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春秋類
書類
易類
小學類
正史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政書類
時令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類書類
釋家類
藝術類
術數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玄部
太玄部
正皆如科律,报毓施行。(《魏志·夏侯玄传》。公卿朝臣廷尉议。)
文昌殿前钟虡铭
惟魏四年,岁 在丙申, 龙次大火,五 月丙寅, 作蕤宾之钟。(《文选·魏都赋》刘渊林注。案:「丙 申」 当是「丙 辰」 ,乃明帝青龙四年也。)
《中论》序
予以荀卿子、孟轲怀亚圣之才,著一家之法,继明圣人之业,皆
文昌殿前钟虡铭
惟魏四年,岁 在丙申, 龙次大火,五 月丙寅, 作蕤宾之钟。(《文选·魏都赋》刘渊林注。案:「丙 申」 当是「丙 辰」 ,乃明帝青龙四年也。)
《中论》序
予以荀卿子、孟轲怀亚圣之才,著一家之法,继明圣人之业,皆
,今更开通,又于湖边得石函,函中有小石,青白色,长四寸,广二寸馀,刻作皇帝字。(《水经·渐江水》注。 天玺元年,
吴郡上言,于是改天册为天玺元年。)
奏改年
昔武王伐纣,有赤乌之祥,君臣观之,遂有天下。圣人 ……日月(下阙)帝曰大吴一□万方甲午丙日□□□才仁中圭,予□人元示亏,山川(下阙)
天发神谶文
天玺元年 木氽},月己酉朔十四日壬□□□武中郎将丹阳□□□□□□□□□□然发刻广省□乃是天谶广多□未解解者十 ……统志》引《吴录》并云:「其文东观令华覈作。」今考《吴志·华覈传》,天册元年以微谴免,数岁卒,此碑立于 天玺元年, 则东观令非华覈也。朱彝尊亦言未可遽信,故编入阙名类。)
禅国山碑
上阙之□□□子兹格于上下,
奏改年
昔武王伐纣,有赤乌之祥,君臣观之,遂有天下。圣人 ……日月(下阙)帝曰大吴一□万方甲午丙日□□□才仁中圭,予□人元示亏,山川(下阙)
天发神谶文
天玺元年 木氽},月己酉朔十四日壬□□□武中郎将丹阳□□□□□□□□□□然发刻广省□乃是天谶广多□未解解者十 ……统志》引《吴录》并云:「其文东观令华覈作。」今考《吴志·华覈传》,天册元年以微谴免,数岁卒,此碑立于 天玺元年, 则东观令非华覈也。朱彝尊亦言未可遽信,故编入阙名类。)
禅国山碑
上阙之□□□子兹格于上下,
有馀,自益者弥昏。庶事不可以不恤,大本不可以不敦。见亡戒危,睹安思存。冢子司义,敢告在阍。世以为工。 咸宁二年,
代贾充为司空,侍中、太傅如故。初,攸特为文帝所宠爱,每见攸,辄抚床呼其小字曰此桃符座也,几为太子者数 ……河间平王洪
按《晋书·安平献王传》:献王孚子义阳成王望,望子河间平王洪字孔业,出继叔父昌武亭侯遗。仕魏,历位典农中郎将、原武太守,封襄贲男。武帝受禅,封河间王。立十二年, 咸宁二年 薨。二子:威、混。威嗣,徙封章武。其后威既继义阳王望,更立混为洪嗣。混历位散骑常侍,薨。及洛阳陷,混
按《晋书·安平献王传》:献王孚子义阳成王望,望子河间平王洪字孔业,出继叔父昌武亭侯遗。仕魏,历位典农中郎将、原武太守,封襄贲男。武帝受禅,封河间王。立十二年, 咸宁二年 薨。二子:威、混。威嗣,徙封章武。其后威既继义阳王望,更立混为洪嗣。混历位散骑常侍,薨。及洛阳陷,混
公。吴将陆抗攻阐,城陷,为抗所擒。
咸宁元年冬十二月,封裴頠为钜鹿公。
按《晋书·武帝本纪》云云。 咸宁二年, 封孙楷为丹阳侯。
按《晋书·武帝本纪》: 咸宁二年夏六月, 吴京下督孙楷帅众来降,以为车骑将军,封丹阳侯。
咸宁三年秋八月,徙钜平侯羊祜为南城侯。
按《晋书·武
咸宁元年冬十二月,封裴頠为钜鹿公。
按《晋书·武帝本纪》云云。 咸宁二年, 封孙楷为丹阳侯。
按《晋书·武帝本纪》: 咸宁二年夏六月, 吴京下督孙楷帅众来降,以为车骑将军,封丹阳侯。
咸宁三年秋八月,徙钜平侯羊祜为南城侯。
按《晋书·武
异也。魏世有吏部、左民、民曹、五兵、度支五曹尚书。晋初有吏部、三公、客曹、驾部、屯田、度支六曹尚书。 武帝咸宁二年,
为驾部尚书,四年又置。太康中,有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尚书。惠帝世,又有右民尚书。尚书
掾。及渡江,哀帝省并都水,孝武复置。
晋列曹尚书置吏部、三公、客曹、驾部、屯田、度支六曹,而无五兵。 咸宁二年, 省驾部尚书。四年,省一仆射,又置驾部尚书。太康中,有吏部、殿中及五兵、田曹、度支、左民为六曹尚书,又
晋列曹尚书置吏部、三公、客曹、驾部、屯田、度支六曹,而无五兵。 咸宁二年, 省驾部尚书。四年,省一仆射,又置驾部尚书。太康中,有吏部、殿中及五兵、田曹、度支、左民为六曹尚书,又
五兵、度支,凡五曹尚书、二仆射、一令为八座。及晋置吏部、三公、客曹、驾部、屯田、度支六曹,而无五兵。 咸宁二年,
省驾部尚书。四年,省一仆射,又置驾部尚书。太康中,有吏部、殿中及五兵、田曹、度支、左民为六曹尚书,又
,置以为三公。及晋受命,迄江左,其官相承不替。晋置吏部、三公、客曹、驾部、屯田、度支六曹,而无五兵。 咸宁二年,
省驾部尚书。四年,省一仆射,又置驾部尚书。太康中,有吏部、殿中及五兵、田曹、度支、左民为六曹尚书,又
、邺元武苑丞。及江左,有事则权置,无事则省。
晋置吏部、三公、客曹、驾部、屯田、度支六曹,而无五兵。 咸宁二年, 省驾部尚书。四年,省一仆射,又置驾部尚书。太康中,有吏部、殿中及五兵、田曹、度支、左民为六曹尚书,又
晋置吏部、三公、客曹、驾部、屯田、度支六曹,而无五兵。 咸宁二年, 省驾部尚书。四年,省一仆射,又置驾部尚书。太康中,有吏部、殿中及五兵、田曹、度支、左民为六曹尚书,又
世背时,出处殊轨,而先王许之者,嘉其服膺高义也。昔先帝患风流之弊,而思反纯朴,乃咨询朝众,搜求隐逸。 咸宁二年,
始以太子中庶子徵安定皇甫谧,四年又以博士徵安南朱冲,太康元年,复以太子庶子徵冲,虽皆以病疾不至,而朝
为永熙。尊皇后杨氏曰皇太后。按《武悼杨皇后传》:后讳芷,字季兰,小字男引,元后从妹。父骏,别有传。以 咸宁二年
立为皇后。及帝崩尊,为皇太后。
惠帝永平元年三月壬辰,贾后矫诏,废皇太后为庶人,徙于金墉城,告于天地
惠帝永平元年三月壬辰,贾后矫诏,废皇太后为庶人,徙于金墉城,告于天地
以来,多皆内宠,登妃后之职,乱尊卑之序。自今以后,皆不得登用妾媵以为嫡正。秋七月丙寅,皇后杨氏崩。 咸宁二年冬十月丁卯,
立皇后杨氏,大赦,赐王公以下及于鳏寡各有差。
按《晋书·武帝本纪》云云。按《礼志》: 咸宁二年, 临轩,遣太尉贾充策立皇后杨氏,纳悼后也。因大赦,赐王公以下各有差,百僚上礼。
太康六年,诏皇后行躬蚕
按《晋书·武帝本纪》云云。按《礼志》: 咸宁二年, 临轩,遣太尉贾充策立皇后杨氏,纳悼后也。因大赦,赐王公以下各有差,百僚上礼。
太康六年,诏皇后行躬蚕
阳陵。
武帝杨皇后
按《晋书·后妃传》:武悼杨皇后讳芷,字季兰,小字男引,元后从妹。父骏,别有传。以 咸宁二年 立为皇后。婉嫕有妇德,美映椒房,甚有宠。生渤海殇王,早薨,遂无子。太康九年,后率内外夫人命妇躬桑于西
武帝杨皇后
按《晋书·后妃传》:武悼杨皇后讳芷,字季兰,小字男引,元后从妹。父骏,别有传。以 咸宁二年 立为皇后。婉嫕有妇德,美映椒房,甚有宠。生渤海殇王,早薨,遂无子。太康九年,后率内外夫人命妇躬桑于西
抚育群生,恩惠滋焉。遗爱不已,永见思焉。悬明日月,垂万春焉。呜呼庶妾,感四时焉。言思言慕,涕涟洏焉。 咸宁二年,
纳悼后,芬于座受诏作颂,其辞曰:峨峨华岳,峻极泰清。巨灵导流,河渎是经。惟渎之神,惟岳之灵。钟于杨族 ……如兰之茂,如玉之荣。越在幼冲,休有令名。飞声八极,翕习紫庭。超任邈姒,比德皇英。京室是嘉,备礼致聘。 令月
吉辰,百僚奉迎。周生归韩,诗人是咏。我后戾至,车服晖映。登位太微,明德日盛。群黎欣戴,函夏同庆。翼翼
奋女为贵嫔,有宠于帝。后疾笃,恐帝立贵嫔为后,枕帝膝泣曰:叔父骏女芷有德色,愿陛下以备六宫。帝许之。 咸宁二年冬十月,
立皇后杨氏,帝初聘后,后叔父珧上表曰:自古一门二后,未有能全其宗者,乞藏此表于宗庙,异日如臣之言,得以免祸。帝许之。 十二月,
以后父骏为车骑将军,封临晋侯,尚书补䂮、郭奕皆表骏小器,不可任社稷之重,帝不从。太康二年,帝既平吴,
巳。十二月丁亥,追尊宣帝庙曰高祖,景帝曰世宗,又帝曰太祖。是月大疫,洛阳死者大半。封裴頠为钜鹿公。 二年春正月,
以疾疫废朝。赐诸散吏至于士卒丝各有差。 二月
景戌,河间王洪薨。 甲午,
赦五岁刑以下。东裔八国归化。并州寇犯塞,监并州诸军事胡奋击破之。初,燉煌太守尹璩卒,州以燉煌令梁澄领 ……豫,及瘳,群臣上寿。诏曰:每念顷遇疫气死亡,为之怆然。岂以一身之休息,忘百姓之艰邪。诸上礼者皆绝之。 夏五月,
镇西大将军、汝阴王骏讨北戎,斩其渠帅吐敦。立国子学。 庚午,
大雩。 六月癸丑,
荐荔枝于太庙。 甲戌,
有星孛于氐。自春旱,至于是月始雨。吴京下督孙楷帅众来降,以为车骑将军,封丹阳侯。白龙二见于新兴井中。 秋七月,
有星孛于大角。吴临平湖自汉末壅塞,至是自开。父老相传云:此湖塞,天下乱;此湖开,天下平 癸丑,
安平王隆薨。东裔十七国内附。河南、魏郡暴水,杀百馀人,诏给棺。鲜卑阿罗多等寇边,西域戊己校尉马循讨之,斩首四千馀级,获生九千馀人,于是来降。 八月庚辰,
河东、平阳地震。 己亥,
以太保何曾为太傅,太尉陈骞为大司马,司空贾充为太尉,镇东大将军齐王攸为司空。有星孛于太微,九月又孛于翼。 丁未,
起太仓于城东,常平仓于东西市。 闰月,
荆州五郡水,流四千馀家。 冬十月,
以汝阴王骏为征西大将军,平南将军羊祜为征南大将军。 丁卯,
立皇后杨氏,大赦,赐王公以下及于鳏寡各有差。 十一月,
白龙二见于梁国。 十二月,
徵处士安定皇甫谧为太子中庶子,封后父镇军将军杨骏为临晋侯。是月,以平州刺史傅询、前广平太守孟桓清白有
部汇考二十一
晋三
元帝本纪
按《晋书·元帝本纪》:元皇帝讳睿,字景文,宣帝曾孙,琅邪恭王觐之子也。 咸宁二年 生于洛阳,有神光之异,一室尽明,所藉槁如始刈。及长,白毫生于日角之左,隆准龙颜,目有精曜,顾盼炜如。
晋三
元帝本纪
按《晋书·元帝本纪》:元皇帝讳睿,字景文,宣帝曾孙,琅邪恭王觐之子也。 咸宁二年 生于洛阳,有神光之异,一室尽明,所藉槁如始刈。及长,白毫生于日角之左,隆准龙颜,目有精曜,顾盼炜如。
太兴元年三月癸丑,即皇帝位。
按《晋书·元帝本纪》:元皇帝讳睿,字景文,宣帝曾孙,琅邪恭王觐之子也。 咸宁二年 生于洛阳,有神光之异,一室尽明,所藉槁如始刈。及长,白豪生于日角之左,隆准龙颜,目有精曜,顾盻伟如也
按《晋书·元帝本纪》:元皇帝讳睿,字景文,宣帝曾孙,琅邪恭王觐之子也。 咸宁二年 生于洛阳,有神光之异,一室尽明,所藉槁如始刈。及长,白豪生于日角之左,隆准龙颜,目有精曜,顾盻伟如也
凤皇集,改明年为凤皇元年。
天册元年,吴郡言掘地得银,长一尺,广三分,刻上年月字,于是大赦,改年。 天玺元年, 吴郡言临平湖自汉末草秽壅塞,今更开通。长老相传:此湖塞,天下乱,此湖开,天下平。又于湖边得石函,中有小石,青白色,长四寸,广二寸馀,刻上作皇帝字,于是改年,大赦。 秋八月, 鄱阳言历阳山石文理成字,凡二十,云楚九州渚,吴九州都,扬州士,作天子,四世治,太平始。又吴兴阳羡山有 ……重十八斤六两。侯治国,五年五月,国铸第四。《文选·魏都赋·刘良注》:文昌殿前有钟,其铭曰:惟魏四年, 岁次丙申, 龙次大火。 五月丙寅, 作蕤宾钟。魏四年者,曹操为魏公之四年,汉献帝之建安二十一年也。
《元史·顺帝纪》:至正二十八年,乃明
天册元年,吴郡言掘地得银,长一尺,广三分,刻上年月字,于是大赦,改年。 天玺元年, 吴郡言临平湖自汉末草秽壅塞,今更开通。长老相传:此湖塞,天下乱,此湖开,天下平。又于湖边得石函,中有小石,青白色,长四寸,广二寸馀,刻上作皇帝字,于是改年,大赦。 秋八月, 鄱阳言历阳山石文理成字,凡二十,云楚九州渚,吴九州都,扬州士,作天子,四世治,太平始。又吴兴阳羡山有 ……重十八斤六两。侯治国,五年五月,国铸第四。《文选·魏都赋·刘良注》:文昌殿前有钟,其铭曰:惟魏四年, 岁次丙申, 龙次大火。 五月丙寅, 作蕤宾钟。魏四年者,曹操为魏公之四年,汉献帝之建安二十一年也。
《元史·顺帝纪》:至正二十八年,乃明
按《册府元龟》:高贵乡公以正始三年九月二十五日生。其日天气清朗,堂上黄云照曜,久之乃散。
晋
元帝以 咸宁二年 生,有神光之异。
按《晋书·元帝本纪》:元帝,宣帝曾孙,琅邪恭王觐之子。 咸宁二年 生于洛阳,有神光之异,一室尽明,所藉槁如始刈。
宋
武帝以晋兴宁元年三月壬寅生,有神光之异。
按《宋
晋
元帝以 咸宁二年 生,有神光之异。
按《晋书·元帝本纪》:元帝,宣帝曾孙,琅邪恭王觐之子。 咸宁二年 生于洛阳,有神光之异,一室尽明,所藉槁如始刈。
宋
武帝以晋兴宁元年三月壬寅生,有神光之异。
按《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