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人物库 宋朝
僧皓端五代至宋初 890 — 961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嘉禾张氏子。
九岁舍家。
隶灵光精舍。
习经法。
年弱冠。
四明阿育王寺
受具足戒于希觉律师
由是于南山部义。
通明无壅。
寻从金华云法师
究名数论。
法华经。
遂徇吴兴缁侣之请。
而开导焉。
武肃钱王。
归诚大教。
誉。
召就王府罗汉寺敷演。
复徙真身塔寺。
居无几。
乃依天台玄烛法师
禀止观之道。
撰金光明经随文释十卷。
忠献王赐紫衣。
仍署崇法大德号。
晚年慕庐山远公之为人。
足迹不入俗。
仅二十馀载。
建隆二年。
三月十八日。
坐逝于所居房。
寿七十二。
腊五十。
著述凡七十许卷。
秘书监钱昱
为录其行焉。
释皓端
姓张氏
嘉禾人也。
九岁舍家入灵光精舍。
师授经法如温旧业焉。
年登弱冠受形俱无表。
四明阿育王寺希觉律师盛扬南山律。
则一听旋有通明义门无壅。
寻投金华云法师学名数一支并法华经。
后受吴兴缁伍所请讲论焉。
两浙武肃王钱氏。
召于王府罗汉寺演训。
于真身塔寺宣导。
于时有台教师玄烛者。
彼宗号为第十祖
依附之果了一心三观。
遂撰金光明经随文释十卷。
由是两宗法要一径路通。
忠献王钱氏借赐紫衣。
别署大德号崇法焉。
后誓约不出寺门。
远公之不渡虎溪也。
高尚其事。
仅二十馀年。
身无长衣口无丰味。
居不施关坐唯一榻。
建隆二年三月十八日坐灭于本房。
容貌犹生。
三日焚之于城西。
得舍利于煨烬之末。
俗年七十二。
僧腊五十二。
凡著述传录记赞七十许卷。
学得其门者止八十馀人。
性耿介言无苟且。
一坐之间不谈世论。
唯以佛法为己务。
可谓傅翼之象王矣。
秘书监钱昱尝典秀郡。
躬睹端之标格。
为著行录焉。
释如珙南宋 1222 — 1289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七
释如珙字横川姓林氏永嘉人也。
生有特性,不尝肉食,叔父正则乃为之落发。
初见石田于灵隐,时国清断桥延典藏錀。
及迁净慈,命为首座
元至元十年,有旨授育王,懋畅宗风,行修精实,指示法门,深入玄妙。
敩人行履,自明去来。
一日忽自谓曰:“今年六十六,死日将至,火之乎,土之乎?
”西堂唯庵贯云:“古鄮山中有一片地,荒草凄然,足安舍利。
”因叠石为塔,而自铭焉,词曰:“天生一穴,藏我枯骨,骨朽成土,土能生物,结个葫芦挂赵州壁,永脱轮回起三世佛。
”将殁,书诀而化。
时至元二十六年三月十八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