于庸人辨事已息之馀乘于功
利调习甫行之际使续之者非其人因之者隳其事帝
王之绩困于垂成而官人百吏亦幸而愿息此知人者
又不可不善于其后也桓公既相管仲欲缮甲兵伐诸
卷二十五 第 3b 页 WYG1122-0370b.png

而五诺之故合诸侯王天下以成霸功者桓公之知人
也方管仲之得其君也既以信而后諌量而后入未尝
轻用其事而国之大事固不敢轻属于人凡此恐遗君
忧而为百姓怨也桓公欲用鲍叔管仲以为不可而荐
隰朋鲍叔非不才也盖知其善于后者必隰朋也管仲
一霸者之佐非天下器也其始则未尝轻用其身其终
则惟恐不善于后况其致君泽民安利万世复有大于
卷二十五 第 4a 页 WYG1122-0370c.png

衮衮不倦崇知帝大度锐于政事先以十事要之使坚
开元之间卒见施设至于序次一听其决择由是进贤
退不肖天下大治方崇以疾移告归第虽政事必得其
言而后定及乎荐宋璟自代帝益以不疑璟承崇之后
务刑政官任职而守正过之盖法之始行容有疏缓行
之既久循名责实按事计功非少加之以威严则不足
收敛凝就其势不得不然也史称崇能应变以成天下
卷二十五 第 4b 页 WYG1122-0370d.png

既难善其后者亦未昜愚故终诵之
知人
知人者自信知于人者信人道可以治天下则与之谋
天下道可以治一国则与之谋一国器大者不拘之以
苛细器小者不责之以阔远能者官其能艺者食其艺
使辨士不得以辞胜才士不得以文乱勇士不得以气
激智士不得以机合贪士不得以利摩有德者居上无
卷二十五 第 5a 页 WYG1122-0371a.png

罪如师旷之不可欺以声离娄之不可欺以色言之所
举竟以得之貌之所见情已察之奸良憸壬毁誉是非
无以逃于我而陟降沮止废置予夺亦无不自乎我此
知人自信者也内无主外无学好恶无别取舍无择故
人观其倚而潜以应之倚于名高则䛕说之徒至倚于
厚利则聚敛之徒至倚于法术则刻核之徒至倚于计
数则谲变之徒至美言献于前重禄馈于后使夫喜功
卷二十五 第 5b 页 WYG1122-0371b.png

于并趋之地前之既入后则却之昔之既获今则攘之
名器可以饵取威福可以意移此知于人而信人者也
知人之君使人畏上之知而不敢为也故势重而威专
知于人之君使人唯恐不为以自侈故势轻而威夺凡
此两者治乱之所系而人君之所察者也孔子曰不知
言无以知人然则知人之本未始不先乎知言也夫天
下无事则欲言者息天下有事则不能言者出故以言
卷二十五 第 6a 页 WYG1122-0371c.png

利举偏而补弊革旧而造新此必有趋变之功也言乎
明宪度谨禁令犯义者黜犯刑者诛此必有制法之功
也言乎节财用阜通货贿使公私无不足之患者此必
有富国之功也言乎修车马备器械选将厉士使敌人
不敢加兵此必有强国之功也言乎稼穑有政农功有
时竭人力尽地利此必有养人之功也言乎明道德达
礼乐人无贤不肖才无愚智学则成不学则弃此必有
卷二十五 第 6b 页 WYG1122-0371d.png

以不能则能者无以见故因而任之使自事之因而与
之使自举之功当其事事当其言者赏功不当其事事
不当其言者诛大臣不能为朋党之助左右不能为先
容之助士大夫不能为游谈之助贤不肖是非之迹循
其后逐之而已穷矣故好诬者不能诡言言则不实之
罪随之好匿者不能隐言言则不忠之罪随之好大者
不能侈言言则惑众之罪随之好毁者不能谮言言则
卷二十五 第 7a 页 WYG1122-0372a.png

言之不可罔而名实之不可掩也昔者齐威王命大夫
治即墨而毁言日至使人视即墨则田野辟人民给命
大夫治阿而誉言日闻使人视阿则田野不辟人民贫
苦故召即墨大夫封之万家召阿大夫烹之堂下于是
齐国震惧人人不敢饰非而务尽其诚虽然此知言者
也持此以责人之功未足以尽人之才尽人之才惟圣
能知之人之才于此于彼各有所能也不害其所能而
卷二十五 第 7b 页 WYG1122-0372b.png

敢以非其才而自处唐太宗常谓高士廉临难不昜节
而所乏者骨鲠唐俭出言可喜而未尝一言及国家事
杨师道自能无过而懦不更事长孙无忌应对机敏而
攻战非所善岑文本敦厚而谋长经远刘洎坚正而其
言有益马周敏锐褚遂良竭诚依人太宗知此数人之
才而用之数人者亦莫不尽心以应上使夫圣不足以
通人知不足以周物畴克之哉故知人者始于试人之
卷二十五 第 8a 页 WYG1122-0372c.png

能为也
省台寺监
昔先王自勤厥德夙夜不怠惟前代时若然后训迪厥
官而作周官立三公以论道分三孤以洪化公则燮理
阴阳孤则寅亮天地皆所以成王道也道则一事则异
故设六官各率其属以象天地四时皆所以成王事也
治则简而严故冢宰为天教则详而亲故司徒为地礼
卷二十五 第 8b 页 WYG1122-0372d.png

司马为夏刑主制杀以象义也故司寇为秋事主应变
以藏知也故司空为冬上则天地阴阳日时之变中则
君臣父子之常下则山林川泽土壤之化繁至于宫室
器械饮食衣服之节微至于虫鱼鸟兽草木之性莫不
有官以治之外有职以辨之增一则有馀亏一则不足
内外相属小大相联故能国体完具政无不大而阜成
兆民者也自周之衰其制变于战国而大坏于秦汉承
卷二十五 第 9a 页 WYG1122-0373a.png

寺台监以分处百官使令宿业事事无旷问其名则以
职对下其令则以官议司有常守位有定员唐之治
绩号为甚盛者其致然也谓之省有曰尚书有曰门下
有曰中书尚书典领百官庶事所会决者也其属则六
其联则二十四其位则各以其序知百官之功过然后与
之以勋级勋级未足以劝贤也又加之以封命此三者未
始不先选天下之材而用之也故考课勋封之职则主
卷二十五 第 9b 页 WYG1122-0373b.png

衡度量则量岁计所出而支调之此三者皆出于户口
田赋之所入也故钱榖土地人民之职则主之以户部
先王之为礼未尝不谨于宾主之际外则谨于宾主内
则严于鬼神为之牢礼膳羞之数为之祠祭祀享之节
三者皆礼之事也故宾客膳饮祠祭之职则主之以礼
部戎器既有藏车马既有备必周知天下之籍镇戍烽
堠之远近者皆兵之事也故武库舆辇方域之联则主
卷二十五 第 10a 页 WYG1122-0373c.png

以防伪以此防人犹有犯上违令者则戮辱随之此三
者皆刑之所治也故门关钩会禁隶之联则主之以刑
部津梁沟洫以时修苑囿山泽以时取屯营之事以时
耕此三者皆工徒之所兴作也故水利虞衡田作之联
则主之以工部门下之治掌出纳帝命而相礼仪者也
中书之治掌佐天子而执大政者也故侍从顾问规谕
讽諌之左右分更焉故记动史书其起居法度执大政
卷二十五 第 10b 页 WYG1122-0373d.png

史书其诏诰德音儒学皆有选也图籍皆有藏也议法
制沿革者其事小故属之门下求贤才隐滞者其事大
故属之中书此三省之制也监则其所守寺则法度之
所出其事则同其主则异若礼乐饮膳宗室蕃夷之所
掌图籍天文学校服御之所司则又礼之别也宿卫工
作仆御军械则又兵之别也治水则工之别也此监寺
之制也庶事既有别矣帝命既有掌矣大政既有议矣
卷二十五 第 11a 页 WYG1122-0374a.png

而百官之所领万事之所总必有责也故特置一职谓
之宰相百官之罪恶朝会之仪典必有所紏也故特置
一官谓之御史则内外各有所察也或不以一名其职
唐之致其盛几与古比隆者任官得其序而已国家设
官分职一切用唐制或有职而非其官或有官而非其
职或一职而治以数官或一官而兼以数职名分不正
而已名分既不正则无能罔上之人盗名而自安喜功
卷二十五 第 11b 页 WYG1122-0374b.png

职则贤不肖之实昜察而功罪之迹昜知又何患官不
得其人人不能行法者哉
治吏上
君主静臣主动君任逸臣任劳静而逸则使人动而劳
则使于人故动而不辞劳而不怨者义之制也举天下
之物无以昜我者莫大乎身举天下之人无以先我者
莫亲乎家既以身事人则身不得而有既以家食人则
卷二十五 第 12a 页 WYG1122-0374c.png

得择事而后安哉孟子不往见诸侯孔子君命召不俟
驾曾子居武城越寇至则去子思居卫齐寇至则未尝
逃以孟子则无官也曾子则师也若孔子之不俟驾子
思之不去盖事君之义不可不畏也先王之时大夫使
于四方虽四牡之啴啴周道之倭迟动至于不敢怀归
忧至于不遑将母其心则非不悲其居则未尝宁处不
以不能忘私之恩胜不敢慢命之义故也非特使臣之
卷二十五 第 12b 页 WYG1122-0374d.png

而不得归驱之以行道之劳迫之以雨雪之苦告之以
靡使归骋之私心继之以我行不来之死志义使然也
非特戍役之如此也虽妇人犹能勉其夫之勤劳告其
夫以不可怀归之义凡以致其义而已矣夫或生或死
或安或危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致是数者皆天也若
夫遇事不苟免临难不昜节有质直而无流心此士之
于君臣之际当自致而已苟为不知义而操富贵之势
卷二十五 第 13a 页 WYG1122-0375a.png

不为也臣尝观东汉之时班超开通西域立功万里五
十国皆款关纳质马援清陇西定峤南跋穷域冒毒雾
终死蛮徼二人者岂甘心绝域轻万死一生之计哉忠
义所激然也以光武之贤臣能自致如此而陛下圣德
聪睿不自有已优礼公卿大夫轻施爵禄向之以乐与
之心屈之以不倦之所将以责在位之臣行令而无壅
赴功而不墯然而天下之大事社稷之长策古人未尽
卷二十五 第 13b 页 WYG1122-0375b.png

而犹不能奉承趋走以应指顾至于转徙以避事苟简
以违命惧远适则以亲辞厌繁使则以病告使人之如
此孰有为上守节死义者哉何不旌拔一二忠义之臣
与议政事放斥不职之吏锢而勿用以惩偷慢以励风
节使弟兄之臣诚死宗庙法度之臣诚死社稷辅翼之
臣诚死君上捍难隐患之臣诚死城郭人君恭已正南
面其于责成也何有
卷二十五 第 14a 页 WYG1122-0375c.png

先王之设官也与之亮天工治天职其人足以任官其
官足以行法朝无幸位位无旷事然后可以比群吏之
治收庶绩之熙而成王业方其任人也未尝不劳于所
求优其所使盖士之明先王之道达古今之变者得位
则行不得位则立迎之以至恭则就不恭则去故有爵
以贵其德有禄以富其功有冠冕佩服之尊有车服徒
御之盛所以立于朝廷长于民上者遇之已至矣屈樛
卷二十五 第 14b 页 WYG1122-0375d.png

行有言则听与之以美意乐之以至诚又已至矣为人
臣者因其同寅恊恭正直在位致其道以养人修其身
以行法内尽其心而不欺外竭其力而不懈不择事辞
难知无不为为无不至以服其下之所劳以报其上之
所施不能如此而私义以害其公私智以非其上怀禄
图存背公死党则先王复何以驭焉有刑以治之而已
夫刑之所加常在于不善之小人今乃致于公卿大夫
卷二十五 第 15a 页 WYG1122-0376a.png

也先王之意以谓使之既有礼养之既有仁在位独不
恤而违上慢命以乱成法所以设官分职复何望于治
人哉此刑之不可废也方其功之所取则昼日三接不
嫌于无威罪之所去则肆诸市朝不疑于无恕尧之于
舜虽迭为宾主而善善之乐惟恐其不优舜之于四凶
虽放流窜殛而恶恶之刑惟恐其不著圣人之情无所
苟也其于进贤退不肖之义各从其当而已矣周官太
卷二十五 第 15b 页 WYG1122-0376b.png

于教官曰各供尔职修乃事以听王命其有不正则国
有常刑虽然其刑之也又岂一日而诛之而轻终身之
善哉日不至则待之以月月不至则待之以岁一岁之
远犹以为未也三岁大计然后诛之夫予之则甚厚夺
之则不速然犹顽不即工以干上之典此刑之所以无
赦也先王之责人也既如此之详而躬自厚者亦未尝
不谨也成汤不迩声色不殖货利检身若不及然后制
卷二十五 第 16a 页 WYG1122-0376c.png

身以道凡谋之所可听言之所可行陟之不迟举之
不次朝献其言而暮试其能朝为布韦而暮为卿相
用之不违其学与之不求其备可谓厚于与人矣内则
于穆其德外则勤劳其行敦信以一好恶明义以审是
非可谓自厚矣官人百吏犹不能徯上之志行上之令
告之以嘉犹示之以周行或乖争以起事或偷慢以违
命罔上而不忠趋利而无义在所察治而已传曰临事
卷二十五 第 16b 页 WYG1122-0376d.png

中和察断以治之政之隆也然后进退诛赏之政之终
也一年而与之始三年而与之终今之谓欤
乐静集卷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