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孝經類
易類
書類
四書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春秋類
正史類
地理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目錄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時令類
史評類
詔令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術數類
釋家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天文算法類
小說家類
兵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現代詩類
詞曲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洞真部
正一部
太玄部
盖冠婚祭会诸吉礼,其制少变;至于《丧服》,世之要用,而特易失旨。故子张疑高宗谅阴三年,子思不听 其子
服出母,子游谓异父昆弟大功,而子夏谓之齐衰,及 孔
子没而门人疑于所服。此等皆明达习礼,仰读周典,俯师仲尼,渐渍圣训,讲肄积年,及遇丧事,犹尚若此,明丧 ……》一卷,卷不盈握,而争说纷然,三年之丧,郑云二十七月,王云二十五月。改葬之服,郑云服缌三月,王云葬讫 而除。
继母出嫁,郑云皆服,王云从乎继寄育乃为之服。无服之殇,郑云子生一月哭之一日,王云以哭之日易服之月。如 ……。郑王祖《经》宗《传》,而各有异同,天下并疑,莫知所定。而ダ直书古《经》文而已,尽除子夏《传》及先儒 注说,
其事不可得行。及其行事,故当还颁异说,一彼一此,非所以定制也。臣自以为今宜参采《礼记》,略取《传》说
日三千五百,元懿如即所见,日可一倍,盈缩相兼,略计年长百万。浦阳南北津及柳浦四埭,乞为官领摄,一年格 外长
四百许万。西陵戍前检税,无妨戍事,馀三埭自举腹心。(《南齐书·陆慧晓传》,又见《咸淳临安志》八十九)
北隅。虑宋主遁去,遣昂等率轻骑环城巡逻。昂所领止八谋克,遇敌万人,与战,败之,其步军溺死于汴者过半。 七年,
大军渡江,败宋兵于江上。帅府遣昂等以兵追宋主。宋主入会稽,若为坚守计,有兵数千列阵于郭东竹苇间。诸将
孔端木
按《阙里志》:四十八代端木,字子工,若升子,为若谷后。宣和四年,驾幸太学,诏大臣先圣后,有在学者,特赐进士第,当自今始。召见,赐上舍出身。 建炎三年十月, 南渡。明年八月,特差徽州黟县令。绍兴二年,召试馆职,历秘书郎、著作佐郎、司封员外郎,终朝散郎,知临江
按《阙里志》:四十八代端木,字子工,若升子,为若谷后。宣和四年,驾幸太学,诏大臣先圣后,有在学者,特赐进士第,当自今始。召见,赐上舍出身。 建炎三年十月, 南渡。明年八月,特差徽州黟县令。绍兴二年,召试馆职,历秘书郎、著作佐郎、司封员外郎,终朝散郎,知临江
奔者,邀击尽之。从攻郑、邓州及讨平郑州叛者,攻下濮州及雷泽县,从破大名、东平府、徐、兖等州,皆有功。 七年,
还镇。十年,加尚书左仆射,改西北路招讨使。怀义在西陲几十年,抚御有恩,及去,老幼遮道攀恋,数日不得发
中书侍郎,以行中书令之职。政和中,改左、右仆射为太宰、少宰,乃兼两省侍郎。靖康中,复改为左、右仆射。 建炎三年,
吕颐浩请参酌三省之制,左、右仆射并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门下、中书二侍郎并改为参知政事,废尚书左、右丞 ……衔,行则并马,自寇准始,以后不易。元丰新官制,废参知政事,置门下、中书二侍郎,尚书左、右丞以代其任。 建炎三年,
以复门下、中书侍郎为参知政事,而省左、右丞。乾道八年,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其参知政事如故,以中 ……官,五房各一人,掌纠正省务。熙宁三年置,以京朝官充,选人即为习学公事。官制行,罢之,而其职归左右司。 建炎三年,
中书门下省言:军兴以来,天下多事,中书别无属官。元丰以前,有检正官,后因置左右司,遂不差,致朝廷及应 ……检正吏、礼、兵房,一员检正户、刑、工房。从之。至次年,诏并罢。绍兴二年,诏中书门下省复置检正官一员。 建炎三年
指挥,中书门下省并为一。中书省录事、主事、令史、书令史、守当官共四十三人;门下省录事、主事、令史、书 ……,诏给舍、都司以赞省务。今都司寖以旷官,缘省吏强悍,敢肆侵侮。自今违法事,其左右司官、尚书具事举劾。 建炎三年,
诏减左、右司郎官两员,置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二员。至次年,检正省罢,其左、右司郎官依旧四员。绍兴三 ……省礼房,令左、右司郎官四员从上分房书拟。隆兴元年,诏左、右司郎官各差一员。乾道六年,诏榷货务都茶场依 建炎三年
指挥,委都司官提领措置。乾道七年,复添置右司郎官二人。
榷货务都茶场,〈都司提领〉。提辖官一员,〈京 ……自萧燧始。副都承旨文、武通除。
检详官,熙宁四年置,视中书检正官。元丰初,定以三员,及改官制,置之。 建炎三年, 复置检详两员,叙位在左、右司之下。绍兴二年减一员。
计议官,四员。建炎四年,罢御营使司,并归枢密院为 ……参赞军事,以侍从官兼;提举一行事务,以大将兼。其将佐有都统制及五军统制以下官。初以总齐行在军中之政。 三年, 诏御营使司止管行在五军营砦军务,其馀应干边防措置等事,釐正归三省、枢密院。四年,诏自今宰相兼知枢密院
榷货务都茶场,〈都司提领〉。提辖官一员,〈京 ……自萧燧始。副都承旨文、武通除。
检详官,熙宁四年置,视中书检正官。元丰初,定以三员,及改官制,置之。 建炎三年, 复置检详两员,叙位在左、右司之下。绍兴二年减一员。
计议官,四员。建炎四年,罢御营使司,并归枢密院为 ……参赞军事,以侍从官兼;提举一行事务,以大将兼。其将佐有都统制及五军统制以下官。初以总齐行在军中之政。 三年, 诏御营使司止管行在五军营砦军务,其馀应干边防措置等事,釐正归三省、枢密院。四年,诏自今宰相兼知枢密院
军中情实。擢世修为工部侍郎。傅、正彦乞改年号及移跸建康,胜非以白太后,因议恐尽废其请,则仓卒变生,乃 改元明受。
以诏示世修曰:已从若请矣。傅等欲挟上幸徽、越,胜非谕之以祸福而止。傅闻韩世忠起兵,取其妻子为质。胜非 ……使是间自反正耳。不然,下诏率百官六军请上还宫,公等置身何地乎。即召学士李邴、张守作百官章及太后手诏。 四月朔,
胜非率百官诣睿圣宫,亲掖上乘马还宫。苗傅请以王世修为参议,胜非曰:世修已为从官,岂可复从军。上既复辟 ……谕,称其有谏臣风。除左谏议大夫。旬日间,封章屡上,遂擢翰林学士。翌日,除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 建炎三年,
宰相吕颐浩议幸武昌为趋陜之计,既移跸建康,又议欲尽弃中原,徙居民于东南。康力持不可,上悟而止。未几,
韩企先
按《金史本传》:企先,燕京人。九世祖知古,仕辽为中书令,徙居柳城,世贵显。乾统间,企先中进士第,回翔不振。都统杲定中京,擢枢密副都承旨,稍迁转运使。宗翰为都统经略山西,表署西京留守。天会六年,刘彦宗薨,企先代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枢密院事。 七年, 迁尚书左仆射兼侍中,封楚国公。初,太祖定燕京,始用汉官宰相赏左企弓等,置中书省、枢密院于广宁府,而朝
按《金史本传》:企先,燕京人。九世祖知古,仕辽为中书令,徙居柳城,世贵显。乾统间,企先中进士第,回翔不振。都统杲定中京,擢枢密副都承旨,稍迁转运使。宗翰为都统经略山西,表署西京留守。天会六年,刘彦宗薨,企先代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枢密院事。 七年, 迁尚书左仆射兼侍中,封楚国公。初,太祖定燕京,始用汉官宰相赏左企弓等,置中书省、枢密院于广宁府,而朝
江,从容奏曰:陈东以忠谏被诛,此其乡里也。上即命赒其家,官其子。东宫初建,绹以资政,殿学士权太子少傅 三年,
拜参知政事。明年,罢绍兴, 三年
出知越州。及上幸越,韩世忠邀击兀朮于扬子江,绹议遣兵与世忠夹击之。同政者议不合,遂求去,御书霖雨思贤
军副指挥使,福州观察使,以检校太保为之。治平三年,郭宣徽逵自殿前都虞候,容州观察使,以检校太保为之。 建炎三年,
王渊自向德军节度使,御营都统制直,以节度使为之。
童贯之始入枢府也,官已为开府仪同三司,而但以为权签
童贯之始入枢府也,官已为开府仪同三司,而但以为权签
,增饰语言,变乱是非,难以便据旧录修定,欲乞访求故臣之家文献事迹参照。又奏:知湖州汪藻编类元符庚辰至 建炎己酉
三十年事迹,乞下藻以已成文字赴本所。并从之。先是,藻奉诏访求甚备,未及修纂,崇礼取而专之。尝进唐太宗 ……昭慈太后垂帘听政,除右文殿修撰、知湖州。建炎初,以中书舍人召,辞不至,改徽猷阁待制、提举杭州洞霄宫。 三年,
复以舍人召,诏守臣津发,寻进给事中、直学士院兼侍讲。入对,首论天下大势曰:淮南当吾膺,将士遇敌先奔,
一,权知制诰,除中书舍人。讨平白霫,拜枢密直学士,权翰林学士,为翰林侍讲学士。年五十五,卒,谥文正。 天会七年,
赠兼中书令。正隆二年,改赠特进、濮国公。
杨伯雄
按《金史本传》:伯雄,字希云,真定槁城人。八世祖彦
杨伯雄
按《金史本传》:伯雄,字希云,真定槁城人。八世祖彦
员。绍兴四年七月,诏户部侍郎二员,通治左、右曹,自此相承不改。
郎中〈左曹右曹〉 员外郎掌分曹治事。 建炎三年, 诏省并郎曹,惟户部五司以职事烦剧不并,仍各置一员。绍兴中,专置提举帐司,总天下帐状,以户部左曹郎官兼 ……十有四。元祐元年四月,省郎官一员,十月复置。分案六:曰会场,曰上供,曰粜籴,曰给纳,曰知杂,曰开拆。 建炎三年, 罢司农寺归仓部。绍兴四年复旧。裁减吏额,共置二十五人,续又减二人。
司农寺 旧置判寺事二人,以两制、 ……食及内外之用。
内柴炭库,掌诸薪炭,以给宫城及宿卫班直军士薪炭席荐之物。
炭场,掌储炭以供百司之用。 建炎三年, 罢司农寺,以事务并隶仓部。绍兴三年,复置丞二员。凡有合行事务,申户部施行。四年,复置寺,仍置卿、少。
郎中〈左曹右曹〉 员外郎掌分曹治事。 建炎三年, 诏省并郎曹,惟户部五司以职事烦剧不并,仍各置一员。绍兴中,专置提举帐司,总天下帐状,以户部左曹郎官兼 ……十有四。元祐元年四月,省郎官一员,十月复置。分案六:曰会场,曰上供,曰粜籴,曰给纳,曰知杂,曰开拆。 建炎三年, 罢司农寺归仓部。绍兴四年复旧。裁减吏额,共置二十五人,续又减二人。
司农寺 旧置判寺事二人,以两制、 ……食及内外之用。
内柴炭库,掌诸薪炭,以给宫城及宿卫班直军士薪炭席荐之物。
炭场,掌储炭以供百司之用。 建炎三年, 罢司农寺,以事务并隶仓部。绍兴三年,复置丞二员。凡有合行事务,申户部施行。四年,复置寺,仍置卿、少。
酌,而定其仪节。三岁贡举,学校试补诸生,皆总其政。旌节章服之颁,祥瑞表奏之进,凡关于礼乐者,皆掌之。 建炎三年,
诏鸿胪、光禄寺并归于礼部,太常、国子监亦隶焉。分案五:曰礼乐,曰贡举,曰宗正奉使帐,曰封册表奏,曰检 ……、宴享、学校、贡举之事。有所损益,则审订以次咨决。凡庆会若谢,掌撰表文。与祠部、主客、膳部并列为四。 建炎三年,
并省曹郎,礼部领主客,祠部领膳部。隆兴元年,复诏礼部、祠部一员兼领,自是并行四司之事矣。通置吏五十四
并彻。分案九,置吏四十有七。凡蕃夷属户授官、封袭之事皆掌之。 建炎三年,
并卫尉寺隶焉。分案十:曰赏功,曰民兵卫,曰厢兵,曰人从看详,曰帐籍告身,曰武举,曰蕃官,曰开拆,曰知 ……遣。
侍郎掌贰尚书之事。南渡,长贰互置,续置侍郎二员,绍兴常置一员。
郎中 员外郎参掌本部长贰之事。 建炎三年, 诏兵部兼职方,驾部兼库部。隆兴元年,诏驾部、兵部郎官共一员兼领,自是四司合为一矣。厥后间或并置,若从 ……以附步马急递。总内外监牧,籍其租入多寡、孳产登耗。凡市马于四夷者,溢岁额则赏之。分案六,置吏十有三。 建炎三年, 并太仆寺隶焉。
库部郎中 员外郎掌卤簿、仪仗、戎器、供帐之事,国之武库隶焉。凡内外甲仗器械,造作缮修
侍郎掌贰尚书之事。南渡,长贰互置,续置侍郎二员,绍兴常置一员。
郎中 员外郎参掌本部长贰之事。 建炎三年, 诏兵部兼职方,驾部兼库部。隆兴元年,诏驾部、兵部郎官共一员兼领,自是四司合为一矣。厥后间或并置,若从 ……以附步马急递。总内外监牧,籍其租入多寡、孳产登耗。凡市马于四夷者,溢岁额则赏之。分案六,置吏十有三。 建炎三年, 并太仆寺隶焉。
库部郎中 员外郎掌卤簿、仪仗、戎器、供帐之事,国之武库隶焉。凡内外甲仗器械,造作缮修
法令事,请大理寺官赴部共议之,用侍郎吴博古之说也。
郎中 员外郎各二人,分左右厅,掌详覆、叙雪之事。 建炎三年, 刑部郎官以二员为额,关掌职事,初无分异。绍兴二十六年,诏依元丰旧法,分厅治事。先是,右司汪应辰言:刑 ……月,侍郎刘赓奏:副尉差遣有立定优重等第,都官条虽特旨亦许执奏,乞申严其禁。从之。分案四,置吏十有八。 建炎三年, 诏比部兼司门。隆兴元年,诏都官、比部共置一员。自此都官兼比部司门之事。分案五:曰差次,曰磨勘,曰吏籍
郎中 员外郎各二人,分左右厅,掌详覆、叙雪之事。 建炎三年, 刑部郎官以二员为额,关掌职事,初无分异。绍兴二十六年,诏依元丰旧法,分厅治事。先是,右司汪应辰言:刑 ……月,侍郎刘赓奏:副尉差遣有立定优重等第,都官条虽特旨亦许执奏,乞申严其禁。从之。分案四,置吏十有八。 建炎三年, 诏比部兼司门。隆兴元年,诏都官、比部共置一员。自此都官兼比部司门之事。分案五:曰差次,曰磨勘,曰吏籍
贰互置,隆兴诏各置一员。
郎中 员外郎旧制,凡制作、营缮、计置、采伐材物,按程式以授有司,则参掌之。 建炎三年, 诏:工部郎官兼虞部,屯田郎官兼水部。隆兴元年,诏工部、屯田共一员兼领,自此四司合为一矣。淳熙九年,以 ……弃材物,抡其长短有差,其曲直中度者以给营造,馀备薪爨。
帘箔场,掌抽算竹木、蒲苇,以供帘箔内外之用。 建炎三年, 诏将作监并归工部。绍兴三年,复置丞,仍兼总少府之事。十年,置主簿一员。十一年,诏依司农、太府寺,置长 ……作坊物料库,掌收铁锡、羽箭、油漆之属。
皮角场,掌收皮革、筋角,以供作坊之用。
南渡置御前军器所, 建炎三年, 诏军器监并归工部,东西作坊、都作院并入军器所。绍兴三年,复置丞一员,令工部相度合管职事归之。十一年, ……一员。分案七,置吏三十有七。所隶有:街道司,掌辖治道路人兵,若车驾行幸,则前期修治,有积水则疏导之。 建炎三年, 诏都水监置使者一员。绍兴九年,复治南、北外都水丞各一员,南丞于应天府,北丞于东京置司。十年,诏都水事
郎中 员外郎旧制,凡制作、营缮、计置、采伐材物,按程式以授有司,则参掌之。 建炎三年, 诏:工部郎官兼虞部,屯田郎官兼水部。隆兴元年,诏工部、屯田共一员兼领,自此四司合为一矣。淳熙九年,以 ……弃材物,抡其长短有差,其曲直中度者以给营造,馀备薪爨。
帘箔场,掌抽算竹木、蒲苇,以供帘箔内外之用。 建炎三年, 诏将作监并归工部。绍兴三年,复置丞,仍兼总少府之事。十年,置主簿一员。十一年,诏依司农、太府寺,置长 ……作坊物料库,掌收铁锡、羽箭、油漆之属。
皮角场,掌收皮革、筋角,以供作坊之用。
南渡置御前军器所, 建炎三年, 诏军器监并归工部,东西作坊、都作院并入军器所。绍兴三年,复置丞一员,令工部相度合管职事归之。十一年, ……一员。分案七,置吏三十有七。所隶有:街道司,掌辖治道路人兵,若车驾行幸,则前期修治,有积水则疏导之。 建炎三年, 诏都水监置使者一员。绍兴九年,复治南、北外都水丞各一员,南丞于应天府,北丞于东京置司。十年,诏都水事
字、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通判袭庆府、知濠州,未行,召为刑部员外郎。建炎初,为司勋郎中,迁大理少卿。 三年,
韩世忠执苗傅、刘正彦,献俘,槛车几百两,先付大理狱,将尽尸诸市。衣奏曰:此曹在律当诛,顾其中妇女有顾
匿,则诸物悉为金人得,无从复归天上矣。上于是贷而不诛。先人摹得其古玉印数十,今假于杨伯虎文炳未归。 建炎己酉,
高宗暂驻跸于建康。闽中擒苗傅、刘正彦,献俘于朝,槛车几百两。先付之大理狱,将尽尸诸市。子裳请对以陈云
一员。宣和元年,聂山奏:司录、六曹官乞依省部少监封叙。诏修入条令。
临安府旧为杭州,领浙西兵马钤辖, 建炎三年, 诏改为临安府,其守臣令带浙西同安抚使。时置帅在镇江府,绍兴驻跸临安遂正称安抚使置知府一员、通判二员,
临安府旧为杭州,领浙西兵马钤辖, 建炎三年, 诏改为临安府,其守臣令带浙西同安抚使。时置帅在镇江府,绍兴驻跸临安遂正称安抚使置知府一员、通判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