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職官類
傳記類
雜史類
載記類
正史類
恩不避诛戮控沥血诚冒渎威听不任哀号陨越之至 宁宗开禧三年
成肃皇后夏氏崩殡于永阜陵正北吏
部尚书陆峻言伏睹列圣在御间有诸后上仙缘无山
陵可祔是致别葬若上仙在山 (第 19b 页)
陵已卜之后无有不从
葬者其他诸后葬在山陵之前神灵既安并不迁祔惟
元德章懿二后方其葬时名立 未正 续行追册其成穆
皇后孝宗登极即行追册改殡所为攒宫典礼已备与
元德章懿事体不同所以更不迁祔窃稽前件典礼 …… (第 19b 页)
服劄子曰臣闻三年
之丧齐疏之服饘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无贵贱之
殊而礼经敕令子为父嫡孙承重为祖父皆斩衰 三年
盖嫡子当为父后以承大宗之重而不能袭位以执丧
则嫡孙继统而代之执丧义当然也然自汉文短丧之
后历代因之天 (第 20a 页)
部尚书陆峻言伏睹列圣在御间有诸后上仙缘无山
陵可祔是致别葬若上仙在山 (第 19b 页)
陵已卜之后无有不从
葬者其他诸后葬在山陵之前神灵既安并不迁祔惟
元德章懿二后方其葬时名立 未正 续行追册其成穆
皇后孝宗登极即行追册改殡所为攒宫典礼已备与
元德章懿事体不同所以更不迁祔窃稽前件典礼 …… (第 19b 页)
服劄子曰臣闻三年
之丧齐疏之服饘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无贵贱之
殊而礼经敕令子为父嫡孙承重为祖父皆斩衰 三年
盖嫡子当为父后以承大宗之重而不能袭位以执丧
则嫡孙继统而代之执丧义当然也然自汉文短丧之
后历代因之天 (第 20a 页)
和元年特授世袭
完颜宗浩泰和二年西京留守入为枢密使
张行信泰和三年佥河东路按察司事
完颜崇肃泰和四年西京留守入为御史大夫
孟 铸泰和八年绛阳军节度使
舒穆噜仲温泰和八年知河中府
费摩亨泰和初西京路按察使转河东南北路按察使
鄂屯襄泰和中石州刺史
王特起泰和中沁源令
宋德玉泰和中宁乡令
曹王完颜永功章宗初判平阳府事承安二年判太原
府事 泰和七年 改西京留守八年复判平阳府事
李复亨章宗时临晋县主簿泰和中解盐副使历振武
军同知节度事
张 翰章宗时 (第 19b 页)
完颜宗浩泰和二年西京留守入为枢密使
张行信泰和三年佥河东路按察司事
完颜崇肃泰和四年西京留守入为御史大夫
孟 铸泰和八年绛阳军节度使
舒穆噜仲温泰和八年知河中府
费摩亨泰和初西京路按察使转河东南北路按察使
鄂屯襄泰和中石州刺史
王特起泰和中沁源令
宋德玉泰和中宁乡令
曹王完颜永功章宗初判平阳府事承安二年判太原
府事 泰和七年 改西京留守八年复判平阳府事
李复亨章宗时临晋县主簿泰和中解盐副使历振武
军同知节度事
张 翰章宗时 (第 19b 页)
同知正定府事上言每季合注巡尉官吏刑两部斟
酌盗贼多寡处选注诏议行之改中都西京按察副
使迁国子祭酒泰和六年伐宋充宣差山东安抚副
使 七年 改山东宣抚副使大安中迁辽东按察转运
使改中都路都转运使泰定军节度使陜西东路按 (第 38a 页)
酌盗贼多寡处选注诏议行之改中都西京按察副
使迁国子祭酒泰和六年伐宋充宣差山东安抚副
使 七年 改山东宣抚副使大安中迁辽东按察转运
使改中都路都转运使泰定军节度使陜西东路按 (第 38a 页)
进士第一词赋亦中乙科特授承务郎应奉翰林文
字承安四年出为陜西东路总管府判官泰和元年
由太学博士迁太常寺丞兼翰林修撰 七年 历签上
京东京路按察司事章宗召见咨以当世之务称旨
大安元年张行简荐其才且精术数授提点司天台
兼 (第 51b 页)
字承安四年出为陜西东路总管府判官泰和元年
由太学博士迁太常寺丞兼翰林修撰 七年 历签上
京东京路按察司事章宗召见咨以当世之务称旨
大安元年张行简荐其才且精术数授提点司天台
兼 (第 51b 页)
日立碑右补阙裴瑾撰记又西门内有行祠
风伯雨师庙在孤山柏村峰之巅祠下有昆崙台相传
汉建武九年光武登台致祀因封风伯雨师之祠 金
泰和七年 重修元大德壬寅地震庙独完乡民扩而
大之至大二年成毛铎撰记 (第 27a 页)
风伯雨师庙在孤山柏村峰之巅祠下有昆崙台相传
汉建武九年光武登台致祀因封风伯雨师之祠 金
泰和七年 重修元大德壬寅地震庙独完乡民扩而
大之至大二年成毛铎撰记 (第 27a 页)
重修风伯雨师庙记 毛 铎
河中属邑曰万泉近邑之山为绵山山东南之巅有古
祠焉祠下有台曰昆崙耆耋相传汉之建武九年光武
亲幸登是台而祀之因封之曰风伯雨师之祠敇修其
宇梁纪 泰和七年 重修焉大德壬寅坤舆大震以神异
庙宇秋毫无犯庙之岁月绵远上雨傍风神栖不安廊
庑几坏万泉县张德明倡众而理 (第 54b 页)
河中属邑曰万泉近邑之山为绵山山东南之巅有古
祠焉祠下有台曰昆崙耆耋相传汉之建武九年光武
亲幸登是台而祀之因封之曰风伯雨师之祠敇修其
宇梁纪 泰和七年 重修焉大德壬寅坤舆大震以神异
庙宇秋毫无犯庙之岁月绵远上雨傍风神栖不安廊
庑几坏万泉县张德明倡众而理 (第 54b 页)
多何曾豫备粮饷官兵岂有止食稻米不食他粟之理
陜西数年以来未曾劳民 转运 汉兴虽多险阻非隔省
可比今恐挽运累民来春又谁为挽运耶当逆贼败遁
之时急令进兵者正为早定地方以安百 (第 34a 页)
陜西数年以来未曾劳民 转运 汉兴虽多险阻非隔省
可比今恐挽运累民来春又谁为挽运耶当逆贼败遁
之时急令进兵者正为早定地方以安百 (第 34a 页)
之产无人计嘱所立之价轻重不均今之无人承买
者是也宜且令元佃之家著业纳租岁犹可得数十
万斛从之 宁宗开禧三年冬 韩侂胄既诛复与敌讲解明年改元
嘉定始用廷臣言置安边所命户部侍郎沈诜等条画
来上凡侂胄与其他权倖没入之 (第 45a 页)
者是也宜且令元佃之家著业纳租岁犹可得数十
万斛从之 宁宗开禧三年冬 韩侂胄既诛复与敌讲解明年改元
嘉定始用廷臣言置安边所命户部侍郎沈诜等条画
来上凡侂胄与其他权倖没入之 (第 45a 页)
以畀俾自制以竹木从之
嘉泰元年太傅永兴节度平原郡王韩侂胄奏曾祖琦
效忠先朝奕世侑食而臣居止粗备家庙犹阙请下礼
官考其制俾自建之颁祭器之式以竹木制毋紊有司
诏下礼官讨论每位以笾豆皆有十二簠簋皆四壶樽
壶罍铏豆俎豋洗皆二爵坫烛台皆三坫一及巾杓篚
以髹匣载以腰舆束以紫绦请下文思院制(髹匣腰舆/皆十紫䌷)
(带二/十)十月己卯诏特铸赐之二年通判严州张宗愈奏
大父循忠烈王俊书勋盟府请以赐第旧址建家庙乞
讨论其制命文思院镌志祭器以赐诏令遵韩世忠庙
器之制 开禧三年 忠州刺史刘伯震奏祖鄜武僖王光世复辟
功请以赐第旧址立家庙从之
嘉定十四年诏右丞相史弥远赐第遵淳熙故事 (第 28a 页)
嘉泰元年太傅永兴节度平原郡王韩侂胄奏曾祖琦
效忠先朝奕世侑食而臣居止粗备家庙犹阙请下礼
官考其制俾自建之颁祭器之式以竹木制毋紊有司
诏下礼官讨论每位以笾豆皆有十二簠簋皆四壶樽
壶罍铏豆俎豋洗皆二爵坫烛台皆三坫一及巾杓篚
以髹匣载以腰舆束以紫绦请下文思院制(髹匣腰舆/皆十紫䌷)
(带二/十)十月己卯诏特铸赐之二年通判严州张宗愈奏
大父循忠烈王俊书勋盟府请以赐第旧址建家庙乞
讨论其制命文思院镌志祭器以赐诏令遵韩世忠庙
器之制 开禧三年 忠州刺史刘伯震奏祖鄜武僖王光世复辟
功请以赐第旧址立家庙从之
嘉定十四年诏右丞相史弥远赐第遵淳熙故事 (第 28a 页)
明施行刑寺奏实如䜣请行下诸路自今后不许将无
證有佐无佐有證之狱入疑虑之色奏裁从之 三年三月 吴曦以反逆诛族属悉当连坐诏付从官给
舍刑部法寺集议合得刑名吏部尚书兼给事中陆峻
等议曰窃详反逆罪父子 (第 41a 页)
證有佐无佐有證之狱入疑虑之色奏裁从之 三年三月 吴曦以反逆诛族属悉当连坐诏付从官给
舍刑部法寺集议合得刑名吏部尚书兼给事中陆峻
等议曰窃详反逆罪父子 (第 4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