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孝經類
禮類
樂類
春秋類
書類
小學類
易類
正史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編年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故事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政書類
傳記類
時令類
目錄類
職官類
載記類
史鈔類
類書類
道家類
釋家類
小說家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醫家類
天文算法類
術數類
兵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玄部
洞神部
正一部
續道藏
太平部
太玄部
昏纵,师旅荐兴,边鄙蹙迫,人怀苟且,朝无纪纲,内宠方议共安,外物已睹其败已。初世祖登遐,委重于二载。 (载同
戴谓戴法兴戴明宝)太宗晏驾,亦托孤于王阮,渫近之道同归,冲人之衅如一,然宋祚未绝于永光,更以宗王之见
帝时,除新安王镇北记室参军、兼南徐州别驾,带东海郡丞,历临海王限外咨议参军,复为新安王镇右咨议参军, 太建十三年
卒。

皇太子释奠颂

  穆穆皇储,峨峨副主。道尊上鬯,德崇监抚。春诵夏弦,冬书秋羽。汉召幄
镇东鄱阳王咨议参军。宣帝时迁国子博士、兼东宫管记,除太子率更令、兼东宫通事舍人,迁黄门侍郎、光禄卿, 太建十三年
卒,赠秘书监,至德二年又赠右卫将军,有《玉篇》三十卷,《舆地志》三十卷,集十九卷。)

舞影赋
散骑常侍、荆雍湘巴武五州大中正,重领尚书左丞、御史中丞,历左民尚书、右卫将军,领前将军,迁吏部尚书, 太建十三年
卒,赠侍中、金紫光禄大夫。

奏劾陈裒

  臣闻建旗求瘼,实寄廉平,褰帷恤隐,本资仁恕,如或贪
武成即位,历东徐州刺史、秘书监;武平初,迁大鸿胪,加仪同三司。齐亡入周,为仪同大将军、太子谏议大夫。 隋开皇元年
卒,年七十一,赠仪同三司曹州刺史。

复故人书

  辱告存念,见令起疾,循复眷旨,似疑吾所伤。 ……守、原州大中正,迁高平郡守。孝武西迁,授假节、银青光禄大夫、主衣都统,封安定县伯。文帝即位,迁使持节 、征东大
将军,进爵为公,授都督原州刺史,未行,以沙苑功除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进爵阳平郡公,除大丞相府司马, ……政初进位上仪同大将军,大象初进爵崇业郡公,又为露门博士,进开府,授东扬州刺史致仕,隋开皇元年卒,年八 十二,赠蒲
、陕二州刺史。

上明帝陈便宜封事(《通典》十六作上疏)

  其一,崇治方,曰:窃惟今之在官者
戒,薨于所居,春秋六十有九。柳庄告殡,倾社稷之臣,郑侨云亡,得诸侯之礼。诏赠某官,谥某公,礼也。以今 开皇元年七月
某日反葬于河州金城郡之苑川乡。山行陇底,地入塞原,望积石在缘河,临崆峒而下坂。玄甲黄肠,崎岖亭鄣,及
事在于此。广既志诚在念,忠信为心,理自可言,早望申奏。但先皇别解,可用嵩言,已往难追,遂事不谏。三年 久矣,
三思乃言。有一可从,乞寻改革。

  臣广又对:窃以山包兰艾,海蕴龙蛇,美恶杂流,贤愚乱处。若龙蛇俱 ……母,卿引不类,何者?昔人踬顿木母,木母为之血出。高祖破寺已来,泥佛石像,何个出血?」广答曰:「昔夏立
鼎,以镇九州,一州不静,则一鼎沸。九州不静,则九鼎都沸,比来见二国交兵,四方扰动,不见一鼎有沸。今日殿前尚依古立鼎,独偏责泥木石像不出血,即便停弃。」

  三月 一日,敕
赐饮食,预坐北宫,食讫,驾发还京。皇帝出北宫南门,与上书人等面辞受拜。拜讫,内史拓拔行恭宣敕旨:「日 ……匡救。朕以暗德,卿等各献忠谋,深可嘉尚。文书既广,卒未寻究,即当披览,别有检校。卿等并宜好住。」至四 月八日,内
史上大夫宇文译宣敕旨:「佛教兴来,多历年代,论其至理,实自难明。但以世渐浇浮,不依佛教,致使清净之法
,入总朝政,都督内外诸军事。静帝即位,拜假黄钺左大丞相。寻授大丞相,进相国,总百揆,封隋王,加九锡。 大定元年二月
受禅,改元二:开皇、仁寿。在位二十四年,谥曰文皇帝,庙号高祖。

相州战地立佛寺制 (开皇元年八月)
  门下:昔岁周道既衰,群凶鼎沸,邺城之地,实为祸始。或驱逼良善,或同恶相济。四海之大,过半豺 ……旧德,且又父党,敬惠来旨,义无有违。便以今月十三日恭膺天命。(《隋书·李穆传》)

前代品爵依旧诏 (开皇元年二月庚子)
  自古帝王受终革代,建侯锡爵,多与运迁。朕应箓受图,君临海内,载怀沿革,事有不同。然则前帝后 ……伯苏绰,文雅政事,遗迹可称。展力前王,垂声著绩。宜开土宇,用旌善人。(《周书·苏绰传》)

诏苏威 (开皇元年)
  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以公有兼人之才,无辞多务也。(《隋书·苏威传》)

五岳各置僧寺 (开皇元年闰三月)
  门下:法无内外,万善同归;教有浅深,殊途共致。朕伏膺道化,念存清静,慕释氏不贰之门,贵老生 ……,形骸所待,有须资给。其五岳之下,宜各置僧寺一所。(《释藏》云二,《历代三宝记》十二)

改服色诏 (开皇元年六月癸未)
  初受天命,赤雀降祥,五德相生,赤为火色。其郊及社庙,衣服冕之仪,如朝会之服,旗帜牺牲,尽令 ……儒,更可详议。(《隋书·礼仪志七》,高祖初即位将改周制,乃下诏。又见《通典》六十一。)

赏元谐诏 (开皇元年八月)
  褒善畴庸,有闻前载,谐识用明达,神情警悟,文规武略,誉流朝野。申威拓土,功成疆埸,深谋大节 ……公。(《隋书·元谐传》,吐谷浑名王十七人、公侯十三人,各率所部来降,上大悦,下诏。)

颁行新律诏 (开皇元年)
  帝王作法,沿革不同,取适于时,故有损益。夫绞以致毙,斩则殊刑,除恶之体,于斯已极。枭首に身
》)

手敕释灵藏

  弟子是俗人天子,律师是道人天子。有欲离俗者,任师度之。

敕元谐(开 皇元年八月)
  公受朝寄,总兵西下,本欲自宁疆境,保全黎庶,非是贪无用之地,害荒服之民。王者之师,意在仁义
卷四

杨广(炀帝)

  帝讳广,一名英,小字阿《广婪》,文帝第二子。周末封雁门郡公。 开皇元年,
封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寻授武卫大将军,进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转淮南道行台,徵拜雍州牧、内
,谬当储贰,寸诚管见,辄以尘闻。(《隋书·房陵王勇传》)

秦王俊

  俊字阿祗,文帝第三子。 开皇元年,
封秦王。寻拜上柱国、河南道行台尚书令、雒州刺史。加右武卫大将军,迁秦州总管,又迁山南道行台尚书令。伐 ……陈江总等称寡人也。今以属秦王,然不晓何人笔耳。)

  夫文轨未同,江湖致阻,风云密迩,良用依然。 肇岁
犹寒,想如宜也。经始戎务,念以劳怀。寡人肃禀天策,爰征不庭,悬旌秣马,今次枫岸。夫时有盛衰,运有兴灭 ……至愿捡领。沈香十斤,笺香十斤,熏陆少许,右牒薄申供养。(同上)

蜀王秀

  秀,文帝第四子。 开皇元年,
封越王。寻徙封蜀王,拜柱国、益州刺史,进上柱国、西南道行台尚书令。罢还,为内史令、右领军大将军。寻复 ……所。(《隋书·庶人秀传》,秀幽内侍省,乃上表。)

汉王谅

  谅字德章,一名杰,文帝第五子。 开皇元年,
封汉王。寻为雍州牧,加上柱国、右卫大将军。转左卫,出为并州总管。文帝崩,徵不赴,发兵反。为杨素所败。
雀观,周帝初立,受朝于路门,虽自我作古,皆非礼也。今即府为坛,恐招后诮。(《隋书·礼仪志》四,周大定 元年,静帝
禅位于隋,司录虞庆则请设坛于东第,博士何妥议,从之。)

非十二律旋相为宫议

  经文虽道旋相
公随上柱国拓拔崇于武陟合战,又于野马相济实繁有徒。公建旆遄征,摄弓言迈,推锋接战,克著奇功。大象户, 开皇元年,
授上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为公,增邑为一千户,□□所届,即事戎车。公诚勇奋发,义同阃外,屡出奇兵,频摧丑
少监,超拜秘书令。江都之变,为宇文化及所害。年七十五。

日景渐长表

  隋兴已后,日景渐长。 开皇元年冬至
之景,长一丈二尺七寸二分,自尔渐短。至十七年冬至景,景一丈二尺六寸三分。四年冬至,在洛阳测景,长一丈
未开。临象设而不面,讵幽魂之可来。呜呼哀哉!(《文苑英华》八百四十二)

祭漅湖文

  维开皇 元年十二月朔甲子,
具位姓名,遣某官,以清酌庶羞之馈,敬祭漅湖之灵曰:泱漭澄湖,南服之纪。斜通海甸,傍带江汜。深过百仞,
丞相之官,馀如故。(《隋书·高祖纪上》)

赐姓复旧诏(大象二年十二月癸亥。案:《隋书·高祖纪》作 大定元年二月壬子,
今从《周书》。)

  《诗》称「不如同姓」,《传》曰「异姓为后」。盖明辨亲疏,皎然不杂。太祖受命 ……远游冠、相国印绿綟绶,位在诸侯王上。隋国置丞相已下,一依旧式。(《隋书·高祖纪》上)

改元诏(大 定元年正月壬午)
  朕以不天,夙遭极罚。光阴遄速,遽及此辰。穷慕缠绵,言增号绝。逾祀革号,宪章前典,可改大 象三年为
定元年。(《周书·静帝纪》)
求贤才诏(大定元年正月丙戌)

  帝王设官,惟才是务,人臣报国,荐贤为重。去岁已来,屡有妖 ……逊别宫,禅位于隋,一依唐、虞、汉、魏故事。(《隋书·高祖纪上》)

为文帝襄阳等四郡立佛寺诏(开皇 元年七月)
  门下:风树弗静,隙影如流。空切欲报之恩,徒有终身之慕。伏惟太祖武元皇帝穷神尽性,感穹昊之灵,
卷十八

李德林(二)

奏定舆辇制

  周、魏舆辇乖制,请皆毁废。(《隋书·礼仪志五》, 开皇元年,
内史令李德林奏,高祖从之。又见《通典》六十四。)

复魏收议齐书起元事书

  即位之元,《春秋
二府长史。上登庸伊始,纳麓在辰,作□负图□绝□□公(下阙)之义既深推□之思斯重。大隋御宇,惟新建国。 开皇元年,
授给事、黄门侍郎。□□日夕(下阙)艺府□。其年,除右卫府长史,进爵为□,增邑六百户,通前一千四百户。
,受册者拜受出。又引次受册者,如上仪。若册开国,郊社令奉茅土,立于仗南,西面。每受册讫,授茅土焉。 高祖开皇元年,
封皇弟慧、爽二人,皇子广、俊、秀、谅四人及杨智积等皆为王,既又改封越王秀为蜀王。
按《隋书·高祖本纪》: 开皇元年春二月乙亥,
封皇弟邵国公慧为滕王,同安公爽为卫王;皇子雁门公广为晋王,俊为秦王,秀为越王,谅为汉王。 丁丑,
以陈留郡公杨智积为蔡王,兴城郡公杨静为道王。 夏五月戊子,
封邗国公杨雄为广平王,永康郡公杨弘为河间王。 秋九月辛未,
以越王秀为益州总管,改封蜀王。按《炀帝本纪》:帝讳广,高祖第二子也。在周,以高祖勋,封为雁门郡公。 开皇元年,
立为晋王。九年,归藩。及太子勇废,立上为皇太子。仁寿四年七月,高祖崩,上即位。
开皇三年夏六月庚午,
问难,往往有奇意。为政严苛,国学有惰游不修习者,重加槚楚,生徒惧焉,由是学业颇进。十二年,领宗正卿。 十三年,
为使持节、都督扬、南徐、东阳、南豫四州诸军事、扬州刺史,侍中、将军如故。后主初在东宫,与伯固甚相亲狎 ……南将军、南豫州刺史。九年,入为安前将军、祠部尚书。十一年,进号军师将军、尚书右仆射。十二年,迁仆射。 十三年,
迁左仆射。十四年,出为安南将军、湘州刺史,未拜。至德元年,为侍中、中卫将军、光禄大夫,丁所生母忧,去 ……宜都王叔明
按《陈书本传》:宜都王叔明,字子昭,高宗第六子也。仪容美丽,举止和弱,状似妇人。太建五年,立为宜都王,寻授宣惠将军,置佐史。七年,授东中郎将、东扬州刺史,寻为轻车将军、卫尉卿。 十三年,
出为使持节、云麾将军、南徐州刺史。又为侍中、翌右将军。至德四年,进号安右将军。祯明三年入关,隋大业中