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目录 第 x 页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一
应制录
孝宗大王即位求言教
王世子册封教命文
教黄海监司林坛书
教庆尚监司俞㯙书
教公清监司金弘郁书
敦谕右议政金堉书
皇朝降敕奖谕谢 恩表
王世子还宫后百官陈贺笺
长陵亲祭文
忠清道中央遣近臣疠祭文
卒领议政吴允谦致祭文
卒领中枢府事姜硕期致祭文
卒前判书韩仁及致祭文
卒领敦宁府事金尚宪致祭文
山川祈雨祭文
社稷祈雨 亲祭文
南郊祈雨 亲祭文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二
五言古诗
沈正言天以(世铎)挽
赵监司廷虎挽
次白轩李相景奭寄示韵
金学士文叔(弘郁)将北归。赆以五言古体一首。盖古人赠言之义云。
申大司成敏一挽
赠别俞市南武仲(棨)赴北谪
李尚州静叔(僩)妻挽
李报恩时亿内挽
李平山厚培挽
林判书载叔(坛)挽
宋徵君时烈母夫人挽
送赵乐静胤之(锡胤)赴江界
七言古诗
胡无人行(课制)
次苏东坡游孤山韵(课制)
尹参判君玉(墀)挽
次高蜀州九日酬顾少府韵。奉呈李承旨月如(之恒),曹文学守而(汉英)。
俞参议省曾挽
张兄文哉(次周)挽
梁长卿(曼容)挽
西川次清阴相公韵
息庵。次清阴相公韵。
昭阳亭。次退溪先生韵。
送李青湖咸卿(一相)使北庭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三
五言律诗
过正方山城。次使相韵。(二首。)
中和途中。次使相韵。
余闻成川降仙楼之胜。欲一登览久矣。而限于严程。不得取迂往观。怅然赋之。
冒雨访俞方叔(㯙),沈天以,曹守而斋所。次天以韵。
舟过神勒寺。(二首。)
春日山居即事。(二首。)
雨后即事
李领府事弘胄挽
李都事德泗挽
姜交河再明妻挽
沈佐郎𪗆大夫人挽
韩咸悦文斗挽
游大芚山。题安心寺积雪楼。
李善哉挽
姜进士文井挽
忆龙湾留客
除武库正
姜领府事硕期挽。(三首。)
次洪沂川大而(命夏)韵
秋怀吟呈赵胤之
赵判书女挽
送咸卿出宰金堤
徐相景雨挽。(二首。)
朴子厚(宗阜)挽。(二首。)
白洲李尚书明汉挽。(四首。)
李进士万相挽
杞平君俞公伯曾挽。(四首。)
李副提学楘挽。(三首。)
送李持宪野叟(𡐔)赴灵光
寄赠长沙李使君静叔(泰渊)
次赵大谏胤之韵
閒中收拾残书。颇觉有警省处。奉胤之。
次蔡湖洲伯昌(裕后)禁直韵
送李郎中庆亿赴扶安。(二首。)
尹监司而远(鸣殷)挽。(二首。)
朴沃川挽
过素沙战场(天兵破倭处)
弘庆废寺(高丽安宗愿堂)
暮投成欢驿
次驿壁韵
德坪主人家
车岭。次张溪谷韵。
黄山别业
寒食省先墓
过庶叔豆衢新居
镇岑县次壁上韵
连乡诸亲会别小酌
尹石湖,汝望(文举)兄弟来见。同宿书院。赠别。
还到公山滞雨
公牧朴公与亚使金君来见。欲泛舟未果。
亚使金君言客宦甚苦
天安一店舍。临水颇潇洒。且植花木。
素沙板桥新成。群僧大会落之。数郡氓俗毕至。
暮投水原咸卿庄舍
果川途中
奉柬咸卿舍人
和大而寄韵
李判书大夫人挽
金监役永承挽
顺阳君安梦尹挽
乞暇南归。铜雀舟中。有感作。
宁越别俞武仲
拜鲁山君墓
登大关岭。望江陵。
镜浦台
五十川。与府伯饮。次竹西楼申企斋韵。
洛山寺。次白轩韵。
鉴湖主人崔君酒席题赠
海山亭。次壁上韵。示席上诸公。
榆岾寺山映楼。次白轩韵。赠春坡彦上人。(二首。)
过云水庵应祥师旧居
上毗卢峰
碧霞潭。呼韵口占。使儿子题石上。
题万瀑洞。(二首。)
送郑督邮文渊(援)东归襄阳
清平文玉上人。能诗善歌。有气岸。曾为翎原僧将。以举职称。余曾闻其名。今谒余春城。盛谈其寺水石之胜。且携诗卷索句。牵率题赠。
清平寺降仙楼。次玉上人韵。
洪监司命耇夫人挽
暮春书怀。奉呈乐静求和。(二首。)
与咸卿,方叔汎舟溯月。泊蚕头峰下。
寄公山李使君
洪牧金文叔携琴酒过海庄。又以二律见寄。次其韵答之。(五首。)
李尚书时昉山亭。次金文叔韵。
沈正𠍱挽
次头流山人三勒轴中韵
胜卞上人。将游枫岳。吾亦数年前枫岳客也。万二千峰。长在梦想。顾此尘踪。未易更探灵境。于其去也。不胜怅然。次白轩韵赠之。
闻蔡太学士伯昌。携酒丫溪水阁有诗。余病渴不得往会。次其韵寄之。
李正字弘相挽
李参议月如挽(二首。)
西湖舟中。别江都留守洪远伯(重普)。
朴尚彬母氏挽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四
七言律诗
踏青(课制)
喜雨(课制)
落花(课制)
禁园听新莺(课制)
落叶(课制)
次韩退之赐百官樱桃韵(课制)
次苏东坡煎茶韵(课制)
从祀汾阴(课制)
侍猎长杨(课制)
松京。次使相韵。
松都太平馆。次使相韵。
正方山城
生阳馆即事
箕子墓。次使相韵。
练光亭。次黄文学翼就(一皓)韵。
登百祥楼
赠别天将
将卜居湖上
暮春遣兴。(二首。)
宋师傅时莹挽(替作)
哭溪谷张相公。(二首。○替作)
大滩舟中待月。将解缆清心楼下。
洪参判霶挽
襄阳怀古
登花山绝顶
幽居春事
次赠俞武仲
与砺山恩津两太守泛江
李知事显英挽
金修撰弘郁母夫人挽
酒席。赵长吉呼韵。
送朴尚之(遾)观察海西。(二首。)
次李直讲咸卿韵
送林东野(堜)丈赴南原
雨后
秋间欲解官还乡。颇动田园之兴。预书见志。
次赵胤之韵。(三首。)
朴校理仲涟(漪)挽
送申汝万(翊全)出牧光州。(二首。)
送李月如出守白川
次赵胤之留别韵
读周子太极图说。道体广博。若无津涯。咏叹之馀。仍成句语。录奉胤之尊兄。
赵佥枢莹中挽
南平康叔席上。呼韵口占。
还乡
新都
拜崇贤书院
次胤之韵。(四首。)
次胤之韵。(三首。)
寄题洪使君大而此君亭
送金大赉赴长沙
奉和乐静。(二首。)
完城府院君崔公鸣吉挽
谢咸卿舍人伻问寄二首诗。用其韵却寄。(余时直北所)
睦监司性之(性善)挽
送夏宁曹公文秀按关东
金顺天光炫挽
夏宁君曹公挽
赵亨伯(仁亨)枉百里驾。过余海上郡斋。留数日而归。感叹至意。临别。使儿辈呼韵题赠。(二首。)
次金修撰文叔寄示韵。兼送文叔赴洛。(三首。)
与金学士文叔,朴洗马大颐,南进士万年。泛安兴前洋。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五
七言律诗
李右相行远挽。(二首。○李公赴燕。到义州病卒。)
咸卿因便有书。且送节箑。聊以诗谢。
北伯李兄(厚源)有书。苦索诗章。聊用写怀奉呈。(二首。)
古意一首。寄金一正(佐明)学士谪居。
又一首。以叙彼此沦谪之怀。
寄人
谢白轩寄惠斑竹诗筒
黄江舟中。次市南韵。仍寄青湖。
赋得忙字。近体二首。题同春宋浚吉明甫池榭。
次咸卿见示韵却寄
有怀沂川学士奉寄近体八句
郡斋风雨。咏怀书壁。
次青湖侍郎晓赴史局。寄乐静大学士。兼示鄙拙韵。
寄安州任通判季方(义伯)
林泰高(<img src='https://c.cnkgraph.com/KMDB/NEWCHAR/KC01013_16.GIF'>)挽
李副学士会(行遇)挽。(三首。)
酒泉清虚楼。次申企斋韵。
题五台山月精寺
题百川石桥
摩诃衍寺。与诸公夜坐闻笛。时小雨。
上毗卢峰
次沈亚使文伯(榥)毗卢峰韵
出万瀑洞。题正阳寺东楼。
次沈文伯题正阳寺韵
出山到金城县馆。次壁上白洲韵。
平康权使君秀夫(俊)寿席题赠
悲金化战场
闻韶阁。次沈文伯韵。
入清平寺
春城送李月如环归
哭清阴相公。(二首。)
金都正尚宓挽
洪监司元老(命耇)改葬挽(与夫人合窆)
重兴之约竟乖。岂但兄之慨慨。仆之恨尤深。盖仆先倡不成故也。谨次来韵。奉呈乐静词案求教。
病怯杯觞。仆有甚于兄。而但世间终不可无此物。今兄便欲绝之。此岂可得。亦恐太过。谨次来韵而反其意求教。
李正井男挽
朴尚书尚之挽
将有南行。次南云卿(龙翼)韵。
成欢涤愁楼。次壁上韵。
皋兰寺。次壁上韵。
闻赵胤之贬钟城。惊占一律却寄。
寄洪大而使北庭
李尚书时昉山亭。次金使君文叔韵。
海上感怀。寄呈青湖二首。
述怀。寄俞学士武仲。
有感近事。又寄一首。
李校理一卿(廷夔)谪戍安兴。寄示一首。
吴持平翮挽
乐静书忽自塞外传到。惊喜之极。如得隔世音问。吟成一律。却寄归使。
永嘉府夫人挽
郑知事广成挽
浦渚赵相公挽。(二首。)
俞参议典叔(榥)挽
宋明甫妻氏挽
哭赵胤之。(二首。)
李弼善迥挽
李舍人季夏(海昌)挽
朴南阳季渊(渟)挽
徐判校秀夫(挺然)挽
崔安山振海挽
金四宰光煜挽
雨中。见邻家小桃盛开。仍以起兴。吟成白体一首。奉呈青湖。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六
五言排律
南薰琴(课制)
次韩退之叉鱼韵(课制)
题桃花夫人庙(课制)
仁烈王后挽章
沈承旨挽(替作)
申领相景禛挽
与泽堂李公,白轩李公会枫溪。席上次白轩韵。
郑参判广敬挽
李参判道章(昭汉)挽
送海恩君尹公履之按关北
仁祖大王挽章
七言排律
有怀台州郑司户(课制)
顷与郑文渊别驾。别于万瀑洞中。去留之际。实难为怀。出山尤切悬往。昨蒙文渊自岭东以书相问。且寄长律一篇。兼示同行沈亚使文伯,权使君秀夫。词意俱美。读来畅然。聊借其韵。以咏鄙怀而复之。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七
五言绝句
宋明甫将行。求余赠言。余久抛笔研。不能为脩辞。只以十绝仰副厚索。甚有愧于汝万诸公也。
夜坐闻雨。(二首。)
寄远
途中望锦江山城
次智严上人韵
洪都尉建中(柱元)坐言事除籍。岁抄叙命又不下。为作五言一绝以唁之。
山栀一盆。送晦谷曹守而。要换栽松怪石。
七言绝句
骥子春犹隔(课制)
押月课韵(替作)
午睡(课制)
夜酌(课制)
戏赠李士谦(行进)
次某人韵
夜雨。沈天以呼韵。
题可兴馆壁
夜坐。儿辈呼韵。
忆黄山
梦见宋明甫
题别大芚山白云庵
七夕
有所思。(二首。)
雨中。李咸卿以诗见邀。仆方患疾未赴。次其韵答之。
次僧轴东淮,泽堂二公韵。
重阳后一日。次赵胤之韵。(二首。)
夜坐台厅待 批。吟呈胤之,方叔两承旨。且请明日见枉。
以监试官。晓往西郊试场。马上口占。呈亚谏金星老(寿益)。
弘济川上。送完南李兄(厚源)。
南归湖中。十六日渡江。
晓发高槽洞。向清辉店。
次天安莲亭金河西韵
怀川。别宋明甫及李草庐泰之(惟泰),金松厓由善(庆馀)诸友。
闻京报倭差又来釜山
鸡龙山( 太祖巡幸处)
得尤庵宋时烈英甫书。以妻儿病患。不得来会。
逢尹伯奋(元举)
答赠友人
晓来风雨大作。有怀乐静吟呈。
朝起。又成一绝。
乐静复用前韵见示。聊获答之。(二首。)
直北所。次咸卿韵。(三首。)
题戊子春帖。(二首。)
与俞武仲泛舟黄山江。至夜深。武仲有绝句。次其韵。
谢青湖使君馈茶惠诗。用韵答之。(二首。)
题白华山僧海淳轴。(二首。)
又以一绝赠淳师
八月。承 召上京。至驹城。逢金文叔。适大雨留滞。二日。
次咸卿韵。赠武仲。(是夜。与武仲同宿广津江阁。明早分手。)
登宁越觉轩洞岭
江陵。拜栗谷先生书院。
登万景台
登佛顶台。台临千丈绝壁。以独木横跨十步许。过之神懔。
登隐仙台。见十二瀑布。
明日。约与诸公登毗卢峰。诸公以雨湿路滑。颇难之。
穴望峰。于山南诸峰。最高且峭削。不能穷其巅。及登众香城回望。则只是眼底培塿。众香之高。于此可知。而自众香上毗卢。又不啻几百仞。其亦壮矣。
上普德窟
万灰庵。见绝粒僧。
次志雄上人韵。却赠。
又次雄上人喜雨韵
枫潭义谌师以二绝见赆。用其韵赠别。(二首。)
智严上人送我至长安寺。以诗见赠。次其韵。
灵桂上人能诗。且善为呗音。自白华来表训。见我临别。赆以二绝。次韵却赠。(二首。)
金化客馆。次清阴相公韵。
访真乐公息庵仙洞
访梅月堂旧居(在影池西。号细香院。)
影池。次清阴相公韵。
清平神秀上人携卷乞句。次其卷中韵。赠之。
八月初五日。乞暇南归。汉江舟中。
隋城尹汝望家留宿。摘栗剪韭夜饮。
鸡岳福林洞。次宋英甫韵。(二首。)
又用其韵。赠英甫。
孤云寺。次武仲韵。
与武仲,汝望坐溪上饮。次武仲韵。
窗外手植碧梧。已长十馀尺。月下影垂。离离可爱。
杨山逢九日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八
封事
甲申封事
甲午封事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九
疏
论丧礼疏
求言应 旨疏
乞解职省坟仍陈天变疏
病辞应教且请处置内狱疏
为人所诬自列疏
论救沈熙世等疏
辞承旨疏
又辞承旨疏
请栗谷,牛溪两先生从祀文庙疏。(替作)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十
疏
辞大司谏疏
辞大司谏及兼带春秋疏
请速完史事疏
辞承旨疏
辞大司谏兼论 圣批未安仍陈所怀疏
乞递大司谏及 实录修撰官归省先墓疏
下乡辞大司谏及兼带春秋疏
又辞 召命疏
辞承旨疏
辞吏曹参议疏
辞递吏曹参议疏
辞大司谏兼陈所怀疏
辞副提学疏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疏
辞吏曹参议疏
辞大司成疏
辞都承旨疏
辞纂辑厅堂上疏
辞大司谏兼大司成疏
辞大司谏兼大司成疏[第二疏]
辞大司谏兼大司成疏[第三疏]
辞兼带大司成疏
谢表里疏
副提学牌招不进乞递疏
复辞副提学兼大司成疏
辞备局有司堂上疏
辞大提学疏
辞大提学疏[第二疏]
辞刑曹判书疏
辞刑曹判书疏[第二疏]
辞大司宪疏
辞吏曹判书疏
复辞吏曹判书疏
辞大提学等诸兼带疏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劄
玉堂论灾异劄
玉堂请不受嫚书。不许西獭入国门劄。
玉堂请勿送信使劄
玉堂请德仁按律劄
请还收大司宪闵应亨等拿 命劄
请还收闵应亨等削黜之 命劄
玉堂请还收儒生杖配停举之 命劄
玉堂请递承旨金素,成楚客。持平朴世模劄。
玉堂应 旨请修省劄
辞吏曹判书劄
辞吏曹判书劄[第二劄]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十三
启
谏院请遇灾修省。下罪己教诘戎兵开言路启。
谏院请饬都元帅避嫌启
谏院请还收宋希进拿鞫。李显英罢推之 命启。
因 上教未安避嫌启
谏院请罢榜改试启
谏院以不论试官见斥避嫌启
谏院请停匿名书省鞫避嫌启
宪府以关节入台席避嫌启
被刑官所斥避嫌启
谏院因洪镐上疏避嫌启
谏院因宪府 批旨未安避嫌启
谏院因玉堂处置更避嫌启
谏院因同僚称病不参齐坐引避启
谏院因同僚诋斥引避启
政院因四馆推缄丑诋。陈辨曲折启。
谏院因宪府启辞引避启
宪府因同僚引避避嫌启
宪府白牌囚人避嫌启
特命出仕后更避启
仪礼经传通解序及篇目请仍旧启
宾厅议启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行状
皇考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兼同知 经筵成均馆事 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 世子师府君家状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十五
杂著
祭外祖母李夫人文
祭姨兄郑弼善震伯(雷卿)文
祭李甥运文
祭李士会文
祭张兄文哉文
祭清阴先生文
祭赵乐静文
答或人书
冠子万增说
殿策问
执策问(二)
金化县洪观察祠宇刱建文
拟汉朝群臣贺亲策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表(庭制)
拟宋朝群臣贺五星聚奎表(课制)
拟汉太师孔光谢赐灵寿杖表(课制)
拟汉李广谢拜右北平太守表(课制)
拟唐魏博节度使田弘正谢命立庙京师表(别试释褐)
拟汉童子郭亮请收葬李固之尸表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十六
附录
世系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十七
附录
行状[金万基]
神道碑铭(并序)[宋时烈]
墓表[宋时烈]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十八
附录
赐祭文[曹汉英]
祭文[李敬舆]
祭文[洪柱元]
祭文[洪命夏]
祭文[曹汉英]
祭文[李惟泰]
祭文[尹文举]
祭文[宋浚吉]
挽词[李敬舆]
挽词[洪命夏]
挽词[李一相]
挽词[蔡裕后]
挽词[李时梅]
挽词[曹汉英]
挽词[李殷相]
挽词[李端相]
挽词[李惟泰]
挽词[尹宣举]
沧州先生遗稿叙
叙
叙[金镇圭]
应制录
孝宗大王即位求言教
王世子册封教命文
教黄海监司林坛书
教庆尚监司俞㯙书
教公清监司金弘郁书
敦谕右议政金堉书
皇朝降敕奖谕谢 恩表
王世子还宫后百官陈贺笺
长陵亲祭文
忠清道中央遣近臣疠祭文
卒领议政吴允谦致祭文
卒领中枢府事姜硕期致祭文
卒前判书韩仁及致祭文
卒领敦宁府事金尚宪致祭文
山川祈雨祭文
社稷祈雨 亲祭文
南郊祈雨 亲祭文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二
五言古诗
沈正言天以(世铎)挽
赵监司廷虎挽
次白轩李相景奭寄示韵
金学士文叔(弘郁)将北归。赆以五言古体一首。盖古人赠言之义云。
申大司成敏一挽
赠别俞市南武仲(棨)赴北谪
李尚州静叔(僩)妻挽
李报恩时亿内挽
李平山厚培挽
林判书载叔(坛)挽
宋徵君时烈母夫人挽
送赵乐静胤之(锡胤)赴江界
七言古诗
胡无人行(课制)
次苏东坡游孤山韵(课制)
尹参判君玉(墀)挽
次高蜀州九日酬顾少府韵。奉呈李承旨月如(之恒),曹文学守而(汉英)。
俞参议省曾挽
张兄文哉(次周)挽
梁长卿(曼容)挽
西川次清阴相公韵
息庵。次清阴相公韵。
昭阳亭。次退溪先生韵。
送李青湖咸卿(一相)使北庭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三
五言律诗
过正方山城。次使相韵。(二首。)
中和途中。次使相韵。
余闻成川降仙楼之胜。欲一登览久矣。而限于严程。不得取迂往观。怅然赋之。
冒雨访俞方叔(㯙),沈天以,曹守而斋所。次天以韵。
舟过神勒寺。(二首。)
春日山居即事。(二首。)
雨后即事
李领府事弘胄挽
李都事德泗挽
姜交河再明妻挽
沈佐郎𪗆大夫人挽
韩咸悦文斗挽
游大芚山。题安心寺积雪楼。
李善哉挽
姜进士文井挽
忆龙湾留客
除武库正
姜领府事硕期挽。(三首。)
次洪沂川大而(命夏)韵
秋怀吟呈赵胤之
赵判书女挽
送咸卿出宰金堤
徐相景雨挽。(二首。)
朴子厚(宗阜)挽。(二首。)
白洲李尚书明汉挽。(四首。)
李进士万相挽
杞平君俞公伯曾挽。(四首。)
李副提学楘挽。(三首。)
送李持宪野叟(𡐔)赴灵光
寄赠长沙李使君静叔(泰渊)
次赵大谏胤之韵
閒中收拾残书。颇觉有警省处。奉胤之。
次蔡湖洲伯昌(裕后)禁直韵
送李郎中庆亿赴扶安。(二首。)
尹监司而远(鸣殷)挽。(二首。)
朴沃川挽
过素沙战场(天兵破倭处)
弘庆废寺(高丽安宗愿堂)
暮投成欢驿
次驿壁韵
德坪主人家
车岭。次张溪谷韵。
黄山别业
寒食省先墓
过庶叔豆衢新居
镇岑县次壁上韵
连乡诸亲会别小酌
尹石湖,汝望(文举)兄弟来见。同宿书院。赠别。
还到公山滞雨
公牧朴公与亚使金君来见。欲泛舟未果。
亚使金君言客宦甚苦
天安一店舍。临水颇潇洒。且植花木。
素沙板桥新成。群僧大会落之。数郡氓俗毕至。
暮投水原咸卿庄舍
果川途中
奉柬咸卿舍人
和大而寄韵
李判书大夫人挽
金监役永承挽
顺阳君安梦尹挽
乞暇南归。铜雀舟中。有感作。
宁越别俞武仲
拜鲁山君墓
登大关岭。望江陵。
镜浦台
五十川。与府伯饮。次竹西楼申企斋韵。
洛山寺。次白轩韵。
鉴湖主人崔君酒席题赠
海山亭。次壁上韵。示席上诸公。
榆岾寺山映楼。次白轩韵。赠春坡彦上人。(二首。)
过云水庵应祥师旧居
上毗卢峰
碧霞潭。呼韵口占。使儿子题石上。
题万瀑洞。(二首。)
送郑督邮文渊(援)东归襄阳
清平文玉上人。能诗善歌。有气岸。曾为翎原僧将。以举职称。余曾闻其名。今谒余春城。盛谈其寺水石之胜。且携诗卷索句。牵率题赠。
清平寺降仙楼。次玉上人韵。
洪监司命耇夫人挽
暮春书怀。奉呈乐静求和。(二首。)
与咸卿,方叔汎舟溯月。泊蚕头峰下。
寄公山李使君
洪牧金文叔携琴酒过海庄。又以二律见寄。次其韵答之。(五首。)
李尚书时昉山亭。次金文叔韵。
沈正𠍱挽
次头流山人三勒轴中韵
胜卞上人。将游枫岳。吾亦数年前枫岳客也。万二千峰。长在梦想。顾此尘踪。未易更探灵境。于其去也。不胜怅然。次白轩韵赠之。
闻蔡太学士伯昌。携酒丫溪水阁有诗。余病渴不得往会。次其韵寄之。
李正字弘相挽
李参议月如挽(二首。)
西湖舟中。别江都留守洪远伯(重普)。
朴尚彬母氏挽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四
七言律诗
踏青(课制)
喜雨(课制)
落花(课制)
禁园听新莺(课制)
落叶(课制)
次韩退之赐百官樱桃韵(课制)
次苏东坡煎茶韵(课制)
从祀汾阴(课制)
侍猎长杨(课制)
松京。次使相韵。
松都太平馆。次使相韵。
正方山城
生阳馆即事
箕子墓。次使相韵。
练光亭。次黄文学翼就(一皓)韵。
登百祥楼
赠别天将
将卜居湖上
暮春遣兴。(二首。)
宋师傅时莹挽(替作)
哭溪谷张相公。(二首。○替作)
大滩舟中待月。将解缆清心楼下。
洪参判霶挽
襄阳怀古
登花山绝顶
幽居春事
次赠俞武仲
与砺山恩津两太守泛江
李知事显英挽
金修撰弘郁母夫人挽
酒席。赵长吉呼韵。
送朴尚之(遾)观察海西。(二首。)
次李直讲咸卿韵
送林东野(堜)丈赴南原
雨后
秋间欲解官还乡。颇动田园之兴。预书见志。
次赵胤之韵。(三首。)
朴校理仲涟(漪)挽
送申汝万(翊全)出牧光州。(二首。)
送李月如出守白川
次赵胤之留别韵
读周子太极图说。道体广博。若无津涯。咏叹之馀。仍成句语。录奉胤之尊兄。
赵佥枢莹中挽
南平康叔席上。呼韵口占。
还乡
新都
拜崇贤书院
次胤之韵。(四首。)
次胤之韵。(三首。)
寄题洪使君大而此君亭
送金大赉赴长沙
奉和乐静。(二首。)
完城府院君崔公鸣吉挽
谢咸卿舍人伻问寄二首诗。用其韵却寄。(余时直北所)
睦监司性之(性善)挽
送夏宁曹公文秀按关东
金顺天光炫挽
夏宁君曹公挽
赵亨伯(仁亨)枉百里驾。过余海上郡斋。留数日而归。感叹至意。临别。使儿辈呼韵题赠。(二首。)
次金修撰文叔寄示韵。兼送文叔赴洛。(三首。)
与金学士文叔,朴洗马大颐,南进士万年。泛安兴前洋。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五
七言律诗
李右相行远挽。(二首。○李公赴燕。到义州病卒。)
咸卿因便有书。且送节箑。聊以诗谢。
北伯李兄(厚源)有书。苦索诗章。聊用写怀奉呈。(二首。)
古意一首。寄金一正(佐明)学士谪居。
又一首。以叙彼此沦谪之怀。
寄人
谢白轩寄惠斑竹诗筒
黄江舟中。次市南韵。仍寄青湖。
赋得忙字。近体二首。题同春宋浚吉明甫池榭。
次咸卿见示韵却寄
有怀沂川学士奉寄近体八句
郡斋风雨。咏怀书壁。
次青湖侍郎晓赴史局。寄乐静大学士。兼示鄙拙韵。
寄安州任通判季方(义伯)
林泰高(<img src='https://c.cnkgraph.com/KMDB/NEWCHAR/KC01013_16.GIF'>)挽
李副学士会(行遇)挽。(三首。)
酒泉清虚楼。次申企斋韵。
题五台山月精寺
题百川石桥
摩诃衍寺。与诸公夜坐闻笛。时小雨。
上毗卢峰
次沈亚使文伯(榥)毗卢峰韵
出万瀑洞。题正阳寺东楼。
次沈文伯题正阳寺韵
出山到金城县馆。次壁上白洲韵。
平康权使君秀夫(俊)寿席题赠
悲金化战场
闻韶阁。次沈文伯韵。
入清平寺
春城送李月如环归
哭清阴相公。(二首。)
金都正尚宓挽
洪监司元老(命耇)改葬挽(与夫人合窆)
重兴之约竟乖。岂但兄之慨慨。仆之恨尤深。盖仆先倡不成故也。谨次来韵。奉呈乐静词案求教。
病怯杯觞。仆有甚于兄。而但世间终不可无此物。今兄便欲绝之。此岂可得。亦恐太过。谨次来韵而反其意求教。
李正井男挽
朴尚书尚之挽
将有南行。次南云卿(龙翼)韵。
成欢涤愁楼。次壁上韵。
皋兰寺。次壁上韵。
闻赵胤之贬钟城。惊占一律却寄。
寄洪大而使北庭
李尚书时昉山亭。次金使君文叔韵。
海上感怀。寄呈青湖二首。
述怀。寄俞学士武仲。
有感近事。又寄一首。
李校理一卿(廷夔)谪戍安兴。寄示一首。
吴持平翮挽
乐静书忽自塞外传到。惊喜之极。如得隔世音问。吟成一律。却寄归使。
永嘉府夫人挽
郑知事广成挽
浦渚赵相公挽。(二首。)
俞参议典叔(榥)挽
宋明甫妻氏挽
哭赵胤之。(二首。)
李弼善迥挽
李舍人季夏(海昌)挽
朴南阳季渊(渟)挽
徐判校秀夫(挺然)挽
崔安山振海挽
金四宰光煜挽
雨中。见邻家小桃盛开。仍以起兴。吟成白体一首。奉呈青湖。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六
五言排律
南薰琴(课制)
次韩退之叉鱼韵(课制)
题桃花夫人庙(课制)
仁烈王后挽章
沈承旨挽(替作)
申领相景禛挽
与泽堂李公,白轩李公会枫溪。席上次白轩韵。
郑参判广敬挽
李参判道章(昭汉)挽
送海恩君尹公履之按关北
仁祖大王挽章
七言排律
有怀台州郑司户(课制)
顷与郑文渊别驾。别于万瀑洞中。去留之际。实难为怀。出山尤切悬往。昨蒙文渊自岭东以书相问。且寄长律一篇。兼示同行沈亚使文伯,权使君秀夫。词意俱美。读来畅然。聊借其韵。以咏鄙怀而复之。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七
五言绝句
宋明甫将行。求余赠言。余久抛笔研。不能为脩辞。只以十绝仰副厚索。甚有愧于汝万诸公也。
夜坐闻雨。(二首。)
寄远
途中望锦江山城
次智严上人韵
洪都尉建中(柱元)坐言事除籍。岁抄叙命又不下。为作五言一绝以唁之。
山栀一盆。送晦谷曹守而。要换栽松怪石。
七言绝句
骥子春犹隔(课制)
押月课韵(替作)
午睡(课制)
夜酌(课制)
戏赠李士谦(行进)
次某人韵
夜雨。沈天以呼韵。
题可兴馆壁
夜坐。儿辈呼韵。
忆黄山
梦见宋明甫
题别大芚山白云庵
七夕
有所思。(二首。)
雨中。李咸卿以诗见邀。仆方患疾未赴。次其韵答之。
次僧轴东淮,泽堂二公韵。
重阳后一日。次赵胤之韵。(二首。)
夜坐台厅待 批。吟呈胤之,方叔两承旨。且请明日见枉。
以监试官。晓往西郊试场。马上口占。呈亚谏金星老(寿益)。
弘济川上。送完南李兄(厚源)。
南归湖中。十六日渡江。
晓发高槽洞。向清辉店。
次天安莲亭金河西韵
怀川。别宋明甫及李草庐泰之(惟泰),金松厓由善(庆馀)诸友。
闻京报倭差又来釜山
鸡龙山( 太祖巡幸处)
得尤庵宋时烈英甫书。以妻儿病患。不得来会。
逢尹伯奋(元举)
答赠友人
晓来风雨大作。有怀乐静吟呈。
朝起。又成一绝。
乐静复用前韵见示。聊获答之。(二首。)
直北所。次咸卿韵。(三首。)
题戊子春帖。(二首。)
与俞武仲泛舟黄山江。至夜深。武仲有绝句。次其韵。
谢青湖使君馈茶惠诗。用韵答之。(二首。)
题白华山僧海淳轴。(二首。)
又以一绝赠淳师
八月。承 召上京。至驹城。逢金文叔。适大雨留滞。二日。
次咸卿韵。赠武仲。(是夜。与武仲同宿广津江阁。明早分手。)
登宁越觉轩洞岭
江陵。拜栗谷先生书院。
登万景台
登佛顶台。台临千丈绝壁。以独木横跨十步许。过之神懔。
登隐仙台。见十二瀑布。
明日。约与诸公登毗卢峰。诸公以雨湿路滑。颇难之。
穴望峰。于山南诸峰。最高且峭削。不能穷其巅。及登众香城回望。则只是眼底培塿。众香之高。于此可知。而自众香上毗卢。又不啻几百仞。其亦壮矣。
上普德窟
万灰庵。见绝粒僧。
次志雄上人韵。却赠。
又次雄上人喜雨韵
枫潭义谌师以二绝见赆。用其韵赠别。(二首。)
智严上人送我至长安寺。以诗见赠。次其韵。
灵桂上人能诗。且善为呗音。自白华来表训。见我临别。赆以二绝。次韵却赠。(二首。)
金化客馆。次清阴相公韵。
访真乐公息庵仙洞
访梅月堂旧居(在影池西。号细香院。)
影池。次清阴相公韵。
清平神秀上人携卷乞句。次其卷中韵。赠之。
八月初五日。乞暇南归。汉江舟中。
隋城尹汝望家留宿。摘栗剪韭夜饮。
鸡岳福林洞。次宋英甫韵。(二首。)
又用其韵。赠英甫。
孤云寺。次武仲韵。
与武仲,汝望坐溪上饮。次武仲韵。
窗外手植碧梧。已长十馀尺。月下影垂。离离可爱。
杨山逢九日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八
封事
甲申封事
甲午封事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九
疏
论丧礼疏
求言应 旨疏
乞解职省坟仍陈天变疏
病辞应教且请处置内狱疏
为人所诬自列疏
论救沈熙世等疏
辞承旨疏
又辞承旨疏
请栗谷,牛溪两先生从祀文庙疏。(替作)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十
疏
辞大司谏疏
辞大司谏及兼带春秋疏
请速完史事疏
辞承旨疏
辞大司谏兼论 圣批未安仍陈所怀疏
乞递大司谏及 实录修撰官归省先墓疏
下乡辞大司谏及兼带春秋疏
又辞 召命疏
辞承旨疏
辞吏曹参议疏
辞递吏曹参议疏
辞大司谏兼陈所怀疏
辞副提学疏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十一
疏
辞吏曹参议疏
辞大司成疏
辞都承旨疏
辞纂辑厅堂上疏
辞大司谏兼大司成疏
辞大司谏兼大司成疏[第二疏]
辞大司谏兼大司成疏[第三疏]
辞兼带大司成疏
谢表里疏
副提学牌招不进乞递疏
复辞副提学兼大司成疏
辞备局有司堂上疏
辞大提学疏
辞大提学疏[第二疏]
辞刑曹判书疏
辞刑曹判书疏[第二疏]
辞大司宪疏
辞吏曹判书疏
复辞吏曹判书疏
辞大提学等诸兼带疏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劄
玉堂论灾异劄
玉堂请不受嫚书。不许西獭入国门劄。
玉堂请勿送信使劄
玉堂请德仁按律劄
请还收大司宪闵应亨等拿 命劄
请还收闵应亨等削黜之 命劄
玉堂请还收儒生杖配停举之 命劄
玉堂请递承旨金素,成楚客。持平朴世模劄。
玉堂应 旨请修省劄
辞吏曹判书劄
辞吏曹判书劄[第二劄]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十三
启
谏院请遇灾修省。下罪己教诘戎兵开言路启。
谏院请饬都元帅避嫌启
谏院请还收宋希进拿鞫。李显英罢推之 命启。
因 上教未安避嫌启
谏院请罢榜改试启
谏院以不论试官见斥避嫌启
谏院请停匿名书省鞫避嫌启
宪府以关节入台席避嫌启
被刑官所斥避嫌启
谏院因洪镐上疏避嫌启
谏院因宪府 批旨未安避嫌启
谏院因玉堂处置更避嫌启
谏院因同僚称病不参齐坐引避启
谏院因同僚诋斥引避启
政院因四馆推缄丑诋。陈辨曲折启。
谏院因宪府启辞引避启
宪府因同僚引避避嫌启
宪府白牌囚人避嫌启
特命出仕后更避启
仪礼经传通解序及篇目请仍旧启
宾厅议启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行状
皇考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兼同知 经筵成均馆事 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 世子师府君家状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十五
杂著
祭外祖母李夫人文
祭姨兄郑弼善震伯(雷卿)文
祭李甥运文
祭李士会文
祭张兄文哉文
祭清阴先生文
祭赵乐静文
答或人书
冠子万增说
殿策问
执策问(二)
金化县洪观察祠宇刱建文
拟汉朝群臣贺亲策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表(庭制)
拟宋朝群臣贺五星聚奎表(课制)
拟汉太师孔光谢赐灵寿杖表(课制)
拟汉李广谢拜右北平太守表(课制)
拟唐魏博节度使田弘正谢命立庙京师表(别试释褐)
拟汉童子郭亮请收葬李固之尸表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十六
附录
世系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十七
附录
行状[金万基]
神道碑铭(并序)[宋时烈]
墓表[宋时烈]
沧洲先生遗稿卷之十八
附录
赐祭文[曹汉英]
祭文[李敬舆]
祭文[洪柱元]
祭文[洪命夏]
祭文[曹汉英]
祭文[李惟泰]
祭文[尹文举]
祭文[宋浚吉]
挽词[李敬舆]
挽词[洪命夏]
挽词[李一相]
挽词[蔡裕后]
挽词[李时梅]
挽词[曹汉英]
挽词[李殷相]
挽词[李端相]
挽词[李惟泰]
挽词[尹宣举]
沧州先生遗稿叙
叙
叙[金镇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