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x 页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疏
疏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42H 页

伏以臣之控辞文衡。前后非一再矣。尚此叨冒。无非臣诚意浅薄。不能上孚。致令沥血之辞。终为饰让之归。臣实夙夜愧惧。若陨渊谷。然尝妄谓 圣上则哲之明。非不知愚臣万不肖似。不即褫免者。以史事方急。不欲既授而旋改也。臣之黾勉苟度者。亦以分义之严。不敢必遂循墙之愿也。今则已将所分之年。略加纂修。臣子效劳之心。庶乎少伸矣。虽未及竣事辍局。事势已与前日不同。臣于此时。若复仍带不称之职。则是从前乞免之请。尽归矫伪而终无自处之日矣。臣虽无状。亦有一端廉耻。岂不腼然颜厚乎。若谓史局未完之前。不可无主文之人。则当今词翰之臣。自有其人。臣岂容久妨贤路。重辱清朝之名器哉。且臣伏见筵中之 教。以近日科场。事极寒心。既令该曹检饬。又将 引见警责。圣上之留心取人。务尽慎密。可谓至矣。窃恐其不审其本也。夫作成文风。甄别人才。都在主文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42L 页

辞文衡疏[再疏]
伏以臣猥将私恳。仰渎 宸严。谴责不加。 温谕反降。臣诚惶慄感激之至。第臣之乞免文衡重任。实出于自知之明。耿耿于中。言出血忱。自初至今。何尝有一毫矫饰。且今史事垂成。自处有裕。试闱将开。再误可惧。乃敢露章哀吁。复申前请。而未蒙 省察。乃谓臣引嫌太过。缘臣事君无状。不能见信至此。惟有抚心自悼。将何以仰暴于 天日。噫。今臣匪据之状。不但臣所自知。实举世之所共知。 圣鉴之所洞烛。只以初不牢辞。节节狼狈。迹涉伪让。罪积渎扰。终必获大戾而后已。臣则自取。尚何怨尤。然臣之愚。亦恐 圣明初失器使之明。后乖体下之仁。非所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43H 页

辞文衡疏[三疏]
伏以臣再上辞章。披露危恳。窃冀 圣鉴谅察。特赐允俞。而未遂释负之愿。反承过情之褒。臣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43L 页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44H 页

辞文衡疏[四疏]
伏以臣猥以驽庸。久叨匪据。到今改图。亦云已晚。连章吁号。实不获已。而辞短诚浅。未能格 天。臣诚惶愧。更无所达。属有狗马贱疾。呈单请急。 召牌之临。亦未趋诣。罪极逋慢。万殒难赎。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44L 页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45H 页

辞谢 叙命疏(壬辰)
伏以臣以无状。偏沐 洪渥。常思殚竭驽钝。报效万一。而惟是赋性疏愚。识虑昏昧。身为法官。自作大戾。行遣之谴。实所甘心。旋蒙 天地之仁。特推宽大之恩。乃 命放释于数月之内。是知父母之责子匪怒而教也。臣非木石。宁不感泣。不料兹者。又下叙用之 命。臣是何人而异数至此。臣诚震惕。若陨渊谷。顾臣负罪如山。无以自赎。赐环遄归。亦屈 王章。正宜屏伏田里。追省愆尤之不暇。又岂敢遽齿朝班。晏然若平人乎。如天之 恩。感激虽切。非分之荣。惶惧实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45L 页

辞史局堂上疏
伏以臣于病伏中。伏闻以臣差下实录厅堂上。臣不胜惊悚震惕之至。窃念臣罪戾山积。分甘废黜。过蒙 天地生成之渥。旋通朝籍。感激虽切。惶惧弥深。岂意秉笔重任。遽及于负愆之身哉。况臣才分鲁莽。本无寸长。初不自量。猥当不敢当之任。非不殚精竭力。欲效微劳。而昏愦钝滞。功课蔑如。受命踰年。其所纂修。仅癸亥以后三四年而已。犹且记录疏漏。文辞冗杂。终不得为成书。每一追念。不觉惶愧汗出。 圣朝宽容。谴罚不加。臣之幸亦大矣。何敢晏然复叨匪据于今日乎。且臣素以癃疾之人。近复积伤生病。转辗沈痼。黄疸未瘳。腹胀尤剧。服药已久。了无其效。形神澌瘁。日渐委顿。虽欲强起就列。其势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46H 页

辞史局堂上疏[再疏]
伏以臣猥将私恳。仰渎 宸严。虽缘情势闷迫。难逭僭越之罪。 圣度优容。乃下勿辞察职之教。臣诚感激惶慄。无地措躬。臣之不才。已试蔑效。其不敢复叨重任。义甚较然。 天鉴岂不洞烛。而犹且宽假。不许递斥。此乃 圣人不轻弃人之盛意。臣亦何敢一向强聒。必遂循墙之愿也。第臣狗马贱疾。实非朝夕猝发旬月可瘳之𤺌。脏腑积伤。根柢深痼。为疸为胀。危𤺌百出。痰火日炽。真元日铄。不食而饱。终夜未眠。有时精神惝恍。耳目眩乱。殆不省人事。形貌换脱。气息绵惙。人之见者。莫不为臣危之。医流亦言此疾非静处服药。费了许多时节。难可救得。臣于此时。方有性命莫保之忧。虽欲殚竭驽钝。以毕效劳之诚。其势不可得也。臣虽顽蠢。亦有心肠。当此 圣上遇灾忧遑之日。讵敢饰辞引疾。偃然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46L 页

辞史局堂上疏[三疏]
伏以臣不幸病甚。无以供职。冒昧万死。陈乞至再。 圣鉴不谅。尚靳递免。至下调理察职之 命。臣诚震惕。不知所处。臣以无似之身。复叨莫重之任。既分义之所不敢。而目下贱疾危笃。决无黾勉就列之势。连章仰吁。非得已也。调理之教。实出异数。臣岂不欲仰体 圣意。而病缠心髓。尚在人鬼路头。非可待差于旬月之间。史务亦非他职事之比。必逐日仕进。至以勤慢上达。何敢虚带职名。偃伏私室乎。虽使臣一出而有所裨益于史事。此时病状。诚难自力。况四五年若干点化。固无待于他手者乎。又况臣不才瘝职。万万已著者乎。此臣所以宁被违慢之诛而不敢冒没承当也。且臣伏闻勿递枢府之 命。出于格外。 恩数至此。宁不感激。第臣病不堪出仕。如前所陈。虽曰闲局。岂容虚受。臣虽无状。平昔愿忠之诚。不后恒人。而未衰之年。先婴痼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47H 页

辞史局堂上疏[四疏]
伏以臣情迫势急。渎冒不止。罪在猥越。恭俟谴责。不料 圣批温谆谕。以勿为固辞。臣诚惶悚感激。不知死所。然臣区区沥血之辞。每归于饰让之地。此无非臣诚意素浅。不能见信于 君父。臣窃愧惧臣伏睹 圣批。以为实录之任。似无前后之异。臣之受 命于前。已有不量径进之失。而当事败阙实状难掩。岂容再误于后。以重罪戾乎。况臣贱疾沈痼。日加一日。腹肚胀满。食饮专废。痰火上升。眠睡不安。头重而不能举。脚萎而不能步。心神眩乱。喘息急促。虽使谢绝人事。专意调治。尚恐不得回苏。况望役役卯酉。劳神费精于文字间哉。当此之时。臣虽欲不恤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47L 页

辞史局堂上疏[五疏]
伏以臣贱疾危剧。已入难医之域。露章哀吁。至三四而不知止。盖出于万分迫不得已。岂不知分义之至严。渎扰之有罪乎。犹且上未格 天。下未见信。虚带重任。屏伏私室。今已二十馀日矣。臣方闷蹙煎熬。直欲钻地以入而不可得也。不意兹者。又叨谏职之除。臣闻 命惊惶。一倍震慄。不知所以为计也。窃念臣之所患。若是一时偶发。可以旬日调治。则何敢一向牢辞。以图自便之计乎。积伤已久。根深蒂固。种种危恶之状。难以毛举。浮胀之𤺌。最甚沈痼。朝夕所啖。不满数合之米。而腹肚撑满。喘息烦促。精神昏愦。如醉如梦。元气澌薾。形骸仅存。暂时起动。辄益困恼。不能收拾。服药已多。亦无寸效。诸医见之。皆有却走之意。臣窃闷焉。若于此时。束带骑马。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48H 页

辞史局堂上疏[六疏]
伏以无状小臣。偏蒙 圣渥。湔洗拂拭。复加任使。如天之 恩。殒结难报。不幸疹疾婴身。无路就列。有 命辄辞。章已五上矣。自知渎扰之罪。无所逃免。不意 批旨温谆。下轸微喘。许递言职。俾便调摄。臣是何人而得此于 君父哉。臣诚陨越。不胜感激流涕。今臣分义。只合黾勉强起。祗谢 恩命。不复计其颠仆。犹敢冒昧万死。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48L 页

辞史局堂上疏
伏以臣受气素薄。且昧摄养。一生抱病。惟以不死为幸。四五年来。伤损益多。凋耗益甚。躯壳虽存。特一行尸。向来黾勉供仕。亦是迫于分义。实无无病之日也。自春间。疸胀宿𤺌复作。势甚危苦。仅得少差。扶曳诣阙。只愿一谢 恩命而退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49H 页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49L 页

辞史局堂上疏[再疏]
伏以疾痛之极。必呼父母。人之情也。今臣之病。亦已殆矣。前后吁呼。非不切至。而 天听犹邈。不垂矜恤。此莫非微臣诚意素薄。不见信于 君父。惟有抚心自悼。继以涕泪耳。伏承 圣批。有调理察职之 教。苟使狗马之疾。可以旬月调治而起。则臣何敢违拒 恩旨。渎扰 宸严。必于褫免而后已哉。臣虽愚蠢。亦有心肠。揆诸情理。必无是尔。臣实不幸。罹此难医之𤺌。形神换脱。鬼事不远。今虽就静调养。尚难复起为人。讵有陈力服劳之望哉。史局事务。一日为急。而臣之废仕。将近两旬。虚带重任。偃伏私室。郊外举动。亦未陪扈。断以王法。厥罪如何。惟当席藁。恭俟 严谴。而瘝旷已久。合有自处。辄敢冒死。更暴危衷。伏乞 圣明亟递臣本职及兼带同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50H 页

辞史局堂上疏[三疏]
伏以臣痼疾婴身。无望供仕。沥血连章。冀蒙 矜察。而 圣批不允。乃有更加调理之 教。臣诚感激兢惶。若陨渊谷。承 命之后。跧伏调治。已过四五个日。所患贱𤺌。日益危苦。重为酷暑所伤。头痛不能举。眼眩不能视。澌薾委顿。气息如线。窃料起身行公。决非时月可期。岂容虚带重任。一向旷废职务。臣之罪戾。固合万殒。其于朝家事体。亦不宜若是也。臣虽无状。粗识分义。臣子之毕忠效劳。舍是事宜无重者。如可力疾随参。裨益万一。则蝼蚁微命。有不可恤。而顾臣病势沈绵。难以强起。抑恐无补于事。只促其死。下未伸报 恩之愿。上以累 体下之仁也。此臣所以不避渎扰之诛。更陈危迫之情。伏乞 圣慈曲赐谅察。许递臣本职及兼带同知春秋成均内赡寺提调等任。使就闲调保。获全垂死之喘。则 天地生成之德。非臣陨结所能仰报也。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50L 页

伏以臣病未供职。已涉一月。罪积瘝旷。合蒙 严谴。而前后 圣批。辞旨温谆。臣固已惶惧感激。无地措躬。继而伏闻日者 榻前之教。欲令臣力疾行公。同参史事。优容 渥恩。实出寻常。臣是何人而得此于 君父哉。陨越之至。惟有感涕。第臣犹有所闷迫蕴结。终不能默然者。臣之贱疾。根柢深痼。实非猝发易瘳之𤺌。如可强起服劳。则何敢饰虚固辞。自陷于不忠之罪乎。从前沥血危忱。终未得暴白于 天日之下。无非臣平日行身无状。不能见信于 上下。只有反躬自咎。而抑臣之所大惧者。莫重史任。虚带至此。臣虽万被诛戮。毕竟无补于职务之旷废。曷若正臣之罪。递臣之任。改授可堪之人。以资同修之益哉。臣方缩伏俟罪。而新除 恩命。又出梦寐之外。一倍惊惶。若陨渊谷。臣虽不病。固不敢更叨匪据。重辱名器。况以臣今日疾势。讵能当此剧务乎。且臣于前月初。病未参迎敕习仪。方在查推之中。而只缘文书稽迟。未及移送该曹。以致有此除拜。带推人不得为台官。明有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51H 页

乞暇省墓后辞吏曹参判及兼带疏
伏以臣私情所迫。冒渎 宸听。得蒙 恩暇。来省先墓。感激摧咽。惟有涕泪。在臣分义。所当趁时趋朝。奔走供职之不暇。而不幸身有宿疾。行役之际。触风添伤。所患偏虚之𤺌。猝然加剧。右边肢体不仁。脚膝疼痛。坐起行步。俱未任意。加之眩𤺌重发。头目昏瞀。有时精神恍惚。殆不省事。以此病势。决难登途。不但目下由限已过。前头起动。亦未易期。念臣本职。既非闲漫。史局之任。尤系紧重。不可一日旷阙。而跧伏远外。无计致身于京辇。狼狈闷迫。不得不冒昧封章。陈暴危悃。逋慢之极。罪合万死。伏乞 圣明曲赐谅察。亟 命镌改臣本职及兼带同知春秋成均内赡寺提调等任。俾得专意调治。以全危喘。不胜幸甚。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51L 页

伏以臣蒙 恩省墓。病未趋朝。冒上疏章。祈褫职名。虽缘情势切迫。僭猥多矣。方自踧踖俟 命。伏承 圣批。辞旨峻截。责臣不仕。令臣谅处。臣奉读未了。不胜震惕惶悚。无地措躬。臣虽顽蠢。亦知分义之至严。今日自处。惟当舁疾诣阙。恭俟谴罚。不暇计其颠仆。而抑臣有区区微悃。不敢遂隐于 君父之前也。臣窃闻古人之于事君。虽切忠爱之心。亦未尝苟其进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诚至论也。量力揣分。自知不能。而犹且贪恋荣禄。乾没不已。则终不免为鄙夫之归。此人臣所当惕然警戒处。人主亦宜退臣以礼。砥砺名节。不可知其不能而徒事维絷之也。如臣庸陋。固不敢与论于古人之义。而若其自量则审矣。臣本无似。识昧才劣。宁有寸长可备任使。而况年来宿疾转痼。蒲质早衰。视听俱耗。精神都丧。省记昏忘。酬应颠错。躯壳虽存。特一烟雾中人。以此精力。尚可居官而供职乎。与其尸位窃禄。无丝发裨益 圣朝。徒取讥于后之君子。不如乞身早退。守分养痾。得遂循墙之素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52H 页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52L 页

乞暇省墓后辞吏曹参判及兼带疏[三疏]
伏以臣于本月十七日。在金川先墓下。伏承 圣批。奉读以还。心神震怖。不觉陨越于下。窃念臣之辞退。虽出于情势之闷迫。僭越之极。罪合万殒。 圣上不惟不加谴罚。乃反诲谕缕缕。至下引咎之 教。圣恩愈深。臣罪愈大。臣实兢惶悸惧。若无所容。继而获接邸报。伏见吏曹判书郑世规前后辞疏 批答。臣不胜悚然之至。惟当缩伏俟罪之不暇。而区区危悃。不敢不毕陈于 君父之前也。臣自惟空疏浅劣。百不犹人。徒蒙 两朝殊渥。躐跻通显。其欲殚竭驽钝。报效涓埃。庸有极哉。临事愦愦。只益罪戾。此臣所以日夜惶惧。若陨渊谷者也。夫荣名利禄。岂非人情之所同慕。而苟过其分。鲜不颠沛。以臣眇然庸孱之品。叨冒已极。今若一向进取。不知敛退。则人事之失。鬼责必至。满盈之祸。其理甚明。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53H 页

乞暇省墓后辞吏曹参判及兼带疏[四疏]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53L 页

乞暇省墓后辞吏曹参判及兼带疏[五疏](疏未入而远窜 命下)
伏以臣疾病沈痼。踪迹狼狈。缩伏郊外。恭俟谴罚。幸蒙 圣度宽容。屡许褫免职务。自此庶几杜门省愆。仍得保护危喘。感激 殊渥。只思糜粉。然臣之日夜惶蹙。以史职尚在臣身也。臣之辞此任。章已十馀上。至顷日之疏而罄竭微悃。无复馀蕴。区区难进之义。 圣明必已谅悉之矣。今不敢缕缕陈渎。惟是狗马之疾。日益危笃。时月之间。无望起动。虚带重任。偃息田庐。固臣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54H 页

蒙叙后辞谢 恩命疏(癸巳)
伏以臣病伏郊居。恭闻 恩叙之命。出于常格之外。不胜惊惶震慄。无地措躬。臣本赋性疏愚。处事昏昧。种种罪戾。无非自作。而特蒙 天地宽大之仁。行遣不日。旋 命宥还。此正所谓生死肉骨者也。臣非木石。宁不感泣。屏蛰田里。省愆自新。图报 鸿私于未死之前。是臣今日分愿。岂敢遽齿朝列。有若微瑕薄过。朝褫而暮叙者哉。以荣为惧。不寒而栗。臣虽欲径进阙下。祇谢 恩命。其于义所不敢何哉。冒死封章。陈暴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54L 页

辞大司成疏
伏以臣以罪衅馀生。过蒙 天地鸿私。爰书才洗。职名屡加。感惧交切。若无所容。不意兹者。 新命又下。抚躬循省。不知所以自处也。臣本无似。侥冒已极。孤负 恩遇。自作罪戾。追思至今。愧惕罔措。虽幸 圣度如天。不咎既往。在臣分义。惟当屏伏田野。省愆追尤之不暇。何敢晏然更齿朝列。只缘感激 天恩。黾勉拜 命于闲局。臣岂一日安于心哉。矧惟国子之长。自非宿儒重望。岂宜居之当此世道浮浇。士论携贰之日。尤宜慎简。以畀导迪之责。如臣空疏谫劣。无一寸善者。本来万不近似。曾忝此任。亦旋辞递。到今颠顿狼狈之馀。乃敢冒居师席。则不亦羞多士辱朝廷乎。臣虽欲昧耻强颜。独不畏公议乎。且臣身有痼疾。备陈于前日辞单。不敢更渎宸听。而其不敢陈力之状。犹夫前矣。倘蒙 圣明。谅臣情势。矜臣疾病。特推帷盖之 恩。许臣就闲养疾。以延蚁喘。则不但微臣得遂分愿。窃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55H 页

辞大司成疏[再疏]
伏以臣病不堪供职。冒呈辞单。加由 恩命。出于格外。臣诚惶惧感激。无地措躬。臣虽无状。亦知分义。如使臣狗马之疾。不至十分危剧。则固当黾勉就列。奔走效劳之不暇。顾臣所患内伤外感之𤺌。调治失宜。日益沈痼。当此盛夏。尚着冬衣。畏风如箭。不能开户。食不下咽。夜不交睫。元气澌惫。委顿枕席。人之见者。莫不为臣危之。虽服药善摄。不可以时月期其差苏。国子之任。实非闲漫。而自臣忝叨。病未行公。升补课试。停废已久。前头褒贬之坐。亦且不远。此岂臣养病之坊乎。露章渎扰。极知猥越。而瘝旷职务。罪在难赦。兹敢冒昧万死。仰吁 宸聪。伏乞 圣慈特赐矜察。亟递臣职名。以便公私。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55L 页

伏以臣贱疾危苦。久旷职务。陈章乞免。万不获已。而又蒙调理察职之 命。臣不胜感激兢惶之至。臣自承 恩谕之后。日望病势少间。黾勉出仕。而不幸沈绵益甚。无以自力于造朝。臣之狼狈踧踖。至此而极矣。仍念臣所患。非如一时外感。脏腑积伤。脾胃极败。为胀为疸。炎月辄剧。顷又添伤于丧患。加之以感冒。仍致胃𤺌重发。元气大虚。委顿呻痛。今已二十馀日。厚衣深居。犹觉寒缩。数匙强进。亦未消化。头部沈痛。精神昏愦。一日之间。能起坐酬应人事者无多时耳。今臣𤺌势如此。决难以时月调治。况有起身供仕之望哉。此臣所以不避渎扰之诛。更暴危悃于 天地父母之仁者也。伏乞 特加矜察。递臣职名。公私不胜幸甚。
辞大司成疏
伏以臣于顷日。叨忝国子之长。而贱疾沈剧。尸位旷务。至于四十馀日。虽蒙 圣恩。幸得褫免。自省罪戾。无所逃逭。惶惧踧踖之心。至今未弛。不意 新命又出梦寐之外。臣诚震越。罔知攸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56H 页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56L 页

伏以蝼蚁微臣。不揆僭越。刳沥心肝。仰吁 宸聪。只缘诚意浅薄。文词短拙。不惟未蒙 恩递。奖励之殷。实非愚臣所敢当者。臣诚惶怖跼蹐。不知所以自处也。夫太学教养。乃国家风化之源。而其责在于师儒之长。苟非学识淹通望实兼隆者。莫宜居之。大臣之请择其人。意则盛矣。惜乎其失举之甚也。臣本资性鲁钝。雕篆小技。亦不犹人。承乏艺苑。已不免血指汗颜。至于经学。尤所昧昧。五十无闻。常切面墙之羞。岂容一朝抗颜于多士之上。有若可以启迪薰陶。不负朝家之委寄者哉。况今士习大坏。论议不靖。镇定调剂。偕之大道。决非轻微后进瑕衅种种之人所可能者。臣虽憃愚。诚不敢入而后量也。今之人物渐下。虽不得如古之为人师者。历选朝绅。必有一二可堪之人。前臣受任者。亦岂不优于愚臣。而舍彼取此。臣实不知其可也。臣受 恩深厚。报效无路。常所慨然于中。今若可以能尽职事。不至瘝旷。则又何敢备数饰让。自陷于不忠之罪哉。臣之痼疾。固已不堪供职。而不复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57H 页

不赴牌 召待罪阙外疏
伏以臣不幸有狗马之疾。𤺌势危笃。冒呈长单。乞免国子。千万梦寐之外。 新命遽下。湔瑕涤愆。复置台阁之列。臣非木石。宁不感泣。在臣分义。惟当奔走殚竭之不暇。而 召牌之临。眩晕方剧。欲起还仆。终未趋诣。罪戾如山。席藁俟谴。勿罢之 命。又出格外。异数至此。感激弥深。而邦宪至严。不可自臣坏了。朝来才具短疏。乞正逋慢之罪。未及进闻。 召命又下。臣虽委顿。不敢一向退伏。仅仅扶曳。来诣阙外。而不但无以自力于入侍。身负应罢之罪。又何敢晏然肃谢。臣之狼狈。至此而极矣。且念师儒重任。本不近似。况此兼带之举。乃是旷世罕有之事。岂臣所敢承当者乎。臣虽重被违慢之诛。决不敢据非所据。上累 圣朝。下丧廉隅。此尤臣惶蹙罔措者也。伏乞 圣明亟正臣不赴牌 召之罪。仍将臣本职及兼带大司成之任。一并镌免。以重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57L 页

不赴牌 召待罪阙外疏[再疏]
伏以臣病未赴 召。罪当罢免。 圣度如天。曲垂宽假。臣虽顽愚。宁不感激。第以台宪之任。异于庶官。既犯邦宪。理难苟冒。续承 召命。不敢出谢。臣之罪戾。至此而更加一节。冒昧陈章。冀蒙斥免。而反下 温批。谕之以调理察职。臣是何人。叨此异数。震悚陨越。无地自容。臣之贱疾。日益沈痼。待差就列。固难期以时月。而既是应递之人。又何暇于引疾哉。至于兼带国子。旷世殊典。岂臣万不肖似者所敢承当。臣虽贪恋 恩荣。抗颜冒出。其如羞多士辱朝廷何哉。此臣所以甘受违 命之诛。不得请则不敢止也。伏乞 圣明俯赐谅察。亟 命镌改臣本职及兼带大司成之任。以安愚分。以重名器。不胜幸甚。
拜右尹后辞兼任大司成疏
伏以蝼蚁微臣。屡渎 宸严。猥越之极。罪在难赦。犹且不知止者。盖有所万分不得已也。夫国子之长。责任甚重。固非人人所可冒居。至于兼带而久任。事体尤系非常。虽在 先朝。人才方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58H 页

拜右尹后辞兼任大司成疏[再疏]
伏以臣疾病沈痼。进退狼狈。连章控辞。复上长单。罪在渎扰。方俟 严谴。三告加由。又出格外。前后异数。无非臣所不敢当。臣诚震慄。不知死所。犹且哀吁不止。毕露血忱。实乃仰恃如天之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58L 页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59H 页

伏以臣于顷日。猥忝宪职。适值病剧。未赴 召命。谴罚不行。 恩数有加。感激兢惶。恒切于中。不意 新命又下于旬日之馀。是何臣罪愈积。圣渥愈隆。臣虽糜粉。不足以报答万一。惟有奔走殚竭。颠仆为期。而终有所跼蹐不敢进者。言责之重。自昔以然。况于今日哉。臣窃观 圣明临御以来。图治之诚。振作之志。非不至矣。未有一事之丕变。只见朝论日溃。国纲日颓。泯泯棼棼。靡所底定。无乃 圣明所以制治之道。犹未得其要耶。古之圣主。不自圣其圣。必舍己从人者。一人聪明智虑。难以独运万机也。今日臣邻。固无足仰望 清光。亦岂无一得片善之可取。而 乾道日亢。上下阻隔。少有触忤。谴责辄加。虽平日素所眷遇者。一言不相合。斥折而不少贷。古人所谓王无亲臣者。不幸近之矣。当是时也。虽使忠信正直为一时所服者处于言地。犹恐不能格 君心而裨 圣德。况臣之昏劣疏愚。触事生尤。屡经颠顿狼狈者乎。臣虽欲强颜冒出。毕效愚忠。秪益罪戾耳。何益于国哉。当退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59L 页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60H 页

辞大司宪疏[再疏]
伏以臣病不能自力。义不敢径进。冒上辞章。兼进瞽言。罪在渎扰。恭俟谴罚。 圣度天涵。反下温批。臣诚感激兢惶。无地自容。惟当黾勉就列。奔走效劳。而第臣贱疾。日向沈剧。眩晕之𤺌。发作无常。有时热炽气上。头痛面烘。精神愦瞀。不省人事。两脚痿痛。屈伸甚艰。起动行走。俱未如意。以此病状。何以供职。虽于闲局。尚患难堪。况此台宪。责重务紧乎。 视学盛礼。日期已迫。而隶仪等事。亦至稽迟。公私狼狈。种种闷迫。连章控吁。乌得已乎。且臣窃有区区之怀。不敢不达。伏见尹鏶辞职之 批。辞意迫切。折辱太甚。岂料 王言乃至此耶。圣学工夫。言语最切。慎之
乐静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第 460L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