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家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本緣部類
般若部類
阿含部類
有此流船。疑是神力。既而共
度乘之。而此小船应时即没。大舟随波鼓
荡。俄得达岸也。
晋沙门释开达。 隆安二年 登垄采甘草。为羌
所执。时年大饥羌胡相啖。乃置达栅中将食
之。先在栅者十有馀人。羌曰夕烹俎。唯达
尚 (第 0409c 页)
度乘之。而此小船应时即没。大舟随波鼓
荡。俄得达岸也。
晋沙门释开达。 隆安二年 登垄采甘草。为羌
所执。时年大饥羌胡相啖。乃置达栅中将食
之。先在栅者十有馀人。羌曰夕烹俎。唯达
尚 (第 0409c 页)
雄第四子。立三年改元玉桓。后自缢死。雄诸子皆为寿所杀)。
(丙申) ○后赵大旱。斗米直金一斤。 (戊戌) 蜀寿(字武考。骧之子。雄之弟。杀期自立。六年改元汉兴。国号汉)。
(十六) 咸康六年。成帝幼冲。 (第 0520c 页)
(丙申) ○后赵大旱。斗米直金一斤。 (戊戌) 蜀寿(字武考。骧之子。雄之弟。杀期自立。六年改元汉兴。国号汉)。
(十六) 咸康六年。成帝幼冲。 (第 0520c 页)
(戊戌) 后燕慕容盛(字道运。宝之庶子。立三年。寿二十九卒。改年建平)。
(十) 北魏是年即帝位。 改元天兴。 道武下诏
曰。夫佛法之兴其来远矣。济益之功冥及
存没。神踪遗法信可依凭。敕有司于京师
建饰容像修整宫 (第 0528c 页)
舍。令信向之徒有所居
正。是岁作浮屠殿二所。谓耆阇须弥。别
构禅房法座。莫不严具焉。 (己亥) 后秦改弘始○后燕改长乐(字道文垂。少子在。位六年寿。
二十三岁)。
后凉吕纂改咸宁○北凉改天玺。 (第 0528c 页)
(庚子) 南凉利鹿孤(乌孤之弟立二年改建和)。
(十一) 是年什法师卒。鸠摩罗什。此翻童寿。天
竺人也。家 (第 0528c 页)
(十) 北魏是年即帝位。 改元天兴。 道武下诏
曰。夫佛法之兴其来远矣。济益之功冥及
存没。神踪遗法信可依凭。敕有司于京师
建饰容像修整宫 (第 0528c 页)
舍。令信向之徒有所居
正。是岁作浮屠殿二所。谓耆阇须弥。别
构禅房法座。莫不严具焉。 (己亥) 后秦改弘始○后燕改长乐(字道文垂。少子在。位六年寿。
二十三岁)。
后凉吕纂改咸宁○北凉改天玺。 (第 0528c 页)
(庚子) 南凉利鹿孤(乌孤之弟立二年改建和)。
(十一) 是年什法师卒。鸠摩罗什。此翻童寿。天
竺人也。家 (第 0528c 页)
皆致敬。禁军
旅无有所犯。有沙门僧朗。与其徒隐于泰山。
帝致书以缯素毡罽钵锡为礼。今犹号朗
公谷焉。 天兴元年 下诏曰。夫佛法之兴其来
远矣。济益之功冥及存没。神踪遗法信可依
凭。其敕有司。于京城建饰容范修整宫舍 (第 0101c 页)
旅无有所犯。有沙门僧朗。与其徒隐于泰山。
帝致书以缯素毡罽钵锡为礼。今犹号朗
公谷焉。 天兴元年 下诏曰。夫佛法之兴其来
远矣。济益之功冥及存没。神踪遗法信可依
凭。其敕有司。于京城建饰容范修整宫舍 (第 0101c 页)
云母经(赤嘴乌等二经杂譬喻抄)
* 中阿含经六十卷(第二出或五十八卷隆安元年十一月十日于东亭寺出 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讫与昙摩难提出者同本沙门道慈笔受见道祖录)
* 增壹阿含经五十一卷(第二出隆安元年正月出与难提本 (第 0505a 页)
* 中阿含经六十卷(第二出或五十八卷隆安元年十一月十日于东亭寺出 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讫与昙摩难提出者同本沙门道慈笔受见道祖录)
* 增壹阿含经五十一卷(第二出隆安元年正月出与难提本 (第 0505a 页)
西凉李高 |后凉吕光龙飞二年 |后燕 永康二年 |北凉沮渠神玺元年 |魏 皇始二年 戊戌 隆安二年
武帝德 元年 |据广武 太初元年 (第 0785b 页)
皇初五年 西秦 |
| |西凉 据箴 |后凉吕氏龙飞三年 |后燕盛 建平三年 |北凉 神玺三年 |魏即帝 (第 0785b 页)
位 天兴元年 魏
太祖下诏曰。佛法之兴其来远矣。济益之
功冥及存没。神踪遗法信可依凭。敕有司
于 …… (第 0785b 页)
开泰定国二寺。写佛经论。造千金像。
每日法集三百名僧(弘明集)。
| 己亥 隆安三年 |据广固 南凉 太初二年 后秦隆帝号称王 弘始元年 |西秦乞伏 |
| |西凉 |后凉篡 咸宁元年 |后燕长乐元年 |北 …… (第 0785b 页)
尚之。将兵讨玄于江陵。玄大惊。长史卞
范之为玄定议。整兵至新亭。元显兵溃。玄入
京。总百揆斩元显等。 二年二月 以玄为大将
军。九月侍中殷仲文散骑常侍卞范之阴撰
九锡文及册命。命玄相国总百揆封十郡为
楚王。加九锡 …… (第 0786a 页)
太元二十一年也。三月
燕主垂亲伐魏。四月卒于上谷之沮阳。还
至中山乃发丧。太子宝即位。曰闵帝。改元 永康。戊戌年 武帝 (第 0787a 页)
慕容盛即位。 年曰建平。
次年改曰长乐。辛丑年昭帝熙光始元年。
至是丁未年懿帝高云。年曰正始。国乱为
凭跋篡灭之。 …… (第 0787a 页)
少子也。据广固(古汴日今青州)。 戊戌岁 称元年。庚子
年德更名备德。即皇帝位(武帝也)。年曰建平。乙
巳年南燕主超太上元年己酉年(晋义熙五年 …… (第 0787b 页)
龙升七年 |太平四年 |迁都 元始元年 |永兴四年 |
古树禅定 释慧持。庐山远法师之弟也。当 晋隆安二年。 辞远公入蜀。止嘉州龙渊寺。白
黑恭敬。升持之堂者皆号登龙门。至是义熙
八年壬子垂诫门徒。遂入定于龙渊 …… (第 0787b 页)
。冀域)。务农息民。国
人悦之。圭寻改称魏王。丙申晋太元二十
一年。圭始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改年曰 皇始。戊戌年 迁都平城(今西京路大同也。郡名云中。单于台白登
在焉。冀域)。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岁五祭宗
庙。 (第 0799b 页)
皇初五年 西秦 |
| |西凉 据箴 |后凉吕氏龙飞三年 |后燕盛 建平三年 |北凉 神玺三年 |魏即帝 (第 0785b 页)
位 天兴元年 魏
太祖下诏曰。佛法之兴其来远矣。济益之
功冥及存没。神踪遗法信可依凭。敕有司
于 …… (第 0785b 页)
开泰定国二寺。写佛经论。造千金像。
每日法集三百名僧(弘明集)。
| 己亥 隆安三年 |据广固 南凉 太初二年 后秦隆帝号称王 弘始元年 |西秦乞伏 |
| |西凉 |后凉篡 咸宁元年 |后燕长乐元年 |北 …… (第 0785b 页)
尚之。将兵讨玄于江陵。玄大惊。长史卞
范之为玄定议。整兵至新亭。元显兵溃。玄入
京。总百揆斩元显等。 二年二月 以玄为大将
军。九月侍中殷仲文散骑常侍卞范之阴撰
九锡文及册命。命玄相国总百揆封十郡为
楚王。加九锡 …… (第 0786a 页)
太元二十一年也。三月
燕主垂亲伐魏。四月卒于上谷之沮阳。还
至中山乃发丧。太子宝即位。曰闵帝。改元 永康。戊戌年 武帝 (第 0787a 页)
慕容盛即位。 年曰建平。
次年改曰长乐。辛丑年昭帝熙光始元年。
至是丁未年懿帝高云。年曰正始。国乱为
凭跋篡灭之。 …… (第 0787a 页)
少子也。据广固(古汴日今青州)。 戊戌岁 称元年。庚子
年德更名备德。即皇帝位(武帝也)。年曰建平。乙
巳年南燕主超太上元年己酉年(晋义熙五年 …… (第 0787b 页)
龙升七年 |太平四年 |迁都 元始元年 |永兴四年 |
古树禅定 释慧持。庐山远法师之弟也。当 晋隆安二年。 辞远公入蜀。止嘉州龙渊寺。白
黑恭敬。升持之堂者皆号登龙门。至是义熙
八年壬子垂诫门徒。遂入定于龙渊 …… (第 0787b 页)
。冀域)。务农息民。国
人悦之。圭寻改称魏王。丙申晋太元二十
一年。圭始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改年曰 皇始。戊戌年 迁都平城(今西京路大同也。郡名云中。单于台白登
在焉。冀域)。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岁五祭宗
庙。 (第 0799b 页)
食。每
至夏坐讫龙辄化作一小蛇。两耳悉白。众
咸识是龙。以铜盂盛酪置龙于中。从上
座至下行之遍乃化。 去年 辄一出显亦亲见。
后至中天竺于摩竭提邑波连弗阿育王
塔南天王寺得摩诃僧祇律。又得萨婆多律
抄杂阿毗昙 (第 0338a 页)
至夏坐讫龙辄化作一小蛇。两耳悉白。众
咸识是龙。以铜盂盛酪置龙于中。从上
座至下行之遍乃化。 去年 辄一出显亦亲见。
后至中天竺于摩竭提邑波连弗阿育王
塔南天王寺得摩诃僧祇律。又得萨婆多律
抄杂阿毗昙 (第 0338a 页)
义。吐词粲
然成文。时王弥在座。感悟增敬。珣问法网。道人阿弥
所得如何。答曰。大略全是。小未精到耳。 明年 珣又集
京师义学沙门慧持四十馀人。更请重译中阿含。罽
宾国沙门僧伽难叉执梵本。提婆翻为晋言。书成。妙 (第 0076a 页)
然成文。时王弥在座。感悟增敬。珣问法网。道人阿弥
所得如何。答曰。大略全是。小未精到耳。 明年 珣又集
京师义学沙门慧持四十馀人。更请重译中阿含。罽
宾国沙门僧伽难叉执梵本。提婆翻为晋言。书成。妙 (第 0076a 页)
世间。无刹不现。往贤感通事迹。历
䆊昭然。各为纂集。以劝进修。斯诚铃铎方来。津梁末
路之最方便门也。 戊戌秋。 予辑金刚持验。巳有流通
小引。敬恳同人。兹刻净土。法华。华严。观音持验诸纪。
搜采载籍。徵信古今。颇 (第 0648b 页)
䆊昭然。各为纂集。以劝进修。斯诚铃铎方来。津梁末
路之最方便门也。 戊戌秋。 予辑金刚持验。巳有流通
小引。敬恳同人。兹刻净土。法华。华严。观音持验诸纪。
搜采载籍。徵信古今。颇 (第 0648b 页)
倾国来观。后世造龛。皆以豪为式。其
龛东西深三十八丈。南北四十四丈四尺。
后魏太祖道正皇帝拓跋圭。 天兴元年。 造耆
阇崛山图一所。加以绩饰。莫不严具焉。
晋义熙七年。王荆州殷夫人。创造东青园寺。
寺中造法花 (第 0013b 页)
龛东西深三十八丈。南北四十四丈四尺。
后魏太祖道正皇帝拓跋圭。 天兴元年。 造耆
阇崛山图一所。加以绩饰。莫不严具焉。
晋义熙七年。王荆州殷夫人。创造东青园寺。
寺中造法花 (第 0013b 页)
经
者。我必守护。智后往西域。不知终处矣。
*** 晋沙门释慧达十九
释慧达。诵法华经为常业。以 晋隆安二年。 于
北泷上。掘甘草。于时羌饿。捕人食之。达为羌
所得。闭在构中。彼中有多人众。先羌择肥者
食之。达一 (第 0076b 页)
者。我必守护。智后往西域。不知终处矣。
*** 晋沙门释慧达十九
释慧达。诵法华经为常业。以 晋隆安二年。 于
北泷上。掘甘草。于时羌饿。捕人食之。达为羌
所得。闭在构中。彼中有多人众。先羌择肥者
食之。达一 (第 0076b 页)
荡。顷刻达岸。时巳入夜。
行旅久绝。何得此舟。信是菩萨神力所致。(出法苑珠林)
** 晋释开达 隆安二年。 岁大饥。羌胡日杀人而食。害者
不可胜计。达时适登垄采甘草。为羌所执。置一栅中。
先在栅十馀人。皆为所 (第 0093a 页)
行旅久绝。何得此舟。信是菩萨神力所致。(出法苑珠林)
** 晋释开达 隆安二年。 岁大饥。羌胡日杀人而食。害者
不可胜计。达时适登垄采甘草。为羌所执。置一栅中。
先在栅十馀人。皆为所 (第 0093a 页)
世间。无刹不现。往贤感通事迹。历
祀昭然。各为纂集。以劝进修。斯诚铃铎方来。津梁末
路之最方便门也。 戊戌秋。 予辑金刚持验。巳有流通
小引。敬恳同人。兹刻净土。法华。华严。观音持验诸纪
搜采载籍。徵信古今。颇殚 …… (第 0063a 页)
明释行仁
* 明释永宁
* 明释明勋
* 明童子
* 明郡丞龙得孚
* 明朱 元正 先生
* 明邑令王立毂
* 明尤弘远
* 明葛琬
* 明太仆陈济生
* 明工部谭 …… (第 0064c 页)
晋燉煌郡释昙摩罗刹
华言法护。本姓支氏。八岁出
家。诵经日万言。志弘大道。遍游西域诸国。赍梵经还 中夏。 遂译出贤劫正法华诸部。晋武末。隐居深山。山
有清涧。恒取澡漱。后忽以秽触而竭。师徘徊叹曰。人
以凉德 (第 0065a 页)
祀昭然。各为纂集。以劝进修。斯诚铃铎方来。津梁末
路之最方便门也。 戊戌秋。 予辑金刚持验。巳有流通
小引。敬恳同人。兹刻净土。法华。华严。观音持验诸纪
搜采载籍。徵信古今。颇殚 …… (第 0063a 页)
明释行仁
* 明释永宁
* 明释明勋
* 明童子
* 明郡丞龙得孚
* 明朱 元正 先生
* 明邑令王立毂
* 明尤弘远
* 明葛琬
* 明太仆陈济生
* 明工部谭 …… (第 0064c 页)
晋燉煌郡释昙摩罗刹
华言法护。本姓支氏。八岁出
家。诵经日万言。志弘大道。遍游西域诸国。赍梵经还 中夏。 遂译出贤劫正法华诸部。晋武末。隐居深山。山
有清涧。恒取澡漱。后忽以秽触而竭。师徘徊叹曰。人
以凉德 (第 0065a 页)
按学佛考训。陈太建二年。建灵利。高十有五丈。下安
佛爪。长二寸。阔一寸。藏诸宝箧。光飞五色。焰起一寻。
传以为异。
太建十四年。后主即位。设无碍大会 按陈书后主
本纪。太建十四年正月丁巳。即皇帝位。甲戌设无碍
大会于太极前殿。秋九月丙午。设无碍大会于太极
殿。舍身。及乘舆御服。大赦天下。
* 北魏 太祖天兴元年。 诏京城作五级佛图。脩禅堂。及沙门
座 按魏书太祖本纪。不载 按释老志。魏先建国
于元朔。风俗淳一。无 …… (第 0007c 页)
沙门僧朗。与
其徒。隐于泰山之琨[王*而]谷。帝。遣使致书。以绘素旃罽
钵锡为礼。今犹号曰朗公谷焉。 天兴元年。 下诏曰。夫
佛法之兴。其来远矣。济益之功。冥及存没。神踪遗轨。
信可依凭。其敕有司。于京城。建饰容范 (第 0007c 页)
佛爪。长二寸。阔一寸。藏诸宝箧。光飞五色。焰起一寻。
传以为异。
太建十四年。后主即位。设无碍大会 按陈书后主
本纪。太建十四年正月丁巳。即皇帝位。甲戌设无碍
大会于太极前殿。秋九月丙午。设无碍大会于太极
殿。舍身。及乘舆御服。大赦天下。
* 北魏 太祖天兴元年。 诏京城作五级佛图。脩禅堂。及沙门
座 按魏书太祖本纪。不载 按释老志。魏先建国
于元朔。风俗淳一。无 …… (第 0007c 页)
沙门僧朗。与
其徒。隐于泰山之琨[王*而]谷。帝。遣使致书。以绘素旃罽
钵锡为礼。今犹号曰朗公谷焉。 天兴元年。 下诏曰。夫
佛法之兴。其来远矣。济益之功。冥及存没。神踪遗轨。
信可依凭。其敕有司。于京城。建饰容范 (第 0007c 页)
在邯郸。秦主请以华国。天下之宝。不可自专。
当与同之也。自是亮名益重(本传)。
丁酉 孝武改大明。 次年 诏昙宗法师。忏罪。上因曰。
朕何罪而劳卿为忏。宗曰。舜称。予违尔弼。禹曰。万方
有罪。在予一人。陛下 (第 0159c 页)
当与同之也。自是亮名益重(本传)。
丁酉 孝武改大明。 次年 诏昙宗法师。忏罪。上因曰。
朕何罪而劳卿为忏。宗曰。舜称。予违尔弼。禹曰。万方
有罪。在予一人。陛下 (第 0159c 页)
炷香添瓶不离座右。暮夜则潜入沼中。日
以为常。至译经毕遂绝迹不见。
七年。法师法显自西域还。初显于 隆安二年 同慧景.
昙整等入西域求法。渡流沙迷失路。以日准东。西视
人骨处进行。遭热风恶鬼不[(厂@((既-旡 …… (第 0128c 页)
。汉初沙门皆衣赤布。后乃易以杂色。
太祖生知信佛。初平中山经群国。见沙门皆致敬。禁
军旅无有所犯。 天兴元年 诏曰。佛法之兴其来远矣。 (第 0130b 页)
以为常。至译经毕遂绝迹不见。
七年。法师法显自西域还。初显于 隆安二年 同慧景.
昙整等入西域求法。渡流沙迷失路。以日准东。西视
人骨处进行。遭热风恶鬼不[(厂@((既-旡 …… (第 0128c 页)
。汉初沙门皆衣赤布。后乃易以杂色。
太祖生知信佛。初平中山经群国。见沙门皆致敬。禁
军旅无有所犯。 天兴元年 诏曰。佛法之兴其来远矣。 (第 0130b 页)
皇始二年诏赵郡法果为沙门统。帝生知
信佛。初平中山所经郡国。见沙门皆致
敬。禁军旅毋得有犯。 天兴元年。 诏于京城建五级浮图须弥殿耆
阇山禅房讲堂。悉务壮丽。
*** 明元(嗣太祖子)
永兴元年。诏封法 (第 0353c 页)
信佛。初平中山所经郡国。见沙门皆致
敬。禁军旅毋得有犯。 天兴元年。 诏于京城建五级浮图须弥殿耆
阇山禅房讲堂。悉务壮丽。
*** 明元(嗣太祖子)
永兴元年。诏封法 (第 0353c 页)
角法
不胜。诏道士并从剃度。自是齐境并无道
士。
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并罢释道二教(已上道教)。 晋安帝隆安二年。 桓玄辅政。诏沙汰僧尼。庐
山远法师上书力辨遂寝。
陈后主至德三年。朝议令僧尼无业者皆休
道。智禅师 (第 0471a 页)
不胜。诏道士并从剃度。自是齐境并无道
士。
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并罢释道二教(已上道教)。 晋安帝隆安二年。 桓玄辅政。诏沙汰僧尼。庐
山远法师上书力辨遂寝。
陈后主至德三年。朝议令僧尼无业者皆休
道。智禅师 (第 047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