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孝經類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書類
別史類
正史類
詔令奏議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鈔類
紀事本末類
政書類
載記類
類書類
雜家類
釋家類
藝術類
術數類
儒家類
天文算法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續道藏
太玄部
阳山,并祠河、洛,请雨。(《后汉·顺帝纪》)

桓帝

  帝讳志,章帝曾孙。袭父翼爵蠡吾侯。本 初元年闰六月,
质帝遇弑,奉迎即位。改元 七:
建和、和平、元嘉、永兴、永寿、延熹、永康。在位二十一年。谥曰孝桓皇帝,庙号威宗。(案:和平元年正月以
恭陵次康陵,宪陵次恭陵,以序亲秩,为万世法。(袁宏《后汉纪》二十,又《后汉·质纪》)

宽罚诏(本 初元年正月丙申)
  昔尧命四子,以钦天道,《鸿范》九畴休咎有象。夫瑞以和降,异因逆感,禁微应大,前圣所重。顷者 ……。杜绝邪伪请托之原,令廉白守道得信其操。各明守所司,将观厥后。(《后汉·桓纪》)

遣子就学诏(本 初元年)
  大将军下至六百石,悉遣子就学,每岁辄于乡射月一飨会之,以此为常。(《后汉·儒林传序》)
封武原侯,邑万五千户,与单超等称五侯。

白言史官讳占日蚀

  臣切见道术家常言,汉死在戌亥。 今太岁在丙戌,五月甲戌,
日蚀柳宿。朱雀汉家之贵国,宿分周地,今京师是也。史官上占,去重见轻。(《续汉·五行志》六「延熹元年」
生柳惠国大夫,而流俗称焉。君父以孝廉除郎中,(缺)部府丞君追祖继体,历职五官功曹,守宕渠令。本初元年 ,太守蜀
(缺)君复察举君(缺)命失年。君清节俭约,厉风子孙,固穷守陋,不(缺三字)堂无文丽,墓无碑识。建宁
廿二日壬子,太常臣耽丞敏顿首上尚书。谨案文书,男子常山盖高上党范迁诣(缺三字)为元氏三公神(缺一字) 本初元年二月癸酉
、光和二年二月戊子诏书,出其县钱,给四时祠具。去年五月,常山相巡,遣吏王勋三(缺)弘褒诣三公山请雨,
则 殇帝延平一则 安帝永初二则 永宁一则 建光一则 延光二则 顺帝永建二则 永和一则 冲帝永嘉一则  质帝本初
一则 桓帝建和二则 永兴一则 延熹二则 永康一则 灵帝熹平二则 中平二则 献帝建安三则 昭烈帝章武一 ……以王青盖车迎帝入南宫。丁巳,封为建平侯,其日即皇帝位,年八岁。二月乙酉,大赦天下,还王侯所削户邑。 质帝本初元年夏五月庚寅,
徙乐安王为渤海王。
按《后汉书·质帝本纪》云云。
桓帝建和元年,立阜陵王代兄勃为遒亭侯便为阜陵王。弟 ……尉氏侯,徙桂阳,自杀。
建和二年,封弟顾为平原王,立安平王得子理为甘陵王。
按《后汉书·桓帝本纪》: 本初元年秋九月戊戌,
追尊皇考蠡吾侯曰孝崇皇。 冬十月甲午,
尊皇母匽氏为孝崇博园贵人。建和二年夏四月,封帝弟顾为平原王,奉孝崇皇祀。尊孝崇皇夫人马氏为孝崇园贵人
赵惠王乾
按《后汉书·赵孝王传》:孝王良,子节王栩,栩子顷王商,商子靖王宏,宏立十二年薨,子惠王乾嗣。元初五年,封乾二弟为亭侯。是岁,赵相奏乾居父丧私娉小妻,又白衣出司马门,坐削中丘县。时郎中南阳程坚素有志行,拜为乾傅。坚辅以礼义,乾改悔前过,坚列上,复所削县。 本初元年,
封乾一子为亭侯。乾立四十八年薨,子怀王豫嗣。豫薨,子献王赦嗣。赦薨,子圭嗣,建安十八年徙封博陵王。立 ……,子孝王次嗣。
彭城顷王定
按《后汉书·彭城靖王传》:靖王恭,子考王道,道立二十八年薨,子顷王定嗣。 本初元年,
封定兄弟九人皆为亭侯。定立四年薨,子孝王和嗣。
彭城孝王和
按《后汉书·彭城靖王传》:靖王恭,子考王 ……济北孝王次
按《后汉书·济北惠王传》:惠王寿,子节王登,登子哀王多,多立三年薨,无子。釐王安国立十年薨,子孝王次嗣。 本初元年,
封次弟猛为亭侯。次九岁丧父,至孝。建和元年,梁太后下诏曰:济北王次以幼年守藩,躬履孝道,父没哀恸,焦
  汉〈高帝二则 惠帝一则 文帝一则 武帝  一则 元帝初元一则 永光一则 成帝  一则 绥和一则 哀帝  一则 平帝元始一则〉
  后汉〈世祖建武三则 明帝永平一则 章帝元和一则 和帝永元一则 安帝延光一则  质帝本初
一则 桓帝元嘉一则 永寿一则 延熹一则〉
  魏〈文帝黄初二则〉
  晋〈武帝泰始一则 惠帝  一则 ……、妇女、诸生悉会,赐褒亭侯以下帛有差。
按《兖州府志》:是年,以十九世孙曜袭封褒亭侯,曜损之子也。 质帝本初元年,
以二十世孙孔完袭褒亭侯。
按《后汉书·质帝本纪》不载。按《续文献通考》: 本初元年,
以二十代孙完曜子袭褒亭侯,早亡,无子,以母弟赞之子羡袭封。
桓帝元嘉三年,诏选孔氏宗人置孔子庙,百户
耿宝为大将军,常在京都。顺帝即位,又以皇后父、兄、弟相继为大将军,如三公焉。
〈注〉《梁冀别传》曰: 元嘉二年,
又加冀礼仪大将军,朝到端门,若龙门谒者,将引增掾属舍人,令史官骑鼓吹各十人。

长史、司马皆一人,千
耿宝为大将军,常在京都。顺帝即位,又以皇后父、兄、弟相继为大将军,如三公焉。
〈注〉《梁冀别传》曰: 元嘉二年,
又加冀礼仪大将军,朝到端门,若龙门谒者,将引增掾属舍人,令史官骑鼓吹各十人。

长史、司马皆一人,千
开泰,品物遂理。愚谓宜同即物情,以元义为制,朝野一礼,则家无殊俗。从之。迁司徒左长史,出为始兴太守。 元嘉二年,
为江夏王义恭抚军长史、历阳太守,行州府之任,绥怀得理,军民便之。寻入为侍中。明年,徙为都官尚书,改领
则 殇帝延平一则 安帝永初五则 元初二则 建光一则 延光一则 顺帝永建一则 建康一则 冲帝永嘉一则  质帝本初
一则 桓帝建和一则 和平一则 元嘉一则 永康一则 灵帝建宁二则 熹平一则 中平一则〉
宫闱典第十五卷 ……委任太尉李固等,拔用忠良,务崇节俭。其贪叨罪慝,多见诛废。分兵讨伐,群寇消夷。海内肃然,宗庙以宁。 质帝本初元年,
梁太后与兄冀又定策立桓帝,太后犹临朝政。
按《后汉书·桓帝本纪》: 本初元年,
梁太后徵帝到夏门亭,将妻以女弟。会质帝崩,遂与兄大将军冀定策禁中, 闰月庚寅,
使冀持节,以王青盖车迎帝入南宫,其日即皇帝位,时年十五。太后犹临朝政。按《顺烈梁皇后传》:后兄大将军
、阎之利幼弱。冀不从,与太后定策,禁中冀持节以青盖车迎缵入南宫,封为建平侯,其日即皇帝位,年八岁。 质帝本初元年,
帝少而聪慧,尝因朝会,目梁冀曰:此跋扈将军也。冀闻,深恶之。 闰六月,
冀使左右置毒于煮饼,以进之。帝苦烦甚,使促召太尉李固。固入前问:帝得患所由。帝尚能言,曰:食煮饼,今
破之。丁未,中郎将赵序坐事弃市。历阳贼华孟自称黑帝,攻杀九江太守杨岑,滕抚率诸将击孟等,大破斩之。 本初元年春正月丙申,
诏曰:昔尧命四子,以钦天道,洪范九畴,休咎有象。夫瑞以和降,异因逆感,禁微应大,前圣所重。顷者,州郡 ……害,怨气伤和,以致灾眚。书曰:明德慎罚。方春东作,育微敬始。其敕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以崇在宽。 壬子,
广陵太守王喜坐讨贼逗遛,下狱死。 二月庚辰,
诏曰:九江、广陵二郡数离寇害,残夷最甚。生者失其资业,死者委尸原野。昔之为政,一物不得其所,若己为之 ……,婴此困毒。方春戒节,赈济乏厄,掩骼埋胔之时。其调比郡见谷,出禀穷弱,收葬枯骸,务加埋恤,以称朕意。 夏四月庚辰,
令郡国举明经,年五十以上、七十以下诣太学。自大将军至六百石,皆遣子受业,岁满课试,以高第五人补郎中, ……子舍人。又千石、六百石、四府掾属、三署郎、四姓小侯先能通经者,各令随家法其高第者上名牒,当以次赏进。 五月庚寅,
徙乐安王为渤海王。海水溢。 戊申,
使谒者案行,收葬乐安、北海人为水所漂没死者,又禀给贫羸。 庚戌,
太白犯荧惑。 六月丁巳,
大赦天下,赐民爵及粟帛各有差。 闰月甲申,
大将军梁冀潜行鸩弑,帝崩于玉堂前殿,年九岁。 丁亥,
太尉李固免。戊子,司徒胡广为太尉,司空赵戒为司徒,与梁冀参录尚书事。太仆袁汤为司空。
赞曰:孝顺初立
桓帝本纪
按《后汉书·桓帝本纪》:孝桓皇帝讳志,肃宗曾孙也。祖父河间孝王开,父蠡吾侯翼,母匽氏。翼卒,帝袭爵为侯。 本初元年,
梁太后徵帝到夏门亭,将妻以女弟。会质帝崩,太后遂与兄大将军冀定策禁中, 闰月庚寅,
使冀持节,以王青盖车迎帝入南宫,其日即皇帝位,时年十五。太后犹临朝政。 秋七月乙卯,
葬孝质皇帝于静陵。齐王喜薨。 辛巳,
谒高庙、光武庙。 丙戌,
诏曰:孝廉、廉吏皆当典城牧民,禁奸举善,兴化之本,恒必由之。诏书连下,分明恳恻,而所在玩习,遂至怠慢 ……才异行,乃得参选。臧吏子孙,不得察举。杜绝邪伪请托之原,令廉白守道者得信其操。各明守所司,将观厥后。 九月戊戌,
追尊皇祖河间孝王曰孝穆皇,夫人赵氏曰孝穆皇后,皇考蠡吾侯曰孝崇皇。 冬十月甲午,
尊皇母匽氏为孝崇博园贵人。
建和元年春正月辛亥朔,日有食之。诏三公、九卿、校尉各言得失。戊午,大赦天
 登极部汇考四
  后汉〈光武帝建武一则 中元一则 明帝永平一则 章帝章和一则 和帝元兴一则 殇帝延平一则 安帝延光一则 顺帝建康一则 冲帝永嘉一则  质帝本初
一则 灵帝建宁一则 中平一则 献帝建安一则 昭烈帝章武一则〉
皇极典第一百七十八卷
登极部汇考四
后 ……帝入南宫。丁巳,封为建平侯,其日即皇帝位,年八岁。按《李固传》:冲帝,以固为太尉,与梁冀参录尚书事。 明年
帝崩,梁太后以扬、徐盗贼盛强,恐惊扰致乱,使中常侍诏固等,欲须所徵诸王列侯到乃发丧。固对曰:帝虽幼少 ……,愿将军审详大计,察周、霍之立文、宣,戒邓、阎之利幼弱。冀不从,乃立乐安王子缵,年八岁,是为质帝。 质帝本初元年闰六月庚寅,
桓帝以蠡吾侯入即皇帝位。
按《后汉书·桓帝本纪》:孝桓皇帝讳志,肃宗曾孙也。祖父河间孝王开,父蠡吾侯翼,母匽氏。翼卒,帝袭爵为侯。 本初元年,
梁太后徵帝到
门亭,将妻以女弟。会质帝崩,太后遂与兄大将军冀定策禁中, 闰月庚寅,
使冀持节,以王青盖车迎帝入南宫,其日即皇帝位,时年十五。太后犹临朝政。按《李固传》:固为太尉,与梁冀 ……几,宾客纵横,多有过差。清河王严明,若果立,则将军受祸不久矣。不如立蠡吾侯,富贵可长保也。冀然其言。 明日
重会公卿,冀意气凶凶,而言辞激切。自胡广、赵戒以下,莫不慑惮之。皆曰:惟大将军令。而固独与杜乔坚守本
 永宁一则 建光一则 延光一则 顺帝永建一则 阳嘉一则 永和一则 汉安一则 建康一则 冲帝永嘉一则  质帝本初
一则 桓帝建和一则 和平一则 元嘉一则 永兴一则 永寿一则 延熹一则 永康一则 灵帝建宁一则 熹平一 ……冲帝本纪》:建康元年八月庚午,即皇帝位。永嘉元年。〈改元月日不载〉冲帝永嘉元年春正月,质帝即位。改 明年
本初元年。
〈一年〉
按《后汉书·质帝本纪》:永嘉元年春正月丁巳,即皇帝位 本初元年。
〈改元月日不载〉 质帝本初元年,闰六月
桓帝即位。改明年为建和元
年。〈共三年〉
按《后汉书·桓帝本纪》: 本初元年闰六月庚寅,
即皇帝位。建和元年。〈改元月日不载〉
桓帝建和四年,改为和平元年。〈一年〉
按《后汉书·桓帝本纪》:
死无家属及棺椁朽败者,皆为设祭;其有家属,尤贫无以葬者,赐钱人五千。
质帝
按《后汉书·质帝本纪》: 本初元年春正月丙申,
诏曰:昔尧命四子,以钦天道,洪范九畴,休咎有象。夫瑞以和降,异因逆感,谨微应大,前圣所重。顷者,州郡 ……阿所私,罚枉仇隙,至令守阙诉讼,前后不绝。送故迎新,人离其害,怨气伤和,以致灾眚。书曰:明德慎罚。方
东作,育微敬始。其敕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以崇在宽。 二月庚辰,
诏曰:九江、广陵二郡数离寇害,残夷最甚。生者失其资业,死者委尸原野。昔之为政,一物不得其所,若己为之,况我元元,婴此困毒。方
戒节,振济乏厄,掩骼埋胔之时。其调比郡见谷,出禀穷弱,收葬枯骸,务加埋恤,以称朕意。
桓帝
按《后汉
  汉〈武帝元封二则 昭帝始元一则 元帝建昭一则 新莽始建国一则〉
  后汉〈世祖建武六则 和帝元兴一则 安帝永初二则 元初一则 建光一则 延光一则 顺帝阳嘉一则  质帝本初
一则 灵帝建宁一则 熹平一则 光和一则 献帝建安三则〉
  魏〈明帝太和一则 青龙一则 景初一则 少 ……。
顺帝阳嘉元年十二月庚戌,复置元菟郡屯田六郡。按《后汉书·顺帝本纪》云云。按《传》同,六郡作六部。 质帝本初元年,
高句丽王传位于弟,遂成王立杀其臣高福章。
按《后汉书·本纪》及《列传》皆不载。按《朝鲜史略》:高句丽王,传位于弟遂成。高福章谏曰:遂成忍而不仁,今日受禅,明日害大王之子孙。王不听,遂成立,年七十六。 汉质帝本初元年,
高句丽王遂成杀右辅高福章。临刑,叹曰:今君以不义,杀一忠臣,吾与其生于无道之时,不如死之速也。乃即刑
奴资之,以为钞暴,复令开设屯田如永元时事,置伊吾司马一人。自阳嘉以后,朝威稍损,诸国骄放,转相陵伐。 元嘉二年,
长史王敬为于寘所没。永兴元年,车师后王复反攻屯营。虽有降首,曾莫惩革,自此浸以疏慢矣。班固记诸国风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