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x 页
重山斋集卷之五
杂著
杂著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62H 页

[义利]
问。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利两间。学者之所当先辨者也。远而求之古今王霸之迹。王道尚义。何为而为义。霸道尚利。何为而为利欤。近以察之身心隐微之间。义理之公。果原于何处。利欲之私。果出于何处欤。均是听鸡也。而善舜利蹠。所为者殊涂。同一见饴也。而养亲沃枢。所喻者异趣。是皆学而能之者耶。抑本乎气质而然耶。虞人贱者也。而能守沟壑之志者何欤。龙川豪士也。而终堕胶漆之盆者何欤。汉祖之中道缟素。果无一分自利之意欤。曹操之不行篡夺。亦有一毫畏义之心欤。其本心真伪之辨。皆可以详言欤。佛家治心。先绝利欲。而自私自利。莫甚于佛。大易垂象。多言利害。而观理制义。莫尚于易。其本原公私之分。亦可以明辨欤。孔明学近申韩。而奉师伐罪。专出于义理。介甫高谈孔周。而刱法毒民。反归于功利。其学术事业。若是其不同者何欤。大抵义者天理之公也。利者人欲之私也。公私有毫釐之差。善恶有天壤之别。故孟子所以费尽心力。只破得枉尺直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62L 页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63H 页

[时务]
问。识时务在俊杰。事有万端。罔非可务。则所谓时务者。果是何事欤。人有万品。莫不有知。则必待俊杰。乃识时务欤。道而曰时中。政而曰时懋。学者之时习。君子之务本。是皆可以谓时务。而亦皆可以谓俊杰欤。东作西成。农事之大务也。而愚夫之不肖。尚与能焉。知人安民。治道之先务也。而帝尧之大圣。亦或难之者何欤。程子曰。论学便须明理。论治便须识体。又曰天生一代之才。足了一代之事。治须识体者。果是时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63L 页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64H 页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64L 页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65H 页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65L 页

[是非]
问。是非两端。一定之理也。如阴阳之相反。如黑白之易卞。彼是则此非。甲非则乙是。是是非非。不可以易者也。然而古今以来。是非多端。或有以是而为非者。或有以非而为是者。或有两是者。或有两非者。或有昨非而今是者。或有前是而后非者。至于是是而非非者。绝无而仅有焉。其故何欤。管蔡之谗周公。魋仓之毁孔孟。绛灌之短贾生。恭显之诋望之。李杜以党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66H 页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66L 页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67H 页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67L 页

[守令]
问。守令牧民之官也。民惟邦本。而民之休戚。系于守令。守令之职。顾不重欤。虞命群牧。并列九官。周官九牧。倡在六卿。岂有轻重之异制欤。如周如唐则外重而内轻。如秦如宋则内重而外轻。岂有得失之可论欤。谷居六府。食首八政。养民之政。食为第一欤。出为良吏。入而宰相。守令之职。与宰相等欤。士元骥足。才非百里。黄霸丞相。损于治郡。或能大而不能小。或能小而不能大何欤。古之良治者。若武城之弦歌。成都之琴鹤。龚黄之循良。召杜之父母。并州之九里润河。山东之一路福星。蜀郡之水怪消灾。东海之大旱致雨。亦有优劣之可言欤。若其为治则或以仁厚。或以刚明。或以廉谨。或以能干。或以神明。或以雅拙。不知孰为要道欤。大抵守令之职。统言之则不过牧民也。而析言之则亦多有牴牾者。束吏莫如严。而严之胜或至于酷。抚民莫如慈。而慈之弊或至于柔。平易近民。则民或恩竭而慢。正直益下。则下或谤兴而怨。不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68H 页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68L 页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69H 页

嫁女戒辞(十三条○辛巳)
妇人深居闺门之内。虽若无关于外事者。而其一言一行符验之著于外者。昭乎难掩。人皆见之。从古以来。自家而国。盛衰兴亡。专系于妇德之善恶。可不戒哉。
[妇有五德]
○妇有五德。其宅心贞而静。其持身端而庄。其出言简而谨。其接人和而顺。其治家勤而俭。
朱子曰。有非非妇人也。有善非妇人也。盖女子以顺为正。无非足矣。有善则亦非吉祥可愿之事也。惟酒食是议。而无遗父母之忧则可矣。此言当终身服膺也。(有非如不能孝敬之类。有善如干与外事之类。)
凡事必禀于家长。毋得以己意擅行。
内言不出于外。外言不入于内。如有相传言语近于交搆离间者。一切禁断。
[凡事舅姑]
○凡事舅姑。一依小学之方。舅姑之所欲者。必先意承顺。有命则勿逆勿怠。虽苦役贱事。犹当竭力奉行。况事之当为者乎。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69L 页

父母之心。如天地之无私。其视诸子诸妇。元无厚薄。惟子能尽孝。则可以悦亲矣。古语曰妻贤夫恼少。子孝父心宽。旨哉言乎。
凡事亲。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饮食欲其适口。衣服欲其便体。居处欲其安身。此是日用常行之事也。至于疾病。则尤当致诚。邀医剂药。当告于夫子为之。舅姑或有过失。则下气怡色柔声以谏。不可自是己见。拂言遽色以忤其意也。
大舜父顽母嚚。常欲杀舜。舜克谐以孝。终乃底豫。先儒论此事曰。只为天下。无不是底父母。此是万世正论也。人子胸中。不可一日忘此义理。
[凡事夫子]
○凡事夫子。惟一于敬而已。虽极和乐。而主于敬则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70H 页

人生斯世。修德饬行之为贵。至于富贵则有命焉。不可以力求也。古之人多赖内助之贤。内助之贤者。或勉以德行。或安贫守约。非劝慕富贵之谓也。卫女戒夫子之诗曰。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汉之桓少君。鹿车归乡。提瓮出汲。助成其夫之高节。此皆贤妇人也。所谓内助者如此。
[兄弟]
○兄弟。同乎一气者也。友爱抚恤。当推其极。苦乐有无。当与之共。若或自有其身。自私其财。一寒一饱。恝然不知。则此非天理也。同是父母之子也。岂可独爱其身而不爱兄弟乎。人之不爱兄弟者。譬若爱护一臂而断弃一臂者也。
[娣姒]
○娣姒。与我同列者也。异姓相聚。志趣或殊。必须务从和顺。不可有一毫争短竞长之心。一室之间。情意乖隔。多由乎言语财利。在言语则彼虽毁我。我则无卞。以财利则彼虽薄我。我则厚施。不要相较。只要相好则虽有不惬者。亦当感服。终归于一心矣。凡在亲戚。亦当推用此道也。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70L 页

○子孙。我所教养者也。自其幼时。必当躬帅以正。教以礼义。不纳于邪径。如书册札翰等事则谆谆劝诱。如杂技游戏等事则一切禁断。如先生长者则必使之亲依。杂流贱人则必使之远避。使其日用之间。言语动作。皆由正直。使其心知善之可慕而恶之可戒。则自无外驰之患也。至于家人细务。最害于心𧗱。有妨于工夫。又不可使小儿亲习也。女子则所业虽异。而其教则同。大抵子女之贤不肖。多由于其母之教。若太任胎教。孟母三迁之类。可见也。
勤谨二字。不可一日忘却。敖惰二字。不可一日任他。此其教子大法也。非惟教子。亦当以此自治也。
[众妾]
○众妾。事我者也。爱而畜之。帅而教之。极其恩意可也。至于嫡庶之分。当谨而严之也。
七去之恶。妒居其一。圣人制法。昭示万世。诗歌樛木之德。史书人彘之恶。祸福之应。亦犹影响。甚可畏也。盖宽厚和平。有容物之量者不妒。如是者。为子能孝。为妇能敬。在丑不争。为人上而能荫覆其下。故其福也厚。妒者一切反是也。
[婢仆]
○婢仆。替我作劳者也。待之以恩。不当以恶。每于日用。授之以职。各行其事。必量能以授之。不可强责以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71H 页

[奉祭祀]
○奉祭祀接宾客。有家之大事也。祭祀之事。齐戒沐浴。必尽其诚。器皿馔品。必务其洁。不诚不洁。则神不顾享。古之人祭则受福。以其诚洁故也。至于或丰或约。惟当称家之有无。盖器皿则宁可约也。排设则必须其丰可也。
祭需不可用不义之物。若人所不欲而强为推贷者。亦是非义也。至若贸易。亦当平从时价。不可抑卖强取也。
冠昏丧祭。是谓四礼。四礼之行。惟从家法。最是送终之事。尤是人子尽诚处。虽当急遽之时。必须安详敬慎。毋或违礼也。
[接宾客]
○接宾客。亦当诚实。不可有厌薄恼苦之心。待客而等分上下者固非也。而客亦有尊卑贵贱之别。此则必问于家长而量宜为之可也。昔陶侃之母。为其子接贤士。至于剪发具馔。莝席饲马。凡于接客。常存此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71L 页

巫觋杂流之人。一切禁断。不可使出入门庭。人家之亲近杂流。崇信鬼神者。未有不败亡者。切宜戒之。
[居家之道]
○居家之道。忍字为上。凡有可怒可怨可憎可惜处。宽心忍过则都无事矣。惟悖于义理。大关家道者。不可不告于家长而处置之也。
怒者人情之难制也。若当怒时。辄忍住而回思。思其有过当处。思其有窒碍难行处。思其事理之是非处。忍过其时。或至中夜则怒亦渐消矣。且怒甲移乙。最可存戒。长者之前。尤当惕念。古人曰人子得过于父母。惟有恭顺静思。引咎自责。庶几可解。今乃忿然。诘责奴婢。恣行箠楚。未有见赦于父母者。此是格言也。有善而不言则其善益彰。有功而不誇则其功益显。自言其善者丧其善。自誇其功者丧其功。谦者万善之基。
不可以富贵骄人。在他人尚然。况于父兄宗族乎。言语最关于人之德性。至于妇女。尤当谨慎。彼喋喋利口。与厉气诟骂者。更无足观也。古语曰妇人之礼语细。诗曰妇有长舌。惟厉之阶。
人有言人之善者。乐闻而和之。有言人之恶者。则更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72H 页

亲庭之言。不可言于夫家。夫家之言。不可言于亲庭。不惟短处不可言。虽长处亦不必言。至如书辞往复。尤不可一毫说到。
治家御众。躬帅以正。则不言而化服矣。其身不正。则虽令而不从矣。借如己不能孝养父母。而责子姓之孝我。我不能敬事夫子。而责臣妾之敬我。我不能爱恤宗族。而责他人之爱我。则盖亦难矣。如欲子姓之孝我。则莫如自我孝亲。欲臣妾之敬我。则必须自我敬夫。欲他人之爱我。则亦从自我睦族。
饮食衣服。妇女之所干也。东人诗曰妇德人难识。徵之别有方。客来看饮食。郎出见衣裳。此乃的论也。凡衣服不可华靡。只取其稳称。饮食不可甘美。只取其精洁可也。
分人以物。不患寡而患不均。饮食又是尤甚者也。诗曰民之失德。乾糇以愆。亦宜存心也。
纺绩女工之事。不可顷刻停辍。杂稗不正之书。不可顷刻披阅也。
[用财之道]
凡用财之道。不用于当用。则归于吝啬。不能修行人事。用于不当用。则归于虚荡。不能保有家业。用度最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72L 页

称贷求请。虽是不能无者。如非万不得已者。则不可向人开口。至于吾心之常所贱恶者。则虽至饿死。不可乞怜也。
仕宦家妇女。或有纳赂请嘱。陷于乱政招谤之归者。凡亲戚邻里妓妾婢仆辈。有以外事来言者。则切宜谢绝也。
[人家事势]
○人家事势。或有难便难处者。妇女褊性。鲜能自克。至于伤其性情者多。此等处。每思古人与他人所当者。尤有甚于我者。宽譬开怀。则便觉安闲矣。如不得于父母兄弟。则思大舜所以处变者何如。而能尽孝悌之道也。如不得于夫子。则思古之弃妇其德何如。而虽至放逐。不发怨咨之言也。如不得于亲戚。则思古之君子其睦族何如。而能至于九世同居也。如贫乏艰难。则思世之流离无告者其穷何如。而至于饿莩也。事到至难处。每将他人较看为好。
世间一种无识底妇人。自行自制。乃乘其夫。专利营私。或遗其亲。人之相亲。猜而间之。人之有善。媢而嫉之。与人言语。必务求胜。闻人过失。必务暴扬。与人以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73H 页

余德行浅薄。有愧乎古人脩身齐家之道者多矣。第当粗习经传。阅历世故。每见人家隆替。多由于妇人。心尝凛然。今当送汝。其为兢惕。尤不容言。盖女子之生。生长于父母膝下。狃于恩爱。未经艰苦。有过易掩。有恶不显。及其嫁也。责望斯重。规模有异。有过难掩。有恶必显。纵或有初。鲜克有终。苟非十分敬慎一心靡解。则将何以助成内治。永终其誉乎。人之骂妇女之无行者。辄并诟其父母。此岂非刻骨乎。今汝之往也。若饬躬操行。宜其家室。则匪独宋氏之福也。吾亦与有幸矣。如或不然。以有非闻焉。则汝将何面目以见我乎。吾家贫寒。无资庄送汝者。只将小册子。略叙日用持身居家之方。以赆汝行。病中呼写。神气昏眩。言虽浅近。意实深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73L 页

右嫁女诫辞。一遍既赠长女之行。又写一通。赠仲女权氏妇之行。吾之所示诫者。前后无异。汝之所受教者。兄弟攸同。潜心铭佩。勿若伯鲁之简可也。
自警诸语
少尝厉志。盖欲建立功名。利益于 国家生民。从事翰墨。无忝乎家世旧业。若学问工夫。则固未尝屑屑也。登科以后。便觉世路险艰。不可以诡遇。故退以家居。渐见外物为轻。实学为重。而惰散成习。且无观善之益。只是为閒界人矣。早衰病痼。与死为邻。点检一生。万念都灰。世道则付之相忘。家业则归于荒坠。旧学则日觉颓废。惟有数事耿耿在心。先墓合祔。碑志禁养等事。尚未遂诚。数件册子若五书分类,三礼节要,国朝名臣录等。亦未蒐辑。家间儿少与士友后生辈中思得可以长进者。告以未卒之志。以为他日需用之地。而命之衰矣。天其遂吾意乎。
士生斯世。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也。先高其见识。次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74H 页

世间人日用事为。或由乎性而害于事。或作于事而害于性。盖有万不齐矣。姑举其槩。得二十八害。(上性字属气质。下性字属本然。)
机关笼络。最害心术。 细琐庸鄙。最害见识。优游姑息。最害立志。 文饰盖覆。最害适道。卤莽粗粗。最害读书。 骄奢淫贪。最害安分。浮躁轻浅。最害持身。 猜克聪察。最害用人。阴贼巧谋。最害享福。 流荡诞言。最害做事。顽率傲慢。最害操行。 迫隘忍刻。最害度量。昏暗懦弱。最害作善。 嬉戏放倒。最害修业。妒贤嫉能。最害养性。 不诚御物。最害通情。尚气任侠。最害服礼。 害物利己。最害为仁。矜善伐功。最害厚德。 修郤报怨。最害公理。逐炎附势。最害名节。 扬恶隐善。最害吉祥。粗㬥忿厉。最害容物。 顾疑迟缓。最害成功。高谈妄想。最害实地。 拘见凿智。最害阔步。见利徇欲。最害固穷。 忘分越俎。最害守约。
右二十八害者。小则丧名辱身。大则败家亡国。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74L 页

为学之道。先辨内外宾主之分。大小轻重之别。无使利胜义怠胜敬。曲掩直私掩公。要其归。只使遏人欲存天理而已。初学趣向。必由于是。圣贤事业。亦不外是。
似是而非。万弊之原。自微而显。万理之本。明辨慎察。无眩于紫朱。毋差于毫釐。此终身日用事业也。
外袪矫饰。内祛私欲。
诗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呜呼。斯言之玷。谨之则尚可为也。斯行之玷。尽不可追也。斯行之玷。改之则尚可追也。斯心之玷。果不可医也。苟欲言行之无玷。莫若以己心为严师也。
欺心出于欲欺人。欲欺人者。必先自欺。故毋自欺。所以制之于内。不欲外以欺人也。妄语出于心不定。心不定者。必有妄语。故不妄语。所以制之于外。必要内定其心也。此诚意所以合内外之道也。苟欲致知于诚意。则先知此合内外之道。欲格诚意之为何物。则先格此合内外之理。透此一关。则其于诚意工夫。果为亲切矣。意既诚焉。则推之万事万物。一一皆实。必无大军游骑之患。此又合内外之道之全体大用也。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75H 页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75L 页

以货利易伦纪者。愿望门而退。以经传文过恶者。愿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76H 页

忧国如家。爱君如父。忧公如私。爱民如子。忧世如病。爱士如色。忧道如贫。爱书如钱。
功名富贵。常思退人一步。道德文章。常思进人一步。待富而养。终无养亲之日。待暇而读。必无读书之时。博施济众。尧舜其犹病诸。鳏寡孤独。文王必先四者。由乎仁而裁以义也。
言不可说尽。事不可做尽。财不可用尽。福不可享尽。偶有所感。录此四句。后见悦心集中。有极类此语者。独势不可倚尽一句。与财不可用尽一句稍异焉。古人意思。亦果一般欤。
晚饭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颜斶之言也。味斯言。固穷而常有至乐。留有馀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馀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馀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馀不尽之福。以还子孙。王氏之铭也。信斯言。处世而常立坦道。
杂录
男正位于外。以治外事。女正位于内。以治内事。天地之义也。男子而居内。躬亲内事。虽周密详尽。而遗大
重山斋集卷之五 第 376L 页

事无大小。皆有经纶。皆有恰好处。道在于日用彝伦之间。推而至于治平。只此道也。心存乎至静至密之中。扩而至于位育。亦此心也。昔人退而耕野。乡党皆化于善。进而为帝王师。天下同被其泽。皆有得于此者也。
应顺论命字之义曰。命虽在天。而亦人之所为也。李泌谓君相造命。非独君相也。虽以一匹夫。而亦自力做事则可以造命也。此言亦有理。若孔孟之不遇于一时。而教被万世者。亦此理也。然夫人而皆以此从事。则或有冒进越分之弊。君子之道。惟自修听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而已。是亦命而已矣。
金而亨常论千古人物。以狄梁公为不可及。此非儒者上等之论也。观栗谷答牛溪书所论狄公处。可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