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易類
正史類
地理類
編年類
金石類
詔令奏議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傳記類
別史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載記類
類書類
釋家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術數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現代詩類
總集類
詞曲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位之臣,初入仕时,竞求声誉以取爵位,亦既显达,即徇默苟容为自安计,朕甚不取。宜宣谕百官,使知朕意。 大定十四年,
谕大臣宜尚经济之术。
按《金史·世宗本纪》: 十四年三月甲午, 上谓大臣曰:海陵纯尚吏事,当时宰执止以案牍为功。卿等当思经济之术,不可狃于故常也。
大定十五年,谕在
按《金史·世宗本纪》: 十四年三月甲午, 上谓大臣曰:海陵纯尚吏事,当时宰执止以案牍为功。卿等当思经济之术,不可狃于故常也。
大定十五年,谕在
金州观察使,封安定郡王。
乾道九年春二月乙酉,孙荣国公挺薨,追封豫国公。按《宋史·孝宗本纪》云云。 淳熙元年冬十二月庚午, 诏礼官论复魏悼王袭封。按《宋史·孝宗本纪》云云。
淳熙五年,封孙扩为英国公。
按《宋史·孝宗本纪》:
乾道九年春二月乙酉,孙荣国公挺薨,追封豫国公。按《宋史·孝宗本纪》云云。 淳熙元年冬十二月庚午, 诏礼官论复魏悼王袭封。按《宋史·孝宗本纪》云云。
淳熙五年,封孙扩为英国公。
按《宋史·孝宗本纪》:
依而判之,庶上下安,事益易治。又请增士人贡额。朝廷悉从之。恺究心民事,筑圩田之隤圮者,帝手诏嘉劳之。 淳熙元年,
徙判明州。辍属邑田租以赡学。得两岐麦,图以献,帝复赐手诏曰:汝劝课艺植,农不游惰,宜获瑞麦之应。加恺
,开府仪同三司,行江陵尹,判明州,改成德彰信军节度使,行荆州牧。必大奏:彰信是曹州,徽宗曾为节度使。 即位
后,升兴仁府,又亲王带牧,合随本镇。今成德军,即真定府,却带荆州牧,非是。上批:别拟大镇,进入选点,
以两制为之。如未曾任侍从之人,即依权侍郎法,又或加学士、待制、修撰贴职。乾道初,再用武臣,自张说始。 淳熙元年,
都承旨复用士人,自萧燧始。副都承旨文、武通除。
检详官,熙宁四年置,视中书检正官。元丰初,定以三员,
检详官,熙宁四年置,视中书检正官。元丰初,定以三员,
月进外,每月带修,皆从之。二十九年,拜中书舍人。殿前裨将辅逵转防禦使,王纲转团练使,遵言:近制管军官 十年
始一迁,今两人不满岁,安得尔。时勋臣子孙多躐居台省,遵极言乞明有所止。高宗曰:正立法,自今功臣子孙序 ……。遵曰:侍从,朝廷高选,非如磨勘阶官,安有迁序之制。退而上奏言:今内外将家无虑二十人,若以序迁,不出 十年,
西清次对皆可坐致。太祖开国功臣子孙不过诸司,惟曹彬子琮、玮以功名自奋,遂为节度,初不闻有递迁侍从之例 ……者亟行废罢,又无一定之论,初委运使,又委提刑,又委郡守、贰,号令不一,鼓铸益少。窃以为复置便。三十年 正月,
试吏部侍郎。异时选人诣曹改秩,吏倚为市,毫毛不中节,必巧生沮阂,须赂饷满欲乃止。遵明与约,苟于大体无 ……也。乃止仍旧贯。平江、湖、秀三州水,无以输秋苗,有司抑令输麦。遵言:麦价殊不在米下,民困如是,奈何指 夏
以为 秋,
衍一以为二,使挤沟壑乎。愿量取其半,而被水害者悉免之。金人来索绛阳郭小的、安化刘孝恭二百家,遵以蜀之 ……上奏未下,统帅惧得谴,请自治之。孝宗怒,罢统帅,遵亦坐贬两秩。未几,五营成,复元官,仍拜资政殿学士。 淳熙元年,
提举 十一月,
薨,年五十有五。谥文安。
太宗,富庶不如汉文、景。故允文许上以恢复。使蜀一岁,无进兵期,上赐密诏趣之,允文言军需未备,上不乐。 淳熙元年
薨。后四年,上幸白石大阅,见军皆少壮,谓辅臣曰:虞允文行沙汰之效也。寻诏赠太傅,赐谥忠肃。允文姿雄伟 ……建康府。陛辞,上以治效为问,克家劝上无求奇功。既而三省、密院卒移牒泗州,敌不从,遣泛使来,举朝震骇。 后二年,
汤邦彦坐使事贬,天下益服克家谋国之忠。淳熙八年,起知福州,在镇有治绩。赵雄奏欲令再任,降旨仍知福州。 ……使贺正旦至阙,问馆伴:师点今居何官。馆伴宇文价于班列中指师点以示之,金使恍然曰:一见正人,令人眼明。 十年,
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入奏,控免,上曰:卿靖重有守,识虑深远,朕欲用卿久矣。复诏兼参知政事,除
家,直言为民者。今无其人,何也。良弼曰:今岂无其人哉。盖以直道而行,反被谤毁,祸及其身,是以不为也。 大定十四年,岁在甲午,
大兴尹璋为贺宋 正旦
使,宋人就馆夺其国书,诏梁肃详问。众议纷纷,谓凡午年必用兵,上以问良弼,对曰:太祖皇帝以 甲午年
伐辽,太宗皇帝以丙午年克宋,今兹宋人夺我国书,而适在午年,故有此语,未必然也。既而,梁肃至宋,宋主起
宁息。迁进尚书左丞,兼太子少师。尝从猎近郊,有虎伤猎夫,帝欲亲射之,守道叩马极谏而止。俄拜平章政事。 十四年,
宋人遣使因陈请手接书事,左丞石琚等议从其请,帝意未决,守道等以为不可许,帝卒从之,详在《纥石烈良弼传
其酒税使副以右选三差俱最者为之。上曰:善。改刑部尚书。宋主屡请免立受国书之仪,世宗不从。及大兴尹璋为 十四年正旦
使,宋主使人就馆夺其书,而重赂之。璋还,杖一百五十,除名。以肃为宋国详问使,其书略曰:盟书所载,止于
宜而从厚,竟用栗议,仪凤争辨不已。寻兼国史院编修官兼权秘书少监。乾道元年,迁兵部侍郎兼侍讲。仪凤在朝 十年,
每归即匿其车骑,扄其门户,客至,无亲疏皆不得见,政府累月始一上谒,人尤其傲,奉入,半以储书,凡万馀卷
官宿直,上时召入,谈论至夜分。乾道十三年九月,拜翰林学士,遂上《四朝史》,一祖八宗百七十八年为一书。 淳熙改元,
进焕章阁学士。《倪思传》:思除礼部侍郎。上久不过重华宫,思疏十上,言多痛切。会上召嘉王,思言:寿皇欲
资浅乃创。翰林权直之名月,俸减学士,直院三之一。〈自学士承旨至庶官兼权直院者俸给一等〉院中餐,钱不减 明年冬,
以父忧去寻丁母忧戊戌秋,服阕复召为密院编。修官史丞相浩。当国下史院,订论兼职名,称遂改为学士院权直。
参用。又诏以详定国朝勋德臣僚职位姓名送吏部。用工部尚书郑允中所编传也。隆兴元年省并,以司封郎官兼领。 淳熙元年,
复以司农寺丞范仲𦬊兼司勋,未几改除,复省。裁减吏额,主事一人,令史一人,书令史四人,守当官三人,正
金主亮已定侵淮计,勋与伦还,言邻国恭顺,和好无他,人讥其妄。孝宗朝加太尉、提举皇城司、开府仪同三司。 淳熙元年
卒,赠少保。
卫肤敏
按《宋史本传》:肤敏,字商彦,华亭人。以上舍生登宣和元年进士第,授文林郎、南京
卫肤敏
按《宋史本传》:肤敏,字商彦,华亭人。以上舍生登宣和元年进士第,授文林郎、南京
亦或得之。乾道以来,诏立班枢密院检详文字之上。淳熙间,凡正除军中差遣或外任者,不许衔内带行,又须供职 一年,
方与解带恩例,于是属鞬之职益重焉。按《兵志》:禁军将校,则有殿前司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各一人
开达州经略安抚使兼知金州、枢密院都统制,屯金州,仍建帅府。十五年,卒,年五十九。赠检校少师,谥恭毅。 淳熙元年,
赐立庙金州。
杨政
按《宋史本传》:政,字直夫,原州临泾人。崇宁三年,夏人举国大入,父忠战殁,政甫七
杨政
按《宋史本传》:政,字直夫,原州临泾人。崇宁三年,夏人举国大入,父忠战殁,政甫七
婺州居住,夺庆远节。乾道初,听自便,归湖州;寻诏复节,都统镇江诸军。九年,请祠,致仕,治园第于平江。 淳熙元年
卒,年八十一。赠开府仪同三司。子十一人。
张浚
按《宋史本传》:浚,字德远,汉州绵竹人,唐宰相九龄弟
张浚
按《宋史本传》:浚,字德远,汉州绵竹人,唐宰相九龄弟
统制官,后为名将。尝以剋敌弓虽劲而蹶张难,遂以意创马皇弩,思巧制工,发易中远,人服其精。尝营居凤山, 十年
而就,极山川之胜,后献于朝廷,更筑室焉。又葺园亭于湖山之间,高宗为书水月二字。所居建阁以藏御书,孝宗 ……及马帅李显忠屯金陵,友直奏马军道途转徙,困毙已甚。有旨免移步司。八年,转承宣使,旋除殿前副都指挥使。 淳熙元年,
授奉国军节度使。四年,总殿步司大阅于茅滩,铠仗精明,号令闲肃。明年,进殿前指挥使,赐第中都,赐田平江
势旷漫,备多力分,宜择胜地扼以重兵,敌仰攻则不克,越西南又不敢,我以全力乘其弊,蔑不济者。帝颇嘉纳。 淳熙元年,
改兴州都统,拜定江军节度使。初,军中自置互市于宕昌,以来羌马,西路骑兵遂雄天下。自张松典榷牧,奏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