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禮類
易類
書類
四書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春秋類
 甚华供奉之物亦浸备乃复乞宫额于朝

高宗本纪 建炎三年正月己丑
奉安西京会圣宫累朝
御容于寿宁寺 (第 3a 页)
二月癸丑
游骑至瓜州太常少卿季陵
奉太庙神主行金兵追之失太祖神主 (第 3a 页)
四月己酉
诏访
求太祖神主 (第 3a 页)
六月
请太后率宗室迎奉神主如江表 (第 3a 页)

一月癸未
主管步军司闾勍自西京奉累朝御容至行
在诏奉安于天庆观
礼志 (第 3a 页)
建炎三年二月
上览禁中神御荐享礼物谓宰臣
曰朕自省阅神御每位各用羊胃一须二十五羊祖宗 …… (第 3a 页)
 玉海中兴太庙在瑞石山之左绍兴四年创始高宗
 在维扬寓神主于寿宁寺建炎四年自海道还神主
 留温州绍兴 三年十月二十七日
礼官江端友请建
 太庙正殿七楹分为十三室五年迎温州神主及福
 州启运宫神御七年四月二日更筑太庙于建康 (第 10b 页)
未高宗建炎元年(四夏是年帝幸扬州三二/年 乾顺正德元 年)
(帝幸杭州苗傅刘正彦作乱立皇子敷 改/元明受四月
傅正彦伏诛帝复位还越州)辛亥绍兴元
(三十二安是年金立刘豫为齐帝改元阜昌宗二年/帝还临 五年 …… (第 28b 页)
改元三禅位于 子淳)
宋史光宗本纪淳熙十六年正月辛亥两府奏事孝宗
谕以倦勤欲禅位皇太子退就休养以毕 高宗三年

制因令周必大进呈诏草二月壬戌孝宗吉服御紫宸
殿行内禅礼应奉官以次称贺内侍固请帝坐帝固辞
内侍扶掖 (第 32a 页)
    蔽而不闻臣专擅而无忌汴宋之所以亡也
宋史徽宗本纪宣和四年十二月乙未诏监司未经陛
对毋得之任
礼志臣僚言祖宗旧制有五日一转对者今惟月朔行
之有许朝官转对者今惟待制以上预焉自明堂行视

朔礼岁不过一再则是毕岁而论思者无几请遇不视
朔即令具章投进以备览观又诸路监司未经上殿者
虽从外移先赴阙引对方得之官并从其议
高宗本纪 建炎三年二月丁卯
百官入见应迪功郎以
上并赴朝参
绍兴二年五月戊子手诏用建隆故事命百官日轮一
人转对
七年冬十月丁巳诏 (第 31a 页)
是大宗正司移江宁南外移镇江西外移扬州(元年八/月戊午)
明年春又移西外于泰州及高邮军(正月/甲午) 三年冬
又移
于福州而南外移泉州以避狄(十二月/甲子)绍兴元年秋嗣
濮王仲湜请合西南外宗正为一司以省财用有司 (第 21a 页)
日巡幸淮甸丁酉诏荆襄关陜江淮
皆备巡幸冬十月丁巳朔帝登舟幸淮甸庚午次泗州
幸普照寺乙卯次楚州宝应县  三年春正月庚辰朔

帝在扬州 (第 6b 页)
二月壬子
内侍邝询报金兵至帝被甲驰幸
镇江府是日金兵过扬子桥 (第 7a 页)
癸丑
游骑至瓜州王渊请
幸杭州是夕发镇江次吕城镇 (第 7a 页)
甲寅
次常州 (第 7a 页)
丙辰
次平
江府 (第 7a 页)
己未
次秀州 (第 7a 页)
壬戌
驻跸杭州 (第 7a 页)
夏四月丁卯
帝发杭
(第 7a 页)
五月戊寅朔
帝次常州 (第 7a 页)
辛巳
次镇江府 (第 7a 页)
乙酉
至江宁
府驻跸神霄宫改府名建康 (第 7a 页)
六月甲戌
移御行宫 (第 7a 页)
闰八
月壬寅
帝发建康复还浙张俊辛企宗以其军 (第 7a 页)
甲辰
次镇江府赐陈东家 (第 7a 页)
冬十月癸未
帝至杭州复如浙 …… (第 7a 页)
庚寅
渡浙江 (第 7b 页)
壬辰
帝至越州 (第 7b 页)
十一月丁卯
下诏回浙
西 (第 7b 页)
己巳
帝发越州 (第 7b 页)
癸酉
帝如明州 (第 7b 页)
十二月己丑
帝乘楼
船次定海县给行在诸军雪寒钱 (第 7b 页)
癸巳
帝次昌国县 (第 7b 页)

移幸温州
 老学庵笔记建炎初大驾驻跸南京扬州而东京置
 留守则百司庶府为二其一曰在京某司其一曰行
  …… (第 7b 页)
 分为二曰行在某司行宫某司已而大驾幸建康六

 宫留临安则建康为行在临安为行宫今东京阻隔
 而临安官司犹曰行在某司示不忘恢复也  建炎
 三年春
车驾仓卒南渡驻跸于杭有侍臣召对者既
 对所陈劄子首曰恭维陛下岁 (第 8a 页)
二月
东巡狩至于钱
 塘吕相颐浩见之笑曰秀才家识甚好恶
文献通考绍兴元年十一月诏以绍兴驻跸日久漕运
艰梗兵 (第 8a 页)
    孤之名其见卓矣
宰相(宋承唐制以同平章事为真相无常员有二人则/分日知印上相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其次)
(为集贤殿大学士或置三相则昭文集贤二学士与监/修国史各除神宗新官制以侍中中书令尚书令官高)
(不除而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行侍中之职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之职政和)

(中改左右仆射为太宰少宰仍兼两省侍郎靖康中复/改为左右仆射 建炎三年
诏左右朴射并加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改门下中书侍郎为参知政事废尚/书左右丞乾道八年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 …… (第 31a 页)
 (为之权臣之擅政者为之盖虽/官极尊而居之者多非其人矣)
参知政事(乾德二年置以副宰相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开宝六年诏参政于都堂与宰相同)
(议政事至道元年诏宰相与参政轮班知印同升政事/堂押敕齐衔行则并马元丰新官制废参知政事以门)
(下中书二侍郎尚书左右丞代之 建炎三年/
复门下中书侍郎为参知政事而省左右丞)
门下首(受天下之成事审命令駮正违失国初以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 (第 33a 页)
小与见今入贡何国为比保
明闻奏庶待遇之礼不致失当宣和诏蕃国入贡令本
路验寔保明如涉诈伪以上书诈不寔论 建炎三年
(第 34a 页)
淮别委官
高宗本纪建炎二年冬十月甲寅命扬州浚隍修城阅
江淮州郡水军  三年七月乙巳
诏江西闽广荆湖诸
路团教峒丁枪杖手
 山堂考索绍兴三年十二月辛亥司封员外郎郑士
 彦奏国以兵故强兵以 (第 60b 页)
 济所费寡而所惠博惟朝廷垂意幸甚
宋史徽宗本纪元符三年正月即皇帝位十二月出廪
粟减价以济民
高宗本纪建炎二年十月禁江浙闭籴  三年二月

米十万斛即杭秀常湖州平江府损直以粜济东北流
寓之人
绍兴十三年三月振淮南饥民仍禁遏籴 (第 39a 页)
    尽录故但录志文如右
淳熙十四年孝宗欲行三年丧宰相王淮曰御殿之时
人主衰绖群臣吉服可乎帝曰自有等降乃出内批朕
当衰绖三年群臣自行易月之令

 朱子曰高宗大行寿皇 三年
戴布幞头著布衫遵行
 古礼可谓上正千年之失当时宰相不学三日后便
 服朝服虽寿皇谦德不欲以此喻群臣然臣 (第 49a 页)
    母后国家实赖以传统此高宗所以欲服重
    也况高宗远溯哲宗有父道焉君道焉则于
    哲宗之后有母道焉君母之服舍 三年
更何 (第 28b 页)
   太后服天子
晋书礼志太元二十一年孝武帝崩孝武太后制三年
之服
宋书礼志宋武帝永初三年武帝崩萧太后制三年之


    乾学案仪礼母为长子齐衰 三年
故晋宋二
    后皆为三年之礼也
宋史后妃传高宗吴皇后孝宗崩始正太皇太后之号
时光宗疾未平不能执丧 (第 1b 页)
   丧毕吉祭
诗序玄鸟祀高宗也(笺祀当为祫祫合也高宗殷王武/丁中宗玄孙之孙也有雊雉之异)
(又惧而修德殷道复兴故亦表显之号为高宗云崩而/始同祭于契之庙歌是诗焉古者君薨 三年
既毕禘于)
(其庙而后祫祭于太祖明年春禘于群庙自此之后五/年而再殷祭一禘一祫春秋谓之大事 疏玄鸟燕 (第 1a 页)
也)
(一名鳦祫三年丧毕之祭也契殷之始祖也古者三年/丧毕祫于太祖明年禘于群庙 武丁为太戊玄孙之)

(孙礼三年丧毕祫于太祖之庙以新崩之主序于昭穆/此高宗崩丧毕之后新与群庙之主祫合祭于契之庙)
(故诗人作歌祖序云祫高宗也若是 三年
常祫则毁庙/之主陈于太 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太祖不独主)
(于高宗今序言祫高宗是为高宗而作祫故知是 (第 1b 页)
  蓝田吕氏曰九三既济之时以阳当位备文明之
  德宜伐闇者也鬼方幽闇之国高宗有九三之德
  者也居斯时也必如高宗然后可以伐鬼方犹至
   三年
惫而后克之是虽以明伐闇不可易也小人
  勿用必乱邦也
  白云郭氏曰高宗中兴之贤君也鬼方至远之伐
  …… (第 14a 页)
  欲劳民动众三年克之虽高宗行之亦惫也(易/传)

  新安朱氏曰既济之时以刚居刚高宗伐鬼方之
  象也 三年
克之言其久而后克戒占者不可轻动
  之意小人勿用占法与师上六同(本/义) 高宗伐鬼
  方疑是高宗旧 …… (第 15b 页)
  爻之吉凶又曰汉去古未远想见卜筮之书皆存
  如文帝之占大横庚庚都似左传时人说话又曰
  夏启以光想亦是夏启曾占得此卦 问 三年

  之惫也此言用兵是不得已以高宗之贤三年而 (第 15b 页)
  (变除篇/禫易服)
居倚庐不涂君为庐宫之大夫士䄠之(庐倚庐也舍垩/室也亲者贵者)
(居倚庐疏者贱者居垩室杂大记/日大夫居庐士居垩室 天官) 射人大丧比其庐
不敬者苛罚之(苛谓诘问/之 夏官)
  右居庐 高宗居庐 三年
不言此之谓梁闇(详见/丧礼)
  (义/) 滕定公薨世子 (第 40a 页)
五月
居庐未有命戒(详见丧/服义)
外宗大丧则叙外内朝莫哭者(内内外宗及外/命妇 春官) 世妇
大丧比外 (第 40a 页)
 三年之丧言而不语对而不问(言言己事也为人/说为语 杂记)
父母之丧寝苫枕块非丧事不言既葬与人立君言王
事不言国事大夫士言公事不言家事既练君谋国政
大夫谋家事(此常礼也/ 丧大记) 言容茧 (详见容/貌章) 言若不
足丧纪之言也(贾谊/容经) 居丧不言乐(非其时也/ 曲礼) 子张
问曰书云 高宗三年
不言言乃欢有诸(时人君无行三/年之丧礼者问)
(有此与怪之也欢喜说也言/乃喜说则臣民望其言久)仲尼曰 (第 23b 页)
 终辞三则尤近
七日得以中道也

 道既在我不终穷也
九三高宗伐鬼方 三年
克之小人勿用
 九三以刚居刚高宗伐鬼方之象也盖高宗当殷道
 之盛而兴伐国之师是既济而用刚也然必 (第 100a 页)
三年

 后克之见用刚要在得已则已也○小人勿用不可
 用以伐国也小人而用以伐国胜则有杀人屠城之
 咎不胜 …… (第 100a 页)
 也圣人此意甚微○中溪曰小人夷狄皆为阴类夷
 狄之祸远小人之祸近故作易者于用兵之后必以
 小人勿用戒之如师之上既济之三是也 三年
克之惫也
 惫谓劳力费财之甚也正本义所谓言其久而后克
 戒占者不可轻动之意
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
 六 (第 101b 页)
之羡撙学厅清俸公给之馀计日命工以
此全书亟锓诸梓字稍加大匠必用良版以千计字以
五十万计釐为四十卷始于 己酉
之孟 (第 11a 页)
迨明年夏五
月而毕是书之传也亦难矣哉亦岂苟然哉旧本多讹
耕偕次儿骏伯重加点校凡是正七千馀字今为善本 (第 11a 页)
 马茀与蔽膝也未详勿逐七日得占

九三高宗伐鬼方 三年
克之小人勿用
 九三高宗伐鬼方力制远人不服之象高宗有啇之君
 武丁也鬼方小国苍颉篇鬼远也 (第 37b 页)
三年
克之小人勿
 用占克胜而获之也言小人勿用此占
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
 六四繻有衣袽不以新而忘旧之象繻古 (第 37b 页)
  𧰼以喻其言所以明止之义则一也
  郭子和曰五君位一卦之主止天下之止者也天
  下命令之所由出可不慎乎
  林黄中曰 高宗三年
不言一言而四海咸仰
  案孔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
  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 (第 3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