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x 页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跋
跋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386H 页

圣人作而万物睹。品汇遂。我 正考大王以天纵之资。膺千一之期。以作成人才为己任。设为内阁。选年少文臣。旬制月讲。耳提面命。常若父兄之教子弟。严师之训生徒。顾臣贱品。亦忝是选。前后四年之间。 恩遇备至。进而前也则 天语谆谆。馈馔无时。退而私也则 王人翩翩。 赐与相继。此则集贤诸学士之所未有也。摛文夜月。煖炉既罢。而来汝尺地。 锡以嘉实。迎春佳节。煎花未半。而掖隶前导。推 赐珍羞。此则选中诸文臣之所未遇也。旷古殊渥。糜粉难报。而皇天不吊。 弓剑遽遗。虽田野农夫红女之无知。莫不流涕。况臣遭逢千载之会。蒙被陶铸拂拭之 恩者乎。谨蒐旧日 御赐表纸及 御制诗篇。妆为二册。题之曰追报帖。盖取古人追先帝报陛下之意也。时以考阅则紫泥炜煌。云章昭回。念昔 恩遇。不觉涕泪之沾襟也。蝼蚁馀生。勉竭驽钝。或有少酬涓埃之日乎。昔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386L 页

敬书 圣教谨厚礭实四字后
丁巳七月政。以骑郎入北评事副拟蒙 点。大政后次对入侍。时大臣奏曰。今政有未通清而入于北评事望者。政格所未有。铨官请推考。 下教曰。金熙周至今未通清乎。对曰然矣。 教曰。此人不但文识有馀。为人谨厚礭实。当为后进中翘楚。至今未通清。岂非可惜乎。(出政院日记。)
谨。谨慎也。厚。厚重也。礭。坚礭也。实。诚实也。人之有是四者。苟非生质之美。必其务学之至。如贱臣者。发之躁妄而尤悔山积。徇于流俗而习性媮薄。志不能坚固而学不免虚假。四者之目。果何有于臣哉。噫。圣人之教亦多术。孔子之于子产。以恭敬惠义。数其事而称之。子产有是四者。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387H 页

书三溪书院新刊近思录后
呜呼。此即 内赐冲斋先生近思录也。先生当 中庙盛际。与赵静庵,金思斋诸贤。朝夕启沃。皆是书旨诀。其在银台也。尝宣赐近思录一本。又于宰执宴退之席。 命还袖珍小册之遗于 御苑者。寔昭代盛事也。粤在 英庙丙寅。旷感古事。进 览小册。 命召先生后孙之仕于朝者。还之前席。仍书 特旨于书筵大帙以 赐之。逮我 正考甲寅。近臣李益运。承 命采访岭中诸贤古迹。重以是册进。 上深加叹赏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387L 页

洪梅轩先生文集后识
子夏曰。事父母能竭其力。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事父母既竭其力。又能力学不已。此正吾夫子所称馀力学文之义而本末备矣。君子之学。岂有外于是哉。梅轩先生洪公。姿禀温粹。孝友天出。自幼少游戏。非父母之志不行也。酒食温凊之节。惟父母之心是安也。与一兄友爱笃至。尝怡愉于父母之侧。事亲之馀。专心读书。不待师友渊源之藉。而乃于俗学之外。知有古人之学。经史子集。靡不淹贯。而尤用力于洛建诸书。杜门却扫。俯读仰思。以圣贤之言为必可信。圣贤之行为必可行。里中学子挟书坌集。公谆谆诱掖。各因其才而笃焉。荷塘权公。其高足也。尝状公之行而公之始终具矣。独恨公之文散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388H 页

题乡孙事迹后
乡吏之称久矣。周礼。乡大夫正月之吉。受教法于司徒。退而颁之于乡吏。使各以教其所治。周室班爵禄。乡大夫与乡吏。盖如中士下士之位。而逮至五代。乡吏降为户长。有周行逢者以户长捧钱租。其职与乡吏等。我东官防。略遵华制。新罗之季。王室后裔竞用豪武。丽太祖患其难制。以大官谢事者。为户长以镇之。遂为世仕。于今千有馀年。而若安东之权,金两姓。最其著者也。尝见士大夫家谱牒未远。或十五六世二十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388L 页

读书法示儿曹识其后
余六岁受千字文。因入十九史略。记诵课学。不下于侪流。而但厌怠之症太甚。数被长者谴责。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389H 页

书甲乙录后
朱书讲录刊补。即故密庵李先生增删旧本。裒辑群言。以成一书者也。盖先生一生用功在于是书。而犹不敢自以为尽也。其后先师大山先生。以公之宅相。实继其事。自少究精覃思。详说反约。凡有关于是书者。靡不择其精纯。刊除繁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389L 页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390H 页

书金处士状志后
古处士金潜而昭。兴州礼望里人也。性至孝。事父母无违。凡所以悦于亲者。尝竭力以致之。父殁歠粥。期不食菜果。三年不脱衰。父性嗜酒。病革不能饮。遂终身不饮酒。事母。甘旨之奉。温凊之节。不令家人代之。母病。追医访药。多有异应。母常有郁症。欲登高而望远。处士背负上后山之顶。眼力所及。无不手指而历举之。母以为乐。所以悦其亲者皆此类也。及丧居忧。一如前丧。墓在家后一牛鸣地。处士必晨往拜哭。暮亦如之。虽祈寒暑雨不废也。每遇忌日。必素食齐戒以终月。噫。此真孝子之行也。孝子之事其亲。不求之高远卓异之地。而只在日用常行之间。孔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390L 页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铭
内赐中和尺铭
古有天下。律度既同。圣人迭兴。代我天工。礼乐以正。制度重新。 王锡以尺。维岁之春。瀛海楩楠。皇王制作。绳直准平。铢累寸积。许以补衮。烂然天章。 恩及妇孺。荜户龙光。顺天应时。名以中和。心上经纶。以度以裁。 圣考为治。大本达道。视我量衡。勉以规度。臣拜稽首。 天颜咫尺。受言庄之。永世无斁。
玉笛铭(并序)
吾宗皆以新罗敬顺王为鼻祖。而事系邃古。礼乐无徵。曾见东都有玉笛二枚。其声清越有古音。即罗代旧物也。至今传以为宝。今春。于川前宗氏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391H 页

于休我祖。罗代之宗。追惟𨓏迹。水流山空。神物有凭。既缺而续。琅然有音。还魂古乐。万波同息。百世珍藏。远而弥光。其永勿伤。
文章剑铭(并序)
有国家者。必有宗器。宋之斤。周之赤刀。盖亦上世之重宝。而未闻有至今存者。吾宗皆出于新罗敬顺王。罗之距今千有馀岁。而川前宗氏家有一剑。即敬顺王所服也。以文章名者始青溪翁。以是剑授子孙之能文章者。传之云川。云川传之敬斋。敬窝因以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391L 页

湛卢去国。干将埋狱。神铁自流。七星剥落。猗欤罗系。根深枝繁。逮至青溪。旧物犹存。一家相传。以表文章。云汉可抉。龟璧同庄。嗟我后人。盍思淬磨。以世其宝。以振厥华。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上梁文
迂溪书院庙宇重建上梁文
百年之风猷若新。某邱某水。数架之庙宇仍旧。载奂载轮。神理攸安。儒林胥庆。恭惟艮斋李先生。姿资醇美。问学精深。亟蒙大贤之诱提。早从事于诗书六艺。允为后学之师表。奚但止于模范一乡。深思力行。盖有贤契之推许。隐居求志。乃荷 圣朝之华褒。伯丰在晦翁门。独以文雅著。子游为武城宰。尝以弦歌治。眄彼迂溪山水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392H 页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392L 页

开岩亭上梁文
代谢无穷。名区之芜没已久。兴废有数。古亭之轮奂复新。世业重光。江天动色。缅惟先祖开岩别墅。粤在皇明万历年时。家传高逸之风。盖尝时进时退。地得藏修之所。居然我石我泉。故山与莱为邻。望望然去之有意。新居惟洛是食。洋洋乎可以忘饥。此地菟裘以成。几年杖屦遗馥。巨石呀然有吞吐之势。岂不名言在玆。断麓截乎若直方之形。可见所立卓尔。天作地邃。几等闲于风烟。声感气求。惬幽赏于仁智。轴中四韵诗争诵。草木犹被耿光。江上十曲歌相传。林泉倍增颜色。呜呼时移而世变。漠矣山高而水清。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393H 页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393L 页

梅鹤堂重修(저본의 원목차에는 '建' 자로 되어 있다.)上梁文
羹墙寓慕。几叹涂塈之未勤。台池增辉。更见栋宇之新就。合乎其制。乐哉斯丘。盖将仍旧而苟完。岂欲侈大而为美。粤惟梅鹤堂旧宅。乃是孤山翁攸庐。倘佯百年。自有灵壁兰皋之胜。妆点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394H 页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394L 页

裴氏双节闾上梁文
一气在天地。可验或屈或伸。双楔俨星辰。忽睹斯飞斯革。山川增彩。士林耸瞻。粤惟古兴海裴公。实为有国家义士。桑梓礼义之俗。其濡染者深。柏竹忠贞之风。所由来也远。值龙蛇百六之运。匹夫而抱敌忾赴难之心。当貔貅亿万之师。只手而有向前厮杀之力。韩延年之张弮汉塞。奈何蚍蜉无援。南霁云之血指唐城。只知男儿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395H 页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395L 页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祝文
道渊书院蔡樊岩文肃公(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文肃公'을 보충하였다.)复享时告由文
业受陶山。道传涟上。樊翁嗣兴。吾徒有倡。一庙并啜。情礼允惬。往在作噩。斯文一厄。祸同文网。令严邦制。奄撤其右。垂二十岁。士林茹恨。水石吞声。天定胜人。奎运方亨。衿绅赍诚。还奉故位。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396H 页

猗我先生。寒老高足。辉映百代。文章德业。以是传之。猗我樊岩。正礼明义。其揆相参。深深道渊。二老一堂。跻我樊翁。左右洋洋。时运不幸。既举旋废。草树含凄。多士色沮。岁值柔兆。天道重回。爰举缛礼。同好鼎来。象设依然。山川增色。一气昭通。神人胥悦。精爽不昧。陟降庭除。报事伊始。永世无替。(眉叟许先生。)
天运不已。一气孔神。刚大正直。无往不伸。寔钟于人。道义是配。撑亘两间。扶植百代。嗟我先生。天挺人杰。学要经据。行必古则。三朝秉一。如日中天。民之秉彝。愈久洽然。殁而祭社。公议攸同。士有依归。礼宜钦崇。运值阳九。邪沴造糵。中间事变。流水含咽。鬼讪人猜。尚何言哉。天道乃定。复见泰来。人谋既协。 圣恩隆至。旧时爵秩。 先王志事。翼翼旧庙。三老并啜。事有屈伸。道益光白。山川如昨。精爽重临。洋洋丕显。景慕冞深。樽俎净洁。黍稷苾丰。其香始升。若睹英风。一部遗文。剞劂才讫。有不偶然。如待今日。气数倾轧。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396L 页

松川书院奉安文
气钟河岳。质粹奎璋。充养有方。潜心圣学。天人性命。易礼诗书。星历之微。理气之发。融会通贯。左右逢原。度越丽罗。默契朱退。既纯且正。菀为儒宗。早扬 王庭。蹇蹇谔谔。世值百六。谈笑雷霆。再逊遐方。一心平地。天实玉汝。处困愈亨。 舜日重明。首入经幄。发挥曾传。撮要群书。启沃 圣心。黼黻至治。群公交荐。多士攸归。 王曰汝嘉。遂长贤馆。推贤倡学。释经牖蒙。羽翼斯文。垂之百代。乡国瞻慕。永世不谖。邈彼湖南。有侐新庙。眷玆松曲。贤季攸栖。云仍世居。山川秀丽。询谋既久。缛仪将行。相地定方。象设有俨。遗芬不沫。陟降洋洋。士慕益新。吾道重晢。神其监右。惠我光明。
宁海眉山书院奉安文
禀赋之秀。志业之笃。就正有道。辞修行洁。大方模范。当世词宗。忠孝宅心。诗礼从容。深思力学。实践真知。尊贤右文。绰有绳规。世值丙丁。冠裳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397H 页

草谷世德祠奉安文(代本孙作)
显允我公。天赋颖秀。慈详恺悌。文雅雍容。笔法文章。乃其馀事。夙亲有道。许以忘年。有诗在筒。有书满壁。谪仙风味。水月衿怀。筮仕明年。玉佩枯木。巴山之麓。有谷逶迤。归袂翩然。绿苔在户。静中有乐。杖屦逍遥。寒梅送香。翠竹交影。有台嶷嶷。友道成三。隐节清风。辉映百代。往迹寝远。追慕增深。古有徐陈。别祠是刱。云仍聚首。乃经乃营。某水某邱。神宫有侐。爰择吉日。祇荐荔蕉。源远流长。世有令德。恭惟竹老。闻诗趍庭。四贤继之。踵休袭美。合堂同啜。情礼即宜。象设俨然。精爽如在。报祀伊始。勿替引之。
(右三友堂)
家传诗礼。师受性理。才资敏颖。孝友纯至。有觉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397L 页

(右竹坞)
惟塘有水。滢澈无尘。云影徘徊。清荷送馥。君子攸止。馨德清标。授受陶山。全书在案。笃志经学。造诣精明。敛辉韬光。匪果忘世。运值百六。岛夷陆梁。念乱伤神。辞气剀切。遗风洒洒。百岁可兴。凡在后人。景慕曷已。畏垒之奉。人无异评。礼有未遑。多士茹郁。懿我三友。泽厚流长。崇奉别祠。祔我竹老。跻公并啜。允合舆情。日吉辰良。蘋藻净洁。三贤相继。一体揭安。眷玆梓乡。山明水丽。有俨有翼。精爽如临。维祖维孙。陟降一庙。报祀伊始。肃肃其仪。惠我后人。永世无斁。
(右春塘)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398H 页

(右竹牖)
光岳胚毓。笃生贤硕。天资颖迈。夙就问学。私淑陶山。传受厓翁。百年仪范。一世豪雄。居家制行。惟孝与友。应事历变。有礭其守。鹗立朝端。激扬风烈。模楷元礼。志节彭泽。苦心隐德。可质神明。溪翁述诔。鹤老题铭。泽厚流光。百世不朽。幽幽草谷。翼翼新宇。爰祀友台。跻我三贤。古陈氏事。有例可援。一体共享。允合礼情。爰择吉日。揭虔妥灵。懿欤寒溪。嗣有典型。今玆并食。舆颂同然。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398L 页

(右敬庵)
资禀精粹。操履介洁。良玉不磷。猗兰播馥。夙承家训。周旋诗礼。笃志媚学。不屑科第。本之孝友。馀事文章。行峻辞洁。矜式邻乡。推其所得。乐与人同。学子望门。牖迷开蒙。深深旧院。爰得我所。潜心研究。放意容与。豢悦义理。屣脱尘累。孺子食力。德公遗后。流光剩馥。百代未沫。俎豆有设。用荐芬苾。草谷一区。桑梓旧邦。懿我三友。德厚流长。经营别祠。诸贤并祔。一体跻享。古礼亦有。剋日蠲躬。揭虔妥灵。一气昭通。无间幽明。左右洋洋。陟降在庭。报祀伊始。祇荐腥馨。
(右寒溪)
梧山里社改题后升院告由文
猗我先生。介石其贞。笃志研经。蹈规履绳。湖海十年。夷险一节。不陨不挫。伊学之力。昌辰载回。群贤汇征。扬历金銮。进涂方亨。年不饷德。后生无禄。岁在著雍。多士陈白。廷议既同。 王言如綍。嗟谏议士。 赠吏侍郎。恭惟 睿念。迥出寻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399H 页

龙渊书院追享监察安公文(代本孙作)
凤凰之南。淑气氤氲。钟生忠贤。萃于一门。恭惟我公。寔浚其源。生质甚秀。内行兼修。执徐之岁。适在金州。海寇初到。势若风雨。收残赴急。只手撑柱。怒骂羯狗。谈笑刀钜。血涨于沟。魂去为厉。蛮人感义。白而书木。人臣处难。鲜死于职。而无受事。王忾是敌。贤允继之。忠孝全家。馀二百年。众口咸嗟。三叉之洋。赤日苍苍。潮訇飓荡。烈烈其光。节义道学。本无二致。畏垒之设。久有公议。深深龙渊。贤祖尸祝。一室并食。理顺情惬。桑梓旧邦。风烈犹存。民彝同好。士慕弥敦。百载虽远。一理孔彰。其始自今。永世无疆。
鹤麓追远祠奉安文
资挺宏伟。性赋恢旷。济物之志。镇俗之量。笃志力学。博闻多识。易奇诗葩。百家诸说。篆籀声韵。古今名物。无远不即。细大靡阙。丽泽月川。琢磨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399L 页

显允我公。天赋颖秀。笃志媚学。词艺夙就。鲤庭闻礼。鹤老传钵。进修无怠。充养有术。有的其绪。远自陶冈。博学反说。志远心长。世莫我知。高卧林壑。左右贤圣。日用经籍。行修闺庭。教著乡邦。知德之自。闇然其章。饱饫中晚。益笃以专。荷衣蕙带。卒岁盘旋。光启贤嗣。安享绯玉。遗光剩馥。百代未歇。推原反始。敢忽报侑。肇开玆土。粤我天有。家传诗礼。德荫孙支。云仍聚首。议立别祠。维陈徐氏。厥有故事。今玆并啜。情礼俱至。有水涓涓。有原平平。两世豆笾。数间松楹。一气昭通。无间幽明。玆涓吉辰。爰举缛仪。唯诺趍隅。宛若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00H 页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常享祝文
松川书院常享祝文
笃志问学。诚心乐育。启佑后人。于千万亿。
追远祠常享祝文
道通夷险。德济柔刚。泽厚流长。启佑无疆。
(右先祖天有公)
传袭诗礼。琢磨友师。惠哉后昆。陟降在玆。
(右先祖鹤汀公)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祭文
祭大山先生墓所文
于乎先生之殁。在辛丑之岁。是时小子纳拜未久。而先生弃小子。小子无似。何以知先生之万一哉。先生之仪容在目。先生之警咳在耳。善观者犹可以想象兴起。而小子志气愈颓。行己愈薄。不免为乡里之小人。古人所叹。振发于前者未深。则服膺之念易歇。鞭策于后者未继。则唤发之机终迷者。正小子谓也。于戏嘻噫。先生之在世。君子有所恃。小人有所畏。及先生殁而人心日渝。世变层生。举一世贸贸焉。莫知所之。先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00L 页

祭立斋郑公文
家学愚老。师承晚修。菑畬经训。好古敏求。蹴篱睹阃。菀为师宗。远迩咸归。大小群蒙。祥鸾威迟。鸣鹤闻天。 王曰汝嘉。贲于林泉。礼际隆至。素志愈礭。抱我经籍。守我丘壑。顾余奚取。猥承提谕。或赐往复。倾泻肺腑。嗟昔之岁。累然拜门。述我先迹。屡数百言。小子不肖。铭感在臆。悠悠南北。世故多掣。稀奉杖屦。向溯冞切。那知一夜。梁木遽折。公之在世。望若星岳。公之去世。龙徂凤匿。于乎安仿。世道之唏。一瓣心香。来荐灵帏。陟降洋洋。庶无我违。
祭龟窝金公(㙆)文
端良之质。坚礭之志。瑞世之姿。适用之器。早有依归。济以问学。进由科第。就如徵辟。婆娑初服。优游自适。年卲望隆。奄跻卿月。病病陈疏。恳恳衷赤。圣学之要。治道之源。蕴之为德。发之为言。所在尽之。荣及师门。徯公发挥。吾道重光。幼学壮行。随遇而彰。顾余颛蒙。宗末后生。欣庇德宇。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01H 页

祭同枢姜公(宅一)文
郁郁星岑。高插清空。洞壑幽深。众卉葱茏。小屋如扫。一尘不翳。公在在堂。琼佩荷制。终日艮趾。与道从容。琴书在案。篆籀在胸。疏风旷韵。绝意利势。中年声达。 天听皋唳。公起而谢。其退鹢锐。修我初服。友我松桂。君子景福。寿考康宁。我时拜公。公喜而迎。风髯满衿。雪眉覆睫。言笑云云。神采沃烨。搉论古今。上下唐虞。呼韵赋诗。发言成章。私心爱慕。有若偏蒙。谓享颐期。迪我群聋。胡不小留。天卒瞢瞢。飙轮倏举。岁月再迁。声容寝邈。景物依然。夐怀在昔。忧心有忡。瓣香一哭。庶鉴我衷。
祭酉阳权公(思浩)文
酉山一曲。硕人之宅。草木含辉。山水遗馥。公在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01L 页

祭参判李公(龟云)文
于乎。退翁后孙。吾家自出。猗彼门墙。有美生质。温温其气。淳淳其味。源我百行。以及州里。早摘科第。大阐家声。物来而应。芥视浮荣。古家遗韵。末路攸式。岁在涒滩。邪说闯孽。一言叫天。吾道重明。斯文倚重。屹为长城。卷怀林泉。出处惟义。君平两弃。进就无意。仁寿有徵。乃到卿月。所能者天。可警庸碌。缺界无圆。胡不小慭。嗟余鲰生。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02H 页

祭李尚书(益运)文
我来自南。路出隋城。 珠丘入望。有泪盈盈。念昔盛时。群彦汇征。樊翁秉轴。公是高足。赫赫明明。左右朝夕。士生斯时。缊袍华玉。昊天不吊。 龙飞虎逝。鬼魅潜伺。狐狸反噬。敛处江郊。绝意名势。投我簪绂。友我松桂。其将不复。以此终岁。亦有推毂。 王曰格尔。何畁不可。曷任或踬。公在在朝。朝野瞻望。屹若砥柱。仰如灵光。云胡不淑。吾徒之伤。顾余谫劣。才疏识蔑。义理分界。古事名物。窣窣矇黑。两瞳如瞎。使公在世。其庶镇物。熄彼纷嚣。诱我冥埴。皇皇以求。于何能获。匍匐归来。怅然四顾。天宇空阔。云徂鸟度。行人过去。平楚无垠。追惟往昔。何不伤神。寝门一哭。万怀盈臆。公灵不昧。庶几降格。
祭韩尚书徯甫(致应)文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02L 页

祭柳烨如(晦文)文
朋友之墓。草宿不哭。哀杀哭杀。礼由情出。兄殁再周。室馈将撤。我哀不衰。我哭曷已。平生朋友。兄为首指。宿德名门。礼乐贤师。夙就有道。绳墨自持。菽粟之文。篆籀之肠。刚毅果敢。恺悌端良。顾余驽劣。十驾靡及。山石攻玉。间多偲切。岁值柔兆。同室交持。有屹砥柱。多士为恃。秉烛以随。如瘝在己。云胡一夕。遽承凶音。天运人事。若与相寻。哭兄之家。桑海屡迁。哭吾之党。万事茫然。眄彼湖门。群彦濩落。前人未遑。事多盘错。云谁与从。伥然冥埴。我念都灰。我哀靡渴。百务胶扰。一疾膏肓。葬不临竁。祭不瓣香。我哀虽切。我哭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03H 页

祭裴君弼(相说)文(迁厝时)
于乎。君之殁已四十馀年矣。使君而在者。聪颖之资。种绩之学。当为吾辈之指南。后学之师表。而何天之与之厚而夺之速。使君不能卒究大业。使后生辈无所就质也。吁亦悲夫。迩来四十年之间。人事屡变。昔日游从之地。奄成桑海之场。我素岩公与信天翁弃世已久。舜叟与叔明已作泉下人矣。耳边不闻昔日所闻。而处则踽踽。出则伥伥。拊躬悼叹。无所与归。闻君之棺和出世。若可以复见也。樽酒瓣香。扶曳来寻。寒山日落。高树风生。仪形永閟。声响无凭。冞增怆恨。有泪盈盈。灵其有知。庶鉴我衷。
祭郑叔颙(象观)文
有菀者林。风必先吹。或秀禾稼。未实而萎。嗟哉若人。怀宝自珍。玉树临风。天骥出津。锦绣之文。篆籀之肠。鱼鱼其仪。灿灿其章。愚翁之宅。群英辈出。克绍先德。誉望方菀。托我晚契。赫蹄相望。我石尔玉。我瞽尔相。近者吾南。同室分门。楚得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03L 页

祭三从叔父素岩公文
于乎。士固有出而庙堂则致君而泽民。或处乎丘园则范家而式人。惟行与藏虽殊。而功德之及人则均。恭惟我公。自少志学。老而益笃。跻攀分寸。深造精实。 除书到门。闭我山扃。明窗棐几。左右古经。颐我情性。贲我林壑。缜密之工。勤谨之业。家有文献。久多散逸。徯公之诚。合为成帙。家有谱牒。久未修举。徯公之力。赖有考据。家有子姓。亦繁其丽。徯公之教。稍知成就。家有疾病。公必忧形。家有贫穷。公必推诚。吾家之世。大自七翁。继继贤硕。逮至我公。砥柱门闾。匠石后生。此其为政。益有家声。处公廊庙。亦有是道。不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04H 页

祭族兄穆之(熙命)文
于乎惟公。优如其器。伟然其姿。成人气象。粤自髫时。其持己也。绝去渝靡。其与世也。不事韦脂。悦亲有道。常若婴儿。居家有法。俨然老成。勤实为学。日有章程。菽粟语孟。刍豢宋明。小弟愚鲁。自幼与随。十五以前。学以为师。自冠以后。结为文友。白首纷如。仍成知遇。我有所言。公有耳聪。公有所怀。我有心融。偲偲怡怡。忧乐与同。世之兄弟。或相为瘉。惟我与公。绰乎有裕。亲爱辟焉。吾所不辞。百岁在前。罔或违之。云何一疾。遽尔不淑。以公资材。以公器局。俾处庙堂。可镇颓俗。俾作州县。足为循良。其穷也命。晚而升庠。处我宗䣊。菀为栋梁。胡啬之寿。不永厥施。胤子在七。公家白眉。公归未朔。奄然从之。天曷故焉。吾党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04L 页

祭族弟叔明(熙洛)文
嗟叔明乎。吾生未老也。阅世未久也。见时事之可喜者少而可悲者多。中夜以思。陨泣咨嗟。昔余与君。挟册周旋。素岩之前。试以文墨。我后尔先。昔余与君。负笈往从。湖上之门。退而求之。尔敏我惛。昔余与君。释褐游宦。 圣考之世。旬制月讲。我钝尔锐。有事必难。有疑必询。惟君是倚。童发白纷。嗟我无禄。天地崩坼。哲人已远。进退濩落。川城一曲。我庐我田。惟余与君。庶几百年。饮啄以时。优游自适。云胡一疾。忽焉以殁。嗟叔明乎。使君置之纷华波荡之中而不能移也。使君置之忧患困穷之地而不能屈也。行足以式乡里。文足以名馆阁。以如是材之美行之修。而何啬其寿而薄其福。上天之理。有不可识。于乎。今余与君。幽明永隔。此世谁与为适。欲言则长。欲哭则戚。寄哀一奠。有怀盈臆。
祭族弟士健(熙天)文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05H 页

葛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第 405L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