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春秋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政書類
史鈔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術數類
雜家類
儒家類
天文算法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玄部
右晋悯帝
宋书礼志元帝泰兴二年有司言琅邪恭王宜称皇考
贺循议云礼典之义子不敢以己爵加其父帝从之二
汉此典弃矣
琅邪武王胄传琅邪武王胄太康四年薨恭王觐立
太熙元年 薨子睿立是为元帝中兴初以皇子裒为
琅邪王奉恭王祀裒早薨更以皇子焕为琅邪王其
日薨复以皇子昱为琅邪 (第 28a 页)
宋书礼志元帝泰兴二年有司言琅邪恭王宜称皇考
贺循议云礼典之义子不敢以己爵加其父帝从之二
汉此典弃矣
琅邪武王胄传琅邪武王胄太康四年薨恭王觐立
太熙元年 薨子睿立是为元帝中兴初以皇子裒为
琅邪王奉恭王祀裒早薨更以皇子焕为琅邪王其
日薨复以皇子昱为琅邪 (第 28a 页)
右王下祭殇
吴志孙登传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
为吴王是岁立登为太子立凡二十二年年三十三卒
谥曰宣太子
吴书曰初葬句容置园邑奉守如法后三年改葬蒋
陵
晋书惠帝纪 永熙元年秋八月壬午 立广陵王遹为皇
太子元康九年十二月壬戌废皇太子遹为庶人及其
三子幽于金墉城永康元年三月癸未贾后矫诏害 (第 4b 页)
吴志孙登传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
为吴王是岁立登为太子立凡二十二年年三十三卒
谥曰宣太子
吴书曰初葬句容置园邑奉守如法后三年改葬蒋
陵
晋书惠帝纪 永熙元年秋八月壬午 立广陵王遹为皇
太子元康九年十二月壬戌废皇太子遹为庶人及其
三子幽于金墉城永康元年三月癸未贾后矫诏害 (第 4b 页)
(吴天纪元为五年以/匈奴刘渊 左部帅)庚子太康元年(十皓是年吴主/孙 降吴亡)
晋书孝惠帝纪 太熙元年四月己酉 武帝崩是日皇太
子即皇帝位大赦 (第 51b 页)
改元为永熙 永平元年春正月乙
酉朔临朝不设乐诏曰朕夙遭不造淹恤在疚赖祖宗
遗灵宰辅忠贤得以眇身托于群后之上昧于大 …… (第 51b 页)
年
蕙田案晋惠帝亦以武帝崩年改元旋以非
礼至明年又改元故有此诏
又案纪元表书 庚戌惠帝永熙元年 不书 (第 52a 页)
武
帝太熙 之号非也当云 (第 52a 页)
庚戌太熙元年四月
帝崩太子即 (第 52a 页)
改元为永熙元年
纪元 (第 52a 页)
庚戌惠帝永熙元年(一二 是年四月武帝崩在/位 十六年改元三太子) (第 52a 页)
帝太熙之号非也当云庚戌太熙元年四月
帝崩太子即位改元为永熙元年
纪元表庚戌惠帝永熙元年 (一二 是年四月武帝崩在/位 十六年改元三太子) (第 52a 页)
帝太熙之号非也当云庚戌太熙元年四月
帝崩太子即位改元为永熙元年
纪元表庚戌惠帝永熙元年(一二 是年四月 武帝崩在/位 十六年改元三太子) (第 52a 页)
(衷立 六月 (第 52b 页)
改元/为永熙 元年) 辛亥惠帝永平元年三月改元为元
康元年(九/)庚申永康元年(一/)辛酉永宁元年(一王正月/赵 (第 52b 页)
晋书孝惠帝纪 太熙元年四月己酉 武帝崩是日皇太
子即皇帝位大赦 (第 51b 页)
改元为永熙 永平元年春正月乙
酉朔临朝不设乐诏曰朕夙遭不造淹恤在疚赖祖宗
遗灵宰辅忠贤得以眇身托于群后之上昧于大 …… (第 51b 页)
年
蕙田案晋惠帝亦以武帝崩年改元旋以非
礼至明年又改元故有此诏
又案纪元表书 庚戌惠帝永熙元年 不书 (第 52a 页)
武
帝太熙 之号非也当云 (第 52a 页)
庚戌太熙元年四月
帝崩太子即 (第 52a 页)
改元为永熙元年
纪元 (第 52a 页)
庚戌惠帝永熙元年(一二 是年四月武帝崩在/位 十六年改元三太子) (第 52a 页)
帝太熙之号非也当云庚戌太熙元年四月
帝崩太子即位改元为永熙元年
纪元表庚戌惠帝永熙元年 (一二 是年四月武帝崩在/位 十六年改元三太子) (第 52a 页)
帝太熙之号非也当云庚戌太熙元年四月
帝崩太子即位改元为永熙元年
纪元表庚戌惠帝永熙元年(一二 是年四月 武帝崩在/位 十六年改元三太子) (第 52a 页)
(衷立 六月 (第 52b 页)
改元/为永熙 元年) 辛亥惠帝永平元年三月改元为元
康元年(九/)庚申永康元年(一/)辛酉永宁元年(一王正月/赵 (第 52b 页)
之以明王业所由基后世归美太后崇上徽
号其义实原于此何氏释徽音字的
文献通考汉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
太后 惠帝即位 尊吕皇后为皇太后(临朝/称制) …… (第 41a 页)
录之至定陶太后系私亲别详吉礼门
东汉明帝即位尊阴皇后为皇太后
肃宗即位尊马皇后为皇太后帝欲封爵诸舅太后不
听
和帝即位尊窦皇后为皇太后临朝
殇帝立尊邓皇后为皇太后安帝立犹临朝政
安帝阎皇后立少帝为皇太后临朝
顺帝梁皇后立冲帝尊为皇太后临朝质帝立犹秉朝
政
灵帝即位窦太后为皇太后临朝窦氏诛帝犹以太后
有援立之恩朝于南宫亲馈上寿供养资奉有加于前
灵帝崩王子辨即位尊母何皇后为皇太后临朝
魏文帝受禅尊卞后为皇太后称永寿宫明帝即位尊
太后曰太皇太后
明帝立尊郭皇后为皇太后称永安宫
齐王即位尊郭皇后为皇太后称永宁宫 晋惠帝即位 尊杨皇后为皇太后
东晋成帝即位尊庾皇后为皇太后临朝称万岁
哀帝即位生母章贵人尊为皇太妃
穆帝即位尊褚 (第 43b 页)
号其义实原于此何氏释徽音字的
文献通考汉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
太后 惠帝即位 尊吕皇后为皇太后(临朝/称制) …… (第 41a 页)
录之至定陶太后系私亲别详吉礼门
东汉明帝即位尊阴皇后为皇太后
肃宗即位尊马皇后为皇太后帝欲封爵诸舅太后不
听
和帝即位尊窦皇后为皇太后临朝
殇帝立尊邓皇后为皇太后安帝立犹临朝政
安帝阎皇后立少帝为皇太后临朝
顺帝梁皇后立冲帝尊为皇太后临朝质帝立犹秉朝
政
灵帝即位窦太后为皇太后临朝窦氏诛帝犹以太后
有援立之恩朝于南宫亲馈上寿供养资奉有加于前
灵帝崩王子辨即位尊母何皇后为皇太后临朝
魏文帝受禅尊卞后为皇太后称永寿宫明帝即位尊
太后曰太皇太后
明帝立尊郭皇后为皇太后称永安宫
齐王即位尊郭皇后为皇太后称永宁宫 晋惠帝即位 尊杨皇后为皇太后
东晋成帝即位尊庾皇后为皇太后临朝称万岁
哀帝即位生母章贵人尊为皇太妃
穆帝即位尊褚 (第 43b 页)
邕以为礼有烦而不可去事亡如存
况今无填卫之禁而合于如事存之意可见于门内拜
讫入帐临乃除服
晋书武帝纪 太熙元年 帝崩于含章殿
通典晋尚书问今大行崩含章殿安梓宫宜在何殿博
士卞榷杨雍议曰臣子尊其君父必居之以正所以尽 (第 12b 页)
况今无填卫之禁而合于如事存之意可见于门内拜
讫入帐临乃除服
晋书武帝纪 太熙元年 帝崩于含章殿
通典晋尚书问今大行崩含章殿安梓宫宜在何殿博
士卞榷杨雍议曰臣子尊其君父必居之以正所以尽 (第 12b 页)
年正月嗣位至八月辛丑改元永贞盖已称太上皇
嫌于独无纪年故亟更之耳昭烈孙亮石宏苻生李
璟未踰年而改此不足责晋惠帝改 武帝太熙 为永
熙而以为欲长奉先皇之制亦非也唐中宗仍武后
神龙梁末帝追承太祖乾化孟昶仍父知祥明德汉
刘知 (第 13a 页)
嫌于独无纪年故亟更之耳昭烈孙亮石宏苻生李
璟未踰年而改此不足责晋惠帝改 武帝太熙 为永
熙而以为欲长奉先皇之制亦非也唐中宗仍武后
神龙梁末帝追承太祖乾化孟昶仍父知祥明德汉
刘知 (第 13a 页)
十大 庚辰
闰小 庚戌
十一大 己卯
十二小 己酉
经书冬叔还如齐闰月葬齐景公
按经闰月书于冬后上间叔还如齐一事下 (第 19a 页)
十大 庚辰 闰小 庚戌 (第 19a 页)
十一大 己卯
(第 19a 页)
十二小 己酉
经书冬叔还如齐 (第 19a 页)
闰月 葬齐景公
按经 (第 19a 页)
闰月 书于冬后上间叔还如齐一事下文无
纪 (第 19a 页)
闰月 未知何月疑亦 (第 19a 页)
闰 在年末也 (第 19a 页)
闰十
月 未知何据 (第 19a 页)
大衍历 闰八月 小 (第 19b 页)
辛巳 朔经 (第 19b 页)
癸酉 在 (第 19b 页)
闰月
大衍历 (第 19b 页)
是年闰八月 古 (第 19b 页)
闰七月
哀六年(壬/子)
正大 戊寅
二小 戊申
三大 丁丑
四小 丁未
五大 丙子 (第 19b 页)
闰小 庚戌
十一大 己卯
十二小 己酉
经书冬叔还如齐闰月葬齐景公
按经闰月书于冬后上间叔还如齐一事下 (第 19a 页)
十大 庚辰 闰小 庚戌 (第 19a 页)
十一大 己卯
(第 19a 页)
十二小 己酉
经书冬叔还如齐 (第 19a 页)
闰月 葬齐景公
按经 (第 19a 页)
闰月 书于冬后上间叔还如齐一事下文无
纪 (第 19a 页)
闰月 未知何月疑亦 (第 19a 页)
闰 在年末也 (第 19a 页)
闰十
月 未知何据 (第 19a 页)
大衍历 闰八月 小 (第 19b 页)
辛巳 朔经 (第 19b 页)
癸酉 在 (第 19b 页)
闰月
大衍历 (第 19b 页)
是年闰八月 古 (第 19b 页)
闰七月
哀六年(壬/子)
正大 戊寅
二小 戊申
三大 丁丑
四小 丁未
五大 丙子 (第 19b 页)
日知录云春秋左氏传多用夏正杜预春秋后序曰
晋太康中汲县人发其界内旧冢得古书皆简编科
斗文字记晋国起自殇叔次文侯昭侯以至曲沃庄
伯庄伯之 十一年十一月 鲁隐公之元年正月也皆
用夏正建寅之月为岁首编年今考春秋僖公五年
晋侯杀其世子申生经书春而传在上年 …… (第 9a 页)
是经之书子书杀以来告速也是月弑即是月
来告也夫是以月日同也卓子则同在丧次而已定为
君然未葬犹称子也及 次年 之春而献已葬矣且踰年 …… (第 11b 页)
月日异者以告缓也犹之里克弑
卓子也是晋两弑君两杀大夫在经传同异两若合辙
则亦可以悟矣且不读传乎传明云 十一年春 晋侯使
以丕郑之乱来告犹之前杀申生传冬者杀大夫之时
春者来告之时也何以又不能读也乃又云 (第 12b 页)
晋太康中汲县人发其界内旧冢得古书皆简编科
斗文字记晋国起自殇叔次文侯昭侯以至曲沃庄
伯庄伯之 十一年十一月 鲁隐公之元年正月也皆
用夏正建寅之月为岁首编年今考春秋僖公五年
晋侯杀其世子申生经书春而传在上年 …… (第 9a 页)
是经之书子书杀以来告速也是月弑即是月
来告也夫是以月日同也卓子则同在丧次而已定为
君然未葬犹称子也及 次年 之春而献已葬矣且踰年 …… (第 11b 页)
月日异者以告缓也犹之里克弑
卓子也是晋两弑君两杀大夫在经传同异两若合辙
则亦可以悟矣且不读传乎传明云 十一年春 晋侯使
以丕郑之乱来告犹之前杀申生传冬者杀大夫之时
春者来告之时也何以又不能读也乃又云 (第 12b 页)
秋后序曰晋太康中汲县人发其界内
旧冢得古书皆简编科斗文字记晋国起自殇叔次文
侯昭侯以至曲沃庄伯庄伯之 十一年十一月 鲁隐公
之元年正月也皆用夏正建寅之月为岁首今考春秋
僖公五年晋侯杀其世子申生经书春而传在上年之 (第 13b 页)
旧冢得古书皆简编科斗文字记晋国起自殇叔次文
侯昭侯以至曲沃庄伯庄伯之 十一年十一月 鲁隐公
之元年正月也皆用夏正建寅之月为岁首今考春秋
僖公五年晋侯杀其世子申生经书春而传在上年之 (第 13b 页)
第九十八
尝读文中子述史篇太熙之后述史者几乎骂矣故君子
没称焉曰嗟乎骂史尚不可况经乎而谓真出自圣人口
哉注曰太熙 晋惠帝即位 岁此后至十六国春秋及南北
史有索虏岛夷之呼如诟骂然夫以敌国相骂尚不可况
诸侯于共主乎岂真出自三代上哉 (第 3a 页)
尝读文中子述史篇太熙之后述史者几乎骂矣故君子
没称焉曰嗟乎骂史尚不可况经乎而谓真出自圣人口
哉注曰太熙 晋惠帝即位 岁此后至十六国春秋及南北
史有索虏岛夷之呼如诟骂然夫以敌国相骂尚不可况
诸侯于共主乎岂真出自三代上哉 (第 3a 页)
(泰康七年泸山崩震仇池崖陨杨/泰康八年殿前地陷震应在三)
(泰康九年郡国岁十六震诸王应之皇躬/泰康十年冬 永熙元年春 地震灾当)
(惠帝元康元年冬京师震震陷贾氏主灾/元康四年郡国山崩地大)
(元康五六八年地震年震当 …… (第 23a 页)
(中分三际一百六十五为晋孝武太元十四年己丑/吕光姚苌破苻秦之岁也是时四方殽乱中原鼎沸)
(水行润下北而趋阴南渡四朝颓澜莫反参而伍之/各六十六一晋武帝太康十年己酉 明年 武帝崩一)
(晋穆帝永和十一年乙卯是年秦苻生始立一晋恭/帝元熙二年辛酉晋室已终宋魏秦夏俱起一齐永) …… (第 57a 页)
(咸宁三年春孛于胃秋孛于紫宫见于太微/咸宁四年夏蚩尤旗见五年孛三)
(太康二年秋有星孛于张年秋彗著于南斗/太康四年春孛于鹑尾八)
(太康九年八月壬子星陨如雨 太熙元年夏 孛于紫宫帝乃崩)
(惠帝元康五年夏彗见于西方至三台大陵/永康元年冬彗出牵牛指天市) (第 72a 页)
(泰康九年郡国岁十六震诸王应之皇躬/泰康十年冬 永熙元年春 地震灾当)
(惠帝元康元年冬京师震震陷贾氏主灾/元康四年郡国山崩地大)
(元康五六八年地震年震当 …… (第 23a 页)
(中分三际一百六十五为晋孝武太元十四年己丑/吕光姚苌破苻秦之岁也是时四方殽乱中原鼎沸)
(水行润下北而趋阴南渡四朝颓澜莫反参而伍之/各六十六一晋武帝太康十年己酉 明年 武帝崩一)
(晋穆帝永和十一年乙卯是年秦苻生始立一晋恭/帝元熙二年辛酉晋室已终宋魏秦夏俱起一齐永) …… (第 57a 页)
(咸宁三年春孛于胃秋孛于紫宫见于太微/咸宁四年夏蚩尤旗见五年孛三)
(太康二年秋有星孛于张年秋彗著于南斗/太康四年春孛于鹑尾八)
(太康九年八月壬子星陨如雨 太熙元年夏 孛于紫宫帝乃崩)
(惠帝元康五年夏彗见于西方至三台大陵/永康元年冬彗出牵牛指天市) (第 72a 页)
后世祖不继二帝则二帝之神行
应别出不为庙中恒有八室也又武帝初成太庙时正
神止七而杨元后之神亦权立一室 永熙元年 告世祖
谥于太庙八室此是苟有八神不拘于七之旧例也又
议者以景帝俱巳在庙则惠怀一例景帝盛德元功王
基之 (第 25a 页)
应别出不为庙中恒有八室也又武帝初成太庙时正
神止七而杨元后之神亦权立一室 永熙元年 告世祖
谥于太庙八室此是苟有八神不拘于七之旧例也又
议者以景帝俱巳在庙则惠怀一例景帝盛德元功王
基之 (第 25a 页)
准古制使朝臣共相举任于出才之路既博且可以厉
进贤之公心覈在位之明闇诚令典也武帝善之而卒
不能改 太熙中 时燕国中正刘沈举霍原为寒素司徒府不从
沈又抗诣中书奏原而中书复下司徒参论司徒左长
史荀组以为寒素者当 (第 16b 页)
进贤之公心覈在位之明闇诚令典也武帝善之而卒
不能改 太熙中 时燕国中正刘沈举霍原为寒素司徒府不从
沈又抗诣中书奏原而中书复下司徒参论司徒左长
史荀组以为寒素者当 (第 16b 页)
太熙元年春正月辛酉朔 改元 (第 67a 页)
己巳 以尚书左仆射王
浑为司徒司空卫瓘为太保 (第 67a 页)
二月辛丑 东夷七国朝贡
琅邪王觐薨 (第 67a 页)
三月甲子 以右光禄大夫石鉴为司空 (第 67a 页)
夏
四月辛丑 以侍中车骑将军杨骏为太尉都督中外诸
军事录尚书事 (第 67a 页)
己酉 帝崩于含章殿时年五十五葬峻
阳陵庙号世祖帝宇量弘厚造次必于仁恕容纳谠正
未曾失色于人明达善谋能断大事 …… (第 67a 页)
右答言未至帝遂困笃中朝之乱实始于斯矣
武帝泰始十年咸宁五年太康十年 太熙元年 即
位二十六年
孝惠皇帝讳衷字正度武帝第二子也泰始三年立为
皇太子时年九岁 (第 68b 页)
太熙元年四月己酉 武帝崩是日皇
太子即皇帝位大赦 (第 68b 页)
改元为永熙 尊皇后杨氏曰皇太
后立妃贾氏为皇后夏五月辛未葬武皇帝于峻阳陵
丙子增天下位一等预丧事者二等复租调 (第 68b 页)
一年 二千 …… (第 68b 页)
惠帝永平九年元康元年太安二年永兴二年光
熙元年即位十六年
孝怀皇帝讳炽字丰度武帝第二十五子也 太熙元年
封豫章郡王属惠帝之时宗室构祸帝冲素自守门绝
宾游不交世事专玩史籍有誉于时初拜散骑常侍及
赵王伦篡见收 (第 87b 页)
未详)北岳祠堂颂(秦始六/年未详)右将军郑
烈碑(太康四/年未详)太公碑(太康十/年未详)云南太守碑 (太熙元/年 未详)护羌
校尉彭祈碑(元康元年有/碑阴未详)议郎陈先生碑(元康二/年未详)光禄
勋向凯碑(永康元 (第 13b 页)
烈碑(太康四/年未详)太公碑(太康十/年未详)云南太守碑 (太熙元/年 未详)护羌
校尉彭祈碑(元康元年有/碑阴未详)议郎陈先生碑(元康二/年未详)光禄
勋向凯碑(永康元 (第 1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