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易類
春秋類
書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史評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鈔類
政書類
載記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農家類
術數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譜錄類
儒家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馀篇
晋书礼志魏氏光宅宪章斯美王肃高堂隆之徒博通
前载三千条之礼十七篇之学各以旧文增损当世及
晋国建文帝又命荀觊因魏代前事撰为新礼参考今
古更其节文羊祜任恺庾峻应贞并共刋定成百六十
五篇奏之太康初朱整奏付尚书郎挚虞讨论之虞表
所宜增损曰臣典校故太尉顗所撰五礼臣以为此礼
当颁于天下不宜繁多顗为百六十五篇篇为一卷合
十五馀万言臣又谓卷多文烦类皆重出案尚书尧典
祀山川之礼唯于东岳备称牲币之数陈所用之仪其
馀则但曰如初周礼祀天地五帝享先王其事同者皆
曰亦如之文约而义举今礼仪事同而名异者辄别为
篇卷烦而不典皆宜省文通事随类合之事有不同乃
列其异如此所减三分之一虞讨论新礼讫以 元康元
年 上之所陈唯明五帝二社六宗及吉凶王公制度凡
十五篇有诏可其议后虞与傅咸赞续其事竟未成功
中原覆没虞之决 (第 19b 页)
晋书礼志魏氏光宅宪章斯美王肃高堂隆之徒博通
前载三千条之礼十七篇之学各以旧文增损当世及
晋国建文帝又命荀觊因魏代前事撰为新礼参考今
古更其节文羊祜任恺庾峻应贞并共刋定成百六十
五篇奏之太康初朱整奏付尚书郎挚虞讨论之虞表
所宜增损曰臣典校故太尉顗所撰五礼臣以为此礼
当颁于天下不宜繁多顗为百六十五篇篇为一卷合
十五馀万言臣又谓卷多文烦类皆重出案尚书尧典
祀山川之礼唯于东岳备称牲币之数陈所用之仪其
馀则但曰如初周礼祀天地五帝享先王其事同者皆
曰亦如之文约而义举今礼仪事同而名异者辄别为
篇卷烦而不典皆宜省文通事随类合之事有不同乃
列其异如此所减三分之一虞讨论新礼讫以 元康元
年 上之所陈唯明五帝二社六宗及吉凶王公制度凡
十五篇有诏可其议后虞与傅咸赞续其事竟未成功
中原覆没虞之决 (第 19b 页)
十皓是年吴主/孙 降吴亡)
晋书孝惠帝纪太熙元年四月己酉武帝崩是日皇太
子即皇帝位大赦改元为永熙 永平元年春正月乙
酉朔 临朝不设乐诏曰朕夙遭不造淹恤在疚赖祖宗
遗灵宰辅忠贤得以眇身托于群后之上昧于大道不
明于训战战兢兢夕 …… (第 51b 页)
有永熙之号然日月踰迈已涉新年开元易纪礼之旧
章其改 永熙二年 为 (第 52a 页)
永平元年
蕙田案晋惠帝亦以武帝崩年改元旋以非
礼至明年又改元故有此诏
又案纪元表书庚戌 …… (第 52a 页)
帝崩太子即位改元为永熙元年
纪元表庚戌惠帝永熙元年(一二是年四月武帝崩在/位 十六年改元三太子)
(衷立六月改元/为永熙元年) 辛亥 惠帝永平元年三月 (第 52b 页)
改元为元
康元年(九/) 庚申永康元年(一/)辛酉永宁元年(一王正月/赵 伦篡)
(位改为建始元年四月帝复位前凉/张轨初为凉 (第 52b 页)
晋书孝惠帝纪太熙元年四月己酉武帝崩是日皇太
子即皇帝位大赦改元为永熙 永平元年春正月乙
酉朔 临朝不设乐诏曰朕夙遭不造淹恤在疚赖祖宗
遗灵宰辅忠贤得以眇身托于群后之上昧于大道不
明于训战战兢兢夕 …… (第 51b 页)
有永熙之号然日月踰迈已涉新年开元易纪礼之旧
章其改 永熙二年 为 (第 52a 页)
永平元年
蕙田案晋惠帝亦以武帝崩年改元旋以非
礼至明年又改元故有此诏
又案纪元表书庚戌 …… (第 52a 页)
帝崩太子即位改元为永熙元年
纪元表庚戌惠帝永熙元年(一二是年四月武帝崩在/位 十六年改元三太子)
(衷立六月改元/为永熙元年) 辛亥 惠帝永平元年三月 (第 52b 页)
改元为元
康元年(九/) 庚申永康元年(一/)辛酉永宁元年(一王正月/赵 伦篡)
(位改为建始元年四月帝复位前凉/张轨初为凉 (第 52b 页)
置并有功曹主簿五官咸宁/元年设詹事掌宫事而二傅不复领官)
(属后又省詹事立太保太傅少傅所置官属复如旧 元/康元年 复置詹事有丞主簿五官掾功曹史等员后又)
(置六傅三太三少江左/有太傅少傅不立师保) 中庶子(四人职 (第 28a 页)
(属后又省詹事立太保太傅少傅所置官属复如旧 元/康元年 复置詹事有丞主簿五官掾功曹史等员后又)
(置六傅三太三少江左/有太傅少傅不立师保) 中庶子(四人职 (第 28a 页)
儒林传制为縢囊注即幐也)藤(苰藤草名胡麻也一曰藟也今总草蔓莚如藟者为藤又州名 晋永平
郡隋改藤州)
□(痛病集韵本作□○平水韵增)○能(奴登切徵浊音说文□熊属足似鹿从肉台声能兽坚中故称贤 (第 10b 页)
□(痛病集韵本作□○平水韵增)○能(奴登切徵浊音说文□熊属足似鹿从肉台声能兽坚中故称贤 (第 10b 页)
(遁大壮也消长之义冇近之者古人以绵其辞曰/是可以屡为进退乎曰是亦天道也晋太康之十)
(年己酉入于遁限明年为惠帝永熙元年长沙成/都豫章吴代广陵始命为王 明年 贾氏杀杨骏弑)
(太后于金墉是王通所作元经也元经之始于遁/犹上经之终于离也又十年庚申杀太子遹于是 (第 25b 页)
(年己酉入于遁限明年为惠帝永熙元年长沙成/都豫章吴代广陵始命为王 明年 贾氏杀杨骏弑)
(太后于金墉是王通所作元经也元经之始于遁/犹上经之终于离也又十年庚申杀太子遹于是 (第 25b 页)
王弼云终日乾乾至于夕惕犹若厉也(注/疏)
虞翻曰夕惕若厉故不骄也 晨竞夕惕每恻于怀(宋袁/粲传) 晋惠帝永平元年 诏曰战战兢兢夕惕若厉
周武帝诏文皇帝敬顺昊天忧劳庶政予小心弗克遵
行夕惕若厉 昧旦乾乾夕惕若厉(梁武 (第 3b 页)
虞翻曰夕惕若厉故不骄也 晨竞夕惕每恻于怀(宋袁/粲传) 晋惠帝永平元年 诏曰战战兢兢夕惕若厉
周武帝诏文皇帝敬顺昊天忧劳庶政予小心弗克遵
行夕惕若厉 昧旦乾乾夕惕若厉(梁武 (第 3b 页)
惧宗室之势迫而
谓外戚何能为乎然亡汉者非宗室也乃何能为之外
戚也晋武帝以戎狄何能为而不徙故卒亡于戎狄 (晋/惠)
(帝元康元年 忧匈奴郝度元与冯翊北地马兰羌卢水/胡俱立氐帅齐万年为帝将军孟观大破氐众于中亭)
(获齐万年太子洗马江 (第 8a 页)
谓外戚何能为乎然亡汉者非宗室也乃何能为之外
戚也晋武帝以戎狄何能为而不徙故卒亡于戎狄 (晋/惠)
(帝元康元年 忧匈奴郝度元与冯翊北地马兰羌卢水/胡俱立氐帅齐万年为帝将军孟观大破氐众于中亭)
(获齐万年太子洗马江 (第 8a 页)
(泰康七年泸山崩震仇池崖陨杨/泰康八年殿前地陷震应在三)
(泰康九年郡国岁十六震诸王应之皇躬/泰康十年冬永熙元年春地震灾当)
(惠帝元康元年冬 京师震震陷贾氏主灾/元康四年郡国山崩地大)
(元康五六八年地震年震当阳地裂诸王主灾/太安元年西墉崩 (第 23a 页)
(泰康九年郡国岁十六震诸王应之皇躬/泰康十年冬永熙元年春地震灾当)
(惠帝元康元年冬 京师震震陷贾氏主灾/元康四年郡国山崩地大)
(元康五六八年地震年震当阳地裂诸王主灾/太安元年西墉崩 (第 23a 页)
魏惠王薨子襄王立史记以显王三十四年魏
惠王卒襄王立西晋元康中汲郡盗不准发魏襄王冢得纪年书始知惠王有后 元年 至十六年薨而襄王立
说者凭史记以襄王前立遂谓汲冢为哀王盖襄哀二字皆从衣故误也襄王在位二十四年薨后为昭 (第 4b 页)
惠王卒襄王立西晋元康中汲郡盗不准发魏襄王冢得纪年书始知惠王有后 元年 至十六年薨而襄王立
说者凭史记以襄王前立遂谓汲冢为哀王盖襄哀二字皆从衣故误也襄王在位二十四年薨后为昭 (第 4b 页)
位二十六年
孝惠皇帝讳衷字正度武帝第二子也泰始三年立为
皇太子时年九岁太熙元年四月己酉武帝崩是日皇
太子即皇帝位大赦改元为永熙尊皇后杨氏曰皇太
后立妃贾氏为皇后夏五月辛未葬武皇帝于峻阳陵
丙子增天下位一等预丧事者二等复租调一年二千
石已上皆封关中侯以太尉杨骏为太傅辅政秋八月
壬午立广陵王遹为皇太子以中书监何劭为太子太
师吏部尚书王戎为太子太傅卫将军杨济为太子太
保遣南中郎将石崇射声校尉胡奕长水校尉赵俊扬
烈将军赵欢将屯兵四出冬十月辛酉以司空石鉴为
太尉前镇西将军陇西王泰为司空 永平元年春正月乙酉朔 临朝不设乐诏 (第 69a 页)
永熙二年
(第 69a 页)
永平元年 又诏子弟及群官并不得谒 (第 69a 页)
丙午 皇太 …… (第 69a 页)
子冠 丁未 见于太庙 (第 69b 页)
二月甲寅 赐王公已下帛各有差 (第 69b 页)
癸酉 镇南将军楚王玮镇东将军淮南王允来朝 (第 69b 页)
戊寅
复置秘书监官 (第 69b 页)
三月辛卯 诛太傅杨骏骏弟卫将军瑶
太子太保济中护军张劭散骑常侍段广杨邈左将军
刘预河南尹李斌中书令蒋俊东夷校尉 (第 69b 页)
淑尚书武
茂皆夷三族 壬辰 大赦改元贾后矫诏废皇太后为庶
人徙于金墉城告于天地宗庙诛太后母庞氏 (第 69b 页)
壬寅 徵
大司马汝南王亮为太宰与太保卫瓘辅政以秦王柬 …… (第 69b 页)
下邳王晃为尚书令东安公繇
为尚书左仆射进封东安王督将侯者千八十一人庚
戍免东安王繇及东平王楙繇徙带方 夏四月癸亥 以
征东将军梁王肜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西诸军事太
子少傅阮坦为平东将军监青徐二州诸军事 (第 70a 页)
己巳 以
太子太傅王戎为尚书右仆 (第 70a 页)
五月甲戌 毗陵王轨薨 (第 70a 页)
壬午 除天下户调绵绢赐孝悌高年鳏寡力田者帛人 …… (第 70a 页)
三匹 六月 贾后矫诏使楚王玮杀太宰汝南王亮太保
菑阳公卫瓘 (第 70b 页)
乙丑 以玮擅害亮瓘杀之曲赦洛阳以广
陵王师刘寔为太子太保司空陇西王泰录尚书事 (第 70b 页)
秋
七月 分扬州荆州十郡为江州 (第 70b 页)
八月庚申 以赵王伦为
征东将军都督徐兖二州诸军事河间王颙为北中郎
将镇邺太子太师何劭为都督豫州诸军事镇许昌徙 (第 70b 页)
长沙王乂为常山王 己巳 进西阳公羕爵为 (第 70b 页)
辛未 立
陇西世子越为东海 (第 70b 页)
九月甲午 大将军秦王柬 (第 70b 页)
辛
丑
徵征西大将军梁王肜为卫将军录尚书事以赵王
伦为征西大将军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 (第 70b 页)
冬十二月辛
酉 京师地震是岁东夷十七国南夷二十四部并诣校
尉内附
二年春二月己酉贾后弑皇太后于金墉城秋八月壬
子大赦 …… (第 71a 页)
惠帝永平九年 元康元年 太安二年永兴二年光
熙元年即位十六年
孝怀皇帝讳炽字丰度武帝第二十五子也太熙元年
封豫章郡王属惠 (第 87b 页)
孝惠皇帝讳衷字正度武帝第二子也泰始三年立为
皇太子时年九岁太熙元年四月己酉武帝崩是日皇
太子即皇帝位大赦改元为永熙尊皇后杨氏曰皇太
后立妃贾氏为皇后夏五月辛未葬武皇帝于峻阳陵
丙子增天下位一等预丧事者二等复租调一年二千
石已上皆封关中侯以太尉杨骏为太傅辅政秋八月
壬午立广陵王遹为皇太子以中书监何劭为太子太
师吏部尚书王戎为太子太傅卫将军杨济为太子太
保遣南中郎将石崇射声校尉胡奕长水校尉赵俊扬
烈将军赵欢将屯兵四出冬十月辛酉以司空石鉴为
太尉前镇西将军陇西王泰为司空 永平元年春正月乙酉朔 临朝不设乐诏 (第 69a 页)
永熙二年
(第 69a 页)
永平元年 又诏子弟及群官并不得谒 (第 69a 页)
丙午 皇太 …… (第 69a 页)
子冠 丁未 见于太庙 (第 69b 页)
二月甲寅 赐王公已下帛各有差 (第 69b 页)
癸酉 镇南将军楚王玮镇东将军淮南王允来朝 (第 69b 页)
戊寅
复置秘书监官 (第 69b 页)
三月辛卯 诛太傅杨骏骏弟卫将军瑶
太子太保济中护军张劭散骑常侍段广杨邈左将军
刘预河南尹李斌中书令蒋俊东夷校尉 (第 69b 页)
淑尚书武
茂皆夷三族 壬辰 大赦改元贾后矫诏废皇太后为庶
人徙于金墉城告于天地宗庙诛太后母庞氏 (第 69b 页)
壬寅 徵
大司马汝南王亮为太宰与太保卫瓘辅政以秦王柬 …… (第 69b 页)
下邳王晃为尚书令东安公繇
为尚书左仆射进封东安王督将侯者千八十一人庚
戍免东安王繇及东平王楙繇徙带方 夏四月癸亥 以
征东将军梁王肜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西诸军事太
子少傅阮坦为平东将军监青徐二州诸军事 (第 70a 页)
己巳 以
太子太傅王戎为尚书右仆 (第 70a 页)
五月甲戌 毗陵王轨薨 (第 70a 页)
壬午 除天下户调绵绢赐孝悌高年鳏寡力田者帛人 …… (第 70a 页)
三匹 六月 贾后矫诏使楚王玮杀太宰汝南王亮太保
菑阳公卫瓘 (第 70b 页)
乙丑 以玮擅害亮瓘杀之曲赦洛阳以广
陵王师刘寔为太子太保司空陇西王泰录尚书事 (第 70b 页)
秋
七月 分扬州荆州十郡为江州 (第 70b 页)
八月庚申 以赵王伦为
征东将军都督徐兖二州诸军事河间王颙为北中郎
将镇邺太子太师何劭为都督豫州诸军事镇许昌徙 (第 70b 页)
长沙王乂为常山王 己巳 进西阳公羕爵为 (第 70b 页)
辛未 立
陇西世子越为东海 (第 70b 页)
九月甲午 大将军秦王柬 (第 70b 页)
辛
丑
伦为征西大将军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 (第 70b 页)
冬十二月辛
酉 京师地震是岁东夷十七国南夷二十四部并诣校
尉内附
二年春二月己酉贾后弑皇太后于金墉城秋八月壬
子大赦 …… (第 71a 页)
惠帝永平九年 元康元年 太安二年永兴二年光
熙元年即位十六年
孝怀皇帝讳炽字丰度武帝第二十五子也太熙元年
封豫章郡王属惠 (第 8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