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九 第 1a 页 WYG1115-0521c.png

淮海集卷
十九 宋 秦观 撰
进论
晁错论
臣闻世之论者皆以为汉用爰盎之谋斩晁错以谢天
下为非是以臣观之汉斩错七国之兵所以破也何则
胜败之机系于理之曲直理直则师壮师壮胜之机也
理曲则师老师老败之机也故善战者战理昔晋欲报
卷十九 第 1b 页 WYG1115-0521d.png

为老岂在久乎若子犯可谓善战理矣盖不退师则背
惠食言而曲在晋师退而楚不还则曲在楚我直彼曲
所以胜也汉斩晁错之事何异于此夫汉之诸侯连城
错计擿其罪过而削夺之则天下忿然皆有不直汉之
心当此之时诸侯直而汉曲故吴王得以藉口反也然
吴王即山铸钱煮海为盐以其子故招致天下亡命欲
卷十九 第 2a 页 WYG1115-0522a.png

汉斩错而兵不罢则逆节暴露天下亦忿然有不直七
国之心当此之时诸侯曲而汉直故太尉得以破其兵
也虽然汉之斩错也其谋发于爰盎盎与错有隙故世
之论者以错死为冤此正楼缓所谓以母言之则为是
以妻言之则为妒夫言之者异而其意同也就使盎与
错素无眦睚之嫌其为汉计亦当出此然则汉不斩错
柰何即七国之兵未易破也何以知之以唐安禄山之
卷十九 第 2b 页 WYG1115-0522b.png

不平故禄山以诛国忠为名而反是时唐若斩国忠以
谢天下则禄山安得而至长安乎惜其不知此至贼入
潼关人神共怒然后为陈元礼之所杀也由是观之汉
不斩错则七国之兵岂易破哉或曰王思礼之徒尝以
此劝哥舒翰用其计留卒三万守关悉精锐渡浐水以
诛君侧禄山可遂破乎曰不然汉斩晁错事出景帝爰
盎发其端而巳故足以激忠义之气而折奸雄之心使
卷十九 第 3a 页 WYG1115-0522c.png

危身矣尚为禄山之成败哉故斩国忠以破禄山事非
明皇不可为也
韦元成论
乃不达时变腐儒之论也何则礼非天降地出出于人
心而巳合于先王之迹而不合于人心君子不以为礼
也夫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古今之情一也上古之
卷十九 第 3b 页 WYG1115-0522d.png

饮其血茹其毛则祭其先也亦不过荐毛血于中野而
巳中古以来养生之具渐备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
以炮以燔以烹以炙以为醴酪夫以备者自奉而以不
备者奉其先则非人心之所安也于是始制宗庙之礼
祭祀之仪故有天下者事七世日有祭月有祀时有享
岁有贡始终有归其物则天之所生地之所长苟可荐
者莫不咸在夫岂求胜于上古之世哉盖以谓不如是
卷十九 第 4a 页 WYG1115-0523a.png

叔孙通因请以为原庙又尝出游于离宫因请献樱桃
夫原庙与诸果之献前此未尝有而通辄以为请者知
制礼之本意则可以义起之也彼元成者不然徒见汉
之宗庙祭杞不合六艺之文遂欲一切毁之不知六艺
之文中古之事也上古之事不可尽行于中古中古之
事岂可尽行于后世哉古者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
厩库次之宫室为后将毁宫室厩库为先宗庙为后何
卷十九 第 4b 页 WYG1115-0523b.png

度不合于六艺之文者多矣彼元成等徒知陵庙园寝
便殿祭祀之为过而不知神仙长年合欢增成飞廉象
玉之为过也知庙在郡国月游衣冠之为非而不知千
非也元帝初元中虽以侈异尝罢角抵上林宫馆希御
幸者而永元中幸长扬射熊馆布车骑大猎则是宫室
宴享之事未能如礼也宫室宴享非礼则置而不议宗
卷十九 第 5a 页 WYG1115-0523c.png

灵若存能不发怒于子孙乎元帝寝疾而梦祖宗谴责
也岂非以此乎史称元帝少而好儒及即位用元成等
为宰相而孝宣之业衰焉后世遂以儒为不足用呜呼
以元成等议宗庙祭祀之事言之元帝所用者盖腐儒
耳安得真儒用之哉
石庆论
臣闻汉武帝既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内修法
卷十九 第 5b 页 WYG1115-0523d.png

翟赵周公孙贺刘屈釐之属皆以罪伏诛其免者平津
侯公孙弘牧邱侯石庆而巳平津以贤良为举首用经
术取汉相辩论有馀习文法吏事其免固宜牧邱鄙人
耳为相巳非其分又以全终何也盖庆之终于相位非
其才智之足以自免也事势之流相激使然而已矣何
则夫君之与臣犹阴之与阳也阴胜而僣阳则发生之
道缺阳胜而偪阴则刻制之功亏僣实生偪偪亦生僣
卷十九 第 6a 页 WYG1115-0524a.png

之始富于春秋武安侯田鼢以肺腑为丞相权移主上
上滋不平特以太后之故隐忍而不发当此之时臣强
君弱阴胜而僣阳武安侯既死上惩其事尽收威柄于
自丞相以下皆皇恐救过而不暇当此之时君强臣弱
阳胜而偪阴夫豪杰之士类多自重莫肯少杀其锋鄙
人则惟恐失之无所不至也当君强臣弱阳胜偪阴之
卷十九 第 6b 页 WYG1115-0524b.png

终者惟鄙人而后可也庆为相时九卿更进用事不关
决于庆庆醇谨而巳在位九岁无能有所正言尝欲治
上近臣反受其过上书乞骸骨诏报反室自以为得计
既而不知所为复起视事呜呼此其所以见容于武帝
者欤夫庆终于相位是田鼢之所致也故曰事势之流
相激使然而已矣然则平津之免何也弘之才术虽不
与庆同日而语至于朝奏暮议开其端使人主自择不
卷十九 第 7a 页 WYG1115-0524c.png

此之类则与庆相去为几何耶弘与庆为人不同其所
以获免者一也盖是时非特丞相也如东方朔枚皋司
马相如严助吾邱寿王朱买臣主父偃之属号为左右
亲幸之臣而亦多以罪诛唯相如称疾避事朔皋不根
持论以此获免由是观之武帝之廷臣鄙人者多矣岂
特庆也哉故淮南王谋反惟惮汲黯好直谏守节死义
至说公孙弘等如发蒙耳呜呼如黯者可谓豪杰之士
卷十九 第 7b 页 WYG1115-0524d.png

张安世论
臣闻张安世匿名迹远权势自前史皆以为贤以臣观
之安世亦具臣耳贤则未也何则有大臣者有具臣者
退则请于君而退进退在道而不在我进之不从退之
不听去而巳此之谓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大臣者也进
贤而不能固退不肖而不能必取充位而巳具臣者也
卷十九 第 8a 页 WYG1115-0525a.png

奸臣者也安世身为汉之大臣与闻政事当天下进贤
退不肖之责而窃窃焉专为匿名迹远权势之事进之
不从退之不听也能致为臣而去乎臣知安世之不能
也盖安世与霍光同功一体之人其女孙敬又霍氏之
外属妇也光得薨而子禹谋反夷宗族敬尚相坐宣帝
虽赦之而安世心不自安顾上惩博陆之颛方贪权势
在巳是以深思熟计欲以自媚于上故每定大政巳决
卷十九 第 8b 页 WYG1115-0525b.png

史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巳何知士而
荐之呜呼其视奸臣则有间矣岂大臣之所以事君者
乎臣故曰安世则具臣矣贤则未也昔伊尹之相汤曰
阿衡周公之相周曰太宰衡者所以权万物之轻重而
归于平宰者所以制百味之多寡而适于和惟其和平
而巳矣故为重为多者无所于德为轻为寡者无所于
怨衡宰之工实无心也伊尹周公所以事其君者如此
卷十九 第 9a 页 WYG1115-0525c.png

昔叔向被囚祈奚免之叔向不告免焉而朝范滂被系
霍谞理之滂往候之而不谢管氏夺伯氏骈邑三百没
齿无怨言诸葛亮废廖立李平及亮卒立泣涕平致死
范滂其疾恶也如管仲之于伯氏诸葛之于廖立李平
则名迹之或匿或见权势之或远或近皆可以两忘矣
山涛为吏部拔贤进善时无知者身殁之后天子出其
卷十九 第 9b 页 WYG1115-0525d.png

予之也呜呼知通之不与涛则知臣之不与安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