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釋家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法華部類
州。屡请入
城建大功德。及感病迎之倍扛不起。少日而
薨。高祖昔在荆陕。宿著恳诚。屡遣上迎终
无以致。 中大通四年三月。
遣白马寺僧琎主
书何思。远赍香华供养。具申丹款。夜即放光
似随使往。明旦承接还复留碍。重谒请祈方
(第 0385b 页)
从往。四众应慕送至江津。 至二十三日

于金陵。去都十八里。帝躬出迎。竟路放光相 …… (第 0385b 页)
续无绝。道俗欣庆叹未曾有。在殿 三日。
竭诚
供养(一云停中兴寺)设无遮大斋 (第 0385c 页)
二十七日。
从大通
门出入同泰寺。 (第 0385c 页)
其夜
像大放光明。敕于同泰
寺大殿东北起殿。三间两厦。施七宝帐坐。以
安瑞像。又造金铜菩萨二躯。筑山穿池奇 (第 0385c 页)
壬子  梁 中大通四年
魏孝武帝修史曰 (第 0799a 页)
出帝 永熙元年四月
改元 |
| 癸丑 中大通五年 |永熙二年 |

梁二月二十六日。帝幸同泰寺。讲金刚经三
七日。设 (第 0799a 页)
子 |四 |二 二月帝废 |
| | |后废帝 |讳朗。普泰元年六月高欢立帝于信都改元中兴元年至 二年四月
废之 |
| | |出帝 |讳 (第 0199a 页)
普泰二年四月
即位改元太昌 (第 0199a 页)
元年六月高欢立帝于信都改元中兴元年至二年四月废之 |
| | |出帝 |讳脩广。普泰二年四月即位 改元太昌
…… (第 0199a 页)

| | | 太昌元年 十二月
又改永熙 |
| | |永熙元年 |
| 癸丑 |五 |二 |
| 甲寅 |六 |三年十月帝 …… (第 0200a 页)
文皇帝 |讳宝炬。京兆王愉之子宇文泰奉帝即位 |孝静帝 |讳善见。高欢奉帝即位。 改元永熙。
三年为天平 |
| | | |天平元年 |
| 乙卯 |大同元年 |大统元年 |二年 (第 0200a 页)
器一十六事充祭。礿绢百束为赙助之礼(诔文见宝林传)
十二月二十八日。魏诏奉全身塔于熊耳山定林寺。 后三年。
武帝闻魏使宋云见之葱岭。手携只履而归。
即以所闻并魏启圹事。制始末行实。唐代宗谥曰圆
觉大师。塔名空 (第 0289c 页)
夕一遍。三十馀年后。数夜之
中。必有道人。自称愿公。容止非凡。听诵赞
叹。呼诜为上行先生。授香而去。 中大通四年
(第 0030c 页)
三月十一日。
中时卧。惊觉曰。愿公复至。当不
得停。会无痛恼。颜色不变。言终而卒。年七
十八。舍园宅为寺。即若上行 (第 0030c 页)
舒足。遽有神从地出扶之。还令跏趺。一定以
七日为期。盖其晚年如此。徙怀州马头山。魏孝明帝
三诏不起。 永熙元年。
孝武帝为立禅室于尚书谷。徒
侣骈拥。给奉丰缛。诏定州剌史娄睿。彭城王高攸。迎
至文墨之大冥山。创开归 (第 0312a 页)
高句丽开法之始。时当开土王五年.
新罗奈勿王四十一年.百济阿莘王五年。而
秦符坚送经像后二十五年也。 是后四年。

显西入天竺。又二年罗什生来。玄高法师生
焉。晋义熙初。师复还关中。唱道三辅。长安人
王胡之叔父某 (第 1017a 页)
视经
七日又见一叟请书而退。此树叶绿花红扶
疏尚在。又感异鸟。身赤尾长形如翡翠。相
随栖息出入树间。 中大通四年
梦见旧宅。白
壁朱门赫然壮丽。仍发愿造寺。诏乃号为
本生焉。大同一年又敕。改所居竹山里。
为智者里。 (第 0469c 页)
孝明帝夙
承令德。前后三召。乃辞云。普天之下莫非
王土。乞在山行道不爽大通。帝遂许焉。乃
就山送供。 魏孝武永熙元年。
既召不出。亦
于尚书谷中为立禅室。集徒供养。又北转
常山。定州刺史娄睿。彭城王高攸等。请至
又默之大 (第 0554a 页)
。六时礼忏。诵法华经。每日一遍。
忽于夜后见一道人。自称愿公。容止甚异。呼铣为上
行先生。授香而去。 中大通四年。
昼寝。忽惊觉曰。愿公
复来。不可久住。言终而化。举室咸闻空中唱上行先
生。巳生弥陀净域矣。武帝敬之。 (第 0069c 页)
场。六时礼忏。诵法华经。每日一遍。夜中忽见一
道人。自称愿公。容止甚异。呼诜为上行先生。授香而
去。 中大通四年。
昼寝。忽惊觉曰。愿公复来。不可久住。
言讫而逝。举室咸闻空中唱云。上行先生。巳生弥陀
净域矣。时年七 (第 0293c 页)
魏庄帝(戊申止辛亥)
* 庾诜
* 僧照
* 魏武帝(壬子止甲寅)
* 僧稠 (壬子壬申庚辰)
魏文帝(乙卯止辛未)
* 刘协
* 宇文泰(丙辰乙丑)
* 植相
* 高王 (第 0004c 页)
上皇帝。上皇徙居崇光
宫。宫在北苑中。又建鹿野寺。于苑之西山。与僧居之。
时谈禅理(北史) 壬子(泰豫元)
(二) (第 0041c 页)
四月
太宗崩。在位八年。至治克昌。造丈八金像。旦食
常斋。日诵般若。爰感舍利。造弘普寺(六帖)○魏西域吉 (第 0041c 页)
作乱累及
景系晋阳狱。景祐至心诵经。枷锁自脱。帝
闻其异贷出之。

*** 孝武(脩广平王之子) 永熙元年。
洛京平等寺建浮图成。帝设万
僧斋。石像俯首终日。大众感其神应。

二年。永宁寺大浮图灾火。三月不息。 (第 0356a 页)
十一年 | |
|  普通(庚子)七 |
| | | |第十仇冲王 钳知子母□女辛丑立理十二年 中大通四年壬子
纳土投罗自首露王国除壬寅至壬子合四百九十年国除 |
|  大通(丁未)二 |
| 罗 |丽 |济 (第 0958c 页)
世宗角干。二茂
刀角干。三茂得角干。开皇录云。梁中大通
四年壬子降于新罗。

议曰。案三国史。仇衡以 梁中大通四年

子纳土投罗。则计自首露初即位东汉建
武十八年壬寅。至仇衡末 (第 0985c 页)
壬子。
得四百九
十年矣。若以此记考之。纳土在元魏保定
二年壬午。则更三十年。总五百二十年矣。
今两存之。 (第 0985c 页)
肃肃。学侣诜诜。通被慈悲。义无
偏党。大通元年。县中长宿傅普通等一百人。诣县令
范胥。连名荐述。又以 中大通四年。
县中豪杰傅德宣
等道俗三百人。诣县令萧诩。具陈德业。夫以连城之
宝。照庑之珍。野老怪而相捐。工人迷而 (第 0122a 页)
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
此诗传于天下。为世所重。是后。精修经藏。深證无生。
世间辞句则鄙而不为也。 中大通四年。
师梦见旧宅
尽朱门白壁。及寤。便发心以宅为寺。遂奏请置寺。谓
此地本是我生育之所。因立名为本生寺。又 (第 0126a 页)
三返。魏主意弥笃。祖乃受之。自
尔缁白之众。倍加信向。

辛亥三年(魏普泰元年)

祖在少林。 壬子
(第 0129a 页)
(魏永熙元年)


癸丑五年。 (第 0129a 页)
道场。六时礼忏。诵法华经每日一遍。夜中忽见
一道人自称愿公。容止甚异。呼彦宝为上行先生。授
香而去。 中大通四年
昼寝。忽惊觉曰。愿公复来。不可
久住。言讫而逝。举室咸闻空中唱云。上行先生巳生
弥陀净域矣。时年七十 (第 020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