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师友诗传录 续录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1a 页 WYG1483-089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师友诗传续录
               刘大勤编
问萧亭先生尝以平中清浊仄中抑扬见示究未能领
 会
答清浊如通同清情四字通清为清同情为浊仄中如
 入声有近平近上近去等字须相间用之乃有抑扬
 抗坠之妙古人所谓一片宫商也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1b 页 WYG1483-0893b.png
问五言古七言古章法不同如何
答章法未有不同者但五言著议论不得用才气驰骋
 不得七言则须波澜壮阔顿挫激昂大开大阖耳
问尝见批袁宣四先生诗谓古诗一韵到底者第五字
 须平此定例耶抑不尽然耶
答一韵到底第五字须平声者恐句弱似律句耳大抵
 七古句法字法皆须撑得住拓得开熟看杜韩苏三
 家自得之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2a 页 WYG1483-0893c.png
问古诗以音节为顿挫此语屡闻命矣终未得其解
答此须神会以粗迹求之如一连二句皆用韵则文势
 排宕即此可以类推熟子美子瞻二家自了然矣专
 为七言而发
问唐贤三昧集序羚羊挂角云云即音流弦外之旨否
 间有议论痛快或以序事体为诗者与此相妨否
答严仪卿所谓如镜中花如水中月如水中盐味如羚
 羊挂角无迹可求皆以禅喻诗内典所云不即不离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2b 页 WYG1483-0893d.png
 不粘不脱曹洞宗所云参活句是也熟看拙选唐贤
 三昧集自知之矣至于议论叙事自别是一体故仆
 尝云五七言诗有二体田园丘壑当学陶韦铺叙感
 慨当学杜子美北征等篇也
问律诗论起承转合之法否
答勿论古文今文古今体诗皆离此四字不可
问律诗中二联必应分情与景耶抑可不拘耶
答不论者非拘泥者亦非大概二联中须有次第有开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3a 页 WYG1483-0894a.png
 阖
问律中起句易涉于平宜用何法
答古人谓元晖工于发端如宣城集中大江流日夜客
 心悲未央是何等气魄唐人起句尤多警策如王摩
 诘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之类未易枚举杜子美
 尤多
问谢茂秦论绝句之法首句当如爆竹斩然而断古人
 之作亦有不尽然者何也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3b 页 WYG1483-0894b.png
答四溟(阙/)说多学究气愚所不喜此段愚亦谓然
问七言绝五言绝作法不同如何
答五言绝近于乐府七言绝近于歌行五言难于七言
 五言最难于浑成故也要皆有一唱三叹之意乃佳
问沈休文所列八病必应忌否
答蜂腰鹤膝双声叠韵之类一时记不能全须检书乃见
问萧亭先生论诗修辞为要辞佳而意自在其中未达
 其旨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4a 页 WYG1483-0894c.png
答以意为主以辞为辅不可先辞后意
问乐府何以别于古诗
答如白头吟日出东南隅孔雀东南飞是篇是乐府非
 古诗如十九首苏李录别是古诗非乐府可以例推
问唐人乐府何以别于汉魏
答魏汉乐府高古浑灏不可拟议唐人乐府不一初唐
 人拟梅花落关山月等古题大概五律耳盛唐如杜
 子美之新婚无家诸别潼关石壕诸吏李太白之远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4b 页 WYG1483-0894d.png
 别离蜀道难则乐府之变也中唐如韩退之琴操直
 溯两周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创为亲乐府亦复自
 成一体若元杨维桢明李东阳各为新乐府古意寖
 远然皆不相蹈袭至于唐人王昌龄王之涣下逮张
 祐诸绝句杨柳枝水调伊州石州等词皆可歌也
问王孟诗假天籁为宫商寄至味于平淡格调谐畅意
 兴自然真有无迹可寻之妙二家亦有互异处否
答譬之释氏王是佛语孟是菩萨语孟诗有寒俭之态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5a 页 WYG1483-0895a.png
 不及王诗天然而工惟五古不可优劣
问萧亭先生曰所云以音节为顿挫者此为第三第五
 等句而言耳盖字有抑有扬如平声为扬入声为抑
 去声为扬上声为抑凡单句住脚字必错综用之方
 有音节如以入声为韵第三句或用平声第五句或
 用上声第七句或用去声大约用平声者多然亦不
 可泥须相其音节变换用之但不可于入声韵单句
 中再用入声字住脚耳此说足尽音节顿挫之旨否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5b 页 WYG1483-0895b.png
答此说是也然其义不尽于此此亦其一端耳且此语
 专为七言古诗而发当取唐杜岑韩三家宋欧苏黄
 陆四家七言诸大篇日吟讽之自得其解
问又曰每句之间亦必平仄均匀读之始响亮古诗既
 异于律其用平仄之法于无定式之中亦有定式否
答无论古律正体拗体皆有天然音节所谓籁也唐宋元
 明诸大家无一字不谐明何李边徐王李辈亦然袁
 中郎之流便不了了矣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6a 页 WYG1483-0895c.png
问唐贤三昧集所以不登李杜原序中亦有说究未了
 然
答王介甫昔选唐百家诗不入杜李韩三家以篇目繁
 多集又单行故耳
问宋诗不如唐者或以气厚薄分耶
答唐人主情故名蕴藉宋诗主气故多径露此其所以
 不及非关厚薄
问宋诗多言理唐人不然岂不言理而理自在其中欤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6b 页 WYG1483-0895d.png
答昔人论诗曰不涉理路不落言诠宋人惟程邵朱诸
 子为诗好说理在诗家谓之旁门朱较胜
问昔人论七言长古作法曰分段曰过段曰突兀曰用
 字贯曰赞叹曰再起曰归题曰送尾此不易之式否
答此等语皆教初学之法要令知章法耳神龙行空云
 雾灭没鳞鬣隐现岂令人测其首尾哉
问有以尖岔二字评钟谭王李者何如
答王李自是大方家钟谭馀分闰位何足比拟然后人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7a 页 WYG1483-0896a.png
 评之者有言王李以矜气作之钟谭以昏气出之亦
 是定论
问诗中用典故死事何以活用
答昔董侍御玉虬文骥外迁陇右道龚端毅公鼎孳礼
 部尚书及予辈赋诗送之董亦有诗留别起句云官
 程西北去河水东南流初以为常语徐乃悟其用魏
 主此水东流而朕西上之语叹其用事之妙此所谓
 活用也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7b 页 WYG1483-0896b.png
问钟嵘诗品云吟咏性情何贵用事白乐天则谓文字
 须雕藻两三字文采不得全直致恐伤鄙朴二说孰
 是
答仲伟所举古诗如高台多悲风明月照积雪清晨登
 陇首皆书即目羌无故实而妙绝千古若乐天云云
 亦是而其自为诗却多鄙朴特其风味佳故虽云元
 轻白俗而终传于后耳
问有谓诗不假修饰苦思者陈去非不以为然引蟾蜍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8a 页 WYG1483-0896c.png
 影里清吟苦舴艋舟中白发生等句为證二说宜何
 从
答苦思自不可少然人各有能有不能要各随其性之
 所近不可强同如所谓诗檄用枚皋典册用相如又
 潘纬十年吟古镜何涓一夕赋潇湘及所谓挥豪对
 客曹能始帘阁焚香尹子求皆未可以此分优劣也
问范德机谓律诗第一联为起第二联为承第三联为
 转第四联为合又曰起承转合四字施之绝句则可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8b 页 WYG1483-0896d.png
 施之律诗则未尽然似乎自相矛盾
答起承转合章法皆是如此不必拘定第几联第几句
 也律绝分别亦未前闻
问作律诗忌用唐以后事其信然与
答自何李李王以来不肯用唐以后事似不必拘泥然
 六朝以前事用之即多古雅唐宋以下便不尽尔此
 理亦不可解总之唐宋以后事须择其尤雅者用之
 如刘后村七律专用本朝事直是恶道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9a 页 WYG1483-0897a.png
问孟襄阳诗昔人称其格韵双绝敢问格与韵之别
答格谓品格韵谓风神
问少陵诗以经中全句为诗如病橘云虽多亦奚为遣
 闷云致远思恐泥又如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
 如浮云之句在少陵无可无不可或且叹为妙绝苦
 效不休恐易流于腐何如
答以庄易等语入诗始谢康乐昔东坡先生写杜诗至
 致远思恐泥句停笔语人曰此不足乐故前辈谓诗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9b 页 WYG1483-0897b.png
 用史语易用经语难若丹青二句笔势排宕亦自不
 觉耳
问罗隐诗云中鸡犬刘安过月下笙歌焬帝归人谓之
 见鬼诗然与
答二句最劣此虽谑语亦定论也
问诗有平仄字一句纯用而音节自谐者如桃花梨花
 参差间有客有客字子美此遵何法
答五平五仄体自昔有之颇近游戏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10a 页 WYG1483-0897c.png
问右承鹿柴木兰柴诸绝自极淡远不知移向他题亦
 可用否
答摩诘诗如参曹洞禅不犯正位须参活句然钝根人
 学渠不得
问荆公谓汉人语仍以汉人语对用异代则不类此定
 式否
答在大家无所不可非定式亦非确论也如以左氏国
 语檀弓国策语对汉人语何不可之有推之魏晋巳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10b 页 WYG1483-0897d.png
 下皆然古人又谓经语对经语史语对史语差有理
问诗中用古人及数目病其过多若偶一用之亦谓之
 点鬼簿算博士耶
答唐诗如故乡七十五长亭红阑四百九十桥皆妙虽
 算博士何妨但勿呆相耳所云点鬼簿亦忌堆垛高
 手驱遣自不觉也
问太白送羽林陶将军诗萧亭先生谓古有六句律体
 疑此即是而诸选皆入七言古中何也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11a 页 WYG1483-0898a.png
答六句律体于古有之升庵先生撰六朝律祖记曾载
 之今记忆不真矣
问六朝清平调本是乐府而诸选皆选七言绝句何也
答如右丞渭城朝雨亦绝句也当时名士之诗多取作
 乐府歌之中晚间如伊州石州凉州杨柳枝盖罗缝
 穆护砂等亦皆绝句耳
问短歌行长歌行似非以句之多寡论
答又有满歌行艳歌行行之属当时命名之旨即吴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11b 页 WYG1483-0898b.png
 兢辞亦不能尽通晓更有长歌续短歌歌之名皆非
 以辞之繁简也三曹乐府多以起句首二字命题如
 惟汉十四世所任诚不良即名惟汉行是也
问七言古仄韵韵用平韵其法度不同何如
答七言古凡一韵到底者其法度悉同惟仄韵诗单句
 末一字可平仄间用平韵诗单句末一字忌用平韵
 若换韵者则当别论
问古诗换韵之法应何如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12a 页 WYG1483-0898c.png
答五言换韵如折梅下西州一篇可以为法李太白最
 长于此七古则初唐王杨卢骆是一体杜子美又是
 一体若仿初唐体则用排偶律句不妨也
问古诗忌头重脚轻之病其详何如
答此似为换韵者立说或四句一换或六句一换须首
 尾腰腹匀称无他秘也
问五言忌著议论然则题目有应用议论者只可以七
 言古行之便不宜用五言体耶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12b 页 WYG1483-0898d.png
答亦是看题目何如但五言以蕴藉为主若七言则发
 扬蹈厉无所不可
问或论绝句之法谓绝者截也须一句一断特藕断丝
 连耳然唐人绝句如打起黄莺儿松下问童子诸作
 皆顺流而下前说似不尽然
答截句截句谓或截律诗前四句如后二句对偶者是
 也或截律诗后四句如起二句对偶者是也非一句
 一截之谓然此等迂拘之说总无足取今人或竟以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13a 页 WYG1483-0899a.png
 绝句为截句尤鄙俗可笑
问排律之法何如
答唐人省试皆用排律本只六韵而止至杜始为长律
 中唐元白又蔓延至百韵非古也其法则首尾开阖
 波澜顿挫八字尽之
问五言排律七言排律作法何如
答七言排律即唐人作者亦少近人惟见彭少宰羡门
 曾赋至百韵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13b 页 WYG1483-0899b.png
问排律有多至几十韵者与短篇作法同否
答章法一也特短篇波澜少耳
问竹枝词何以别于绝句
答竹枝咏风土琐细谐皆可入大抵以风趣为主与
 绝句迥别
问竹枝与柳枝相类否
答柳枝专咏柳竹枝泛咏风土竹枝词古人间有专咏
 竹者乃引柳枝之例然不过偶一见耳非原旨也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14a 页 WYG1483-0899c.png
问五言短古似与五言绝相类但中多二句然则中二
 句或如律中颔联颈联应实写耶
答此不必拘
问有一字至七字或一字至九字诗此旧格耶抑俗体
 耶
答格则于昔有之终近游戏不必措意他如地名人名
 药名五音建除等体总无关于风雅一笑置之可耳
问乐府是就其题直赋其事耶抑借以发已意耶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14b 页 WYG1483-0899d.png
答古乐府立题必因一事如琴操亦然后人拟作者众
 则多借发已意
问今人作乐府有用其题而绝不与题相照顾者何也
答古如董逃行与汉末事实更无关涉雁门太守行乃
 颂洛阳令王稚子耳不始今人
问天马引天马行之辨
答天马引是琴曲
问又云鍊句不如鍊字鍊字不如鍊意意何以鍊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15a 页 WYG1483-0900a.png
答鍊意或谓安顿章法惨淡经营处耳
问昔人论诗之格曰所以条达神气吹嘘兴趣非音非
 响能诵而得之犹清气徘徊于幽林遇之可爱微径
 纡回于遥翠求之逾深是何物也
答数语是论诗之趣耳无关于格格以高下论如坡公
 咏梅竹外一枝斜更好高于和靖暗香疏影又高
 于雪满山中月明林下至晚唐之似桃无绿叶辨杏
 有青枝则下劣极矣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15b 页 WYG1483-0900b.png
问昔人谓韵不必有出处字不必有来历其然岂其然
答杜子美苏子瞻诗无一字无来历善押强韵莫如韩
 退之却无一字无出处也
问虞侍制谓诗有十美第二为抛掷何为抛掷
答亦不解或谓撇脱耳
问范德机谓唐人李淑诗苑六格为十三如一字血
 脉二字贯穿三字栋梁等名目不几穿凿乎
答以上二条皆涉穿凿说诗不必尔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16a 页 WYG1483-0900c.png
问苏李诗似可以配十九首论者多以为赓作何也
答录别真出苏李与否亦不可考要不在古诗十九首
 之下其为西汉人作无疑
问高岑似亦微不同或高优于岑乎
答唐人齐名如沈宋王孟钱刘元白皮陆皆约略相似
 惟李杜高岑迥别高悲壮而厚岑奇逸而峭钟伯敬
 谓高岑诗如出一手大谬矣
问王季友诗似晚唐语而所以异于晚唐者何居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16b 页 WYG1483-0900d.png
答王季友诗不多在盛唐自是别调亦非诸大家名家
 之比又如箧中集中诸人皆别调也
问元人诗亦近晚唐而又似不及晚唐然乎否耶
答元诗如虞道园便非晚唐所及杨铁厓时涉温李其
 小乐府亦过晚唐他人与晚唐相出入耳晚唐如温
 李皮陆杜牧马戴亦未易及
问明人诗可比何代弇州可比东坡否
答明诗胜金元才识学三者皆不逮宋而宏正四杰在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17a 页 WYG1483-0901a.png
 宋诗亦罕其匹至嘉隆七子则有古今之分矣弇州
 如何比得东坡东坡千古一人而已惟律诗不可学
 
 
 
 
 
 
师友诗传录 续录 第 17b 页 WYG1483-0901b.png
 
 
 
 
 
 
 
 师友诗传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