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類
地理類
金石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傳記類
雜史類
史評類
載記類
現代詩類
永新县之禾江。西有升乡寨巡检司。西南有砻头寨巡检司,寻废。
临江府元临江路,属江西行省。太祖癸 卯年为府。 领县四。东北距布政司二百七十里。
清江倚。东有阁皂山,亘二百馀里。南有赣江,一名清江,有清江镇
临江府元临江路,属江西行省。太祖癸 卯年为府。 领县四。东北距布政司二百七十里。
清江倚。东有阁皂山,亘二百馀里。南有赣江,一名清江,有清江镇
诸暨府西南。元诸暨州。大祖己亥年正月改诸全州。丙午年十二月降为诸暨县。西南有新城,在五指山下,太祖癸 卯年,李文
忠所筑。西有长山,又有五泄山。南有句乘山。又有浣江,即浦阳江,亦曰青弋江。又西南有长清关、西有阳塘关
七万道,钞三万定。于上都和籴。二十二年,以钞五万定,令木八刺沙和籴于上都。诏江南秋收。官为定例收籴。 次年,
减价出籴。二十三年,发钞五千定市籴沙、静、隆兴军粮。二十四年,官发盐引。听民中粮,又以扬州、杭州盐引
黎围东平,先登陷阵,生挟二将以还。明年,从攻延安,不克,矢中右股。攻鄜州克之,禽金骁将张铁枪以献。又 明年,
从攻凤翔不下。
十八年,从嗣国王孛鲁征西夏。明年,克银州。二十一年三月。从郡王带孙围李全于益都,全降,所属三十馀城悉下。 太宗元年。 入觐。命与札刺亦儿台豁儿赤徵辽东。三年,又同徵高丽,克受、开、龙、宣、泰、葭等十馀城。高丽惧,请和,
十八年,从嗣国王孛鲁征西夏。明年,克银州。二十一年三月。从郡王带孙围李全于益都,全降,所属三十馀城悉下。 太宗元年。 入觐。命与札刺亦儿台豁儿赤徵辽东。三年,又同徵高丽,克受、开、龙、宣、泰、葭等十馀城。高丽惧,请和,
阿刺浅长身美髯,雄勇善骑射,每战被重铠,驰突如飞。兼通蒙古、汉语,前后凡九使金,皆得要领。 太宗即位,
设诸色站赤,命阿刺浅与脱忽察儿董其事。卒,年百十有八岁。赠推忠佐命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
甫斌于溱水上,万奴别将断真阳路,怀诸军迫击至陈泽,斩获有功。金宣宗立,万奴累擢咸平招讨使。
太祖九年, 与耶律留哥战归仁北,败绩。金主御下严,万奴丧罪不自安,又闻车驾南迁,思据地自擅。忌东北路招讨颜铁哥兵 ……铁山,体访消息。后审其果叛,乃诏谕高丽及辽东行省平章温迪罕哥不霭讨之。万奴又与再不霭相结。
太宗即位, 先命札剌用亦儿台徵辽东,请不霭走死,乃进徵高丽,且遣也速迭儿为札剌亦儿台后援。高丽平。五年,命诸王阿
太祖九年, 与耶律留哥战归仁北,败绩。金主御下严,万奴丧罪不自安,又闻车驾南迁,思据地自擅。忌东北路招讨颜铁哥兵 ……铁山,体访消息。后审其果叛,乃诏谕高丽及辽东行省平章温迪罕哥不霭讨之。万奴又与再不霭相结。
太宗即位, 先命札剌用亦儿台徵辽东,请不霭走死,乃进徵高丽,且遣也速迭儿为札剌亦儿台后援。高丽平。五年,命诸王阿
市。又,豪民冒籍良民为奴者众,敏悉归之。选民习星历者,为司天太史氏;兴学校,进名士为之师。
己丑, 太宗即位, 改造行宫幄殿。乙未,城和林,建万安宫,设宫闱司局,立驿传,以便贡输。既成,宴赐甚渥。辛丑春,授行尚书
己丑, 太宗即位, 改造行宫幄殿。乙未,城和林,建万安宫,设宫闱司局,立驿传,以便贡输。既成,宴赐甚渥。辛丑春,授行尚书
都,已皆抚定。唯萧妃与官属数人遁去,已发兵追袭,或至彼路,可执以来。」黄龙府叛,宗辅讨平之。
七年正月丁巳, 辽奚王回离保僭称帝。 甲子, 辽平州节度使时立爱降。诏曲赦平州。又诏谙班勃极烈曰:「比遣昂徙诸部民人于岭东,而昂悖戾,骚动烦扰,致多怨叛。其违命失众,当置重典。若或有疑,禁锢以待。」 庚午, 诏中京都统斡论曰:「闻卿抚定人民,各安其业,朕甚嘉之。回离保聚徒逆命,汝宜计画,无使滋蔓。」 壬申, 诏招谕回离保。 癸酉, 以时立爱言招抚诸部。 己卯, 宋使来议燕京、西京地。 庚辰, 宜、锦、乾、显、成、川、豪、懿等州皆降。 甲申, 诏曰:「诸州部族归附日浅,民心未宁。今农事将兴,可遣分谕典兵之官,无纵军士动扰人民,以废农业。」 二月乙酉朔, 命撒八诏谕兴中府,降之。辽来州节度使田颢、隰州刺史杜师回、迁州刺史高永福、润州刺史张成皆降。 壬辰, 诏谙版勃极烈曰:「郡县今皆抚定,有逃散未降者,已释其罪,更宜招谕之。前后起迁户民,去乡未久,岂无怀土之心?可令所在有司,深加存恤,毋辄有骚动。衣食不足者,官赈贷之。」 癸巳, 诏曰:「顷因兵事未息,诸路关津绝其往来。今天下一家,若仍禁之,非所以便民也。自今显、咸、东京等路往来 ……鬻身者,并许自赎为良。」仍令驰驿布告。兴中、宜州复叛。宋使赵良嗣来,请加岁币以代燕税,及议画疆与遣使 贺正旦 生辰、置榷场交易,并计议西京等事。 癸卯, 银朮哥、铎剌如宋。 乙巳, 诏都统杲曰:「新附之民有材能者,可录用之。」 戊申, 诏平州官与宋使同分割所与燕京六州之地。 癸丑, 大赦。是月,改平州为南京,以张觉为留守。
三月甲寅朔, 将诛昂,以习不失谏,杖之七十,仍拘泰州。 戊午, 都统杲等言耶律麻哲告余睹、吴十、铎刺等谋叛,宜早图之。上召余睹等,从容谓之曰:「朕得天下,皆我君臣同 ……志,吾不汝疑。」馀睹等皆战慄不能对。命杖铎剌七十,馀并释之。宋使卢益、赵良嗣、马宏以国书来。
四月丁亥, 遣斡鲁、宗望袭辽主于阴山。 壬辰, 复书于宋。师初入燕,辽兵复犯奉圣州,林牙大石壁龙门东二十五里。都统斡鲁闻之,遣照立、娄室、马和尚等率兵讨之,生获大石,悉降其众。 癸巳, 诏曰:「自今军事若皆中覆,不无留滞。应此路事务申都统司,馀皆取决枢密院。」契丹九斤取聚党兴中府作乱,擒之,九斤自杀。命习古乃、婆卢火监护长胜军,及燕京豪族工匠,由松亭关徙之内地。 己亥, 次儒州。斡鲁、宗望等袭辽权六院司喝离质于白水泺,获之。其宗属秦王、许王等十五人降。闻辽主留辎重青冢, ……里、背荅、宗望、娄室、银朮哥等追袭之。宗望追及辽主,决战,大败之,获其子赵王习泥烈及传国玺。
五月甲寅, 南京留守张觉据城叛。 丙寅, 次野狐岭。 己巳, 次落藜泺。斡鲁等以赵王习泥烈、林牙大石、附马乳奴等来献,并上所获国玺。宗隽以所俘辽主子秦王、许王、女 ……、啜里、铁尼所部十三岩,皆平之。又遣奚马和尚攻下达鲁古并五院司诸部,执其节度乙列。回离保为其下所杀。 辛巳, 诏谕南京官民。
六月壬午朔, 次鸳鸯泺。是日,阇母败张觉于营州。 丙申, 上不豫,将还上京,命移赉勃极烈宗翰为都统,昊勃极烈昱、迭勃极烈斡鲁副之,驻兵云中,以备边。 己酉, 次斡独山驿,召谙班勃极烈吴乞买。
七月辛酉, 次牛山。宗翰还军中。
八月辛巳朔, 日有食之。 乙未, 次浑河北。谙班勃极烈吴乞买率宗室百官上谒。 戊申, 上崩于部堵泺西行宫,年五十六。
九月癸丑, 梓宫至上京。 乙卯, 葬宫城西南,建宁神殿。 丙辰, 谙班勃极烈即皇帝位。天会三年三月,上尊谥曰武元皇帝,庙号太祖,立原庙于西京。天会十三年二月辛酉,改葬
七年正月丁巳, 辽奚王回离保僭称帝。 甲子, 辽平州节度使时立爱降。诏曲赦平州。又诏谙班勃极烈曰:「比遣昂徙诸部民人于岭东,而昂悖戾,骚动烦扰,致多怨叛。其违命失众,当置重典。若或有疑,禁锢以待。」 庚午, 诏中京都统斡论曰:「闻卿抚定人民,各安其业,朕甚嘉之。回离保聚徒逆命,汝宜计画,无使滋蔓。」 壬申, 诏招谕回离保。 癸酉, 以时立爱言招抚诸部。 己卯, 宋使来议燕京、西京地。 庚辰, 宜、锦、乾、显、成、川、豪、懿等州皆降。 甲申, 诏曰:「诸州部族归附日浅,民心未宁。今农事将兴,可遣分谕典兵之官,无纵军士动扰人民,以废农业。」 二月乙酉朔, 命撒八诏谕兴中府,降之。辽来州节度使田颢、隰州刺史杜师回、迁州刺史高永福、润州刺史张成皆降。 壬辰, 诏谙版勃极烈曰:「郡县今皆抚定,有逃散未降者,已释其罪,更宜招谕之。前后起迁户民,去乡未久,岂无怀土之心?可令所在有司,深加存恤,毋辄有骚动。衣食不足者,官赈贷之。」 癸巳, 诏曰:「顷因兵事未息,诸路关津绝其往来。今天下一家,若仍禁之,非所以便民也。自今显、咸、东京等路往来 ……鬻身者,并许自赎为良。」仍令驰驿布告。兴中、宜州复叛。宋使赵良嗣来,请加岁币以代燕税,及议画疆与遣使 贺正旦 生辰、置榷场交易,并计议西京等事。 癸卯, 银朮哥、铎剌如宋。 乙巳, 诏都统杲曰:「新附之民有材能者,可录用之。」 戊申, 诏平州官与宋使同分割所与燕京六州之地。 癸丑, 大赦。是月,改平州为南京,以张觉为留守。
三月甲寅朔, 将诛昂,以习不失谏,杖之七十,仍拘泰州。 戊午, 都统杲等言耶律麻哲告余睹、吴十、铎刺等谋叛,宜早图之。上召余睹等,从容谓之曰:「朕得天下,皆我君臣同 ……志,吾不汝疑。」馀睹等皆战慄不能对。命杖铎剌七十,馀并释之。宋使卢益、赵良嗣、马宏以国书来。
四月丁亥, 遣斡鲁、宗望袭辽主于阴山。 壬辰, 复书于宋。师初入燕,辽兵复犯奉圣州,林牙大石壁龙门东二十五里。都统斡鲁闻之,遣照立、娄室、马和尚等率兵讨之,生获大石,悉降其众。 癸巳, 诏曰:「自今军事若皆中覆,不无留滞。应此路事务申都统司,馀皆取决枢密院。」契丹九斤取聚党兴中府作乱,擒之,九斤自杀。命习古乃、婆卢火监护长胜军,及燕京豪族工匠,由松亭关徙之内地。 己亥, 次儒州。斡鲁、宗望等袭辽权六院司喝离质于白水泺,获之。其宗属秦王、许王等十五人降。闻辽主留辎重青冢, ……里、背荅、宗望、娄室、银朮哥等追袭之。宗望追及辽主,决战,大败之,获其子赵王习泥烈及传国玺。
五月甲寅, 南京留守张觉据城叛。 丙寅, 次野狐岭。 己巳, 次落藜泺。斡鲁等以赵王习泥烈、林牙大石、附马乳奴等来献,并上所获国玺。宗隽以所俘辽主子秦王、许王、女 ……、啜里、铁尼所部十三岩,皆平之。又遣奚马和尚攻下达鲁古并五院司诸部,执其节度乙列。回离保为其下所杀。 辛巳, 诏谕南京官民。
六月壬午朔, 次鸳鸯泺。是日,阇母败张觉于营州。 丙申, 上不豫,将还上京,命移赉勃极烈宗翰为都统,昊勃极烈昱、迭勃极烈斡鲁副之,驻兵云中,以备边。 己酉, 次斡独山驿,召谙班勃极烈吴乞买。
七月辛酉, 次牛山。宗翰还军中。
八月辛巳朔, 日有食之。 乙未, 次浑河北。谙班勃极烈吴乞买率宗室百官上谒。 戊申, 上崩于部堵泺西行宫,年五十六。
九月癸丑, 梓宫至上京。 乙卯, 葬宫城西南,建宁神殿。 丙辰, 谙班勃极烈即皇帝位。天会三年三月,上尊谥曰武元皇帝,庙号太祖,立原庙于西京。天会十三年二月辛酉,改葬
弟,义均一体,是用汝贰我国政。凡军事违者,阅实其罪,从宜处之。其馀事无大小,一依本朝旧制。」
天辅七年六月, 太祖次鸳鸯泺,有疾。至斡独山驿,召赴行在。诏曰:「今辽主尽丧其师,奔于夏国。辽官特列、遥设等劫其子雅里而立之,已留宗翰等措画。朕亲巡已久,功亦大就,所获州部,政须绥抚,是用还都。 八月中旬, 可至春州,汝率内戚迎我,若至豹子崖尤善。」
八月乙未, 会于浑河北。 戊申, 太祖崩。
九月乙卯, 葬太祖于宫城西。国论勃极烈杲、郓王昂、宗峻、宗干率宗亲百宫请正帝位,不许,固请,亦不许。宗干率诸弟以赭袍被体,置玺怀中。 丙辰, 即皇帝位。 己未, 告祀天地。 丙寅, 大赦中外。改 天辅七年 为 天会元年。癸酉,发春 州粟,赈降人之徙于上京 戊寅, 诏诸猛安赋米,给户口在内地匮乏者。南路军帅阇母,败张觉于楼峰口。
十月壬辰, 诏以空名宣头百道给西南、西北两路都统宗翰,曰:「今寄尔以方面,如当迁授必待奏请,恐致稽滞,其以便宜从事。」 己亥, 上京庆元寺僧献佛骨,却之。阇母及张觉战于兔耳山,阇母败绩。
十一月壬子, 命宗望问阇母罪,以其兵讨张觉。 壬戌, 复以空名宣头及银牌给上京路军帅实古乃、婆卢火等。 癸亥, 宗望以阇母军发广宁,下濒海诸郡县。诏谕南京,割武、朔二州入于宋。娄室破朔州西山,擒其帅赵公直。勃堇斡鲁别及勃剌速破走乙室白答于归化。 己巳, 徙迁、润、来、显四州之民于沈州。 庚午, 宗望及张觉战于南京东,大败之。张觉奔宋,城中人执其父及二子以献,戮之军中。 壬申, 张忠嗣、张敦固以南京降,遣使与张敦固入谕城中,复杀其使者以叛。 己卯, 诏女直人,先有附于辽,今复虏获者,悉从其所欲居而复之。其奴婢部曲,昔虽逃背,今能复归者,并听为民。 十二月辛巳, 蠲民间贷息。诏以咸州以南,苏、复州以北,年谷不登,其应输南京军粮免之。 甲午, 诏曰:「此闻民间乏食,至有鬻其子者,其听以丁力等者赎之。」是日,以国论勃极烈杲为谙班勃极烈,宗干为国
天辅七年六月, 太祖次鸳鸯泺,有疾。至斡独山驿,召赴行在。诏曰:「今辽主尽丧其师,奔于夏国。辽官特列、遥设等劫其子雅里而立之,已留宗翰等措画。朕亲巡已久,功亦大就,所获州部,政须绥抚,是用还都。 八月中旬, 可至春州,汝率内戚迎我,若至豹子崖尤善。」
八月乙未, 会于浑河北。 戊申, 太祖崩。
九月乙卯, 葬太祖于宫城西。国论勃极烈杲、郓王昂、宗峻、宗干率宗亲百宫请正帝位,不许,固请,亦不许。宗干率诸弟以赭袍被体,置玺怀中。 丙辰, 即皇帝位。 己未, 告祀天地。 丙寅, 大赦中外。改 天辅七年 为 天会元年。癸酉,发春 州粟,赈降人之徙于上京 戊寅, 诏诸猛安赋米,给户口在内地匮乏者。南路军帅阇母,败张觉于楼峰口。
十月壬辰, 诏以空名宣头百道给西南、西北两路都统宗翰,曰:「今寄尔以方面,如当迁授必待奏请,恐致稽滞,其以便宜从事。」 己亥, 上京庆元寺僧献佛骨,却之。阇母及张觉战于兔耳山,阇母败绩。
十一月壬子, 命宗望问阇母罪,以其兵讨张觉。 壬戌, 复以空名宣头及银牌给上京路军帅实古乃、婆卢火等。 癸亥, 宗望以阇母军发广宁,下濒海诸郡县。诏谕南京,割武、朔二州入于宋。娄室破朔州西山,擒其帅赵公直。勃堇斡鲁别及勃剌速破走乙室白答于归化。 己巳, 徙迁、润、来、显四州之民于沈州。 庚午, 宗望及张觉战于南京东,大败之。张觉奔宋,城中人执其父及二子以献,戮之军中。 壬申, 张忠嗣、张敦固以南京降,遣使与张敦固入谕城中,复杀其使者以叛。 己卯, 诏女直人,先有附于辽,今复虏获者,悉从其所欲居而复之。其奴婢部曲,昔虽逃背,今能复归者,并听为民。 十二月辛巳, 蠲民间贷息。诏以咸州以南,苏、复州以北,年谷不登,其应输南京军粮免之。 甲午, 诏曰:「此闻民间乏食,至有鬻其子者,其听以丁力等者赎之。」是日,以国论勃极烈杲为谙班勃极烈,宗干为国
世宗上
世宗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讳雍,本讳乌禄,太祖孙,睿宗子也。母曰贞懿皇后李氏。 天辅七年癸卯岁, 生于上京。体貌奇伟,美须髯,长过其腹,胸间有七子如北斗形。性仁孝,沉静明达。善骑射,国人推为第一,每
世宗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讳雍,本讳乌禄,太祖孙,睿宗子也。母曰贞懿皇后李氏。 天辅七年癸卯岁, 生于上京。体貌奇伟,美须髯,长过其腹,胸间有七子如北斗形。性仁孝,沉静明达。善骑射,国人推为第一,每
薄食煇珥云气
太祖天辅三年夏四月丙子朔,日食。四年冬十月戊辰朔,日食。六年春二月庚寅朔,日食。 七年秋八月辛巳朔, 日食。
太宗天会七年三月己卯,日中有黑子。九月丙午朔,日食。十三年正月丙午朔,日食。
熙
太祖天辅三年夏四月丙子朔,日食。四年冬十月戊辰朔,日食。六年春二月庚寅朔,日食。 七年秋八月辛巳朔, 日食。
太宗天会七年三月己卯,日中有黑子。九月丙午朔,日食。十三年正月丙午朔,日食。
熙
长兴有涂河。
富庶有心河。镇一文安。
松山辽松山州胜安军松山县,开泰中置,旧置刺史。 太祖天辅七年 置观察使。皇统三年废州来属。承安三年隶高州,泰和四年后复。有阴凉河、落马河。
神山辽泽州神山县 ……务置,隶全州,三年隶高州,泰和四年来属。
三韩辽伐高丽,迁马韩、辰韩、弁韩三国民为县,置高州。 太祖天辅七年 以高州置节度使,皇统三年废为县,承安三年复升为高州,置刺史,为全州支郡,分武平、松山、静封三县隶焉。 ……隰州海平军故县,皇统三年废州来属。
广宁府,散,下,镇宁军节度使。本辽显州奉先军,汉望平县地, 天辅七年 升为府,因军名置节度。天会八年改军名镇宁。天德二年隶咸平,后废军隶东京。泰和元年七月来属。户四万三千 ……铺升,隶全州,后复来属。有潢河。
宁塞泰和元年五月置。有滑河。
长宁辽永州永昌军县故名, 太祖天辅七年 尝置节度使,皇统三年废州来属。
庆州,下,玄宁军刺史。境内有辽祖州,天会八年改为奉州,皇统三年 ……县,国初隶弘州,后来属。明昌三年割隶宣德州。有庆宁宫,行宫也,泰和五年以提举兼龙门令。
昌州, 天辅七年 降为建昌县,隶桓州。明昌七年以狗泺复置,隶抚州,后来属。户一千二百四十一。县一:
宝山有狗泺, ……兔耳山。
密云辽檀州武威军。有古北山,国言曰留斡岭。
平州,中,兴平节度使。辽为辽兴军。 天辅七年 以燕西地与宋,遂以平州为南京,以钱帛司为三司,天会四年复平州,尝置军帅司。天会十年徙军帅司治辽阳府, ……统二年降州来属,大定二十九年以与广宁府重,故更今名。
滦州,中,刺史。本黄落故城,辽为永安军, 天辅七年 因置节度使。户六万九千八百六。县四、有松亭关,国名斜烈只。镇二:
义丰倚。
石城有长春行
富庶有心河。镇一文安。
松山辽松山州胜安军松山县,开泰中置,旧置刺史。 太祖天辅七年 置观察使。皇统三年废州来属。承安三年隶高州,泰和四年后复。有阴凉河、落马河。
神山辽泽州神山县 ……务置,隶全州,三年隶高州,泰和四年来属。
三韩辽伐高丽,迁马韩、辰韩、弁韩三国民为县,置高州。 太祖天辅七年 以高州置节度使,皇统三年废为县,承安三年复升为高州,置刺史,为全州支郡,分武平、松山、静封三县隶焉。 ……隰州海平军故县,皇统三年废州来属。
广宁府,散,下,镇宁军节度使。本辽显州奉先军,汉望平县地, 天辅七年 升为府,因军名置节度。天会八年改军名镇宁。天德二年隶咸平,后废军隶东京。泰和元年七月来属。户四万三千 ……铺升,隶全州,后复来属。有潢河。
宁塞泰和元年五月置。有滑河。
长宁辽永州永昌军县故名, 太祖天辅七年 尝置节度使,皇统三年废州来属。
庆州,下,玄宁军刺史。境内有辽祖州,天会八年改为奉州,皇统三年 ……县,国初隶弘州,后来属。明昌三年割隶宣德州。有庆宁宫,行宫也,泰和五年以提举兼龙门令。
昌州, 天辅七年 降为建昌县,隶桓州。明昌七年以狗泺复置,隶抚州,后来属。户一千二百四十一。县一:
宝山有狗泺, ……兔耳山。
密云辽檀州武威军。有古北山,国言曰留斡岭。
平州,中,兴平节度使。辽为辽兴军。 天辅七年 以燕西地与宋,遂以平州为南京,以钱帛司为三司,天会四年复平州,尝置军帅司。天会十年徙军帅司治辽阳府, ……统二年降州来属,大定二十九年以与广宁府重,故更今名。
滦州,中,刺史。本黄落故城,辽为永安军, 天辅七年 因置节度使。户六万九千八百六。县四、有松亭关,国名斜烈只。镇二:
义丰倚。
石城有长春行
子所不去,而史之缺文则亦慎之。作《礼志》。
南北郊
金之郊祀,本于其俗有拜天之礼。其后, 太宗即位, 乃告祀天地,盖设位而祭也。天德以后,始有南北郊之制,大定,明昌其礼浸备。
南郊坛,在丰宜门外,
南北郊
金之郊祀,本于其俗有拜天之礼。其后, 太宗即位, 乃告祀天地,盖设位而祭也。天德以后,始有南北郊之制,大定,明昌其礼浸备。
南郊坛,在丰宜门外,
卷三十 志第十一 礼三
宗庙
金初无宗庙。 天辅七年九月, 太祖葬上京宫城之西南,建宁神殿于陵上,以时荐享。自是诸京皆立庙,惟在京师者则曰太庙。天会六年,以宋二
宗庙
金初无宗庙。 天辅七年九月, 太祖葬上京宫城之西南,建宁神殿于陵上,以时荐享。自是诸京皆立庙,惟在京师者则曰太庙。天会六年,以宋二
乃陈耕具九,祝以辟土养民之意。复以良马九队,队九匹,别为色,并介胄弓矢矛剑奉上。国号大金,建元收国。 天会元年九月六日,
皇弟谙版孛极烈即皇帝位。己未,告祀天地。丙寅,大赦,改元。
受尊号仪
皇统元年正月二日,太师
受尊号仪
皇统元年正月二日,太师
,方而不折,虽非先王之法,盖后世玉难得,随宜故也。拟合以御府所藏,行礼就用。
视朝之服
初, 太宗即位, 始服赭黄,自后视百官朝御袍带。章宗即位,以世宗之丧,有司请御纯吉,不从,乃服淡黄袍、乌犀带。常朝则服
视朝之服
初, 太宗即位, 始服赭黄,自后视百官朝御袍带。章宗即位,以世宗之丧,有司请御纯吉,不从,乃服淡黄袍、乌犀带。常朝则服
户之上置都统。然时亦称军帅为猛安,而猛安则称亲管猛安者。燕山既下,循辽制立枢密院于广宁府,以总汉军。 太宗天会元年,
以袭辽主所立西南都统府为西南、西北两路都统府。三年,以伐宋更为元帅府,置元帅及左、右副,及左、右监军
山西诸州,以上京为内地,则移其民实之。又命耶律佛顶以兵护送诸降人于浑河路,以皇弟昂监之,命从便以居。 七年,
以山西诸部族近西北二边,且辽主未获,恐阴相结诱,复命皇弟昂与孛堇稍喝等以兵四千护送,处之岭东,惟西京 ……诸部已叛去。又以猛安详稳留住所领归附之民还东京,命有司常抚慰,且贷一岁之粮,其亲属被虏者皆令聚居。及 七年
取燕京路, 二月,
尽徙六州氏族富强工技之民于内地。 太宗天会元年,
以旧徙润、隰等四州之民于沈州之境,以新迁之户艰苦不能自存,诏曰:「比闻民乏食至鬻子者,听以丁力等者赎
兄弟,下逮终场举人,系籍学生、医学生,皆免一身之役。三代同居,已旌门则免差发,三年后免杂役。
太宗天会元年, 敕有司轻徭赋,劝稼穑。十年,以辽人士庶之族赋役等差不一,诏有司命悉均之。熙宗天眷五年十二月,诏免民户
太宗天会元年, 敕有司轻徭赋,劝稼穑。十年,以辽人士庶之族赋役等差不一,诏有司命悉均之。熙宗天眷五年十二月,诏免民户
为第,而不复黜落。凡词赋进士,试赋、诗、策论各一道。经义进士,试所治一经义、策论各一道。其设也,始于 太宗天会元年十一月,
时以急欲得汉士以抚辑新附,初无定数,亦无定期,故二年二月、八月凡再行焉。五年,以河北、河东初降,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