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盖冠婚祭会诸吉礼,其制少变;至于《丧服》,世之要用,而特易失旨。故子张疑高宗谅阴三年,子思不听 其子
服出母,子游谓异父昆弟大功,而子夏谓之齐衰,及 孔
子没而门人疑于所服。此等皆明达习礼,仰读周典,俯师仲尼,渐渍圣训,讲肄积年,及遇丧事,犹尚若此,明丧 ……》一卷,卷不盈握,而争说纷然,三年之丧,郑云二十七月,王云二十五月。改葬之服,郑云服缌三月,王云葬讫 而除。
继母出嫁,郑云皆服,王云从乎继寄育乃为之服。无服之殇,郑云子生一月哭之一日,王云以哭之日易服之月。如 ……。郑王祖《经》宗《传》,而各有异同,天下并疑,莫知所定。而ダ直书古《经》文而已,尽除子夏《传》及先儒 注说,
其事不可得行。及其行事,故当还颁异说,一彼一此,非所以定制也。臣自以为今宜参采《礼记》,略取《传》说
日三千五百,元懿如即所见,日可一倍,盈缩相兼,略计年长百万。浦阳南北津及柳浦四埭,乞为官领摄,一年格 外长
四百许万。西陵戍前检税,无妨戍事,馀三埭自举腹心。(《南齐书·陆慧晓传》,又见《咸淳临安志》八十九)
民树艺。以业农桑。禁民骄侈。以敦风俗。群校讲兵阵。士卒肄击刺。吏习书工习乐。皆著节目。不可殚记。公自 己酉
受命。专管七载。规制既成。纲维毕举。内而府库帑藏米盐头屑之微。外而村闾民产山溪阡陌之广。瞭然无一遗照 (第 118H 页)
尹彦颐。奉表谢罪。以二圣未归。宴设不用乐。设幕殿门外。命客省官吴得兴。伴赐酒食。命中书舍人张徵押伴。 三年。
帝谓辅臣曰。闻上皇遣内臣宫女各二人。随高丽使来。朕闻之悲喜。吕颐浩曰。此必金人意。不然。高丽必不敢。 (第 325H 页)
徙。后逃归。主和议。韩昉等始撰国史。 三年。
宗翰寇楚州。帝渡江。宗翰还云中。帝遣洪皓。遣(一作遗)宗翰书。愿去尊号。比于藩臣。完颜宗弼入寇。禁民 …… (第 340L 页)
盖储嗣之位也。谕刘豫。自今称臣。勿称子。上皇崩于五国城。遣使致祭赙。六年。追尊九代祖以下曰皇帝皇后。 七年。 初吴乞买召宗翰。为相。遂失兵柄。 (第 340L 页)
盖储嗣之位也。谕刘豫。自今称臣。勿称子。上皇崩于五国城。遣使致祭赙。六年。追尊九代祖以下曰皇帝皇后。 七年。 初吴乞买召宗翰。为相。遂失兵柄。 (第 340L 页)
武安王。○续通鉴长编。(撰人当考。)宣和五年。敕封义勇武安王。从祀武成王庙。○荆门志。(撰人当考。) 高宗建炎三年。
加封壮缪义勇王。孝宗淳熙三年。加封英济王。○杨琚庙记曰。元文宗天历间。加号显灵。○圣迹图志。明洪武初 (第 52L 页)
〔大清一统志〕废胡里改路。在宁古塔城东。金置节度使。元置军民万
户府。元志云。距上都(即开平府。在宣府东北七百里。乌桓之北。)四千二百里。大都(即燕京。)三千八百里。又有都温路。(今稳城。)距上都四千里。〇案胡里改节度之营。或徙稳城。而谓之都温路。非有二路也。其在豆满河南者。唯我吉州、明川之北六镇茂山等而已。何以为二路。
宋二帝之拘囚于五国头城。即今之我会宁府也。
高丽史仁宗六年。(金太宗天会六年。二帝北狩之 明年。 )金遣使诏谕曰。今年八月。降封赵佶曰昏德公。(即徽宗。)赵桓曰重昏侯。
〔契丹国志〕女真东北。与五 (第 310H 页)
户府。元志云。距上都(即开平府。在宣府东北七百里。乌桓之北。)四千二百里。大都(即燕京。)三千八百里。又有都温路。(今稳城。)距上都四千里。〇案胡里改节度之营。或徙稳城。而谓之都温路。非有二路也。其在豆满河南者。唯我吉州、明川之北六镇茂山等而已。何以为二路。
宋二帝之拘囚于五国头城。即今之我会宁府也。
高丽史仁宗六年。(金太宗天会六年。二帝北狩之 明年。 )金遣使诏谕曰。今年八月。降封赵佶曰昏德公。(即徽宗。)赵桓曰重昏侯。
〔契丹国志〕女真东北。与五 (第 310H 页)
判官。壬辰。出监永同县。丙申。升守天安。戊戌。丁母夫人忧去官。辛丑。起家拜温阳郡守数岁。有不乐弃归。 己酉。
由司仆主簿。守丰基郡未几。坐微眚罢。公素性恬静。于进取殊泊如也。既当室。断迹荆围。晚为菽水计。黾勉为 (第 503H 页)
。为虑让国而失位也。以故称臣称子于不共戴天之雠虏而甘心焉。即无父无君之人也。徽钦见拘于会宁之五国城。 建炎三年。
高丽入贡。高宗谓辅臣曰丽使将至。闻上皇遣内臣宫人各二人来。一喜一悲。吕颐浩曰此必金人之意。若非彼意。 (第 584L 页)
答尹士善别纸(己未)
答金鸣玉(镇球○庚申)
答姜芸父(稷○壬寅)
答姜芸父 (己酉) 答禹几玉(钟玑)
答徐敬真(炳奎○甲辰)
答金恭伯(弘洛○乙巳)
答金恭 …… 答族叔公烨(根文),士龙(夔文),族弟鲁守(致约),族侄圣观(华镇○乙卯)
答族叔景学(圣文)问目
答族叔子韶(齐文○ 己酉) 答濯叟(甲申)
答濯叟(己亥)
答濯叟(丙午)
答濯叟别纸(丁巳)
答金鸣玉(镇球○庚申)
答姜芸父(稷○壬寅)
答姜芸父 (己酉) 答禹几玉(钟玑)
答徐敬真(炳奎○甲辰)
答金恭伯(弘洛○乙巳)
答金恭 …… 答族叔公烨(根文),士龙(夔文),族弟鲁守(致约),族侄圣观(华镇○乙卯)
答族叔景学(圣文)问目
答族叔子韶(齐文○ 己酉) 答濯叟(甲申)
答濯叟(己亥)
答濯叟(丙午)
答濯叟别纸(丁巳)
语。又命请业于大山李先生。丁酉。升上庠。辛丑。哭李先生。素服布带。以终三月。甲辰。丁外艰。守制甚谨。 己酉
卒。 健陵十三年也。太夫人在堂。临绝。愿勿以不肖为念。家事大小。分付有绪。享年四十三。葬申石坤坐之原 (第 45L 页)
浑同也。至于自称以伯以叔。与称以弟侄不同。盖以尊属自处。尤为未安故也。未知如何。
答族叔子韶(齐文○ 己酉) 盈盈一水。令人有溯洄之思。伏承手书。乃欲有望于相发。承来不知所对。然座下持己之方。盖不独天质。抑所 (第 340L 页)
答族叔子韶(齐文○ 己酉) 盈盈一水。令人有溯洄之思。伏承手书。乃欲有望于相发。承来不知所对。然座下持己之方。盖不独天质。抑所 (第 340L 页)
之功。
卢允行墓碣铭(并序○戊申)
昌山处士卢公允行。以今戊申正月。没于龙冈之楸庵。始葬于达理山。越 翌年己酉。 改厝于黄山先兆下枕艮之原。咸谓公修而未章。怀抱而不施。宜铭于阡。用昭厥幽。其孤庄容以余辱公知甚深。亦 (第 270H 页)
卢允行墓碣铭(并序○戊申)
昌山处士卢公允行。以今戊申正月。没于龙冈之楸庵。始葬于达理山。越 翌年己酉。 改厝于黄山先兆下枕艮之原。咸谓公修而未章。怀抱而不施。宜铭于阡。用昭厥幽。其孤庄容以余辱公知甚深。亦 (第 270H 页)
陶庵论 温陵追复之事而曰。可见天道之必复。而在典礼。则终无所据。鄙见只当以程子为正矣。又曰。讷斋冲庵之论。固正矣。而在 中庙之世则可。在 中庙之后则不可。人家有非罪出母。而既无所受命。则为子孙者。不敢以已见强为跻祔于其庙。此理甚明云云。骏荣窃以为陶翁此说。恐不可从。朱子尝论 三年
无改于父之道而曰。是半上 (第 336H 页)
用纪元例。书事。只称名不称主。(自此五年之间。无死亡之事。然以例推之。自应书死。)至吴乞买尽有淮北之 翌年。(即此建炎二年。)
乃用纪年例。自后称主书卒。如中国僭国之例。盖以吴乞买尽有淮北。为一大层节。而自其始立。已示变也。于蒙 (第 172L 页)
宣和七年事。)或曰下哀痛诏。徵兵于四方。(钦宗靖康元年事。)外臣不待朝旨而倡义旅则曰某官某举兵。(如 高宗建炎三年。
张浚,吕颐浩讨苗傅事。)
师名。正统用兵于臣子之僭叛者。曰征曰讨。于夷狄若非其臣子者。曰伐曰攻曰击。 (第 139L 页)
师名。正统用兵于臣子之僭叛者。曰征曰讨。于夷狄若非其臣子者。曰伐曰攻曰击。 (第 139L 页)
合墓分左右之说。先儒论之详矣。面南而分左右。则考西妣东。而朱子自云葬亡室时虚东一坎。此可疑也。退溪曰恐或记者之误。未知如何。
朱子谓尧卿曰某当初葬亡室。只存东畔一位。陈安卿问地道以右为尊。恐男当居右。曰祭以西为上则葬时亦当如此。方是此一时问答。见语类。
生辰茶礼先儒非之。而时俗或于 三年 内设行。今可从否。 (第 296H 页)
三年 内象生时设行无妨。
婚期不远。遭外祖父母丧则当退日期否。或云既已功服则似无所碍。然情义恐未然。未知 …… (第 296H 页)
渎。故以不如姑徐以待远近士论之归一为答矣。去念宋生仲昭来访。袖表文定本而去矣。
答郭景文(壬辰)
正月 当行再期而有故。 (第 296L 页)
二月 择日行祀则禫祀当行于 (第 296L 页)
三月 耶。或云既已行祥于二月。当行禫于 (第 296L 页)
四月。 此论如何。 (第 296L 页)
正月 再期而有故。祥祭虽退行于 (第 296L 页)
二月。 家礼禫条既曰自丧至此二十七月云。则 (第 296L 页)
三月 行禫。不宜进退。
答郭景文
德昭顷来。只留三四日而归矣。未发时有善无恶。是 (第 296L 页)
侯真可人。去矣莫踟蹰。笑杀老祭酒。齑盐度朝晡。作诗欲相送。恐被鬼揶揄。
送登极贺使韩知枢(汝溭)
皇 明受 天禄。九有归昄章。奕奕十六叶。治功超汉唐。三韩箕子国。八条何煌煌。 圣祖树藩屏。命我康献王。朝宗荐玉 (第 411H 页)
送登极贺使韩知枢(汝溭)
皇 明受 天禄。九有归昄章。奕奕十六叶。治功超汉唐。三韩箕子国。八条何煌煌。 圣祖树藩屏。命我康献王。朝宗荐玉 (第 411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