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六
卷二十六 第 1a 页 WYG1122-037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乐静集卷二十六
            宋 李昭玘 撰
  重外
尝观汉唐任刺史或辄亲见问退而考其所行以质其
言或录其姓名得才否状以拟废置或增秩赐金以劳
其成或临轩受服以光其遣故汉之吏事号为称职唐
之任人所传十五盖重郡县之官慎临人之责自古皆然
卷二十六 第 1b 页 WYG1122-0377b.png
不特为今日之所急也愚窃论之天下之事有名变而
寔存者后世习于名而遂略其寔此名寔所以并废而
事功不立也今之守令视古犹诸侯也非不有境土也
独不得敛其赋尔若劝课之责则在焉非不有城邑也
独不得专其地尔若守御之责则在焉非不有官府也
独不得置其属尔若察治之责则在焉非不有学校也
独不得命其士尔若教养之责则在焉非不有军旅也
独不得专其政尔若简习之责则在焉或以谓古之诸
卷二十六 第 2a 页 WYG1122-0377c.png
侯与天子同体而尊故其任重今之诸侯与朝廷异势
而卑故其任轻然不知地土封爵名数仪物虽今日之
所轻而重榖阜民养材教士无以异于昔日之所重承
今之责者务覈簿书促期会以文法吏自处其于诏令
之意教化之实玩以为不急岁时上计苟于文具而已
必欲宣德流行移风昜俗一陶天下之和固亦难矣故
劝课不修则耕稼不时田野荒污水旱无具老壮流徙
守御不修则群小啸聚屠牛发冢焚烧区落白昼杀人
卷二十六 第 2b 页 WYG1122-0377d.png
察治不修则吏行贪污交货卖法公义不肃私倖争出
教养不修则学舍芜没图籍尘委人材遍野士论浅俗
简习不修则卒伍堕气器械钝弊春秋角抵坐作如戏凡
此者吏不知其责故也国家频年以来除徭役兴农利
联什伍讲学校练军士其法备成其令数下郡县之吏
犹不能尽心率职以称上意盖其修饰形迹附托名𢾗
苟可以奉朝廷之法其寔无至诚恻怛以行朝廷之意
此特失于廉按未精而督责太轻尔若三代之时诸侯
卷二十六 第 3a 页 WYG1122-0378a.png
之见天子也春以受其图秋以比其事夏以陈其谟冬
以恊其虑时以发其禁众以施其政天子之抚诸侯也
谕言语恊辞命谕书名听音声同度量成牢礼同器数
修法则有掸人以道其政事有掌交以道其德意故能
均政刑合礼乐一道德同风俗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
为一人者察治详故也今夫州为之守邑为之令星列
棋布散于四方万里之远道不足以一揆法不足以一
守无礼以致之无政以合之凡朝廷之政事法度虽时
卷二十六 第 3b 页 WYG1122-0378b.png
下其诏丁宁告戒而奉承之吏习为苟简大事则行文
檄记条目小事则挂屋壁束高阁至于狱讼农谷货币
征租力役之常岁为一书以上于朝其人之贤不肖其
治之得失其事之利害以谓尽在于此是亦疏矣朝延
常患其弊而设监司矣委之以廉按付之以督责修职
者荐于上不才者罢而去此代天子知人者也然而监
司未必皆贤也庇奸则以宽纵为度喜事则以苛细为
功惰怯则操镇静之说强忍则徼刻薄之利挟气者轻
卷二十六 第 4a 页 WYG1122-0378c.png
于沮下幸名者急于趋上取未必中也或出于亲戚故
旧之先去未必当也或出于怨嫌忿怒之表其情状之
相攻自治且不暇又况治人哉朝廷所望于人者乃止
于如此则监司未必为得人也夫郡县之治视监司指
顾为近监司之治望朝廷耳目为远天下之事尝劳于
总覈难于察治者盖在此也唐制监察御史掌巡按州
县其一察官人善恶其二察户口流散帐籍隐没其三
察农桑不勤仓库减耗其四察妖猾盗贼不事生业其
卷二十六 第 4b 页 WYG1122-0378d.png
五察德行孝悌武材异等藏器晦迹以待时者其六察
黠吏豪宗兼并纵暴冤抑不申者方今莫若时诏御史
分出而临遣之使郡县覈于监司监司覈于御史御史
致其状于宰相则天下郡县之治可指掌而议可偻指
而分庶几古循吏之风复见于今日矣
  属民
昔先王和同四方连络万里使家与家相爱人与人相
亲保之而不忘合之而不散者有道以维之有政以属
卷二十六 第 5a 页 WYG1122-0379a.png
之有法以制之而已以民情为昜辞也故以九两系焉
牧以地得之则食之者不去长以贵得之则事之者不
忘师以贤得之儒以道得之则乐其教者安宗以族得
之主以利得之则亲其上者服友以任得之则善有以
相成薮以富得之则利有以相养以民心为昜危也故
又以本俗六安焉美宫室所以同其生族坟墓所以同
其死联兄弟所以同其恩联师儒所以同其义同衣
服所以同其礼故能上下统一远近和合父与父言义
卷二十六 第 5b 页 WYG1122-0379b.png
子与子言孝长与长言友幼与幼言弟恩足以合情而
相爱文足以饰貌而相接此维之有道者也先王既有
以系其民又有以安其俗犹以为不足恃也故五家为
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四闾为族使之相葬
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赒五州为乡使
之相宾至于守望相助出入相友嫁娶相媒有无相贷
疾病相恤祭祀同福死丧同哀男子不足于耕也相从
而助耕妇人不足于绩也相从而助绩一乡之事皆通
卷二十六 第 6a 页 WYG1122-0379c.png
也无求而不得一乡之情皆同也无为而不知此属之
有政也先王以谓有政以属于前无法以制于后未足
以防民也故徙于国中及郊则从而授之徙于他则以
旌节行之无授无节则以圜土纳之窜伏者无所匿欺
伪者无所容无事而出乡则乡必问无事而出关则关
必讥民不扰于流寓吏不劳于呼索由此而登于司民
则可以知其数由此而比于乡大夫则可以均其力由
此而敛于司稼则可以制其食由此而会于小司徒则
卷二十六 第 6b 页 WYG1122-0379d.png
可以用其众此制之有法也维之既有道属之既有政
制之既有法不幸旱乾水溢民食不足转流四方则非
道之所能维非政之所能属非法之所能制虽天属俯
仰之间不足以自存又焉有守邑地居室家而不去者
哉故为之乡里之委积以恤艰阨为之县都之委积以
待凶荒又为之荒政十二以聚万民不必敛其利而利
可散不必尽其征而征可薄力则弛其劳刑则缓其责
舍禁以赦小害去已以释小过𤯝礼而使勿充杀哀而
卷二十六 第 7a 页 WYG1122-0380a.png
使勿致乐则蕃而不用昏则多而不备索鬼神以致福
除盗贼以去害虽凶年饥岁民犹安居重家佚居饱食
故自少壮以至于老耄老耄以至于死亡食其田饮其
井十里之外不知道涂百里之外不传风俗此先王之
保民也可谓至矣自夫仁政不行井地不均民昜其业
官失其守内不能制其情外不能知其数此宣王料民
于太原仲山甫所以非之也迨夫战国交侵土地时昜
封疆不足以限其迁徙城邑不足以遏其流亡管仲以
卷二十六 第 7b 页 WYG1122-0380b.png
区区濒海之齐制国为二十五乡郊之内自轨以至帅
郊之外自邑以至属以相纠联以相保合少相居长相
游居处相乐行作相知以守则固以战则服故桓公九
合诸侯而号为强国者善保民故也自熙宁之初尝诏
天下行保伍之令此有意于三代之遗法也行之数年
法虽具存而民未安土义不足以相守则时有桴鼓之
警恩不足以相保则或起父子之讼壮力分于出赘世
业入于兼并户口隐于图版夫家脱于联伍轻乡危家
卷二十六 第 8a 页 WYG1122-0380c.png
远出千里故秦多晋寇而鲁杂齐语祭祀不从丘垄老
死不知子孙罚不及于其友其犯法也轻其背本也众
虽欲均地著之政立土断之法未昜制也昔三代之时
里无閒民民无游业居则皆劝功乐事之人出则为仗
节死难之士以守则国富以战则兵强今天下壮有力
之民侨寓杂处散于四方手不服耒耜之勤心不知田
亩之乐为淫巧奇技屠贩游博其无理之甚者啸聚不
逞杀人于货邑里不告讦门关不诃问县官乡吏察治
卷二十六 第 8b 页 WYG1122-0380d.png
无术计户而不得其家计家而不得其人居无与守出
无与战此为国计者未尝不深惜之也昔者既诏天下
置义仓矣义仓设则虽年谷不丰民可仰食贫不至于
昜业饥不至于轻家然后禁游手抑末作去旧里者必
告入新乡者无容如此则民无流散之苦吏无逋逃之
忧三代之法可渐致而力行矣
  取士
璆琳琅玕皆美质也彫之琢之至于成器而后可施楩
卷二十六 第 9a 页 WYG1122-0381a.png
楠豫章皆良干也长之养之至于成材而后可用人受
天地之中以生性无不善也充其性以至于成人然后
可以治人未能成人也虽公绰之不欲冉求之艺圣人
犹不取者礼乐不足故也先生能使人必至于成人固
有术焉谨学校以教之而已先王之学皆所以明人伦
也能明人伦然后可以尽人道尽人道然后可以治人
事故入使长之出使治之道还以同民之善而已方其
教之也或三岁宾兴或终身不齿虽庶人之子孙积问
卷二十六 第 9b 页 WYG1122-0381b.png
学正身行属于礼义则归之卿士大夫虽卿士大夫之
子孙不能积问学正身行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此所
以责人之必成候人之必至也自离经辨志至于敬业
乐群自敬业乐群至于博习亲师自博习亲师至于论
学取友自论学取友至于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
大成未能通达则知不足以应物未能强立则仁不足
以守身先王责人必至于如此之详者盖人之行已也
自非四十而不惑则是非之理去就之义犹不保其往
卷二十六 第 10a 页 WYG1122-0381c.png
也升于乡则升于司徒升于司徒则升于学升于学则
升于司马由秀而选由选而俊由俊而造由造而进不
躐等不陵节论定然后官任官然后爵位定然后禄先
王之取人必至于如此之久者盖听其言观其行非一
日之察也故士知学之可乐不知学之可已知仕之可
欲不知仕之可求进取退舍以俟天命人人安于为学
而乐于循理之义考之则有成德任之则有成效三代
所以成王业者此道素行也自汉武帝开设学校增置
卷二十六 第 10b 页 WYG1122-0381d.png
博士广弟子员射策决科劝以官禄学者寖盛异端日
滋六经之说人自献于其君而操以为禽犊性命之理
丧于破道之言圣贤之迹灭于浮名之行利禄使然也
陛下尝诏师儒开广学校修正经义发古人精微之蕴
祛百年陈腐之说道德之义性命之理著见简策使天
下学者一其所向会其归宿足以见天地之纯古人之
大体不溺于支离蹇浅之弊而又慎选其官开析馀义
使疑斯明窒斯通虚而往实而归其于教人可谓至矣
卷二十六 第 11a 页 WYG1122-0382a.png
陛下聪明渊懿出于德性问学智虑发于天纵万机之
暇周览坟籍如稽之以验物又操之以决事天人之道
帝王之业固已自得于成心矣间谕大臣专意学校慨
然思得豪杰之士与之都俞经画以跻时于三代之隆
凡试言博士上书公车者躬自考覈或擢之以高第或
官之以不次其于好士可谓笃矣然而承学之士经学
未甚明德行未甚厚志意不修风义不肃未足以应陛
下寤寐虚已之求以其好学之志不能胜其禄利之心
卷二十六 第 11b 页 WYG1122-0382b.png
故也夫轩冕在前韦褐在后虽子夏不能忘交战之患
利动其心故也子张学干禄孔子告之以言寡尤行寡
悔禄在其中矣使漆雕开仕曰吾斯之未能信孔子说
盖有志于学无志于仕然后可以尽心于圣人之道而
成士君子之器今之学者弊在利禄之欲速其为道也
苟于日月至焉而已矣故经术未甚明德行未甚厚志
意不修风义不肃良以此也夫圣人之言非如天之高
远非如鬼神之不测凡所以明天道治人事者不外吾
卷二十六 第 12a 页 WYG1122-0382c.png
所性而已故秦焚六经杀学士圣人之言郁而复明者
性之在人不可灭故也今之经术皆出于师儒致一之
论刬革俗学发明至赜盖天为陛下生其人人为陛下
驾其说此士之去圣人千载之远生于今而幸见者也
然而有论然后能议有议然后能辨见近而不及远闻
一而不知二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得人之得而不
自得其得是由思索不精尔昔有梓人为鐻者其技甚
贱然犹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五日而不敢怀非誉
卷二十六 第 12b 页 WYG1122-0382d.png
巧拙者致其精也乃若万物之理万理之变可以坐观
可以意得必曰思之而已思之所入与神为一非神之
使然也精之至也苟能如此利禄不足动也陛下欲取
士得人莫若待其教养之久抑其进取之速使人尽心
致志深造而自得然后敷奏以言明试以功庶几作人
与古无愧矣
  政录
天下之治涉于道者无患乎至略涉于事者无患乎至
卷二十六 第 13a 页 WYG1122-0383a.png
详盖道之所以官天地府万物役使群动运之以精神
感之以会通圣人端冕南面恭巳而已事所以应时而
造推物而行号而读之则有名指而议之则有数自其
名而举之则小大先后不可昜也自其数而积之则一
二三四不可乱也然而日之来者无穷往者益远事之
方至者常谨几成者常忽此所以苟完于耳目之前寖
微于岁月之久以至旷败缺漏纷纭倒迕而不可考者
常以此也而况政教禁令纲纪法度有屡进而后成有
卷二十六 第 13b 页 WYG1122-0383b.png
一成而不变或先昜而后难或初因而终革不有图籍
日陈于前操以为验稽以为决则朝廷上下失于苟简
官人百吏习于惰偷上方信人臣有为之功而矜揽绪
馀下亦操人主不自任之说以弥缝罅漏故虽虚心以
望成功拱手以迎太平是亦疏矣周之治官也小宰岁
终令群吏正岁会月终正月要旬终正日成司会掌凡
在书契版图者之贰以逆群吏之治而听其会计以参
互考日成月要考月成岁会考岁成以周知四国之治
卷二十六 第 14a 页 WYG1122-0383c.png
以诏王及冢宰废置冢宰岁终则令百官府各正其治
受其会听其政事诏王废置三岁大计群吏而诛赏之
不独官府之治如此也春朝诸侯以受天下之图籍而
行之官以利害为一书礼俗政事教治刑禁逆顺为一
书凶荒厄贫为一书其康乐和亲安平为一书以反命
于王以周知天下之故夫内以弊群吏之治外以周知
天下之故举无遗事事无遗虑其职守之勤怠功利之
登下用度之多寡经画之利害百日之所积者一日而
卷二十六 第 14b 页 WYG1122-0383d.png
槩举之百人之所共成者一人而坐见之任事之臣不
敢为偷得之利以倖耳目之所不及天下之治常为之
不厌通而不倦考覈详故也后世不知其法以谓帝王
之道必无为而用天下无为不达者无不为之说政教
禁令纲纪法度一切曰有司存事常至于偏弊而不救
者无术以举之也故大事幸天子之不问小事幸大臣
之不知汉文帝问丞相决狱钱榖𢾗而对之以廷尉内
史宣帝时郡国上计簿具文而三公不以为意上下如
卷二十六 第 15a 页 WYG1122-0384a.png
此则何以督察天下而与之仰成哉今陛下必以朝廷
官府已行之法度缉为政录有凡有目有要有会而时
自阅覈如裘提领屈五指而顿之不胜其举矣使官人
百吏宿道向方劝功乐职夙夜不惰可谓治术详矣臣
闻五霸不及其臣故委之以能托之以国三王臣主俱
贤故合谋相辅五帝其臣不及故亲自处事于法宫之
中今陛下训迪厥官总核名实此圣功成就之时也惟
陛下加意而已
卷二十六 第 15b 页 WYG1122-0384b.png
 
 
 
 
 
 
 
 乐静集卷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