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禮類
書類
樂類
易類
春秋類
仪志后主嗣立无意典礼之事加旧儒硕学渐
以凋丧至于朝亡竟无改作
          右陈郊礼
魏书乐志 天兴元年冬
诏尚书吏部郎邓渊定律吕协
音乐 (第 33a 页)
孟秋
祀天西郊兆内坛西备列金石乐具皇帝入
兆内行礼咸奏舞八佾之舞
太祖本纪天兴二年春正月甲子初祠上帝于南郊 (第 33a 页)
陈迎气之法皆因梁制
魏书太祖本纪 天兴元年
诏百司议定五郊立气宣赞
时令敬授民时行夏之正
太和十五年十有二月己酉车驾迎春于东郊 十六
年三月乙亥 (第 39b 页)
          右梁社稷
隋书礼仪志陈制皆依梁旧而帝社以三牲首馀以骨
体荐粢盛为六饭粳以敦稻以牟黄粱以簠白粱以簋
黍以瑚粢以琏(通典其仪本之/齐制敦音对)
陈书高祖本纪永定三年六月丁酉高祖不豫遣兼太
宰中书令谢哲告太社
隋书礼仪志陈宣帝大建中议从双祀昆崙皇地示位

神州位在青陛之北甲寅地社在赤陛之西未地稷位
白陛之南庚地
          右陈社稷
北魏书太祖本纪 天兴元年七月
迁都平城始营宫室
建宗庙立社稷 (第 17b 页)
十有一月辛亥
诏仪曹郎中董谧撰郊
庙社稷之仪
礼志天兴二年冬十月置太社太稷帝社于宗庙之右
为方坛四陛祀以二月八月用 (第 17b 页)
 母曰徽仁裕圣皇后鸿吉哩氏封梁王改封晋王大
 德六年薨子三人曰伊逊特穆尔曰松山曰德勒格
 尔布哈王薨后十年仁宗即位谥王 献武又十一年
 
英宗遇弑伊逊特穆尔以嗣晋王即皇帝位追尊曰 (第 6a 页)
(宝奔尚书兰汗汗弑宝自立改元青龙南凉秃发乌孤/太初元僣称西平王北凉段业神玺元僣称建康公)
(二年 北魏天兴元年
南燕慕容德元僣称燕王后燕慕/容宝子盛建平元篡三年后秦姚兴弘始元后凉吕光)
(嫡子绍立五日绍庶兄篡弑绍 (第 57a 页)
龙变文鹿师子之类太建初定制皆除之至是蔡景历
奏悉复设焉
          右陈正旦朝贺
魏书礼志 太祖天兴元年冬
诏仪曹郎董谧撰朝觐飨
宴之仪
乐志 (第 58b 页)
天兴元年冬
诏尚书吏部郎邓渊定律吕协音乐
正月上日飨群臣宣布政教备列宫悬正乐兼奏燕赵
秦吴之音五方殊俗之曲 (第 58b 页)
 八年春正月帝南巡二月幸羖羊原赴白楼夏六月
车驾北巡秋七月临幸新坛庚寅宴群臣仍讲武九月
还幸河南宫 九年春三月帝北巡夏五月田于河东
秋七月还幸河南宫 天兴元年春正月庚子
车驾自中山行幸常山之真定
次赵郡之高邑遂幸于邺民有老不能自存者诏郡县 (第 19b 页)
赈恤之帝至邺巡登台榭遍览宫城将有定都之意乃
置行台以龙骧将军日南公和跋为尚书与左丞贾彝
率郎吏及兵五千人镇邺车驾自邺还中山所过存问
百姓诏大军所经州郡复赀租 一年
除山东民租赋之
半辛酉车驾𤼵自中山至于望都尧山次于恒山之阳
二月车驾自中山幸繁峙宫 三年夏五月己巳 (第 20a 页)
 北(县西至深州三十里水去县四十五里县治晋鲁/口城也公孙渊叛司马宣王征之凿滹沱入𣲖水)
 (以运粮因筑此城盖滹沱有鲁沱之名因号鲁/口 后魏道武皇始三年
车驾幸鲁口即此地也)自此
 以下当入瀛莫二州境而元和志亦阙案寰宇记瀛
 州河间县西二十里高阳县东北十 (第 27b 页)
皆服终三旬释衰袭吉从此而行情实未忍遂服 三年
重违旨诰今处二理之际惟望至期使四气一周寒暑
代易虽不尽三年之心得一终忌日情结差申案礼卒
哭之后将受变 …… (第 12a 页)
以频烦干奏李彪亦曰 三年
不改其父之道可谓大孝
今不遵册令恐涉改道之嫌高祖曰王孙士安皆诲子
以俭送终之事及其遵也岂异今日改父之 …… (第 13a 页)
久废庙飨高祖曰祭祀之典事由圣经未忍之
心具如前言脱至庙庭号慕自缠终恐废礼公卿如能
独行事在言外李彪曰 三年
不为礼礼必 (第 13b 页)
三年
不为 …… (第 13b 页)
考众议实如明旨臣等切惟曾参匹夫七日不食夫子
以为非礼及录其事惟书七日不称 三年
盖重其初慕
之心伏惟陛下以万乘之尊不食竟于五日既御则三
食不充半溢臣等伏用悲惶肝脑涂地躬行一日足以 (第 14b 页)
贯被幽显岂宜衰服 三年
以旷机务夫圣人制礼不及
者企而及之过之者俯而就之伏愿陛下抑至慕之情
俯就典礼之重诚是臣等慺慺之愿高祖 (第 14b 页)
 之女正德十三年二月崩合葬茂陵
 国朝典汇孝穆皇后纪氏孝宗生母也初葬金山孝
 宗即位迁合葬孝惠皇后邵氏兴献帝生母也初葬
 金山 世宗即位
迁合葬十四妃一葬陵之西南馀俱
 葬金山废后吴氏亦葬金山
 名山藏孝穆纪太后贺人本蛮土官女成化十一年 (第 35a 页)
(县治晋鲁口城也公孙渊叛司马宣王征之凿滹沱入派水以运粮因筑此城盖滹沱有鲁沱之名)


(因号鲁口 后魏道武皇始三年
车驾幸鲁口即此地也)自此以下当入瀛莫


二州境而元和志亦阙按寰宇记瀛州河间县西


二十里高阳县东 (第 73b 页)
  宣帝大建五年奏尚书左丞刘平定南北郊及明

堂仪注改元嘉中所用齐乐尽以韶为名工就位
定协律校尉举麾大乐令跪赞云奏懋韶之乐降
神奏通韶牲入出奏洁韶帝入坛及还便殿奏穆
韶帝初再拜舞七百工执竿楯曲终复缀出就悬
东继舞九序工执羽籥献爵于天神及大祖之座
奏登歌帝饮福酒奏嘉韶就燎位奏报韶至六年
十一月中中尚书左仆射徐陵议曹郎中沈罕奏
来年元会仪注先会一日大乐展宫悬高絙五案

于殿庭客入奏相和五引帝出黄门侍郎指麾于
殿上掌固应之举于阶下奏康韶之乐宴登奏变
韶奉圭壁讫初引下殿奏亦如之帝兴入便殿奏
穆韶更衣又出奏亦如之帝举酒奏绥韶进膳奏
侑韶帝御茶果太常丞跪请进舞七德继之九序 天兴元年冬
诏尚书吏部郎邓彦海定律吕协音
乐及追尊曾祖祖考诸帝乐用八胤舞皇始舞皇
始舞道武所作也以明开大始祖之业 (第 42b 页)
 (于壬午暨于丁未李杜下狱而延熹延驾夺鉴之沴/不出一年晋魏之间运当癸酉吴主朝薨魏芳夕废)

 (影响言报不喻其捷此六纪者其代谢皆在五六年/或一二年之内者也典午而后 戊戌
之先石虎建号)
 (咸康馀历亦有五年刘宋癸亥明年甲子即为元嘉/天监元年之距戊子不过七载开皇癸丑之距已 (第 33a 页)
  (交在于丙子其先乙亥武照杀太子宏又八年高/宗乃崩泰否中交在于己酉其先一年刘知远称)
  (帝遂歾于晋阳后一年郭威弑其主承祐自古帝/王蘧庐天下未有如晋阳之速者也夬之中交在)
  (于 戊戌
其先四年帝王之师起潜窃之运衰天夺/其运者不夺其主而亦有主运俱夺之晋阳主运)
  (俱延之永徽夫其先世 (第 39a 页)
至辛卯)填 飞兑 室 丁亥 
(戊子大雪至癸已小满癸已至壬辰)太白 飞震 壁 庚辰 
明癸已小满至 戊戌寒露
戊戌至丁酉(辰星夷)飞坤伏震伏五世之上卦奎癸酉 (第 27a 页)
阳律起甲午乙未转壬寅癸卯转庚戌辛亥皆金也戊
午已未转丙寅丁卯转甲戌乙亥皆火也壬午癸未转
庚寅辛卯转 戊戌
己亥皆木也丙午丁未转甲寅乙卯
转壬戌癸亥皆水也庚午辛未转戊寅己卯转丙戌丁
亥皆土也以上为阳吕此一法 (第 25a 页)
   十七无费辞类
凡一事再见前目后凡前序诸侯则后总言诸侯(僖十/三公)
(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咸十四年春/诸侯城缘陵二十八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陈)
(子莒子邾人秦人于/温诸侯遂围许之类)大夫曰诸侯之大夫(僖十五公孙/敖帅师及诸)
(侯之大夫救徐襄三十叔孙豹/及诸侯之大夫及陈袁侨盟)唯师从其恒称(僖元齐/师宋师)
(曹师次于聂北救邢/齐师宋师曹师城邢)
凡一事再见卒名之(宣元公羊传例逆女称公子遂叔/孙侨如以夫天至但称遂称侨如)
(会称叔孙豹盟/但称豹之类)有蒙上文者(隐五年冬宋人伐郑围长/葛六年冬宋人取长葛间)

(一年不言郑蒙伐郑之 文桓五年
州公如曹六年 (第 35a 页)
春正/月
寔来昭六年 (第 35a 页)
齐侯伐北燕七年春王正月暨齐平)
(此二事皆以正月无异事得蒙前年冬文桓十一年九/月宋人执郑祭仲突归于郑 (第 35a 页)
 更附益
后主沉荒于酒使宫女习北方箫鼓谓之代北又于清
 乐中造黄鹂留玉树后庭花金钗两臂垂等曲男女
 倡和甚众 后魏道武帝天兴元年
诏邓彦诲定律吕协音乐追尊 …… (第 39a 页)
 乾豆上奏登歌曲终下奏神胙出门奏揔章八胤舞
 次送神曲南郊用皇矣奏灵和之舞事讫奏维皇北
 郊乐用神胙奏大武之舞 正月上日
飨群臣备列宫
 县正乐兼用燕赵吴秦之音五方殊俗之曲六年诏
 太乐总章鼓吹增修杂伎以备百戏大飨设于殿庭 (第 39b 页)
  (是即管叔鲜所封之管国也管除属桧桧灭属郑/郑灭属韩战国策秦攻韩之管韩非子魏安釐攻)
  (韩拔管使缩高守管信陵君攻之不下汉为中牟/县地晋因之 隆安二年
邓启方等将兵击慕容德)
  (于管城败还隋开皇十六年始析置管城县又置/管州治焉唐武德四年亦置管州贞观 (第 13b 页)
 (穆帝永和五年七月不雨至十月/升平三年四年冬大旱)
 (简文咸安二年夏大旱应王躬/孝武太元四八十年夏秋皆旱)
 (太元十三十五十七年并旱应在丘尼姆婢 安帝隆安二年
冬旱又甚寒应王庾殷杨)
 (隆安五年夏秋大旱应司马元显又旱/元兴元年秋饥冬大旱二年夏冬)
 (宋孝武 (第 10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