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禮類
書類
易類
正史類
地理類
金石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傳記類
雜史類
史評類
載記類
類書類
釋家類
藝術類
儒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譜錄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現代詩類
總集類
詞曲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華嚴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玄部
續道藏
国公。甲戌,嗣濮王仲御薨。乙酉,封开府仪同三司、江夏郡王仲爰为嗣濮王。冬十二月壬寅,进封植为莘王。 宣和五年,
进封朴、棣二人王爵,以仲理为嗣濮王。按《宋史·徽宗本纪》: 五年春二月丁酉,
进封雍国公朴为华原郡王,徐国公棣为高平郡王,并为开府仪同三司。 夏六月己丑,
仲爰薨。 丁酉,
以安国军节度使仲理为开府仪同三司,进封嗣濮王。 冬十一月戊申,
以高平郡王棣为太保,进封徐王。
宣和六年,封㮙与令荡为郡王。按《宋史·徽宗本纪》:六年春二月丁亥,以
天德二年十月辛未,杀太皇太妃萧氏及其子任王偎喝。按《世宗本纪》:帝,讳雍,本讳乌禄,太祖孙,睿宗子。 天辅七年癸卯岁
生。皇统间,以宗室子例授光禄大夫,封葛王。贞元三年,进封赵王。正隆二年,例降封郑国公,进封卫国。三年
恭王仲爰 嗣恭王仲理
按《宋史·濮王传》:濮安懿王允让子昌端孝王宗晟,宗晟子郇康孝王仲御,仲御薨。仲爰嗣。徽宗即位,拜建武节度使,为大宗正,加开府仪同三司,封江夏郡王,徙节泰宁定武,检校少保、少傅。 宣和五年六月
薨,年七十,赠太保,追封恭王。仲理嗣。靖康初,为安国军节度,使加检校少保、开府仪同三司。
皇子训
羊城泺,杲使宗干与宗翰以精兵六千袭辽至五院司。辽主已遁去,与辽将耿守忠战于西京城东四十里。守忠败走。 太宗即位,
宗干为国论勃极烈,与斜也同辅政。天会三年,获辽主于应州西余睹谷。始议礼制度,正官名,定服色,兴庠序,
师,挫其军锋。遂与太宗、撒改等劝进。收国元年七月,与太宗、撒改、杲俱为勃极烈,习不失为阿买勃极烈云。 天辅七年,
太宗与习不失居守,郓王昂违纪律失众,法当死。于是,辽人以燕京降,宋人约岁币。 三月,
世宗生。习不失谓太宗曰:兄弟骨肉,以恩掩义,宁屈法以全之。今国家迭有大庆,可减昂以无死,若主上有责言 ……我为说。太宗然之,遂杖昂以闻。太祖每伐辽,辄命习不失与太宗居守,虽无方面功,而倚任与撒改比侔矣。是岁 七月,
薨会太祖班师道病,太宗奉迎谒见,恐太祖感动而疾转甚,不敢以薨告。太祖辄问曰:阿买勃极烈安在。太宗绐对
。按《宋史·徽宗本纪》云云。
宣和二年春正月癸亥,追封蔡确为汝南郡王。
按《宋史·徽宗本纪》云云。 宣和五年夏五月癸亥,
童贯落节钺,进封徐、豫国公。按《宋史·徽宗本纪》云云。
宣和七年夏六月丙午,封童贯为广阳郡王。
按《
宗本纪》云云。
宣和二年夏六月丙戌,诏三省、枢密院额外吏职,并从裁汰。
按《宋史·徽宗本纪》云云。 宣和五年夏五月乙丑,
诏正位三公立本班,带节钺若领他职者仍旧班,著为令。按《宋史·徽宗本纪》云云。
宣和七年,诏复尚书令,
因奏:诸将分屯江岸,而敌人往来淮甸,当遣岳飞自上流取间道乘虚击之,彼必有反顾之忧。上曰:当如此措置。 五年,
兼权知枢密院事。时张浚视师江上,以行府为名,言知泰州卲彪及其营田利害事,乞送尚书省。有旨从之。与求不

朱倬
按《宋史本传》:倬,字汉章,唐宰相敬则之后,七世祖避地闽中,为闽县人。世学《易》,入太学。 宣和五年,
登进士第,调常州宜兴簿。金将犯边,居民求避地,倬为具舟给食,众赖以济。未几,民告涝于郡,郡檄倬考实,
,多以御笔行下,朱书其旁云:稽留时刻者,以大不恭论,流三千里。三省无所干预,大启倖门,为宦途之捷径。 宣和五年,
有黄冠丁希元者,得幸为侍晨道录。自云晋公之孙。忽降御笔:丁谓辅相真宗。逮仁宗即位,有定策之功。未经褒
皆受宗室荐举矣。《墨庄漫录》:国朝宗室,例除环卫,裕陵始以非袒免补外官。继有登科者,然未有为侍从者。 宣和五年,
始除子崧徽猷阁待制,继而子淔亦除。八年,又除子栎。宗室为侍从官,自伯山始。然皆外任,未有任禁从者。绍
。四年,又升为从三品。有建威、折冲、振武、荡寇、果毅、殄寇、虎贲、鹰扬、破虏之名。
枢密院。
〈注〉 天辅七年,
始置于广宁府。天会三年下燕山,初以左企弓为使,后以刘彦宗。初犹如辽南院之制,后则否。

泰和六年尝改
从之。崇宁五年,诏将作监,应承受前后特旨应副外,路并府、监修造差拨人工物料,遵执元丰条格,不得应副。 宣和五年,
诏罢营缮所归将作监。分案五,置吏二十有七。所隶官属十:
修内司,掌宫城、太庙缮修之事。
东西八作司,
因奏:诸将分屯江岸,而敌人往来淮甸,当遣岳飞自上流取间道乘虚击之,彼必有反顾之忧。上曰:当如此措置。 五年,
兼权知枢密院事。时张浚视师江上,以行府为名,言知泰州邵彪及其营田利害事,乞送尚书省。有旨从之。与求不
尺,都之北门,而不能卫护,英实耻之。高琪奏其书,即除尚书工部员外郎,充宣差都提控,居庸等关隘悉隶焉。 二年正月,
乘夜与壮士李雄、郭仲元、郭兴祖等四百九十人出城,缘西山进至佛岩寺。令李雄等下山招募军民,旬日得万馀人
轮博士铨次成籍,以备讨论。政和四年令,祠事监察御史阙,则以六曹郎官及馆职摄充。宣和三年,令本寺因革礼 五年
一检,举接续编修。建炎初,并省冗职,惟太常、大理不能。诏太常少卿一员兼宗正少卿,罢丞、簿,惟置博士一
程寀
按《金史本传》:寀,字公弼,燕之析津人。祖冀,仕辽广德军节度使。冀凡六男,父子皆擢科第,士族号其家为程一举。冀次子四穆,辽崇义军节度使。寀,四穆之季子也。自幼如成人。及冠,笃学,中进士甲科,累迁殿中丞。 天辅七年,
太祖入燕,授尚书都官员外郎、锦州安昌令,累加起居郎,为史馆修撰,以从军有劳,加少府少监。熙宗时,历翰
之上置都统。然时亦称军帅为猛安,而猛安则称亲管猛安者。燕山既下,循辽制立枢密院于广宁府,以总汉军。 太宗天会元年,
始置两路都统府。
按《金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兵志》: 太宗天会元年,
以袭辽主所立西南都统府为西南、西北两路都统府。天会二年,始置都元帅府,以掌征讨之事。
按《金史·太宗
张平
按《宋史本传》:平,青州临朐人。弱冠寓单州,依刺史罗金山。金山移滁州,署平马步都虞候。太宗尹京兆,置其邸。及秦王廷美领贵州,复署为亲吏。后数年,有诉平匿府中钱物,秦王白太宗鞫之,无状,秦王益不喜,遂遣去。太宗怜其非罪,以属徐帅高继冲,继冲署为镇将。平叹曰:吾命虽蹇,后未必不为福也。 太宗即位,
召补右班殿直,监市木秦、陇,平悉更新制,建都务,计水陆之费,以春秋二时联巨筏,自渭达河,历砥柱以集于
王渊
按《宋史本传》:渊,字几道,熙州人,后徙环州。善骑射。应募击夏国,屡有功,累迁熙河兰湟路第三将部将、权知巩州宁远砦。诸羌入寇,经略司讨之,表渊总领岷山蕃兵将,兴师城泽州。羌悉众来争,渊奋击,大破之,追至邈州城。移同总领湟州蕃兵将兼知临宗砦,坐法免。 宣和五年,
刘延庆讨方腊,以渊为先锋。赃将据钱塘,势张甚。渊谕小校韩世忠曰:贼谓我远来,必易我。明日尔逆战而伪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