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九


卷三十九 第 1a 页 WYG1115-064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淮海集卷三十九      宋 秦观 撰
  序


   俞紫芝字序
余昔游玉笥山周行二十四峰访萧子云故隐道见灵
芝焉生乎磐石之上回环而有叶秀泽而不根信天下
之异草也窃爱久之留不能去俄有童子朱颜绀发自
松阴中距石辄止抚芝叹曰嘻道人无本其亦如是矣
卷三十九 第 1b 页 WYG1115-0641d.png
余异而问曰适吾子有绪言不敏未知所谓愿终其说
童子笑曰子求终乎终之久矣以为未耶没身无终虽
然尝试为汝言其崖略夫德人以有本为宗道人以无
本为宗天下皆知有物所以失已也不知有已所以失
已也而德人知之于是内观无是外观无彼无是故能以已为物无彼故能以物为已已物不二谓之真一夫是
谓以有本为宗天下皆知有伪所以丧真也不知有真
所以丧真也而道人知之于是前际无舍后际无取无
卷三十九 第 2a 页 WYG1115-0642a.png
舍故不断一切伪无取故不住一切真真伪两忘亦无真
一夫是之谓以无本为宗盖非有本则不能离相而归空
非无本则不能即空而證实有本然后明心无本然后见
性夫子识之人间所谓道德者固不出乎此矣虽然有本
无本吾岂能识之哉语未既有老人复杖策自松阴中来
顾谓童子曰适何所言童子欲语老人引杖击之童子走
松阴忽然不见还视老人亦以亡矣于是余茫然自失私
识其言后九年游京师遇金华居士俞紫芝请余改字因
卷三十九 第 2b 页 WYG1115-0642b.png
思昔日玉笥童子之言字曰无本复以其说为序赠焉
   曹虢州诗序
虢为州在关陜之间其地不当孔道无称使过客之劳
刺史之宅有水池竹林其乐可以忘老故自唐以来号
为佳郡朝之士大夫乐静退者多愿往焉元和中刘使
君作三堂新题二十一章昌黎韩文公为属和于是亭
台岛渚之胜天下称之谯国曹子方比自尚书郎出守
兹郡左丞相汲郡吕公引昌黎故事送之以诗子方至
卷三十九 第 3a 页 WYG1115-0642c.png
陜右以书抵余曰待罪司勋初无裨补疾病求去丞相
不加谴假以一州幸矣又赐词诗以宠其行幸孰甚焉
且其卒章之意欲因某以警来者将摹刻于三堂之上
其为我序之余曰木不能飞空托泰山则干青云人不能蹈水附楼航则绝大海自唐迄今守虢者多矣而刘
使君独传于世者非以昌黎文公故耶今得丞相之诗
则曹刘二使君皆当传于不朽知虢之亭台岛渚将益
显于天下朝之卿大夫愿往者又加多也余未尝至虢
卷三十九 第 3b 页 WYG1115-0642d.png
窃诵丞相之诗已若幅巾杖屦从子方于水竹之间子
方守虢之乐为可知也然士大夫皆谓子方贤者宜同
乐于天下不当独乐于虢子方盍专精神近药物亟还
天朝以慰士大夫之论毋为水池竹林之所留也传曰
怀与安实败名子方其慎之
   逆旅集序
余閒居有所闻辄书记之既盈编轴因次为若干卷题
曰逆旅集盖以其智愚好丑无所不存彼皆随至随往
卷三十九 第 4a 页 WYG1115-0643a.png
适相遇于一时竟亦不能久其留也或曰吾闻君子言
欲纯事书欲纯理详于志常而略于纪异今子所集虽
有先王之馀论周孔之遗言而浮屠老子卜医梦幻神
仙鬼物之说猥杂于其间是否莫之分也信诞莫之质
也常者不加详而异者不加略也无乃与所谓君子之
书言者异乎余笑之曰鸟栖不择山林唯其木而已鱼
游不择江湖唯其水而已彼计事而处简物而言窃窃
然去彼取此者缙绅先生之事也仆野人也拥肿是师
卷三十九 第 4b 页 WYG1115-0643b.png
懈怠是习仰不知雅言之可爱俯不知俗论之可卑偶
有所闻则随而记之耳又安知其纯与駮耶然观今世
人谓其言是则矍然改容谓其言信则适然以喜而终
身未尝信也则又安知彼之纯不为駮而吾之駮不为纯乎且万物历历同归一隙众言喧喧归于一源吾方
与之沉与之浮欲有取舍而不可得何暇是否信诞之
择哉子往矣客去遂以为序
   扬州集序
卷三十九 第 5a 页 WYG1115-0643c.png
扬州集者大夫鲜于公领州事之二年始命教授马君
希孟采诸家之集而次之又搜访于境内简编碑板亡
缺之馀凡得古律诗洎箴赋合二百二篇勒为三卷号
扬州集云按禹贡曰淮海惟扬州彭蠡既潴三江既入
震泽底定而周礼职方氏亦称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
会稽其泽薮曰具区川曰三江浸曰五湖则三代以前
所谓扬州者西北剧淮东南距海江湖之间尽其地自
汉已来既置刺史于是称扬州者往往指其刺史所治
卷三十九 第 5b 页 WYG1115-0643d.png
而已盖西汉刺史无常治东汉治历阳或徙寿春又徙
曲阿魏亦治寿春或徙合肥吴治建业西晋后魏后周
皆因魏东晋宋齐梁陈皆因吴惟宋常以建业为王畿
而东扬州为扬州东扬州者会稽也隋以后皆治广陵
繇是言之凡称扬州者东汉指历阳或寿春或曲阿中
原自魏至周指寿春或合肥江左自吴至陈指建业或
会稽隋唐五代乃指广陵广陵在二汉时尝为吴国江
都国广陵郡宋为南兖州北齐为东广州后周为吴州
卷三十九 第 6a 页 WYG1115-0644a.png
唐初亦为䢴州其为扬州自隋始也繇是言之凡称吴
国江都广陵南兖东广吴州䢴州者皆今之扬州也此
集之作自魏文帝诗巳下在当时虽非扬州而实今之
广陵者皆取之其非广陵而当时为扬州者皆不复取至扬子云箴本约禹贡为辞则广陵自在其中固不得
而不录也既成公又属某推表废兴迁徙之迹而究其
端使夫览之者有考焉
   会稽唱和诗序
卷三十九 第 6b 页 WYG1115-0644b.png
给事中集贤殿修撰广平程公守越之二年南阳赵公
自杭以太子少保致仕道越以归南阳公与广平公其
登进士第也为同年其守浙东西也为邻国又皆喜登
临乐吟赋故其雅好视游从中为厚而山川览瞩之美
酬献之娱一皆寓之于诗旧所唱和多矣集贤林公既
为之序而道于越也复得二十有二篇东南衣冠争诵
传之号为盛事以后见为耻或曰昔之业诗者必奇探
远取然后得名于时今二公之诗平夷浑厚不事才巧
卷三十九 第 7a 页 WYG1115-0644c.png
而为世贵重如此何邪切尝以为激者辞溢夸者辞淫
事谬则语难理诬则气索人之情也二公内无所激外
无所夸其事核其理当故语与气俱足不待繁于刻划
之功而固已过人远矣鲍昭曰谢康乐诗如初发芙蓉
自然可爱盖如其言也某既获睹盛德之事为幸因手
写二十二篇之诗以遗越人使镵诸石又述其所以然
者发其端云
   怀乐安蒋公唱和诗序
卷三十九 第 7b 页 WYG1115-0644d.png
会稽之为镇旧矣岂惟山川形势之盛实控扼于东南
哉其胜游珍观相望乎枫楠竹箭之上枕带乎藻荇芙
藻之滨可以从事云月优游而忘年者殆亦非他州所
及而卧龙山鉴湖尤为一郡佳处盖府第之所占城堞楼雉之所凭非若穷崖绝壑游鹿豖而家鱼龙不可与
民同乐者也前太守二卿乐安蒋公尝以山富草木樵
苏所采为令于公府止之湖地沃衍由于豪夺为表于
朝廷复之又废山西淫祠分湖之别𣲖覆以缔构为流
卷三十九 第 8a 页 WYG1115-0645a.png
觞曲水以追永和故事于是湖山自然之观始深密空
明不复为人力所败闻山水间棹歌之诗至今称焉熙
宁十年广平程公以给事中集贤殿修撰来领州事览
其遗迹而叹曰此前贤所以遗后来也使予无一日之
雅犹当奉以周旋况尝被其知遇乎乃述乐安之志手
植松千馀章于卧龙山之上狂枝恶蔓斩薙以时秀甲
珍牙无得辄取每春秋佳日开池籞具舟舰与民共游
而乐之复为诗以记其事元老名儒属而和者凡六人
卷三十九 第 8b 页 WYG1115-0645b.png
而乐安之从子金部预焉公素以诗名天下其所述作
必有深属远寄不独事章句而已翟公曰一死一生乃
见交情时乐安之没几三十年而公想像风流眷眷不
忘如此然则是诗之作也岂特与山水俱传而不朽哉
闻其风者可以兴起矣
   送钱秀才序
去年夏余始与钱节遇于京师一见握手相狎侮不顾
忌讳如平生故人余所泊第节数辰辄一来就语笑终
卷三十九 第 9a 页 WYG1115-0645c.png
日去或遂与俱出遨游饮食而归或阙然不见至数浃
日莫卜所诣大衢支径卒相觏逄辄嫚骂索酒不肯已
因登楼纵饮狂醉各驰驴去亦不相辞谢异日复然率
以为常至秋余先浮汴绝淮以归后踰月而节亦出都矣于是复会于高邮高邮余乡也而邑令适节之僚婿
为留数十日余既以所学迂阔不售于世乡人多笑之
耻与游而余亦不愿见也因闭门却扫日以文史自娱
其不忍遽绝而时过之者惟道人参寥东海徐子思兄
卷三十九 第 9b 页 WYG1115-0645d.png
弟数人而已节闻而心慕之数人者来节每偕焉循陋
巷款小扉叱奴使通即自禠带坐南轩下余出见之相
与论诗书讲字画茗饮奕棋或至夜艾而绝口未尝一
言及曩时事也于是余始奇节能同余弛张而节亦浸
知余非脂韦汩没之人矣客闻而笑之曰子二人者昔
日浩歌剧饮白眼视礼法士一燕费十馀万钱何纵也
今者室居而舆出非澹泊之事不治掩抑若处子又何
拘也罔两问景曰曩子坐今子起曩子行今子止何其
卷三十九 第 10a 页 WYG1115-0646a.png
无特操欤子二人之谓矣余对曰吾二人者信景也宜
乎子之问也当为若语其凡夫思虑可以求索视听可
以闻见而操履可以殆及者皆物也歌酒之娱文字之
乐等物而已矣顾何足以殊观哉渔父有云沧浪之水
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夫清浊
因水而不在物拘纵因时而不在已余病弗能久矣不
意偶似之也而复何苦窃窃焉随余而隘之哉客无以
应一日节曰我补官嘉禾今期至当行矣盍有诗以为
卷三十九 第 10b 页 WYG1115-0646b.png
送乎比懒赋诗又重逆其意因叙游从本末之迹并以
解嘲之词赠焉节吴越文穆王之苗裔翰林之孙起居
之子倜傥好事有父祖风云
   王定国注论语序元丰二年眉阳苏公用御史言文涉谤讪属吏狱具天
子薄其罪责为黄州团练副使于是梁国张公涑水司
马公等三十六人素厚善眉阳得其文不以告皆罚金
而太原王定国独谪监滨州盐税定国相家子少知名
卷三十九 第 11a 页 WYG1115-0646c.png
一朝坐交游斥海上人皆意其日饮无何不复以笔砚
为职矣而定国至滨益自刻励晨起入局视盐税之事
唯谨退则穷经著书或赋诗自娱非疾病庆吊辄不废
七年罢还诣东上阁门奏书曰臣无状幸缘先臣之故
获齿仕版不能慎事陷于罪戾念无以自赎间因职事
之暇妄以所见注成论语十卷未敢以进唯陛下裁哀
之明日诏御药院取其书去未报而神宗弃天下呜呼
自熙宁初王氏父子以经术得幸下其说于太学凡置
卷三十九 第 11b 页 WYG1115-0646d.png
博士试诸生皆以新书从事不合者黜罢之而诸儒之
论废矣定国于时处放逐之中蛮夷瘴疠之地乃能自
信不惑论著成一家之言至天子闻之取其书非其气
过人何以及此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
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
行于斯言可信余比多事未获请观其书而定国乃以
副本来属予为序顾余文之陋岂能发定国之所蕴乎
姑掇其大概使夫览之者知定国著书之时为如此又
卷三十九 第 12a 页 WYG1115-0647a.png
知神宗向经术亦非主于一家而已
   集瑞图序
熙宁九年燕国邵舜文与诸弟持其先君之丧于宜兴
数月有双瓜生于后圃后二年又生紫芝三双桃双莲一凡六物于是乡之耆老闻而叹曰邵氏其兴乎何其
瑞之多也舜文因集六物者而图之号集瑞图云余谓
万物皆天地之委和而瑞物者又至和之所委也至和
之气磅礴氤氲而不已则必发见于天地之间其精者
卷三十九 第 12b 页 WYG1115-0647b.png
盖已为盛德为尊行为豪杰之材其浮沉而下上者则
又为景星卿云甘露时雨醴泉芝草连理之木同颖之
禾而栖翔游息乎其中者则又为凤凰麒麟神马灵龟
之属晔乎光景色象之异也蔼乎华实臭味之殊也卓
乎形声文章之无与及也于是世指以为瑞焉繇是言
之世之所谓瑞者乃盛德尊行魁奇之才所钟和气之
馀者耶邵氏之祖考既以潜德隐行见推乡闾至舜文
彦瞻端仁又以文学收科第弟兄相继有闻于时而诸
卷三十九 第 13a 页 WYG1115-0647c.png
子森然皆列于英俊之域则是至和之气钟于其家久
矣宜其馀者发为草木之瑞也昔杨宝得王母使者白
环四枚而宝生震震生秉秉生赐赐生彪凡四世为三
公以往推今即邵氏六物之瑞岂徒生而已夫盖有应
之者矣
   送冯梓州序
上即位之明年有诏侍从之官各举部使者二人故龙
图阁直学士滕公与二三耆老皆以冯侯叔明应诏即
卷三十九 第 13b 页 WYG1115-0647d.png
日除陜西路提点刑狱公事观尝问于滕公曰冯侯何
如人公曰有守君子也观曰何以知之公曰昔高平范
公之帅环庆也环将种古以宁守史籍变其熟𦍑狱上
书讼冤且言高平公不法者七事朝廷疑之即宁州置狱而冯侯以御史推直实奉诏往讯是时高平公坐言
事去执政有恶之者欲中以危法久矣此狱之起人皆
为惧及冯侯召对神宗曰帅臣不法万一有之恐误边
事然范纯仁为时名卿宜审治所以遣吏者政恐有差
卷三十九 第 14a 页 WYG1115-0648a.png
误耳即赐绯衣银鱼冯侯拜赐出执政谓曰上怒庆帅
甚君其慎之冯侯曰上意亦无他因诵所闻德音执政
不悦及考按连逮熟𦍑之狱实不可变而古所言高平
公七事皆无状附置以闻执政殊失望会史籍有异词
诏遣韩晋卿覆治执政因言范纯仁事亦恐治未竟愿
令晋卿尽覆神宗曰范纯仁事已明白勿复治也狱具
如冯侯章于是籍古皆得罪而高平公独免执政大不
快未几高平公复为邻帅所奏谪守信阳而冯侯失用
卷三十九 第 14b 页 WYG1115-0648b.png
事者意亦竟罢去繇是言之非有守君子而何观曰如
公所云殆古之遗直也岂特部使者而已哉后六年冯
侯自尚书郎出守梓潼加集贤校理实始相识质其事
信然呜呼古语有之人能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信斯言
也方高平公被诬上有明天子之无私下有良使者之
不挠可以免矣而二三子表里为奸始终巧请至于抵
罪而后已可不谓人能胜天乎然当时所谓用事之臣
与诸附丽之者今日屈指数之几人为能无恙而高平
卷三十九 第 15a 页 WYG1115-0648c.png
公方以故相之重保釐西洛郊冯侯亦通籍儒馆持节
乡郡其福禄寿考功业未艾也可不谓天定亦能胜人
乎冯侯将行同舍之士二十有八人饯饮于慈孝佛寺
又将属赋诗而观以拙陋所欲言者不能尽之于诗乃以旧闻并以尝所感叹者为序赠之
 
 
 
卷三十九 第 15b 页 WYG1115-0648d.png
 
 
 
 
 
 
 
 淮海集卷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