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地理類
道家類
小說家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也不以自专为德不以物竞为功长坤之理
逆之则伤脾常以四季月末 十八日旭
旦正
坐中宫禁气五息鸣天鼓七吸土官之黄气
入口五吞之补呼之损饮玉醴以致神之和
以补于脾以佐神气则入山 (第 010b 页)
   第三十八神仙
经曰道士鍊水银消沙液珠玉八石以作神
丹服一刀圭飞升天宫身常食气乃得长生

神仙存神食丹乃为真人真人得道上佐上
皇治故真人以水土溟溟浩浩天地溃溃濛
濛不知所存藏万八千岁乃成天地人故真
人以土作人呼吸饮食从骑伏使令土不得
独处人不得独存故言黄土本人之先也真
人去之上升九天世人无道下入黄泉益土
三升子(一作/了)无骨筋(一本/作肋)故九天丈人有言
曰食于天者以身报天上为真人(神仙/戏游)食于
地者以身报地下为尸鬼食于人者以身报
人骨毛弃捐兆欲为道勿食飞鸟天之所生

杀之数数减子寿年人畜食之可以为厨宰
六畜也避六丁神兽类也勿食丁卯兔也丁
丑牛也 丁亥
猪也丁酉鸡也丁未羊也丁巳
蛇也此大禁之六丁神之讳也乘气服丹入
室之时无食生物禁食五畜肉五畜肉者马
(第 009b 页)
   赤松子服气经序
序曰天道悠长万品不齐人生为贵阴阳同
阶天道坦坦修之不迷世何颛愚相随徘徊
生不及踵性命殒颓存亡相感哭泣悲哀何
不服气与仙同栖经曰福莫尚生祸莫大死
子欲长生肠中当清长生不死肠中无滓生
则升仙死化为鬼仙升太清死归土底是以
食谷者智食气者神故曰休粮绝食为生道

阴阳还精为重宝能常行之永寿考何为恣
欲自使老千金送葬无亿兆悲呼哭泣自懊
恼岂若无为服气好修之不释升天浩然小
人居世狂愚急急求荣爱宝贪名好色疲劳
精神破散气力虽获富贵凶命居侧命若朝
露间不容息不能知之服气不食为道也
   神仙绝谷食气经
经曰夫欲学道神仙食气之法常以春二月
三月九日 十八日
二十七日若甲辰乙巳丙
辰丁巳王相成满日可行气也夫欲行气起 (第 005b 页)
诸山川有司迎启
引者将以千万矣临去告二弟曰吾今去便
有局任不得数相往来旦夕相见要当一年
再过来于此山 三月十八日
十二月二日期
要吾师及南岳太虚赤真人游盻于二弟之
处也将可记识之有好道者待我于是日吾
自当料理之有以 (第 015a 页)
   山
大茅山在元符宫南独高处是司命君白鹄
所集处定录君受言大茅山有玄帝时铜鼎
鼎可容四五斛许偃刻甚精好在山独高处
入土八尺许上有磐石掩鼎上玄帝时命东
海神埋藏于此又言玄帝者昔轩辕子昌意
聚蜀山之女生高阳德号颛顼父居若水之
乡顼身陶七河之津是为玄帝也山顶常现

神光谓之丹光一曰天灯旧有石坛石屋今
为殿宇祀三茅君古石像岁以 三月十八日
十二月二日为司命游盼之会四方之人来
山礼觐盛作灵宝斋事今古弗渝也
中茅山在积金山北长岭独高处定录君受 (第 005a 页)
   童大道君
青童大君一号青盖紫童一号斗中真人治
东海大方诸宫东华山丹阙黄房之内乘碧
霞流景云舆带飞青翠羽龙帔从桑林千真
㖟涓子三元真一经㖟太虚赤真人消魔经
以晋代降魏夫人家尝以 三月十八日
十二
月二日与茅司命同至句曲推校学者有传
纪名玉保洞观经一曰云林上玄品
   圣师金阙上宰西极西城总 (第 003a 页)
 上清品篇
二十七代宗师太中大夫凝神殿侍宸养素
观妙先生姓徐讳希和字仲和金陵溧水人
祖父乐施与笪君尤为徐君所敬慕命师以
侍巾舄尝从入朝上嘉其道才清素敕就陛
前承恩为道士冲隐解化奉御笔嗣宗坛政
和四年召请阙及秋还山赐丹台郎转太素
大夫凝神殿校籍宣和三年复被召内廷建

别馆处之四年授前职请归故山敕有司礼
五年三月十八日
降御封香入山有白鹤
天灯之应每坐大静接降仙真侍者窥之唯
闻其语师预知世故常若隐忧靖康之初闭
靖不食一 …… (第 001b 页)
 太清
三十五代宗师通灵至道先生姓任讳元阜

宇山甫溧水人幼负奇质察理幽深神貌超
然绰有仙气薛宗师梦童子揭其坐席曰俞
先生来子慎避席俞即元观蒋公峨眉山见
之有三十五代如阜之语盖蜀中仙去数十
年薛公尝闻斯语矣及师入山薜公曰华阳
再来客也即授以玉书学者骈踵而至嘉定
十六年淫雨宁宗召至阙修大醮师敕水至
坤隅向艮户蹑罡若有禁敕上亦先梦其地
有妖异人所不知也因赐号通灵明年复召
祷雨加至道赐象简冠帔皇后赐之纨扇亲

书特赐妙相真人于上其他赐予悉散贫者
上益加敬 嘉熙三年三月十八日
建斋罢白
众曰吾将佐司命君理忠孝之任宜珍重焉
倏然而逝寿六十四
 赞曰孰谓仙真遗世去之受职于天忠孝 (第 007b 页)
霍山赤城玉洞之府也临去告二弟曰吾今
去便有局任不得数相往来当一年再过来
此山 三月十八日
十二月二日期要吾师及
南岳太虚真人游盻若有好道者吾自当料
理之有心相教训于未悟也
定录真君讳固字季伟 (第 002a 页)
之先时玄宗将求大法请
先生为师竟执谦冲辞疾而退洎七载春玄
宗又欲受三洞真经以其春之三月中官赍
玺书云 其月十八日
尅受经诰是日于大同 (第 005a 页)
             袁桷
往岁在翰苑尝草三茅君制书近句曲外史
寄示陆鲁望朝真词二章盖每岁大茅君十
二月二日相传繇天台归茅山 春三月十八
日复归鲁望所制乃十二月而三月独缺予
不揆用韵以补后章率率字书即纬字古率
字作率吕道士过三茅因书以寄且 (第 003b 页)
在柏枝砻石穴中/此砻小穴甚多难卒分别必须精感得开)
(乃可议入云二日者谓十二月二日依传说/年有两日恐 三月十八日
諠哗杂闹非专请)
(之宜故也左慈以成仙人质见易于俗所以/三月清斋便得入洞长史虽挺分高邈而形)
(识犹 …… (第 013a 页)
前授以要道以入洞门辟兵水之
灾见太平圣君(按中君书云常以二日登山/延迎请祝即请十二月二日)
(不见道 三月十八日
者屡有正月中耳今腊/月二日多寒雪远近略无来者唯 (第 013b 页)
三月十八)
(日辄公私云集车有数百乘人将四五千道/俗男女状如都韨之众看人唯共登山作灵)
(宝唱赞事讫便散岂复有深诚密契愿睹神/真者乎纵时有至诚一两人复患此諠秽终)
(不能得专心自达如此抽引乞恩无因得果/矣唯隐居所住中岩禁断清年得无游杂既)
(去洞隔岭人自/不知至于此也)
良常山西南垂有可住处是
司命往时别宅处也亦可合丹(司命初过江/立宅于此以)
(自荡涤质对神鬼今按垂之 (第 013b 页)
和仕汉位至二千石
将之官乡里亲友会送者数百人亲属荣晏时茅君亦
在座乃曰吾虽不作二千石亦当有神灵之职尅 三月
十八日
之官颇能见送乎在座中众宾皆相然曰此君 …… (第 6a 页)
素策文拜固为定录君衷为保
命君皆例上真故号三茅君焉其九锡文紫素策文多
不具载自有别传其后每十二月二日 三月十八日

君各乘一白鹤集于峰顶也
  张道陵
天师张道陵字辅汉沛国丰县人也本太学书生博采 (第 8a 页)
  圣母尊号
国朝会要曰天禧元年三月六日册上圣母
尊号曰
元天大圣后
先是大中祥符五年制加上圣祖母号候充
州太极观成择日奉上至是诏王旦等行册


  后土皇地祇 (三月十八日
圣生)
天地未分混而为一二仪忧判阴阳定位故
清气腾而为阳天浊气降而为阴地为阳天
者五太相传五夫定位上 (第 012a 页)
 府贵溪县之龙虎山

   三茅真君 三月十八日

茅盈字叔申濛玄孙弟固字季伟次弟衷字
 思和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少秉异操独
 味清虚年十八遂弃家入恒 (第 013b 页)
 而立祠以礼焉

本朝益充拓其庙令有司岁以 三月十八日
 致祭
  石神
神庙在廉州之府城东相传昔人有渔于海
 者见一磐石浮潮而至心知其为神因祝
 曰若得鱼 (第 011a 页)
 明时







师姓王名处一字玉阳号 阳子宁海东牟
人也生于 金熙宗皇统二年壬戌三月十八
日母梦丹霞被体而生七岁无疾死而复苏
由是知死生之事尝山行遇一老翁坐石上
与之语又闻空中人自称玄庭宫主 (第 038b 页)
 与此同体古人所谓虚其室白自生定其
 心道自成信矣哉如珍修之九年彻见千
 里无一物可隐以梁天鉴十三年十一月
  十八日
飞升号全真达道真人此乃九回
 镜中清之旨趣焉此经一句主一事若人
 行得一句即与道合真而为至人也又有 …… (第 053b 页)
 素空也耳之于声也乘空素而达四聪肺
 部童子素明字无英明者日月交合而成
 字始制文字者其知造化乎
携提 日中
(第 054a 页)
  日中
司命接生君字道灵携提者不暂舍
 也凡言日者十句混合五日房三日映玄
 敷 (第 054b 页)
日中
一运珠日为三矜交五帝散日精 (第 054b 页)
日中
司命童 (第 054b 页)
日中
开五晖混化启明日飞
 霞散天日海日自东生之类 (第 054b 页)
日中
真灵乃
 太阳之精在人则坎中之阳两肾间一点
 明莹者 (第 054b 页)
日中
王也 (第 054b 页)
子时
建生
并羽月中晨
 两耳分阴阳故 (第 054b 页)
日中
王月中晨如祖天
 师郁仪结璘之真诀皆主宰日月之神也 (第 054b 页)
卷之三羽三
 (浮云山圣寿万年宫道士赵道一编修)
   王处一
师名处一宁海东牟人玉阳其号也金熙宗 皇统二年壬戌三月十八日
母周氏夜梦红
霞绕身惊寤是日乃生甫七岁尝气绝仆地
移时方苏母惊问曰汝何为而若是曰但知
熟寐不知其他师 (第 001a 页)
东官人亦并来故逆(示云云此当是云 三月/十八日
事见其此日)
(亦有辞/本存也)
二十日梦见司命君君见令取青(此一字章/漫永不可)
(识/也)以呈司 (第 016a 页)
 土气春夏为生长物之始秋冬为成实物
 之终故云惟土终始之也解者解散而隐
 者也正月二月木王而土隐也三月本旺
 十二日土旺 十八日
旺者显示也四月五 (第 00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