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天皇山护国寺自来佛碑记(袁宏道/)
张无尽有慈氏瑞像赞蒋氏有记传者以为天皇山自
来像余初疑之既读法苑珠林载广州商舶事与记略
同然据像乃迦文非补处也时乃东晋永和非高氏清
泰时也二公或别有所见耶抑偶得于传闻而遂据以
为文耶按记 永和五年 有广客舟下载未竟夜觉有人
奔船迹之不得而载忽重既达渚宫若有人跃而上舟
遂轻是夕现像于郡城之北镇牧而下 (第 9a 页)
张无尽有慈氏瑞像赞蒋氏有记传者以为天皇山自
来像余初疑之既读法苑珠林载广州商舶事与记略
同然据像乃迦文非补处也时乃东晋永和非高氏清
泰时也二公或别有所见耶抑偶得于传闻而遂据以
为文耶按记 永和五年 有广客舟下载未竟夜觉有人
奔船迹之不得而载忽重既达渚宫若有人跃而上舟
遂轻是夕现像于郡城之北镇牧而下 (第 9a 页)
春秋始隐公论
粤自西周板荡王辙东迁平王以来流离世故斯亦极
矣眷言丰镐有故国旧京之感焉此周家之一大变局
也春秋托始于平王无可疑者陈氏傅良曰春秋非始
于平王始于桓王也当平王之世鲁隐之奉其弟轨宋
穆之舍其子冯诸侯犹有让千乘之国者也卫石碏晋
九宗五正嘉父宋孔父之流犹知尊君亲上也郑庄公
为卿士王贰于虢于是周郑交恶隐之三年平王崩 桓
王即位四年 而郑始朝身为卿士而有志于叛王此春
秋所以作也尝试论之夫桓之于郑孰与平之于申鄫
而郑之叛志孰与齐楚秦晋 (第 5b 页)
粤自西周板荡王辙东迁平王以来流离世故斯亦极
矣眷言丰镐有故国旧京之感焉此周家之一大变局
也春秋托始于平王无可疑者陈氏傅良曰春秋非始
于平王始于桓王也当平王之世鲁隐之奉其弟轨宋
穆之舍其子冯诸侯犹有让千乘之国者也卫石碏晋
九宗五正嘉父宋孔父之流犹知尊君亲上也郑庄公
为卿士王贰于虢于是周郑交恶隐之三年平王崩 桓
王即位四年 而郑始朝身为卿士而有志于叛王此春
秋所以作也尝试论之夫桓之于郑孰与平之于申鄫
而郑之叛志孰与齐楚秦晋 (第 5b 页)
重修兰亭记
绍兴郡西南二十五里兰渚之上兰亭在焉郡守吴江
沈侯省方出郊得其故址于荒墟榛莽中顾而叹曰是
晋王右军脩禊之地也今禊帖传天下人知重之而胜
迹芜废守土者不当致意耶既三年道融物敷郡事攸
理乃访求故实稽遗起废时其赢诎以次修举而兰亭
嗣葺焉亭所在已非故处坏且不存而所谓清流激湍
亦已湮塞乃剪茀决浍寻其源而通之导其流行于故
址左右纡回映带彷像其旧而甃以文石视旧加饬辟
其中为亭榱栋辉奂拦楯坚完墨池鹅沼悉还旧观经
始于戊申之(阙/)成于 己酉 之(阙/)不亟其工也侯于是集
僚友宾客而落之以书抵余俾纪其成余惟右军去护 (第 14a 页)
绍兴郡西南二十五里兰渚之上兰亭在焉郡守吴江
沈侯省方出郊得其故址于荒墟榛莽中顾而叹曰是
晋王右军脩禊之地也今禊帖传天下人知重之而胜
迹芜废守土者不当致意耶既三年道融物敷郡事攸
理乃访求故实稽遗起废时其赢诎以次修举而兰亭
嗣葺焉亭所在已非故处坏且不存而所谓清流激湍
亦已湮塞乃剪茀决浍寻其源而通之导其流行于故
址左右纡回映带彷像其旧而甃以文石视旧加饬辟
其中为亭榱栋辉奂拦楯坚完墨池鹅沼悉还旧观经
始于戊申之(阙/)成于 己酉 之(阙/)不亟其工也侯于是集
僚友宾客而落之以书抵余俾纪其成余惟右军去护 (第 14a 页)
王。石弘嗣位,拜丞相魏王大单于,加九锡。以晋咸康元年自称居摄赵天王,改元建武,其三年僭称大赵天王。以 晋永和五年
僭即皇帝位, 改元太宁,
在位十五年,石遵时谥曰武皇帝,庙号太祖。
上石勒疏劝进
臣等闻有非常之度,必有非常之功; ……石遵
遵字太祗,石虎第九子,石弘时封齐王。石虎僭位,封彭城王,石世嗣位,以为左丞相,寻废世,以 晋永和五年 僭即皇帝位,改元青龙,在位一百八十三日为石鉴所杀。
假刘氏令(刘氏刘曜,幼女,虎以为皇后,生子世
上石勒疏劝进
臣等闻有非常之度,必有非常之功; ……石遵
遵字太祗,石虎第九子,石弘时封齐王。石虎僭位,封彭城王,石世嗣位,以为左丞相,寻废世,以 晋永和五年 僭即皇帝位,改元青龙,在位一百八十三日为石鉴所杀。
假刘氏令(刘氏刘曜,幼女,虎以为皇后,生子世
又按温祚立国。即今汉阳之地。而谓之带方故地。则洌水以北。皆古乐浪南部临屯之地也。
百济史云。温祚王 三十七年。(王莽时。) 汉水东北部落饥荒。亡入句丽者一千馀户。浿、带之间。空无居人。越明年春。王巡抚东至走壤。(在今春川地。 (第 241L 页)
百济史云。温祚王 三十七年。(王莽时。) 汉水东北部落饥荒。亡入句丽者一千馀户。浿、带之间。空无居人。越明年春。王巡抚东至走壤。(在今春川地。 (第 241L 页)
句丽史云。东川王二十一年。(魏主芳正始八年。)王以丸都城经乱。不可复都。筑平壤城。移民及庙社。〇故国原王十二年(晋成帝末年。)春。修葺丸都城。秋。移居丸都城。冬。燕王皝。毁丸都城。〇 十三年秋。 移居平壤东黄城。〇镛案东川王既筑平壤城。先移庙社。后遂移都。(史不书。)故至故国原王十二年。还都丸都 (第 277L 页)
石弘。(勒之太子。晋成帝癸巳立。甲午改元延熙。同年为石虎所弑。)
石虎。(勒之侄。晋成帝甲午。弑弘代立。称天王。乙未。改元建武。迁都邺。○ 穆帝己酉。 称帝。 (第 403L 页)
改元太宁。 同年殂。在位十五年。○太子世立。其兄道弑而代之。弟鉴又弑导而自立。翌年庚戌。冉闵又弑鉴而自立。)
…… (第 403L 页)
张骏。(寔之子。成帝庚寅。称藩于石勒。癸巳。复归于晋。穆帝乙巳。又自称凉王。丙午卒。)
张重华。(骏之子。 穆帝己酉。 自称凉王。癸丑卒。子曜灵嗣。其臣赵长废曜灵。立祚。)
张祚。(重华之庶兄嗣位。穆帝甲寅。自称凉王。 (第 405L 页)
石虎。(勒之侄。晋成帝甲午。弑弘代立。称天王。乙未。改元建武。迁都邺。○ 穆帝己酉。 称帝。 (第 403L 页)
改元太宁。 同年殂。在位十五年。○太子世立。其兄道弑而代之。弟鉴又弑导而自立。翌年庚戌。冉闵又弑鉴而自立。)
…… (第 403L 页)
张骏。(寔之子。成帝庚寅。称藩于石勒。癸巳。复归于晋。穆帝乙巳。又自称凉王。丙午卒。)
张重华。(骏之子。 穆帝己酉。 自称凉王。癸丑卒。子曜灵嗣。其臣赵长废曜灵。立祚。)
张祚。(重华之庶兄嗣位。穆帝甲寅。自称凉王。 (第 405L 页)
夫人。先是文忠公使燕。令人为忠文公推命曰。当得贤妻。及夫人入门。叹曰术者之言验矣。后四年忠文公擢第。 翌年
文贞公捐馆舍。己巳 圣母逊于私第。忠文公兄弟始系狱。既得释。尽室出城外。时当患难。艰窭滋甚。疏粝亦不 (第 556L 页)
才名欲托三都赋。起色谁回八月潮。闻道槐滩饶胜具。倘因秋兴寄琼瑶。
送李子仁(寿庆)安州判官
陆沈槐院 七年 强。荣路知君不肯忙。自识潜郎犹偃蹇。休言半剌已翱翔。楼台合供新行乐。山水偏怜古战场。我欲归田仍送别。 (第 118L 页)
送李子仁(寿庆)安州判官
陆沈槐院 七年 强。荣路知君不肯忙。自识潜郎犹偃蹇。休言半剌已翱翔。楼台合供新行乐。山水偏怜古战场。我欲归田仍送别。 (第 118L 页)
余于壬子端阳。省墓后四日丙午。至坡上秋水斋。与北坡,秋水兄及大耻。乘夕阳舟。其日雨。揭篷下帘泛中流。甚觉有幽致。得律诗。戊申。与白石,大耻,秋水。同舟送北坡上游。行至春草亭而还。得绝句。其日 己酉
复雨。数日不止。犹日与白石大耻会秋水。作滞雨诗相乐也。辛亥江涨。涛声闻于秋水。而白石家最迫。临江岸。 (第 253L 页)
,河丹溪,李樗轩诸贤。皆与之游好。又受业于江湖金公之门。同佔毕斋讲磨道义。佔毕斋以前辈文雅推诩焉。 世宗己酉年二十二
登上庠。壬子魁擢文科。选补槐院。权知弘文正字。历三司春坊铨郎检详,舍人兼侍讲辅德。时 上始置集贤殿。 (第 652L 页)
李樗轩诸贤。皆与之游好。又受业于江湖金公之门。同佔毕斋讲磨道义。佔毕斋以前辈文雅推诩焉。 世宗己酉年 二十二 登上庠。壬子魁擢文科。选补槐院。权知弘文正字。历三司春坊铨郎检详,舍人兼侍讲辅德。时 上始置集贤殿。 (第 652L 页)
李樗轩诸贤。皆与之游好。又受业于江湖金公之门。同佔毕斋讲磨道义。佔毕斋以前辈文雅推诩焉。 世宗己酉年 二十二 登上庠。壬子魁擢文科。选补槐院。权知弘文正字。历三司春坊铨郎检详,舍人兼侍讲辅德。时 上始置集贤殿。 (第 652L 页)
映万春秋。煌煌蜃卫都门晓。泣向东风又土牛。
次弇州投劾南归韵(余以丁未离家入京。 肃谢户判。仍行公。 己酉六月。 以埽坟下直矣。其日筵臣以大臣意白以长往。即 下备忘记。使之留住。上疏陈情。 批以登对去就未晚。连以受 (第 187H 页)
针及佗故。廿一始得登对面请。始 许归埽。 七月初四。 始归家谒祠墓。喜幸。)
失喜松楸路不疑。回瞻北极夜何其。秖缘秋兴催张翰。岂是 清朝黜士师。细数岩边来 (第 187H 页)
次弇州投劾南归韵(余以丁未离家入京。 肃谢户判。仍行公。 己酉六月。 以埽坟下直矣。其日筵臣以大臣意白以长往。即 下备忘记。使之留住。上疏陈情。 批以登对去就未晚。连以受 (第 187H 页)
针及佗故。廿一始得登对面请。始 许归埽。 七月初四。 始归家谒祠墓。喜幸。)
失喜松楸路不疑。回瞻北极夜何其。秖缘秋兴催张翰。岂是 清朝黜士师。细数岩边来 (第 187H 页)
神道碑铭(并序○从弟左参赞 麒寿撰)
墓志铭(并序○从弟左参赞麒寿撰)
神道碑阴记 (己酉六月 ○从曾孙 时烈撰)
谥状(从曾孙时烈撰)
三贤闾记(己巳六月○西阜曾孙 时烈撰)
墓志铭(并序○从弟左参赞麒寿撰)
神道碑阴记 (己酉六月 ○从曾孙 时烈撰)
谥状(从曾孙时烈撰)
三贤闾记(己巳六月○西阜曾孙 时烈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